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第一节心理咨询倾听反应,第二节心理咨询倾听反应的注意事项。
倾听反应分为四种类型,澄清反应、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和归纳总结。如果不能很好的倾听,可能会导致不正确或信息不完整,有可能会讨论错误的问题或过于早提出干预的策略。澄清反应为疑问语气,内容反应为陈述语气。澄清反应多采用来访者的语言内容反应多采用咨询师的语言,情感反应在咨询的初期要慎重使用。
第二节心理咨询倾听反应的注意事项,第一要走出自我框架,咨询师要尽量保持价值,中立不对来访者的思想行为做批评指责,咨询师越能走出自我的参照框架,共情的层次就越高,理解他人内心感受的程度就越高。第二要懂得潜台词,懂得来访者言语之未尽,话有所指的成分。要避免出现形形色色的同感共情失误。第三保持态度一致,要在来访者面前实话实说,真情表现并不故弄玄虚假扮专家,让来访者者知道咨询师是真正的了解它的语言。心理咨询倾听的两大原则:其一态度大于技巧的原则,教人如何共情容易,但训练一个人具有同感共情的态度很重要。其二人格重于理论原则,最有效的心理咨询是那些可以把人格因素和科学的理论方法加以完美结合的人,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在人际关系上和咨询技术上寻求平衡的咨询师。这些人格特质包括自我认知能力,令人信任,诚实,坚毅,热情耐心,敏感,给人以自由,反应敏捷等,因此咨询师不断加强人格修养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是非常重要的。倾听反应的回应注意事项:要注意关键词,要避免制造理解泡沫,不说些很空洞没有实际意义或没有被真正理解的话语。
文中最后总结倾听不是咨询师放弃个人的信念与价值,而是学会兼容并蓄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学会在不放弃个人信念与价值的条件下接受他人的信念与价值观能够更好的体验及感受,把握其思路做出由衷的同感反应。咨询对话修炼的最高境界是多说一句话是罗嗦,少说一句话就不明确。咨询对话重质量不重数量。咨询是要学会倾听别人讲话,不随意插话,不乱加评论保障来访者完整连贯的表达个人的思想与情感。
很多家长将积极倾听都当成“控制”孩子的“诡计”。其实积极倾听是一种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非常有效的方法,但前提是,家长必须是真正的倾听,而不是听。那我们该如何正确运用倾听技巧呢?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我们要清楚“听”和“倾听”的区别是什么。 “听”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是生理对声音的一种反应,简而言之就是为了回应,而“倾听”是将单纯的声音转化为有意义的事情、 情感 等,也就是为了理解他人。 倾听包括三层: ①听事实 :也就是不掺杂任何个人 情感 的事实; ②听感受 :要用心倾听,听出孩子通过这件事情想表达的真实 情感 ; ③听需求 :通过事情描述听出背后需求,才能够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你说的不对!你就没有想要和你好朋友和解!”“是的是的,那下面呢?”“我认为你做的不是很对,你应该这样做”我们总是在倾听孩子的时候这样说,那孩子为什么说着说着就不愿意说了呢?因为我们陷入了倾听四大误区:
1、好为人师: 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吃过的米、走过的路比孩子多得多,在孩子诉说的时候,家长就会讲一大堆道理,告诉孩子该怎么做。
2、价值判断: 孩子在成长阶段,自身的价值观正在建立,而家长就会以自己的价值判断去理解孩子所说的话,可能孩子并不是那个意思。
3、刨根问底: 当孩子想说一些事情时,可能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情绪,而家长却会不断地问不断地问,以至于孩子一点也不想说了。
4、自以为是: 无论是面对孩子还是别人,我们都会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别人身上。“你问生么不这样做?这样做不是很好吗?”,也许孩子心里有答案,只是想和我们倾诉一下呢?我们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和我们疏远。
倾听是为了了解,当孩子在向我们诉说的时候,我们要先闭紧嘴巴,先听再说,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孩子,需要爸爸妈妈这个时候怎么做呢?我们在倾听孩子讲话时,可以运用 倾听三步法:①复述 :说出事件,但不是重复孩子的话; ②确认感受 :我们可以讲“和朋友吵架了,你现在是不是很难过?”,说出孩子的感受; ③探寻需求 :最后我们需要寻找孩子内心最深层次的需求,帮助他更好的解决问题。
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我们就应该按照这个比例来使用。作为家长,只有我们真正学会倾听,孩子才能够敞开心扉,话题才能够深入。希望各位家长都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倾听者。
孩子独立,家长解放。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听,孩子才会说:接纳性语言当一个人真的能真心的去接纳他人并把这种接纳表达出来的时候,同时促使双方建立起更加牢固的信任关系。
用“非语言表示接纳”:当孩子遇到一些受挫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有时候你觉得你已经做好倾听孩子的准备了,一个进的问孩子这么拉,而其实,他需要的只是一个拥抱,理解肯定的眼神。这种非语言的接纳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孩子说不开心,难过。但是又说不出原因的时候,只要抱抱,轻拍肩膀等,孩子会感受到被理解,被爱,情绪恢复)
用被动倾听来表示接纳:当孩子跟你描述一些她遇到的事情,如被老师批评,不喜欢某个老师,和同学争执等等。这个时候一定要把最大的表达时间留给孩子,让孩子更多的去述说,你只要用一些:哦,嗯,我明白了。诸如此类的语言,去肯定孩子的感受,往往孩子在自己的表达中能找到答案,也能从情绪中转移到自发的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差的做法就是当孩子一开口,我们立马想要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给他建议,甚至嘲讽一番。用语言表示接纳:我们之前参加PET父母效能工作坊的时候,有个体验 游戏 让我影响深刻( 游戏 孩子请求妈妈买个糖果,妈妈始终不同意)有的妈妈真的当场眼泪掉下来,说,我从来不知道我的孩子原来是这样仰望我的,她如此弱小和需要我,我用尖锐的语言拒绝她的时候,她该多么伤心和无助。
我们来看看,平时生活中,以下这几类的语言,你惯用哪一些:1命令、指挥、控制:我不管别人怎么做,你现在必须把地板打扫干净;不许你看电视;你现在必须和你的朋友一起玩2警告、训诫、威胁:如果你那样做,我就不理你了;你再这样,就给我滚出去;3规劝、说教:你不应该那样做,你应该……;你任何时候在大人面前应该要有礼貌;4建议、给你解决问题方案或者意见:你为什么不请你的朋友一起来玩呢;我建议你再找其他的朋友吧;5说服、教育(想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来影响孩子):你必须要学会和其他人友好相处;只有这样做,你才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做的事情比你认真多了。6批评、责备:你这样很不成熟:我不赞同你的做法;你做错了7安慰、同情:你睡一觉,明天就会好了;别担心,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办法的;8转移注意力,分散:我们都经历过这些事,别放在心上;不说这个了,我们去打球吧。当孩子有意愿去和你沟通,而我们经常用这些语言来回应的时候,你们知道孩子的心理感受是什么吗?(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评论区):我们有没有发现,越是长大,越是总觉得自己没有能谈心的朋友,有时候心里烦闷想找个人倾诉的时候,却发现不知道能找谁。是不是也深有同感的感觉得:说了也没用,他不理解我,我并不是想听这些大道理,道理我都懂,我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如果能理解我的感受认真的听我说话就好了。是的,那我们的孩子在倾诉过程中,如果接收到的都是父母费劲心力来讨好,找问题,解决问题,转移话题,安慰我们。哪怕我们真的很用心了,希望孩子开心,但实际上,孩子得到的感受更多的是:妈妈不信任我,不理解我,这些事情都是我自己的错。比如,当孩子跟你说:我不喜欢学校,不喜欢学校的任何东西了。如果这个时候你的回答是:嗯,妈妈有时候也会有这种感觉,我相信你一定会克服的。这时实际上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可能是:你不认为我的感受很重要;你不能体会我的感受;我有这样的感受是不应该的。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会封闭,以减少和父母沟通的过程中,自己产生的挫败感、内疚感或者对自己能力的不细心以及自卑等等。如果回应孩子,有时候也会成为一个很困扰家长的问题。其实,当孩子有意愿去倾诉的时候,我们需要尽可能给孩子多说一些,家长无需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简单的是不带任何自己意见的回应:如我明白了;哦;真的;怎么样;你还真别说;有意思;真的呀;(或者明确表示你需要对方说的更多)如给我讲讲;我愿闻其详;我很想知道你的看法;我们来讨论一下吧;我听着呢,你继续说;这似乎对你很重要等等,开启谈话的邀请。这样的表达方式能给孩子传递被接纳和尊重,孩子的感受是:我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尊重我的想法和情绪;父母愿意认真听我讲话;父母对我说的事 情感 兴趣;孩子面对父母这样的态度,他能感到自己充满价值,受到尊重和重视,被接纳并且能引起他人的兴趣,不仅仅是孩子,我们成人面对这样的态度,也会有良好的感觉,使得和孩子之间的谈话变得顺畅和没有芥蒂。积极倾听谈话之门开启后,我们需要学会用更为有效的方式使得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更加的顺畅,这就是非常重要的积极倾听。
与被动倾听不同的是,积极倾听是父母需要更多的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需要主动的去解析孩子说的话背后的需求。一般都是他想要一些东西;他觉得不安;他对某些事情有情绪;他遇到了问题;比如一个孩子说:妈妈,晚饭什么时候准备好?这个时候我们接收到这条信息,我们正确的解码后,就会知道:他饿了。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信息理解成:孩子是着急吃饭,为了快点出去玩。那矛盾就会发生,沟通也就会中断。
以下是积极倾听的一些例子。例1③孩子(啼哭):迪伦把我的(玩具)卡车抢走了。家长:你肯定很不好受——你不喜欢他这样做。孩子:是的。例2孩子:自从泰勒去度假以后就没人跟我玩了。我不知道在这几天能玩点什么。家长:你怀念泰勒和你一起玩的时候,你想知道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可做。孩子:是的,真希望我能想出一些事情来做。例3孩子:哦,今年我遇到了一个愚蠢的老师,我真是受不了她了。家长:听起来你真的对你的老师感到失望。孩子:就是。例4孩子:你猜怎么着,爸爸?我终于进足球队了。家长:进入足球队你感到很棒!孩子:是的!例5③孩子:爸爸,当你还年轻的时候,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孩?是什么让你喜欢一个女孩子的?家长:听起来你想知道怎样才能让男孩喜欢你,是吗?③孩子:是的。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似乎不喜欢我,我想知道原因。
积极倾听的关键在于,要学会准确的去表达孩子的感受。和孩子的沟通中,不去增加自己的评价,意见,建议,推论,分析和怀疑等等。并且,从我们的例子中不难发现,积极倾听是以“你”开头的,只是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同情,让孩子去为自己的问题负责。 实际上,积极倾听最大的助益并不仅仅是对于孩子,往往在我们能静下来,留出时间和耐心去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往往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想法和意见,也更容易表现出顺从。这就是爱的力量。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用恐吓或者控制的方式更容易让孩子听话,并立刻改正某种行为,但这种短暂式的暂停,只是被动式的恐惧而产生的避免被惩罚的心理。对孩子的内心并没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如果积累一次又一次充满爱、尊重、接纳和理解的沟通,孩子会信任父母,爱父母,从而顺从。这种自发性的行动,才会真的积极的影响孩子习惯。
如果家长想成为一名有效的积极倾听者。就需要做好时间和心态的准备。
1你必须想要听到孩子要说的东西。这意味着你愿意花时间去听。如果你没时间,只需坦白地实话实说。
2你必须真诚地想要在当下帮助他解决问题。如果你不想要这么做,就等到你想的时候再说。
3你必须能够真诚地接纳他的情绪。不管这些情绪是什么,也不管它们与你自己的情绪或者你认为一个孩子“应该”产生的情绪有多么不同,这种态度的形成需要假以时日。
4你必须深深地信任孩子有处理自己的情绪的能力,并有能力为他自己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通过观看你的孩子解决自己的问题,你就可以获得这种信任感。
5你必须认识到这些情绪是暂时的,不是永久性的。情绪会改变——恨可以变成爱,沮丧很快会被希望代替。因此,你无须害怕情绪的表达;它们不会永远存在于孩子的心中。积极倾听将向你证实这一点。
6你必须把你的孩子看作某个独立于你之外的人。一个独一无二的、不再与你产生联系的人,一个经由你而来,拥有自己的生活和身份的独立的个体。这种“独立性”将使你能够“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情绪,自己感知世界的方式。仅仅通过感受到这种“独立性”,就能使你成为孩子的一个协助者。你需要在他面临他的问题时与他在一起,而不是介入其中。而积极倾听,最大的难点就是你需要准确的去把握孩子真实的感受和情绪,这是需要在生活中通过了解自己的孩子和不断的去练习沟通的。表达你对孩子的爱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善意。
不过是在心理咨询过程或者是职场中。倾听是一种很重要很重要的技术和人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好的积极倾听有如下技巧可以供参考。
1:创造一个有利于治疗性交流的环境(安静,放松,安全的环境)
2:倾听者要有足够的自我察觉,对来访者的表达持开放态度。
3:清醒、警觉和注意集中;
4:不被环境或者内心事件分散对来访者的注意
5:通过身体语言表达专注
6:理解文化和性别差异
7:对个体差异有充分的觉察。
8:察觉并努力去除妨碍交流的自身方面的障碍。
倾听的技巧包括:听懂、专注、参与。
1、倾听要专注。倾听,就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向对方传达一个信息——“我正在很有兴趣的听着你的叙述,尝试理解你。”2、倾听要听懂。咨询中的倾听不仅是为了了解情况,也是为了建立咨询关系,鼓励对方更加开放自己。也是咨询师能够更多的了解来访者的情况。3、倾听要参与。倾听时不仅要“听”,还要有“参与”。即与对方互动时,对他的叙述给予适当的回应。回应既可以是言语性的,也可以是非言语性的。
倾听是一门重要的人际交往的技巧,学会倾听亦有助于身边其他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的准则也是很重要的。人际交往非常看重细节。
倾听为三个过程: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和传递信息。
信息的接收是隐蔽的过程。信息加工如同接收一样,是内隐的过程。它是在咨询师心理内部进行的,不能被外部世界观察到,除非咨询师的某些非言语行为可能会暗示出某些线索,加工过程包括对信息及其意义的思索。信息加工过程很重要,因为咨询师的认知、自我对白和心理准备及视觉表象等加工结果为他们的外显行为奠定了基础,当咨询师的偏见或盲点阻碍他们认识全部信息或者使他们歪曲信息时,信息加工过程就会发生错误。如咨询师听到的是他们自己想要听到的东西,而不是真实的信息,求助者也会倾向于只讲那些他们认为咨询师能够听懂并愿意倾听的东西。
倾听的第三个过程涉及咨询师传递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传递信息中的问题要比接收和加工处理信息等内隐过程中的错误容易得到改正。
倾听技术包括澄清、释义、情感反应和总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