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审美性是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主要表现在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文学审美性的表现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的状况。
文学审美性即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这里的“审美特质”在客体上表现为:面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和价值系统。
扩展资料:
艺术审美:
它与一般审美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它的审美对象不同。
它是以艺术作品作为审美的对象。一般审美是对现实美的观照,现实中的客观事物或现象,原不是作为人们的实践对象和认识对象而存在的。
艺术美则不同于现实美,它是作为审美对象而生产、而存在的。
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
艺术必须具有美的品格,只有体现了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作品,才能实现以审美功能为前提的各项社会功能。
”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客体的美的关照、感悟、判断。”(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关键词]文学作品;审美思维;情感属性;理解艺术;读者响应
文学作品是作家刻骨铭心的审美体验,也是独特深刻的心灵参悟,寄寓着一定的社会理想和人生信念。文学阅读能使读者在接受的过程中引发精神的愉悦和陶冶,其本身就是一种积极介入的审美思维过程。审美思维作为一种文学阅读的理解方式,通过阅读者对作者作品的审美欣赏活动,寻找到文学作品的气脉、神髓和意境,达成作者作品和读者自我的双重发现,实现文学作品的精神传递和生命升华的审美价值。
审美思维是文学阅读的能动反映,一方面在文学作品中体认审美对象,在文学作品中找到作者思想;一方面在审美欣赏中领悟审美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生成读者意义。席勒说,“美虽然是一种形式,因为我们观赏它;但是,美同时是一种生命,因为我们感觉它。总之,一句话,美同时是我们的状态和我们的活动。” [1]83面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思维,是一个从感觉和心理的受动性到思维和意志的能动性的过渡过程,是一种从审美感性认识走向审美理性认识的理解与解释活动。
一、观照与体验:审美思维的情感属性
审美情感是推动审美思维的原动力,既表现为对作者作品的情感把握,也表现为读者感受的情感投入。在文学阅读的过程中,读者的情感倾向对审美思维的选择、判断和鉴赏具有决定性意义,从迷乱疑惑走向清醒开朗,从形象观照走向意象体验,从感性思维走向理性思维,最终把自己发展成一个精神自主之人。
1观照感知:审美思维反映情感趣味
所谓审美观照,就是对文学作品所描摹的形象世界进行的注视、沉思和期望。它不是消极被动的感觉,而是积极主动的感受,是既有思维又有情感的反映和认识,并由这种认识产生情感上的满足和愉悦。 审美观照是文学阅读活动的必要过程,是审美主客体之间发生实践性和活动性的一种特殊方式,也是与直觉、想像、联想、移情等有着密切联系的一种审美经历。
朱光潜先生说,“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返回流而已。”[2] 19美感经验首先是一种形象直觉,美就是作品呈现形象于直觉的感知特质。读者面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自然环境、结构章节等要素,不仅将自己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此,同时也把作品的姿态和意蕴吸收于自己,在作品与读者的共同存在之中达成审美观照的境界。
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换一种情感就是换一种意象,换一种意象就是换一种意境”[2] 56。读者在观照文学作品的时候,“通过审美活动,人逐步在头脑中储存了审美信息,经过加工整理,即理性认识,这些信息形成某种审美习惯和思维定势”[3]。文学作品是作者的情感艺术,文学阅读就是读者的情感观照,虽然美感直觉似乎只在一瞬间发生,其实质是经过了长期的观照实践之后形成的一种审美经验的反应。它经历了联想和想象的补充和融解,从文学作品的语言表现之中获取感知对象,在读者原有的阅读经验前提下进行储存、分化和重组,形成对美的对象的新的审美知觉。美感和作品的微妙关系以读者情感为核心纽带,美感其实就是一种情感。
如何发挥情感的驱遣作用,怎样实现形象观照的意向理解,要求阅读者在直觉和心灵的互动关注上加以具体化。因为感知是感性的、直观的、符号性的心理思维,如果没有阅读主体的情感参与,就有可能只是获得零散的、局部的、偏面的感官印象。所以,文学阅读的审美观照包含着三层意思,一是以宁静的心态来晤对作品中的一切内容,二是以心物感应的方式获得心神的贯通,三是将人情化的形象凝合成一种理想化的生命。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每一个部分的内容哪怕一字一句都可以见出全篇的精神,审美思维就能营造出一种丰富的情趣生活,是一种情趣的艺术化。
2体验感悟:审美思维走向理性欣赏
什么是体验?“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种东西就属于体验。以这种方式成为体验的东西,在艺术表现里就完全获得了一种新的存在方式。”[4] 79在文学阅读的过程中,审美体验以情感活动为中心,直接参与作品的经历,产生美丑、善恶、崇高与卑下等各种情感的经验,体现一种价值性的认识和领悟,直接指向“以身体之”和“以心验之”的理性价值。
文学与人的体验有着特别密切的联系,其本身就是对人的生活与生命的叩问,是情感领域世界里的艺术。童庆斌先生认为,“经验是体验的基础,没有经验,或没有起码的可供想象发挥的经验,就谈不上体验。但体验则是对经验的意义和诗意的发现与升华。”[5] 189无论是审美的经历还是经验,都表现为对作品意义的审美思维性和情感性,反映读者心灵自由的一种潜能,在产生新的情感的时候产生新的理解,在欣赏具体形象的时候生成新的深刻意义。
文学是创造出来的,有了具体的意象才能蕴藉深切的情感;文学欣赏也是一种创造,审美思维就是一种创造式的欣赏,是从作品的意象世界和语言符号中进行的情感解码和信息重构。既然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说是为接受者而创作的,那么,读者的接受注定是一种能动性的理解和解释,文学作品只有在审美欣赏的过程中才是真正的审美对象。审美欣赏无疑具有感性的特征,但又决不止于感性;它不可能是无意向性的泛览,必然灌注着阅读者的心灵知觉。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感性的感知理解为审美的欣赏,因为“感性的精神化,它的提炼和高尚化才属于审美”[6]14,“因为感知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感觉,另一方面为知觉,感性与快乐相联系,属情感性质;另一个方面知觉与客体相联系,属认知性质”[6]15。审美的体验感悟是一种认知与情感的活动,它的思维分析和判断越是深刻和透彻,读者的人格力量就越是鲜明和豁亮。
只有当文学作品的形象生命在读者的感觉里存活下来,才能在读者的知性世界里形成美的品质,感知的因素上升为理智的精神,这是审美的完整意义。审美知觉更加关注阅读欣赏的协调和完成,从矛盾向和谐、从偏面向整体、从浅薄向深刻,从情感的审美趣味趋向于理智的审美自由,感觉体验与思想感悟随着感性本能复归理性本能,活跃的纯粹的情感与理智的精神的思想在审美接受的经历过程中融为一体。
二、期待与融合:审美思维的理解艺术
文学阅读的理解是审美心理的要素之一,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心智思维。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知觉它。作为审美心理的理解,不仅是对作品的文化背景、象征意义、主题思想、表现手法等的理解,而且由于理解的努力表现出一种精神自由的状态,是读者期待和作品意义之间的存在方式。
1阅读期待:审美思维唤醒生活经验
文学阅读是一种特殊的接受过程,它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境世界之中,唤醒读者的情感生活,激发读者的阅读经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出现都带着特有的历史时刻,期待视野与作品历史之间存在着审美经验的自然距离。在任何情况下,每一个对文学作品具有经验的读者无疑会把这种经验纳入到作品解释之中,纳入到自我理解之中。
审美经验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审美的心理体验,是读者内在的心理生活与审美作品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时候,审美经验是在更深刻更普遍的意义之上对已有认识对象的不断认识,是阅读主体基于自身的情感趣味和阅读感受所获得的一种既成的思维指向和观念结构。这就是文学阅读的期待视野,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预先的估计和期盼,是阅读者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的心理结构图式。
姚斯说,“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刻,对他的第一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这种方法明显的提供了一个决定其审美价值的尺度。期待视野与作品间的距离,熟识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求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7]31从文学阅读的意义上来说,阅读期待构成了我们整个经验能力的先行指向,成为了一种开启文本世界的先入之见和积极判断。尽管每一个读者的生活经历、文学趣味、认识水平和文化背景等都不一样,但只要参与到阅读理解之中,就必须通过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加以选择和分析、推理和判断、补充和完善,通过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来寻找和充实作品的意义,获取一种新的阅读经验和价值。
当我们带着对文学作品的某种特殊意义的期待去阅读文本的时候,“解释开始于前把握,而前把握可以被更合适的把握所替代,正是这种不断进行的新筹划过程构成了理解和解释的意义运动”[4] 345。所以,谁想理解文学作品,谁就会不断地通过期待视野去谋划,不断地把自己的审美经验保持开放的状态,包括把他人的阅读见解放进自己的阅读经验之中。一方面无需丢弃自己内心世界已有的前理解而直接接触文本,一方面明察内心已有的前理解之根源性和正确性,在和文本的对话中逐步建构新的理解经验。只有打开了作品封闭的背景领域之后,阅读者才能把每一个理解片段整合成一个作品的世界观,接受自己原先不熟悉的作品视野,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2视域融合:审美思维贯通时间距离
文学阅读会遭遇到两个彼此不同的视域,一个是进行理解的读者生存于其中的当下视域,一个是读者置身于文学作品的历史视域,审美思维把两者之间的时间距离拉拢在一起。伽达默尔再三强调,“解释者和文本都有其各自的‘视域’,所谓的理解就是这两个视域的融合。”[8]137这就是文学阅读的视阈融合,是在积极期待的情况下,以读者的前理解为出发点所发生的历史与现实、作品和读者、自我和他者之间的融合。
文学作品只有在不断的过去与现在的对话中发生意义,也只有在不断的视域交融中延续生命。一部作品既可以证实由它引起的阅读期待而实现这样的理解视域,也可以通过作品与期待之间制造的时间距离而使得期待落空。能不能把时间距离看成是一种积极的理解可能,让读者真正走进作者作品的历史世界之中,那就必须从作品中寻找到一个个明晰的回答,为过去的作品和后来的阐释提供一种历史的联系。决定文学阅读的审美效果的程度,是因为读者一方面拥有一种虔诚的心态,打破现时阅读的情感界限;一方面采取循环阅读方式,跨越视野变化的时空距离,促使审美思维作为一种阐释方式进入到意义建构之中。
文学作品以文字形式建构一种意义域,每一个阅读者在阅读理解的时候就同时参与到这个意义域之中。不同的文学作品反映不同时代所特有的现实性,审美思维并不仅仅是推知作品以往的历史内容,看到日常生活之中并不能看到的现实,更重要的是参与到作品当下的视域之中,超越他们特定的真实的生活情境并卷入到作品的意义之中。读者的阅读视点随着阅读理解的变化而变化,文本视野同样随着阅读理解的推移而成为前一个理解的背景和前提,被读者回忆起来的阅读理解作为一种回溯表现影响和联系着不同的审美体验,构成一种整体性的真知灼见。
文学作品本身是一个图式化的结构,存在着诸多的不定点和空白。“作品的召唤结构本身并没有统一的现成的答案,需要读者自己去回应作品的问题,这个过程是没有止境的,也是需要从遮蔽的静止的作品中去克服种种误解的过程,是不断敞亮和捕捉作品历史意义的无限过程。”[9]对于读者的每一次阅读来说,都意味着“谁不能把自己置身于历史性视域之中,谁就不能真正理解文本的意义”[9]。当作者的主观精神和经验与读者的现实生活和体验发生具体的、历时的、活生生的视域交融活动时候,就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活动,每一次阅读理解积累起来的阅读经验又会影响到下一次的阅读体验,作品和读者之间被相互接续和相互渗透起来。所以,审美思维就开始拥有“一个现在的意义”,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就不再被严格地控制在自己的那一段历史时刻,而是产生恒久的历史影响。
三、自在和自为:审美思维的读者响应
每一部文学作品的审美思维,都发生在作品结构和作品接受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中。伊瑟尔说,“更有启发的是分析欣赏者阅读本文时所实际形成的东西,因为正是在这个时候,本文才开始揭示它的内涵;本文正是在读者那里获得了生命。即使‘意义’的历史已经变得十分悠久与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关联,这一点仍然适用。”[10]只有当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作品意义予以参与和响应,在充满未定性的文学作品艺术极之中进行读者审美极的具体化,文学作品才有可能获得一种现实的存在。
1自在透视:审美思维再现文本世界
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特有的实现意义的进程,所有阅读的理解都是一种审美的思维和解释。伽达默尔告知我们,“理解的任务首先是注意本文自身的意义” [4] 483,“对于理解本文意义的真正诠释学经验来说,重构作者事实上曾经想到的意图乃是一项还原的任务”[4] 484。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有一种潜在之美,实现每一次的理解意义首先要从作品的语言世界里去体味和欣赏,因为作品语言渗透着一种精神的力量,每一个作者的作品语言代表着每一个作者的风格和世界观。
作品中的每一个语词和每一个句子都是作者经验世界的产物,表现着一个又一个的现象和事件,存在着许多的空白和暗示,也为理解和解释的展开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11],和作品语言打交道,就是在相互对话交流中形成一个生命共同体,读者的响应过程成为一种独特的经验过程。这种阅读是读者对作品试图传递的意义进行透视和再现的过程,所以是一种真正的审美思维的语言活动。读者并不简单地把作者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进行被动的赞美或哀叹,而是想象出未经作者处理的原生的艺术状态,将原生的语言情境和艺术形象加以对比和分析,从矛盾和差异中享受审美的意境。
“所有的再现首先都是解释,而且要作为这样的解释,再现才是正确的。在这个意义上,再现也就是‘理解’。”[8] 557读者的阅读理解是进行的一种再现行为,期间努力让自己适合于作品的暗示和指示,既不能随意地将作品现实化,也不能完全受作品的约束,而要在作品生动的材料之中创造性地进行体验和具体化,于字里行间补充和确认作品的语境意义。不同的作家作品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经验,因此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以及风格特质。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整体和部分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疏忽和增删移位。“正如个别的词从属于语句的上下文,个别的本文也从属于作者的作品的上下文,而这作者的作品又从属于相关的文字类即文学的整体。但从另一方面说,同一本文作为某一瞬间创造性的表现,又从属于作者的内心生活的整体。理解只有在这种客观的和主观的整体中才能得以完成。”[4]376虽然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历史距离造成了位置上的矛盾,但是只要每一个时代的读者都能遵循作品构成的审美感觉、节奏韵律的暗示尽可能地体会揣摩语言世界,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地加以循环运动,在反思性还原的情况下进行梳理和归纳,就能打破现实读者阐释的距离和障碍,就会明晰地排解历史的视野问题。
读者的自在透视,是对潜在的文学作品进行的明辨和深思。审美思维作为一种心灵的存在,当读者把作品从头至尾地予以阅读透视的时候,总是从一个时间外观之中来审视和理解作品的内容。这个时候读者的角度、态度与正在阅读的作品的部分应该是一致的,作品自身的跨越历史越长,具体化作品的时间透视就越丰富。随着作品事件的情节进展,读者也在不断更新自己的透视方式,作品正在阅读的部分的具体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已经读过部分的具体化方式,对一部作品的完全理解也只有通过这样的理解透视才能实现。
2自为开悟:审美思维再造读者世界
审美思维是面对文学作品的一种能动思维,也是再造文学意义的一种创造思维。“本文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并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的。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行为。”[4]383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性的产物,所有的理解性阅读都表现为一种创造性的解读精神。在文字的理解和解释中指向一种理解的意义,原本陌生的静止的语言变成了绝对亲近的动态的东西,以至文学作品就像是在对我们陈述一样。因此,阅读理解的能力,善于理解文字的审美思维,就像是一种隐秘的艺术,促使读者将无生气的意义痕迹转换成有生气的意义精神。
姚斯说,“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7]26正因为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和人类活动的其他产品一样有着一系列的特性和要素,阅读理解也就会在读者的传递过程中出现一种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从简单解读到审美解读的连续性变化,甚至在与阅读过的作品进行比较综合中接续其他阅读意见,构成读者丰富而充实的经验视野。由于读者的个人经验、心境、文学修养和文化背景的不一样,可能导致读者角色以不同的理解方式去开悟文本的意义。这个实现的过程是一个读者选择的过程,任何一种理解的具体化都离不开具体化的背景。读者在接受作品信息的时候和自己的理解构成呼应,读者和作品之间的交流成为一个能动修正的过程,阅读理解就成为了一个阅读事件。
作者往往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在现实中寻找文学的材料或者可以加工成文学的内容,将历史、文化、道德、政治等因素凝聚于审美价值之中,在审美理想的照耀下融化成文学艺术的对象和内容。童庆斌先生反复强调,“文学的特质首先根源于现实的审美之中。文学既然是审美价值的凝聚化和物态化,那么他的特质就是审美。”[5]27文学阅读唯有在审美状态中才能让读者挣脱时间的束缚,才能深刻地打动读者的人性。“如果我们把感性规定的状态称为自然状态,把理性规定的状态称为逻辑的状态和道德的状态,那么,我们就必须把这种实在的和主动的可规定性的状态称为审美状态。” [1] 63我们只能在审美的心境中去接受文学作品馈赠给我们的精神,在作品中获取作者的情感与个性、观念与精神,从而陶醉于审美思维的生命自由之中。
读者的自为开悟,是一种开智明理的审美思维。整个审美思维的过程,不仅表现为把审美对象情感化的感性自由,更表现为把审美对象认识化的理性自由,它是一种灵魂与自身的对话,在通向思维品质的路上不断进行着自我的超越。因为内心世界充满了期待与光明,文学阅读就从寻求理解出发向自我理解努力,因此,只有积极的文学阅读才能发现和重构文学作品独有的结构和丰富的意义,也只有积极的审美思维才能证明和实现文学阅读独到的理解和美的创造。
参考文献:
[1][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张玉能,译南京:凤凰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2
[2]朱光潜朱光潜讲美学[M]南京:凤凰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11
[3]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8
[4][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基本特征:上卷[M] 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童庆斌文学审美论的自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7][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8][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10
[9]储建明视阈融合:穿越时间距离的阅读理解[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5)
[10][德]W·伊泽尔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M] 霍桂恒,李宝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5
[11][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基本特征:下卷[M] 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615
审美主客体,顾名思义,就是审美的主体与客体。审美主体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审美客体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审美实践中审美主体就研究的对象。
文学接受与传统文艺学中“文学欣赏”或“文学鉴赏”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学接受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与再创造的一种特殊的审美精神活动。它包括着文学欣赏或文学鉴赏的基本涵义与特征。但是,文学鉴赏是以欣赏对象即作品为中心的,而文学接受则与20世纪70年代开始跃起来的接受美学想联系,主张在文学接受过程中以读者为中心。由于他们的理论背景不一样,因此在理解作品与读者关系时侧重点也产生差异。接受美学作为理论的一个派别,特别重视对艺术接受过程中阅读主体再生产、再创造特点的研究,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着人们去发现的“神秘之物”。接受美学的理论家姚斯曾说:“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行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这就是说,文学接受具有“对话性”特点,作品离开读者主观的参与、评价与创造,其意义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以把握文本深层意蕴为目的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进行主动选择、接纳或扬弃的过程。
(一)接受者的语言文字能力
文学接受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识字只是语言能力的基础,对于阅读文学作品而言,更重要的是语义知识、语法规则、语用习惯与语言经验。他们构成了一个读者必须的语言综合理解能力,是特定的语言环境长期熏陶和相当程度的语文教育训练的结果。
(二)接受者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
文学接受者应该具有起码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文学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部分,是特殊的审美文化。它与文化的其他领域保持密切的联系,包容着诸如哲学、宗教、历史、道德等方面的多种信息与内涵。同时,文学作品既是作家思想的载体,又深深地渗透着民族文化精神和社会时代意识。因此,文学接受者面对的是兼容并蓄的文化复合物。他作为主体,要与对象形成响应关系并进入对话状态,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思想水平。
(三)接受者的审美能力
文学接受者应当拥有基本的文学审美能力。具体到文学接受,接受者需要有文学兴趣和一定的文学知识,相应地养成文学阅读习惯并不断积累文学经验。更为重要的是,接受者应该按文学的方式阅读文学作品,用审美的眼光来理解审美对象。 所谓“接受心境”,是指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它会直接影响到接受者的阅读行为与接受效果。文学接受心境要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一)接受者的兴趣
接受者要对具体的文学作品有兴趣。接受者光有一般的文学兴趣还不行,还必须有针对某一部文学作品的特定的兴趣,如此阅读才能现实地进行。
(二) 接受者的审美心态
接受者需要暂时与现实生活拉开一定的距离,以保持一种审美的心态。布洛在20世纪初又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距离说”。布洛认为,只有心理上有了“距离”,对眼前的对象才能做出审美反应。这里,“距离”有两层意思,即既要与现实生活、现实功利态度拉开较大的距离,又要与审美对象即作品保持尽可能缩小的距离,也就是要暂时远离现实而不断逼近作品。我国古代文论中的“虚静说”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这种审美的接受心境。
(三)接受者的对话愿望 (一)作为客体条件的文学作品 满足接受者的阅读需求
(二)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
(三)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
编辑 | 考文学
排版 | 考文学
一、名词解释
艺术真实: 指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艺术真实是一种审美意义上的真实。
艺术概括: 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人文关怀: 简单地说,就是对人的关怀。它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独立人格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它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人文主义是文学的灵魂和存在的根据。
形式创造: 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是一个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互动过程。它体现为对艺术内容内在结构的组织和构成,又体现为运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表层结构、体裁样式、韵律节奏、表现手法)生成内容并使之呈现的外在形态的创造。形式创造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它是文学的真善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它的基本内涵是内容形式化和形式内容化。二者是一体化过程或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有意味的形式”: 由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在其著作《艺术》一书中提出,他说:“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的关系,激发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我视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艺术的共同本质。”总起来说,形式之所以是“有意味”的,是因为它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审美理想: 审美理想也称美的理想,是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融合了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审美理想的形成深受文化传统、社会语境和阶级身份的影响,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和阶级特征;审美理想又与个体的秉性、经历和修养密切相关,因此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
“诗意的裁判”: 是指对文学创造的评价,这一概念是由恩格斯在1883年12月致劳拉·拉法 格的信中评价巴尔扎克时提出的,他说在巴尔扎克的作品里不仅“有1815年到1848年的法国历史”,还有他对这个历史的富有“诗意的裁判”。所谓“诗意的裁判”就是善与美的统一,它既是情感评价的价值品格内容的规定,也说明了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
二、简答题
1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和科学真实的不同
(1)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生活真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已经发生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生活事实,或者说,生活真实就是历史的或现实的生活。生活真实是无限广大的,无限丰富的,也正因此,它才成为艺术真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生活真实虽然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的揭示,作为自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假定性情境之中。从这个侧面上说,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它的反映。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就是说,艺术真实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的产物。另外,如果说表现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性东西的价值取向是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那么艺术情境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文学既然不是对生活真实的照抄照搬,作家就必然会从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出发,对生活真实进行选择、发掘、提炼、补充、集中、概括,通过想象和虚构予以重组、变形及再塑。
(2)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科学真实是指用逻辑抽象的思维方式致力于研究对象的本质揭示与规律把握的科学意义上的事实,它是一种抽象的真实、逻辑的真实,具有客观性、真理性、普遍性。就揭示和表现客体世界内蕴(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价值追求而言,文学创造与科学活动是相通的;然而文学反映客体世界的审美特征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这就使它与科学真实区别开来。从这侧面上说,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科学的目的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力求客观性。文学创造则不然,它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感悟与表现带有主体性或主观性。文学创造对自然界如此,在描绘社会生活时也是这样,它所提供的“真实”都是主观化、心灵化的真实,是体验的真实。文学按照主观化方式把握客体世界以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为目的价值取向,使它必然要讲究“诗艺”。“诗艺”即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运用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创造的艺术真实,能够使其价值取向得到理想的表现,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综上所述,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它既不像生活真实那样与生活本身是同一的,也不像科学真实那样能够验证和还原。
2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文学创造首先是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界的认识活动。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诚然真的并非都是善的和美的,然而善的和美的却一定是真的,没有“真”,“善”和“美”就失去了根据和依凭。实践证明,作家对对象世界的理解、反映和阐释,只要合情合理,他的作品就会具有“真实性”的品格;而具有“真实性”品格的作品,才能让读者产生信任感及认同感,并因其与“善”、“美”相统一而为之所吸引所感动,从而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享受。一句话,“真”乃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实现的基础。其次,文学创造还是情感地评价对象世界的审美活动。其价值取向的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因为“美”不仅根植于“真”,它还源于“善”。作为实践活动,文学创作探索伦理问题,其核心是向“善”,体现为“人文关怀”,并激发人的丰富情感。最后,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饱含真情实感的形象“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呈现美的境界,体现为“文体升华”。当艺术真实的创造及其蕴含的情感评价成为“真”与“善”的统一时,这统一便构成文学创造追求的审美价值。然而这个“美”尚处于内容状态,还需要相应的形式创造予以外化与体现,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因此,形式创造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但在实质上,形式创造是贯穿于文学创造活动的始终的,即是说,从艺术构思到作品诞生的全过程,都蕴含着一个“文体升华”或“形式美”的问题。所以,“美”是与“真”、“善”一体化的,它附丽于“真”、“善”,又使“真”、“善”得以升华。
总而言之,真、善、美即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真、善、美是文学创造活动中“三位一体”的价值结构,它们相互融通,属于人类三个根本的精神世界:认识、伦理和美学,就其内在机制的主要方面而言,“艺术真实”主要与真相关,“情感评价”主要与善相关,“形式创造”主要与美相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