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云梦馆 欧阳修 译文

宿云梦馆 欧阳修 译文,第1张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谥号“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欧阳修生平

生平欧阳修四岁丧父,家贫,他的母亲以荻画地,教他写字。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欧阳修成为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佑元年(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康定元年(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太守。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

嘉佑二年(1057年)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

嘉佑五年(1060年),欧阳修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 等职。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熙宁三年(1070年),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闰七月二十三日,欧阳修在颍州(今属安徽省)的家中,留下一万卷藏书、一千卷集古录、一张琴、一局棋和一壶酒,溘然长逝。苏轼评价其文时说:“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欧阳修卒谥文忠。

文学创作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他所讲的道,主要不在于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百事。他认为学道而不能至,是因为“弃百事不关于心”(《答吴充秀才书》)。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与张秀才第二书》),主张“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欧阳修的文章

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却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

欧阳修还开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声。他的笔记文,有《归田录》、《笔说》、《试笔》等。文章不拘一格,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并常能描摹细节,刻画人物。其中,《归田录》记述了朝廷遗事、职官制度、社会风习和士大夫的趣事轶闻,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都很有价值。

欧阳修的赋也很有特色。著名的《秋声赋》运用各种比喻,把无形的秋声描摹得非常生动形象,使人仿佛可闻。这篇赋变唐代以来的“律体”为“散体”,对于赋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成就不及散文,但也很有特色。他的一些诗反映人民的疾苦,揭露社会的黑暗,如《食糟民》、《答杨子静祈雨长句》。他还在诗中议论时事,抨击腐败政治,如《奉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其他如《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再和明妃曲》,表现了诗人对妇女命运的同情,对昏庸误国的统治者的谴责。但他写得更多、也更成功的,是那些抒写个人情怀和山水景物的诗。

他的诗在艺术上主要受韩愈影响。《凌溪大石》、《石篆》、《紫石屏歌》等作品,模仿韩愈想象奇特的诗风。但多数作品,主要学习韩愈“以文为诗”,即议论化、散文化的特点。虽然他以自然流畅的诗歌语言,避免了韩愈的险怪艰涩之弊,但仍有一些诗说理过多,缺乏生动的形象。

欧阳修还有一部分诗作写得沉郁顿挫,笔墨淋漓,将叙事、议论、抒情结为一体,风格接近杜甫,如《重读〈徂徕集〉》、《送杜岐公致仕》;另一部分作品雄奇变幻,气势豪放,却近于李白,如《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更多的写景抒情作品,或清新秀丽,或平淡有味,如《黄溪夜泊》中的“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中的“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等。总的来看,他的诗歌风格还是多样的。

欧阳修还善于论诗。在《梅圣俞诗集序》中,他提出诗“穷者而后工”的论点,发展了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的《六一诗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以随便亲切的漫谈方式评叙诗歌,成为一种论诗的新形式。

欧阳修也擅长写词。他的词,主要内容仍是恋情相思、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善于以清新疏淡的笔触写景〔采桑子〕十三首,描绘颍州西湖的自然之美,写得恬静、澄澈,富有情韵,宛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另一些词的“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玉楼春》,“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浣溪沙〕)等,也都是写景的佳句。偏重抒情的词,写得婉曲缠绵,情深语近,例如〔踏莎行〕中上下阕的最后两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通过春水春山,把感情抒写得非常深挚。他还有一些词,虽然颓唐叹老、牢骚不平,却直抒胸臆,表现出襟怀豪逸和乐观的一面。还有一些艳词,虽写男女约会,也朴实生动;当然,其中也不免有浅薄庸俗的作品。

欧阳修在经学、史学、金石学等方面的成就

欧阳修在经学、史学、金石学等方面都有成就。在经学方面,他研究《诗》、《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提出自己的创见。史学造诣更深于经学。除了参加修撰《新唐书》250卷外,又自著《新五代史》,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意在引为鉴戒。他勤于收集、整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编辑成一部考古学资料专集——《集古录》。

卖油翁

作者: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康肃公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关于永丰旅游

大仙岩的门票30元,你还有去

“永丰国家森林公园”具有奇特的自然风光。景区内有奇山——灵华山,海拔1455米,高耸于群山环抱之中,显得特别壮观,登上峰巅观日出、览云海,令人心潮澎湃。山上有众多庙宇。有异洞—大仙岩、小仙岩;观音岩、钟鼓洞、燕子洞。大仙岩,洞口高10米,宽9米,主洞全长约3公里,是江西省最大溶洞之一,洞内曲折迂回,有小溪从洞内流出,其源不详,投以石,轰然如雷。最为奇特的夏季流水寒冷刺骨,清澈见底。洞内石乳、石笋遍布;石桌、石墩、石像、奇岩怪石,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永叔公园

欧阳修纪念馆位于县城南风景秀丽的恩江河畔的永叔公园,是以欧阳修的名字而命名的一座园林式公园。

公园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精巧别致、秀丽典雅。以永叔公园为中心的永叔公园景区主要由欧阳修纪念馆、报恩寺塔、状元楼、恩江大桥、六一桥、葛溪桥、古城墙、龙蟠寺等景点组成。

欧阳修纪念馆 (OYXJNG)

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永丰县城恩江北岸,距县城中心2里,濒临恩江。1997年为纪念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欧阳修诞辰990周年而建。是一座集纪念、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古典园林式纪念馆。

馆内主要有宰相府、明道阁、致用阁等主体建筑,并在这座标准的砖木结构的仿古建筑内开辟了欧阳修生平事迹陈列室,全面扼要地介绍了欧阳修的生平、政绩能及在文学、史学等方面的贡献。整个园区内还有醉翁亭、六一亭、至喜亭、泷冈阡表碑亭等建筑。近千米的石径古道,占地200平方米的假山,形成一个名人纪念馆带公园的格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楼塔山水座落有致,步移景迁。登状元楼,见滔滔河水西流;放眼左眺,济州桥、六一桥、恩江大桥三座古桥尽收眼底;极目右望,雄伟壮观的永丰大桥、香烟缭绕的龙蟠古寺在江水的映衬下更显优美。主要景点有:①报恩寺塔,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洪武二年,为全县古塔之首。塔体为正方形,九级四面,每层向上递减,比例适度,造型优美。②状元楼,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为纪念欧阳修和新科状元董得元而建。距今800多年历史。楼阁重檐歇山,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文化底蕴深厚。③泷冈阡表碑亭,阡表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碑石前后分别刻有欧阳修亲自撰写的《泷冈阡表》和《欧阳氏世次表》。碑刻保存完好,虽历经风雨仍不改其色,具有重要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南京旅游景点排名前十,有哪些值得去?

南京旅游景点排名前十的为明孝陵(梅花山)、夫子庙、中山陵、玄武湖、总统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博物院、牛首山、红山森林动物园、灵谷景区,具体介绍如下:

1、明孝陵(梅花山):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2、夫子庙: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国四大文庙之一。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 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才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

3、中山陵: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

4、玄武湖:玄武湖古名桑泊,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当代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 位于南京城中,紫金山脚下的国家级风景区,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5、总统府:坐落于古城南京的原国民政府总统府,是一座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历史建筑遗存。现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 园中亭台楼阁,古木叠障,是典型的徽派江南古典园林。

6、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原日军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惨案的专史陈列馆。

7、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坐落于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北侧,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1933年筹建,1948年建成,主殿模仿天津独乐寺山门的模样。

8、牛首山:牛首山又名天阙山,是金陵四大名胜之一,因山顶东西双峰形似牛头双角而得名。一座牛首山,半部南京史。

9、红山森林动物园:红山森林动物园由南京玄武湖动物园迁移到此而建。现已建成小红山鸟类区、大红山猛兽区、放牛山食草动物和灵长动物三大展区,39个设计新颖的动物场馆依山营建,错落山间。

10、灵谷景区:灵谷景区位于中山陵以东约一公里处的灵谷景区,原为明朝“天下第一禅林”灵谷寺所在地,景区内汇集了六朝时期名僧宝志(即济公和尚原型)的墓塔。

扩展资料:

南京景点介绍:

南京号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代有很多政权在这里定都,因此一直是江南最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文物古迹星罗棋布,自然风光优美迷人。

南京人文景点集中在主城区的玄武、秦淮等区,其中环玄武湖,秦淮河沿岸以及夫子庙三大区域是景点最集中的地方。东郊的钟山风景区和北部的燕子矶则分别以山岭和江景取胜。

-南京旅游攻略

-明孝陵

-南京夫子庙

永丰县景点

永丰县景点有大仙岩旅游景区、泷冈阡表碑、吉安天台山、白水门水库、沙溪文化观光景区等。

1、大仙岩旅游景区:溶洞为石灰岩质,经过约25亿年的地质作用形成。

2、泷冈阡表碑:碑石为山东青州青石,高212厘米,宽96厘米,厚24厘米,通体为墨绿色。

3、吉安天台山:主峰华顶山在天台县东北,海拔1098米,由花岗岩构成。多悬岩、峭壁、瀑布。

4、白水门水库:是中国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境内的一座水库,位于乌江支流上,建于1960年。

5、沙溪文化观光景区:古镇历史悠久,古时又称沙头,早在宋、元时已集市成镇,到明清时,大批商人应运而生,临水建筑拔地而起,成为太仓一大镇。

永丰县的旅游景点

灵华山:位于三市(吉安、赣州、抚州)交界点,海拔1455米;陶唐大仙岩溶洞,洞口高10米,宽9米,主洞全长约3公里,为江西省最大溶洞之一。宋代的建筑群——沙溪西阳宫、欧阳修父母墓,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反“围剿”龙冈指挥所,活捉敌军师长张辉瓒所在地万山等革命旧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报恩寺塔:位于且城西郊的恩江河畔。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为永丰县古塔之首。塔身东面二至七层,其余三面只有二三层券龛内原有红石雕像和供奉物,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59年列入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省文化厅拨款进行了维修。

龙蟠洲:位于恩江大桥下游约500米处的江心,洲长数百米,宽数十米,其形如蛋。1994年10月,民间集资数十万元,在洲上建龙蟠寺。1999年12月,动工兴建观音殿,拟三层。全寺占地面积460多平方米。

水浆生态景区:距县城76公里,距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故在沙溪10公里,属武夷山雩山山脉,最高海拔9852米,面积3万亩,是一片天然常绿阔叶林。1995年经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永丰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景区。

金溪文化古村:位于陶唐乡境内,距乡政府5公里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咸亨初年,距今已绵延了上千年,成为永丰历史见证。自宋绍兴年间始就官宦商贾辈出。宋、元、明、清历朝以来,该村的进士就达十余名。现存明清建筑20多栋,祠堂3座,书院4座。

西阳宫:是一代文宗欧阳修故里所在。人们为纪念这位名人及其父母,先后修建了文忠公祠堂、泷冈阡表碑亭、泷冈书院、文儒书堂、画荻楼、道德讲堂等建筑。西阳宫原为一所道观,叫西阳观,又因欧公父亲叫欧阳观,为避观字同义之讳,故改西阳观为西阳宫。从此,西阳宫便成了崇公坟院。现存的为清康熙十年维修门坊,其正面门楣上方刻塑“西阳宫”三个大字,刚劲有力,相传为康熙帝亲书,门坊北面刻“柱国冢宰”四个刚劲大字,相传为文天祥所书。

天台山:佛教协会驻地。位于陶唐乡黄泥垅村西北处,距县城40公里,海拔8021米,范围4平方公里。山顶建有一寺“兰若寺”。

欧阳修纪念馆(永叔公园):位于永丰县城的恩江北岸,主体建筑有宰相府、明道阁、致用阁等,在这座标准的砖木结构的仿古建筑内开辟了欧阳修生平事迹陈列室,全面扼要地介绍了欧阳修的生平、政绩以及文学、史学等方面的贡献。

葛溪河湿地公园:葛溪河曾是永丰县老县城一条重要水道,1990年来因多种原因,该河河道淤塞,当年风光不再。

南京十大有名景点是指哪些?

一直很想去南京看看,领略那里独特的风采,享受那里美丽的风景,还有游览那些有名的景点,尤其是南京那十大著名的景点,更是我心之所向。

第一个就是极负富盛名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它以民俗文化、儒家思想、和科举文化为主要内涵,集乡土人情、庙宇学堂、自然风光等为一体,毫不夸张的说,它是南京历史上的荟萃之地,其中那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的秦淮河更是迷倒了不少人。

再一个就是中山陵,它是伟大的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依山而筑,气势恢宏,从远处看呈“自由钟”形,非常的夺人眼球。在陵墓附近还有不少纪念性的建筑,比如流徽榭、行健亭、音乐台等。

第三个呢就是栖霞山,它被称为“金陵第一明秀山”,很久以前因山中建有“栖霞精舍”,所以由此得名。它被清朝的文人们誉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在历史上有记载登过它的帝王就有五位,而且它的帝王文化,石刻文化茶文化等一直是人们所探求的。

雨花台也是比较有名的风景区,它分为六大块,分别是烈士陵园区、名胜古迹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和生态密,这里不仅是文化圣地,更是人们休闲娱乐放松的场所。是国家首批的4a级旅游区。,绿地的覆盖率极高,可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接着是玄武湖风景区,它与杭州的西湖、嘉兴的南湖一起称为“江南的三大名湖”自己也被誉为“金陵珠明”。有山有水,分作五洲,还有很多可以观赏的景点,武庙古闸、明城探幽、古阅武台等是人们最喜欢去的地方,而且这儿还有不少文人名仕在此留下足迹,李白、欧阳修、王安石

南京博物馆大家应该不陌生,作为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它的文化意义不是其他博物馆可以比拟的,而且它里面收藏了很多有价值的藏品,种类繁多,各个朝代的东西它几乎都有。藏品的年代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有石器、陶器、瓷器等等数不胜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个应该没人不知道吧,到了南京一定要到这儿去看看,勿忘国耻。看看以前的我们是怎么被日本人欺辱的,就会有一种由内而发的爱国情,一种哀伤。看着那些无辜的百姓被伤害,感觉真的很心痛继而又会想到我们的国家已经强大起来了,再不用随便受人欺负,是一种真正的民族自豪感。

莫愁湖有各种各样的美称,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胜”、“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都是它的美誉,有些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六朝胜迹。有很多楼、轩、亭等,碧波荡漾,风景迷人。

南京总统府,作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近代建筑群,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代表之一。它历史不是很悠久,前身是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代的乾隆康熙南巡都喜欢把它作为行宫。

最后一个就是鸡鸣寺,有南朝第一寺的美称,还记得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吗,就是说的它。鸡鸣寺历史比较悠久,可追溯到东吴时期,刚开始只是一个道场,梁武帝那会儿,才算真正的成为佛教圣地。

南京风景名胜区比较多,这里是最有名的十大有名景点,喜欢旅游的人去了南京一定要去看看,才不会留下遗憾。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但视力模糊,头发花白,牙齿松动。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强壮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我不能离开(职守),你又不肯来,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忧伤。

祭十二郎文——经典重温

韩愈《祭十二郎文》赏析

2009-03-03 11:48

原文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犹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写作背景

韩愈三岁丧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他和十二郎虽为叔侄,实际如同兄弟,从小生活在一起,“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特别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

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

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所有

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3岁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任节度推官,其后任监察御史、阳山令等职。宪宗即位,为国子博士。后又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洲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显职。卒于长安,

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潮洲韩文公庙碑》)。韩愈的议论文内容广博,体裁不拘一格,如《原道》、《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等,立意新颖,观点鲜明,大胆坦率,战斗性强。他的碑志文“随事赋形,各肖其人”(《韩愈志》),创造性地把《左传》、《史记》的传记手法运用于碑志,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碑志这种历来枯燥无味的文体增辉生色,其中有的作品已成为优秀的传记文学,如《柳子厚墓志铭》等。《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序》等赠序,手法多样,使赠序发展成为一种富有文学性的实用性的文体。《答崔立之书》等书启,因人陈词,情真意切。韩文雄奇奔放,汪洋恣肆,“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苏洵《上欧阳内翰书》)。深于立意,巧于构思,语言精练,富有创造性。其诗亦别开生面,勇于创新,工于长篇古风,采用散文辞赋的章法笔调,气势雄浑,才力充沛,想象奇特,形成奇崛宏伟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李、杜之后的一个重要流派,纠正了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代表作有《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等。七律《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七绝《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助教》,也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但他过于追求新奇,不免流于险怪,强调“以文为诗”,又不免使诗变成“押韵之文”。有门人李汉所编《昌黎先生集》传世。宋魏仲举所辑《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40卷、《外集》10卷较完善。诗注以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较好。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译文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诚意,并让建中在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魂灵:

唉,我幼年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好靠哥嫂抚养。哥哥在中年时死在南方,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安葬。随后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零丁,一天也没有分开过。我上面本来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子辈里只有你,在儿子辈里只有我。子孙两代各剩一人,孤孤单单。嫂嫂曾经抚摸着你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那时你比我更小,当然记不得了;我当时虽然能够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

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吊祖先的坟墓,碰上你护送嫂嫂的灵柩来安葬。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看望我,只住了一年,你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这一年,我在徐州任职,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就被免职,你又没来成。我想,你跟我在东边的汴州、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从长远考虑,还不如我回到西边去,等在那里安下家再接你来。唉!谁能料到你竟突然离我而死呢

当初,我和你都年轻,总以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在一起的。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假如真的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去年,孟东野到你那里去时,我写给你的信中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但视力模糊,头发花白,牙齿松动。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强壮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我不能离开(职守),你又不肯来,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忧伤。”谁知道年轻的却先死了,而年老的反而还活着,强壮的早早死去,而衰弱的反而还活在人间呢

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你(那么)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活在世上吗实在不敢把它当作真的啊!如果是梦,传来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东野的来信,耿兰的报丧,却又为什么在我身边呢啊!大概是真的了!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然早早地失去后代,你纯正聪明,本来是应该继承家业的,现在却不能承受你父亲的恩泽了。这正是所谓苍天确实难以揣测,而神意实在难以知道了!也就是所谓天理不可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

即使这样,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全要变白了,松动的牙齿,也像要脱落了,身体越来越衰弱,精神也越来越差了,过不了多久就要随你死去了。如果死后有灵,那么我们又能分离多久呢如果没有灵,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时间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时间却是无穷无尽的。

你的儿子才十岁,我的儿子才五岁,年轻强壮的尚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人立业呢啊,悲痛啊,真是悲痛!

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软脚病,时常(发作)疼得厉害。”我说:“这种病,江南人常常得。”没有当作值得忧虑的事。唉,(谁知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呢还是由于别的病而导致这样的不幸呢

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写的。东野说你是六月二日死的,耿兰报丧时没有说日期。大概是东野的使者不知道向你的家人问明日期,而耿兰报丧竟不知道应该告诉日期还是东野给我写信时,才去问使者,使者胡乱说个日期应付呢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

现在我派建中来祭奠你,安慰你的孩子和你的乳母。他们有粮食能够守丧到丧期终了,就等到丧期结束后再把他们接来;如果不能守到丧期终了,我就马上接来。剩下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如果我有能力迁葬,最后一定把你安葬在祖坟旁,这样办了,才算了却我的心愿。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着的时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顾,死的时候没有抚尸痛哭,入殓时没在棺前守灵,下棺入葬时又没有亲临你的墓穴。我的行为辜负了神明,才使你这么早死去,我对上不孝,对下不慈,既不能与你相互照顾着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块死去。一个在天涯,一个在地角。你活着的时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后魂灵也不在我的梦中显现,这都是我造成的灾难,又能抱怨谁呢天哪,(我的悲痛)哪里有尽头呢

从今以后,我已经没有心思奔忙在世上了!还是回到老家去置办几顷地,度过我的余年。教养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希望他们成才;抚养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到她们出嫁,(我的心愿)如此而已。

唉!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悲哀啊!请享用祭品吧!

(译文转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赏析一

祭文中的千年绝唱——韩愈《祭十二郎文》

南宋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写道:“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影响深远的祭文名作,不管我们对文中的思想感情作如何评价,吟诵之下,都不能不随作者之祭而有眼涩之悲。

一、 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韩愈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求情关系。作者与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宦海沉浮之苦和对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感生命瓢忽,倍增哀痛。

二、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原本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模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亲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纾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陇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这种自由化的写作形式,使作者如同与死者对话,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之情,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语言朴素,行云流水

这篇祭文强烈的感情力量,能如此深刻地感染读者,也得力于作者高超的语言文字技巧。它全用散文句调和平易晓畅的家常生活语言,长长短短,错错落落,奇偶骈散,参差骈散,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得不止;疑问、感叹、陈述等各种句式,反复、重叠、排比、呼告等多种修辞手法,任意调遣,全依感情的需要。再加之作者取与死者促膝谈心的形式,呼“汝”唤“你”,似乎死者也能听到“我”的声音,显得异常自然而真切。这样全文就形成了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气势和令人如闻咳謦的感情氛围。文章就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拥抱住了它的读者。

赏析二

宋代大作家苏轼曾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可见它感人之深。

本文是韩愈哀祭文中最有名的一篇,也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哀祭文中的“千古绝调”(明·茅坤语)。其所以如此,不在于祭文运用了多么高超的技巧,而唯在其情的真切,复借质朴的文字予以自然流露。

韩愈与十二郎,在家庭连遭不幸的情况下一起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又因为家族的、亲情的和年龄上的关系,韩愈与十二郎虽名为叔侄,却情同手足。这是韩愈写作本文无需为文造情的感情基础。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六岁,十二郎稍小一些,都正当人生的壮盛时期;就韩愈而言,他与十二郎虽暂分离而此后必然有很长时间相聚,可以充分体味叔侄之间的天伦乐事。但是,令韩愈想不到的是十二郎竟先己而死,于是对家族、亲情的悲痛回忆和自己与十二郎聚少离多的遗恨便一下子涌上笔端。这是韩愈写作本文无需为文造情而真情自然一触即发的原因。

祭文先追忆了幼时与十二郎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借其嫂的话,突出了家族的苦难和凄凉孤单;又一一追述了自其离家之后叔侄短暂的几次相聚,突出了十二郎的遽死给自己带来的无可弥补的精神创伤。行文至此,作者感情的闸门已难以抑制,先从“少者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生发出一大段似真似幻、始疑终信的沉痛文字,继又从不知十二郎死确切日期入手,生发出一大段如泣如诉、自责自尤的追悔文字。至此,文章的情感达到高潮,也予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在感情的一泄如注之中,作者仍然不失时机地对十二郎的丧事、家事一一作了安排;对于作为十二郎仅存的长辈韩愈来说,这些都是祭文不可缺少的内容。

与真情的自然流露相辅相成的是祭文文字的不假雕饰。作者似与十二郎如话家常,时而叙事,时而抒情,时而引用人物话语,时而援引书信中语,于表面上看似繁冗、絮絮叨叨之中,自然营造出一种缠绵悱恻、回环往复的悲剧气氛。

读者对韩愈唏嘘再三的家族的凄凉孤单尤其缺乏深切的体会。但是,古往今来的读者没有不被这篇文章感动,甚而至于黯然泣下者,原因在于,一方面读者皆有设身处地、转换立场的能动性,另一方面好的文章又具有强烈的感染和“移情”的作用。《祭十二郎文》的感染力,即来自于以上两个方面。

哀祭文,通行的体式,以言韵语居多。韩愈这篇祭文,在真情急欲一倾的驱动下,突破了这个常规,而使用了更流畅、更易于表达情感的散文去写。这也是一个创造。

赏析三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 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野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说:“文资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

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视频教学资料

自力 zìlì;靠自己的力量;尽自己的力量

拼音:zì lì注音:ㄗˋ ㄌ一ˋ繁体:自力五笔:thd en词性:动词近义词:独力独立反义词:依赖意思及详解词语解释  靠自己的力量;尽自己的力量。例自力设计。

引证解释  尽自己的力量。引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司徒九江朱伥》:“谨匍匐自力,手书密上。”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太祖 乃自力劳军,令军中促为攻具,进复攻之,与 布 相守百馀日。”《新唐书·白志贞传》:“事节度使 李光弼,硜硜自力,有智数, 光弼 善之。” 

自食其力;靠自身之力。引唐 韩愈 《示爽》诗:“才短难自力,惧终莫洗湔。”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修 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於衣食,以长以教,俾至於成人。”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书》之三:“有志者在乎自力而已。”  自然成长的力量。引《列子·天瑞》:“自智自力,自消自息。”

引《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顷以废病沈滞,久不得侍祠,自力上原陵。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菑栗用锯剖开。籽粒谷类的种子。粮食;粮食的颗粒。粗劣的饭食。滋沥谓汁液渗滴。资礼资望礼仪。资力物力﹑财力或人力。资历资格和经历:资历较浅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

资利利益。嵫厘高峻貌。赀力资力。赀,通"资"。

力度力量大小的程度;力量的强度:风的~足以吹折这棵小树。 指曲谱或音乐表演中音响的强度。从弱到强可分为最弱、更弱、弱、中弱、中强、强、更强、最强等。 功力的深度;内涵的深度:这是一部有激情、有~的好作品。

力夫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后多指出卖劳力的人。力父古代丑男子名。力耕努力耕作。力民勤民。力墨即力牧。参见"力牧"﹑"力黑"。

力牧传说为黄帝之臣。相传黄帝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数万群,寤而叹曰:"夫千钧之弩,异力能远者也;驱羊数万群,是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于是依占而求之,得力牧于大泽,用以为将。见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有道家《力牧》二十二篇﹐《兵书略》有阴阳家《力牧》十五篇。皆依托之作。力能犹能力。

力农1致力于农事。力偶作用于物体上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不在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力偶能使物体转动或改变转动状态。

中国古代三大祭文:《陇冈阡表》《祭妹文》和《祭十二郎文》

1、《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一篇对其侄十二郎所写的祭文。文章既没有铺排,也没有张扬,作者善于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在对身世、家常、生活遭际朴实的叙述中,表现出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

2、《泷冈阡表》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祭文之一。这篇文章是欧阳修在他父亲死后六十年所作的墓表。在表文中,作者盛赞父亲的孝顺与仁厚,母亲的俭约与安于贫贱。 

3、《祭妹文》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一篇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哀祭散文的珍品。这篇祭文从兄妹之间的亲密关系着眼,选取自己所见、所闻、所梦之事,对妹妹袁机的一生做了绘声绘色的描述,渗透着浓厚的哀悼、思念以及悔恨的真挚情感。文章记述袁机在家庭生活中扶持奶奶,办治文墨,写她明经义,谙雅故,表现出妹妹的德能与才华。写的虽然都是家庭琐事,却描述得“如影历历”,真切可信。

扩展资料:

祭文书写格式

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或"'哀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祭文以“哀维”两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

内容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况痛之情。—般祭文以二三百字为宜,切忌拖泥带水。过去的祭文,语言均押韵。可—韵到底,也可变韵——即押两个以上韵。

结尾祭文常用“伏维尚飨”一词结尾。"伏维“伏在地上,惟表敬畏之意。”“尚飨”是临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词。尚,是庶几,希望也;飨,设牲牺以品尝也。意谓请死者领生者祭奠之情(伏在地上恭敬请品尝贡品)。

-祭十二郎文

-泷冈阡表

-祭妹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898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