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名叫孟姜女,葫芦仙子落凡尘。两情相悦定终身,拜堂之日宴宾朋。忽闻堂外马蹄响,缘是官兵寻上门。杞良北上修城墙,望夫石上念范郎。念你三餐不得饱,念你天寒无温床。孟姜女,整行装,千里寻夫离家乡。
长亭一别两寒暑,寻夫之路苦难当。行至关前先站定,无有关税不放行。怎奈钱财早用尽,唱支悲曲差人听。先唱千里寻夫苦,再唱离家念双亲。路人闻之皆落泪,城门大开谢神灵。得知范郎尘归土,万念俱灰痛失声。
孟姜女,哭长城,城墙倒,山地崩,哭倒长城八百里,始皇闻听发龙威。却见此女不由赞,欲留宫中当嫔妃。修桥立碑行国葬,只为抱得美人归。一女岂能从二夫,开口大骂无道君。纵身一跃入渤海,旷古真情永留名。
扩展资料:
孟姜女寻夫是一个古老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讲述孟姜女与范喜良相识相爱,当爱情婚姻遭到阻挠破坏,她敢于冲破世俗压力追求幸福、不畏权势、不辞艰辛万里寻夫的故事。虽结尾令她失望,但却反映了她的忠贞、勇敢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孟姜女并不姓孟,“孟”为“庶长”的意思;“姜”才是其姓氏。“孟姜女”实际的意思是“姜家的大女儿”;而且,孟姜女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一类人的通称。据《毛传》:“孟姜,齐之长女。”陈奂传疏:“孟姜,世族之妻”等文献记载,先秦以前,“孟姜”一般称齐国国君之长女,亦通指世族妇女。也就是说,当时很多齐国公室的贵族妇女,都可称“孟姜”。
参考资料: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秦朝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叫孟姜女。有一天,孟姜女救了逃难范喜良,并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两人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晚上宾客散去后,忽然闯进来一队官兵把范喜良抓去修长城了。孟姜女悲愤交加,决定去寻找丈夫。
孟姜女一路跋山涉水,到达了长城后却找不到自己的丈夫。她询问了民夫是否有见过自己的丈夫范喜良,民夫告诉她范喜良早就累死了,尸体就埋在长城脚下。
听到这个噩耗,孟姜女在长城下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这个故事表达人们对秦始皇暴政的痛恨和对孟姜女遭遇的同情。
扩展资料:
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直到20世纪初,在“五四”精神的推动下,才被纳入到研究者的视野中。
现代历史学者顾颉刚在20年代中对这个传说曾经作过系统的研究。编著有《孟姜女故事研究集》。除国内学者继续研究外,日、苏等国汉学家也注意对它进行研究。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不仅在我国的山东、山西、陕西、湖北、甘肃、河北、北京、河南、湖南、云南、广东和广西、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广为流传。
也被日本、俄罗斯等国的民众所熟知,并逐渐形成多种传说版本。早在唐朝时便有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日本写本”。
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在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孟姜女的故事反映了人民对封建暴政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它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流传与演变才形成今天的面貌。
修筑长城是历代封建王朝各种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从春秋至明,近两千年漫长的岁月中,长城屡修屡补,强征了无数的民夫,任何时候都可能产生像孟姜女那样的遭遇。因此,姜女和杞梁,是劳动人民在承受无限度的劳役中塑造出来的两个典型人物,集中表现了千百万下层百姓被劳役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灾难。动人的哭长城故事,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暴虐行为的控诉,也是对被奴役者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精神的歌颂。正如南宋名臣文天祥在孟姜女塑像旁书写的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这当是中允之论。
对于每个中国人而言,从懵懂之时,我们就会听到来很多来自于爷爷奶奶口中的神话故事,在这些神话故事中,最令人记忆犹新的莫过于女娲、伏羲、盘古、三皇五帝等上古时期的众神灵。
大禹治水石刻画拓片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学堂中我们逐渐的学习了小时候神话故事中人物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篇幅最多的莫过于尧舜禹。长大后,这些孩童时期学习过的故事逐渐在脑海中浮现,当再次回味这些尧舜禹的故事时,我发现,其实在尧舜禹的身上,除了那些美好的神话故事外,还凝聚着古人对理想政治与理想社会的情感寄托。
从小到大,在我们接受的历史教育中,尧舜禹一直都被视作上古的贤君。他们以以身作则,以德治国,以禅让的形式,完成政权的更替,他们所代表的是“公天下”而非“家天下”。这种“公天下”的思想,一直以来是神州乃至于世界各地人民心中的“乌托邦”。
尧舜禹三皇五帝xianjutu
但是,当你潜心去研读尧舜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在有关尧舜禹的考证书籍中,有一部分文章、书籍会抛出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尧舜禹未必确有其人”,而且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据考证者推测,尧舜禹时期施行的所谓的“禅让”很可能只是部分学者们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那么,关于尧舜禹以及其统治时期所施行的政策方面的事实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围绕尧舜禹,会有这样的争议呢?这一切我们要从关于尧舜禹考证方面的两个观点入手~
自名为“南海圣人”的康有为
首先,我们从那些对尧舜禹时期持怀疑论者的观点入手。通常我们把这些对尧舜禹时期持怀疑态度的学者称之为“疑古派”。“疑古派”兴起于20世纪初,在疑古派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顾颉刚和康有为,当然此二人因疑古的动机和出发点不同,所以在此领域取得的成绩也就迥然不同。
顾颉刚是一位史学大师,他的疑古是基于考证性的疑古。他在疑古方面的出发点,在他所著的《古史辨》第一册中就曾有明确的记述,原文如下:
顾颉刚《古史辨》书影
我很想做一篇《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把传说中的古史的经历详细一说。这有三层意思。第一,可以说明“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如这封信里说的,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汉以后有盘古等。第二,可以说明“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越大”。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了《尧典》就成了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了一个孝子的模范了。第三,我们在这上,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正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我们即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能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我们即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
顾颉刚先生的这段话,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文中,简要地阐述了顾颉刚的“疑古”思想,顾颉刚先生通过纵观历史,得出,那些上古时期的传说人物(以尧舜禹为代表)形象,大多是通过历朝历代的加工,逐渐具体化。
诚然,顾颉刚先生的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这种辩证的关于尧舜禹时期的“疑古”思潮,萌发于清中后期,当时的代表有:刘逢禄怀疑《左传》,魏源怀疑《毛诗》和汉代的《古文尚书》,邵懿辰怀疑《逸礼》等等,这些都是怀疑古文经的先声。当然,这些思潮因为受到当时儒学正统思想的影响和压制,传播受限,其传播范围仅限于部分文人之间,但这种思潮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到后来,随着康有为、梁启超、廖平等变法革新派兴起,变法派出于为变法革新制造舆论,以促成他们“托古改制”的目的,他们便编撰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开始大举攻击古文经,并且顺带着怀疑了古史传说,他们认为古史传说大多是先秦诸子们为达到他们“托古改制”的目的而创造出来的。经过变法者政治层面的宣讲,使得原本小众的“疑古”的学风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
影视中的清末民初改革维新派形象
进入民国后,随着西方治学方法和新史观的不断输入,国内学者尤其是那些留洋归来的学者,纷纷加入到重新检讨中国传说人物及历史的阵营之中,这些人中有主张废除汉字的鲁迅、刘半农、钱玄同,有主张白话替代文言文的洪仁轩、胡适、黄遵宪、陈独秀等,而像顾颉刚这样对尧舜禹真实性的考究亦或是发难,则是这群学者中比较典型的一桩历史文化思潮。
在疑古派看来,黄帝、炎帝这样的人物,只能归入传说,至于尧舜禹,则被列入传说附会之列。甚至,他们将历代学人追溯的古代王朝的开端“夏商二朝”也被认定是传说,不被当作信史看待。
但是,这些以顾颉刚、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疑古派”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像尧舜禹这样被正史记载,两千年来一直被视为“典范”的人物,若真的没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话,怎么可会就被古人一夜之间杜撰出来?
轩辕黄帝雕塑
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在研究历史的学者队伍中,有剑走偏分的“疑古派”,就有“信史与传说”的追寻古人记载与尊重考古资料的正朔探寻者。
关于历史和族群血缘的认同上,几乎每个华夏儿女都会毫不疑虑的打骨子里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有关炎黄二帝的考证几乎是和对尧舜禹的考证处于同一水平。我们现代人对炎黄二帝最早的认知来自于《史记》,在《史记》的开篇,《五帝本纪》里说“黄帝者,少典之子,……”这些话,历来被学人们奉为金科玉律,没有人会去怀疑。
黄帝祭祀大典
但是,为什么同样出现在《史记》中的尧舜禹就被“疑古”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单凭史书文字记载去认定历史的真实性这本身就是一个假命题,其次就是历史记录者立场的不同也会造成历史事件一定的偏差。所以,在没有考古的佐证,很多历史记载,尤其是文字未出现之前时期的神话故事,都很有必要的对其进行合情合理的猜测,这种猜测对历史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因此,当20世纪初,胡适、顾颉刚等人在没有考古发掘资料做支撑的情况下,掀起“疑古”思潮的时候,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待这一历史研究方面的新兴思潮。
对于这种思潮的发起人和参与者而言,他们的这种否定尧舜禹真实性和夏商这两个朝代真实存在性的思维,很快就会被兴起的学术科目所推翻,这个学术就是——考古学。
殷墟考古发现刻有文字的甲骨
中国的考古好古之学虽然发轫久远,但真正学科化的考古学却出现的很晚。古人把好古,好收藏考证者所从事的各项活动称之为“金石学”。晚清时期的甲骨文发现者王懿荣就属于晚清时期的金石大家,而他在1898年,因病治药所买来的上刻有奇怪的刻划符号的甲骨,则揭开了中华文化历史上最神秘王朝的面纱,而那些神奇的甲骨上所刻写的符号经过多方查考,王懿荣与当时的一批饱学之士认定,它们属于一种远比小篆、大篆古老的文字,因为其多见于甲骨之上,所以它被称之为“甲骨文”。
后来,考古学家在王懿荣的考证之上,循着线索终于发现这些甲骨的来源地——河南安阳。
殷墟考古发现刻有文字的甲骨
于是在1928年,在民国政府的支持下,安阳考古工作在留学归来的李济的主持下正式拉开了大幕。在考古工作开展不久后,这里被确认为商代晚期遗址。
甲骨文的发现,大量甲骨的出土,随之甲骨文逐渐被释读出来,所以一张商王世系表,逐渐清晰起来。当人们拿着地下挖出来的甲骨文商王世系表与《史记》相互对照时,发现两者的记述竟是惊人的吻合!
殷墟考古发现刻有文字的甲骨
由此可知,《史记》等古籍对于传说时代的记载,是有很大的确定性的,但是,从现在发掘出来的所有甲骨文来看,仍然没有找到任何跟尧舜禹有关的记载,所以说尧舜禹存在与否,在甲骨文发现后依旧存在着争议。
但是在甲骨文发现释读不久之后,一件迄今为止,最早记录大禹治水的西周青铜器——遂公盨出土了,这件文物用其身上的铭文证实了,至迟在西周初年,大禹治水的故事便已经有了。但是西周距大禹的时代毕竟比较遥远,所以这样的故事,依旧不能证明夏朝的创始人——大禹,是否真正存在过。
西周青铜器——遂公盨
尧舜禹中,所处年代最晚的大禹尚且未能明确其人,尧舜二帝的举证就更加困难了。
总之,疑古也罢,信史也好,这两者只是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罢了。它们两种猜想在考古发掘工作未完成之前,就像一枚被抛起的硬币一样,未落地之前谁也没办法做到完胜对
孟姜女,来源於中国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按照一般传说,她是秦国的一名女子,在新婚之夜,丈夫范喜良被抓去修长城。孟姜女不远万里为丈夫送去御寒的衣物,花了很长时间才到长城,然而最后却被告知丈夫已经死了,尸体也被埋在长城之下。孟姜女放声大哭,最终哭倒长城,找到了丈夫的尸体。也有更荒唐的传说,如她和秦始皇有感情纠葛。
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其记载最早见於《左传》。事实上她不是秦国人,而是齐国武将杞梁的妻子,无名无姓,称为杞梁妻。哭的也不是秦长城,而是齐城墙。杞梁后来讹化成万喜良或范喜良,其妻成为孟姜女。「孟姜」,孟为排行第一,姜为姓,是美女的象徵性称呼,在诗经中多次出现,如《诗经·小雅·有女同车章》有句「彼美孟姜」。现在流传的故事核心在唐朝的时候已经成型。
撩开古代“靓妹”孟姜女的神秘面纱
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在被人们代代讲述了上千年以后,在不久前有了一个新的名分。她的传说和其他30项民间文学一起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月7日,新华网刊发了一篇名为《专家考证:孟姜女哭倒的是齐长城不是秦长城》的文章。
在历史上,莫非真有孟姜女此人?这个貌美如花的小女子难道确有“哭长城”一事?她哭的所谓的“长城”又是在哪里?一个娇弱女子究竟采取了怎样的“哭”法,终于连长城也“倒”了?
孟姜女原是无名氏,最早根本没有“哭”。
“最早记载的孟姜女是没有名字的。她是齐国武将记梁的老婆,称为记梁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施爱东向记者讲述。
在《左传》中,最早记载了有关记梁妻的故事。“记梁出战莒国,死了。尸体被运回齐国,齐庄公要求在城门外就进行吊唁。但是,记梁妻坚决不同意。她说,‘记梁是怎么死的?如果他有错误,就干脆不要把他的尸体运回。如果没有错误,记梁就是为国捐躯,那么应该能够到宗庙里面进行祭奠。’于是,齐庄公就按照规矩很正式地进行了仪式。”
故事到此结束了,没有关于“长城”、也没有关于“哭”。施爱东介绍,顾颉刚先生在1927发表《孟姜女故事研究》一文中对此故事起源也有说明。顾老撰文描述,“在这一段记载里,只见得她是一个知礼的妇人。”
孟姜女是怎么“哭”起来的?
那么,记梁妻究竟是怎么哭起来的?
“根据顾颉刚先生的考证,孟子说齐人善哭,因为孟姜女哭,从而改变了齐国的风俗,导致了一个国家善于唱哭调。但是顾老推测,很可能齐国本来就善于唱一种哭腔,有这种风俗,所以才有了记梁妻的哭。”
施爱东告诉记者,把孟姜女故事的中心放在“哭”上,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天人感应”的需要。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西汉重天人感应。而“哭”能够跟“天人感应”挂钩,从而具有了一定的功能并能够最终在故事中稳定下来。
施爱东认为,任何时代都会用现实的例子来说明某种哲学思想。西汉就借助了记梁妻的故事,使其成为“天人感应”的一个个例。“不过,这所有的研究都只能说是猜测。”他同时强调,至于记梁妻究竟是怎么“哭”起来的,这是至今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
孟姜女的“哭”,甚至“崩”了山。
“刘向在《说苑》及《列女传》中都说她在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这是孟姜女哭崩了城的最早记载,是刘向提出来的。”施爱东介绍,从此,孟姜女“哭”的威力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崩城”,甚至是到了“崩山”的地步。
东汉初年王充《论据》里说她哭崩了记城,而且有五丈!三国时候,曹植在《黄初六年令》中说“记妻哭梁,山为之崩”,又在《精微篇》中提到“记妻哭死夫,梁山为之倾”。据顾颉刚先生的《孟姜女故事研究》,梁山崩是春秋时的一件大事,从此,梁山崩与记梁妻两个传说结合在一起,除了表现出记梁妻哀哭感天以外,也因为“记梁”的名字中有个“梁”字。不过,崩山的说法后来还是渐渐沉寂了。
“关于哭崩了什么城,最早记载并没有提及。我们不知道她是怎么哭的,也不知道崩了什么城。至于哭长城的说法,是到了唐代才有的。”施爱东说。
孟姜女“哭”千年,唐代才“倒”了秦长城。
自从“孟姜女”和“哭长城”联系在一起,有关“哭的是哪里的长城”这个话题就在民间争议开来。
有的说,孟姜女哭的是齐长城,在山东境内。又有的说,孟姜女哭的是秦长城,要不然为什么秦始皇会在一怒之下邂逅这位美娇娘。对此,施爱东表示,“无论是齐长城还是秦长城,这些种种的说法,都是后人附会上去的。”
“秦始皇也是在唐代才和孟姜女挂上关系。至于最早二者是怎么挂上钩的,也都只能推测。”不过,至于为什么故事会和秦始皇联系上,施爱东认为这是寻找共同知识的需要。故事总是会附会到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物上。
他解释,任何故事必须依附于大家都知道的知识,才能为更多的人记住。一开始说孟姜女哭的是一个城市的城墙。随着不断传播,需要说成一个为更多人所知晓的地方的城墙。当故事在齐鲁大地流传时,就成了哭崩齐国城墙。传播到全国范围时,就需要孟姜女哭倒一个全国都知道的城墙。这时候,它找到了一个对于全国来说都是共同知识的指认物———秦长城!
“在哪个地方流传,就哭倒哪个地方的城墙。当然,故事绝对不会一开始就从齐长城变成了秦长城,很可能中间还有过其他的城墙。为什么那些都没有被流传下来?就是因为别的城墙不是共同知识,不为大家所知晓。”
正是因为如此,原本没有“哭”的孟姜女,从春秋到了唐朝,终于“哭倒”了秦长城。
背景知识
“孟姜女”原意为“靓妹”
最早没有名字的记梁妻,为什么最后会被称为“孟姜女”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施爱东告诉记者,“孟姜”一词其实在《诗经》中就已经被多次提到,而且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事实上,“孟姜女”的意思就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靓女”。它并非特指,而是一个象征性的通称。
“孟姜女传说”讲述都不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施爱东介绍,“孟姜女”传说在各个地方的讲述完全不一样。
广西一带有说“孟姜女”和万喜良不是偶然遇见,而是从小青梅竹马。清代有唱本说,万喜良的父亲是儒士,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被抓。万喜良的父亲跟孟姜女的父亲是好友,于是万喜良就逃到孟姜女家。秦皇岛一带流传的孟姜女传说和项羽联系在了一起。
现在我们听得最多的孟姜女传说,其故事核心在唐朝就基本已经定型。这个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主要就是“哭倒长城”和“斗秦始皇”。这是该传说中最重要的两个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