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要用什么感情念佛呢?还是不要用感情念佛呢?要用什么心念佛呢?

阿弥陀佛!要用什么感情念佛呢?还是不要用感情念佛呢?要用什么心念佛呢?,第1张

楼主您好!

末学以为恳切就好:哪一种心境最恳切就用哪一种心境。其实,这一类心境都是暂时的。不可能一直这样念下去。但是,因为一段时间的恳切心,念佛会比较得力。比如下品下生的人,之所以能够往生成功,就是因为当时“众苦所逼”:想逃离的心非常恳切。

在学佛过程中,出现悲从中来的情况与世间的“儿女情长”的情执是两回事。佛经中,闻佛说法的大众经常有“悲泣”的情况,并非坏事。《无量寿经》对此有说明:

“若有众生得闻佛声,慈心清净,踊跃欢喜,衣毛为起,或泪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

学佛最初的因缘,有很多是出于对佛的崇仰。学佛的决心越来越坚定,却有很多是因为被佛感动。记得受菩萨戒的时候,场中绝大多数新受戒菩萨都是哭得稀里哗啦,以至于义工菩萨不断送上纸巾。哭的原因可能各有不同。末学自己是因为当时传戒和尚的诵念,大意如下:“世尊长劫之中,为我等众生,无一时非舍身时,无一处非舍身处。”当时就想到:我们每一脚踩下去,都踩在释迦牟尼佛为我等舍身的斑斑血迹之上。当时的感受,真的是:“衣毛为起,涕泪涌出”。

佛菩萨对一切众生都有慈悲心,菩萨道无量劫的修行离不开“悲智双运”。都有一个“悲”字。理解为感情深重也可以。若无悲心牵挂,若无不舍众生之心。菩萨们在断五上分解的时候早就取无余涅槃了。难道还会留恋这个虚假的五蕴身?佛菩萨对我们这样,我们难道用“冷若冰霜”回报?所谓“佛恩难报”。这种想法,说好听一点是小乘人心态,说重一点就是还不如世俗人了。

我们毕竟是在人间以人身学佛,毕竟还在凡夫位。只要不违背戒律,不必压抑正常的情感流露。搞得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反而令周围的人生厌乃至诽谤:“看,这个人学佛学成白痴了!”。不是说你受不了别人的态度,而是你的行为可能让人诽谤佛法。

菩萨无量劫中以“四摄法”摄取众生,不断与众生结缘:布施,爱语,同事,利行。不要搞得令人难以接近。

若有言重,请您谅解!

楼主若对念佛法门有信心,末学推荐一篇短文: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30882278&oldq=1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佛陀不是没有感情,正因为感情至臻才舍己为人,为苍生着想,这种感情是大爱,你可以爱自己的孩子,老婆,亲人,但你发现有些人很可怜,你也会同情,佛陀不只是同情,他发现人更的痛苦来源,用实际行动要去解救他们,既然做了这个选择铁定要放弃很多自己私利的东西,有些私利的感情在佛陀看来也是痛苦的根源,佛陀看清了众生的贪嗔痴的原罪,明白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空无,佛陀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即发大愿渡一切苦厄。

佛弟子千百之众,以现在看可能有数十万人,若不是有情怎们能凝聚这么多的追随者,佛说:“万物皆有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光是人、动物,胎生,卵生,乃至山川,河流,石头在佛的眼中都是需要去关爱的。

最简单的来讲,房子住久了你会有感情,东西用久了你会舍不得丢掉,爱一个人爱久了你会包容他的所有,人是自私的只反应在自己利益相关的 情感 上,但对于佛陀来说,反应在众生万物的不舍和慈悲中。

现在心理学研究,你看到的世界是好还是坏,其实都是你自己的内在投射,简单来说心中是佛,看谁都是佛,心中有魔,身外便是魔!可见佛的内在是多么慈悲有爱,多么重感情以至于超乎寻常。

一位高僧大德曾经讲到释迦摩尼佛的能力,我们常人有悲欢喜怒,遇到事情我们产生相应的 情感 ,这就是被情绪所束缚,烦恼在这过程产生。但是释迦牟尼佛是不受到这些事情的困扰的,但佛是可以感受到这种苦的,佛陀控制自己从极悲到极乐随意转换,对佛来说,极悲不悲,极乐不贪,完全不受其所左右。这并非无情,佛的情都化作大慈大悲贡献给众生,已经没了自我。这超级境界也许没人能体会得了吧!

佛陀是大行者用自己毕生精力去践行度化苍生,为苍生长远谋划让这个世界充满了感恩与爱,佛陀的年代已经远去,但佛陀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佛陀的思想,让人们更加有伦理道德,让人与人的相处更加融洽,最后发现我们的正想 情感 因为佛陀思想变得更加丰富和光明,其实到最后发现佛的思想就是让我们彼此感恩爱护对方,这里有爱情,有亲情,有友情,有孝心,有陌生的同情,有帮助他人的施舍心,有担当的责任心,不放弃的无畏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心,这哪里是没有感情啊?这是众生感情的大集成啊!也许佛陀的大爱已经化作阳光的守护,化作山川河流的滋养,融化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我们心中都有一尊佛陀只是你不自觉罢了!

佛陀的感情是改造升华了的感情,虽然这股力量的本源是一样的,但受用已完全不同,已经远远脱离了欲,爱,情的阶段。一般叫做慈悲更合适。爱众生到了极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境界,就是慈悲。

佛陀肯定有感情的,他的感情就是普渡众生。

因为前几天易老师在朋友圈发的《佛陀》电视剧的节选

可能是因为缘分  让我提起兴趣去把整套看完

看完以后心里还是平静了很多

里面有很多的精神  人物的故事

对我的生活有启发

当还是悉达多的时候 内心有很多的疑问

为了解决内心的疑问  敢于挑战家族的权威

冲破情感的束缚  为的是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

1、悉达多从小就很善良,我们身边有很多的善良的人,也有看上去所谓厉害的人,但是总归善良的人,走完这一生,还是幸福的,至少精神上是幸福的,这也是我所崇尚的

2、悉达多亲手为耶梳摘的莲花,而不是让仆人去摘得,出自真心,我们对人对事,是否有出自真心,那种机械式的,是没有温度的,自己也感觉不到温度,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3、祥光在里面扮演了坏人,但是也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人在悉达多的身边,让悉达多看到了生命的真实,更加勇敢的冲出去了,生活当中,所有遇到挑刺我们的人,要感谢他们,因为他能令我们去追逐真相,而不是在围城

4、耶梳爱着悉达多,但是正因为是深爱,所以成全,爱是成全,让丈夫过最想要的生活

5、能帮我们的人不在别处,都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生活让我们成长,让我们慢慢觉醒,醒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6、怒火只会先燃烧自己,引火上身

7、有些人对我们的评价,指责,不是我们生命的核心~~我们要找到生命的核心~~我的生命核心,是我的家人和自己的成长

8、即使曾经站在一起的战友,也有可能因为认知不一样,分开了,不要怀疑自己,坚持自己内心的想法,只要你觉得是对的就好,没有对错,只是认知不一样而已

9、整个剧给我的感觉,平静,当一个人平静下来的时候,力量是最大的

10、不管外界如何攻击我们,做到内心平静,不发怒,控制好自己情绪

11、欲望,满足了以后,还会想要下一个,就像我平时吃到了这个好吃的又想吃下一个,永远不满足

12、什么叫做用生命来影响生命,找到自己的使命,我现在有,但是还不够坚定,我不要别人眼中的自己,那不是我

这几天心不静,睡不着,晚睡,嗜吃,看完以后,平静了许多。

以上就是我看《佛陀》的部分感悟,太多了,思维---行动---成为习惯-----真正实践在生活中

我真的是太幸福了~~~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佛教里所说的三大烦恼分别是无明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具体如下:

1、无明烦恼

“无明烦恼”又叫“无明惑”,是佛教用语。无明烦恼是根本烦恼,能障蔽中道实相的道理,菩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无明断尽,就成佛。

佛菩萨把障碍分成三大类,叫做烦恼,三大类的烦恼。第一个是无明烦恼,无明烦恼就是现代科学家发现的波动的现象,也就是心动念。这种念动是极其微细,这个起心动念本人完全不知道,连八地以前的菩萨都不知道。

这个极其微细的波动,在佛学里有个名词叫无始无明。无明加一个无始,这两个字加得妙!无始是什么?没有开始,也没有理由。要说:为什么它会动?为什么会有这一动?愈问就愈糟糕,为什么?愈问它动得愈厉害,波动得愈厉害。

别管它,随它去吧!它慢慢就降温,它就变成不动,不动就还源了。你可不能找它的原因。所以第一个动,那个微细的东西叫无始无明,从它以后就有因、就有果,第一个没有因,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别去追究它,愈追究就愈往里面钻,钻进去就出不来,就坏了,这是无明烦恼。

2、见思烦恼

见惑和思惑。依小乘俱舍宗来说,是以迷理和迷事来分别见思二惑,迷于理而起之惑如身见边见等五不正见,叫做见惑,迷于事而起之惑如贪嗔痴等五烦恼,叫做思惑。

依大乘唯识宗来说,则以分别俱生之二起来分别,分别起的烦恼障和所知障是见惑,俱生起的烦恼障和所知障是思惑。此二惑是正受三界生死的因,断此二惑才能免三界的生死。断的次第,须先断见惑,次断思惑。断见惑之位,叫做见道,断思惑之位,叫做修道,二惑皆断之位,叫做无学道。

3、尘沙烦恼

迷于界内外恒沙尘数法所起之惑障,称尘沙惑。二乘断除见思惑后,易着于空观而未能进一步了知众生之尘沙惑,及对治教化法,故此惑又称着空惑,致妨碍出假利生,化度众生。此惑为二乘趋入菩萨间所断,又称别惑,但通于界内外,须假观破之

是执着于空,迷于界内外尘沙数法,障出假利生。此惑通界内外。界内通二乘有,以见思为体。界外只限于菩萨所断,所以又叫别惑。

扩展资料

三惑是和三谛是相应的,即不明了空谛理起见思惑,不明了假谛理起尘沙惑,不明了中谛理起无明惑。所以明了三谛理,断三惑,即证三智,成三德。但是三谛是实相的三方面,空、假、中,都是一实相的全体。空显破情之德,假显立法之德,中显绝待之德。

所以说空,假、中就在其中,非是和假、中相对之空,而是和假、中相即之空,于是一空一切空。说假、说中,同样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这就是三谛圆融。三谛圆融所以证一谛即证三谛。三智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一切智是于色心依正一切诸法通达毕竟空寂之理,即空谛智。道种智是了知一切种种差别的道法,即假谛智。

一切种智是于一切诸法上通达本有性德之体,即中谛智。在四教的别教中,三惑其体各别,因而次第断除,三智也次第发得。就中先修空观,破见思惑,得一切智,证真谛理。次修假观,破尘沙惑,得道种智,了知假谛恒沙法门。

后修中观,破无明惑,得一切种智,证中道法身。这样,由隔历的次第三观断三惑、得三智。然而在圆教就不这样,三谛既然圆融,而能障蔽它的三惑也就同体,即就迷于绝对理的一惑,把它的粗分叫作见思,细分叫作尘沙,极细分叫作无明。

一惑即三惑,所以起一惑即障蔽三谛,粗分的见思障蔽空谛,细分的尘沙障蔽假谛,极细分的无明障蔽中谛,其实,却是一心三惑,又称为同体三惑。断一惑即断三惑,得一智即得三智,这称为“三惑顿断”,“三智一心中得”。

但就断惑的渐次上,先在十信位断见思和尘沙,其中初信断三界的见惑,次六信断三界的思惑,后三信断界内外的尘沙惑。从十住位的初住以后到十地渐次断无明一品,证中道理一分,即断四十品惑。更破一品无明,进入等觉位。

再进而破第四十二品无明,发究竟圆满的觉智,智断二德圆满,即为圆教的妙觉果位。

参考资料:

-三惑

-见思

-无明烦恼

作为一个佛教徒,我对感情并不排斥,佛教是包容感情的。现在有些人认为:佛教是绝情的,一旦走上出家之路,就要抛弃家人和一切,这种行为太残忍了!许多人都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出家人的“无情”。但实际上,佛教并不是这样。说实在的,佛 教所谓的绝情,只是细致、到位地描述了世间人执著的感情;佛教所谓的出家,也不是把所有感情都抛之脑后。 只不过许多人本身不了解佛教,再加上当前个别影视媒体刻意丑化,没有将佛法的本义展现在世人面前,才导致了人们对佛教的误解。

大家应该明白,世人拼命追求的爱情,它的“保质期”并不长,一旦过期以后,就没有新鲜感了。对于这种虚幻不实的感情,佛教有许多精辟的描述,如: 一切爱欲都是无常的、痛苦的,它是众生非理执著引起的…… 如果你们有机会深入学习佛法,就会对这些道理有所领悟。

佛陀的传记中记载,2500多年以前,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舍弃了王位,选择了出家生活。当然, 出家并不等于完全抛弃亲人,佛陀暂时辞亲割爱,是觉悟人生的一种途径。除了佛陀,历史上还有许多出家人,从表面上看,这些人远离了家庭和亲人,但这并不是没有良心,而是对一切众生无条件的大爱。

其实,不只是佛教徒才远离感情。现在社会上有些成功的企业家、领导、明星,也都选择独身,这样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为什么他们不结婚呢?就是想一心一意搞事业,若是有了家庭的束缚,做很多事就没有自由了。

我在这里不是宣扬佛教,只是希望各位正面了解佛教。只要是真理,不管在哪里都会发光,不可能因某些人的误解就被舍弃。因此,对于佛教的看破感情,大家要有正确的认识。

在世间人的定义中,“情”就是同生同死、互相缠缚,正如一首歌中所唱:“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然而,如果问佛陀“情”是什么,答案就不同了。

首先,在世俗层面, 佛陀也承认感情 。在《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善生经》、《法句经》中,对于在家人的正常感情生活,佛陀有许多相关的教言。所以, 并不是学佛就要出家,也不是学佛都要断绝感情。

随后, 佛陀又会讲,感情归根结底是一种执著。当自己执著一个人时,暂时有一些快乐,不过,这种执著终会带来痛苦。

有些人可能不这样想,他们觉得爱情是美好的,怎么会带来痛苦呢?如果没有品尝过爱情的滋味,有这种想法当然很正常;但若是有过感情经历的过来人,对个中的酸甜苦辣,应该会有非常深刻的体会。

曾经,一个没结婚的人和一个已结婚的人谈论爱情,没结婚的人极力赞美爱情,他说:“爱情是多情的海洋,是迷人的画卷,是动听的歌曲。古希腊有一个叫皮格马利翁的国王,他用象牙精心雕塑了一个少女。由于这个‘少女’太美了,国王深深地爱上了她,天天在‘少女’面前祈求,并且拥抱她、亲吻她。后来,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的真情打动,将少女雕像变成了真人,跟皮格马利翁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听了这番话,已结婚的人摇摇头:“年轻人,爱情并非如你所说的那样美好,听我讲一个故事吧。南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刘瑱,他妹妹是鄱阳王的王妃,夫妻之间非常恩爱。后来,鄱阳王因故被齐明帝所杀。因为思念亡夫,鄱阳王妃终日不吃不喝,最后奄奄一息。为了救妹妹,刘瑱请人画了一幅画,在画中,鄱阳王跟一个宠妾在一起恩爱地照镜子。看到这幅画,鄱阳王妃醋意大发,咒骂道:‘他真应该早点死。’她对亡夫的爱意当下消失,身体也很快康复了。”

在后一则故事中,女主人公原来热气腾腾的爱,一瞬间变成了咬牙切齿的恨,这就是 佛教所讲的“爱恨无常” 。大家要懂得这个规律,否则,不管你学了多少知识,在遇到感情方面的问题时,还是很难面对。

佛教中有部论典叫 《四百论》,其中就讲过:“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无常的法一定会坏灭,有坏灭的则非真正的安乐,所以,凡属无常的一切法,皆是痛苦的本性。 比如,两个人关系本来很好,后来一方慢慢变心了,这种无常就会给对方带来痛苦。

所以, 佛陀曾提醒阿难:“慎无信汝意,意终不可信;慎无与色会,与色会即祸生。”意思是,千万不要信赖你的分别心,你的分别心根本不可信;千万不要贪执美色,否则就会带来无穷祸患。 但遗憾的是,现在许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因而,在生活中经常饱尝这方面的痛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877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