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勒索:这样识别操控者,才能找回本该属于你的自信

情感勒索:这样识别操控者,才能找回本该属于你的自信,第1张

你认为善解人意是自己的最大优点,大家也都这么评价你,可是有一天,因为你没有满足好朋友的要求,而被指责,他故意说,“你只会为自己着想”。

你会不会想马上证明自己不是这样的人?

如果你的行为,被他的这一句话影响了,那么,你很有可能,在情感上被他操控了。

回想生活中遇到的事,这样的情况,我们并不会感到陌生。如果很容易动摇自己的立场,长此以往,会慢慢形成惯性,深陷“满足别人、委屈自己”的泥潭。

美国资深心理咨询师苏珊·福沃德女士,把这种人际关系定义为“情感勒索”,也就是,你被他人操控。这可不是单纯的缺乏沟通,而是双方心理能量上的较量。

在这种病态的人际关系中,无论你付出多少,总是被对方要求给予更多,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你会不会认为,强势的人才会在情感上操控别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情感勒索者还有可能以弱者的形象出现。

比如,老同学混的不如你,三番两次求你帮忙,你都帮了,但这次涉及到公司制度,没办法走后门,他却很委屈的说,“除了你,没人能帮我了,你总不能看着我丢掉工作吧,那我这一家子的生活怎么办?”你是不是又心软了?

在情感勒索的案例中,都包含了情感勒索的六个阶段,依次是:

对方提出要求

你发出抵抗

对方开始施压

对方步步威胁

你最终屈服

进入下一个循环。

有时候你隐隐感觉到自己被操控,而更多时候,你只是心理不舒服、不情不愿,甚至有点自我怀疑,但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情感勒索的受害者。

长时间被情感勒索,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可小觑,如何改善这样的情况?

我们可以从识别情感操控开始。

在前面的两个小例子中,我们知道了情感勒索者可能是强势的,也可能是看上去弱势的一方。但是,他们的行为模式是有迹可循的,《情感勒索》的作者苏珊·福沃德这样总结,“控制你的行为,不理会你的抗议,深信性格和动机优于你,对于你们之间的真正的问题采取逃避态度”。

下面我们来看看情感勒索者的不同类型,学会识别操控者。

1 施暴者:

有的“积极施暴者”通过语言暴力进行威胁,还有的“消极施暴者”通过沉默给对方造成压力,也就是让人难以忍受的“冷暴力”。

2 自虐者:

“施暴者”伤害别人,而“自虐者”伤害自己,最严重的情况是“以死相逼”。

3 悲情者:

与直接进行语言威胁的“施暴者”相比,“悲情者”更像演技派,用苦大仇深的样子让人感到良心不安,再实施操控。

4 引诱者:

这是四种类型中,最不易被察觉的,因为“引诱者”常常披着伪善的外衣。他们就像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你完成一个关卡,就能得到相应的奖励,如果不符合他们心意,游戏暂停,直到你屈服了,游戏才能继续。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情感勒索者的惯用伎俩,进一步识别操控行为,在第一时间看出对方的“套路”,才有可能摆脱操控,重拾自信。

1 二分法

情感勒索者善于把自己塑造成正义、合理的一方,而所有问题都出在我们身上,只要按照他们说的去做,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不少长辈喜欢用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来控制晚辈,不听话的是“坏孩子”,听话的是“好孩子”,但转念一想,晚辈是怎么被归类为“坏孩子”的呢?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按照长辈的意愿去做。

二分法走向极端,演变成了病态化。 也就是说,操控者暗示或明示你,你现在没有判断能力,你有性格缺陷,你需要我的帮助,所以要听我的。

一步步让你产生自我怀疑,落入到他的掌控中。

2 联盟

当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劝说你时,情感勒索者便会拉帮结派。一个阵营里的人轮番上阵,让你招架不住。

例如,家庭伦理剧中常常有这样的场景,丈夫出轨,妻子得知后提出离婚,而丈夫不同意,但也劝不住妻子,于是去找双方父母,先是痛哭流涕承认错误,然后利用双方父母劝说妻子。在这里,妻子一对五,不仅要承受丈夫出轨的痛苦,还要顶住“不准离婚正义联盟”的压力,苦不堪言。

3 比较

负面比较最容易挫败一个人的自信心。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是我们的噩梦,长大后“其他部门的业绩”又成了新问题。

一开始我们的颇有自信,也知道自己承受的底线,但在一次次的负面比较中,我们开始嫉妒、自我怀疑,不再确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于是,被情感勒索者继续操控。

以上三种手法的共同点在于,循环往复降低我们的自我认知,对自己不再自信,变成了他们的傀儡。

通过分析情感勒索者的类型和手段,我们懂得如何识别操控者的面孔,这是摆脱被操控的关键第一步。

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让你愧疚,让你愤怒,让你自我怀疑有些人掩饰的很好,看上去是在纠正你的错误,帮助你成长,为了你好。

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形成这样的习惯和性格呢?

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被操控者的成因,才能开启重建自信之旅。

稍加观察你会发现,情感勒索者不喜欢“输”,能在心理力量的角逐中“赢”,是他们的终极目的。情况严重的话,会无所不用其极,不达目的不罢休。

让我们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一探究竟。

1 以自我为中心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成因,通常一个自私的人,会把自己当成宇宙的中心,心理上和行动上都要求别人为他服务。

而这种性格的成因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原因可以细分到下面将要谈到的第二种成因。

2 缺乏挫折教育

有些情感勒索者,从小没有尝到过“得不到”的滋味,长大后形成了“这都是我应得的”想法。原因在于,缺乏挫折教育。

例如,一个收入平平的女孩子,朋友圈却展现了中产家庭的生活状态。小时候向父母要钱,结婚后向丈夫要钱,满足自己买买买的欲望,不给就要离婚。这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女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工作忙,没时间陪她,始终用物质来弥补,成家后,惯性使然,她依然要过顶配的生活,满足物质欲望和虚荣心。

父母让孩子得到想要的一切,并不是好事,缺乏“逆商”教育,让他们丧失了应对失望和挫折的能力,塑造出了情感勒索者。

3 好为人师

常说“我是为你好”的人,往往是自大而且喜欢掌控的人。这类人还有一个特点,善于引经据典,什么专家说,什么著作说,总之,用尽一切办法把这件事美化成“真理”的样子,让你无法反驳。

嘴上说着“我是为你好”,其实是以满足自己为目的。

4 害怕被拒绝

每个人都喜欢被接纳的感觉。建议被采纳、要求被同意,这样的体验会让人自信。

“得不到”是无法接受的,被拒绝是他们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会与他们心底最深的恐惧感联系起来。

这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家庭没有给与足够的关心爱护,或者曾经的经历留下的心理阴影。

不难想象,永远想要得到更多的人,会想方设法让别人满足自己的要求,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操控者的行为模式。

5 无法接受失去

有得有失是人之常态,但是在情感勒索者眼里,“失去”也无法接受的。有人是因为好胜,另一些人是因为童年创伤。在心理学里,有一种说法,一个人现在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童年创伤。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案例分析,看看这个“粘人的太太”是经历了什么。

艾伦除了上班,多离开半步,妻子朱莉就会崩溃。她的情绪爆发过程,每次都是这样:从无助难过、小声啜泣,到歇斯底里。每次都需要艾伦认真安抚才作罢。一方面,艾伦很开心,自己被需要,另一方面,他很苦恼,出差越来越频繁,妻子的情绪也越来越不稳定。 于是他们去看了心理医生,原来在她初中毕业典礼前几天,她最爱的父亲突然去世,包括母亲在内的全家都崩溃了,朱莉一个人承担了所有善后,从来没有公开掉过一滴眼泪。从此之后,她觉得任何一个深爱的人,都有可能毫无征兆的离开,长期在这种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中度过。

所以,她变得非常粘人,无法接受丈夫不在自己眼前。再也不想被拒绝、被遗弃、被忽略。

有很多人对情感勒索无力招架:

“我这样做是不是太自私了?”“我该妥协多少才不会后悔?”“我太害怕失去了,要不再忍忍吧”

于是自己一步步退让,甚至失去底线。

一旦发生情感勒索,亲密关系中原本的“爱的互动”,变成了“控制与被控制”。

看上去只是每次退了一小步,然而就像这句谚语所说,“不论是白蚁还是飓风,都可能毁掉一座房子”。

而在情感勒索中,毁掉的不仅仅是一段人际关系,对被操控者来说,最严重的是打击了自信。从自我怀疑开始,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度不断降低,影响自己的判断力和行为模式。

因此,我们分析了情感勒索者的类型、套路、成因,从识别他们的行为开始,重新找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信心。

一旦认清了自己正在遭受情感勒索,就能从“被牵着鼻子走”的控制中,脱离开来,理性的看待这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从第三方的客观角度分析操控者的行为模式,知己知彼,慢慢改善自己的处境,重新变成那个自信乐观自己。

来自:图虫创意,东方IC

目录 1 名称 2 概述 3 游戏疗法的适应证 4 游戏疗法的禁忌证 5 准备 6 方法 7 注意事项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游戏治疗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游戏治疗 已经自动替换为 游戏疗法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名称

游戏疗法

2 概述

游戏疗法是使用游戏作为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的一种干预方法。由于儿童不善于通过语言向父母或老师表达他们的内心想法,游戏能够提供具体的形式来表达儿童的内心世界;通过治疗师选定的一系列游戏,让儿童在自我指导中学会如何应付生活。治疗所使用的策略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来访者中心游戏疗法、结构式游戏疗法、格式塔游戏疗法、亲子游戏治疗及父母子女交互游戏疗法等。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团体进行,还可将游戏疗法用于家庭治疗中。

3 适应证

游戏疗法适用于:

1各种儿童情绪问题。

2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

3注意缺陷障碍(儿童多动症)。

4攻击性行为。

5亲子关系问题及某些亚临床的行为问题等。

4 禁忌证

1尚未缓解的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

2其他有明显行为和(或)情绪异常而无法合作的患者。

3精神发育迟滞或儿童孤独症有明显行为和(或)情绪异常尚未得到控制者。

4严重躯体疾病或传染病。

5 准备

向患者或家长说明治疗的必要性及应注意事项,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

6 方法

游戏疗法中要经历几个阶段,包括熟悉/引导阶段、评估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结束阶段。

1熟悉/引导阶段  主要是治疗师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着重于探索性、非特定性、创造性的游戏。

2评估阶段  儿童提供有关家庭、个人的资料给治疗师,通过探索性、关系性游戏,着重于了解儿童的内心体验。

3中期阶段  制定治疗计划,针对儿童的问题,如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成就感、学习在面对特定情境时以更具适应性的方式进行反应。

4后期/结束阶段  以戏剧性、角色扮演性游戏为主。儿童建立了与治疗师的关系,将自己的焦虑、挫折、愤怒表达出来;儿童体验到自主的游戏时间,得到真诚的关怀和赞许,被允许去发展自我;在治疗师的调整下,儿童学会自我控制,促进内在的平衡。儿童及其家庭为治疗结束做准备。

7 注意事项

1游戏疗法室的设置。游戏室的大小以14~18平方米为宜,足够给2~3名儿童提供团体治疗。墙壁以乳白色系为佳,可以造成一种明亮、愉快的气氛。在两面墙边放置玩具架,展示各种不同的玩具和器材。一张桌子、二张儿童椅子,一张靠椅。有条件的地方,应安装单面镜及摄像机,用于亲子团体治疗,让父母观看治疗师如何与他们的孩子玩。选择玩具的原则,其一,要与游戏疗法的目标相符;其二,与游戏疗法的理论相符。

2治疗师应该无条件的接受儿童,营造一种宽容的氛围,使儿童能充分表达他的感受。

3治疗师必须具有洞察力,能够迅速识别儿童所表达的情感体验。

4治疗师应该始终尊重儿童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他们能够自己处理困难;不能以任何方式直接指导儿童的行为。

5治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治疗师不能试图加快治疗过程,而只是跟随儿童的步伐。

AI绘画未来机器人类关键词分享

Futuristic Robotic Companion - 未来机器人伴侣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sistant - 人工智能助手

Advanced Humanoid Design - 先进的人形设计

Virtual Reality Integration - 虚拟现实融合

Self-Learning Abilities - 自学能力

Voi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 语音识别技术

Emotion Detection - 情感识别

Multilingual Communication - 多语言交流

Personalized Assistance - 个性化协助

Autonomous Navigation - 自主导航

Facial Recognition - 人脸识别

Gesture-Based Interaction - 基于手势的交互

Augmented Reality Display - 增强现实显示

Robotics for Healthcare - 机器人医疗护理

Robotic Home Automation - 机器人家庭自动化

Adaptive Limb Technology - 自适应肢体技术

Efficient Household Chores - 高效家务劳动

Companion for Elderly - 为老年人提供陪伴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 - 智能辅导系统

Robotic Security Guard - 机器人安保警卫

Drone Delivery Service - 无人机送货服务

Robotic Farming - 机器人农业

AI-powered Transportation - AI驱动的交通系统

Robot-Assisted Surgery - 机器人辅助手术

Smart Home Integration - 智能家居整合

Robotic Entertainment - 机器人娱乐

Robotic Personal Trainer - 机器人个人教练

Intelligent Financial Advisor - 智能金融顾问

Robotic Emotional Support - 机器人情感支持

Robotic Language Translation - 机器人语言翻译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t - 人工智能艺术

Robotic Fashion Designer - 机器人时尚设计师

Virtual Reality Gaming - 虚拟现实游戏

Robotic Space Exploration - 机器人太空探索

AI-assisted Personal Stylist - AI辅助个人造型师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 - 智能个人助理

Robotic Sports Trainer - 机器人运动训练师

Robotic Disaster Response - 机器人灾难应对

AI-guided Art Therapy - AI引导的艺术疗法

Robotic Musician - 机器人音乐家

Autonomous Self-Driving Cars - 自主无人驾驶汽车

AI-powered Medical Diagnosis - AI驱动的医学诊断

Robotic Language Tutor - 机器人语言导师

Smart City Infrastructure - 智能城市基础设施

Robotic Exploration of Ocean - 机器人海洋探索

Virtual Reality Travel Experience - 虚拟现实旅行体验

AI-generated Artwork - AI生成的艺术作品

Robotic Industrial Automation - 机器人工业自动化

Personalized Robotic Chef - 个性化机器人厨师

AI-driven Financial Trading - AI驱动的金融交易

Robotic Companion for Children - 机器人儿童伴侣

Virtual Reality Education - 虚拟现实教育

Robotic Exploration of Mars - 机器人火星探索

AI-assisted Fashion Styling - AI辅助时尚造型

Robotic Delivery Service - 机器人送货服务

Intelligent Personal Health Monitor - 智能个人健康监测器

Robotic Wildlife Conservation - 机器人野生动物保护

AI-powered Creative Writing - AI驱动的创意写作

Robotic Construction Workers - 机器人建筑工人

Virtual Reality Fitness Training - 虚拟现实健身训练

没用。日子是你自己过,又不是机构帮你过。

很多人在失恋之后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信息,就会弹出很多的情感挽回机构,这些推送的广告中很可能有着众多的骗局,在你看到这些所谓号称可以挽回男友的情感挽回机构之后,就会有人联系上你。

利用你这时候对于情感恢复的渴望,再告诉你有很大的机会帮你挽回,只要按照他们说的做,这种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因为渴望爱情的回归而交钱,甚至会因为一时脑热根本不在乎服务费的多少就交了钱。

交钱之后他们所谓的服务就变成了给你发几份资料让你自己学习,再偶尔会教你如何聊天,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根本没有什么效果,于是就会想退费,但是这些机构根本不会同意。

情感挽回被骗情感公司诱导骗了,需要的证据追回损失:

1、首先需要情感挽回服务合同或是协议。

2、与业务员和情感挽回的聊天记录。

3、向情感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

遇到情感挽回纠纷,及时地收集相关的证据,只要服务期没超过,遭遇情感纠纷案件寻求法律帮助挽回损失!

继微软小冰在去年成功登陆腾讯 厘米秀平台之后,微软小冰与腾讯 的官方合作将进一步深入,新一轮合作将以微软小冰进入 群聊和 公众号为重点。目前,群主只要将 升级到67版本,即可在群管理设置中邀请小冰进群。拥有实时情感决策对话引擎的小冰,不仅可以与群用户进行实时对话,还支持语音和图像的多感官交流。除了聊天功能外, 群聊小冰还开放了测天气、猜成语、占星术、对诗等群游戏和群管理技能。引入小冰后, 群主将获得其由腾讯 官方授权的群管理技能。同时,根据过往小冰在社交媒体上的表现,引入小冰的 群的活跃度预计也将有很大的提升。微软小冰在腾讯 平台的公众号也已开通, 用户还可以关注小冰,进行一对一的实时交流。自2014年5月29日诞生以来,凭借微软在图像识别、自然语音、大数据、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以及独特的“情感计算框架”。微软小冰已拥有数千万用户,以200亿人机对话、平均对话23轮的“硬”指标迅速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人工智能“美少女”,并与用户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结,成功着陆日本、美国等市场。

《Android智能穿戴设备开发实战详解》怎么样

Google推出了针对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新版Android操作系统。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这款新操作系统率先应用在一些智能手表之中。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两款不同的可穿戴设备搭载了相同的操作系统,这种结果也就意味着,针对一款智能手表的应用与服务不会运行在另一款智能手表上。

事实上,AndroidWear已经让其它智能手表操作系统——例如,索尼为Smartwatch2打造的基于Android的定制操作系统等显得有点多余。

像三星Tizen(搭载在Gear智能手表之中)之类的操作系统似乎已难以吸引开发者的关注。

在此方面,谷歌已经做得非常出色。

不过,AndroidWear在初步发布之后,并非有关此系统工作模式以及其功能相关的所有事物都非常完美。

还是有很多优缺点的,这里就不赘述了。

什么是智能可穿戴设备,怎样算的上是智能

智能可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服饰等。

广义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运动手环、智能首饰等)。--OFweek可穿戴设备网

智能穿戴设备利用脑意念可控制玩具,它是怎么做到的?

在一些魔术表演中,人类通过意念可以控制身边物体移动,虽然这种意念控制具有欺骗性,但是通过科学的方式还是有可能达到。事实上,当人脑陷入思考或者接受外界刺激的时候,会释放出一定能量的脑电波,通过检测这些脑电波,能够有效获取人的内在情绪以及读懂人脑所下达的指令。

以前的脑电技术主要集中在医疗康复领域,而未来脑电技术将有更多行业级别的运用,涉及交互方式的改变,其对智能家居以及VR产业都有推进作用。在今年的CESAsia上就出现了不少与脑电波密切相关的产品。

如今的VR产品设计者开始考虑如何将人机更好的进行交互,在现有的一些VR设备中,通过特定技术捕捉使用者动作或者面部表情进行场景交互体验,然而这些技术却在获取人类真实情感中有一定难度。

未来一旦这项技术能够得到运用,将能够提升现有机器人以及VR设备的交互体验。

改变交互方式

目前VR产业中较为常用的交互技术包括动作捕捉、触觉反馈、眼球追踪、语音交互等技术。一些VR头显厂商如Oculus、索尼、HTCVive等采用虚拟现实手柄作为标准的交互模式。这样的交互设备显然是用来进行一些高度特化的游戏类应用的(以及轻度的消费应用),能够满足早期游戏类玩家的消费群体基本需求。然而,这些交互方式都难以精准的将人类的情绪带入人机交互当中。

“中国脑计划”被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列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其主要研究方向是以探索大脑秘密、攻克大脑疾病为导向的脑科学研究和以建立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为导向的类脑研究。当前我国已经有企业具备脑电核心算法和技术并已经达到世界前沿国家的同等水平,这些核心的算法可以运用到医疗领域,教育领域,VR领域,智能家居领域,智能驾驶领域,群体大数据等领域,这背后可以拉动的产业发展和尚未挖掘的经济价值是非常大的。

“包括传感器、面目识别、眼球追踪都是输入的终端,但是这种输入无法让内容感受到你人的情绪变化,比如说你看到一个惊险刺激的动作片子,你很兴奋、很害怕,但是内容不知道。结合脑电技术,VR设备能够感受人的情绪变化,去调节我们,让我们的变得更加跟随用户的心情而动。”创达云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贺超说道。

过去人机交互技术在不断改变、简化,未来穿戴互联网人机结合方式类似于在《钢铁侠》中所描述的那样,机器和人的脑电将会互相结合交互,对于脑波式、瞳孔,包括表情,各种人工智能的算法都会结合在一起,给人最大的智能体验。

“VR本身是在内容上的缺失,而内容决定了VR将来的走向。脑电能够将内容和人之间、用户之间的交互的接口,又通过我们识别脑电进行分析,检测到我们的情绪,包括我们对内容的想象。比如说我们期望有内容的主角,有更多的运动方向,内容的操控,整个都可以在VR引进上实现。”贺超说。

作为人机交互的方式之一,通过戴在设备获取脑电,并将脑电信息输入设备做人类的情绪、情感识别,同时进行运动操控,对游戏或者是内容,进行上下左右等方向操控。

云睿智能正尝试开发VR内容与脑电技术结合产品,未来产品将会提供开放接口与教育产业、游戏产业进行对接。“在游戏、教育团队培训等方面,目前利用脑电技术的行业性VR解决方案是将内容教材植入到VR设备,使用者的学习、治疗效果可以通过他的脑电数据判断出来。”贺超告诉记者。

存在技术融合壁垒

市面上的大部分脑波智能穿戴产品运作原理基本依靠记录人脑电图,通过不同脑波频率判断人所进入的状态。与传统在医疗军事领域的脑波设备相比,这些脑波穿戴产品体积更小、成本更低、佩戴更加方便,无需专人辅导,用户就可以自行操作。同时,与移动互联网结合,配合一系列App可以增强用户体验,同时也打开了许多脑电波民用化的可能性。然而在行业上的应用还主要在于提供参考性的指标,而脑电技术要与消费产品深度融合,还需要克服一定的技术壁垒。

尽管脑电技术研究已经发展90年,然而要想在行业中得以应用,在收集分析脑电信息的精确度以及设备的便携性上都必须有所提升。

“现在的脑机接口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个体差异问题。有人上去以后控制轮椅可以100%准确,另外一个上去可能50%都不到,这是个体大脑决定。”全国工程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尧德中教授介绍道。

目前,脑电的信号采集设备主要分为三类:植入式、半植入式以及民用非植入式的脑电电极。这三种植入方式采集方式在效果以及适用领域上各有不同。

植入式的设备通常是将微纳米的电极植入在头皮下,由于干扰较少,其收集到的数据精度高,但是对使用者身体造成一定程度伤害,只能在治疗、科研领域使用。

而最主流非植入式由于需要利用电极与头皮接触进行脑电信息采集,采集时虽然不需要像植入式那样给使用者带来痛苦,但也需要将生理盐水以及导电液涂在头皮上,对于日常消费类使用会产生不小的麻烦。而金属杆电极的半植入方式,虽然在使用方便不损耗,成本费用也比较低廉。但是金属对信号的干扰性,对信息提取产生一定困难。

由于植入式电极所带来的不便,脑电技术要想向消费级产业发展必须要使用非植入的方式,而目前非植入电极所收集到的脑电波的精确度对比植入式来讲还有很大差距。脑电技术如今主要在医疗康复领域,一些健康类的智能穿戴设备都有对脑电技术的引进,然而检测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03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