爱情是一种朝三暮四的变化不定的情感,他狂热冲动,时高时低,忽冷忽热,把我们系于一发之上。而友谊是一种普遍和通用的热情,他平和稳健,冷静沉着,经久不变,他愉快也高雅,丝毫不会让人痛苦。再者,爱情不过是一种疯狂的欲望,越是躲避的东西越要追求。爱情是以快感为目的,一旦占有了,就不再珍惜。 爱情不一定长久,家人不一定能诉苦,只有真心的朋友,会经常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最适当的呵护。 财富不是一辈子的朋友,朋友却是一辈子的财富!
感情线是西洋手相学的叫法,在中国手相学里叫天纹,是人体手掌上的三大主线之一,又称为爱情线,不但表现感情的强弱,同时也表现感情的复杂或单纯。要了解感情状况的好坏,我们当然就要看看手中的感情线。快来一起了解感情线,再也不需要别人帮你看感情,自己分析起来也能一套一套的。
1、延伸到食指的感情线
就是感情线尾端止于食指下方丘位,表示为人天真浪漫,感觉敏锐,喜欢美好的事物,有不切实际的想法,感情上,对物质方面不太苛求,但很重视心灵的沟通,不太敢直接表达爱意,有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心态。
2、长度适中的感情线
就是感情线尾端止于食指跟中指之间,表示为人成熟稳重、个性开朗大方,表达能力十分良好,有正常的人际交往,对于感情方面,选择观念相近的伴侣,并且希望对方真心的付出,彼此能共谱美好的恋情。
3、延伸到中指的感情线
就是尾端止于中指下方丘位,表示重视物质、喜欢享受,生活有奢侈浪费的倾向,有沉迷于物欲的可能,感情方面,占有欲强,猜忌心重,对伴侣百般要求,但多半是肉体方面的,而且容易感情不专。
4、笔直清晰的感情线
就是横越掌中但不向上弯,表示为人自私自利,感情方面,由于事业心重,企图心强,会忽略另一半的感受,彼此关系会逐渐冷淡,会后会形同末路。
5、长度过短的感情线
就是感情线止于无名指下方丘位,表示为人重视利益,属于享乐主义,对人不会真心付出,显得虚情假意,感情方面,有喜新厌旧、用情不专的现象,经常更换交往对象,容易有三角恋、追逐一夜情的倾向。
6、无头无尾的感情线
表示仅有中间一段而已,表示跟家人关系不亲密,彼此很少沟通见面,人际关系交往不热络,朋友会彼此疏远,感情方面,态度摇摆不定,不知道如何挑选,真正交往时,由于会情绪化的关系,会影响感情的稳定!
7、断掌横越的感情线
这是俗称的断掌手纹,表示为人意志坚定,行事独特,不受他人约束,所以展现强势的态度,会让旁人感到莫名的压迫,感情上,容易固执己见,坚持理想原则,身段无法柔软,往往有自寻烦恼的现象。
8、波浪形状的感情线
表示为人木讷、老实憨厚。很好拜托请求,人际还算不错,但感情方面,不懂浪漫情调,常常误解风情,让对方不知所措,彼此的步调不搭嘎,因此很难维持稳定,需要激起爱情的火花,否则感情无法长久。
9、尾端分岔的感情线
表示好奇心强,喜好探索,具有冒险尝试的心态,常常做出惊人的举动,感情方面,态度不是很认真,有游戏人间的现象,很容易顺眼来电,而坠入情网,但亲密关系维持不久,很容易因为时间、环境而冷却下来。
10、尾端下弯的感情线
表示为人充满自信、很有见地,愿意为他人牺牲奉献,感情方面,会显得稍微吃亏一点,因为心肠太软的关系,很容易相信对方的谎言,而有被欺骗上当的现象,导致感情路有坎坷,挫折。
11、出现中断的感情线
若中断的缺口越大,那么影响就越明显,表示感情方面发生过不愉快的经验,除了严重的争执吵闹之外,甚至于跟情人或配偶,会因为环境因素的造弄,或是突来的意外变故,而有生离死别的情况。
12、小指缺口的感情线
就是小指下方出现缺口,表示感情交往不懂体谅,只会一味要求对方付出,甚至不惜牺牲对方,让对方觉得心灰意冷,加上彼此的观念不合,经常吵吵闹闹,感情会走上分手一途,不容易交到真心的伴侣。
13、下垂相连的感情线
就是感情线下垂跟理智线相连,表示为人反反覆覆,无法做出决策,行动总是显的迟缓,特别是感情方面,容易让人捷足先登,而独自哀伤怨叹,会因此看破感情,而不愿意再度面对,会用工作来作为逃避借口。
14、支线平行的感情线
表示为人人缘甚佳,容易获得帮助,特别是异性朋友,会无微不至对自己关心照顾,让自己有时不太好意思,会希望跟对方发展为情侣,但又顾虑众多的因素,而一时间难以取舍,常有矛盾的心态出现。
15、前端分岔的感情线
前端分岔的感情线就是小指下方有许多分支,表示遭受众多阻碍,经常心生烦恼,而显得浮躁不安,对感情缺乏安全感,时常会有猜忌的现象,若结婚以后,会担心配偶外遇出轨,让配偶的压力很大,容易发生争吵,影响婚姻感情。
16、中指下分岔的感情线
就是感情线在中指下分岔为三条,表示脑筋灵活、懂得变化,善解他人的心思,感情的追求很有一套,善于表现罗曼蒂克,及配合浪漫气氛的手法,常常能获得情人的青睐。
17、锁链形状的感情线
就是整条感情线为锁链状,表示对于感情很固执,但是优柔寡断,不懂该如何表达心意,在追求异性的时候常让对方摸不着头绪,交往过程会有阻碍,感情方面会有烦恼困扰在心中。
18、点状断续的感情线
就是感情线不够明显,像虚线般延伸断续,表示个性很敏感,反复无常、神经兮兮,常喜新厌旧,跟异性的沟通相处有问题,自己显得不太心实、开放,让对方觉得缺乏安全感,会想要放弃彼此的感情,而产生波折,做事情欠缺恒心和毅力。
19、细密多重的感情线
就是感情线细密且多有重叠,表示为人感情丰富,但却流于滥情,感情状态不是很稳定,本身对于感情充满好奇,却常忽略对方感受,而常有误会纠纷发生,造成情感上的伤害,影响日后的感情发展。
20、纹路杂乱的感情线
就是感情线杂乱且交叉相连,表示感情运势不佳,情路过程坎坷,交往对象都不太理想,造成情感的创伤外,也有人财两失的现象,若用情太深,则有情绪化的反应,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导致严重的后果。
21、出现岛纹的感情线
就是感情线上有岛纹出现,表示跟亲戚、好友的关系紧张,彼此很少有互动,感情方面,容易中途发生变故,使得感情无法继续,或者有其他因素阻扰,使得彼此不能结合,呈现拖磨停滞的情况,若是与生俱来的岛纹,代表此人情感丰富,常幻想罗曼蒂克的爱情,即使结了婚仍不愿收山,对感情无法从一而终。
22、出现星纹的感情线
就是感情线有星纹或是十字纹出现,表示感情早熟,很早恋爱,但若马上论及婚嫁,婚姻多半不幸福,容易出现波折,若感情线没有中断的话,只要愿意放下,不执着,还可以度过情关困扰。
23、起点分支的感情线
就是在小指下方的感情线,出现扫把形状的纹路,别名叫做生殖纹,若左、右手都出现的话,表示为人性欲旺盛,生殖力强,对于子女的管教有一套,将来子女会有成就出息。
24、细纹朝上的感情线
就是感情线上有许多细纹朝上,表示感情的生活丰富,有多采多姿的状态,很懂得生活享受和情趣,特别会讨好取悦异性,经常激起惊奇的火花,跟对方的沟通协调良好,彼此的交往是段良缘。
25、上下分支的感情线
就是感情线有上下分支的纹路,表示为人容易神经质,对变化相当敏感,感情上,经常彷徨无助,显得心灵脆弱,往往找不到好对象交往,挫折失败的情况很多,应该要耐心等待机缘,不要一直强求感情。
俗话说得好,英雄难过美人关,其实我觉得这句话不是特别正确,难道女人就不会为情所困吗?相反我觉得女生的心思更细腻也更敏感,所以说往往在恋爱的过程中女生受伤的可能性会更大,很多女生都无法度过情关,可是也会有少部分的女生最终披荆斩棘走出了情关,你身边有过了情关的女人吗?在你看来过了情关的女人是怎样的人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分享你的观点。
一应该是充满理智,独立的女人。
我觉得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能过情关的人都是非常神奇的人。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无法斩断情根,也不可能做到不心动,所以说在谈恋爱的时候沉浸其中,无法自拔都是常见的现象。真正能度过情关非常潇洒的女人一定是充满理智的人,因为她们不会为了情感迷失自我,更是一个独立霸道强势的女人,她们不需要依靠男人也可以过得很好。
二过了情关就再也不向往爱情了。
我觉得大部分能度过情关的女人一定是被情所伤害,虽然恋爱大部分是甜蜜的,但是其中肯定也会有伤痛,可是那些一旦过了情关的女人,也许就不会再对美好的爱情有所期待。一般女人都比较恋爱脑,非常向往爱情,渴望爱情,但是真正度过情关的女人就会看透爱情,不会再向往爱情,更加喜欢自己一个人的生活。但是我们没法去评判不向往爱情这件事情到底是解脱还是伤悲,毕竟我们无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三学会伪装自己,不会再轻易流露自己的真感情。
在我看来不向往爱情,并不是真的不渴望爱情,可能是因为被伤透了或者是爱不起了,所以才会将自己伪装起来,表面上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可是内心的伤痛只有自己清楚,我觉得过了情况的女人一定会比较善于伪装自己,不会轻易的讨论感情,也不会轻易在别人面前流露出自己的情感,他们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将自己包裹起来,因为害怕受伤,所以也不敢轻易的张开怀抱。所以在我看来,过了情关的女人是洒脱自由的女人,但是同样她们也是痛苦悲伤的女人。我觉得我永远也做不到脱离感情,毕竟我无法克制自己,无法忘掉自己爱的人,无法度过情关。
对“四大皆空”的解释常见的有:1、“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增补本)2、“指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身在内都是虚幻的。(《汉语成语大词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版)”3、“谓世间万事皆虚,并不存在。”(《成语俗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1月版)4、“佛教用语。泛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虚无主义的反映。”(《汉语成语分类词典》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笔者认为,这些解释均曲解了佛法“缘起性空”的本义,容易误导人们把“四大皆空”当作绝对的虚无,以至于有人把其作为及时行乐或消极处世的借口和依据,鉴此,本文特作如下解释。
佛教主张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大和合而成。“四”是指地、水、火、风四物,也指坚、湿、暖、动四性。称之为“大”,是因为它普遍存在于任何物体中,也就是说,“四大”是每个物体自身所固有的物性,而不是单指自然界的大地、河流、日光、风力。就人的身体而言,皮肉筋骨属“地大”,汗血津液属“水大”,体温暖气属“火大”,呼吸运动属“风大”。物质(佛法称为色)由“四大”构成的观念,反映了古代印度人对物质世界构成的基本认识,是人类对宇宙本体初期探索的结果,属于一种朴素的唯物论思想,这样的观念和中国古代“五行”(金、木、水、火、土)学说相近似。佛教产生后,沿用了古印度固有的思想并加以深化,提出了“四大皆空”的思想。
“空”是佛法中一个最根本的哲学概念,深妙难解。过去和现在有许多人对之产生误解,有的把“空”和“有”看作对立的两个方面,在现实世界面前坠入常见;有的把“空”当作空洞无物,坠入虚无主义的断见。要理解“空”字,先要知道这个字的来源,佛经是从梵文译来的,“空”字也由之而来。在梵文里,Sungata(音:舜若多)的含义是 “性空”,玄奘法师简译为“空”。下面摘录一段澹思先生《论空即是色》的文章的一段,他把这个空字的来源和意义说得很清楚:
“空、在梵文里叫做 Sunyata(音:舜若多),事实上, Sunyata 一语,不能简称为‘空’,而应称为‘空性’。ta在此是一个接尾词,Sunya是一个语根。当然我们可以把Sunya叫做空,但在‘色即是空’这句话里的‘空’,原文并不是Sunya而是,Sunyata。有此一接尾的ta字,在梵文里与只是Sunya一字,那就大有区别了。ta的意思有性质、实在、形态等义。空与空性是有着不同的意义的。……”
这段文字,把空与空性分析得很清楚。事实上,在笔者已找到的《心经》的七种译本中,般若共利言译作“五蕴性空”,而不是五蕴皆空;法月和知慧轮及施护都译作“五蕴自性皆空”;法成译作“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在藏译梵文本中有“一切法皆性空”之句。可见这里的“空”应该按“性空”之意来理解,“空”是“性空”的省略字。千余年来,深入民间,传布最广的,是玄奘的译本,他译的是“五蕴皆空”。当然,他这样译,一定有他的见解,当时也不会引起误解,而且当时对“空”字的解释也相当清楚,只是后来由于时代的变迁,语言文字的意思也随之改变,于是有人就依文解意,只就字的表面意思来理解,以致千载以来,引起了不少误解。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对“性空”的解释是:“谓众缘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这里所指的“性”不是物理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物性,而是指一种不依条件(缘)的独立存在的“自性”(自体),“自性”的含义是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规定自己、本来如此、实在恒常的意义。我们只要冷静推论反复思考就会发现: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由多种因素组合而产生的现象,并不存在不依条件的绝对单一独立的“自性”。宇宙万物都是由各种条件(缘)而产生的,任何事物都是“缘生则生”、“缘阙则阙”,即产生该事物的条件具备了,该事物就产生而存在,条件不具备,就不能产生。缘生的事物不能离缘而存在,这就叫作“无自性”,即“性空”。印度学者龙树说:“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世界上没有一件事物不是性空。”又说:“事物若有自性,何需依赖众缘,若是众缘和合,还有什么自性?”人们通常认为,“有”是存在,“有”不是“空”,“空”是不存在,“空”不是“有”,因此“空”“有”对立。实际上“空”“有”不但不对立,而且是一体的,“有”中存在着空性,空性不会在“有”之外存在,也不必等“有”毁灭了才谈空性。佛法是依“有”言“空”,“有”“空”一体,“有”“空”不二。可见佛法说的空,是“缘起性空”的空,是“因缘所生法”,本身“无自性”的空,不是空无所有的空虚的顽空,也不是否定事物具有的作用及事物相续转化的断灭空。
《心经》中下列几句话对于正确解释“四大皆空”有很大帮助。“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是说:“色”(指一切物质)并不是与“空”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东西,“空”也并不是与“色”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情况。“色”与“空”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色”指事物本身存在的现象,“空”指事物的性质。从色(物质)本身来说,它是一个存在,但从它的根本性质来说,它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由多种因素组合的一种现象,并不存在不依条件的绝对单一独立的“自性”,因此色本身就是无自性的空。具有空这种性质的物质就是色。这里的“空”指的就是“自性空”,并非否定色的存在的空,“自性空”是一切因缘和合之物的永恒不变的性质。所以宗喀巴说“什么东西依靠条件,什么东西就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还说明,空的概念是以存在为前提的,龟毛兔角之类本来没有的东西,说它空与不空毫无意义。“色不异空、“色即是空”,是因缘所生之法(法指宇宙万有),是“自性空”;而“空不异色”、“空即是色”,是因缘所生之法,是有形相有作用,是“假名有”。由自性空到假名有,是要人们不著空有两边,而求合乎中道。
佛法讲“四大皆空”的用意是要人们认清宇宙人生的真相,以解除身心的束缚,获得解脱和自在。能积极进取、淡泊名利、乐于助人、不图回报,既利于社会,又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些人因不了解“有”的空性本质,过分执着“有”,把“有”当作一种永恒不变的存在,这是一种贪欲的人生,一个人对“有”看得太重,贪得无厌,欲壑难填,那么他就会烦恼痛苦。佛法就用“四大皆空”(即“万有性空”)来破除他们对世间假“有”的常见。世间还有一些人,他们虽能看出“有”的“性空”本质,但因不了解缘起事物的作用不空,相续不空(转变不空),不了解整个宇宙人生皆是具有互相影响、互相联系、互相依赖和互相作用的刹那生灭的相续相的更高深的道理,认为世界一切万物既然是“性空”的,那么生存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他们中有的人不顾家庭伦理、社会道德,放纵自己、为所欲为、害人害己害社会;还有的人则是消极厌世、颓废悲观。这两种人生态度才是虚无主义。佛法就以“性空妙有”、“相续不空”来破除他们执着“空”的断见。
佛法是用“四大皆空”来破除迷界的旧执着——盲目贪婪、极端自私的人生态度,用“相续不空”来建立悟界的新观念——积极奉献、造福人类的人生观。
据此,笔者认为“四大皆空”的正确解释应为:佛教用语, “空”的含义是“性空”。佛法认为: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性空”的,它的存在必须依赖于众多的条件。缘生的事物不能离缘而存在,这叫作“无自性”,即“性空”。2、缘起性空事物的作用不空,相续不空。
下面摘录的是《佛学大词典》对“四大皆空”的解释:“佛教主张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大和合而成,皆为妄相,若能了悟此四大本质亦为空假,终将归于空寂,而非‘恒常不变’者,则亦可体悟万物皆无实体之谛理。又一般世人形容看破名利、世事,亦称四大皆空。” 要说明的是,这个解释用了很多的佛学名词,一般读者要看懂这“言含万象、字括千义”的话是有些困难的,如果依文解意,有可能产生新的误解。
最后摘录一段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先生《论声明与修行的关系》的论文中的内容,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性空”的含义:
佛法认为凡是缘生的事物,就必然具备下列三个特点:1、缘生事物不可能离缘而存在,也就是没有脱离它的产生条件(缘)的独立自主性,这就叫无自性,佛法谓为无我。2、缘生事物都是随缘运动着变化着的,不可能脱离它产生条件的变化而保持不变性,这就叫无永恒性,佛法谓为无常。3、凡是缘生事物都必然随着它产生条件的规律,回归到它应该回归的地方去,也就是按照它自身规律而成住坏空、生住异灭和生老病死,这叫做寂灭性,佛法谓为寂静。概括缘生事物这三个特点,就是佛教小乘的三法印:1、一切无我;2、诸法无常;3、涅盘寂静。……佛教发展至大乘,将无我、无常、寂灭归为空性,即无自性、无永恒性、寂灭性,均是万有实相空性之表现。故将三法印演进而为一法印,即一实相印。这一实相,就是性空。以是空性,成就万有一切。所谓“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法不成。”但是不能执空,以为真有一个空,则又是自性不空了。所以“若有不空法,则应有空法;实无不空法,何得有空法?”“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人见有空,诸佛所不化。”所以“空不空”的般若实相,就是万事万物的本体,也就是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这就是般若。唯是般若,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谓为空不空。这就是佛法。……说它胜义有,它又自性空;说它毕竟空,它又方便有。如此不可究竟,无第一因,才正是佛法之真实,才正是佛法之圆满,才正是佛法之具足。这就是“空不空”的般若和般若的“空不空”。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