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与人接触时间越长,越能看出人真正的品格的语句是什么?

《论语》中与人接触时间越长,越能看出人真正的品格的语句是什么?,第1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活在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要与他人发生关系,人是以“群”方式的存在,个体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需要和数不清的人打交道。

虽然说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万,仔细分析,你就会发现,其实所有的人可以归结为两个人,就是“自己”与“他人”。就这两个人,要搞好关系却不容易,需要大学问、大智慧。

人与人之间要建立起持久的人际关系,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的。有的人就不善于与人打交道,孤家寡人一个;有的人很难与人相处,与人关系紧张,动不动就与人吵架;而有的人,与人相处如鱼得水,关系融洽,之所以出现巨大的差别,说到底就是懂不懂与人交往的技巧问题。

孔子认为晏婴这个最擅长与人交往。晏婴是谁?晏婴春秋时期齐国的国相,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与孔子关系并不好,孔子周游列国时到了齐国,齐国国君齐景公十分欣赏孔子的才华,曾经两次向孔子请教治国理政的问题,深深为孔子的政治主张所折服,想重用孔子,却遭到国相晏婴的极力反对。

晏婴为什么要反对呢?他为孔子列了四大罪状:第一条,儒者能说会道,为人奸猾,不容易受约束;第二条,自视甚高,高傲任性,很难服从领导;第三条,把死看作人生大事,太看重丧事,葬礼隆重,不惜倾家荡产;第四条,四处游说,跑官要官,不能用来治理国家。晏婴列的四条,都不太符合孔子的为人,第四条还算勉强,前三条都是孔子极力反对的。

最要紧处在这里,孔子要恢复周礼,晏婴说,周礼繁文缛节,太繁琐了,如果认真起来,几代人都学习不完,有些礼节一生都难以搞清楚到底咋回事。当时正是诸侯争霸,诸侯国都忙于搞扩张,谁还有闲工夫去搞礼仪那一套,特别是大家遵循的是丛林规则,都不按正规出牌,谁讲礼仪、谁讲道德谁吃亏,推行孔子的政治主张对齐国只有害处没有益处,就极力反对齐景公任用孔子,孔子因而没有得到任用。

尽管如此,晏婴与人交往的技巧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评价,那么,晏婴与人交往的秘诀是什么呢?。孔子认为晏婴懂得与人交往的技巧,交往的诀窍就是“久而敬之”。就是说,晏婴与人交往,不管交往的时间多么久长,都像刚开始见面那样敬重对方。

人与人刚交往时,因为不了解对方的脾气、德性,彼此之间都会彬彬有礼,态度恭敬,互相谦让,讲究礼节,不逾越规矩。随着时间增长,双方了解的加深,知道了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觉得熟悉了,就不用讲规矩了,变得大大咧咧,恭敬心就慢慢减退,不再重视细节,不拘于

记忆的能力因人而已,方法也因人而异。

以我自己的经验而言,以前小时候背东西,可以不求甚解,就像张无忌小时候在冰火岛背七伤拳谱,郭靖在桃花岛背九阴真经,强记而已。

既然是强记,首先第一条就是要读熟。熟子之后,再试着合目背几遍,这个时候,就不用再看他了。过一段时间,再回头背一遍。过个两天再背一遍。再过个七八天,再背一遍,基本上就很熟练了,可以记很长时间。背诵必须多背,这是最好的办法。

现在要背诵东西,再背无意义的东西是背不成了,必须要把它拆解开,看看它讲了什么意思,再把文章的结构分析一下,体味一下为什么要这样说,反复琢磨几次,就发现已经会背了。

总结下来就是:一是多背,二是搞懂。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向孔子请教:“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感悟

朱子《集注》:推己及物,其施不穷,故可以终身行之。尹氏曰:“学贵于知要。子贡之问,可谓知要矣。孔子告以求仁之方也。推而极之,虽圣人之无我,不出乎此。终身行之,不亦宜乎?”

“忠恕之道”可以说是孔子的发明。这个发明对后人影响很大。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己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这样,可以消除自己不必要的烦恼,缓和人际关系。

把这个“恕”字分解——“如”“心”。就是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即换位思考。

一、孔子提倡的“恕”具体指什么

孔子说得很明白,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是,孔子的恕是有原则的。《孔子家语三恕第九》:“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则可以端身矣。”

孔子认为:“君子要有三种推己及人之心:对君主不能勤勉做事,对自己的部下却要责全求备,这不符合恕道;有了父母不能报答养育之恩,对自己的子女却要求他们孝顺,这不符合恕道;有了哥哥不能敬重,有了弟弟却要求他们听话,这不符合恕道。读书人明白了这三种推己及人之心,身心就可以端正了。”

二、“恕”的重要

恕道对子贡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他才华很高,不但生意做得好,在外交、政治方面也都是杰出之才。才高的人,很容易犯不能饶恕别人的毛病,看到别人的错误会难以容忍。所以孔子对子贡讲这个话,更有深切的意义。

子贡这一生牢记老师的教诲,终身行之,善终而有美名!

蕅益大师在《论语点睛》中说,“可行于天下,可行于万世,真是一以贯之。”世界伦理基金会创办者孔汉思先生经过研究发现,从世界九大宗教的经典里都可以找到有关“仁、恕”方面 的内容,他认为,中国伦理是世界伦理的基石,尤其是2500多年前孔子创立的儒家伦理中所提出的“仁”和“恕”,更是成为了世界伦理的黄金法则。

三、怎样修炼“恕”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好,但现实生活中,却常常抱怨子孙不孝,朋友无信,领导不仁,下属不忠。

每一次指责、吵架或抱怨,都包含着自己未被满足的期待和认为对方的不应该”,这种“不应该”其实代表的是我们自己的价值观,而对方却没有按照这种价值观做事,所以我们生气、怨恨、愤怒,进而争吵……但是谁能说自己的价值观就是别人都要遵守的价值观呢?

如果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自己也未必能做好。所以,做人最重要的便是先端正自己。

如何端正自己?可以以孔子的“三恕”为镜子,每日“三省吾身”。就是修养自己的“恕”心,遇事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有情绪是本能,而情绪稳定,是本事。一个人最大的福气,就是情绪稳定。情绪稳定,则诸事顺遂。

过去的不顺心的事情,从中吸取教训就好!宽恕曾经欺骗我的人,因为他增长了我的智慧;宽恕曾经伤害我的人,因为他磨练了我的心志;宽恕曾经嘲笑我的人,因为他坚定了我的自强;宽恕斥责我的人,因为他指出了我的缺点……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一)“报怨以德”与“以直报怨”的矛盾

读《道德经》之初,让我第一个深入思考的问题,便是 “报怨以德”。《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报怨以德。

而《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如何?”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报怨以德”与“以直报怨”是相互矛盾的。历史中也有人对“报怨以德”强行解释为“以直报怨”。

这在我看来,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臆测行为。更大的可能性却是,老子的道德境界太高了,高到了三十三重天之外;而我的思想境界太低了,看不懂“报怨以德”。

(二)《道德经》的整体一致性

小学语文老师教导过我们,遇到不理解的句子,要根据上下文分析。

与“报怨以德”有关的段落如下: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这章就是对报怨以德的进一步解释,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圣人把账目记下来,并不责怪别人,不催促别人现在就还账)就是报怨以德的一种应用方式。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任何的文章、道理,必须能在生活中去实践、运用,否则它将毫无意义,《道德经》也不例外。

要真正理解“报怨以德”的含义,就必须将目光转向生活中的事-----熊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我对“报怨以德”的进一步理解问题。

有一个熊孩子,七八岁左右,因为他妈,不给他买玩具,他照着他妈妈脸上打了两巴掌。这时候妈妈怨气有了,应该怎么做呢?

现实中,多数会发生2种情况。

1妈妈心疼孩子,当做无所谓,然后买了玩具给孩子,继续纵容孩子。

2妈妈狠下心来,为了孩子以后着想,照孩子屁股上打一顿,并教育孩子不可以随便打人。

有个很明显的结论:这两种方法都不是以直报怨的行为。

现实中,第1种方法的例子,并不少呢。会导致的结果,我们也知道,慈母多败儿。不可否认的是,这方法是非常仁义的。仁这个字,是现实中很多母亲选用这个方法的关键因素。

而第2种方法,是更多数人会选用的方法,也是对孩子最好的方法,这种方法明显更有德行,却不那么仁义。 而这种方法就是 “报怨以德”。

《道德经》中德并不是恩惠的意思。德是比仁更高一层次的东西。证据如下:《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失德而后仁。

(四)道家的胸怀气度

那么通过“以直报怨”与“报怨以德”的对比,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呢?

以直报怨的胸怀:

惩罚的目的在于报复。

追着别人的过错,斤斤计较,特别容易演变成得理不饶人。更有甚者,过分报复,反而失去了道理。

对好人而言,过于不公平。因为这种思维,会导致善良的人做了一次错事,就被说成坏人。

冤冤相报何时了?

因为一些不大点的小事,有那么点怨气后,夫妻就天天吵架?

“以直报怨”的过程中,并没有赢家。

“报怨以德”的胸怀:

目的:保护了自己的利益不再受到损害,记债或要债的目的在于追回自己的利益。施加惩戒目的在于劝导别人向善,杜绝了过渡报复,防止自己被人利用。

对于做恶事的人而言,没人知道他们是不是误入歧途,只要不是恶贯满盈者,都要给他们机会。至于真正的恶贯满盈者,天诛之。

对不小心犯了错的人,会更加宽容一些。我跟你,都会犯错的。

夫妻可以和睦一些。对一些不好不坏的人,更加宽容,不至于把他们推向恶的一面。

更重要的是-------以德报怨并不是大众所理解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而是你在以德报怨的过程中已经获得了自己应得的利益,是一种利人利已的行为,别人以后是否会报答你,并不重要,因为你已经获得了报酬。

如:警察抓小偷的过程中,警察已经获得了相关的利益,小偷向善后,是否会报答警察,这已经无足轻重了。

妈妈教育熊孩子的过程中,妈妈也已经获得了相关的利益,因为熊孩子不敢再打他妈妈了。

以德报怨的行为,没有输家,是一种利人利已的双赢行为。

以德报怨的行为,对于心恶之人是种更不友好的行为,这种行为减少了坏人辗转腾挪的空间(前提是你境界得上去)。

以德报怨的思想是一种天下大同的思想。

这便是道家的胸怀气度,当然了,“报怨以德”毕竟只是八十一章中的四个字,是一个方向,不能全部解决大家心中所想。

同样的,这次我所能展现的仅仅只是《道德经》冰山一角的一个脚趾甲盖。

有些人会说以德报怨的社会问题是有些人的怒气或者恨意无法彻底消解。怒气或者恨意的问题,也并不是轻飘飘的以直报怨四个字就可以解决掉的。

而真正的“报怨以德”的应用,要远远比上面这些深奥的多,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学习《道德经》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既然这么难,我为什么还要研究《道德经》呢? 因为第二十二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因为第四十七章的:“不出户,知天下!!”,也因为如果可以,谁不想修仙呀!!!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论语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和道德的精髓。背诵论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 学习中华文化。论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背诵论语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2 增强语文素养。论语语言简练,言简意赅,背诵论语能够提高汉语语文素养,加强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道德情操。论语强调道德、伦理、礼仪等方面的教育,背诵论语有利于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4 增强记忆力。背诵论语需要不断重复,可以提高记忆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背诵论语不仅有助于学习中华文化,还能够增强语文素养、培养道德情操、增强记忆力等,这些都是对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4398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