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第1张

心理学的解释 研究 心理现象的 客观 规律 的科学。心理现象指认识、 情感 、意志等心理过程和 能力 、性格等心理 特征 。据 不同 研究 领域 和目的分 普通 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神经心理学、语言心理学等。 词语分解 心的解释 心 ī 人和高等 动物 体内主管血液 循环 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中央, 枢纽 ,主要的:心腹。中心。 习惯 上指 思想 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 心扉 。衷心。心旷神 理学的解释 宋明时期的一种 崇尚 理性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包括以周敦颐、程颢、 程颐 、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 精神 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

1、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2、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3、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4、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5、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6、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7、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8、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9、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0、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情绪的名词解释心理学

情绪的名词解释心理学,心情不好总有心情不好的理由,找到心情不好的原因才能找到适合的方法调节心情,情绪是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我和大家一起看情绪的名词解释心理学。

情绪的名词解释心理学1

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同时普通心理学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

实质上,在行为过程中态度中的情感和情绪的区别就在于:情感是指对行为目标目的的生理评价反应,而情绪是指对行为过程的生理评价反应再以爱情举例来说,当我们产生爱情时是有目标的,我们的爱情是对相应目标的一种生理上的评价和体验,同时当我们随着爱情的追求这一行为过程的起伏波折我们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情绪与认知不同,它似乎与个体的切身需要和主观态度联系着从这种联系中可以引申出情绪的两种特殊存在形式,其一为内在状态或体验,其二是外显表情这是认知过程所不具有的特征因此,情绪与认知是带有因果性质和互相伴随而产生的情绪可以发动、干涉、组织或被破坏认知过程和行为;认知对事物的评价则可以发动、转移或改变情绪反应和体验

情绪的名词解释心理学2

心情不好怎么办,5种调节方法很有效

1、运动

其实很多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选择运动,比如爬山、跑步等等,在运动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感到疲惫,自然也就不会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而且人在运动的时候,身体会释放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有改善人心情的作用,作用会使得我们的心情变好。

2、冥想

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多听听轻柔的音乐,放松自己的身体,让自己进入冥想状态,放空自己的身心,这样会让自己能够平静下来,也就不会陷入坏情绪了。

3、不要胡思乱想

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想坏事情,也不要强迫自己去想好的事情,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让自己身心放空,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快从坏情绪中走出来。

4、吃一顿好吃的

吃一些美味的事情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好,尤其是吃自己喜欢的食物,这样既能让自己的注意力转移,不会让自己一直陷入坏情绪,心情也就慢慢变好了。

5、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买自己喜欢的以前不舍得买的东西,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对自己好一点,这样会让心情变好。

当自己心情变好的时候,很多事情都会迎刃而解,这些事情都会变成你以后的动力,而这些动力会让你工作非常的认真和专注,在这样的情况下, 你的能力也会稳定的得到提升,而且提升的空间很多,恰恰因为心情不好才会让你的动力变的如此的强大,所以与其抱怨着烦恼,不如试着好好的去感谢,去感恩。

情绪的名词解释心理学3

情绪不好,压抑太久了怎么办?做好这两点,治愈你的压抑情绪

人啊,长期处于情绪的压抑状态,久了或者撑不住了,就会爆发,就会得病,或者是做出疯狂的举动。

所以这种状态的话,最好就是能够找人说出来,交流一下,特别是跟你一样性格的人,就会很理解你,认同你。说出来就会好很多。

然后在通过沟通交流中,就会得到彼此间不同的看法。就会有所成长,有所改变。

但这里值得提醒一点的就是,不需要随意跟不懂你的人说。因为听的不懂,说了可能更堵你的心。还不如自己唱首歌,运动一场,然后再奖励自己一杯奶茶来的好。(一杯不够,那就两杯 + 菜!,哈哈哈~~~)

自行疗伤,治愈自己!

计划,赶不上变化,怎么办?

面对负面情绪应该如何管理

遇见双彩虹,愿看到的人,都能够获得美好

结构化思维,一招解决烦恼问题

一路行程,一路回忆,一路向往,一路憧憬

心理学考试中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

就是把书本上的对这个名词的解释写下来。例如:让你名词解释“光环效应”。

你就要写: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率在护理学中名词解释是什么

给出一个名词像“肾”,让你解释它具体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

学前心理学 名词解释 阈限是什么意思?

阈限(Liminality)一词源自拉丁文“limen”(英语threshold,意思是极限),指“有间隙性的或者模棱两可的状态”(这段摘自)。更通俗点理解其实就是临界值的意思,具体就是指引起感觉的 强度临界值。心理学中有关阈限有两个重要概念:(1)绝对阈限。这是指刚好可以引起感觉的最小 强度。(2)差别阈限。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差异的最小 变化强度

心理学 名词 “习得性无助” 是什么意思 名词解释

希望以下回答您可以采纳

来源

1975 年塞里格曼 (Seligman) 用人当受试者, 结果使人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实验是在大学生身上进行的, 他们把学生分为三组: 让第一组学生听一种噪音, 这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 第二组学生也听这种噪音, 不过他们通过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组是对照, 不给受试者听噪音。 当受试者在各自的条件下进行一段实验之后, 即令受试者进行另外一种实验: 实验装置是一只 "手指穿梭箱", 当受试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侧时, 就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音, 放在另一侧时,就听不到这种噪音。 实验结果表明, 在原来的实验中, 能通过努力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 以及未听噪音的对照组受试者, 他们在 "穿梭箱" 的实验中, 学会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使噪音停止, 而第一组受试者, 也就是说在原来的实验中无论怎样努力,不能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 他们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处, 听任刺耳的噪音响下去, 却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为了证明 "习得性无助" 对以后的学习有消极影响, 塞里格曼又做了另外一项实验: 他要求学生把下列的字母排列成字, 比如 ISOEN,DERRO, 可以排成 NOISE 和 ORDER。 学生要想完成这一任务, 必须掌握 34251 这种排列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原来实验中产生了无助感的受试者, 很难完成这一任务。 随后的很多实验也证明了这种习得性无助在人身上也会发生。

定义

习得性无助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症状

习得无助感最常见的描述是:一个人消极的生活情况,经常没有意志力去战胜困境,而且相当依赖别人的意见和帮助。成因不单是生活情况的改变,或是特殊的生活体验,服用药物有时也会造成这种心理困境。 在诸多造成习得无助感的成因当中,最显而易见、可预测的是大环境的改变,如战争、饥荒、旱灾都会造成一个人出现习得无助感。例如心理学家曾研究二次大战犹太人大屠杀时的集中营幸存者,发现他们开始拒绝关心和鼓励自己。现代社会中容易造成习得无助感的环境则有:精神病院、孤儿院或是安宁疗养机构。当人类得到习得无助感时,他们通常会从三个角度来处理问题,也就是: 个人(Personal):他们也许会将自己投射到问题上,换句话说,倾向于针对问题来内化自己。 普及(Pervasive):他们也许会认为问题影响了生活中每个层面。 永恒(Permanent):他们也许会认为问题是不可能被改变的。 上述这三点看问题的角度,通常被称为「3 Ps」,这三个论点同时也帮助了具有习得无助感的人们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不过有的时候,当面临巨大的危机时,人类也有可能自动走出习得无助感的枷锁。在著名小说《歌门鬼城》(Gormenghast)中的主角泰特斯·格兰(Titus Groan)原先是一位消极处世的贵族,但当家园有难,就马上转变成积极学习应战的态度,当危机解除,则又回来原先消极处世的情境。

归因

个体把控制力缺失归因于:(1)永久性而不是暂时性(2)自己内在人格因素而不是情境因素(3)渗透到生活中多方面。易倾向于产生习得性无助。

表现

习得性无助学生形成了自我无能的策略,最终导致他们努力避免失败。他们力求无法实现的目标,他们拖延作业,或只完成不费力气的任务。他们沮丧,并以愤怒的形式表现出来。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的报告描述这类学生是“懒散、怠慢、有时是破坏性的。他们不完成作业。他们面临困难的作业很快就放弃。他们在要求大声阅读、测验时变得焦虑”。

产生过程

塞得格曼在无助感理论中对无助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说明 。根据他的理论无助感产生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 ( 1 ) 在努力进行反应却没有结果的“不可控状态”中体验各种失败与挫折 。 ( 2 ) 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 。这时人会感到自己的反应和结果没有关系 ,产生“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和外部事件”的认知 。 ( 3 ) 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 ,“结果不可控”的认知使人觉得自己对外部事件无能为力或感到无所适从 ,自己的反应无效 ,前景无望 ,即使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果 ,也就是说 :“结果不可控”认知和期待使人产生无助感 。 ( 4 ) 表现出动机 、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 ,严重影响后来的学习 。

求解:《幼儿心理学》中名词解释“延迟模仿”

儿童除了用身体和外部动作来寻找新方法外,开始在头脑里用“内部联合”方式解决新问题。运用表象模仿别人做过的行为来解决眼前的问题,延迟模仿能力产生。

心理学组织变革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

组织变革(Organizational Change)是指运用行为科学和相关管理方法,对组织的权利结构、组织规模、沟通渠道、角色设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等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以适应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技术特征和组织任务等方面的变化,提高组织效能。

进化心理学差异繁殖成功率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

注意的分配:指一定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力分配到不同的活动当中。

注意的转移:只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物件或活动转移到另一物件或活动上。

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 量叫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 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

错觉:就是对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

问题解决:

等等我补充

心理学直观行动思维名词解释是什么?

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人本心理学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人本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分道扬镳,形成心理学的第三思潮。

受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影响比较明显。

时代精神:

反主流文化运动。对社会不满。

由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创立,现在的代表人物有CR罗杰斯。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故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

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到起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2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自我的概念,随着他(她)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他(她)开始慢慢地把自己与非自己区分开来。当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开始启用,在自我实现这一股动力的驱动下,儿童在环境中进行各种尝试活动并产生出大量的经验。通过机体自动的估价过程,有些经验会使他感到满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满足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寻求保持、再现,不满足、不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尽力迥避。在孩子寻求积极的经验中,有一种是受他人的关怀而产生的体验,还有一种是受到他人尊重而产生的体验,不幸的是儿童这种受关怀尊重需要的满足完全取决于他人,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据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其价值标准,行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关怀和尊重,所以说他人的关怀与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著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儿童不断通过自己的行为体验到这些价值条件,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渐渐地儿童被迫放弃按自身机体估价过程去评价经验,变成用自我中内化了的社会的价值规范去评价经验,这样儿童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就发生了异化,当经验与自我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体就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预感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时,个体会运用防御机制(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若防御失败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是经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用罗杰斯的话说“变回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反对仅仅以病态人作为研究物件,把人看为本能牺牲品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学的客体的行为主义学派。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

忽视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先天潜能的制约和影响。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中名词解释什么是人格

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中文名

人格

外文名

personality

应用学科

心理学

应用范围

人格心理学

心理学名词解释知识

 心理学是近几遍都被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知识学科。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心理学名词解释知识,欢迎借鉴!

心理学名词解释知识1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心理学名词解释知识2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3、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继续学习。

 4、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5、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6、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7、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8、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9、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10、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11、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12、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13、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14、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15、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16、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17、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18、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19、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20、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21、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22、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23、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24、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25、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26、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训练。

 27、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8、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9、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30、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31、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们行动的现象。

 32、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3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34、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35、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36、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37、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38、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39、系统脱敏: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40、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41、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42、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43、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44、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45、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46、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47、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48、计算机辅助教学:指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49、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50、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51、群体动力:影响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称为群体动力,包括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52、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53、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54、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55、课堂纪律: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实现课堂目标而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56、教师的领导方式:是教师用来行使权力与发挥其领导作用的行为方式。勒温曾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等三种类型。

 57、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58、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59、合作:是指学生们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

 60、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

 61、课堂结构: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62、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63、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64、教学评价: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65、测量: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66、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的程序。

 67、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评价。

 68、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科目或学期)结束后进行的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的测定。

 69、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

 70、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等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71、配置性评价:或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72、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当,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73、正式评价:指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

 74、非正式评价:是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且评价的资料大多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的。

 75、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76、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心理学名词解释知识3

 1、应激:是由出乎意料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2、道德感: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4、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5、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6、意志行动:在意志支配下进行地行动叫。

 7、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容动力。是需要动力作用的直接体现。

 8、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具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地意志品质。

 9、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种善于明辩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积极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10、意志的坚持性:是指不屈不挠地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

心理学名词解释知识4

 1、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

 2、个性: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3、需要: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需要反映某种客观存在和要求的必然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

 4、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倾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具有稳定性特征,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

 5、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地心理特点。

 6、间接兴趣:是指由事物或活动的结果所引起的兴趣

 7、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总是和活动联系在一起,成为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

 8、性格—是指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9、气质—在心理学中,把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称为气质。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强度、变化的速度、灵活性与稳定性以及指向性特点。

 10、一般能力: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注意力。

心理学名词解释知识5

 1、创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有目的的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颖的、独特的思想与产品的能力。

 2、学习:广义的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较持久的行为变化。是指人和动物的学习。

 3、意义学习:通过符号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叫意义学习

 4、机械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实质性和人为性的联系

 5、接受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是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

 6、发现学习:是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发现事物意义的学习

 7、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某种学习需要的外显。

 8、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9、概念:是指由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

 10、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将概念的定义直接纳入自己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通过辨别新概念与原有有关概念的异同而掌握新概念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125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