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诸无知的例子

诉诸无知的例子,第1张

“你不能证实你的观点,故别跟我争论!”(这是诉诸无知典型的例子,辩论者未能证明他的观点,未必就一定代表他是错的。)

“太阳系一定在少于一百万年前形成,因为就算太阳只是由煤和氧组成,以太阳释放能量的速度,在这段时间内燃料必已耗尽。”(这是19世纪百科全书的诉诸无知的谬误,建基于在当时没有方法比煤更有效率的燃料。当20世纪发现辐射和核聚变,太阳的年龄即被假设为数十亿年。)

伯明翰主教蒙特弗洛尔(Hugh Montefiore)在他的著作《神的可能性》(Probability of God)驳斥进化论时写到:“如果北极熊在北极没有任何天敌,那么它们便不需要一身白色毛发作保护色了。”这论断被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著作《盲眼钟表匠》(The Blind Watchmaker)中推翻。道金斯指出当北极熊捕猎时,保护色能协助隐藏行踪,以免被猎物发现。

试析教师言语艺术中人品\理性与情感的诉诸

论文摘要:西方修辞学就如何提高人们的说服艺术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目前,国内对修辞和言语艺术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如何把西方修辞学中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修辞观点运用到教师的言语艺术中,并提高他们的言语艺术中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现探讨如何利用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理论来提高教师的言语和行为艺术。

论文关键词:理性诉诸;人品诉诸;情感诉诸

当代修辞学理论家伯克(Burke,1954)认为:“修辞是一门如何有效表达的艺术,是人们运用话语促使他人形成一定的态度或引发一定行为的交际行为。”

教师要经常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很多思想工作都是通过言语来实现的。教师与学生的言语交际是在一定的情景或语境中展开的。教师针对学生的情感、需要和需求,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富有感情的声音等向学生诉说,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形成某种判断,认同、赞成并采纳自己所持的观点或采取某种行动,从而达到教师所预期的目的。

教师对学生开展的思想工作实际上也是一种促使他人在态度和行为上有一定的改变的方式。换句话说,他们的工作与修辞行为是分不开的,只要运用到语言就离不开修辞。亚里斯多德提出的三种基本说服方式——人品诉诸(ethos)、情感诉诸(pathos)和理性诉诸(logos)——是西方古典修辞学的理论基础,他在如何提高人们的辩才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就是借鉴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理论来探讨如何提高教师的言语和行为艺术。

  一、理论背景

西方修辞学在中世纪是一门很受欢迎的学科。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演讲就是对听众的一种说服,让听众形成某种判断,认同、赞成并采纳自己所持的观点或采取某种行动,修辞学是研究如何能够达到最大的劝说效果的一门学科。”亚里士多德就如何取得说服的成功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他就演说如何取得成功提出了三种基本说服方式:人品诉诸(ethos)、情感诉诸(pathos)和理性诉诸(logos)。(颜一,2003)

人品诉诸是修辞者的道德品质、人格威信,它是说服活动中的第一个基本方式。就演讲而言,演说者必须使听众认为演说者的话语具有可信度。亚里士多德称人品诉诸是“最有效的说服手段”,所以演说者必须具备聪慧、美德、善意等能够使听众觉得可信的品质,因为“人格对于说服几乎可以说是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刘亚猛,2008)

情感诉诸是说服活动中的第二个基本方式。情感诉诸是指通过对听众心理的了解来诉诸他们的情感,用言辞去打动听众,即通常所说的“动之以情”。它是通过调动听众情感以产生说服的效力,或者说是一种“情绪论证”(pathetic proofs),主要依靠使听众处于某种心情而产生。演说者通过带有倾向性或暗示性的语句向听众施加某种信仰和情感来激起他们的共鸣,并最终促使他们产生行动。有效的演说中演说者必须研究和分析听众的心理,适时地煽情。(胡曙中,2004)

理性诉诸是说服活动中的另一个基本方式。理性诉诸是指言语本身所包括的事据与或然式推理证明,即“逻辑论证”(logical proofs),因此,理性诉诸既是对理性推论的研究,又是对言语逻辑的研究。亚里斯多德认为人的理性是人的思想能力中最共同、最普通的,并提出了通过理性诉诸的方法来达到有效的说服的目的的观点。(胡曙中,2004)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演说者要运用人品诉诸、情感诉诸和理性诉诸的方法才能达到有效说服的目的的观点。他的修辞三诉诸理论在教师如何更好地发挥语言的魅力,如何说服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激发他们的意志,净化他们的心灵,影响他们的言行和交流情感等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提高教师言语艺术的策略

1人品诉诸和以德育人

“当演说者的话令人相信的时候,他是凭他的人格来说服人,因为我们在任何事情上一般都更相信好人。”(刘亚猛,2008)“一位成功的演说家在演讲中除了向他的听众‘摆事实,讲道理’之外,还必须展示出一种能赢得他们尊重和信赖,对他们具有感召力的人格,并利用这一人格所具有的威信来影响他们的决定。”(赵菊春,1999)古罗马另一位成功的修辞教育家——昆提利安在《雄辩术原理》序言中也说到:“我是以培养出色的演说家为最终教育目的。作为一名成功演说家的首要前提就是他必须是一个好人,这不仅是指他对演讲有天赋才能,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还要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亚里士多德,瓦特里斯,1954)因此,可以说人品诉诸就是成功的演说者与听众建立可信性的桥梁。

亚里士多德的人品诉诸论对于教师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它说明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格威信是“最有效的说服手段”,教师的聪慧、美德、善意等是学生觉得可信的品质。一个好的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美德、高尚的品质、良好的思想素质去熏陶学生、感化学生,进而达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目的。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扬伯峻,l963)这里的“身正”,就是指具有高尚的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有美德才能赢得学生们的信任、尊敬和崇拜,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德”在学生心中,本身就是一种“理”,就是一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的“硬道理”。(魏书生,2005)

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思想素质。教师良好的品德对学生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的。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乐观开朗性格的形成以及正确的人生观的树立,无不起着直接的、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做一名合格教师的首要前提就是他必须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2情感诉诸和以情感人

情感诉诸是指通过对听众心理和思想感情的了解来诉诸他们的`感情,用言辞去打动听众。

亚里士多德的情感诉诸论对于教师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它说明在与学生的言语交际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感情,用富有感情的话语去打动学生,即通常所说的“动之以情”。

教师必须能够分析学生的情感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了解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情感和态度。对学生的情感不但要正确地分析,而且要善于掌握、调动,有时甚至还要迎合那些情感和态度。优秀的教师往往善于使用情感化的语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为只有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真诚地关心他们,是为他们的人生和未来所着想的,他们才有可能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这是思想教育工作能否对学生产生积极的、良好作用的前提条件。

  论题类错误、论据类的错误、结论性的错误

  

  一、论题类错误。论题类错误分为偷换概念和转移论题,也就是论证涉及的某个特定话题发生了变化。

  1、偷换概念,又叫混淆概念,是指在论证中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的逻辑错误,实际上是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

  2、转移论题,又叫偷换论题,是指在论证过程中违反同一律的要求,偏离正题而转向另一问题,从而转移人们对关键问题的注意力。

  3、从论据的角度来看,其谬误实质就是通过对与原论题相似或无关的另一论题的举证来转移或逃避对原论题的举证责任。

  二、论据类的错误。论据错误分为论据错误、以偏概和全诉诸情感的错误,即作者用来支持或反驳某个论点的理由出现错误。

  1、论据错误。一般指论据本身至少包含一组矛盾或存在错误,又称虚假论据、虚假理由、虚假前提等。

  2、以偏概全。以偏概全包括举例不当和轻率概括。举例不当是指所举的例子具有非典型性和偶然性,无法代表总体。轻率概括是指样本太小,以少数的事例就轻率地归纳出普遍性的事例。

  3、诉诸情感。诉诸情感是指在论证中不依靠有充分根据的论证,而仅利用激动的感情、煽动性的言辞,去说服别人,使别人支持自己的论点。

  三、结论性的错误。结论性错误分为过度推断、可能推必然和自相矛盾,即结论没有保持和论题一致。

  1、过度推断。过度推断是指在论证时,脱离了条件所给的内容,得出了比条件所给内容更深层次的结论,属于命题人主观上做的推断。

  2、可能推必然。可能推必然是指所给条件只是有发生或存在的可能性,或者是条件有多种存在的可能性,却推出肯定的结论或是唯一的结论。

  3、自相矛盾。自相矛盾是指所给论据与结论是完全相反的,或者是结论与论据描述的明显不符,存在矛盾。

目录方法1:基础1、要知道时机就是一切。2、了解对方。3、肯定、有力地表达。4、人格诉诸、情感诉诸和理性诉诸。5、制造需求。方法2:技巧1、加快语速。2、心高气傲。3、掌握肢体语言。4、保持一致。5、持之以恒。方法3:激励1、采取经济激励方法。2、社会激励方法。3、道德激励方法。方法4:策略1、利用内疚和互惠。2、达成共识。3、要求更多。4、使用“我们”。5、开始行动。6、让他们说是。7、保持平衡。8、隐性作用。9、提高你的期望值。10、防止损失。通常想要说服他人相信你是最好的有点难度——特别是当你也不确定对方出于什么原因反对你的时候。 扭转谈话的局势,让别人相信你的观点。诀窍就是令他们质疑自己反对的原因——通过正确的方法,你就能达到目的。

方法1:基础

1、要知道时机就是一切。说服他人不只是靠语言和肢体动作——还包括选择跟他们谈话的恰当时机。如果你在对方轻松和敞开心扉的时候打开话匣子,你可能会更快得到满意的结果。人在感激别人的时候最容易被说服——他们觉得对方对自己有恩。而且,被人感谢后也很容易被说服——他们有优越感。有人感谢你的时候,最适合请求对方帮忙。有点像风水轮流转。你帮助了他们,现在轮到他们帮助你。

2、了解对方。你和客户、儿子、朋友、雇员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否有效说服对方。如果你不够了解他们,立刻建立你们之间的关系:尽快找到共同点。一般,人对与之相似的人感到更有安全感(同时也更有好感)。因此,找到相似之处并告诉他们。首先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打开话匣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谈论对方真正热爱的事情。机智、体贴地问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同时不要忘记提及这些事情吸引你的原因!知道了你是志趣相投的人,他们会乐于接受你的意见并对你敞开心扉。办公桌上放着他们跳伞的照片?太棒了!你琢磨着是不是该分享你的第一次跳伞经历——但是高度应该说成3048米还是5486米呢?他们对跳伞经验丰富,会有什么看法呢?

3、肯定、有力地表达。如果你想对儿子或女儿说,“把房间整理好”,却说成“不要把房间弄乱了”,这是不奏效的。“你可以随时跟我联系”和“记得星期四给我打电话!”这两种说法在别人听来是不一样的。如果对方没听懂你的意思,就给不了你想要的答案。把事情表达清楚。如果你模糊不清,别人也许愿意同意你,但是不一定知道你的真实想法。肯定地表述可以直截了当和清晰地传达你的意思。

4、人格诉诸、情感诉诸和理性诉诸。你知道大学的文学课教过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诉诸理论?不知道?好,现在复习一下。他很聪明——这些修辞诉诸理论显示了人的本性,至今依旧正确。“人格诉诸”——思想可靠性。人们倾向于相信他们尊敬的人。你觉得代言人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正是人格诉诸。举个例子: 恒适。优秀内衣品牌,信誉极佳的公司。仅因为这样,你就会购买他们的产品吗?好,可能会买。稍等,巨星迈克尔乔丹已经代言恒适这个品牌10余年?你现在是不是对这品牌有了改观? Sold!

“情感诉诸”——依赖于你的情绪。大家都知道英国动物保护协会与莎拉麦克拉克兰之间的合作,他们把悲伤的音乐和可怜的小狗联系在一起。这种商业广告最致命。为什么?因为当你看广告,你会悲伤,并感到不得不帮助小狗。悲情发挥极致。

“理性诉诸”——是“逻辑”的词根。这也许是最可靠的说服方法。你简单地陈述为什么对方应该同意你的观点。这就是为什么统计数据被广泛使用。如果你听到,“平均来说,吸烟的成年人比不吸烟的少活14年,”(顺便一提,这是真的。),并且你想长寿,健康地生活,那从逻辑上会看你就必须停止吸烟。大功告成,成功说服。

5、制造需求。这是说服他人的第一准则。毕竟,如果你出售、获得和做的东西,别人都没有需要,就无从说服。你不必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虽然他确实创造了需求)——你所要做的是着眼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考虑不同领域的需求——无论是生理、安全和保障、爱和归属感、自尊还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你肯定可以找到某个领域缺少了些东西,这些东西只有你才能完善。“创造稀缺性”。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东西,相对来说几乎所有事物都有价值。有时候(可能多数情况),我们希望得到一些东西是因为别人想要(或拥有)它。如果你想让别人得到你所拥有的(或你那样的或你做的或仅仅因为想得到你),你必须使他们的目标变得稀缺,即使那个目标是你自己。毕竟,是根据需求供应。

“制造紧迫性”。为了使人们马上采取行动,你必须能够形成一种紧迫感。如果他们是没有足够的动力希望得到你现在拥有的一切,将来他们不太可能会改变想法。当下,你必须说服他们,这是最重要的。

方法2:技巧

1、加快语速。没错。这是对的:比起精确度,人们更容易被快速、自信的说话者说服。似乎还挺有道理的——你说话的速度越快,你的听众处理你所说的问题的时间越少。那样你留给大家的感觉是:通过快速讲述事实,你真正精通这个话题,对事实坚信不疑。在1976年10月,一项研究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月刊上,分析了说话的速度和态度。研究人员试图说服参与者咖啡因对身体不好。当他们以每分钟195字的速度表述时。更多的参与者被说服;以每分钟102字表述,更少人被说服。言论认为,以更快的速度(正常交流每分钟195个字是最快的语速),传达的信息被视为更可信。快速的语调似乎表明说话者有信心、智慧、客观和拥有优越的知识。每分钟100字,正常交流里最慢的语速,会有相反的消极作用。

2、心高气傲。谁能想到,心高气傲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在适当的时刻)?事实上,最近的研究表示,人们喜欢心高气傲的专业技能。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看似无能的政客和大人物侥幸逃脱一切吗为什么萨拉佩林还在福克斯新闻演说吗这是人类心理作用的结果。确实是这种结果。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喜欢来源于有把握的渠道的建议——即使我们知道这些渠道没有非常好的记录。如果有人知道这些(下意识地或以其他方式),会使他们夸大他们对该话题的信心。

3、掌握肢体语言。如果你难以接近、封闭和不愿妥协,人们不想听到你说的任何一个字。即使你说的都是正确的事情,他们从你的肢体语言里得到不同的信息。像管好你的嘴巴那样,注意你的姿态。敞开心扉。张开双臂,身体朝向对方。维持良好的眼神交流,微笑,特别注意不要烦躁。

模仿对方的动作。再说一次,人们就喜欢那些他们认为跟他们一样的人——通过模仿他们,你差不多和他们一样。如果他们手肘支撑身体,模仿他们。如果他们向后仰,你也后仰。不要太刻意,会被人发现——事实上,如果关系融洽,你应该是很自然地做到这样。

4、保持一致。设想一个典型的政治家穿着西装站在台上。记者向他提问关于他的支持者为什么主要来自于50岁和更大年纪的人。回答时,他挥挥拳头,用手指着,积极地答道,“我做这些都是为了年轻的一代。”有什么问题?出了什么错?他的整个形象——他的身体、动作——和他说的不一致。他作了恰当、委婉的回答,但他的肢体语言却显得态度强硬、让人不自在和脾气粗暴。结果,他无法得到信任。为了达到说服效果,你传达的信息和身体语言必须一致。否则,你看起来像个骗子。

5、持之以恒。好吧,别人一直跟你说“不”的时候不要纠缠不休,但是不要因此不敢去说服下一个人。你不能说服每个人,毕竟你还在学习过程中。长久看来,持之以恒会有回报。最具说服力的人是那些即使总是被否定,还继续寻求他们想要的东西的人。世界领袖如果在他第一次被拒绝后就放弃,是不会得到任何成就的。亚伯拉罕林肯(历史上最受尊敬的总统之一)被选为美国总统之前失去了他的母亲、三个儿子、一个妹妹、他的女朋友、生意失败和八次失败的独立选举。

方法3:激励

1、采取经济激励方法。你想从某人那里获得某物。现在你可以给他们什么?你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吗?第一个答案是:钱。假设你开了博客或报纸,你想采访一个作家。除了说,“嘿,我很喜欢你的作品!”还有说什么更有效?举个例子:“亲爱的约翰,我注意到你几个星期后要推出一本新书,我相信,我博客的读者会非常喜欢。可以给你做20分钟的采访吗,采访内容我也会向所有读者公开。我们可以给新书作宣传。” Now John knows that if he does this article, he'll reach a wider audience, selling more of his work, and making more money

2、社会激励方法。好的,不是每个人都惦记着钱。如果那种方法行不通,就采取社会激励方法。大多数人关心的是他们的整体形象。你要是认识他们的朋友,那就更好。这是同个话题,不过是使用社会激励:“亲爱的约翰,我最近读到你发表的那篇研究,但我不禁在想“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我在想,你是否愿意腾出20分钟时间接受采访一起讨论这篇文章?过去我曾为马克斯推广作品,他以前和你一起合作,而且我相信你的作品在我的博客会受到热捧。” 现在,约翰知道马克斯是个谐音(暗指精神),是那个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从社会角度来看,约翰没有理由拒绝,而且有充足的理由要做。

3、道德激励方法。可以说,这种方法效果最不明显,但对有些人可能更有效。如果你认为某人不在乎钱或社会形象,试试这个方法。“亲爱的约翰,最近我读到你发表的那份研究,我不禁在想“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事实上,这是我推出播客的原因之一。我更大的希望是把学术观点推向普通大众。我在想,你是否愿意接受20分钟的简短采访?我们可以使所有的听众关注你的研究,同时希望我们能让世界的人获得更多知识。”最后一句话撇开金钱和自我,变成高尚的道德。

方法4:策略

1、利用内疚和互惠。你有朋友说过,“第一轮由我来!”然后你的第一反应是,“那下次由我来”?那是我们习惯了回报;这很公平。所以,当你对某人做了“好事”,把它当做对未来的投资吧。人们将“希望”回报。你周围许多人都在使用这种技术。他们无处不在。那些讨厌的妇女在这些商场小亭分发乳液?这是互惠。晚餐由你付款?这是互惠。你从酒吧带回来免费的1800牌子的龙舌兰酒杯?这是互惠。互惠无处不在。世界各地的企业都在使用这种方法。

2、达成共识。想要变酷和“融入群体”是人的天性。当你让对方知道别人在做同样的事情(但愿是他们尊重的群体或个人),会让他们相信你的建议是正确的,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停止分析事情是好是坏。“从众心理”让我们精神上变得懒惰。它也使我们不被落下。这种方法的一个成功的例子是在酒店的浴室使用信息卡。在一项研究中,酒店客房信息卡读取数据显示“住在这个饭店75%的顾客重用他们的毛巾”,数量增加了33%,这是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项研究的结果。

这种效应比你想象的还强大。如果你曾经上过心理学入门课程,你会听过这种情况。早在50年代,所罗门阿希进行一大堆整合研究。参与实验的人事先被告知一个错误答案,即一根短线比一根长线还长(不过一个3岁的孩子都能分辨,明显是长线更长)。然后,他提问参与实验的人哪一根线更长。结果,令人震惊的是75%的参与者表示,短的线较长。这是因为他们完全接受他们相信的观点,配合所谓的标准。这个世界真是疯了,哈?

3、要求更多。如果你为人父母,会在实际中看到这种情况。小孩说,“妈妈,妈妈!我们去海边吧!”妈妈有点内疚地说不可以,但是不会选择改变主意。但是,孩子接着说,“好吧。那咱们去游泳吧?”妈妈“想”说好吧然后“出发”。因此提出“第二”需求。无论是什么情况,人们拒绝对方时会有内疚感。如果他们没有理由拒绝第二个请求(即真正的要求),那他们会答应。第二次请求给了他们“赎罪”的机会,像条退路。他们会松一口气、感觉更好,而你也如愿以偿。如果你想别人捐款100元,先要求150元。如果你想在一个月内完成一个项目,首先要求在两周内完成。

4、使用“我们”。研究表明,强调“我们”比其他更消极的方法(即威胁的方法 — “如果你不这样做,我会这么做”和推理的方法 — “由以下原因看,你应该这么做”)更有说服力。使用“我们”,传达了你们之间的友情、共性和理解。还记得我们早些时候说,建立融洽的关系让听众感觉像你和喜欢你很重要?还有,我们说过要如何模仿肢体语言让听众感觉像你和喜欢你吗?好,现在你应该使用“我们”让听众感觉你和他们是一样的并且喜欢你。

5、开始行动。你知道有时候一个团队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开始,直到有人“打响头炮?”好吧,你需要成为那样的人。如果你开了头,你的听众更可能会接着完成。人们更愿意完成任务而不是做全部的事情。下次需要洗衣服,试着把衣服扔进洗衣机,然后问你的另一半会不会帮你收拾残局。很简单他们没理由拒绝。

6、让他们说是。人们希望自己言而有信。如果你令他们说了“是”(以某种方式),他们会坚持下去。如果他们承认想解决某一个问题或采用某个方式,而你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他们会觉得很有必要进行到底。不管是什么事情,都让他们先同意。徐静和韦博雅的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者更容易接受他们第一次看到就同意的“任何事物”。 在其中的一个环节,参与者首先听了麦凯恩或奥巴马的演讲,然后观看丰田的广告。共和党的人看了约翰麦凯恩的演讲更受广告的影响,那民主党呢?你猜对了——他们看了奥巴马的演说更加喜欢丰田。因此,如果你需要向人推销,先取得客户的信任——即使你要说的话跟你的推销没有一点关系。

7、保持平衡。无论有时看起来怎样,人们可以独立思考,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白痴。如果你不提双面的观点,人们不太会相信或同意你的看法。如果你的弱点已经变现在脸上,自己想办法解决它们——尤其是在别人行动之前。多年来,有许多关于片面和双面的论点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效果和说服力的研究。丹尼尔奥基夫在伊利诺伊大学参与了107个不同研究(50年,20111名参与者)并发展了元分析法。他总结,在所有研究中,双面的论点比单面的说法更有说服力——用不同的说服方法和针对不同的人群。

8、隐性作用。听过巴甫洛夫的狗吗?不,不是那个来自圣路易斯的70年代摇滚乐队。而在经典条件下的反射实验。这和那个实验一样。你做了些下意识地唤起对方回应的事情——并且他们没有察觉。但要知道这需要时间和不断努力。如果每一次你的朋友提到了你唠叨的百事可乐,这也是一个经典条件作用的例子。结果,当你一念叨,你的朋友就会想到百事可乐(难道你想让他们多喝点可乐?)。举个更好的例子,你的老板表扬每个人都用一样的措辞。当你听到他赞扬别人,便会令你想到他跟你说同样的话的时候——而自豪感激发了你的情绪,会让你更努力地工作。

9、提高你的期望值。如果你位高权重,这种方法会更好——而且绝对必要。让下属(职员、孩子等)知道你对他们的积极性充满信心,他们会更乐于服从指挥。如果你告诉你的孩子他很聪明,并且你知道他会取得好成绩,他会不想让你失望(如果他可以避免)。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充满信心,会让他对自己更有自信。

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为你的员工树立积极地榜样。如果你交给某个员工非常艰难的任务,让她知道你把任务交给她,是相信她能胜任这份工作。她表现出来的×、×和×某品质证明这一点。在你的鼓舞下,她会更完美地完成任务。

10、防止损失。如果你可以为别人付出,很好。但是如果你能阻止别人带走任何事物,你就赢了。你可以帮助他们减轻在生活中的压力——他们怎么会拒绝呢?有一项研究关于一群高管不得不决定一项涉及损益的提议。差异非常明显:两倍的高管同意提议,如果提案不接受,公司将预计损失500000美元,相比之下,该提案可以使公司获利500000美元。你可以比仅仅通过概述成本和好处更有说服力吗?也许可以。

这种方法在家里同样适用。不能把丈夫从电视机前拖走,一起晚上出去吗?很简单。不用感到内疚和唠叨他说需要“有质量的时间”,只需要提醒他这是孩子们回家前单独在一起的最后一晚了。知道可能会错失什么之后,他会更听话。这种说法也有所保留。有反面调查表明,人们不喜欢被人提起消极的事情,至少对私事是这样。触及他们的隐私,会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他们宁愿要“光洁水润的皮肤”,也不要“避免皮肤癌”。

用推销员的身份=眼神交流和微笑。礼貌、开朗和充满魅力。正确的态度对你的帮助会超出你的想象。人们希望听到你要表达的意思——毕竟,万事开头难。你不希望他们觉得是你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们。要温文尔雅和有自信——他们会更相信你的每句话。

了解自己的产品。向对方展示你的想法的优点。当然,不是对你的好处!告诉“他们”可以如何从中获益。那永远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果你想要发挥更好,龙穴这个节目是你向他们推荐自己的发明的好选择。诚实对待。如果你的产品或想法对他们无用,他们都会发现。那时甚至会变得尴尬,并且即使你说的是事实,他们也不会再相信你。把情况都跟他们说清楚,使他们相信你是理性、有逻辑的人,时刻都把他们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

有备无患。准备好你可能忽略的细节!如果你练习过和坐下来彻底的检查,就不会有问题。如果你从中获益更大,人们会寻找拒绝的理由。把你的收益最小化。听众才应该是获益的那个——不是你。

不要害怕同意对方。谈判是说服的一大部分。跟对方谈判并不代表你能赢得最后胜利。事实上,大量的研究已经指出,简单一句“是的”很有说服力。虽然“是的”像是说服别人时奇怪的字眼,它是有威力的,因为它会让你看起来和蔼可亲和友善,而对方也是这个对话中的一分子。把你要找的事物看做双方的协定,而不是请求,可能会得到对方的“帮忙”。

使用间接的方式与领导沟通。如果你跟老板或其他有权力的人对话,要避免过于直接。如果你的提议颇有野心时同样要这样做。你要引导领导的思想,让他们觉得是他们自己的想法。他们想维护自己权威和有满足感。间接地与领导沟通,把你的思想慢慢地灌输给他们。让你的老板感觉有点信心不足。谈论一些他/她不太了解的事情——如果可以,在办公室外面谈,那是比较中立的场合。说完后,提醒谁是老板(他才是!)——从而让他再次感到很有威望——最终他会满足你的要求。

发生争执时公正和保持冷静。受情绪控制的人永远无法有效地说服他人。在激动和争执的情况下,保持冷静、公正和理性的状态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如果别人失去这些状态,大家会向你寻求一种稳定的感觉。毕竟,你控制了自己的情绪。那时候大家会相信你对他们的引导。故意生气。争执让多数人都不自在。如果你愿意“走到那种地步”,让局势紧张起来,就像,对方会让步一样。然而,不要频繁这么做,尤其是绝对不要在头脑发热或者当你情绪失去控制的时候。只能巧妙地和有目的地使用这种方法。

保持自信。再强调也不为过:自信引人注目、令人兴奋和有吸引力,这些优点是其他特质没有的。房间里面带微笑说得飞快的自信的家伙,是在说服每个人加入他的团队。如果你真的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别人会看得见和给予回应。他们也想像你那样自信。如果你对自己不自信,要知道有时候佯装的必要的。抬头挺胸走进一家五星级餐厅吧,没有人知道你穿的衣服是租来的。只要你不是穿着一条牛仔裤和一件t恤走进去,没有会质疑你。当你要开口说话,也按照这种思路考虑问题,没人能揭穿你。

小提示友好、善于交际和有幽默感很有帮助;如果每个人都愿意跟你在一起,你将对他们拥有更大影响力。

疲惫、急忙、分心,或“心不在焉”的时候不要与人谈判;你可能会做出让步,日后后悔万分。

注意你的言辞。你说的每件事都应该积极向上、鼓舞人心和讨人欢喜;悲观和批评都让人扫兴。例如,一位政客演讲关于“希望”可能会赢得选举;谈论“苦难”是行不通的。

无论什么时候发表你的意见时,肯定对方,并列出他言论的优点。比如,你向特定的家具店出售你的卡车,经理当面对你说,““不行,我不打算买你的卡车!因为种种原因,我宁愿买某个牌子的卡车””。 你必须同意,这样回复,““当然,某个牌子的卡车不错,事实上,我听说他们超过30年的盛名””。 相信我,如此一来,他不会那么抵触!然后,你可以开始谈论你的卡车,““但是,如果你的卡车在寒冷的冬天无法启动,你需要自己调用拖曳和修复卡车?你不知道吗?””这会让他考虑你的意见。

有时,让你的观众知道某件事对你极其重要很有帮助,有时并非如此;要见机行事。

警告不要突然放弃——这会让别人以为他们胜利了,日后你想说服他们就更难了。

不要过多说教,否则他们会完全停止选择你的观点,你已经对他们没有影响力。

从道德和实用的角度来说,谎言和夸张决不是正确的选择。你的观众不是笨蛋,如果你觉得自己能瞒天过海,你值得拥有得到的一切。

永远不要批评或抵触你的观众。这有时会觉得有困难,但是用这种方法你永远也赢得他们的认可。事实上,如果你稍微急躁或沮丧,他们将立即注意到,会立刻有戒备,所以最好是暂时忍耐。稍等更久一点。

化蛹    2019-05-09

在我的一阶课程里,有请学员们预习24个逻辑错误、防御机制等内容。有同学对此不太理解:我们是来心灵成长的,看逻辑错误用来做什么呢,我们又不是来学逻辑的?

我想就此来说说。

众所周知,在我这里,成长的主要方式是:觉察。初级课我们讲过关于纠结等等有些人没听过,也没关系。试想,一个人如果内心有纠结,有一些痛苦、难受,很多时候,其实是由我们的想法、信念引起的,是不是这样?

这些想法、信念,在我这里,统称为:念头。比如: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呢?比如:他为什么这样对我!又比如:啊,是我不够好啊等等。

我们的情绪,往往和这些念头紧密相连 。 于是, 觉察这些念头的内容以及这些念头背后隐藏的逻辑,就变得很重要了。

我们内在的逻辑,相当于我们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我们的心境。很多时候,我们会被错误的逻辑方式所蒙蔽,绕在各种念头里面出不来。包含逻辑错误的各种念头,就像一个迷宫,一个没有出路的迷宫

下面的图,一张是莫比乌斯环,一张是克莱因瓶。

莫比乌斯环

克莱因瓶

我在表达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的思维,有时候就会绕到类似这样的“循环”中。然后我们就会越想越痛苦。就比如经典的:你为什么这样对我?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我们把关注点都放在探索对方为什么去了。如果了解了我们思维的逻辑错误,就能比较容易的看出这里有存在问题的。

我有一个学生,我让他看24个逻辑错误,他看了之后惊呼:“啊,这里面的一大半都是我经常说经常想的!”所以,就我的经验来说,如果不能轻松的看到逻辑错误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觉察自己,就几乎是一个梦想。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看看24个常见的逻辑错误。

第一条:稻草人

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小人,它不是真正的人。在这个比喻中,“稻草人”意味着容易对付的事物,你先把对方的观点变成一个容易推翻的版本,然后将其驳倒,但实际上你驳倒的并不是对方真正的观点。

在与他人辩论的过程中,如果你为了能够更加轻松地攻击别人,而故意歪曲了别人的观点,例如,夸张、歪曲,甚至凭空创造了别人的观点,来让你本身的观点显得更加合理。这就犯了稻草人谬误。这不但影响了理性的讨论,也影响了你自己观点的可信度。

举例

甲:我自小就喜欢台风天气。

乙:多么冷血啊!你知道台风造成多少人命伤亡和经济损失吗

注释:台风的破坏力非常大。甲冷血到喜欢这种惨象?不见得,他说他喜欢台风天气的时候,脑中想到的可能只是他的个人感受——喜欢凉爽的天气,或者喜欢风中怒吼的刺激感。然而,在乙的道德大棒之下,甲真是百口莫辩。稻草人被轻易打倒,甲也黯然退下。这个稻草人很成功,旁人一时也难以看出问题。

举例

甲:我喜爱日本艺术。

乙:什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过中国,你怎能喜爱他们,你这个汉奸卖国贼!

注释:“喜爱日本艺术”与“喜爱日本军国主义”是两件事。

举例

小明:“你为什么不回我的微信?”

小华:“我昨天在忙,本来要回,后来忙着忙着就忘了。”

小明:“我知道在你心中,工作比我重要。”

举例

老婆说:“老公,该打扫车库了”。老公抗议道:“什么?又要打扫了?难道我每天都要打扫车库吗?”

也就是说稻草人谬误便是对论点进行断章取义和偷换概念。稻草人谬误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在论证中一定要保证论题的一致性,否则犯了稻草人谬误是无法有效的削弱论点的。

第二条:错误归因

你从两个事物可能存在相关性,就得出一个事物是造成另一个事物的原因。

你看到了两个事物同时存在,就觉得其中一个事物是另一个的起因。你的错误在于,同时存在的两个事物未必有因果关系,可能这两个事物有共同的起因,或者两个事物根本没有因果关系,它们直接的共存只是巧合。一个事情比另一个事情先发生同样不能说明两个事物肯定存在因果性。

举例

小明非常饥饿,买了一只烧鸡、两个烧饼,吃了但还是觉得饿,于是又弄了两碗米饭吃掉了,才觉得饱了。于是小明总结:烧鸡、烧饼都不充饥,只有米饭才管用!

举例

看到马云成功了,小王总结道:他不就是早干几年电商么?看到华为成功了,小赵总结了:人家就是狼性精神加技术牛逼。

这类人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是很难把所有条件所有的因都挑出来的,一个是知识储备不足,而另一个则是——思维惰性。

第三条:诉诸感情

一个论证犯了诉诸情感谬误,当且仅当,它试图通过诉诸人的情感而不是理性去证明结论为真。

你操作的感情可能包括恐惧、嫉妒、怜悯、骄傲等等。一个逻辑严谨的论述可能激起别人的情感波动,但是如果只用感情操作而不用逻辑论述,那你就犯了诉诸感情的错误。每个心智健康的人都会受感情影响,所以这种谬误很有效,但这也是为什么这种谬误是低级和不诚实的手段。

举例

小红在饭店看到小明吃狗肉,于是上前训斥:“你怎么可以吃狗肉,小狗多么可爱,就像小朋友一样,你忍心伤害小朋友吗?”小红犯了诉诸感情的谬误。

举例

妈妈这么爱你,怎么会骗你呢?

举例

买了我们的车,你就拥有了比他人更高的身份。

第四条:谬误谬误

你看到别人的逻辑有错,或论述水平很低,就认为他的观点中没有正确之处。

很多时候,辩论的赢家获胜并不是因为观点正确,而是因为辩论技巧更好。作为一个理性的人,你不能因为别人的论述中存在谬误或者错误,就认为别人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

举例

A:“我们需要膳食均衡,因为这对管控雾霾很用帮助。”

B:“什么乱七八糟的论述!看来膳食均衡就是骗人的。”

举例

汤姆:“我说英文,所以,我是英国人。”

小张:“美国人、加拿大人还有其他一些国家的人,也说英语。把说英语和是英国人联系在一起,你这有逻辑错误。所以,你不对,你不是英国人。”

注释:汤姆可能是英国人,也可能不是。他的论点有谬误,不足以说明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举例

小王:“所有的猫都是动物,咪咪是一只动物,所以,咪咪是一只猫。“

小张:“你这么说犯了逻辑错误,所以,咪咪不是猫。”

第五条:滑坡谬误

又叫过度引申。“如果发生A,接着就会发生B,接着就会发生C,接着就会发生D,……,接着就会发生Z,所以A不应该发生”,使用连串的因果推论,却夸大了每个环节的因果强度,而得到不合理的结论。

你不讨论现下的事物(A),而是把讨论重心转移到了意*出来的极端事物(Z)。因为你没能给出任何证据来证明A的发生一定会造成极端事物Z的发生,所以这是一种诉诸恐惧的谬误,也影响了人们讨论A时候的客观性。

举例

小红反对同性恋婚姻,因为她认为如果我们允许同性恋结婚,那么就会有人想要和桌子、椅子结婚。小红犯了滑坡谬论。

举例

必须好好学习!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就只能扫大街!你难到想一辈子扫大街吗!

举例

“连个房间都收拾不好,以后能干好什么其他事儿?”

第六条:人身攻击

通过攻击一个人本身(人格、地位、动机、态度、阶级或处境等),而不是攻击其论点,来转移讨论话题,最终达到诋毁其论点的目的。即,所谓的“对人不对事”。

人身攻击时不一定是直接进行攻击,也可能是通过背后捅刀子、暗示听众等等方式来造成对对方人格的质疑。你试图用你对别人人格的攻击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

举例

当小明提出了一个很合理的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提议的时候,小红说她不相信任何小明说的话,因为小明不爱国,经常批评政府,不懂得感恩。小红犯了人身攻击的谬误。

举例

“你又不是历史学家,你有什么资格发表看法?”

举例

“你是石油公司的员工,为了利益,你当然会质疑全球暖化!“

第七条:诉诸虚伪

我指出你的错误,你反过来指责我的错误:“你不也曾经”,从而回避承认或解释自己的错误,这是常用的逃避问题乃至降低内心负疚感的一招。

你想要把通过用批评回应批评的方式,免去你为自己辩护的责任。你通过这种方法来暗示对方是个虚伪的人,但是不管别人虚伪与否,你都只是在回避别人对你的批评。

举例

A:“你怎么没经过我的允许,把我的书给扔掉了?”

B:“上次你不是也没经过我允许,把我的零食吃了么?”

举例

“凭什么他做了你不说他,我做了你就要批评我?”

举例

A:“自习期间请不要大声讲话” B:“你不也在讲话?”

举例

“对不起,麻烦您安静一下,打扰到我看**了”

“谁让你坐我旁边的?我又没请你。”

第八条:个人怀疑

你因为自己不明白或者知识水平不够,就得出一个事物可能是假的的结论。

一些很复杂的概念,比如生物进化等等需要一些基本的理解和知识。有些人因为不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而觉得这些东西是错误的。

举例

小红指着块石头说:“你说进化论是真的,那你让这块石头进化人给我看看。”小红犯了个人怀疑的谬误。

举例

“我不懂这玩意儿,所以它不可能是真的。”

第九条:片面谬误

在自己的论点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通过改变规则、编造例外或特例来给自己开脱。

人都不喜欢被证明是错的,所以当被证明自己是错的时候,总会想办法给自己开脱。只有诚实和勇敢的人才能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且承认自己犯错了。

例子:小红说自己有特异功能,能用塔罗牌算出未出生小孩的性别,但是孩子生下来后发现猜错了,于是她就说是算命的人缺乏信仰。小红犯了片面谬误。

举例

“我知道咱们家的约定是,谁弄乱了东西谁负责打扫。但是,我刚才弄乱了可我并没觉得是个事儿,要是你看不下去,你应该去打扫。”

举例

“我们公司的制度是出差坐经济舱。但我是老板,我得坐商务舱。”

第十条:诱导性问题

问题中预设了某种圈套,对方无论如何回答都难免负疚难堪。

你试图用诱导性的问题来逼对方回答你提出的低级问题,从而破坏理性的讨论。

举例

小红怀疑自己的丈夫孙越搞外遇,为了一探究竟,于是就问他:“陈轩的屁股上是不是有个胎记?”小红使用的就是诱导性问题。

举例

甲:你还在抽烟吗?

乙:没有。

甲:看吧!你果然抽过烟!

甲的问题已预设乙抽过烟,乙无论回答“是”或“否”,皆无异于承认以前抽过烟。 如果乙根本没抽过烟,最安全的做法是回答“我从未抽过烟。”或干脆不回答。

举例

“你觉得陈大文身高是多少?”“160公分。”“确定吗?再给你一次机会,好好想想。”“我觉得是160公分。”“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第十一条:举证责任

你认为举证责任不在提出观点的人,而在于质疑观点的人。

当有人提出一个观点结果被人质疑后,你认为举证的责任不在提出观点的人,而在质疑者。不能证伪一个事物,或者举出反例,并不能证明这个事物的合理性。当然,如果只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一个事物是合理的并不能肯定地说明它是不合理的。

举例

A:“我们国家的应试教育体制应该要改进。” 

B:“为什么要改?”

A:“为什么不改?”

注释:A犯了举证责任的谬误。本该由对方证明其断言正确的时候,人们往往被不经意间诱导,认为必须由自己证明对方的断言是错的。

举例

“此时此刻,有一个茶壶正在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轨道绕日公转,你们肯定没法证伪吧,所以呢,这个说法是对的。”

第十二条:语义模糊

用双关语或者模糊的表述误导或歪曲事实。

你使用双关语或者意思存有歧义的语言,当你被别人批评的时候又利用这些有歧义的语言作为自己的挡箭牌。

举例

地上一个猴,树上qi个猴,一共几个猴?

举例

“向慈善组织捐助是正确的,因此,慈善组织向我们要钱也是正确的。”

注释:这里是在某一重要词语的两个或更多含义之间游移不定。 “正确”(right)一词有歧义,既可以指某事是对的或者好的(例如“这次测验我的答案都正确”),也可以指某人对某物拥有权利(例如“人人都有生命权”)。重要的是应保证在论证中所使用的主要词语的含义始终一致。

第十三条:赌徒谬误

赌徒时常有一种心态:他的运气已经连续好了这么多把,该倒霉一把了;我已经连续倒霉好几次,该转运一次了吧?而事实上,每一轮赌局都是独立的随机事件,相互之间并没有任何关联。赌徒谬误,就是强行联系独立的随机事件。

赌徒一旦深信这种联系,便会将其当做不容置疑的真理。生活中常见的赌徒谬误包括:彩民对中奖号码的分析;股市专家对大盘的“走势分析”;“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举例

“前面连着五个硬币扔出来都是正面,下一个肯定要是反面了。”

举例

“前面两次都生了女儿,这第三次应该是男孩了。”

第十四条:乐队花车

受气氛感染,人们时常不由自主地跟随乐队和花车的节奏起舞。同样的,人们的思维也总是习惯于随大流。很多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或相信同一件事物,所以大家认为这件事情就是正确的。乐队花车谬误是指,你试图说明因为很多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相信同一件事物,这件事情就是对的。

一个事物/观点的流行程度和它本身是否合理没有关系。地球是球形的,在人们相信地球是平的时代地球也是球形的,地球才不管你信不信它呢。

举例

看到《货币战争》那么畅销,小红相信一定是罗斯柴尔德和共济会在背后操纵着整个世界。小红犯了乐队花车谬误。

举例

“大家都这样,所以这样一定不会错。”

第十五条:诉诸权威

你利用一个权威人物/机构的观点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

要证明一个观点,只是摘录别人的观点是不够的,至少要知道所提到的权威为什么有那样的观点。因为权威人物/机构也是会犯错误的,所以不能无条件的假设合理性。当然,权威人物/机构的观点有可能是对的,所以不能只因为对方使用了诉诸权威的谬误就认定这个观点肯定是错的。

例子:

小红不知道怎么反驳进化论,于是就说:“我老公孙越是大科学家,他觉得进化论是错的。”小红犯了诉诸权威的谬误。

第十六条:合成谬误

认为一个事物的部分所具有的特性,也是适用于这个事务的其它部分或整体。

对某些局部合理,并不意味着对其他局部同样合理。但某些人总是固执地认为,如果一个总体的某些局部具有的特性,那么这个总体的各部分也具有该特征。我们需要给出存在这种整体一致性的证据。

举例

小红在看晚会的时候发现有个歌手是在假唱,于是认为晚会上所以的歌曲类节目都是假唱。

举例

盲人摸象的故事:每个盲人都只摸到大象的一个部位,但却以为这就是大象整体的样子。

第十七条: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

当一个人主张「所有的A皆为B」却遇上「A不为B」的反例时,改口主张「B这种A不是‘真正的A’,所有‘真正的A’皆为B。」此时,“真正的A”和“为B”只是互相定义的套套逻辑,而原来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因为A不一定是“真正的A”。

你提出了一个观点,并受到了别人的批评,你试图用“诉诸纯洁”的方式来回避对方的批评和掩盖己方观点的漏洞,通过马后炮和修改标准的方式来维护自己有缺陷的观点。

例子:

小红:只要是心理学家,都会看《乌合之众》这本书。

小明: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心理学专家,就从没看过这本书。

小红:所有“真正的”心理学家都会看这本书。

举例

A:  男人都好色。 

B:  不不不, 牛顿是男人, 但牛顿不好色。

A:  牛顿不是真正的男人, 真正的男人都好色。

例子:

A: 努力一定会成功。

B: 我很努力, 但没有成功啊。 

A: 你那不是真正努力, 或者努力程度还不够。

第十八条:基因谬误

你通过一个事物的出身来判断它的好坏。

你试图逃避正面的讨论,而转而讨论事物的出处。这种做法和本文第六条“人身攻击”类似,都是想试图通过已有的负面印象来从侧面攻击对方,却不能正面地回应对方的论述。

举例

非洲黑人怎么会怕中国的热天气?

举例

小明说:“150年来日本两次崛起,是因为他们最彻底地学习欧美现代文明。”

小红说:“日本明明是亚洲国家,怎么可能比俄国更像欧美国家?”

小红犯了基因谬误。

第十九条:非黑即白

你把黑和白作为仅有的可能,却忽略了其它可能性的存在。

在存在多种可能性时,却只提供两种可选的可能性。想通过非黑即白的选择来误导讨论,破坏辩论的建设性。跳出这种谬误,应该是要先发制人,多问“凭什么”:凭什么要听你的,不是A就是B啊?!

例子:

在谈到反恐战争时,总统说如果你不支持反恐战争,你就是支持恐怖分子。总统这里犯了非黑即白的谬误。

举例

抵制日货就是爱国,不抵制日货就是不爱国。

举例

年轻人就应该给其他表面看起来需要座位的人让座,不让就是没有素质,个人道德低下。

第二十条:窃取论点

你采用循环论证的方法来证明一个被包含在前提里面的观点。

你把你的前提假设默认为真的,然后利用循环论证的方式来证明它。基本可以这样认为:“窃取论点”就是要求读者径直接受结论而并不给出任何真正的证据。这种逻辑混乱的争论常常发生于人们心中存在根深蒂固的假设的情况下,因为人们已将这些深植内心的观点作为确定的观点。

例子:

我知道有上帝,因为《圣经》是这样说,而《圣经》是不会错,因为它是上帝写的。 

举例

非洲是最大的洲,因为它比其他任何洲的面积都大。

举例

抽烟能要了你的命,因为香烟是致命的。

举例

学生:“为什么我这次论文没得满分?”

老师:“因为你写的内容没有达到得满分的要求。”

第二十一条:诉诸自然

你认为一个事物是“自然”的,所以它是合理、必然并且更好的。

事物的自然性并不能使之具有好或坏的属性。互相杀戮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不应该互相屠杀。

举例

小红认为吃草药肯定比吃人工制造的药有效,因为草药更加“自然”。小红犯了诉诸自然的谬误。

举例

素食是愚蠢的,因为人类已经吃了几千年的肉。

第二十二条:轶事证据

你试图用个人经验或者单独事例,譬如生活中听闻的朋友故事,或者某一个来访者的案例,来取代逻辑论述或者有力的证据。

比起复杂而确凿的证据来说,轶事证据更容易获得,但是却要粗浅很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量化衡量的科学数据、确凿证据比个人经验、轶事要更加可信。

举例

小红爷爷是个30年的老烟枪,现在80多岁身体还很健康,小红因此得出吸烟对身体无害的结论。小红犯了轶事证据的谬误。

举例

大量吃糖不会导致蛀牙,因为,小张每天都吃很多很多糖,可他都没蛀牙。

第二十三条:德克萨斯神枪手

你在大量的数据/证据中小心地挑选出对自己的观点有利的证据,而不使用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数据/证据。

简单来说,这个逻辑错误是,打哪儿指哪儿,即先有一个结论,然后为之找理由。你先开了一枪,然后在子弹击中的地方画上靶心,搞得自己真是个神枪手一样。你先决定了自己的立场,然后才开始找证据,并且你只找对自己有利的,而对于那些对自己不利的就选择性忽略。

举例

老婆:你是不是外面有了别的女人?

老公:我对天发誓,我绝对没有别的女人!

真实的情况是:他有了别的男人

第二十四条:中间立场

你觉得两个极端观点的妥协,或者说中间立场,肯定是对的。

虽然大多数时候,真理确实存在于两种极端的中间地带,但是你不能轻易地认为只要是处于中间立场的观点就一定是正确的。谎言和实话的中间地带依然是谎言。

举例

小红认为疫苗会造成儿童自闭症,小黄从科学研究的结论中得出结论认为疫苗不会造成儿童自闭症,小橙认为两者观点的妥协——疫苗会造成儿童自闭症,但不是全部的儿童自闭症——才是正确的。小橙犯了中间立场的谬误。

举例

为了吸引更多关注,小兰认为需要重新设计公司的网站,小黄认为没必要对网站做任何改动。小绿认为,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重新设计网站的一部分。

一个标准的推理谬误:“诉诸后果”

哲学学术,就其作为严格的学问来说,是以从古希腊开始的西方哲学为范型的。所谓“中国哲学”的提法的合法性问题,之所以时常有人提出争论,首先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个哲学学科的原始范型的西方起源的历史事实。所以,我们在西方哲学传统中看看这个古老的学科的基本诉求是什么,再看看我们这里的“哲学”与其有多大的偏差,无疑是有些启发意义的。这样,我就先介绍一个在中国很少被人提及,但却是在西方学术传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尺,并对此标尺稍作分析澄清。然后,我就用这个标尺衡量一下我们的“哲学”,看看有什么问题存在。

我在美国期间,教过一门类似于“批判性思维”的比较标准的哲学入门课。这门课的一部分内容是简单的形式逻辑的运用,另一部分是对常见的非形式谬误(informal fallacy)的剖析。我们最常见的非形式谬误,有“诉诸权威”、“人身攻击”、等等,这些我们中国学界之人都比较熟悉。这些谬误,之所以被称为是“标准”的,就是因为它们自古以来就很常见,所以哲学家们就把他们归纳出来,进行统一的命名,以拉丁语为语言载体固定下来警示后人。比如,“诉诸权威”叫做“Argumentum ad verecundiam”,“人身攻击”是“Argumentum ad hominem”。这里我要介绍的,是一个在中国很少有人提到的谬误,叫做“诉诸后果”,拉丁文是“Argumentum ad consequentiam”,即,以后果好坏的论辩代替命题真假的论证。

为了说明在什么意义上“诉诸后果”是一种错误,先让我举个明显的例子。看这样一个假想的对话:

甲:“明天会刮大风吗?”

乙:“那可不能刮大风,不然我们庄稼地里的水稻可就遭殃了。”

甲:“正是因为这个,我在操心呢。”

乙:“如果我们粮食收不上来,这日子还怎么过啊。日子还得过,明天不会刮大风的。”

甲:“我也相信明天天气会好转的,总得让人活下去啊。”

如果真有这样的对话,甲说的“相信”一般只是表达某种希望,这样的话,不会有很大问题。但是,很显然,如果有人试图真的按以上思路来论证“明天不会刮大风”,那就显得荒谬了。再看下面一个文字上稍有不同的对话(如果被当作推理也照样荒谬):

甲:“明天会刮大风吗?”

乙:“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要去相信明天会刮大风,不然你我都会放下生意抢收粮食去了,那不合算。”

甲:“是啊,虽然地里那点粮食值不了几个钱,真知道大风要来的话,我还是舍不得的。”

乙:“既然这样,咱就相信明天天气很好,如何?”

甲:“是啊,我也相信,明天不会有大风的。”

以上的两个假想对话,如果被当成从前提推出结论的演绎,都是不对的,都犯了“诉诸后果”的逻辑谬误。很明显,什么样的自然事件是否会发生,不会因为你对后果的喜好或厌恶而改变。但是,这是两种结构不太相同的“诉诸后果”。第一个对话,是把“明天刮大风”这件可能事件将会导致的后果作为论据,而第二个对话,则是把“如果我们相信明天会刮大风”将会导致的后果作为论据。这里的论据,都是用来为最后结论的“真”或“可信”提供唯一支持的。但是,这种所谓的“支持”是无效的,所以我们把这种所谓的“推理”称作“谬误”。

上面两个对话的模式,都是用不可欲的后果来否定某个判断的真确性。实际上,“诉诸后果”也可以是正面肯定的,即用后果的可欲性来肯定某个判断的真确性。限于篇幅,我就不再举例子说明了。一般说来,“诉诸后果”具有如下两种形式:

1、 指向真值的:

1.1 正面肯定:

如果 P 为真,则 Q 会发生;

Q 是可欲的;

所以,P 为真。

1.2 负面否定:

如果 P 为真,则 Q 会发生;

Q 是不可欲的;

所以,P为假。

2、 指向信念的:

2.1 正面肯定:

如果相信P 为真,则 Q 会发生;

Q 是可欲的;

所以,我相信P 为真。

2.2 负面否定:

如果相信P 为真,则 Q 会发生;

Q 是不可欲的;

所以,我相信P 为假。

有了例子和一般的形式展示,我们就立即明白,为何以上的两种“诉诸后果”是逻辑谬误了。关键是,所有这些格式中的第二个前提,都是关于某种事情可欲还是不可欲的断言。但是,我们知道,什么事会不会发生、任何命题是真还是假,如果不与你的决定导致的后果相关的话,与你的欲求是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的。不过,上面举的例子都是关于经验领域的事情是否会发生的推理,而在哲学这个非经验学科的领域内,涉及的都只是理念领域内的关系。这样,第一类“指向真值”的情况就很少与哲学问题发生关系,而第二类的“指向信念”的情况,则在哲学领域时时可以看到。在下面的案例中,我们就此进一步分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422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