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解读

《灯笼》解读,第1张

吴伯箫的《灯笼》是八年级下册民俗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文章写于20世纪30年代。正是我们处于抗日战争的时期。在那个年代,灯笼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作者由一句“灯笼的缘结的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引出了与灯笼有关的回忆和联想,构成了散文的自由写法。

挑灯接夜归的祖父,祖父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论进京赶考的掌故;上灯学,母亲在亲手接过灯笼后递过消夜食品。祖父有爱,母亲慈爱,和善的家风。

乡俗还愿,村头挑起一挂红灯,灯笼温暖着孤行客的心。为黑夜摸路夜行的孤行客照亮了前行的路。淳朴的民风,善良厚道的村民。

元宵节,跟着一条龙灯跑半夜,看灯猜灯谜,灯笼点亮了我儿时的梦。张灯结彩,喜庆和平丰年。跑着半夜看热闹的童年,煞是幸福。

接下来,由个人生活转向岁月沧桑。族姊远嫁,看满街灯火,时过境迁,感叹灯笼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出于喜爱,用朱红在纱灯上描红,领悟灯笼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想象皇宫里的幽深寂静,宫灯也许陪伴了皇宫里寂寞的人;想像沙场上古代战将挑灯看剑的英姿,表达愿当灯笼下马前卒的情怀。灯笼见证着历史的兴衰荣辱。“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悲壮激越,敢于担当,表现了舍身革命洪流的豪情。

吴伯箫在本文中关于家与国的情思,就是当时抗日救亡思潮的映射。文中提到的“霍骠姚”“汉将李广”“唐朝斐公”等人以及“雪夜入蔡”“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等典故,又何尝不反映了全国人民对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的渴盼。而他自己愿意做那“灯笼下的马前卒”,也就是愿意为抗日而奉献,而牺牲。

“灯笼”是“光明”的象征。文章结尾提到“火把”“探海灯”“燎原的一把烈火”,与“灯笼”相比,它们的光更亮,照射的范围更广。

所以“追求光明,厌恶黑暗”应为本文的主旨。表现了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昂扬姿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20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