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肯定会参加一些个人感情的,毕竟文人墨客在书写东西的时候,都会带有一些自己的主观感情在里面,不然的话,下笔也是没有趣味的。按照司马公的史记来看,他应该是掺杂了个人情感在里面,不然的话,怎么把文章写的如此精彩?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掺杂了很多个人感情在里面,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也是要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读。而且司马迁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所以在实际中难免会有些言语比较激烈。但是这依然不妨碍史记成为一步经典作品,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
如果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没有掺杂一点个人感情,那我们读的史记就是史官们的史书,了无趣味,因此史记也就不可能像今天一样,流传这么广了。所以对于文人墨客的作品来说,一定要有很强的个人色彩,不然的话很容易就被历史的洪流所冲走。能够留存下来的作品,都是很有特色的,独一无二的。
综上所述,司马迁的个人经历,在史记里面有所体现,所以我觉得,司马迁应该把他自己的感情也放在了实际里面,不然的话,史记就是一本枯燥无味的史书,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意思。司马迁能够让史记成为一本经久不衰的作品,肯定是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放了进去,如果没有一点个人感情的话,这部作品是不够出彩的,我们大家也不会牢牢记住他。
《史记》整理和保存了从五帝 传说 到西汉中叶三千多年的历史资料,全面而系统地记叙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和 文化 诸多方面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着。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史记》 读书笔记 及人生启迪,欢迎阅读!
《史记》读书笔记及人生启迪1
一位名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一世,若不读读《史记》就等于白了!“可《史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多么重要。
《史记》之所以流传千古而不变,首先是司马迁的人格魅力,人们为其顽强的拼搏精神折服。
汉武帝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出任太史令,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批判精神,深刻影响了司马迁的一生。”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规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堵,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归后”仕为郎中“,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以后又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游历了更多的地方。
这些活动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地理知识和生活 经验 ,亲身体察到了老百姓的疾苦,为他后期的写作夯实了基础。
司马谈归天,司马迁子承父业继任太史令,即”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并开始在”金匮石室“苦心阅读,整理历史字资料,其正式写作《史记》年四十有二,准备工作整整用了二十二年。
正当司马迁专心致志进入写作中,却不幸因李陵事件受牵连,下”蚕室“受”腐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一度他想到了死,但他为了实践先父论载天下之文的遗愿,强忍耻辱,又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圣先的遭遇中得到启发,最终战胜了自我,”就极刑而无愠色“,”隐忍苟活“以完成著作《史记》的宏愿。百三十篇,526500字写了十一年,其艰辛程度不言而喻。
可见这位史学家,为了这部史记,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忧思奋发,著成信史照尘寰。最凄惨的际遇,最悲壮的人生,却造就了中国最壮美、最瑰丽的千秋史笔。正所谓:绝境生绝唱。怜才膺斧钺,吐气化虹霓,刀剑染血式的苦难,促人思考,而这样的思考,是为苦难加上一层霜并使之深入精神领地里再度受难,最后才绽放出一丛丛艳丽的菊花来。《史记》似梅,枝瘦花馥;《史记》如菊,蕊寒香冷。正如两千多年后鲁迅先生所赞:”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是一个真正的血性男儿,其执着,其坚韧,其真性情与《史记》一道永远彪炳千秋,永垂史册。
《史记》读书笔记及人生启迪2
自年初陆陆续续的读《史记》,先是听了吕世浩老师的《秦始皇》《史记》课程,有了一点点基础和兴趣,然后从最喜欢、也相对易读的列传开始读,第三步是从头开始读。
为什么最终回到了重头开始读的路上来因为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想要搞清楚列传里那些人物的行为动机、心理,得明白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状况,只得从头开始了解,文化是如何传承、演变的。
在跳过目前无法挑战的表后,来到了《礼书》。作为现代人,我对于“礼”是有些嗤之以鼻的,认为是“封建时代的流毒”。本着随便读读的心态浏览。读到太史公认为礼从何而起时,便肃然起敬。
礼由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仪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于物,物不屈于欲,二者相待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稻粱五味,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茝(chai),所以养鼻也;钟鼓管弦,所以养耳也;刻镂 文章 ,所以养目也;疏房床笫几席,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
译文:礼制因人而产生。人们生来就有欲望,有欲望却得不到满足就不可能没有怨恨,怨恨毫无限度时就会引发争斗,有争斗就产生祸乱。古代圣王讨厌这种换乱的局面,所以制定礼仪道义来滋养人的欲望,满足人的需求,使欲望不会因为物质不足而受到限制,物质也不会因为欲望的增长而显得匮乏,两者相互协调而能长久,这就是礼制产生的原因。因此礼仪就是一种调养之法。稻米、高粱、五味食品,是用来调养口舌之欲的;香料、鲜花、芳草,是用来调养嗅觉之欲的;钟鼓、管弦演奏的音乐,是用来调养听觉之欲的;精雕细刻的花纹,是用来调养视觉之欲的;宽敞的房间和床榻、几案、坐席,是用来调养身体之欲的;所以礼仪就是一种调养之法。
这和我之前对“礼”的模糊印象是多么不同啊!将“礼节”直接混淆为“礼”,以点代面,认为“繁琐、形式化的礼仪”就是古人倡导的“礼”,果真是因为读书少的缘故啊!
《史记》读书笔记及人生启迪3
中国文学家鲁迅以前说过: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近期荣幸拜读,期待将读后的体会与大伙儿共享。
史记勾勒了从黄帝时期至汉武帝年里的历史与本人的所有喜怒哀乐,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去勾勒一个个新鲜的人物品牌形象。其对远古时代传说 故事 的记述与对奴隶制社会的描绘,是古往今来史籍的独一无二的记述,因此,其历史调查价值是无穷无尽。但老百姓为什么要读它呢因为它无以伦比的文学类价值,《离骚》是战国时期屈原的出色经典作品,史记能与它一概而论,是一种荣幸,从这当中能够看得出史记的文学类价值是无以伦比的,这也是史记深受古往今来社会各界人物青睐的缘故所属。
吕不韦为了更好地帮子楚而游说秦国,子楚同意:要是他游说取得成功,便与他共享资源秦国。因此吕不韦拿五百金赠给子楚,有那五百金游说秦国。我觉得子楚十分贤能,是个候选人。因此,华阳夫人与皇太子安国君决策将子楚做为继承者。吕不韦调了好多个婢女与他同居生活,子楚要他们,吕不韦给了他,但瞒报了在其中有一个早已孕期的实情,之后,这一女人生下了嬴政。这时候,安国君继位,没多久,子楚继位,之后,嬴政继位,吕不韦获重赏。
总而言之史记使我对历史的心态发生了更改:一开始我觉得历史是一种可望不可及而不能侵害的自尊,是史学家才会科学研究的东西,史记离大家凡人很漫长;读过它以后,我认为历史与大家的间距近在眼前,而并并不是那麼漫长,史记也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千家万户家了。
例如从项羽的的身上,大家就能看得出他那勇猛善战的特性,正是如此他才击败了秦王朝;还可以看得出他不尊重属下,急于求成的特性,这也使他最后迈向衰落。史记中的每一个人物全是那样,有优势也是有缺陷,他遭受器重到衰落都是有他自己的缘故,从这当中能够看得出人生道路昌盛之道,这也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风采。总而言之,以史为镜,能够知盛衰,综合性到现在是:以史为镜,能够知方位。
因此,史记是一部的的确确的好书,一部古代典籍,一部造型艺术佳品!
《史记》读书笔记及人生启迪4
翻看《史记》,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那些在历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能够忍辱负重,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此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著作,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个文人就是司马迁,而这部无与伦比的史学著作就是《史记》。
虽饱受命运的捉弄,但值得赞叹的是,在那般恶劣的境况下,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奋进,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数倍心血,终于完成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因此,我由衷地敬佩司马迁先生,他的执着,他的毅力,他的韧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样受人景仰。
文中《鱼肠剑》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故事里吴王的手下公子光想篡位,成为皇帝。于是和伍子胥物色到的一位勇士专诸一起商讨计划。终于,等到了这一年,楚平王逝世,楚国对外戒备有所松懈,吴王就发派精兵攻打楚国,这样一来,吴王在吴国的势力就减弱了很多。公子光叫来专诸,让他去刺杀吴王。这天,公子光把吴王请到家里盛情款待。酒席上,吴王身旁有亲兵手持长矛守护,吴王以为自己很安全,就不停地接受着公子光的敬酒。在吴王醉酒时,公子光就假装脚伤复发,先躲进暗室。后来专诸端上一盘鱼,走到吴王面前,抽出藏在鱼腹中的匕首刺向吴王,吴王当场毙命。专诸被一拥而上的守卫杀死了。公子光见行刺成功,最后自立为新的吴王。
专诸早就知道行刺基本上有去无回,但他还是去做了,他一心为着公子光,甚至献出了生命。他十分忠诚,所以我十分喜欢专诸这个人物。
《史记》中每一个人物都刻画的如此栩栩如生,主要是司马迁在文中倾注了丰厚的情感,融入了对英雄的讴歌,使它充满了强烈的爱憎之情。本来一个史学家记述历史,只要求客观的,公正的记述,不要求抒发情感。然而读《史记》,你会很容易的跟着司马迁的思绪,为那些泪满襟的悲剧英雄感动,惋惜;又为那些奸佞的小人愤慨,汗颜。
所以读像《史记》这类的经典史学著作,首先要学会领悟人生,才能更好的去体会司马迁的心理感受,以及他对人生的看法。这也正是我读《史记》之时,最大的收获所在。
《史记》读书笔记及人生启迪5
在看完《史记》中弥子瑕与卫君的故事后,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悲切之感。人生在事,都脱离不了“捧与弃”这两种形态。可如何使自身不迷失在他人的影响中,清醒地活出自我呢我认为,当本分行事,对赞与恶都做好自己的本分,便可处之泰然。
君王本分,应理大于情,公正严明。自古以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向我们充分彰显了公平公正对治国的重要。卫君,不应以己情爱,对弥子瑕徇私。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灭国、商纣王宠爱妲己被灭国。对于君王而言,身上承担的,是国家、是子民。卫君未遵守自己本分,此乃其错。
臣子本分,应严守规矩,切忌逢迎。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正是对誉非的良好态度。弥子瑕不该倚仗君王宠爱,不顾尊卑秩序飘飘然。“伴君如伴虎”,臣子的本分是协理君王治理天下,而非阿谀奉承谋取利益。弥子瑕未守其职,此乃其错。
君臣和谐相处,更加为君为臣之本分。唐太宗李世民与他的臣子魏征是流传千古的君臣典例。魏征辞世,唐太宗言:“征逝,吾失臂膀。”弥子瑕,在卫君过分宠爱他时,并未劝谏卫君,反而失了本分;卫君,在容貌优异的臣子面前未树立出君王威严。君不君,臣不臣,此乃国之弊也。为二人之错。
万事纷纷扰扰,荣辱循环不定。没有哪一个人的一生全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哪一个人的一生全是荆棘满地的。事物前进是发展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即使道路坎坷,也要相信,未来光芒四射,希望充盈于生活。因此,一定不要在别人给予的快乐中迷失掉自我,只有坚守住自己,明白自身本分,才可以万事处之泰然。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现今社会,多的是“卫君”和"弥子瑕”。无数因反腐落马的"人民官"、偷息逃税的企业家、还有吸毒害人害己的“大明星”。他们迷失在欲望深渊中,被心性控制住了自己。由此可见,本分行事,才是平安度过生命的最好 方法 。
人生路漫漫。希望每个人都能恪守本分,对生活中的福祸,泰然处之。
《史记》读书笔记及人生启迪相关文章:
★ 史记的读后感及启发范文
★ 史记读书笔记5篇
★ 《史记》读书笔记与感悟初一作文10篇
★ 《史记》读后感心得5篇
★ 观看史记读后感及启示范文
★ 《史记》读后感6篇
★ 《史记》读后感1500字作文五篇
★ 史记读书笔记精选范文
★ 史记读书心得5篇
★ 关于《史记》读书笔记范文
有两个原因:
一,为了歌颂汉王朝。司马谈在临死时,曾对司马迁说,作为一名史官,别忘了著书歌颂西汉的“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司马迁自己也认为,对汉武帝的“盛德”和王侯将相大臣的功绩,作为史官如果不能记载、宣扬,是“罪莫大焉”。司马迁是西汉夏阳人(现陕西韩城县)。生于公元前145年,死于公元前87年左右。从小受过良好教育,20岁时曾漫游全国。后当官,虽只是一个小官郎中,但负责保卫、扈从皇帝,接近武帝机会比较多,并因此得到汉武帝赏识;以后接父亲司马谈的班,充当太史令。太史令在当时是一个中下级官吏,负责天文历法,掌管、整理国家的图书资料。官虽不大,作为一般士人,能有这个位子,已经相当满足了。正因此缘故,司马迁对汉武帝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一心想通过拼命工作“亲媚于主上”。司马迁遭宫刑后,担任中书令,相当于今天的机要秘书,天天在皇帝身旁。可见与汉武帝的关系非同一般。司马迁以“古贤臣”要求自己,爱岗敬业,一直是“尊宠任职”。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建元”是汉武帝的年号。“隆在建元”就是说汉武帝的功德达到了西汉诸帝的最高峰。
二,为了宣扬儒家思想。《史记》全书130卷,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达汉武帝之时,前后约三千年,共52万多字。司马迁于公元前104年开始写《史记》,花了十多年时间才完成。司马迁说,他之所以要写三千年的通史,主要是为了探讨历代统治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
艺,是指儒家经典。拾遗补艺,是指弥补儒家经典的不足之处。儒家经典发展到汉武帝时,数量庞大,内容烦琐,而且多半是一些抽象的原则,很难为一般人所吸收。司马迁感到,如能继承孔子著《春秋》的传统,撰写一部系统的通史,通过具体的历史事实,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就能更好地宣扬儒家思想,而弥补已有经典的不足。这是“拾遗补艺”实质所在。在宣扬儒家思想上,《史记》确实成为前无古人,独具特色的“一家之言”。
应该看到,由于当时汉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儒家思想是为巩固这一王朝服务的,所以《史记》虽说是歌颂汉王朝,宣扬儒家思想的,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伟大,相反,这正是高度评价它的一个前提。
如果说屈子流放始成《离骚》,那么司马受刑也才有《史记》。四是史家绝唱。《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先例,记载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内容,由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五部分组成。本纪是纲,纪传是目,纲举目张。“自是世有著述,皆以班、马,以为正史”。
摆在面前的史书应有尽有,这就为司马迁研究史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后来司马迁在狱中写作,条件简陋,能写出《史记》,可见司马迁精通历史,这也是《史记》内容具有真实性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是作者人品的秉直、正义、人品的证明。为完成父亲遗愿,而苟且含冤选择宫刑,是不得一而为之。司马迁完成《史记》死后数年,才被外孙偶尔发现,阅读,而具冒死献给朝廷这是传承。
司马迁这部伟大的著作《史记》,使后人详细了解秦朝前后的历史。就从司马迁因坚持正义,爱说实话而遭遇“宫刑”的这件事,以及他的身份和从事的工作、正直的人品、认真严谨的求实态度来看,他所写的这部《史记》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比如,这个书写到黄帝。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那要多少年?五千年前,几千年前的事情只能凭借传说和古代书籍记载来推论,毕竟年代太久远了,很多都不可考。
说尧舜高尚禅让王位,与《竹书纪年》完全不一致,都是被人为修改过的,用来说教天下人,也许他们用意是好的,但这种空洞的说教没有任何作用,司马迁之后的两千年,谁见过禅让?远古的时候王位更替,应该和非洲狮群狮王的更替一个样子。
历史中的人物有英雄也有恶魔,不是污黑一片。史记是一部充满纪实传记的作品,其内容基本可靠。而司马迁本人就是一位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看历史要去伪存真剥取内核,不能带有自己的主观臆断。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则是非常重要的。
鲁庄公: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本文主人公之一。
哀姜:齐国(应该是地位相当的高层)女子,鲁庄公夫人之一。
首先说明一点:哀姜并不姓“哀”,而是姓“姜”。这个姓氏是当时齐国的国姓,整个齐国的政权都是在姜子牙后人的手中。介于冷兵器时代女人地位的低下,所以,哀姜并没有名字。
然而,为什么要在她的姓氏之前加一个“哀”字?这其实是她的谥号。就相当于,用这个字总结了她的一生。
鲁庄公的母亲是齐国高层姜氏一脉,轮到鲁庄公自己,他要娶的还是姜氏一脉。换句话说:鲁庄公和“哀姜”是表亲关系。
然而鲁庄公有别的选择吗? 他没有 。
作为鲁国最大的邻国之一,齐国。人丁旺盛,地大物博。而对于这样的强者,聪明一点的都不会主动去招惹。
可是仅仅是不招惹还不行,你要表明没有敌意的心意。而表明心意的最佳办法就是: 扣押人质 (通常是一国之主的儿子,也就是太子。) 或者联姻 。
基于扣押人质常常被杀害的前例,鲁庄公选择了联姻。而这个联姻对象就是:哀姜。
有个词叫“相敬如宾”用来形容夫妻的恩爱。而鲁庄公对哀姜,只能是 敬而远之,然后听之任之。
为什么会这样子?且听我细细道来。
有一出戏曲叫做《醉打金枝》,(其中,刘忠河大师的那一版最为出名)香港也曾拍成电视剧。大致的故事是讲述郭子仪的儿子娶了公主,两个人经常争吵,最终被公主的哥哥杀害的故事。
回到鲁庄公身上:既然是政治联姻,必然有一方强势,一方弱小。在鲁庄公和哀姜的身上,他们代表的是自己的国家的实力。很明显,鲁国弱小,那么,在这场联姻里,鲁庄公就没有话语权。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没有话语权,还要“相敬如宾”。所以, 敬而远之 。惹不起,我躲。
你鲁庄公躲了,不打紧,哀姜可就放肆了:公然像个皇帝一样,广纳“后宫”,鲁国的高层,她吃了个遍,鲁庄公的两个弟弟庆父,叔牙,都被她玩弄于股掌之间。
鲁庄公知道不知道?他知道的。
他敢不敢管?他不敢。
因为他代表的是鲁国,鲁国弱小,没有话语权。所以, 听之任之 。
综上,鲁庄公对待他的这位齐国夫人-哀姜-怀有的情感只能是维持面子上过得去,其实早就没有了情感的的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