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
2、对先帝的感情转移了部分到刘禅身上
3、对于理想有热望,但是又有忧虑,毕竟蜀汉国力不及魏国
4、对刘禅还有很多不放心
5、即将出征,依依不舍,但又义无反顾。
1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可见诸葛亮出师北伐心绪难平,情感复杂
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写诸葛亮建议后主广开言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严明赏罚;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贤远佞。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等。。是写诉说事情
回忆的大事:
一、先帝(刘备)对“自己”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自己”被感动,于是追随先帝(刘备)。
二、“自己”在先帝(刘备)与曹操的战争失败时,奉命出使东吴,劝吴主(孙权)联合先帝(刘备)以抗曹操。
三、先帝快要逝世时,把国家大事都交给了“自己”。
四、自己亲自带兵,平定南方叛乱。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对蜀国的忠心和平定中原的决心。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