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斯基点线面作品分析如下:
今天,艺术家的创作已经上升到精神表达层面,不再受制于客观物象。艺术家不必用鲜**去表现柠檬,或者用湖蓝色映衬天空,也无须在世俗情感的推动下才萌发创作冲动。
艺术家可以摆脱幻相的束缚,在空白纯净的画布上创作姿态丰富的画面。一旦摆脱了摹写物象这一古老理念,艺术的自由度是无限的。艺术家的眼界,从物象领域和透视框架的三维幻相中解脱出来,真正迈入视觉本身的实在世界,体悟抽象和永恒。非物象艺术作品带领观众渐渐领悟精纯有序的审美和谐,回归心灵的宁静平和,也宣告精神时代的即将到来。
关于康定斯基的介绍如下:
瓦西里·康定斯基(Василий Кандинский Wassily Kandinsky ,1866年12月16日-1944年12月13日),出生于俄罗斯的法国画家和美术理论家。康定斯基与彼埃·蒙德里安和马列维奇一起,被认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但毫无疑问,康定斯基是最著名的。
他还与其他人共同成立了一个为时不长但很有影响力的艺术团体——“青骑士”。康定斯基的绘画售价曾近一千五百万美元。索罗门·古根海姆美术馆是康定斯基作品的最大藏家之一。
瓦西里·康定斯基是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他在1911年所写的《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线到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元素组合方式。调色盘里的点线面构成是指平面设计中常用的基本元素组合方式,通过点、线、面等视觉单元的组合和排列来传达信息、表现情感和美学效果。点作为最简单的基本元素,可以象征着焦点、精确、明确等概念。
如何设计海报
海报设计是视觉传达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版面的构成在第一时间内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并获得瞬间的刺激,这要求设计者要将、文字、色彩、空间等要素进行完整的结合,以恰当的形式向人们展示出宣传信息。
1、明确目的。比如用途和载体,根据不同的目的,确定海报的一些基本要素,比如用途、载体、尺寸等。这个步骤不要直接跨越到形式、表现上。那样往往会得不偿失,想了很多却发现不符合要求。所以这个步骤一定要明确目的。如果不清楚的,一定要问清楚。
2、确定风格。根据不同的目的、用途、载体,选择不同的视觉风格。这一步大致思考就行。然后浏览大量的案例。选出借鉴学习方案,做到海报在视觉的心中有数。
3、确定元素、版式、字体、色彩。海报设计是一个很综合的平面展现,可以简单也可以很复杂。任何一个元素都可以做成一张海报,比如字体,任何一个元素的运用不恰当也可以破坏掉营造的海报。
4、版式布局。常规海报设计版式布局一个原则就是简单明了,不要过于复杂影响了信息传达。
5、草稿、画面检查。一个合格的设计师是一定会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到底的。
线条海报设计怎么做?设计风格千变万化,也是一个不断轮回的过程,今天就来说一说线条设计,线条是世界上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艺术,线条设计是最常见的设计表达任何物体的点线面,没有什么是可以离开线性艺术的表现。设计师发挥出创意,将线条分为九种。我们现在来聊一聊线条设计,看看通过添加线条,怎样做出一张脱颖而出的海报,并让它充满了设计感,很好的掌控画面的基调。分为九种线条设计,横线分段、竖线间隔、斜线引导视线、虚线切分、粗线强调、构建框架线、多线段打造韵律、活泼曲线、肌理强化风格。在这些简单的线条约束下,充满了表现力和魅力。01横线分段在画面中添加等宽或者不同的横向线条,可以通过这些线条强调内容的主体,也可以通过这样将画面中的内容进行区分,可以给人一种简单,清楚明了的感觉,视觉上的条理感也很强,在装饰画面上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有时还能产生强烈的视觉纵深感。02竖线间隔这也是一种垂直线添加法,这种也是非常贴合中国传统的阅读习惯,竖线的增加,可以给人一种挺拔高大、向上的感觉,很符合我们东方审美,在一般比较庄重,严肃的画面可以添加几根竖线,可以让画面看起来富有生机和活力。03斜线引导视线斜线的设计,可以让画面变得有运动感,并且有更加显著的视觉引导性,我们的视觉习惯总会跟随着线条的引导,注意都主体,不仅可以很有趣的切分区域,更好的引导观者的视线走向,让画面变得更加活泼,多样有趣。04粗线强调粗线就是用来强调的作用啦,对于重要的东西我们都会特别的标记一下,在画面中粗线的存在感更强,可以将视觉的中心添加粗线来强调,它也可以充当占位符号和视觉描点,引起观者的注意力。05构建框架线将文本和其他视觉元素通过添加线条,进行构建一个框架,每一个内容都因为线条的添加,变得整齐统一,加强了整体性,又不失呼吸感,构建框架线可以很好的在画面中产生结构性,不会看起来呆板无趣。06多线段打造韵律这是将线当作为装饰元素,通过一定的设计,很多时候画面出现大量的留白就可以考虑采用多线段的添加,打破了呆板的画面,营造出视觉韵律感,让画面变得有运动感,要注意适可而止哦,控制画面的平衡。07曲线显活泼曲线是最富有美感的流动线,总会给人一种明快、流畅、柔和的美感。极具抒情感和流动感,几根曲线的添加给设计画面带来了有趣、创造性的效果,富有弹性的感觉。08肌理强化风格这是线条添加中最有风格的设计,通过肌理的设计,线条变得更加有趣丰富,和普通的线条添加显得不同,设计师结合肌理效果和线条的使用,可以让整体的设计风格相互融合,在设计中脱颖而出,肌理强化风格犹如锦上添花。09虚线切分虚线的处理是十分微妙的,恰到好处的设计,让设计更好的表现,在设计时,要注意虚线和画面的整体性,让虚线很好的融入设计,更加灵活地在画面中使用,也可以起到引导作用,虚线的设计可以让画面看上去更加轻松,相比其他线条不会更加突兀。
版式设计中的点线面1、版式设计中的点
点是最简洁的形态。它在版面中的不同位置,给人予不同的感受。点在版式设计中起到平衡视觉的作用,构成了画面的跳越丰富的视觉感受,点虽然形象比较小,但是在重要的位置上能够丰富人的视觉效果,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在版面中心点的使用能给人沉静稳重的视觉感受,而有着一定运动方向的点的排版带有较强的视觉引导性。
2、版式设计中的线
线是由无数的点通过运动而形成的轨迹,线是最富表现力的视觉形态,直线、斜线、曲线、折线等等,不同的线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也各有不同。
①水平直线就会常出现在企业类的比较严谨的、工整的界面中,带给人平静、稳定、严肃的感觉。
②斜线本身就带有方向感、运动感,具有不稳定性,加上粗细的变化可以产生带有强烈视觉
冲击力
的效果,因此特别受到设计师的喜爱,各种需要突出主体物的
界面设计
中,经常能看到斜线的身影。
③曲线作为女性的象征,带给人柔美、轻快、灵动的感受,能使散乱的版面变得集中。
3、版式设计中的面
与点、线相比,面给人的最重要的感觉是由于面积而形成的视觉上的充实感,它能引发的注意力更大,视觉冲击力更强烈,可以体现页面的层次感,形成纵深感。对面的不同分割、不同位置的变化,不仅能营造出丰富的版面空间层次,还能充分利用面的这些性格特征,把握互相之间的和谐关系,会为版面设计带来强烈的美感享受。
不同的形态的面,在视觉上表现不同的情感。直线形的面具有直线所表现的心理特征,有安定、秩序感。曲线形的面具有柔软、轻松、饱满。不规则的面则比较自然生动,有人情味。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点、线、面是相对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相互转换的关系。希望大家可以把这些技巧用在自己的作品中,祝愿各位设计师的创作水平越来越好。
在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中,我读到了对通感的创作本体论意义上的阐述:“现在,在心理学领域内“联想”理论再也不能令人满意了。一般说来,色彩直接地影响着精神。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我想,康定斯基所说失效的“联想”,就是修辞意义上的“通感”;富于意味的是,康定斯基也只能用“好比”来结构。 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Kandinsky,Wassily 俄裔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1866年12月4日生于莫斯科,1944年12月13日卒于法国塞纳河畔的讷伊。早年在莫斯科学法律和政治经济学,1896年移居慕尼黑开始拜师学习绘画,作品参加过1906~1907年的巴黎秋季沙龙展览。1909年发起建立新美术家协会并任该会主席,2年后又组织《青骑士》编辑部,而导致新美术家协会的分裂。1917年回到俄国,十月革命后任莫斯科人民教育委员。但因其艺术主张与苏维埃政策相抵触,1921年以接受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邀请为理由离开苏联。1933年定居法国讷伊。作品多采用印象主义技法,又受野兽主义影响,被认为是抽象主义的鼻祖,主要作品均采用音乐名称,诸如《乐曲》、《即兴曲》、《构图2号》等。代表作组画《秋》、《冬》均用抽象的线、色、形的动感、力感、韵律感和节奏感来表述季节的情绪和精神。1921年以后因受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影响,创作又由自由的、想象的抽象,转向几何的抽象,代表作如《白色的线》等。在以后的年代,他曾试图把抒情的抽象和几何的抽象有机结合起来,在几何形的结构与造型中,配以光和色,既充满幻想、幽默,也具有神秘色彩。著有《点、线、面》、《论艺术的精神》、《关于形式主义》、《论具体艺术》等,阐述抽象艺术的理论。编辑本段康定斯基的作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康定斯基途经瑞士抵达俄国。1918年十月革命后,他被任命为主管美术的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并担任教职,直到1921年。他一共组建了22座博物馆。1920年被任命为莫斯科大学教授。1921年,他负责建立艺术与科学学院,并任副院长。同年底,由于艺术观念的分歧而离开俄国。1922年,在德国被任命为设立在魏玛的著名的鲍豪斯学 院教授。康定斯基这时的艺术活动是频繁的。1909年,“新美术家协会”建立不久,他于1911年又另立“青骑士”团体(所谓“青骑士”,是取自康定斯基和马克出版的一本书和康定斯基的一幅画)。回到俄国以后,继续在积极地进 行上述活动。但由于他的抽象绘画及其理论与苏维埃政府提倡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相矛盾,才离开俄国而去柏 林。1926年,他发表了第二部论著《从 点和线到面》。这部著作中,康定斯基进一步把纯抽象因素作了想象的分析,说横线表示冷,竖线表示热,等等。1910年,他画的《构图2号》,还只走了一小步,骑手和其他人物虽已变成了一些色块和线条图案,然而画面的空间仍有自然形态。后来,他开始借音乐标题的方法来提示自己的潜在意图, 如“构图”,“即兴”、“抒情”等,即与音乐相类似。通过线条、色彩、空间和运 动来传达艺术家的感情意识,不再参照自然物。这一幅《构图—7号的初稿》已使我们领略到这时期的思考方法。 画上色彩狂乱,红、黑、蓝、黄飞速地交 融着,热情奔放,尽管如此,观者仍能 找到画家形象思维中的某些痕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抽 象画重在表现“内心的和本质的”感 情,轻视以前那种表面和偶然的东西。他说他要表达“更优美的感情,虽然这 种感情是莫可名状的”。他非常喜欢用 “构图”这个词,他觉得这个词更为“神 圣”。1914年,他画了第一幅《即兴》,并运用水彩颜料。这幅《即兴》,已多少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现了。康定斯基是一个神学理论的信 徒,其实他讲不清自己的理论。但他相信,艺术在某些先验的意义上,能够纠正知识。对这一点他似乎十分坚信。他 说:“艺术所赖以生存的精神生活,是一种复杂而又确切的,超然世外的运 动。这种运动能够转化为天真(Simplicity),这就是人的认识活动。”1921年后,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 明显地带有他在俄罗斯的那个时期的影响,变得接近几何形状了。早期一系列即兴作品中那种诗意的流畅,被建 筑师的曲线板和丁字尺画出的一种新 的、光边的、有规律的圆形所代替。以后这种精确的新风格有时也趋向柔和,但康定斯基的审美观中始终保留 着几何图形。《构图-7号的初稿》作于1913年, 78×100厘米大,现归瑞士伯尔尼一私人(Fellxklee)收藏;《即兴》作于1914年,124×73厘米大,现藏德国慕尼黑国立美术馆。编辑本段康定斯基的艺术风格 康定斯基于1911年脱离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而成立青骑士社。“青骑士”一词,产生于这年初冬康定斯基与马尔克的一次闲谈。康定斯基曾在其《自传》中回忆道:“我们都喜欢蓝色。马尔克喜欢马,骑士则是我的主题。我们两个很自然地说出‘青骑士’的名称”。在青骑土社中,康定斯基是最核心的人物。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艺术家,早年曾在莫斯科大学攻读法学和政治学,曾受聘为俄国一所大学的法律教授,也从事过业余的人种志研究。他精通音乐,还系统钻研过西方现代哲学,尤其信奉通神学和通灵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貌似斯文冷静而性格内向的俄国人,竟象凡高一样,内心总是燃烧着炽热的感情之火。这位极度敏感的艺术家,能在那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五颜六色之中,看见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这使人油然想到诗人兰波——兰波能在字母A中想象出黑色的苍蝇。 康定斯基的绘画,在1910年转为彻底抽象之前,主要趋于野兽主义的风格。 他1896年从莫斯科来到慕尼黑之后,便全身心投入前卫艺术运动中去。他曾在巴黎渡过数月,在那里接触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野兽派及立体派的绘画。这对于他日后抽象绘画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必要的启示。 他认识到色彩在绘画构成要素中占有首要地位。他发现高更和凡高的画尤其将色彩的表现放在首位;在这两位画家那里,把草地画成红色,要比将房子或人体变形容易得多。他还领悟到,色彩与线条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他也许对修拉在此方面的观点有过专门的研究。事实上,修拉的有关绘画不同要素(色彩、线条、调子、构图、节奏等)的理论,几乎预示着某种抽象艺术。因而,康定斯基在他早期的绘画中,特别强调色彩的表现力。他以浓重而明亮的色彩来表现自然风光,表现俄罗斯的民间故事,抒发其浪漫、诗意的情怀。编辑本段康定斯基的作品分析 康定斯基在 1910 年创作了第一幅抽象水彩画作品,此画被认为是抽象表现主义形式的第一例,标志着抽象绘画的诞生。在这幅画中,我们看不到可以辨认的具体物象,画家摒弃了绘画中一切描绘性的因素,纯粹以抽象的色彩和线条来表达内心的精神。这是康定斯基与其他画家的不同之处,也是他用一种新的创作方法试验的第一幅作品,不同于以往他所创作的任何作品,成为他创作的新起点。他认为艺术创作的目的不是捕捉对象的外形,而在于捕捉其内在精神。因此,他一直努力试验摆脱外形的干扰,尝试用水彩和钢笔素描的效果来揭示对象的精神。这幅画就是他试验的结果。在画面中,除了一团团大大小小的色斑和扭曲、激荡的线条以外,我们几乎看不到其他东西。画家还用淡淡的奶油色打底,造成了一种如同梦幻般的效果,而笔触又是轻盈和快乐的,一切都没有规则性,似乎是在精神世界中一闪而过的东西却又无法清晰地辨认出来。 在他的绘画中,我们还能感觉到一种如同音符般的因素存在,有一种与音乐相通的气质。他认为现有的绘画方式无法表达他内心的感受,他需要一种纯绘画,看时应像听音乐一样具流动性。当绘画从具象走向抽象,光靠绘画本身是不能为大家接受的。新的画风应该有新的欣赏标准。这时候理论与创作就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他曾说过: “ 一张纸上盖满按照某种次序排列的色彩与线条,在不懂的人的眼里,等于是一张白纸。 ” 他必须说出这么一幅作品创作的缘由。他开始借音乐标题的方法来提示自己的潜在意图,如 “ 构图 ” 、 “ 即兴 ” 、 “ 抒情 ” 等,即与音乐相类似。通过线条、色彩、空间和运动来传达艺术家的感性意识,不再参照自然物。 康定斯基在 1913 年创作的《构成第七号》可以称为是一支音乐狂想曲。这是他作品中画幅最大的一幅,也是超越他以往其他作品的杰出成就的作品之一,因此用 “ 狂想 ” 来形容也不为过。初看这幅画时,给人的感觉是异常迷乱,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康定斯基构图的技巧,因为画面中有着无数的重叠和变化的布置。并且每一个形体都有着自己的法则,每一个法则又在这个整体中发挥着强大的冲击力,使画面本身充满着律动感,又如同一部伟大的交响乐。在画面中较为突出的是,画面中央出现的黑色的点和线,像旋风一样牵动着整个画面的色彩,具有强烈的倾向性。
昨天早晨去“观摩”181小伙伴的舞台表演与实践课,听到苏老师特别到位的点评:舞蹈中的情绪爆发点需要通过肢体线条的延展来延续力量,从而贯穿整个舞蹈过程,才能呈现完整的舞台效果。情绪点到肢体线条,再到舞台效果,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点线面。
美术老师也常说,要运用点线面来构建立体的画面,只有点和线会显得画面杂乱,只有线和面则会觉得细节不够。
听觉其实也遵循点线面的规律。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以3331,2227(低音7)为动机点,发展出了基本旋律线,通过层次和器乐的变化配合,形成完整乐章,也就是面。( 感谢海子的技术支持~ )
写作也是如此。通常确定写作主题后,需要通过大量搜集素材进行思路整理,最后逐字逐段丰富,形成文章。
除了舞蹈、绘画、音乐和写作,有些人的人生堪称点线面的经典范本。
锔瓷 ,就是把破碎的瓷器用锔钉“缝补”起来,让瓷器“起死回生”的一门手艺。
锔瓷手艺人 童维成 (后文简称表哥)最早是专业摄影师,业余爱好喜欢研究瓷器,偶然的机会接触了锔瓷这门手艺,之后师从锔瓷匠人王振海专攻锔瓷。摄影师的审美视角,让他从众多锔瓷人中脱颖而出,成功 跨界 。
常用瓷器莫过茶盏,从锔瓷到饮茶,表哥之后每年清明前后自己炒茶, 限量出售 。
摄影师、锔瓷人、制茶人,独立的点通过时间线进行连接,空间上相关交错,构成了表哥理想的“减法人生”。
从五官感受,到人生布局,点线面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蔡劲松《思维导图应用魔方》中曾借用魔方的变化来形容思维形式的结构性与规律性,即“点线面体”思维过程,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
“思维魔方”这种思维模式,就是希望我们在学习各类事物时,从“点线面体”四个维度进行剖析思考,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不仅要看到其组成部分即要素(点、线),更要看到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面),并能从整体角度出发把系统中的人、物、能量、信息加以处理和协调(体),达成一种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系统化、结构化、可视化的思维方法 。
书中还介绍了思维导图绘制的四个步骤:
可任何点都可以构成完美的线面体吗?你看,我们常励志做一个勤奋的人,这是好事,但梁宁从点线面体的角度告诉我们,真不一定。
从思维方式开始,找对点,穿成线,连成面,构成体,才能活得稍微通透一点吧~
这节课中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判断框架,也是一个非常简洁的思考结构,叫 “点线面体” 。
我们都曾“痛苦的领悟着”:努力工作的工资收益,远不如2013年以前买了腾讯阿里的股票,或者2010年以前买了北上广深的房子。
为什么?因为自己再努力工作,都只是一个点。一个月或一年的工资奖金,只是一个点的努力成果。但腾讯阿里的股票与北上广深的房子的收益,则是附着于一个快速崛起的经济体,在一个线性周期内取得了巨大的结果。
很多投资人,都会投资一个赛道上很多产业 。不赌单点,而是看整个盘子在一个周期内的收益。更高端的则如高盛,在国家层面包装出来了金砖四国的概念,他们寻觅的是大型经济体的崛起,再从这种大型经济体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也就是说,对于做投资来说,你需要首先选择某个正在崛起的大型经济体,接着去找一个领域,投它的成长周期。 这句话中容易被忽略的一个词,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词——成长周期 。
那么,在产品工作中,“点线面体”意味着什么呢?
当选择要做一个产品的时候,为了达到成功的目的, 不但要投入自己的时间和资源——这是“点”,还要“忽悠”更多人——这是“面”,在一段艰苦奋斗的时间周期中,把他们的时间和资源也一起投入进来 。当然,这也意味着你要为更多的人负责。
而在产品方向的选择上,则要看到准备切入的点是在一条什么样的战线上,这条战线又在一个什么样的政策面上,以及这个面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趋势体上。
你面对的是来自对手的单点竞争,还是来自趋势的体系竞争?
因此,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非常重要。再怎么优化产品、提升效率,一旦点线面体选错了,都是白搭。
当“面”在竞争的时候,点就有机会,资源一定会溢出,面一定会给点让度最大的利益 。夹缝中求生存,这和晚清在列强中游走是一个道理。对于自己的产品来说,点是什么,面又是什么?和谁竞争?大趋势下的红利可能在哪里?
最后,用梁宁老师的话做段总结,赤裸裸的现实,但不得不认真面对:
这节课的能量密度很高,”点线面体“,是简洁又复杂的思想结构。
见
你的选择应该是一条“线”、一个“面”,甚至是一个“体”的收益。你一个人的努力,只是在“点”、“线”、“面”、“体”的既定框架内,作为一个点而已。
决策的关键在于你要明白外部的势能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过于苛求那个跟随你的“点”。
感+思
以上两句话摘录自得到大师课《梁宁·产品思维30讲》的“点线面体”模型。
之前很坚信一句话,就是“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所以不管在哪里,在什么样的环境,都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这其实就是一种我只要足够努力,不需要借助外界力量的一种思想。后来慢慢开始明白环境的重要性,明白外部势能对我们成长所起的作用要比我们自己的努力作用更大。不是否定个人努力的重要,而是强调外部势能比个人更重要。
一个很接近我们又很真实的例子,看看我们五班那些"崛起的牛人"就知道了,他们之所以成为牛人,除了个人的努力外,就是他们能够向外链接,当我们还把班级小组当作舞台的时候,他们已经走向了其他班级,走上了007这条线。
当我们面对选择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点之外线面体的存在。
关于相亲或者其他事,有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我看得上的人看不上我,看得上我的人我看不上,或者我想要的离我太远”。出现这样的焦虑是因为你关注的是现有的那个“点”。
梁宁老师在课程里举了一个关于女士相亲的例子。比如你想嫁一个有房有车的人,看上去好像很难,因为如果从“点”来看的话,这样的人在与你相当的年龄段并不会很多。但如果拿到“线”上来看,可能你只要找到一个在BAT工作的码农,或者新兴独角兽公司的早期员工,只要不出意外,就相当于有房有车了。
行
找到点之外的线,顺势而为!
点线面在平面设计中的分析
在平面设计的领域里,点、线、面有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价值,它作为视觉语言,通过一定方式的组合,向人们传达出特定的内涵和信息。下面是我分享的点线面在平面设计中的分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点
在几何学上点只有位置,没有面积,但在平面设计者眼里一个文字、一个符号、一个较小的单位图形称之为点,也就是作品中细小的形态都可视为点。这些点是存在着形状、方向、大小、位置的变化的,再加以不同的排列组合,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应。
一个点最能形成视觉中心,在平面设计中,我们可以把需要强调的部分归纳为一个点,人们的视线最终将凝结在这部分。当点位于画面中心时,与画面的空间关系显得和谐稳定;位于中心偏上时会有不稳定感,形成自上而下的视觉流程;位置偏下时,画面会产生安定的感觉,但容易被人忽略;位于画面三分之二偏上位置时,最易吸引人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当点位于画面边缘时就改变了画面的静态平衡关系形成了紧张感。
两个点,如果画面有两个点产生便形成两点之间的视觉张力,人的视觉就会在两点之间来回跳动,形成一种跃动闪烁感。当两个点有大小区别的时候,视觉就会由大到小的点去移动,产生运动趋势。有这样一则手机平面广告:在画面上,一只大狗盯着一部小手机,由于小点的凝聚力强于大点,人们的目光最终落到这部小手机上。一句成功的广告语:“个子比我小,人缘比我好!”立刻使人们记住了这款手机的特征。众多点的组合排列,点的重复、等大、等距排列,给人清晰、规整、舒适感。但绝对的整齐易显得呆板、单调,我们可以通过渐变、近似、特异等构成形式使画面变得活跃起来。当较小的点按一定的形状有规则的排列在一起时会形成面,点的大小不同会产生空间深度的感觉,点的聚散,会引起能量和张力的多样化,使画面极具情趣。
二、线
线是点运动的轨迹形成的,几何学上的线是没有粗细的,只有长度和方向,但在平面设计中线是有宽窄粗细变化的,一行文字、一条空白都可称之为线。线在平面设计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线可以分割画面空间、表现物象的形体轮廓与内部结构。
(一)线可以分割画面空间这里我们把线简单归纳为线条与线框。线条能划分空间同时具有视觉指引作用,我们可以把线条做多方面的尝试,摆出每一种可能的位置,了解线条支配空间的方法,分析线条在空间因位置、长度、宽度、疏密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线框是对设计内容的有效限定,具有警示作用,可形成视觉焦点。实例证明,要想获得视觉的注意,线框是最后的解决之道,线框的界定,使主题产生空间的“力”和“场”。
因为线条的粗细、色彩、明暗及穿插的变化,能产生前后远近的虚实关系,使画面变得生动活泼,同时也具有相对约束的功能。线框的形态主要以几何方式出现,重视比例感、秩序感、连续感、清晰感、准确性和严密性,但略显刻板,我们完全可以打破传统的线框设计,根据作品的主题、内涵改变线框的形状大小、摆放位置,使格局生动、自由、丰富,通过弯、折、断、隐、徒手描绘等手段表现,向更趣味、新颖的方向迈进,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参与心理。当我们把技巧、感觉和线框这三者融合在一起时,能更好地解决功能、逻辑和美学上的问题,就会出现精美大方、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所以说线框是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
(二)表现物象的形体轮廓与内部结构用线来表现物象的形体轮廓与内部结构,不局限于具象的,也可表现抽象的、不稳定的、不确切的形象,如传统绘画中水波、云纹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每一种线条都具有独特的个性与情感,它们的疾徐快慢,起伏变化无不牵动着人们的思绪,成为储存精气神韵的一种境界,我们要善于运用它。如统一方便面的平面招贴广告,红色的背景,筷子在碗中夹出的面以对角线的形式呈现,与商品看似毫无联系的古筝和琵琶在画面以抽象的虚线存在,线的夸张表现将食品表现得淋漓尽致,再配上广告语———“可以弹的面”,商品诉求信息鲜明。
三、面
在绝大多数作品中,面占有的空间最多,因而在视觉上要比点线来得更强烈实在,更具鲜明的个性特征。这里重点提出“形”和“态”,因为它们的存在直接影响着设计作品的视觉感受。
(一)“形”形———其实质是实现设定的一个“框”,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各种各样的形状,所有的面都有一定的形状,它是受边沿限定而形成的,这些形状就是平面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图”,可能是经过处理后的各种,或者是勾画的某些图形。设计时我们可以把这些“图”按纯粹的形状处理。形状决定画面空间,必须了解自身预先设计出来的形状的虚实空间情况,控制虚实空间的比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想象力,把“框”的概念演绎到极致。三角形、方形、圆形是一切造型的基础形状,它们之间的相加、差叠、覆盖可以产生丰富的外形。简单的一张白纸通过折叠或一刀切尚能形成很多个新颖别致有趣的面,何况世界变化多端的万物。提高对形状的敏感性,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会大大提高我们的能力。
(二)“态”态———指物象的内在结构所呈现的外在表现,在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中,我们可称之为肌理,目的为了加强表现内容,达到更好的信息传递的目的,特意选用或增加一些新颖别致的视觉效果,而使面的存在更加生动。马蒂斯为基尔市戏剧院设计的戏剧海报“谁醉心于戏剧,请一起来”,画面中主要视觉元素是一个女演员的头部和很多蝴蝶。这些蝴蝶被大头针钉在女演员脖颈以上的部位,越接近头部越密集。女演员头发的材质肌理完全被蝴蝶代替,这种效果能够体现画面的新颖巧妙,各元素由疏到密的排列强调了戏剧内容的感召力。马蒂斯在这幅海报作品中别出心裁地选用了材质肌理不相干的'元素进行了新的置换,展现出新的形态,给人们独特的视觉享受。
四、点、线、面的综合设计
在具体的平面设计中,点、线、面是相辅相成,相互点缀的。它们是相对的,点的连续产生线,点的扩大形成面,线变粗得到面,面变小形成点、变窄便成了线。要善于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尤其理解掌握好点的活泼跃动,洞察线的敏感度,明确图形的重量感及扩张性。艺术大师霍尔戈马蒂斯的作品在点线面的处理上极有代表性。比如他在1996年为德国Ettingen戏剧节设计的海报中,作为短线的文字如同女模特喷出的海水,是那样的清凉,画面中间地平线上红色的字以点的形式出现,给视觉更添生机,整个画面的点、线、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处理的恰到好处。
五、平面与空间
将静态的设计概念转变为动态的设计概念。如今平面设计所采用的材质与制作技术不是局限于纸张与印刷,将平面置入动态的环境中考虑,针对平面设计的变化来感受其在语言形态诸方面的变迁。荷兰设计师师格尔登贝率先将招贴设计为异形,以使得招贴能融入周围的环境。德国设计师乌韦勒斯将招贴设计成可以向四方连贴的形式,直至无限。“瓶贴”虽然它的外形不复杂,仅是小小的平面,但它的成型状态必须依附于瓶子的体系,以空间立体的形态呈现。网页设计又给平面设计的点、线、面向四维空间转变提供了可能,所以我们要从空间角度思考平面。
综上所述,在平面设计中点、线、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点具有集中、线具有延长、面具有重量的性格特征,它们相互结合,借助设计者无限的想象力,通过一定的构成原理与表现形式联系起来,形成特定的视觉语言,用以加强对造型形象的理解和加强设计本身的形象性和表现力,以此提高设计作品的视觉魅力,并能传达一定的信息,使之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