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培养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培养,第1张

一、寓教育于学生活动之中小学生品行的形成过程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基本要素,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逻辑思维正处在萌芽状态,加上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弱,对抽象的道德观念难以理解。所以,对于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首先靠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很难收到较好效果。最好把品德教育渗透在小学生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同时又要抓好时机随时进行,在这里,我认为有几个条件需要注意:1、环境的作用环境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条件。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正是为了使学生在可能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发展。只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精神、学习环境,才能更好地加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2、常规培养的一致性现在小学里从六周岁半就进行一年级学习,他们从一个耍孩子走进课堂,受不了学校的正常教育的约束,况且,他们的家长都非常宠爱他们,常规教育是对学生正确执行生活中各环节的具体制度和行为准则的教育。对小学生常规教育就坚持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小学生能接触到的,易于理解的事物入手,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能按时上学,有规律的生活愉快、有秩序地参加活动,学习,从而形成一系列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3、寓教于教育活动及学习过程中小学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活动及其自觉学习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各方面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就要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情感和态度,帮助其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能用正确的思想判断善、恶、真、假、美、丑等,形成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并能在行动中体现出来。小学教育中,思想品德课、晨会课、班队课、周会是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小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学到有关的知识,通过各种活动,人的道德行为的学习,受到有关优秀的道德品质的熏陶,使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逐渐统一起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教师的素质是品德教育的关键1、以诚相见,融洽感情学生都喜欢和蔼可亲的老师,愿意和他们交往,也愿意听他们的语言,接受他们的教育,特别是学习不好的学生,他们往往有一种自卑心理,所以,作为老师,首先应尊重学生,坦诚相见,师生情感越融洽,越和谐,学生越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例如:我班上有一名学生,他学习、纪律各方面表现都很差,但自尊心特别强,身上有不少坏毛病。我注意到他的这些特点,就经常主动找他谈心,聊天,或不时摸摸他的头,当他犯一些小错误时,我总是在课后找他说话。因此,我们可以说是好朋友。他有时心里有事,也会主动找我谈谈,能看得出来,他十分信任我。记得一次,他因一件小事与班里的一名学生发生口角,进而打起来,我知道后马上赶到班级,他看到我立刻把手停下来,走到我面前。到办公室后,我只问一句怎么回事?他慢慢地把头低下来说:王老师,我不对,我不应该打人,今后我一定改,一定不再和同学闹矛盾了。我听了以后,只说了一句我相信你。后来从别的学生口里得知,他主动向那位同学道了歉,两人又和好,而且再没有闹过矛盾,所以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以诚相见。平易近人,学生才会亲近和信任老师,十分快乐地接受老师的教导。2、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对老师有较强的依恋之情,他们宁愿接近老师,模仿老师,所以不管老师的积极或消极方面的影响都会在小学生身上发挥作用,为了使儿童的思想感情、道德认识得到健康的发展,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小学教师对小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和个性倾向的发展变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爱憎感情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人师表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特征。在教学中,为建立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人,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人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传授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灵魂去培养人格。教师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前者使学生信服,后者使学生佩服。教师要以文明高尚的言谈举止,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和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等,为学生做出表率,树立仿效的榜样。这样就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亲其师而信其道,就能找到良好教育效果这种无声的教育却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夫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然及不从。身正对老师来说尤为重要。教师要为人师表,言行一致,以高尚道德,良好的个性品质教育学生,发挥示范作用,为学生树立立身做人的榜样。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例如:平时总要求学生不怕脏,不怕累,而老师如果总是让学生干活,自己却指挥,学生会怎样想你,因此,每次卫生打扫,我总是带头干,与同学生们一起扫地、擦桌凳、门窗、拖地。在我的带动下,学生养成了彻底打扫卫生的好习惯。这说明教师处处都能以身作则,从而时刻都能注意自身形象和表率作用,学生一定能受到感染,进而达到品德教育目的。很自然地也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三、学科教学中品德教育的渗透1、有目的地进行品德教育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是培养新一代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由于教材总是反映一定社会对教育目的的要求,体现一定阶段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以自己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去分析驾驭教材,进行启发诱导影响学生的;教学活动的组织,教法的应用,教师的工作作风,言谈举止等,无不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效果的评价,都要有意识地突出品德教育为首的思想,落实品德教育到位的措施。2、有情趣地进行品德教育首先是教师的热情和表情,教师应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勇于追求和维护真理,爱憎分明,善于表达真情的人;应该是播种智慧,诱发情感,童心常在的教育艺术家。教师能在颂扬良好品德行为的同时,能激发起学生愤慨,善恶之情。这样通过学生动之以情,启之以思,晓之以理,再导之以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3、智育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学校的重要特点,也是教育工作者及广大教师的基本职责。我们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教师必须既管教书,又管育人,以身作则,寓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使智育与品德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四、良好品德的培养离不开家庭和社会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家长是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优良品德,如爱护公物,助人为乐,与他人友好相处等,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并逐渐形成学生对待周围人和事物的正确态度;相反,家长的不良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深刻的,有的家长爱占便宜,常为一些小事和邻居大吵大闹,这一切都会在学生的幼小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因此,家长要注意到自己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给自己的孩子做出表率。此外,社会舆论、社会公德,影视作品、人际关系等等,都会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只有全社会都来关注,影响和培养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良好的大环境中健康成长。

一、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要全面塑造和培养学生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

学生内心世界是极丰富的,也是多变的,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至了如指掌,教育才具有针对性。了解的最基本手段是观察,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从细微的表情中发现学生内心世界,把握学生内心变化不失教育时机,当然,要了解学生仅靠观察是不够的,学生更多情况是教师观察不到的。例如,学生在思想品德发展中具有矛盾性。有时,他们对集体给予他们的品德上评价内心十分关心和敏感,但表面上却对这一评价装作无所谓,同时,学生在自我意识上追求道德理想,但在行为习惯上却又无原则,所以,我们必须观察了解学生,坐下和学生谈话,开座谈会等形式,通过学生行为了解动机,通过表面现象看到学生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积极的思想意识,抑制消极的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思想品质。

二、注意社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的作用。

学生在社会中积极热情、思想活跃、情感丰富,每天接触大量的道德现象,容易接受正面教育的积极方面,但同时由于知识缺乏,社会经验不足,分辨力较差,有的学生把不道德的行为概以思想解放,新观念,予以肯定;甚至把自私自利个人主义看成合乎道德的;把制约不良行为的社会舆论和道德规范斥为落后保守反对。所以应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灌输和教育,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使学生分清行为的是非,荣辱,美丑,善恶界限,来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道德问题的讨论,举办道德知识讲座和竞赛,还可以组织学生就生活中遇到过的典型事件或常见现象进行讨论,在生活中,教师应及时为学生做出道德评价榜样,这是引导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关键,同时通过有计划组织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比如为学校和社会做些有益的工作,加深学生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三、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要教育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除了理论上的说服,更重要的是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是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表里如一,言传身教,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说得漂亮,做得差,这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没有威信的,优秀的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在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楷模,“身教虽为贵,行知不可分”,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亲切告诫教师的衷言。在教育活动中,无声的“身教”往往胜于有声的“言教”,学生的优秀品德,要靠教师的高尚品德来熏陶,教师的“言传身教”,“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甚至教师每一个细小行为,文明习惯,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引起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的表率作用,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注重集体教育和个人教育相结合。

在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时,要注意发挥集体的力量,培养集体主义情感,抓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启发学生的良心,利用舆论扬善抑恶,对关心集体,尊重他人用于牺牲,乐于奉献的行为,理直气壮地支持宣扬,对于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讲不道德的行为给予谴责,使学生在集体的力量中终止不道德行为,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五、注重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日之功。

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必须从严要求,严格执行纪律。

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必须从严要求,严格执行纪律。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守则和学校有关的规章制度逐项分解,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具体要求和可供量化分析的考核评比标准。纪律一经确定,必须坚决执行,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使违纪违法行为得到应有批评和处罚,就同良好行为习惯得到表扬和鼓励一样。都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自觉性。

人都有自己生活领域,学生也不例外,随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范围越来越广阔,人与人交往越多,他们必须认识这样交往。陈旭东2008529

 改革开放,带来了物质文明的高度繁荣,不断彰显着个人的价值,同时也导致一部分伦理道德的缺少,学校也未能幸免,因此,加强学生个人品德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的内容。

 提高学生个人品德修养的途径

 学生的品德修养包括个人道德观念的内化、道德情感的体验和在道德意志参与下的道德行为训练。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离开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人品德。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学生个人品德的修养必须在包括学校校园在内的整个社会环境中进行。就社会道德舆论和道德关系等社会、校园环境的影响与学生内心的认同二者对学生品德修养而言,前者是外因,后者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对于心理尚未成熟的学生而言,群体或小团体的价值取向和大众化的行为方式对其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的影响尤为突出。学校应当把社会交往活动作为学校品德修养的主要舞台,通过班级、社团、宿舍等组织或团体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和共同遵守规则的过程中,了解道德行为的意义,发展相互了解、相互评价的能力,产生正确的自我评价,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并最终将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容内化为个人的情感和意志,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态度。

 道德行为的训练包括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和对不良道德和行为的矫正技术等两个方面。首先通过教育者的教育措施和学生中榜样的确立,使学生了解正确的道德内涵和健康积极的价值观,从而产生自觉练习的意向,通过榜样模仿和自我修正逐步将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德。对学生道德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以巩固教育成果。其次是行为矫正,行为矫正可以从自我行为调节和外界奖惩两个方面进行。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在公平、守纪等原则规范下,从学生学习和生活行为入手,科学适当地利用矫正技术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在行为矫正过程中,应当以沟通为主要的教育方式,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人世界,从情感及其发生的情境入手,让学生切身理解并认同道德规范,合情合理地帮助其完成道德行为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重视学生个人品德修养的意义

 品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

 学生的品德是其成就事业的杠杆。良好的个人品德本应成为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但是,长期以来,在学校德育教育中一直存在着道德观念与道德实践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在德育课堂和各种公开场合,我们推行高标准的一极,要求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信念,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关系,培养诚实守信、谦恭礼让的道德品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另一方面,在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范中,我们的行为要求是低标准的另一极,常常将人际交往的“忌语”、文明行为的基本“承诺”、各种日常生活规则都纳入道德规范的要求。但这种行为上的低要求,事实上使学校学生的道德水平呈下降的趋势。而且,高标准的强化教育导致了学生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部分学生“知其善而不为,知其恶而不改”。因此,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学生只有真正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才能获得更好的立足社会的无形资本,才可使个人的发展更全面、生活更幸福,使人类社会更美好。

 学生个人品德的结构

 任何道德品质都包括“知、情、意、行”即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因而学生的品德修养也应当从这四个方面加以引导。

 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和对自己的言行作出是非、善恶等的道德判断。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行为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强烈、健康的道德情感对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个体道德行动的内部动力,也是一种自我监督与自我检查的力量。

 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道德意志实际上是道德观念的能动作用,是人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这种力量经常在人为实现道德目标的行动中,通过采取积极进取或顽强自制两种形式得到具体表现。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人的道德观念的外在具体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

 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品格形成、生命成长的地方,是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重要场所,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载体是课程,主渠道是课堂,最根本的是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发挥引导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应用、说明和解释,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者为中心,参照每个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满足他们独特的需要,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并确保学生有真实的机会去运用和证明他们对“21世纪”素养的掌握。 在课堂教学中,要摈弃填鸭式、讲读式,要倡导或采取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学会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当前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加强综合性的研究,现在的核心素养研究更多的是国外成果的移植,我们本土有很好的东西,下一步核心素养研究需加强专业化、综合化、本土化。”面对未来的挑战,今天的孩子要培养哪些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传统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语言能力、数学素养、学会学习、问题解决能力。现代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创新与创造力、社会参与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我认为要做一名好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应当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师,更应要求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终身学习贯穿于一生。我想,今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

 受应试教育作崇,某些学校部分教师仍然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于是,很多人陷入围绕“分数”而教的怪圈,忽视了人的本性发展。通过学习,我更加坚信了自己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做法是对的。

 二、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真正主人。

 原来我们搞的“填鸭式”教学,得到的结果是学生被动“换听”,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的效果可想而知。通过学习,我着重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根据儿童的心理、年龄、生理特点,设计儿童乐于接受的趣教,在课堂中做到少讲精练,着力体现训练过程,提问问在重点上,问在难点上,问在语言文字上。教师“少讲”、“少问”便节约出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把练习有机地结合在讲问之中,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对学生信任和宽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经常反思,不断提高 。

 反思是教师得以成长和不断进步的必备条件。素质教育和新教育已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教育工作既要有实干精神,又善于开动脑筋,善于在反思中运用新技术、新理念解决教育教学存在问题。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途径,反思是教师进步的一大阶梯。我们要在反思中扬长避短,在新形势下以自己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目标。当然,反思不仅仅是停留在脑海中,更重要的是撰写教育和教学反思。在反思中积累成功的经验,才能不断进入教育教学新境地的钥匙,不断提高自己对教师道德的认识,规范自身的教师道德行为。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激励意志,并对学生给信任和宽容,让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反思和积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改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良好道德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有创造力的学生,并能在新教育的路上不断成长。以上所述,仅是我学习后的一点浅显体会,我相信每个参加学习培训的教师都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我坚信自己以后会学习学习再学习,以求更快、更大、更高的进步。

 学生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他们的品行往往是通过对老师的模仿来进行的。在天真的孩子眼里,老师一般具有某种权威,甚至认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作为教师,总是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一方面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影响、塑造学生的心灵。所以,教师行为本身就履行着教育职能,教师本身的道德品质乃至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此意义上讲,教师的道德修养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形成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无数事实说明,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师德教育,做老师的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

 让学生在课程中提高学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为此学校应建立有效的课程体系,开发多元的校本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体验。

一、道德修养的含义什么叫修养?从词义上看,“修”是指整治、提高,“养”是指培养、陶冶。所谓“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就是这个意思。“修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可用来表示人们思想意识方面的陶冶,德行举止方面的整饬,理论知识、工艺技能的造就,等等。所谓道德修养,是指人们为了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和功夫。如果说道德教育是道德内化为良心和品质的外在要素,那么,道德修养就是道德内化为良心和品质的内在要素。道德修养主要是指行为者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自我陶冶以及由此而达到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道德修养是道德品质形成和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道德修养是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提高自我道德素养,铸造理想的道德人格,培养优秀的道德个性的必由之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自我品质锻炼和人格升华的阶梯。道德修养的实质是作为修养者的个体对自我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开展斗争的过程,尤其表现为个体的道德理性对其本能情欲的斗争过程。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要自觉地以理导欲,解决理欲矛盾。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抹杀、消灭自然情欲,而是要以道德理性驾驭自然情欲,使自然情欲得到升华和超越,使理性的自我对感性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对现实的自我进行合理调节和控制。道德修养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推动个体实现从“自然人”向“道德人”转化,鼓舞个体不断地超越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人的道德品质的善恶优劣都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人的道德品质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社会性和可变性。一个人在道德品质上的向善向恶的能力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与个人的自我道德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自己的主观努力,要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不可能的。在社会主义道德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有些人的出身、学历、经历和所处的环境大致相同,但有的人进步很快,道德品质高尚;而有的人却进步很慢,缺乏起码的道德品质,甚至颓废、堕落,究其原因,往往与他们个人的主观努力和自我修养分不开。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道德修养的人。在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中,有着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的优良传统。古人把修身、养性看做“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不仅自己身体力行,重视道德修养,而且要求人们每天问一下自己:“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号召人们重视“公德”和“私德”的修养,“建筑人格长城”。今天,我们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神圣使命,因此,更应注重道德修养,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二、道德修养的方法在伦理思想史上,许多伦理思想家都曾探讨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的甚至还亲身进行过实验。在中国古代,人们尤其重视道德修养的研究,许多思想家提出过不少有价值的道德修养方法,概括起来,大体上就是学、思、行三条。所谓“学”,就是学习和掌握道德知识。孔子要求他的弟子要“学而时习之”,在他看来“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也就是说,如果不学习,那么,率直就成了尖刻,勇敢会变成犯上作乱,刚强就会变成狂妄。因此,他主张通过学习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所谓“思”,就是反省、思考自己的道德言行。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惘”,也就是说,学了之后,不加思考,就会迷惘不解。孟子主张“存心”、“寡欲”、“养气”。所谓“行”,就是践履、运用道德知识。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至矣”。这些道德修养的方法,虽然有某些积极、合理的因素,但从总体上看,大都是唯心的、形式化的、抽象的、脱离社会实践的,片面夸大了主观的作用,以为只要保持抽象的“善良之心”,就可以改变现实、改变社会和改变自己,因而是虚妄的。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伦理学家道德修养中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加以改造,使之纳入科学的道德修养体系,可以使道德修养不是成为以往伦理学家所说的闭门思过,修心养性,而是成为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因此,道德修养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而是要在实践中,自觉地进行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的修养与锻炼。道德修养主要掌握以下几种方法:1、学思结合。学习和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前提。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出于有知,知识是一切德行之母。道德修养的第一个方法就是学习和掌握各种道德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对各种所学的道德知识和人生哲理予以深入思考,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培养趋善避恶的道德意向和情感,从而择善而为。道德修养的过程不仅是掌握道德知识的过程,也是同各种落后、错误的道德观念相斗争的过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由于种种原因,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都会受落后、错误、腐朽道德思想的侵蚀和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掌握正确道德知识的同时,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不文过饰非,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解剖自己,像“洗脸”和“扫地”一样,经常打扫和清除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和灰尘,不断抵制和消除外在各种诱惑的侵蚀,保持清醒的思想。道德修养中,学习道德知识、道德典范和他人的道德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事实表明,一个人文明和高尚与否,与他的知识、文化素养密切相关;粗俗、野蛮、不讲道理,往往同愚昧无知、不学无术有不解之缘。在道德生活中,道德之知不仅是道德行为的先导,而且对整个道德行为起指导作用。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德性”,我国古代儒家把“尊德性”与“道问学”联在一起,强调“格物致知”在道德修养中的基础地位,皮亚杰强调道德认知对于道德自律的意义等,都是在不同程度上看到了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另外,道德之知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不只是见之于书本,而且见之于他人的示范式的行为。所以,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学习道德典范和他人的道德经验。学习中,必须结合自身的道德经验,进行理性思考,以理解和把握道德必然,使学习所得发生内在性的主体转化和升华。2、慎独。“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做人的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因而,品行高尚的人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的,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也总是十分警惕的。最隐蔽的东西最能反映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显示人的灵魂。所以,品行高尚的人,当他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总是非常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其特点在于强调要从“微”处和“隐”处下功夫。一方面,“不因小善而不为,不因小过而为之”,防微杜渐,避免出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情况;另一方面,在那些人们不注意或注意不到的地方严格要求自己,按道德行事。慎独虽然着眼于“隐”和“微”,但却能因小见大,因微见著。一般说来,在众目睽睽之下,除那些恶行昭彰的人外,人们一般会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但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做了坏事也不可能有人知道的情况下,不少人会对自己的要求有所放松,甚至肆无忌惮。慎独的修养方法,诉诸人们高度的道德觉悟和自觉精神,因此,能够做到“慎独”,表明道德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坚持“慎独”则是一种有相当难度的道德修养方法。正是这种修养方法,使修养者成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正具有自律精神的有德之人。能够很好地实践慎独的修养方法,就能锻炼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主宰精神,真正使道德修养成为为我的而不是为人的,从而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讲道德修养,一定要“慎独”,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个人离开了“慎独”,也就无所谓道德修养。每个具有起码道德觉悟的人,都要“慎独”,坚决纠正和克服表里不一、“双重人格”的现象,同违背道德的缺德行为展开坚决斗争。我们知道,社会道德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对人们的行为起监督和指导作用的。一般地说,当一个人的行为处在社会集体众目睽睽的监督下,有“社会舆论”起作用,他就会比较注意自己的外在行为的道德修养。但是,当一个人在独立进行职业活动时,他的行为为他人、集体所“不睹”、“不闻”、“莫见”、“莫显”,没有“社会舆论”的监督,可能“永远”不会为人们所察觉,这时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就更加重要,也更加不易,完全要依靠个人的“内心信念”和自觉性。愈是在这种情况下,愈要求一个人自珍自爱,用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好自为之。如果不注意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自我道德修养,不养成“慎独”的品质,在自己内心深处有不可告人的“隐私”,天长日久,益发滋长,必然害己又害人,对他人、社会和集体的利益造成严重危害。一个人应该怎样进行“慎独”?实践告诉我们,讲“慎独”,首先要在“隐蔽”处下功夫,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是一个人锻炼自己的道德品格的重要场所。中国战国时期的进步思想家屈原在《橘颂》中说:“闭心自慎,终不过失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古希腊的哲学家德漠克利特也说过:“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即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所言:隔墙有耳;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要做到“慎独”,还要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微小”事情做起。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积小善而成大德。进行师德修养,要从小处起步,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慎独”是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要做到是极不容易的,需经过一个由不自觉到完全自觉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能进行自省,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一个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向“慎独”的道德境界迈进。3、省察克治。省察,就是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克治,便是克服和整治,即去掉所发现的那些不良念头和习惯。省察克治构成了道德修养的认识前提,它是道德主体自觉地弃恶从善的一种愿望和冲动,离开了这个愿望和冲动,道德修养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一方法是针对“恶”的,是从“抑恶”的角度提出并用于改变“恶”的品行的。我们要在掌握道德知识的同时,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解剖自己,像“洗脸”和“扫地”一样,经常打扫和清洁自己身上的不良念头和习惯,不断抵制和消除外在各种诱惑的侵蚀,保持良好的品行。这不仅适用于那些误入歧途、陷入堕落之中的人,也适用于一般人。事实证明,一个人要完善其德行,必须在“省察克治”上下功夫。4、积善成德。所谓“积善”,就是积累善行,使之连成一体,进而巩固、强化、扩张、升华,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个体某种善行和善德的幼芽,需要精心地保持、培植和发扬,使其不断积累壮大,由一时的善行变成长久稳固的善德,由小善变成大善,由小德变成大德。这一修养方法与“省察克治”重在改过迁善不同,它着眼于“善”的培养和涵育。个体按照这种方法来修养,既可以长养其善德或美德,又可以防止其德性的退化。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不是一夜之间能够养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善过程。只有不弃小善,才能积成大善;只有广积众善,才能养成高尚的德性。平时不检点,不积善,有朝一日碰上一个紧要关头时,是根本不可能义以为上、挺身而出的。5、身体力行。宋明理学代表人物朱熹认为,道德修养“只有两件事,理会、践行”,要使道德修养达到目标,“功夫全在行上”。由于道德修养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过程,无论是开展自我批评,还是努力做到“慎独”,都依赖于道德主体的“自觉”,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只有建立在自觉性的基础之上,道德主体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利用各种机会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

至诚,反朴归真,如实观照,就是修德。义理,清明,智慧就是德。仁义,慈悲就是德。

一、道德首先是是一个人认识道(建立世界观,人生价值体系),然后才产生德,至于能不能做到自己的德又是另外回事。知行合一,很多人只能做到知而做不到行,所谓提高应该就是贯彻自己的道德观用行动持之以恒的实施。

二、思想品德课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共产主义思想向小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教学目的是使小学生初步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为把他们培养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打下思想基础”。

三、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思品课在学生看来是枯燥无味的,有些老师也错误地认为思品课实际是说教课,一堂课下来,大道理小道理说一通,可是,效果微之甚微,甚至适得其反的效果。人的情感总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尤其是少年儿童情感的产生与特定的环境和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充满乐的氛围中容易产生愉快的感觉,在哀伤的氛围中容易产生悲痛的感觉。

四、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地而非表面得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五、道德情感评价是对一定的想法、方法和材料等做出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一个运用标准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

六、道德情操的培养,还必须在课外、校外等各种实践活动中加以引导,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在真实的情感环境里产生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品德培养的方法如下:

1说服教育法

这种德育方法是德育的基本方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学生获得正确观点的方法。因为有“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因此有两个细类——事实说服法和语言说服法。

2榜样示范法

这种方法体现了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思想,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优异成就影响学生,让学生形成思想品德的方法。

3实际锻炼法

侧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德育的方法。具体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常规训练——指导学生对规章制度经常经常性训练;

4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包括三种形式,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对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陶,侧重对学生进行情感和认识的完善。

5道德修养法

又叫道德指导法,自我指导修养法。教师指导学生能自觉主动地自我学习、反省,提高品德水平。

6品德评价法

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肯定或者否定的评价,以提高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这六种方法看起来都很简单,但是当中存在容易混淆的相似之处,下面对易混淆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说服教育法与实际锻炼法

说服教育法是侧重道德认识的提高,而实际训练法则是针对道德行为的塑造,这是两者较大的区别,所以我们在判定的时候不能只看有没有做活动,更重要的是看侧重培养学生的知还是行。比如,参观、访问和调查,都是一些活动,但是这些却不是实际锻炼法,而是通过摆事实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因此是事实说服法。

榜样示范法与情感陶冶法

榜样示范是通过观察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道德行为,侧重行的培养;而情感陶冶法是通过陶冶的方式感化学生,侧重情感的培养。当教师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感化学生时,这里体现的就是情感陶冶当中的人格感化,而不是榜样示范。

道德修养法与品德评价法

道德修养侧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自我反省、记日记、座右铭,这些都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而品德评价法侧重的是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教师对学生的品德进行的评价,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对于孩子来说,品德教育是重中之重,所以家长和老师能否掌握正确的方法去培养孩子的道德,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幸福与否。在此,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到您。

 培养学生品德的六种方式

 1、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这是一种坚持正面理论教育和正面思想引导,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促进道德发展的重要方法。我们常说大道理谁都懂,但是大道理必须要知道,如果没有了大道理的影响和约束,就更加容易造成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放纵。

 2、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帮助小学生塑造心目中的榜样,可以是各种成功的大人物大英雄,也可以是身边的小朋友或大人,尤其是身边的人反倒更容易接近观察和模仿。

 3、陶冶教育法:是学校和家长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这种方法灌注于生活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润物细无声。

 4、实际锻炼法:让小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无论是竞赛还是公益活动,又或者班级内部、家庭内部以及与社会实际接触的实践活动,都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

 5、品德修养指导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6、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作为家长与老师,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班主任是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对学生的成长负责。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呢叶圣陶先生曾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只有努力拓展教育空间,加强横向联系,把单纯的课堂教学扩大为多渠道参与的教育网络,创设全方位育人的环境,才能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341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