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及防治方法如下:
(一)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表现
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指发生在儿童期的行为偏异。狭义上等同于行为问题,广义上则泛指所有的心理社会问题,也就足那些在严重程度、持续时问上都超过相应年龄允许范围的异常行为。
儿童期有以下较多见的心理一行为问题:
1学业相关问题:学习困难、注意力障碍、自控能力差、活动过度、拒绝上学等,多发生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初入学儿童。其中有些问题属于从学龄前期向学龄期过渡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适应不良。
2情绪问题:如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孤僻,强迫观念、过分任性或冲动、退缩、恐惧等。此类问题表现程度严重者,须排除精神性疾患。
3品行问题:如偷窃、经常说谎、逃学、破坏公物、攻击行为、各种破坏性行为等,男孩显著多于女孩。
4不良习惯:如习惯性抽动、吮指、咬指甲、摩擦癖、遗尿、口吃、偏食等。
判定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时,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现,由此表现出的占主导地位的、典型、本质的特征,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有不同的教育期望和要求。只有将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教育要求联系起来,才能对其是否存在心理一行为问题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第二,不能把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行为表现都视为心理一行为问题。只有那些具有特殊性、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行为,才作为行为问题来对待。多数儿童在发育的某阶段都会经历各种心理、行为方面的暂时性适应不良,称"心理社会发展失调",经适当的行为指导可痊愈;若久拖不治,问题常变得复杂而严重,导致心理障碍发生。
(二)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的防治
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有多种多样表现。在基层幼儿园、学校中应着重针对以下四类(尤其第一类)问题进行预防和矫治:
1学业相关问题
(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儿童多动症",指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障碍、冲动、活动过度,并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力低下的一组儿童行为异常症候群。患病率约占学龄儿童总数的3%~5%,男孩多于女孩。通常起病于7岁前,主要表现为:①认知方面。注意广度狭窄、抗干扰性差、不能预见行为后果。②情绪方面,易兴奋,缺乏对冲动的控制力。③行为方面,以多动并伴攻击性行为为主。④人际交往方面,与家长、教师和同伴关系不良。病因复杂,常为遗传、脑损伤、铅中毒、心理社会因素和不良家庭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防治关键是提高家长、教师对该病的认识。虽然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发生所起的作用尚不明确,但对该症的发展和结局有影响的结论是肯定的。家庭不和睦、单亲家庭、教养方式不当、早期母子情感剥夺、寄养等,都可能增加ADHD的发生几率,进而影响儿童行为、情绪的发展。因此,ADHD的干预需要家庭、学校、专业机构三方面的公共努力,开展心理治疗、教育和行为训练结合的综合性矫治,重点是提供行为指导。行为治疗多通过正强化法,帮助其建立一些适应良好的行为。也可采用感觉统合训练、生物反馈训练等方法。治疗同时,应取得父母、教师的的充分理解、参与和配合。例如,可故意忽视其一些问题行为的表现;相反,一看到良好的行为表现即给予鼓励,引导其逐步强化这些行为。
(2)学习障碍,是一组以阅读、书写、拼字、表达、推理、计算能力等特殊性学习技能获得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候群,包括阅读障碍、数学/运算障碍、书写障碍、非特定性学习障碍等。患儿不存在智力低下和视听觉障碍,亦无环境和教育剥夺及原发性情绪障碍。学龄儿童检出率约为3%~8%,男多于女,小学低年级相对高发。典型表现为:①一门或多门功课成绩低下;②阅读、计算,拼写困难。手眼不协调;③多动,注意力不集中;④自我意识低下,继发一系列情绪问题。学习障碍的'防治重点是早期预防和干预,包括:加强围产期保健,避免可能造成的脑损伤;正确开展早期教育;及早对家长开展心理咨询与指导。教师、家长对儿童表现出的学习困难容易发生误解,使儿童受到不当对待或责罚,对其人格成长与心理健康影响很大。许多患儿得不到适当教导,学业受挫折,造成中途辍学,甚至因而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对学习障碍患者应持接纳、鼓励态度,接纳其缺陷,重视他/她在其他方面表现出的优势能力;改善患儿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机;根据其障碍性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性治疗。应尽可能取得家长、教师的配合,避免因要求过严而导致自暴自弃。采用教育性治疗、心理辅导、游戏性行为治疗和社会技能训练等综合矫治手段常能取得良好效果。
(3)拒绝上学,也称"学校逃避"或"不登校",其意均指因不同的身体主诉而不能规律地坚持上学,属较严重的情感障碍。患儿约占学龄儿童的l%~5%,年龄偏大(如出现在初中阶段)。拒绝上学实质上意味着该生的就学失败;其社会功能、情感发展也必然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拒绝上学与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适应性障碍、节律性睡眠障碍、抑郁等情绪-行为障碍有关,但相当多的患儿可伴有以下症状:①不明原因的疲劳、积极性低,②注意力和记忆功能低下。③头痛、眩晕、情绪不良等神经症状;与儿童慢性疲劳症候群相类似。多数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儿童可有明显的学校功能破坏和社会活动降低,不能维持日常生活和到校学习。这意味着儿童慢性疲劳综合征(childre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CFS)也是导致学生拒绝上学的可能原因。日本文部省2002年报道,约28%的日本初中生因患CCFS而导致拒绝上学。
学龄期儿童还常见一种特殊的情绪障碍,称"学校恐惧症"初入学儿童(尤其女孩)多见,表现为对学校这一特定环境感到异常恐惧,强烈拒绝上学;发作时还伴有焦虑情绪、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症状。多因童年期分离性焦虑引起,也可能与学习成绩不良、适应学校环境困难、家长过度的溺爱、保护和干预,以及应激性生活事件等因素有关。
拒绝上学和学校恐惧症往往成为连续体,最突出的症状都是拒绝上学,提出的理由都为躯体症状(头痛、腹痛、全身乏力等);因强制其上学而引发焦虑不安和痛苦,进而出现更多的诸如恶心、呕吐、低烧等症状。但是,两者的疾病性质和程度不同。学校恐惧症患儿上学常迟到,无法坚持到放学,甚至经常缺席,但回到家里则上述症状自行消失,心情平静如初;换言之,内心压力并不大;伴随年龄增长,生理成熟水平提高,多数症状可逐渐消失。拒绝上学患儿则不然。他们更多表现出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违拗表现,更常伴行严重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通常伴随不同的躯体症状和功能损害,如全身疲劳(休息后不能缓解)、头痛、睡眠障碍(不规则睡眠、晨起困难等),注意力和记忆力低下,肌肉痛、活动减少,腹痛,恶心,发热,眩晕,咽喉痛等。患儿的活动明显下降,卧床时间延长,严重者每周不上学时间超过一半,从而对人际交流产生严重不利影响。躯体症状越严重者,往往参与同伴活动的时间越少,抑郁、焦虑情绪越严重。若不加干预,常因此而辍学。
正因为这两类症状(尤其后者)都可对儿童少年的学校就学能力、身体健康和社会功能产生破坏性影响,所以一旦发现、确认,就应及时、有效进行干预。医生、父母和教师的充分合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认知行为治疗对拒绝上学患儿是一种有效治疗,目标是在家庭帮助下,按专业治疗师的指导,调整并改变自身的认知和行为(如恐慌和逃避),进而改善生理反应(如疲劳)实现自我康复。传统的教育支持治疗模式也有疗效。它将对儿童的教育和支持性治疗融为一体,首先通过面对面交流,了解导致拒绝上学的原因和伴随的焦虑、紧张、抑郁等因素;然后做出耐心的解释和指导,教给他们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和鼓励他们克服对学校的恐惧感。家长应充分理解孩子的心身症状,了解其拒绝上学的真实原因;不过分催促孩子上学,更不宜漫骂、讽刺、斥责和体罚。经常与教师保持联系,详细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对伴有明显睡眠、情绪障碍的患儿,必要时可进行抗抑郁、改善睡眠性药物治疗。无论家长和老师,都要表现出坚定的信心和耐性,理解和信任孩子的躯体、心理主诉。在发病之韧,最需要做的事情不是追究前一阶段的缺课现象,而是防止该症状从偶然的、特定状况下的发生转变为长期的、顽固性的状态。
2情绪问题:情绪问题不仅对儿童的学习、交往、个性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且常演变为行为异常。产生情绪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较突出的有学习压力过大、父母期望过高、师生同学关系紧张、消极的个性特征等。
(1)焦虑(anxiety):指突如其来出现的、无明显躯体原因的恐惧感,若经常反复出现,易形成儿童焦虑障碍,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患病率为2%~9%,多见于低年级儿童,女孩略高于男孩。焦虑障碍患儿敏感而多虑、缺乏自信、害怕失败;对环境适应能力差,稍遇挫折就紧张害怕,产生不必要的烦恼、担心和焦虑,严重时出现睡眠不良、夜惊、食欲不振、心慌、出汗、尿频、便秘等症状。过度焦虑可影响患儿的智力、人格和行为发展。患儿常有遗传易感性,但持续的环境压力影响更直接。应为他们创造良好环境,改进教育方式,消除引发焦虑的各种刺激因素,同时配合心理治疗。
(2)强追行为:指儿童期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伴焦虑情绪和适应困难的一类症候群。强迫观念属情绪性,表现为不自主、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强迫性观念、疑虑、意向和强迫性穷思竭虑等,常导致焦虑、自责和忧郁。强迫动作属行为性,表现为强迫计数、强迫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3~7岁是出现某些类似强迫动作的高峰年龄,但其症状多属一过性,和病态强迫症有本质区别,一般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若强迫行为严重,需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采取措施消除其心因性紧张。在日常生活中,鼓励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豁达、开朗的个性品质。治疗应取得家长的充分理解和积极配合。
(3)恐惧:当参与某项活动或面临某种情景时,产生过分强烈、持续的紧张、恐惧和回避情绪。常见的恐惧反应有三类:一是对身体受伤害的恐惧,如害怕受伤、死亡、被诱拐等;二是对自然事件的恐惧,如洪水、地震、电闪雷鸣、黑暗、动物等;三是社交恐惧,如与父母分离、上学、怕见陌生人等。恐惧情绪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心理现象之一,90%的儿童在其发育的某一阶段会出现恐惧反应,但反应的程度与面临的实际危险程度相适应。若明知某些事物或情景实际上不危险,却因而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经百般劝解仍无法消除,则提示其患有恐惧症。为防止儿童产生持久的恐惧情绪,从小要注意培养乐观、开朗、勇敢的性格。家长面临自身厌恶的事物和情景时应表现镇静,不过分流露恐惧情绪,以免对儿童起不良示范作用。不能以动物或自然现象来恐吓孩子。学校应尽量营造温馨的学习环境,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避免儿童对学校和学习生活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系统脱敏疗法、示范法、操作法、正向强化法、冲击疗法等,可使儿童改善情绪,减轻恐惧;音乐游戏疗法对小儿恐惧症也有良好疗效。
3品行问题:指儿童少年期反复、持续出现,以经常性说谎、偷窃、逃学、攻击、破坏行为等为特征的系列性行为问题。患儿通常因适应学校生活困难,逐步发展为品行障碍(conductdisorder),出现打架斗殴、攻击性行为、虐待动物或他人、破坏公共财产、家庭暴力、离家出走、赌博、性侵犯等,并持续6个月以上。品行问题和对抗性攻击行为发生率约为4%~l4%,性别比为2~4:1,男孩显著高于女孩。产生品行问题的诱因复杂,除与自身心理发展特征有关外,家庭关系冷漠、家庭暴力、父母教育方式不当、过分专制与忽视,对子女缺乏教育和情感支持,或过度溺爱娇纵等,是导致品行问题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半数以上的品行问题患儿预后较差,成年后还可能会出现犯罪行为、反社会人格、酒精依赖及各种心理障碍,在健康、学业、工作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也出现诸多问题,无论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危害都很大。儿童品行问题的共患性疾病(如ADHD、情绪障碍等)也十分普遍。因此,对这类患儿的干预和治疗必须建立在对儿童自身及其家庭、社会、学校环境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强、多部门参与的干预方案。对品行问题儿童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行为指导,同时鼓励父母和教师采取正向引导、建立亲子互动关系,改善家庭氛围,发挥榜样行为等,以尽早引导问题儿童改变其不良品行,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
4顽固性不良习惯:少数儿童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由精神及躯体不适诱导,出现以下一些刻板的不良习惯性动作。这类习惯表现多样,但绝大多数无特殊心理异常。
(1)吮吸手指和咬指甲:小儿出生后数月就有吮指现象,1~2岁最频繁,大多在学龄期消失。少数儿童因缺少环境刺激和爱抚,依然保留吸吮习惯;出现心理矛盾冲突时更易出现,并演化成咬指甲、咬铅笔等习惯。咬指甲在儿童期更常见,多从4、5岁起,6岁时达到高峰,11岁后逐渐减少,个别可持续至成年期。吮指多在感到无聊或想睡觉时出现,而咬指甲常发生在受到紧张刺激时,与情绪不稳定有关。主要防治措施是:减少儿童心理压力和紧张;不刻意提醒或专注其动作,也没必要加以训斥,以免反使不良习惯强化;鼓励、引导患儿用手做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使症状自然减少;也可采用厌恶疗法和其他行为疗法。
(2)习惯性抽动:儿童习惯性抽动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快速的、单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抽动,伴随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等。多见于5~12岁儿童,男孩显著多于女孩。抽动频率随情绪紧张而增加,注意力分散时减轻,入睡后消失。习惯性抽动分短暂性抽动、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抽动一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等阶段。大多数表现为简单性运动抽动,如眨眼、挤眉、皱额、缩鼻、咬唇、努嘴、张口、摇头、斜颈、侧视、耸肩等;简单发声抽动其特点为单纯的、迅速的、无意义的声音(如清嗓、咳嗽或其他喉声)。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表现为简单的或复杂的运动性抽动;简单的或复杂的发声抽动;至少持续一年,有的可持续数年甚至终生。抽动一秽语综合征可并发严重的运动性/发声性抽动障碍,不同程度地干扰、损害自身的认知功能和发育,常伴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情绪障碍、学习困难、行为问题、违纪和社会适应性困难等。原因至今未明,可能与遗传、躯体器质性疾病、心理一情绪因素等有关。最常见的心理一情绪因素是突然惊吓或慢性焦虑;较常见的躯体因素往往诱发自局部的激惹,如刺痒、上呼吸道感染、鼻炎、眼结膜炎等。习惯性抽动的根本性防治措施是消除病因,减缓心理压力;避免过度兴奋性活动;消除紧张和疲劳。表现严重者应同时进行心理、行为和药物治疗。行为治疗主要通过松弛疗法、生物反馈训练、正向条件性强化/消退法、习惯反向训练法等等,使患儿逐渐学会放松,能自主调节呼吸,调控情绪,以促进症状改善。
;童年期情感忽视究竟是什么?
童年期情感忽视指的是一种由于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所造成的创伤。
和家庭暴力或是儿童虐待相比,情感忽视的表现形式极其隐秘。情感忽视的表现有多种形态,从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不关注子女的真实心声,到忽视孩子的情感体验,造成他们的低自尊与自卑等等……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这不仅仅是指榜样作用,亦是指孩子能从父母那里找得到回应和反馈。
而情感忽视下的孩子得不到回应和反馈,他们发出的所有信号,喜怒哀乐,都如同投进了深不可见的海底,没有回音。
被忽视的我们会是什么样?
1自我价值以及自尊缺陷
童年期情感忽视的人通常会表现出“低自尊”,一个人自尊以及自我价值的形成和你的家庭密切相关。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可能会觉得自卑,得不到支持,很容易被打倒,气馁,孤独,丧失归属感。
2 表达障碍
无法明确自己的感受与需求,更无法对外界表达出来。在意识到自己有对于爱、关怀和赞扬的需要时,觉得这是羞耻的,自己是不值得的,是需要被隐藏的。
3 感觉被剥夺,普遍的缺失感
在潜意识里,你总觉得自己缺乏了某些东西,但又难以名状。你也有可能觉得自己的生活中缺乏各种东西:爱,乐趣,金钱等等。更极端的情况,可能是觉得自己的生活空虚无意义。
4抑郁
一直以来,抑郁都和丧失、剥夺感、需求不被满足、低自尊、缺乏支持、无法明确的痛苦和失望等因素相关。
5成瘾行为
童年情感忽视会造成孩子对生活丧失控制感,因此,一些人会转而从成瘾行为中寻求慰籍,重获控制感。
——摘自《童年情感忽视:所有的爱都像投入了深海》
有关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如下:
1、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最基本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表情、语言等方面,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观察可以在自然环境下进行,也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控制实验。
2、问卷法
问卷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可以通过问卷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问卷可以针对儿童本人,也可以针对家长或教师,了解他们对儿童的观察和评价。
3、实验法
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例如,可以设计一些任务来测试儿童的认知能力、情绪反应等方面。
4、记录法
记录法是一种记录儿童行为和心理状态的方法,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儿童的言语和行为。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加客观地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
5、交互法
交互法是一种通过与儿童互动来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与儿童进行互动,观察他们的反应和行为。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考虑儿童的行为、言语、情绪等方面,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
扩展知识:
学龄前心理,是指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在学龄前期,儿童的情绪、情感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皮质下中枢的活动仍占优势,故此期儿童的情绪易激动、不稳定,情感也具有易变性和富有冲动性,情感和情绪的受调节性差。
学龄前期是儿童心理成长和情感发育的重要时期,其对于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此时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埋下隐患。
没有同理心的父母就像是在昏暗的房间里,用生锈的器具做手术的人
本书开头先通过22个问题的,来看一看你是不是一个被忽视的“孩子”
作者没有上来就批判忽略孩子的家长,而是让大家用开放的、接纳的态度来面对,不必内疚[太阳][太阳][太阳]
造成情感忽视父母类型
1)自恋型父母
(孩子再去百般地讨好,百般地求饶说,我错了,我改了,父母依旧不为所动!)
2)专制型父母
3)放纵型父母
4)离异/丧偶型父母
(最近丧偶式婚姻、丧偶式教育比比皆是!)
5)成瘾型父母
6)抑郁型父母
7)工作狂父母
8)照顾伤病家属的父母
(大家应该经常看到很小的孩子就开始操持家务、照顾生病的奶奶、爸爸。我们一直都觉得这样的孩子太懂事了!可是作者写到这些非常成熟的孩子,青春期的时候特别容易崩溃,他会容易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因为人是不可能只付出没有得到的,他身体内得到的爱是根本不够的。@这点真是从未想到过的)
9)成就/完美导向型父母
10)反社会型父母
11)孩子即父母
12)都是为你好父母
[炸弹][炸弹][炸弹]那么被忽略的孩子会?
1)️空虚
2)反依赖
3)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
4)不同情自己
5)负罪感
6)认为有致命缺陷
7)自我约束能力差
8)自杀
[闪电][闪电][闪电]如何改变呢?
学习️监控自己的感觉
就是重视自己的情感~
❌视孩子为独立的个体!!!不要把孩子当作是自己的延伸,当作是自己的工具,当作是实现自己梦想的人!共勉
成长的很多困境,其实都源于早期和父母之间(或重要养育者)情感联结的缺失:
比如长大后,你既无法依赖别人也总学不会爱自己,自我评价低,深信自己有致命缺陷、不值得别人爱,以及感到空虚,情绪不定、易怒等,这些都和你童年受到的情感忽视有关。
作者韦布博士是“童年情感忽视”领域的开创者,他认为所谓情感忽视,是指父母可能给了你充足物质生活,但却也忽视了与你之间的情感互动、共情和持续的关注。
通过本书,你能知道童年情感忽视源于父母的哪些行为,由此会对你造成哪些负面影响,以及最后你该如何重拾动力,提升自信,学会关爱自己。
如果你是深受情感忽视之害的成年人,那这本书可以帮你逐步掌握童年未能培养的情感技能、走出情感真空,帮你学会自我关怀,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如果你是父母,那这本书能帮你矫正自己的养育行为,终结代际恶性循环,抚育出情感成熟、心智健康的孩子;
如果你是心理咨询师,那这本书能提供有效工具和操作方法,让你更理解这些深受情感忽视之苦的来访者。
总之,因为童年情感忽视,你总是会忽视自己的需求,这本书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自我关怀方法,有很多实操表格和工具,你都可以拿来上手练习。
童年情感忽视领域开创者,临床心理学博士,临床执业近30年。目前在马萨诸塞州列克星敦开设私人诊所,专门治疗个人、夫妻和家庭的情感忽视问题。
著有多部畅销书,包括《被忽视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被忽视的孩子2:改善你与伴侣、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等。
精 彩 选 段
1如果孩子不能确信自己对父母是重要的,如果孩子经常因为自己对父母关注的需要而感到羞愧,他将会成长为一个忽视自己情感需求的人。
2没有同理心的父母就像是在昏暗的房间里,用生锈的器具做手术的人。细思恐极。
3作为孩子,他们像小电脑一样,接受来自环境的反馈,存储在记忆中,结合各种各样的反馈,发展出一整套对自己的技巧、天赋、缺陷和不足的认知。
4每个情绪都承载了身体想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无论看起来多么奇怪。这本书会让我们了解一个新的心理学现象。之前我们从来没有涉及过,叫作情感忽视。
可能对孩子照顾得很好的一对家长出现情感忽视的现象。所以,如果你不了解什么是情感忽视,你都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是对还是不对。
第二个就是如果有过被情感忽视经历的这些孩子,一旦造成了心理的创伤,他的痛苦是非常不能理解的。在沉默中不停地质疑自己,就他不停地挑自己的毛病,不停地找自己的问题,认为自己有不可饶恕的缺点和错误,是非常痛苦的人。
第一个问题,你有时会感觉与家人和朋友格格不入。
第二,对不依赖他人感到骄傲。就是我特独立,我谁都不用依赖。
第三,不喜欢求助于他人,有事自己扛着。
第四,朋友或家人会抱怨你冷漠疏远。
第五,你感到还没有发现自己生命的潜能。
第六,经常希望自己独处。
第七,暗暗地觉得自己可能是个骗子。
第八,在社交场合中会感到不舒服。
第九,经常对自己失望或是生自己的气。
第十,对自己比对他人更严苛。
第十一,拿自己与他人比较,并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第十二,比起人,你更喜欢动物。
第十三,经常无缘由地觉得暴躁、不开心。
第十四,不清楚自己的感受。
第十五,分辨不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第十六,有时感觉自己是个旁观者。
第十七.相信自己是那种很容易过隐士生活的人。
第十八,很难让自己冷静。
第十九,总觉得有什么拖你的后腿,让你无法活在当下。
第二十,会感到内心空虚。
第二十一,隐隐地觉得自己有问题。
第二十二,很难自律。
那如果这二十二个问题当中的大部分,你的答案都是“是”,那么你很有可能经历过情感忽视的这种症状。我也有几个问题会觉得是“是”,但是大部分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否”。所以还好。
这里有几个警告。
第一个警告就是不完美的父母不一定是情感忽视的父母。就是有很多父母,可能没有很好的教育方法,但他反倒未必是情感忽视的父母。
情感忽视的父母,最重要的是两件事:一个是在重大危机时刻的忽视。
第二个是在非常重要的地方忽视。就是这个孩子,可能长期的某一个方面很重要,他的道德品质,或者是他的人际沟通关系,他的学习能力,他写作文的能力等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长期地被父母忽视,这里边分成急性共情失败和慢性共情失败两种症状。
第二个就是不必内疚。大家首先要用开放的、接纳的态度来面对这么一个症状,
一个健康父母的话,他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他和孩子有情感连接。
第二个特征是健康的父母视孩子为独立的个体。
第三个特征是父母会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
这本书中非常大块的内容,是给我们总结了12种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
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类型一:自恋型父母。我们讲过一本书,叫作《母爱的羁绊》。那里边就专门在谈自恋型父母对女儿的影响。尤其是自恋型的妈妈对女儿的伤害和控制是终身的。
你们有没有见过记仇的父母,就是父母说,我不跟你说话,就不跟你说话,孩子再去百般地讨好,百般地求饶说,我错了,我改了,父母不为所动。他用这种方式来惩罚孩子,这就是自恋型父母的特点。他常用的手段是发怒或者冷落,这种父母的潜台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延伸,这是第一种,我们说容易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自恋。
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类型二:专制型父母。
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类型三:放纵型父母。
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类型四:离异/丧偶型父母。离异/丧偶型绝不是说只要离异,或者丧偶就不行。类型五:成瘾型父母。
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类型六:抑郁型父母。抑郁型的特点就是父母本身缺乏能量和热情,然后不存在,就是根本就好像没有这个人一样,对孩子完全缺乏抚慰。
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类型七:工作狂父母。这些孩子就会觉得,我根本不重要,我的生活没有价值。那些去用生命犯罪的人,都是自我价值低的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类型八:照顾伤病家属的父母。这些在过小的年纪就已经非常成熟的孩子,青春期的时候特别容易崩溃,就是他到了青春期以后,他会容易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因为人是不可能只付出没有得到的,他身体内得到的爱是根本不够的。,这是照顾伤病家属所带来的这种危机。
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类型九:成就/完美导向型父母。就是这些父母永不满足,永远焦虑,永远烦躁,永远完美主义。
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类型十:反社会型父母。有这样的父母,我们讲过反社会型人格,就是那个无良症。他会用残忍的操纵的手段来控制孩子。
就是用内疚的方式等等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这个孩子觉得极度痛苦,因为父母没有内疚感,父母觉得我达到了目的就行。这是第十种。
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类型十一:孩子即父母。
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类型十二:“都是为你好”型父母。
排在第一位的症状是空虚感,空虚感本身不是一种病,它不像焦虑症或抑郁症,大多数人也没有觉得,这些不适是干扰他们生活的症状。
我们说幸福的反面并不是不幸,幸福的反面是麻木。空虚感是一种麻木的感觉,这是第一个症状。
第二个叫作反依赖。反依赖的典型特征就是恐惧依赖他人,就是一种独自长大的感觉,就是遇到什么事不求人。这事你明明去找个朋友问也不行,没有第四种人际关系。
您如果听过我们讲《他人的力量》的话,你就会知道,他没有这样的社会支撑,他什么事都是独来独往。反依赖的标志和信号如下:
然后第三个就是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就是很多人,尤其是女性特别喜欢贬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很低,明明你挺好的,但是你拼命地就要减肥,拼命地觉得不好看。
那么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的标志和信号
第五个症状就是负罪感和羞耻感,你有时候没有明显原因地感到沮丧、悲伤或愤怒,有时候感到情绪麻木。你有一种感觉,说有些什么地方不对劲。你觉得你和别人不一样。你倾向于压抑情感,或者避免动感情。你试图隐藏你的情绪,这样别人就不会察觉到。你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你觉得你没有理由活得这么不开心。这是我们说负罪感和羞耻感的特点。
第六个就更好理解了,叫对自己生气和自责。很多人都有,其实有时候你想想看,不要那么追求完美,随缘,差不多就行了,慢慢进步成长型心态,你就比较容易原谅自己。
第七个就是认为自己有致命的缺陷,就是有些事不能让别人知道,老觉得自己某一个方面是非常阴暗。
第八个叫作难以关爱自己和他人
然后自我约束能力差,就是被情感忽视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你看那些叛逆的,在街上飙车的,或者是吸毒的这些孩子,基本上家里边的这个症状,要么就是父母忙得一塌糊涂,根本不管他们,要么就是父母溺爱,或者就是暴力,不断地殴打。
还有一个名词叫作述情障碍。什么叫述情障碍?用普通话讲就是不会好好说话,就这种人张口就发飙,就是经常毫无理由地发火。严重的症状,就是自杀。大部分的自杀人士,一个人放弃自己的生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一定是累积了很长的时间,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这是情感忽视所带来的问题,现在都搞明白了。
那么第三块就是怎么办,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第一个阻力在于我们对于改变的错误的期待。你从今天开始,慢慢一点一点用正确的方法,用有爱的方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用情感引导的方法去跟孩子互动,你才能够看到孩子一点一点地改变。
我们不能够有着超高的期望,这时候会导致你更快地放弃。
第二个障碍就是逃避。
第三个就是不适感,就不舒服。
但如果你拒绝这个不适的过程,你觉得这不是我,这不是我,让我做我自己,我就喜欢孤独,那你就永远不会改变。这是不适。
第四个非常重要的阻力,就来自于我们不了解情绪。每一个情绪到你身上来,它都承担了信使的作用,它是给你传递信息的,他是要告诉你一些事的。如果人忽视情绪的话,你会生病,会抑郁,会消耗精力,会发脾气,会感到空虚,会有糟糕的人际关系。所以人与人的联系,让我们的生活产生价值,而情绪是人与人的联系当中非常重要的信使。
把这四条搞明白,我们先扫除改变的障碍,然后接下来我们看怎么做,做的办法。
首先我们要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情绪,第一步学习监控自己的感觉。第一步,都叫作觉知。第二步叫作接受并信任你的感觉。第三个学习有效地表达感觉。然后第四步叫认识,理解,重视人际关系中的情绪。这里边最好的练习场所,两个阵地,一个是友谊,一个是婚姻。就是你和你的闺蜜,你和你的朋友,然后你和你的婚姻的伴侣,在这些人当中去尝试识别情绪,然后谈论情绪,表达情绪。自己能够观察到自己的情绪,也能够让对方感知到你的情绪。
把这四招学会,关爱自己、提高约束能力、自我安慰、同情自己,这时候你发现,我们就能够逐渐地摆脱那个被忽视的状况。
最后我们说怎么样让这个忽视的问题终结,当然很难了,怎么可能在世界上终结这件事,但如果你希望在你的家族当中,在你的生活当中,忽视的这种事变得越来越少,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抓手。
第一个就是重视情感,第二个就是视孩子为独立的个体,不要把孩子当作是自己的延伸,当作是自己的工具,当作是实现自己梦想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