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无法为我的暴躁找到更好的开脱,如果一定要说,那也许是你对我不眠不休的沉默。
2、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3、不再提起那些疲倦,不再描述那些悔恨,也不再重温那些欣喜,连同所有错过与败北。你其实已经停歇太久,劳累并不是长久停驻的理由。
1.《道士塔》
余秋雨在这篇充满了个人臆想、近似小说化了的散文中所写和表达的内容只消三个字即可说明,便是那带着琼瑶阿姨的粉泪声腔而仿佛在几卷线装古书前,对着死朽者的尸骨却竟把无缚鸡之力的臃肿全身绷紧,举轻若重、绘声绘色的泣涕道:“我好恨!”
他的“恨”一如他结尾处的虽说“默默地”但实际仍“好激动”一样,都对我够不成任何透彻肺腑的情感冲击力和感染力。他的“恨”实在恨得肤浅,竟能把几乎所有毁损敦煌文物的罪过和仇恨的矛头都加诸于这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的道士身上?!余秋雨在百年之后裹着一身“文化学者”的知识优越感,坐在茶香四溢的书案前遥遥对视着世纪之初的暗夜里那焚尽生灵的硝尘,像一个深宅大院里的公子哥儿申斥着他从未真正了解、认识过的看门老仆——你为何如此败家?那时侯余先生从这老奴身上是颇找回了些道德优越感的自我满足的。《道士塔》的实质作用也仅限于此。
聪明的作者没有忘记在最后借某个日本学者的话“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来挽回中国的民族自尊和自信来,而以往那些他刚刚咬牙切齿描写的中国的愚昧、荒蛮、落后、病态都集中处理算在了王道士一个“个人”的身上,并且这本应该切入审思、深思中国各种根深蒂固之病态与愚劣以及展开对影响产生了像王道士这样“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的深层文化传统的批判之可能,都在“过去时”与“现在时”的泾渭分明的割裂式划分中被完完全全的消解掉了;于是,中国只要一有了坏事,便据说总是因为某几个“小人”作乱的缘故,而中国一旦有了好事,便肯定是证明了整个中华民族“向来优秀”的集体荣耀,我们的民族和文化上之“自尊”与“自信”便是这样得以实现和得到满足的。正是这种阿Q式的毫无自我批判、解剖与忏悔的“胜利法”,让余秋雨笔下的中国文人与文化在矫柔造作的“痛楚”和自我麻醉式的超脱中无往而不胜,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会是一副貌似自信的“胜利在握”的模样。但我知道,他心虚得紧。
但是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都愿意退回进所谓“灿烂文明五千年”的故纸堆里重拣起传统士人情怀的人格面具戴上,何况“到处可以遇见的中国平民”则更需要从尚未捂无热乎的“我们的文化”中找回鲁迅先生所讽刺的那种“合群的自大”式的“自尊”与“自信”来。余秋雨很好的为庸众们做成了此事,所以我认为他的散文本质上是一种“媚俗”,并不冤枉他,只不过他这回所卖的,乃是“文化”这剂高雅体面的春药。
2.《莫高窟》
《莫高窟》所运的文字是唯美而稍显绮靡多姿的,辞藻富繁而无雕琢的赘感,将静态的敦煌壁画用活的线条和气势舞动起来,既合人与背景的内容,又能赋予横亘时空的强烈的生命与美学意义,人随画动,画从心转,幻境与当下交织,历史与色彩共升,细腻入微又磅礴挥洒,悄然无语而乐章交响。
作者的立意很清楚:想要追求一种超越了宗教、道德的敦煌艺术之“美”来。你可以取别的视角,但“美”这个视角是合适的,同时又兼顾到了莫高窟的多层意蕴,也就是“层次丰富的景深(depth of field)”,像敦煌的意义与价值显然是“说不能尽”的经典,余秋雨是在“美”的艺术心理观照下截取他想要和欣享的敦煌片段,从这一层面来讲,应该说作者的眼界不乏大气、开阔、高远,这是其独到的地方。但问题是,伴随着“多方面生命”的呈现、聚会、狂欢、释放,余秋雨渐渐走入了他实则认知较浅薄的“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的叙述之中,“人性”“生命”“人格”都成了反复歌咏却苍白空泛的符号,我们看到了浓墨重彩的一幅幅曼妙醉神的画,却见不着更深厚的对生命或人性本身的诠释与穿越,最终,又是顶礼膜拜式的表达了对盛唐这一个时代的无限憧憬与自豪,于是说“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一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个体的生命艺术之美被宏大的历史主题与廉价的民族自尊遮蔽了,于是“我们曾经拥有”“我们一千多年层层累聚”,这中间只有机械的堆叠,大失立体多维度的穿越审思,所以余秋雨的审美只能浮在表面的装修上,却无法扣问灵魂,力透出生命的本色来。莫高窟的“美”,也因此减色不少,单薄不少。
3.《阳关雪》
阳关“终成废墟,终成荒原”。那么这原因何在呢?作者极其隐晦的表达出这样一个观点,即:当权的统治者似乎没有给艺术家们以足够的地位和尊重,所以限制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然而艺术家们可是足够优秀足够天才足够好的。
“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这句话很有意味,很能够透视出余秋雨在拿着古代知识分子暗中自比的同时,他的双眼始终没离开过“长安的宫殿”为其所开的“门”,余秋雨性格中深刻烙印着对“权力”的心理依附,在此文中已有较深隐的体现。他通过对古代文化名人的悲叹、哀痛、伤悼乃至鸣不平,甚至常常要挤出几滴酸度超强的枯泪来,其实正是欲寄托他自己希望当权者能施舍给像他这样的文化人以生存的空间甚或重用之的企望,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士人的情结,是没有或缺乏独立人格,始终活在权力话语的阴影下谋求自我的定位,余秋雨借此将他作为这种知识分子的虚荣表现得淋漓尽致,荒原?千万别侮辱艾略特的经典大作,那不过是无奈的看着自身终入尘土的垒起的坟而已。
余秋雨仍没忘了拿唐代的造像去向文艺复兴时的西方艺术大师那里寻回一点可怜的“骄傲与自豪”,但他却不愿也不肯再继续追问:为什么如此辉煌的唐朝艺术却无法避免走向退步衰落的宿命?而西方的文艺复兴为什么却偏偏能开出一个史无前例的近现代人类文明呢?
那些至今依然坐在“四大发明”之类国故上高唱凯歌颂谣的孝子贤孙们,自然是想不明白的。
4.《沙原隐泉》
此文的文笔流畅,余秋雨的文字工夫确是很强很吸引人的,其叙事往往带有鲜明的戏剧性,这是他行文的优点。有论者因此批评他在散文里“编故事”,走金庸小说的套路,已经偏离了散文“真我”“写实”的文体要求等等,我以为这种局限性很大的批评并没有多高的价值,文学艺术上的打破文体自身或先前的定义要求与局限而进行创新、开拓、尝试是一件更应该注目和鼓励的事情,在形式上我对余文没有多少批评,尽管他自己后来把自己的拓展写作给模式化了,为人所诟病。但是艺术上你可以做不到或者不去做“事实上”的真实(其实我们传统所谓“真实”也并不真的真实,也只是心理认识的结果),但我一直认为写作的主观“态度”必须是真诚的,失却了真诚则一切休论。
努力攀爬着才刚刚自比“高加索山头上的普罗米修斯”,旋即“哑然失笑”,竟以所谓“康德所说的滑稽”作评价,康德讲了那么多精深的哲学,他偏要选用这个“滑稽”。我的感觉是,余秋雨不具备真正的悲剧精神和意识,虽然他最会煽情掉泪。
述老尼处简直是文人式的矫情造作,一个老人几十年的生存经过和精神情感历程竟被“眼光又转向这脉静池。答案应该都在这里。”一句轻轻作结带过,那这是怎样“神奇”的一脉泉啊,竟然超过涵盖了一个衰老生命的丰富与厚度?!
“老尼的孤守不无道理”,但不知余秋雨本人愿不愿意也这样“很有道理”的活着,尊重不应只是一种浅薄的认同,更需要一种穿透人生苦难的愿力与慧力。
5.《柳侯祠》
倘若读懂了作者“借古人的尸,还自己的魂”的深隐之意,便会觉得这是一篇作呕指数很高的“文化散文”,与其说通篇都在兜售着“文化”这个已被其弄得俗得不能再俗的空泛概念,倒不如说是一个文化人急于想做官的心灵告白,整篇文字都流露出作者浓厚的“官本位”的思想意识,甚至十分露骨的用“倒是现任柳州市副市长的几句话使我听了眼睛一亮。”这样肉麻的话来直接会通今古,就差从棺椁中拉出柳宗元来现场讲几句了,并且说“从根子上使柳州开通”的乃是因了“柳宗元和其他南下贬官”,柳州当代的开放和崛起是否真是“从根子上”靠了千年之前的南下贬官们的文化遗产,我不清楚,但我清楚的是余秋雨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没忘记格外强调了这位副市长“也是个文人”,那么我们可以说他余秋雨也是个“文人”,而且是级别更高的大文人,那么中国若想“从根子上”好起来,实在只有起用这群大文人、小文人们来做大官、小官这一条不二法门了?可以说透过此文,我们完全看得出余秋雨骨子里几乎全然未消化现代法治社会、宪政民主的政治理念,他或许知道一些理论,但他接受的却是比当代新儒家还要保守的政治文化意识,这样的结果,是做官的附庸风雅操控着文化,文化人附势权力卖弄着文化,可笑的是余在文中竟还哀叹柳宗元失去了“个人的意义”,在官本位的专制体制下,个体当然无法独立或倍受压制,余既然看到了这点,却不向制度问责,而把希望寄托在“文人作官”的“人治”上,殊不知他岂是真在替古人鸣冤?“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罢了!
6.《白莲洞》
“桃花源”千百年来竟成中国人时时梦寐以求的人间乐土之所在,“桃源”所乐者何?无战乱与征赋,平等而富足,如是而已矣,并无精神之超越,无对人性本具之罪恶与生命本有之苦难的复杂性之认识,“桃源”人也是人,就算避世再远,也逃不开罪的钳制。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么向王权低头,要么就隐遁超脱,并无为爱为公义为超越性之真理而独立奋争的精神。不是遮与盖,就是逃与避,在苦与乐之间徘徊不止,走向“桃源”的同时,也走向了精神价值的虚无,难道这竟是陶渊明和千百士人所向往的乐土?
7.《都江堰》
这依然是一篇借着都江堰写李冰,借着李冰写“官本位”的文章,我在《柳侯祠》的评述中已有所论,只不过此番他给“官本位”注入的不是碑文诗赋而是专业的科学技术,都江堰的伟大被浓缩在了“李冰的精魂”里,作者所盼望的乃是这样的人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尽,于是对李冰的充满民间宗教色彩的膜拜和人而神的民间戏剧中很作了一番文章,颇为赞赏,并且说“轰鸣的江水”便因此成了“至圣至善的遗言”。
余文惯于在对山水的膜拜式夸大定位和抒写中行矫情与煽情,但他肯定不是真的要跪倒在山水文物前,他不过是做这么一个虚假的姿态而已,他的重点仍是利用这种情感的煽动去消弭理性的冷峻思考,从而使读者认同他、跟着他的观点走。此文对“能臣干吏”的崇拜与对“清官”的崇拜一样,都是“人治”思路的认识,要知道仅凭“清官”“能臣”是无法帮助中国摆脱“人治”带来的历史循环的,但这种理性认知在作者故意营造的宏大主题与取媚民众的民粹主义气氛下,被抽空殆尽了。
余秋雨在文中说:“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我虽不知道这是否为其真心话,但通览整部《文化苦旅》,你都能感受得到这种甜腻腻的肤浅的“乐”观,而书名竟贯之以一“苦”字,什么叫做惺惺作态?什么又是矫情?看罢。
8.《三峡》
李白的诗飘逸灵动、超拔纵横、吞吐山河有余,而沉郁练达、忧患深情、悲心苦难不足,读其作品如阅其人,羽化超脱而心向隐遁的仙道气始终伴随着这位才华横溢的天之骄子,在世事的艰辛、恶劣和仕途的坎坷不顺中他选择了以桀骜不逊的风骨出入自我精神的狂欢,这与杜甫的始终不弃不舍,执著当下,痛入心髓而犹深怀抱负与忧悲进入民众、国家的苦难大有不同。中国的多数人可能大抵都更爱读李白,因为从李白那儿能读出一种速度和快感来,但我却偏爱老杜,老杜的字句不止是用灵气泼洒的音符,更是一种血泪沉淀的生命的精魂。他不超脱,所以他超越了那时代的每一个神往超脱的诗人。
9.《洞庭一角》
“贬官文化”的确是中国文化中很重的一笔,贬官们仕途兴隆、官运亨通时不见有特别优异的文章出世,只是被贬外放了,才“只好与山水亲热”,有了悲戚哀愤的常情,文采竟也飞扬起来,“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可见贬官们的写作与抒情岂能不暗怀着盼主上查阅而重起用之的功利心思?既被“贬”了,就无奈的写写东西,这写出的东西便恰好印证了贬官的“文品”,既是别有深意和目的而写,则这制造出的“文品”确也和其“人品”相映成趣——都虚伪得紧。那么,倘若中国文化“极其夺目”的一笔竟是如此被文化官员们弄出来的,就不晓得到底是中国的贬官们太有才了,还是中国文学创作的自我评价“太有才”了。
不过文学在此文只是装裱,重要的是“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的“声名”效应,贬官们都化了灰,山水亭阁也仍是这样的山水亭阁,还理会他什么“文学”作甚?重要的是靠文章赚得的“声名”才是眼睁睁的取之不竭的实利,文学既“帮衬”了贬官的官运又“帮衬”了旅游景点的声名,大约可以名垂青史,不朽于后人了。读懂了余秋雨的“帮衬”,也就读懂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半。
10.《庐山》
文人因其对山水景致的吟咏而招引来世俗的拥挤,从而失去了此山此水,于是“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
但中国文人真的有叙述的这么高尚超拔吗?“苦旅”之“苦”会因为“世俗的拥挤”而消失飘散?其实,恰恰是世俗的打破山水原貌才能使精神贵族们感到苦涩,而文人在面对山水世俗化后反觉其“不苦了”,欲别寻苦境,这说明无论“苦”或是“乐”实际都未进入文人的精神深处,皆非精神加工品味后沉积转变成的苦与乐,而停留在感官层面;倘若不是这样,进入了精神层面而犹言世俗化的“不苦”与原貌之“苦”,则说明中国文人的精神较之我等俗辈凡夫实也无特异超绝之处,可以不必扬起文化优越感的架子,要独占这山那景观的,而且非得和“大官人”“大商贾”站成一线凑这很抬身价也很势利很虚荣的热闹。
11.《贵池傩》
“迷信”这个词本身充浸着一种粗暴的判断情绪,也交织着从中古甚至原始文化向祛魅的现代理性文化过度的激烈挣扎和矛盾心理。尊重一种哪怕是荒蛮的文化是否就真的可取呢?谈尊重的大抵都是置身于其外的人,而为此荒蛮文化所深深影响的族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也许才是更大更需要思索的问题。价值真的可以是多元的?诚如文中所言,今日乡民的重演傩戏究竟还保留几分诚意?或许内里都怀着现代商业功利的心思罢。而这种“诚意”的保留真的需要吗?传统文化在现代性中的融解是一个大智慧的疑难问题,我个人相信真理一元,“多元”只能是形而下的多元,无论如何,“迷信”的文化不该是用强制暴力去推倒砸烂的,因为只有在“自由”的前提下才能谈尊重人的权利与尊严。何况人类尚有太多的未知,尚需更广阔的胸襟,透过一个傩戏,可以窥视当下整个中华民族转捩期的文化困境。
12.《青云谱随想》
徐渭诸人的“狂”和后来“扬州八怪”的“怪”都是中国历史和文化中所特有的。鲁迅先生曾谈到魏晋时的“竹林七贤”大抵并非出于对儒家礼教的不满,乃恰恰是出于对儒家礼教被当权者虚伪利用而导致的名存实毁的现状的愤懑。像“狂”与“怪”的文人究竟是欲反叛主流统治的文化还是变相的守护文化“真义”而仅针对当权者呢?倘若“狂”与“怪”之士果真超越了传统儒、道、释文化,则他们所藉靠的精神资源是什么?还是走向了更为肤浅颓废的虚无主义?在我看来,这些“狂”“怪”之士就像拔着自己的头发想要离开大地飞天一样,仅仅是做出了一种姿态而已,他们的无力被掩饰起来了,其实“狂”“怪”们并未真正超越甚至割断他们表示憎恶、鄙夷、轻蔑的东西,他们的血液里何尝不流淌着文化传统的因子?而且恰恰可能因为他们的资质而更深的植入。“狂”“怪”们走入了一个他们跳不出的文化怪圈,就像如来手掌心的孙大圣,到头来反而因其独异、新奇的个性和渊博的学养而被传统文化掩埋得更深,最终却可能熔炼成了文化传统“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被数百年后的“文化学者”们反复玩味、擦拭,然后借以大作文化保守主义的文章。“狂”“怪”们是在轮回里寻找精神突围,事实证明他们失败了,又走了回来。对于一个没有神也没有救赎的古老民族来说,精神突围只能是又一次的“以自我为义”的自以为是。
27.《老屋窗口》
老屋只属于作者个人,何必要自命不凡的加诸自负的渲染呢?作者太爱慕虚荣了,此文可与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集做对比,鲁迅的怀旧散文从来没有这些自命不凡的虚饰之笔,先生所写的乃是切切实实的人和人生,却不是名和声名。余文实在相形见拙,品低一等。
28.《废墟》
并非所有的废墟都能体现“悲剧精神”,也并非所有的悲剧都讲化为废墟。废墟是一种常态,废墟中走出的人才值得关注。
29.《夜雨诗意》
夜雨未必与安逸水火不容,安逸在夜雨中顾影自怜,自哀自叹,于诗意中逍遥自适,甘愿被夜雨包围、吞噬,再无冲出的生命力和欲望,夜雨也便完成了摧毁行旅者前进的目的。
30.《笔墨祭》
一个“祭”字,保守的心态流露笔间,笔墨书法是文化艺术的载体,也有情感融入,但笔墨何尝不在千年里时时更新着内容?拒绝更新就等于自毁生命的延续。
31.《藏书忧》
藏书之“忧”实则出于读书人对“物化”了的知识的吝啬与自负上,文人相轻也相妒,慢条斯理、徐徐道来自己的藏书之富之精之珍贵,那种文人式的自得与虚荣表露无遗,这本也是人之常情,文人并非格外的鄙弃钱财,出手大方,当他像孔已己似的穷得排出几文铜钱买酒吃时便也一样要灰头土脸,最多不过吟几句“君子固穷”的圣言以备精神上对自我“文化优越”的文人身份制造几分超乎众群的幻觉,聊作麻醉而已。所以文人的爱藏书,我认为无须上升到很“崇高”的境界位置,藏书的确一定程度的体现出藏书人特异的精神世界、治学面貌甚至是性情格调,但也仅此而已。文人仍需将自身回归到平常心态中去,这是我的观点。
32.《腊梅》
腊梅大约真的可以给人启迪、激励的情感萌发罢,也只有人才可存有这认识,或者耳耳相传,便给了某自然界之植物以特定的性格或象征,所以后人一定要从腊梅中看出生命力的坚韧、顽强的这面来,却见不到万物的复杂性和生命中许多悖论。腊梅固然可以御寒,但未知是否也能御热呢?
33.《家住龙华》
禅味在历史的叙述和古老庙堂式建筑的烟尘中愈发显得泛黄脆软,凝固成衰朽的气色浸透在文人怀旧和超然自适的情感颓废中,家住龙华的人有很多,到头来,云在天空水在瓶,纵使老僧裁得布匹几十,喝破了柏树子的佛性有无,亦不过是家住龙华而已矣。
34.《三十年的重量》
曾经仰慕以为高大而伟岸的长辈老师若干年后却被自己带着施舍般可疑的悲悯目光俯视,并且变现成了貌似感慨命运无常却实则是在某种自得的深隐心理驱动下揣摩掂量着别人的暗疮,虚弱的喟叹声掩饰不住欲在对比中满足虚荣的潜意识。
曾经的“仰慕”是否真的仅仅是仰慕而非“出乎意料”的获奖后产生的虚荣心与感激提拔心理的结合品?一个孩子他对那位他之前从不知晓但现在却号称“仰慕”“崇拜”的老师能了解多少?倘若没有光灿灿的奖,会有这一系列的情感与心理的化学反应、物理变动吗?曾经的影子其实是假的,那些溢美之辞同样建筑在自我膨胀的幻象里,然而几十年后的身影就“真实”了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因为对于一个把无论是人是物,是山水亦或事件,都拿来为我所用、为我服务、为我注脚的作者来说,这世界何劳庄禅般若的消解?本来就从未存在过深究真实的诚意。
35.《漂泊者们》
漂泊者是否都如垂死者拼命抓牢救命稻草一般顾念着早已离去远逝的精神故乡?漂泊者又如何确信自己的旅程不再是新生的行脚而重返故乡会不让自己陷入更深刻的失望乃至绝望?漂泊,是出于无奈的选择还是意志坚强凭着信心开始的?希望不是因为有可料定和可见得着的目标才出现的,希望是在前程一片虚无中才迸射出的心地之光,于无所希望的希望中行路,才真得救。中国的老人大都沉浸在用旧袋装新酒的双重麻醉和快慰中不愿睁眼,结果酒与袋都得不着,他们老了,死了,就是一堆供人凭吊、抒情的朽骨,他们永远也无法体验《老人与海》中那个生命如基督般始终竖起、坚忍、炽烈、无法击败的老人的魂灵,他的信念带着他伸开双臂拥抱一切困境,慢慢走向新的精神彼岸,他死时,是一种救赎式的涅盘。
36.《华语情结》
语言是文化强有力的载体,人类文明正属于语言性的存在,但人言异于神言(Word),人言存在的有限性、欠缺性、虚假性被一次次证明,或者不证自明。人言不应该被过分迷恋、执著和沉陷,运用它并超越它,而不是戴着所谓“母语”的镣铐跳舞,应不为其所累所操控,才是现在文化人的使命和人言发展的方向。华语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古老民族接受西方文明的脚步,过去是表现为白话文同文言文的空间争夺,现下却呈现出更趋复杂、深刻的民族性文化心理的彷徨、挣扎与整合之中。
37.《这里真安静》
文章写到最后,也仅剩“安静”而已。“军人、妓女、文人”这个模式被拔高起来赋予莫名其妙的涵义,人全都成了符号,包括那个被作者浓墨强调渲染的日本文人。文人格外重要,仅仅因为是“文人”?历史的悲惨历程最终走向的是碑文的安静,草木的安静,一切重返自然的安静,当懦弱者不肯直面个体生命的深重罪苦和百病缠身的灵魂时,他就会一厢情愿的闭上自己的双眼然后说:安静罢,一切都回归清净了。无声而黑暗的东方就是这样在麻木的自醉中失掉了旷野里为拯救的光呐喊的嘴巴。
苦旅,便如是安静的化为恒久的无味和无聊。。。。。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话题作文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话题作文 篇1
所谓完美的人生,就是百分之五十的浪漫与百分之五十的现实的完美结合。失去浪漫,人生将缺乏感性,枯燥乏味;然而失去现实,人生将缺乏理性,定然一事无成。
现实的人往往更容易悲观,因为他们更容易看到人情冷(是否加个“暖”),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活在物质的世界中,看不到感情上的得,而只注意自己的资本积累。而浪漫的人较现实的人更容易快乐,一点小小的礼物便足以让他们快乐很长的时间,因为他们活在情感的世界中,他们会看到自己在损失物质的同时又得到了多少友情,这才是他们认为最重要的。
现实与浪漫的冲突归根结底就是对事物所用的眼光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有人说理性是感性的升华。很多人赞同这个观点,其实不然。如果说理性是感性的升华,那么一切可以用感性解释的事物必然可以用理性来解释,并且得出同样的结论。然而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有很多事情用这两种观点观察是完全不同的。那么是否感性就可以完全替代理性了呢这同样是不可能的。感性与理性互相不可替代,如同生活中不可能缺少浪漫与现实一样,二者必将同时存在。而同时存在此二者的人生,必然是完美的人生。
两人结伴露营,半夜时一人醒来,问旁边同样醒着的同伴:“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漫天的星斗……你呢”“我看到我们的帐篷被偷了!”两人无奈,只得驱车回家,结束了这一次露营。半年后,两人偶遇,交谈中得知两人都失业了。看到星空的人因无法达到老板的标准而被开除了,看到帐篷的人因无法与同事沟通而辞职了。聊到这里,二人同时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自己办一个公司呢公司开业了,看到星空的人出任副总经理及人事部长,看到帐篷的人出任总经理及产品质量部长。最终公司获得骄人的业绩。而公司的名字,便是“浪漫与现实”。二人性格的完美结合,缔造了一个企业的神话。而我们,并不一定拥有一个与我们性格互补的朋友,那么,就让我们自己修正自己的性格,拥有那50%的浪漫与50%的现实,拥有那完美的人生吧!
评语:对“完美人生”的论述很精辟,观点新颖,能辩证的看待问题。现实与浪漫是两种观念,两种思维,也是两种处事态度。从作者举的例子可以看出来,两种人的看待问题,思考的角度都是不同的。一个人要拥有两种性格是很难的,谁真的拥有了,确实很完美。不过我觉得找一个性格互补的朋友可能更容易。
话题作文 篇2独自穿过冗长而又喧闹的走廊
手里捧着一只晶莹剔透的水杯
里面盛满冰凉而又平静的清水
一点点,一步步的向前移动
水杯中的水十分安宁
安宁的无丝毫晃动
这,边是我想要的
一杯捧在手里可触可及的冰凉清澈的死水
一个慌乱的身影从我的身旁掠过
影子撞到了我的肩膀
水杯脱离了我的手心摔在了地上
碎了
我惊恐而又悲悯的俯身去捡拾那曾美丽的残片
然而,破碎的美丽总是容易让人受伤
一滴娇红沿着我的手指慢慢汇入了地上的水迹
水迹逐渐融合,汇聚
最后变成一种绒绒的粉色
粉色十分平静
平静的无丝毫晃动
这便是我看到的
一片置于地上可观可赏的浑浊污秽的死水
话题作文 篇3我感觉自己像一朵小小的蒲公英,妈妈已将我高高举起,正等待成熟的季风将我吹向远方。
那将是怎样的一天我将兴高采烈,因为前方有我全新的生活:既有清香四滋的鲜花,亦有未知的风雨雷电。我想我应该有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可望望妈妈期盼而又含着担心的眼睛,想想那些有关自己青涩的、略带遗憾的故事,我的心底不由得飘过一丝优虑,妈妈却真要作那个勇敢的蒲公英妈妈了。
我拿起笔,开始在稿纸上慎重起笔,作了画,却忽儿又小心翼翼地擦去一些不满意的线条。成熟该是一座神奇的城堡吧。我要将它设计出来,制成一张蓝图,挂于床头,让它指引我前行的方向。
这座城堡应该建筑在一片阔地上,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用什么做修建城堡的材料呢钢筋、水泥、混凝土吗不,它们都还不够坚硬,锲而不舍的追求与战胜一切的勇气才是最理想的材料。
这座城堡应该是经济而适用的,充满了时代的色彩。然而它又是超脱的,处处透射着对艺术对生活的不懈追求,它不仅仅是灵魂的栖息地,或许在某个角落还会有一个储藏室,陈列着各种农具,等待着主人用它们去辛勤耕耘一番。
城堡的设计是别出心裁的。房间的布置、物件的摆设时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窗子是明净的,它启发着你:成熟是兼收并蓄的。那弯弯曲曲的小路、石阶难免会使你脑海中跳出“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的诗句来。聪明的设计者总不会忘记建筑主体与周围布景(水池、花卉和树木)的和谐。例如,一幢并不太高带点古典意境的房子侧面,大多会有一丛风骨傲然的绿竹。噢,请静听它的诉语:成熟还是一种节操呢!庭园里迎风怒放的花朵是城堡溢满自信的笑容,很美却不造作。那是美的真谛—自然之美、健康之美。
城堡里应有一间最高的房子,屋顶尖尖的,直冲蓝天。这是这座城堡的标志—自信、坚强、进取。
话题作文 篇4生活中我们会受到很多的影响,面对影响,每个人的态度都会有所不同,我认为不管碰到什么事,只要我们抱以积极的态度,什么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三个工人再砌一面墙。有一个好管闲事的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工人爱理不理地说:“没看见吗?我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抬头看了一眼好管闲事的人,说:“我们在盖一幢楼房。”第三个工人真诚而又自信的说:“我们再建一座城市。”十年之后,第一工人在另一个工地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成了一个房地产的老总,是前两个人的人老板。态度决定高度,仅仅是十年的时间就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是态度。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追求和目标具有积极、乐观心态的人,其人生目标必然高远;有了高远的目标,必然会为之努力。有努力必有回报。第一个工人总在抱怨生活的不公,心情是郁闷的,想的都是一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回答别人的问题时都是满肚子怨气。第二个工人要比第一个工人心态好,尽管也是在砌墙,但他却把这堵墙当作一栋楼房来建,心里想的是如何将楼房建设得更好。第三个工人心态最好,工作那么辛苦,他还那么自信那么专注。人最可贵的就是“认真”二字,第三个工人把砌墙这样的小事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来看待,十年后成为老板也就不足为奇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古语早就教育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下定决心,不怕吃苦,不怕劳累,只要你认真地去做了,事情总会有结果。也许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如果你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世上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只有态度不好的。
让我们都抱着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往后的人生吧,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话题作文 篇5生命,都是一个轮回,有生,也会有死。就像秋天的落叶、落花,虽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落入泥土后,养育了下一代。
每一年秋天的到来,都会有许许多多的树叶、花朵“死去”,但这并不悲伤,因为生命就是这样,来了就还要走。
每年春天,许多生命诞生了!光溜溜的树干上长出了鲜嫩的新叶,花朵与小草也从土地里探出了头,是一片生机。阳光照耀着大地,每一个新的生命都在健康地成长着。
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了。许多生命经过了春、夏两季的存活,岁月溜走,也到了尽头了。一片树叶,在凉风之下颤抖着,想紧紧抓住树枝,但在无奈之下,松开开手,从枝头慢慢落下,随着风“旅行”,最终闭上了双眼,长眠了!
人们静静地望着这一幕的发生与结束,见证了一个生命的结束,但觉得这并不悲伤,生命本就是一个轮回,又有谁没有长眠于地下的那一天呢?其实,树叶从枝头落下,并不是就这样没有了用处——它会在泥土之中用尽自己最后一点气力,在泥土中化为自己子孙的营养,让它们健康成长。
长长的一个冬季,死去的“长辈”在做着自己最后的贡献!一代生命的死去,它不仅仅意味着死去,它还代表着新一代生命的开始。秋天来到了,死去了一代;难道春天就不会到来了吗?难道下一代就不会出现了吗?不会。
生命,本就是一个轮回,面对“凋零”,我们不用伤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话题作文 篇6早晨,来到公园,看鸟雀飞舞,听秋风细语,看阳光给绿叶镶上金边,给大地撒上一层斑斑驳驳的碎影,心情真是愉快!天空中并没有彩虹,但是无论怎么看,总是觉得天空是彩色的,像柔软的绸缎,浓郁的天蓝色仿佛就快要溢出来似的。我总是会想:难道雨就是那溢出来的蓝色?不对!雨是春天的使者!他们在春天来临时,会来到人间,唱起轻快的歌,跳起优美的舞,迷人的舞姿,伴着徐徐的春风,轻抚着你的脸庞……
不要在沉浸于明媚的春光啦!瞧那!是安琪!是安琪来啦!每个人见到她,目光并不会停留在她与别人不同的腿上,而是向她招招手,再收到她回赠的笑容。那个坐在轮椅上的女孩,灵活地穿过草丛中间的土路,慢慢地走过窄窄的石子路——看那!是河!是那个披着鳞片的娃娃!是那个和春雨一起唱歌的娃娃!又见到她啦!
安琪笑着,静静地望着湖畔的对岸。她总是把身子往右边斜,难道是调皮的柳条宝宝挡住了她?
啊!是温柔的春风阿姨来看我们了。温柔的触感让人昏昏欲睡……不能睡!我还 没收到春风阿姨送给我的礼物呢!
哗——哇!是桃花瓣!好漂亮的“春雨”啊!真是个美丽的礼物!不知道春风阿姨喜欢什么呢?要不我们一起去问问,好回赠给春风阿姨一份最棒的礼物啊。
几个孩子捡起地上的花瓣,重新撒到空中。我听到了!我听到春风阿姨的笑声了!温柔的声音……原来春风阿姨喜欢这个啊!真棒!
春天的清晨,在美丽的小公园里,美丽的春姐姐正愉快地和笑得灿烂的孩子们玩耍着……
话题作文 篇7走进无人的甬道,方能品味生命之美。
——题记
又是平常的一天,早起,洗漱完毕,吃过早餐,夹起公文包,扶好眼镜,匆匆来到办公室,瞥见窗台的一抹新绿悄然绽放,他心里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何不踏遍文明发祥地,谱一曲新的文学篇章?这个念头像浪花一样打着旋,冲得他兴奋得发昏。
他要为自己的愿望整装待发,决然辞去舒适的高薪教师职业。他要以一个真正的文学者,以至诚心灵领悟至纯风光谱写灿烂又宝贵的文化史书,以满腔热血写下衣袂飘飘。
他把路踩在脚下,他就是余秋雨。
他的文字是震撼的,在鱼尾山屋与渔樵相处的宝贵瞬间,慨叹潮起潮落,春花秋月;在挪威的崇山看林间波涛,层林尽染;在大西洋原始小岛上,倾听祖先流淌着中华热血的流浪史,他清楚最颠沛流离也最疏狂;他走在古人被贬的文人学士走过的荒漠,寻找历史漫漫遗留的脚步,极写大漠壮美又凄凉的风光。
他漫步在英国一丝不苟的笔直大道上,不辞万苦地追溯这个国家根源的沧桑,再与我国对比,取精华,去糟粕,教国人大国的度量;他透过“谢家门孔”看一个朝代,看一个父亲的责任与担当;他还纪录了古人向友人的诉说:“问人生,到此凄凉否?”他一直走在那个时代的前沿,走那么多绝美又危险的路,山路、田间小路、沙漠之路,水路,菩提树下的路。
他贴地游行数万公里,一举一动牵动世人的心,凤凰卫视报道他的事迹后,曾向他提供资金,助他走出一条世人未曾走过的路。他边走边想,把稿子寄到了巴金老人的绿色油桶里,请他赐教,那时老人已卧病在床,仍教看护逐字念词念句,就此读完了他的样书——《文化苦旅》,世人的惊叹是他独自前行时最大的温暖。
他站在山巅上,“五湖四海皆一望”,尽管他隔绝了一切通讯渠道,默默忍受行路的危险,提防歹徒抢劫,却仍然遭到众多非议。那样强烈的抨击与质疑,那样源源不断的非议和过激的言论,丝毫激不起他内心的半点波澜。
他用生命在走他的路,前方是初升的旭日,后方是魑魅迷离;他低着头走着,保持内心的谦逊;他昂着头走着,人不可无傲骨。或许他会回头冷眼睥睨藏在黑暗里的人。“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回过头,再走脚下的路,尽头……
“不如敬岁月一杯酒,且祝山河与共的从容。”
——后记
话题作文 篇8有人说:态度决定你的成败,态度决定你成功的高度;
也有人说: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
态度是什么态度是个人内心的一种潜在意志,是个人的潜力、意愿、想法、价值观等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态度就是你区别于其他人,使自我变得重要的一种潜力。
态度是衡量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标准,一个人的潜力来自于三个方面,知识、技能和态度。无论做什么事情,一个人的态度十分重要。激情投入地工作,与麻木呆滞地工作,完全不一样。爱默生说:“一个朝着自我目标永远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反之,失败不是因为我们不具备实力,而是我们易被环境左右,惯于附和,缺乏主见,态度不正确,容易沮丧的缘故。
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绩,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用心进取。我们不能保证你具有了某种态度就必须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们都有着一些相同的工作态度。在企业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持有自我的工作态度。有的人勤勉进取,工作忙碌、热情,精神抖擞,用心乐观,永争第一,总是用心的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是在受到挫折的状况下也是如此;有的悠闲自在,得过且过,从来都是按时上下班,按部就班,职责之外的事情一概不理,分外的事情更不会主动去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牢骚满腹,永远悲观失望,总是在抱怨他人与环境,认为自我所有的不如意,都是由环境造成的,常常自我设限,使自我的无限潜能无法发挥,整天生活在负面情绪当中,完全享受不到工作的乐趣。
一位伟人曾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你的态度如何,在必须程度上已决定你是失败还是成功。要改变现状、克服困难,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端正态度,没有正确的态度,这一切就无从谈起。
那么,我们就应树立什么样的工作态度,才能享受到工作的乐趣,取得事业的成功呢。
敬业、勤奋、忠诚、进取是我们应有的工作态度!
敬业就是敬重自我从事的事业,专注致力于事业,千方百计将事情办好;敬业既包含了个人做事的执着,又有着对本职工作的忠诚;敬业是将自我对岗位、对工作的热爱化为奋发而持久的工作激情,为圆满完成任务而调动自我的所有细胞,勤奋拼搏、坚韧不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是一种精神。
如果一个人以一种尊敬、虔诚的心态对待职业,甚至对职业有一种敬畏的态度,那么它就是敬业的。尊敬并重视自我的职业,即使付出再多也心甘情愿,并能够坦然地应对各种困难,努力去克服它们,做到始终如一,善始善终。因此,敬业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是珍惜生命、珍视未来的表现,是我们工作的强大动力。
勤奋是成功的基础,勤奋要勇于吃苦,勇于奋斗,勇于进取。要成功就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艰难、不计个人得失;勤奋就是对自我的工作负责,做好工作中平平凡凡的每一件事,全心全意地、想方设法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忠诚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忠诚于公司,就是忠诚于自我的事业,就是以不一样的方式为一种事业做出贡献。忠诚不仅仅体此刻工作主动、职责心强,而且体此刻不以此作为寻求回报的筹码。对企业的忠诚也是对自我潜力的信任。不好高骛远,不整日抱怨,持续愉快的情绪,从善良的角度出发,从点点滴滴出发,把身心彻底融入工作,尽职尽责,处处为公司着想,对投资人承担风险的勇气报以钦佩,理解企业主的压力。所以,在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企业都在需求这样的人,需求既有潜力又忠诚的人。
进取就是超越昨日的自我,就是企业、员工永不满足现状,不懈追求向前发展。进取意味着技术水平的进步,专业潜力的增强,综合潜力的提高;意味着企业生产工艺的进步,生产潜力的增加,竞争潜力的提高。
进取精神,就要永不满足、永不言败,不断向更高目标前进。拼博进取的过程是一个前进的过程,是一个征服困难的过程,也是不断创造新业绩、实现新目标的过程。多少年来,进取精神已成为人类挑战极限、用心向上的最宝贵财富。
同样在这天,我们要扪心自问,我脚踏实地、勤奋敬业吗我有职责感吗我对所从事的事业忠诚吗我每一天是在充满激情地工作吗我的潜力在不断提高吗我的业绩与我的职位、与岗位对我的要求相称吗我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公司而问心无愧吗我们的技术还能更好的吗我们的工艺、设备还能更先进吗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还能更强吗我们的管理、执行力就不能加强吗企业、个人的成功和辉煌取决于我们自我。敬业、勤奋、忠诚、进取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石,我们的企业渴望更多地拥有具备这种优秀品格的人。
我们每个人,不论职务高低、不管资历深浅,不管年龄大小,不管背景如何,要想获得成功,就务必首先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敬业勤奋、忠于职守、开拓进取,展现自我的才华、提升自我的潜力。
一个人无论身处何位,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正确看待工作的好处,珍惜工作的机会,体会工作的乐趣,在工作中得到满足和实现,进而到达体验人生的好处。这样,才能焕发工作的热情,从而在内在上具有持之以恒的工作动力。
不一样的工作态度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你改变不了环境,但能够改变自我;你改变不了事实,但能够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能够改变此刻;你不能控制他人,但能够掌握自我;你不能样样顺利,但能够事事尽心;你不能左右天气,但能够改变情绪;你不能选取容貌,但能够展现笑容。知识经济时代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科技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是观念的进步,我们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实时更新观念,我们就会离时代的距离越来越远,被时代的发展远远的甩在后面。因此,适应时代需要,改变工作态度,让我们从此刻开始。
工作态度是一个永远讲不完的话题,任何人也都会在工作中遇到各色各样的问题,它们还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激情,但不管怎样,如果你期望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成就完美人生,那么,你务必时刻记住这一点——良好的工作态度是不可或缺的。
好的就业心态+好的工作态度=好的未来。我们以此共勉!
话题作文 篇9从音乐教室出来,听见一位同学叫道:“我有一把治猪流感的机关枪!”他走到教室门口。我故意调侃说:“那我有猪流感!”突然,李萧宇一边推我一边说:“那你就快点出去!”他用力过猛,我被重重地推了出去。
这时,一位三年级的小朋友正巧跑过来,和我撞在了一起。他摔倒了,我的眼镜也断了,框角正好把眼睛旁边割了一下。刚开始还以为没事,可后来就有血了,几个同学立刻把我扶到医务室,擦了点药水,又把我扶到老师办公室。
老师马上打电话给我爸,我爸立刻赶到,看到血还在流,就带我到学校附近的诊所先止血,止好了血就回家休息,还告诉老师下午不去上课了。我倒很高兴,因为下午可以不去上学,在家里玩。没想到爸爸后来居然还叫我去医院,我又失望了。
我极不情愿地来到了医院,医生刚开始还说没什么事,不用缝,可后来又说要缝。开始缝的时候我大叫了一声,因为我很怕,后来医生给我打了麻醉针。这下可亏大了,也就多嘴喊了一声被推了一下,又出血又缝针,脸上说不定还要留个疤呢。
话题作文 篇10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我的心情也和这晴朗的天气一样。因为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挂在自己卧室的风铃。
我准备好了纸杯、毛线、小铃铛、双面胶、剪刀、卡纸,准备上课。上课铃声响,付老师走进了教室,同学们都很激动。
我们开始上课了。首先,是把纸杯扎五个洞。我拿起针,就开始扎洞。“啊!”我一不小心就把手扎流血了。这可怎么办呢?我的同桌黄文杰拿着自己的卫生纸为我包扎。我一定要做好风铃,不然的话这节课就浪费了。我忘记了疼痛,继续上课。我请付老师帮忙扎了五个洞。接着我拿着毛线开始穿洞。散毛线的时候,打了一个很大的结,我没有放弃,花了一点时间把结解开,把毛线穿进洞里,再把穿进洞的线头打一个结,这样线就不会掉了。然后,就要挂小铃铛,小铃铛在响的声音真好听。把纸杯上的毛线挂在小铃铛穿进的小洞里。小铃铛就穿好了。可是还有一件事,那就是装饰了。我在我的彩色卡纸上画了一个可爱的章鱼,用剪刀把章鱼剪下来,剪刀咔嚓咔嚓地响。一个章鱼完成了。再把小章鱼贴在纸杯上,这个小风铃就做好了!
我做的风铃怎么样,还行吧?同学们,你们想做风铃吗?如果你们也想做,就来找我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