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懂得怎么赢得男人的心,对异性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完全抱着功利的思维谈恋爱,
而不是认知和理解对方。认为用魅力就可以交换到爱情当中的所有。
2 ;不珍惜眼前人,总觉得自己可以找到更合适的。所以总是忽视眼前人,待到失去才后
悔。
3 ;没有正确的恋爱认知观,总把热恋时期对方的状态当成永恒状态,热恋期一过,对方从
狂喜的状态恢复到部分独立与平静,导致你自身无法接受。
4;你复制了母婴关系,把爱情当中的需求,变成了希望得到“无条件的爱”,时刻要求伴
5 ;用各种作儿和 无理取闹的方式,证明自己是被伴侣爱着的,如果对方不给予正向回应,
便会变本加厉的报复对方。
6 对被爱这件事情,总是产生怀疑,总是陷入“我确定了别人爱我,我才敢爱别人”这种模
式中去。所以总是囤积付出,不敢付出。
7 ;执念于一个人的爱,而忘记了,一个本身就成熟的人,和谁谈恋爱都是一样幸福。所以
忽视了自我成长与独立,给了对方更多的压力。
8 ;没有尊重个体的差异性,总是以自我为基准,评判伴侣,强迫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执
行,看不到共性,只苛责差异,最后变成奴役爱人,而不是尊重。
9 ;过度曲解执念对方的承诺,一但对方没有完成,便心生恨意,忘记了,承诺是一种浪漫
的倾诉,而不是标准化的指令。
10;总以为“爱情中付出多的那一方总会受伤,所以不要付出太多” 其实如果内心能量充
足,给予他人爱便是正向的,如果内心匮乏,那这种付出便偏向一种强迫性付出,是痛苦
的。
有时候爱的方式不对,会伤害到对方,我们不要企图用自己的爱绑架别人,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我们的“情感勒索”是最大的伤害,家长们要学会克制与尊重。
前几天朋友来找我聊天:“我每天都生活得太痛苦了,我都不知道我该选择哪份工作,一份是我喜欢满意的,一份是我父母要求的,我如果不听父母的话,他们又要开始给我施压,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什么赚钱都是为了我,我必须得好好读书以后回报他们,现在工作了还是如此,还是得听他们的,不然这日子没法过了”。
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教育模式,一切都为了你好,这句话的背后其实就是在用情感绑架你,不断勒索你,最后把孩子吞噬,让孩子失去自己。
家长们一定要了解什么是“情感勒索”,不要把这种“勒索”运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一、什么是“情感勒索”
其实这种勒索是在任何一种关系中都会存在,但是在亲子关系中尤为明显,父母通过给孩子施加压力,让孩子们感到恐惧,并且选择妥协,最后放弃了自己,导致孩子最后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想法。
可以看到很多家长都说:“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我们在外面赚钱,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回报我们啊”,“听我们的选择,绝对没错,不然你就是不孝顺”…
实在是有太多类似的话,这种情感模式就是一种情感勒索,最后把孩子们自己的灵魂和想法淹没掉,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无法挽救的伤害。
二、被家长“情感勒索”,给孩子带来什么伤害
其实情感勒索中孩子们受到最大的伤害就是失去自我,最后成为一种讨好型人格。
孩子们在家长的道德压制下,渐渐地就会失去自己的想法,简单来说就是在不断迎合家长的要求,在很多事情的选择上面没有自己的主见。
最后孩子不仅在家人面前是这样,在陌生人面前也会做出同样的行为,以后遇到别人侵害自己利益的时候,都学不会反抗,久而久之就会把所有问题归咎于自己身上,是不是自己让别人不开心,是不是自己没有满足别人的要求。
所以家长们不要企图再用这种爱去绑架孩子,真正为孩子好的家长是会尊重孩子并且克制住自己爱的范围。
三、真正的爱,是克制与尊重
1、给予孩子空间
这里的空间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空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给予一定的物理空间让孩子拥有隐私的权力,这个时候孩子才会感受到真正的爱。
除此之外,还有心理上的空间,也就是我们说的情感边界,很多家长想要关心孩子,但是最后越过了孩子成长的界限,最后没有留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反而形成了情感勒索。
我们一定要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不管是物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都需要预留,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2、让孩子自由选择
就是这种经验主义让孩子们失去了自我,很多孩子在自己的人生中根本没有选择权,孩子们已经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那么为什么父母还要干预孩子们后半人生的选择呢?
所以将心比心,我们不要让孩子再失去对自己人生的权利,相反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权利,让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拥有支配自由。
3、多沟通,多尊重
什么是爱,爱并不是闷在骨子里,我以为你都懂,爱是需要表达出来的。我们如果不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不尊重孩子,就算给予太多的爱,也是“错爱”。
人生中,沟通是每个家长必须经历的事情,只有在沟通中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在沟通中获得孩子们最高的尊重,在这些过程中才会赢得孩子们的信任。
所以真正的爱,不是多么高尚不可得的东西,而是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从细节开始,从尊重孩子开始。
如果你是同志社群的观察者,会发现近几年来中国大城市的中产阶级同性恋,有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在经历了自我接纳后,出柜,然后要小孩。抚养孩子的同性恋家庭越来越多
要小孩的同志家庭,早期是通过形式婚姻这样的“白手套”,并不一定向家人及 社会 出柜,在避免了 社会 压力的同时,也隐藏着很多的风险。而那些通过人工辅助生育孩子的家庭,则有可能面临另种一挑战。
“形婚”生育风险很大
形婚生育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男同、女同双方合作生育,另一种是形婚解决 社会 认知问题,和孩子上户口的合法性问题,要孩子则是一方通人工辅助生育技术实现,孩子与另一方无关。
这两种情况里,男同、女同合作生育隐患最大,我在春节期间接到两个咨询,都是这种情况,开头听上去简单而完美:男方取出小蝌蚪放在针管里,女方再把小蝌蚪注入自己身体,有双方的DNA,还没有花一分钱,特别是满足了形婚双方自我认同不够时,对“孩子有爸有妈”的执念。
too perfect to be true ,太完美的事,有时候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随着孩子的到来,双方在教育理念上产生分歧,有的在家庭中成为“多余的那个人”。有一位咨询者说,他每天回家都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因为孩子、孩子的妈妈和孩子妈妈的女朋友,她们三个像一个共同体,在家里亲密无间,家庭里没有他的位置了。他变成了一个仅仅是提供生活费的工具人,在提供了小蝌蚪、孩子上完户口之后,他的剩余价值是,也仅仅是提供生活费的功能了。
而另一个案例则是,孩子刚出生时,拉拉拒绝提供小蝌蚪的男方去探望,也不需要男方承担抚养责任,要孩子与男方无关。但随着孩子的成长,可能是为了解决孩子的疑问“爸爸在哪儿?”在孩子3岁以后,男方和女方双方又开始走动了,随着男同探望孩子的次数增加,拉拉提出男方需要支付一定的生活费。考虑到可以探望孩子,男方同意了。但又过了一段时间,拉拉希望男方提供更多的抚养费,说随着孩子的成长,要报各种培训班。如果不答应,就不允许再来探望了。探视权背后,包含着 情感 因素, 情感 比最好的品牌都有议价空间。
男方觉得自己被 情感 勒索了。
而且从法律上说,只要你提供了小蝌蚪,如果对方要求你承担孩子的抚养责任,你需要承担,至于你们签的那堆“协议”,根本不具有什么法律效力。
奶爸的烦恼
为了避免形婚生育带来的纠纷,社群里越来越多的要孩子是通过人工辅助技术**(收养很少,也很困难)。但另一个现实问题,你需要想好。
当两个GAY用人工辅助生育技术要了小孩后,与另一个人无实际上的血缘关系(女同伴侣,还可以A卵B怀,增加相关性),除非两个人沟通的很好,另一方并不介意这个事,否则,可能会遇到一些新的挑战。
如果成为单身的奶爸,从概率上看,发展新的亲密关系的难度会增加。这个应当不难理解,无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当别人走进你的家庭时,要考虑成为“后爸”,或者“后妈”的成本。听上去很世俗, 确实是我最近两年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单身奶爸,找伴侣要考虑的维度增加了,维度的增加也相当于限制性条款的增加,找到合适的人的概率减少。
今年过年那天,我对一个单身的GAY说,要孩子的事情,你要想清楚,如果你要了小孩,对你未来找伴侣可能会增加一些困难,因为别人要融入你的家庭的难度增加。
当然也有单身奶爸的吸引力大增的,我只是从观察中聊一个普遍现象。这个事不难理解,我们身边带孩子的离异直男家庭,在重组婚姻时,遇到的问题,在单身带娃的同志们中,也会遇到。
当然,生活总是变化的,无需因噎废食。当你了解了这些可能面临的风险后,为你的决定负责就可以了。
你认为善解人意是自己的最大优点,大家也都这么评价你,可是有一天,因为你没有满足好朋友的要求,而被指责,他故意说,“你只会为自己着想”。
你会不会想马上证明自己不是这样的人?
如果你的行为,被他的这一句话影响了,那么,你很有可能,在情感上被他操控了。
回想生活中遇到的事,这样的情况,我们并不会感到陌生。如果很容易动摇自己的立场,长此以往,会慢慢形成惯性,深陷“满足别人、委屈自己”的泥潭。
美国资深心理咨询师苏珊·福沃德女士,把这种人际关系定义为“情感勒索”,也就是,你被他人操控。这可不是单纯的缺乏沟通,而是双方心理能量上的较量。
在这种病态的人际关系中,无论你付出多少,总是被对方要求给予更多,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你会不会认为,强势的人才会在情感上操控别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情感勒索者还有可能以弱者的形象出现。
比如,老同学混的不如你,三番两次求你帮忙,你都帮了,但这次涉及到公司制度,没办法走后门,他却很委屈的说,“除了你,没人能帮我了,你总不能看着我丢掉工作吧,那我这一家子的生活怎么办?”你是不是又心软了?
在情感勒索的案例中,都包含了情感勒索的六个阶段,依次是:
对方提出要求
你发出抵抗
对方开始施压
对方步步威胁
你最终屈服
进入下一个循环。
有时候你隐隐感觉到自己被操控,而更多时候,你只是心理不舒服、不情不愿,甚至有点自我怀疑,但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情感勒索的受害者。
长时间被情感勒索,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可小觑,如何改善这样的情况?
我们可以从识别情感操控开始。
在前面的两个小例子中,我们知道了情感勒索者可能是强势的,也可能是看上去弱势的一方。但是,他们的行为模式是有迹可循的,《情感勒索》的作者苏珊·福沃德这样总结,“控制你的行为,不理会你的抗议,深信性格和动机优于你,对于你们之间的真正的问题采取逃避态度”。
下面我们来看看情感勒索者的不同类型,学会识别操控者。
1 施暴者:
有的“积极施暴者”通过语言暴力进行威胁,还有的“消极施暴者”通过沉默给对方造成压力,也就是让人难以忍受的“冷暴力”。
2 自虐者:
“施暴者”伤害别人,而“自虐者”伤害自己,最严重的情况是“以死相逼”。
3 悲情者:
与直接进行语言威胁的“施暴者”相比,“悲情者”更像演技派,用苦大仇深的样子让人感到良心不安,再实施操控。
4 引诱者:
这是四种类型中,最不易被察觉的,因为“引诱者”常常披着伪善的外衣。他们就像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你完成一个关卡,就能得到相应的奖励,如果不符合他们心意,游戏暂停,直到你屈服了,游戏才能继续。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情感勒索者的惯用伎俩,进一步识别操控行为,在第一时间看出对方的“套路”,才有可能摆脱操控,重拾自信。
1 二分法
情感勒索者善于把自己塑造成正义、合理的一方,而所有问题都出在我们身上,只要按照他们说的去做,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不少长辈喜欢用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来控制晚辈,不听话的是“坏孩子”,听话的是“好孩子”,但转念一想,晚辈是怎么被归类为“坏孩子”的呢?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按照长辈的意愿去做。
二分法走向极端,演变成了病态化。 也就是说,操控者暗示或明示你,你现在没有判断能力,你有性格缺陷,你需要我的帮助,所以要听我的。
一步步让你产生自我怀疑,落入到他的掌控中。
2 联盟
当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劝说你时,情感勒索者便会拉帮结派。一个阵营里的人轮番上阵,让你招架不住。
例如,家庭伦理剧中常常有这样的场景,丈夫出轨,妻子得知后提出离婚,而丈夫不同意,但也劝不住妻子,于是去找双方父母,先是痛哭流涕承认错误,然后利用双方父母劝说妻子。在这里,妻子一对五,不仅要承受丈夫出轨的痛苦,还要顶住“不准离婚正义联盟”的压力,苦不堪言。
3 比较
负面比较最容易挫败一个人的自信心。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是我们的噩梦,长大后“其他部门的业绩”又成了新问题。
一开始我们的颇有自信,也知道自己承受的底线,但在一次次的负面比较中,我们开始嫉妒、自我怀疑,不再确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于是,被情感勒索者继续操控。
以上三种手法的共同点在于,循环往复降低我们的自我认知,对自己不再自信,变成了他们的傀儡。
通过分析情感勒索者的类型和手段,我们懂得如何识别操控者的面孔,这是摆脱被操控的关键第一步。
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让你愧疚,让你愤怒,让你自我怀疑有些人掩饰的很好,看上去是在纠正你的错误,帮助你成长,为了你好。
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形成这样的习惯和性格呢?
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被操控者的成因,才能开启重建自信之旅。
稍加观察你会发现,情感勒索者不喜欢“输”,能在心理力量的角逐中“赢”,是他们的终极目的。情况严重的话,会无所不用其极,不达目的不罢休。
让我们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一探究竟。
1 以自我为中心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成因,通常一个自私的人,会把自己当成宇宙的中心,心理上和行动上都要求别人为他服务。
而这种性格的成因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原因可以细分到下面将要谈到的第二种成因。
2 缺乏挫折教育
有些情感勒索者,从小没有尝到过“得不到”的滋味,长大后形成了“这都是我应得的”想法。原因在于,缺乏挫折教育。
例如,一个收入平平的女孩子,朋友圈却展现了中产家庭的生活状态。小时候向父母要钱,结婚后向丈夫要钱,满足自己买买买的欲望,不给就要离婚。这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女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工作忙,没时间陪她,始终用物质来弥补,成家后,惯性使然,她依然要过顶配的生活,满足物质欲望和虚荣心。
父母让孩子得到想要的一切,并不是好事,缺乏“逆商”教育,让他们丧失了应对失望和挫折的能力,塑造出了情感勒索者。
3 好为人师
常说“我是为你好”的人,往往是自大而且喜欢掌控的人。这类人还有一个特点,善于引经据典,什么专家说,什么著作说,总之,用尽一切办法把这件事美化成“真理”的样子,让你无法反驳。
嘴上说着“我是为你好”,其实是以满足自己为目的。
4 害怕被拒绝
每个人都喜欢被接纳的感觉。建议被采纳、要求被同意,这样的体验会让人自信。
“得不到”是无法接受的,被拒绝是他们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会与他们心底最深的恐惧感联系起来。
这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家庭没有给与足够的关心爱护,或者曾经的经历留下的心理阴影。
不难想象,永远想要得到更多的人,会想方设法让别人满足自己的要求,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操控者的行为模式。
5 无法接受失去
有得有失是人之常态,但是在情感勒索者眼里,“失去”也无法接受的。有人是因为好胜,另一些人是因为童年创伤。在心理学里,有一种说法,一个人现在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童年创伤。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案例分析,看看这个“粘人的太太”是经历了什么。
艾伦除了上班,多离开半步,妻子朱莉就会崩溃。她的情绪爆发过程,每次都是这样:从无助难过、小声啜泣,到歇斯底里。每次都需要艾伦认真安抚才作罢。一方面,艾伦很开心,自己被需要,另一方面,他很苦恼,出差越来越频繁,妻子的情绪也越来越不稳定。 于是他们去看了心理医生,原来在她初中毕业典礼前几天,她最爱的父亲突然去世,包括母亲在内的全家都崩溃了,朱莉一个人承担了所有善后,从来没有公开掉过一滴眼泪。从此之后,她觉得任何一个深爱的人,都有可能毫无征兆的离开,长期在这种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中度过。
所以,她变得非常粘人,无法接受丈夫不在自己眼前。再也不想被拒绝、被遗弃、被忽略。
有很多人对情感勒索无力招架:
“我这样做是不是太自私了?”“我该妥协多少才不会后悔?”“我太害怕失去了,要不再忍忍吧”
于是自己一步步退让,甚至失去底线。
一旦发生情感勒索,亲密关系中原本的“爱的互动”,变成了“控制与被控制”。
看上去只是每次退了一小步,然而就像这句谚语所说,“不论是白蚁还是飓风,都可能毁掉一座房子”。
而在情感勒索中,毁掉的不仅仅是一段人际关系,对被操控者来说,最严重的是打击了自信。从自我怀疑开始,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度不断降低,影响自己的判断力和行为模式。
因此,我们分析了情感勒索者的类型、套路、成因,从识别他们的行为开始,重新找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信心。
一旦认清了自己正在遭受情感勒索,就能从“被牵着鼻子走”的控制中,脱离开来,理性的看待这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从第三方的客观角度分析操控者的行为模式,知己知彼,慢慢改善自己的处境,重新变成那个自信乐观自己。
来自:图虫创意,东方IC
其实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很多的人都会种情感勒索的毒,之所以有着这样的说法,是由于无论处在哪一种社交状态之中,总是容易被他人操控自己的情绪。其实情感勒索指的就是勒索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猛戳对方的心理弱点,继而再提出对方心理弱点的时候说出众多的要求。
如果在这个时候遭到反抗的话,那么他们就会进一步的朝你施压,甚至会威胁你一直到对方向你屈服为止。如果你认为这一次的便是终止的话,那你可就错了。在这一次勒索过后,勒索者还会无限次的重复这一个过程,以得到更大的利益。
而被勒索者他就像是一只被放在温水里面的青蛙一样,直到水温不断加热,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了情感勒索之中。有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为什么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情感勒索者总是能够轻易的得逞呢?
其实他就是根据每个人的心理弱点来进行勒索,每个人他都有着心里的弱点,而勒索着可能会通过恐吓你,贬低你,或者是让你感到自责来命中要害。其实这样的方式就像是一张像你撒的大网一样,通过不断收缩的方式将困在里面。
而情感勒索他所利用的是人类最为本质的恐惧,在他人要求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能会告诉你,如果你不做这件事情,就会面临着怎样的麻烦,并且可能会让你产生一种心理自责的感觉,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他的目的。
有很多人在感情中就会被对方控制住,其实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已经被另一半精神控制了,但是作为旁观者就能看出来这个人在这段感情中就已经失去了自我,不管遇到什么都不会为自己考虑,凡事都是以另一半为主,而且并不觉得自己这样的感情委屈。所以有些人真的是很过分,对自己的另一半进行了精神控制还没有让对方察觉到,而且会进行道德绑架、情感勒索。
说实话如果大家意识到自己的另一半试图对自己进行洗脑、控制的时候,一定要赶紧远离这个人,不然后果真的是很可怕的,到那个时候你就不再是你自己了,哪种情况下自己最开始是会怀疑自己的,等到后来就会完全相信对方,自己就失去了判断力,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由另一半做决定。而情感勒索对于我们大家来说也是十分可怕的,因为对方就会利用你对他的感情对你进行道德绑架,稍微有对他不好的时候他就会说你心里没他了,这样的人真的很可怕。接下来我就说说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情感勒索跟精神控制。
一、要勇于做自己。我们大家要清楚不论处于什么样子的环境中,我们的身份是什么,都要明白永远有一个身份就是我自己。哪怕为人妻、为人母,也只不过是自己的身份多了一重,并不是意味着自己为了其他的身份就要舍弃自己。在感情中我们也要用于做自己,不能为了另一半就失去最原本、最真实的自己。
二、不要无限度的妥协。有一些人就是会为了另一半无限度的妥协,就是因为自己喜欢对方,所以才会给了对方这样变本加厉的机会,而且对方还会对自己进行道德绑架,但是大家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理智,不要被爱情冲昏了脑子,情侣间相处是可以妥协的,但是要有一个限度,无限度妥协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