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的缺点

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的缺点,第1张

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的缺点有过于抽象、无法照顾到情感层面、太情绪化、忽略事实。

1、过于抽象:理性诉求通常是基于逻辑、事实和证据,以说服对方通过分析数据和信息等途径来达成共识。然而,这种方法可能会过于抽象和繁琐,难以激发听众的兴趣和参与度,尤其是在面对那些不关心细节和技术细节的人时。

2、无法照顾到情感层面:理性诉求往往忽略了人们情感上的需求,比如渴望认同、归属感、安全感等。因此,在一些情况下,简单列举数据和事实可能无法满足听众的情感需求,造成沟通障碍。

3、太情绪化:感性诉求强调情感和情绪,通常是通过营造感性共鸣、讲故事等方式来引起听众的注意。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显得太情绪化、过于煽动,甚至会引起听众的反感。

4、忽略事实:感性诉求容易忽略事实和证据,过度依赖于感性体验和个人经历而忽视客观真相。这种做法可能会误导听众,同时也会给自己留下不负责任的形象。

主要的非形式谬误

相干谬误

预设谬误

含混谬误

当一个论证所依据的前提与其结论不相干因而不可能确立结论之真时,

其所犯的就是相干谬误。

R1

诉诸无知论证( The Argument from Ignorance: Argument Ad Igno-

rantiam }

诉诸或源于无知的论证犯的是这样的错误,它辩称一个命题是真的,

其依据仅仅是该命题并没有被证明为假,或者辩称一个命题是假的,仅仅

因为并没有证明其为真。

英美法中的无罪推定是这样定义的,在证明一个在刑事法庭上受指控的人有罪之前,必须先假定他无罪。除了被证明有罪,其余情况应裁决无罪。

宣判无罪者有罪的错误远比,宣判无罪这有罪的错误远比开释犯罪者的错误更为严重。在两害取其轻的情况下,诉诸无知是适用于此类因不能证明有罪而不得不采用无罪假定的情形。

R2

诉诸不当权威(The Appeal to Inappropriate Authority: Argument Ad

Verecundiam )

在试图对某些困难或复杂问题做出决定时,受公认专家判断引导是完然而,

当诉诸的对象对所讨论问题不能合理地宣称权威时,就会产生诉诸权威谬误。

R3

人身攻击论证( Argument Ad Hominem )

短语“ad hominem”

译做“人身攻击”。它命名的是一种谬误性反驳,

即它的抨击不是指向结论,而是指向断定结论或为结论辩护的人。

A诽谤

B背景谬误

背景谬误是人身攻击谬误的一种形式。引起背景谬误的是,在本不相

千的信念与该信念持有者的背景之间加以牵连。人们做出或拒绝某个主张

的背景并不承载该主张为真。

R4诉诸情感

(The Appeal to Emotion: Argument Ad Po pulum )

用表达性语言和其他有计划的手段以博取情感,激起兴奋、愤怒或憎恨,而不是致力于提出证据和合理论证。

早餐的麦片粥与健美年轻、体魄健壮和精力充沛相联系,威士忌与豪华和成就相联系,啤酒与崇高冒险相联系,汽车与浪漫、富有和性感相联系。广告产品描绘出的男人一般都是英俊而杰出,女人精明而迷人一或者干脆一 丝不挂。

措辞1:

“(在行将盈余的资金中)其大部分应当用于减税,还是应当用做新的政府计划的资金呢”

措辞2:“(在行将盈余的资金中)其大部分应当用于减税,还是应当花费在教育、环境、保健、打击犯罪和军事防御等新计划上”

R5

诉诸同情(The Appeal to Pity: Argument Ad Misericordiam )

诉诸同情(misericordiam 的字面意思是“同情心”)可以看做是诉诸情感的一种特殊情况,其中听众的利他主义和怜悯之心是其所诉诸的特殊情感。

R6诉诸暴力(The Appeal to Force: Argument Ad Baculum )

”强权就是公理“

R7不相干结论( Irrelevant Conclusion :Ignoratio Elenchi)

当一个论证声称要确证一个特定的结论,但却去证明另一个与之不同

的结论时,就犯有不相干结论谬误(Ignoratio elenchi的字面意义是“错

误证明”)。

P1复杂问语{Complex Question)

最为常见的一种预设谬误是,它以预设掩藏在问句中的某些论断为真

的方式来问问题。问句本身往往是修辞性的,并不是真正寻求问题本身的

P2虚假原因(False Cause )

有时会发生这种现象:人们假定一-事件是另一事件的原因,只因为另一事件在时间上紧随着前者。我们当然知道,纯粹的时间连续并不能确证种因果联系,但是很容易被欺骗。

P3丐题(Begging the Question: Petitio Principii )

丐题就是在证明论题的努力中,却又假定了所要寻求证明的论题。

P4和P5偶然和逆偶然(Accident and Converse A ccident)

偶然环境,可能不能运用于该事例。当我们把一个概括运用于个别事例中

而该事例并不适于这种运用时,我们就犯了偶然谬误。反之,当我们无心

或故意地把对一个特殊事例为真的东西直接看做对大事例为真,我们就

犯了逆偶然谬误。

一个词项在前提中可能具有一种意义,但是在结论中却是另一种相当

不同的意义。当推论依赖这样的变化时,当然就是谬误。这种错误称做

“含混谬误”,有时或称为“诡论”( sophisms)。

A1歧义

当人们有意无意地混淆一个词或短语的几个意义时,就是在歧义地使用这个词或短语。如果在论证中这样做,就犯了歧义谬误。

A2双关

一个陈述是双关的,是指由于它的词汇组合松散或笨拙导致它的意义不确定。一个双关陈述可能在一种解释下可能是真的,而在另一种解释下却是假的。当

以使其为真的解释来表述论证前提,而以使其为假的解释得出结论时,那么就犯了双关谬误。

A3重读

若前提的明显意义依赖于一个可能的强调,但是,得出的结论却依赖于对相同词汇不同的重读意义,这时就犯了重读(accent) 谬误。

A4合成

第一类合成谬误可以描述为:从作为整体之部分的性质得到整体本身性质的推理。

A5分解

第一种分解谬误断言对一个整体为真的东西一定对它的部分也真。

第二种分解谬误是从元素的汇集性质而得出元素自身的性质。

感觉就是不对,但就说不出所以然

动物保护组织说:人们宰杀一些活禽。

业主:有那么多无家可归的人,你们为什么不去关心一下他们。

人身攻击论证,业主没有将注意力放在结论上,而是放在动物保护者的行为上,认为他们更应该去关心一些无家可归的人。

人们信任尼采在哲学领域的权威性,但这个权威性不能迁移到到对于权利、残忍、道德败坏的言论。

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来自何方,所以在这个问题没有弄清楚之前,我们可以在任何国家拥有公民身份。

既然没有材料能够证明你不是坏人,那么你就是坏人。

学生问摩尔为了阻止战争,美国应当怎么做?

摩尔的回答是:战争能够将人们的视线从国内经济矛盾上,转移到国外的巴勒斯坦问题上。帮助布什摆脱困境。

逻辑的基本规律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充足理由律(莱布尼兹)

一、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切思想都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更具体地说:

1)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

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例 1

张先生买了块新手表。他把新手表与家中的挂钟对照,发现手表比挂钟一天慢了三分钟。后来他又把家中的挂钟与电台的标准时对照,发现挂钟比电台标准时一天快了三分钟。张先生因此推断:他的表是准确的。来源:考易教育

以下哪项是对张先生推断的正确推断

A、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这说明手表准时。

B、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他的手表是新的。

C、张先生的推断是错误的、因为他不应该把手表和挂钟比,应该直接和标准时间比。

D、张先生的推断是错误的。因为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是标准的三分钟;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是不标准的三分钟。

E、张先生的推断既无法断定是正确的,也无法断定是错误的。

例2

警察:你为什么骑车带人,懂不懂交通规则

骑车人:我以前从没有骑车带人,这是第一次。

下述哪段对话中出现的逻辑错误与提干中的最为类似

A、审判员:你作案后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被告:我没有作案。来源考易教育

B、母亲:我已经告诉过你准时回来,你怎么又晚回来一小时

女儿:你总是喜欢挑我毛病。

C、老师:王林同学昨天怎么没有完成作业

王林:我爸爸昨天从法国回来了。

D、张三:你已经停止打你老婆了吗

李四:我从来就没有打过我老婆。

E、小王:昨晚的舞会真过瘾,特别是那位歌星的歌特煽情。

小赵:他长得也特酷,帅呆了。

例3

这所大学的学生学习了很多课程,小马是这所大学的一名学生,所以她学习了很多的课程。

以下哪项论证展示的推理错误与上述论证中的最相似

A这所学校里的学生学习数学这门功课,小马是这所学校的一名学生,所以他也学习数学这门课程。

B这本法律期刊的我们写了许多法律方面的文章,老李是其中的一名我,所以他也写过许多法律方面的文章。来源:考易教育

C这所大学的大多数学生学习成绩很好,小贞是这所大学的一名学生,所以她的学习成绩很好。

D所有的旧汽车需要经常换零件,这部汽车是新的,所以不需要经常换零件。

例4

对同一事物,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这两种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可见,不存在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言。

以下除哪项外,都与题干推理所犯的逻辑错误近似

A甲:“厂里规定,工作时禁止吸烟。”乙:“当然,可我吸烟时从不工作。”

B有的写作教材上讲,写作中应当讲究语言形式的美,我的看法不同,我认为语言就应该朴实,不应该追求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

C有意杀人者应判处死刑,行刑者是有意杀人者,所以行刑者应处死刑

D这种观点既不属于唯物主义,又不属于唯心主义,我看两者都有点像

例5

某对外营业游泳池更衣室的人口处贴着一张启事,称"凡穿拖鞋进入泳池者,罚款五至十元"。某顾客问:"根据有关法规,罚款规定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由专门机构进行,你们怎么可以随便罚款呢"工作人员回答:"罚款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罚款,来教育那些缺乏公德意识的人,保证泳池的卫生。"

上述对话中工作人员所犯的逻辑错误,与以下哪项中出现的最为类似

A 管理员:"每个进入泳池的同志必须带上泳帽,没有泳帽的到售票处购买。"某顾客:"泳池中那两位同志怎么没带泳帽"管理员:"那是本池的工作人员。"

B 市民:"专家同志,你们制定的市民文明公约共15条60款,内容太多,不易记忆, 可否精简,以便直接起到警示的作用。"专家:"这次市民文明公约,是在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组织专家组,在广泛听取市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是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产物。

C甲:什么是战争 乙:战争是两次和平之间的间歇 甲:什么是和平 乙:和平是两次战争之间的间歇。

D甲:为了使我国早日步入发达国家之列,应该加速发展私人汽车工业。 乙:为什么 甲:因为发达国家私人都有汽车。来源:考易教育

E甲:一样东西,如果你没有失去,就意味着你仍然拥有。是这样吗 乙:是的。 甲:你并没有失去尾巴。是这样吗 乙:是的。 甲:因此,你必须承认,你仍然有尾巴。

二、矛盾律来源考易教育

矛盾律又称不矛盾律,指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实质上是禁止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判断出现矛盾。

其逻辑要求是:在两个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的命题中,必须否定其中一个,不能两个都肯定。

两个命题互相矛盾,是指它们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两个命题互相反对,是指它们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否则,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例1

《韩非子》:自相矛盾的故事。

以下哪些议论与那位楚人一样犯有类似的逻辑错误,除了:

A、电站外高挂一块告示牌:“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B、一位小伙子在给他女朋友的信中信到:爱你爱得如此之深,以至愿为你赴汤蹈火。星期六若不下雨,我一定来。

C、狗父论证:这是一条狗,它是一个父亲,而它是你的,所以它是你的父亲。你打它,你就是在打自己的父亲。

D、他的意见基本正确,一点错误也没有。

E、今年研究生考试,我有信心考上,但却没有把握。

例2

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来源:考易教育

乙:丁是罪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四个人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E、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甲。来源考易教育

三、排中律

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其逻辑要求是: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都否定,必须肯定其中的一个,否则会犯“两不可”的错误。

二值原则:任一命题必定或者为真或者为假,非真即假,非假即真。

一般使用的逻辑都是建立在真假二值原则之上的,因此叫做“二值逻辑”。

排中律的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明确性。

例 1

一天,小方、小林做完数学题后发现答案不一样。小方说:“如果我的不对,那你的就对了。”小林说:“我看你的不对,我的也不对。”旁边的小刚看了看它们俩人的答案后说:“小林的答案错了。”这时数学老师刚好走过来,听到他们的谈话,并查看了他们的运算结果后说:“刚才你们三个人所说的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来源:考易教育

请问下述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小方说的是真话,小林的答案对了。

B、小刚说的是真话,小林的答案是错了。

C、小林说对了,小方和小林的答案都不对。

D、小林说错了,小方的答案是对的。

E、小刚说对了,小林和小方的答案都不对。

例2

某班有一位同学做了好事没留下姓名,他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个。当老师问他们时,他们分别这样说:

甲: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

乙:这件好事是丁做的。

丙:这件好事是乙做的。

丁: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

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请您推出是哪位做了好事

A甲 B乙 C丙 D丁来源考易教育

例3

学校抗洪抢险献爱心捐助小组突然收到一大笔没有书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找,可以断定是赵,钱,孙,李中一个人捐的,经询问,赵说:“不是我捐的”;钱说:“是李捐的”;孙说:“是钱捐的”;李说:“我肯定没有捐。”很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4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根据以上已知条件,请判断下列哪项为真。

A赵说的是真话,是孙捐的。

B李说的是真话,是赵捐的。

C钱说的是真话,是李捐的。

D李说的是假话,是李捐的

四、充足理由律

在同一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要有充足的理由。具体要求有以下三点:

1)对所要论证的观点必须给出理由;来源:考易教育

2)给出的理由必须真实;

3)从给出的理由必须能够推出所要论证的论点。

否则就会犯“没有理由”、“理由虚假”、“推不出来”的错误。

没有理由或不相干的理由的类型:

1)诉诸个人:“你们不要相信他的话,他因生活作风有问题受过处分。”

2)诉诸情感:“我所主张的只不过是大多数公众的观点,你反对我,就是在与公众作对。不信你问问在场的人”

3)诉诸权威:“爱因斯坦都这么说,你竟敢不同意”

4)诉诸无知:“因为没有证据表明上帝不存在,所以上帝是存在的。”

5)数据与结论不相干:

例1

某位酒厂老板对自己厂出的酒赞不绝口。因为每一百位消费者中只有三位投诉该酒有质量问题。他说:“这就是说,有97%的消费者对我厂的产品满意,由此可以看出我厂的酒是多么好。建议你们经常买我们厂的酒喝。“来源:考易教育

理由虚假:“所有的猴子都是人变的,金丝猴是猴子,所以金丝猴是人变的。“(大前提明显为假,因此它不能证明它的结论。)

预期理由:指用本身的真实性尚待证明的命题充当结论。《十五贯》

“推不出来”:指推理过程不合逻辑。

例:“如果长期躺在床上看书,就会患近视眼;我从不躺在床上看书,所以,我不会患近视眼。”(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是无效的。)

充足理由律的作用在于确保思维的论证性。在各类逻辑考试中,重点考查的就是思维的论证性,即对各种已有的推理或论证做出批判性评价:对某个论点是否给出了理由所给出的理由真实吗与所要论证的论点相关吗如果相关,对论点的支持度有多高是必然性支持,还是或然性支持是强支持还是弱支持给出什么样的理由能够更好地支持该结论给出什么样的理由能够有力地驳倒该结论,或者至少是削弱它

具体考查题型有“直接推断型”、“强化前提型”、“削弱结论型”、“说明解释型”。

1984年,布什与奎尔搭档竞选美国总统,当时人们攻击奎尔,说他的家族曾帮助他挤进印地安纳州的国民卫队,以避免去越南服兵役。对此,布什反驳说:“奎尔曾在国民卫队服役,他的分队当时尚有空缺;现在,他却受到了爱国派尖刻的攻击。诚然,他没有去越南,但他的分队也没有被派往那里。有些事实谁也不能抹杀:他没有逃往加拿大,他没有烧掉应征卡,也肯定没有烧过美国国旗。”

以下哪些议论的手法与布什的手法最为相似

A、某公司用淀粉加红糖制成所谓的“营养增高剂”,被骗者甚众。工商管理人员因它是假药而要查封它。该公司董事长振振有辞,不让查封。他说:“我没有害死人。营养增高剂吃不死人,你不信,我现在就吃给你看,并且吃了它还顶事--管饱。”来源:考易教育

B、一公司经理说:“过去有个说法,金钱关系最肮脏。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金钱关系最纯洁,人情关系最复杂,说不清有什么肮脏的东西在里面。所以,我跟朋友都不借钱,也绝不与朋友做生意。”

C、你说“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不对,因为在澳洲早就发现了黑天鹅。

D、张一驰解决了一个数学一百多年未被解决的难题,所有他是一位优秀的数学家。

共情”最初来源于哲学与美学,由德语词“Einfühlung”翻译而来,后在心理学中得到深入发展。罗杰斯是将共情运用于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共情“意味着一个人感觉另一个人的痛苦或愉悦,在感受过程中,他体验到这种感觉并觉察到原因,但仍会意识到自己只是‘好像’痛苦或愉悦”。后来对共情的认知发展为几个层面:完全进入另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敏感地察觉到他/她的情绪;不作任何评价,不揭穿这个人没有意识到的感觉;用新鲜、不带危险的眼光审视并传达自己的感觉;确认自己是否准确把握了对方的感觉并寻求反馈。

共情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两种路径。情感共情通过情绪感染而实现,即当参与一方产生某种情感,另一方被诱发产生类似情感。情感共情建立在自我和他人之间存在相似性的基础上,是由刺激所驱动的自动化过程。认知共情则加入了后天学习与经验成分,建立于智力理解及理性区分的基础上,是通过推测他人处境进而产生特定趋向的心理机制。两种共情模式是人类进行顺利沟通的辅助手段,共情能力越强的人越有可能了解外界环境和他人处境,进而作出恰当的行为选择。

伯克的“认同观”推动修辞学转型

修辞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传统上被认为是“言说的艺术”或“说服的艺术”。刘亚猛认为,言说是使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一个基本能力,而用说服取代强制与暴力作为协调群体行为的主要手段,则是人类文明、人类社会和人类社群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古典修辞学诞生于古希腊时期,经过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发展,由亚里士多德、西塞罗、昆提利安等修辞学家推向发展高峰,此时的修辞学与伦理学、教育学相结合,成为一门广纳多个领域的学科,在中世纪成为教育机构讲授的三大语言学科之一。在经历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变更之后,现代主义修辞理论萌生并迅速发展。理查兹、图尔明、伯克等修辞学家先后对修辞学进行了界定与深刻挖掘,尤其是伯克提出的“认同观”,改变了传统修辞学始终带有的“说服”或“雄辩”色彩,推动了传统修辞学的研究转向与新修辞学的产生,为修辞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修辞学认同观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同情认同、对立认同和无意识认同。同情认同指修辞者与受众在思想、情感等方面贴近,进而产生同样心理基础上的认同。对立认同指修辞者与受众在某方面拥有共同的敌人并以此产生认同。无意识认同指修辞者使用某些修辞手段使受众在无意识状态中产生认同。不同的认同形式指向同一个目的——使用修辞手段促使受众产生与修辞者的“共同体”意识,进而接受观点或者采取行动。认同观体现出新时代背景下修辞实践侧重平等对话意识,受众在修辞过程中同样掌握主动权,其存在本身就成为对修辞者的约束,或者从另一层面来说,是修辞者选择修辞方式和内容的驱动力。

共情修辞发展了新修辞学的认同观

修辞作为一种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同时与修辞者的人格、情感等紧密联系。亚里士多德将修辞策略归于三点——逻辑诉诸、情感诉诸与人格诉诸。人类在不同情感状态下对同一事物的判断不同,这构成了情感诉诸的基础。因此,情感诉诸致力于调节受众情感,使其易于接受修辞者观点并产生行动。虽然亚里士多德的情感诉诸理念带有一定程度的工具主义成分,但是这初步表明情感或者心理是影响修辞实践的因素,为后来修辞学与心理学的融合奠定了基础。修辞学家拉米对修辞过程中的情感地位同样给予高度重视,认为人际关系和情感状态不可忽视,这是影响修辞效果的关键环节。如果能够把握受众的情感状态,将有利于修辞者作出合适的修辞选择,使受众对其产生友好感情,推动修辞活动朝积极方向发展。新修辞学更具伦理道德倾向,认同观将修辞者和受众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对修辞者内在价值观起到塑造作用。

无论从传统修辞学还是现代修辞学的视角来看,修辞都是一场带有主观色彩和情感性质的活动。恰当利用该特征并在伦理允许范围之内调动受众情感与积极性,不仅能产生直接的修辞效果,还可对人际交流、社会环境等带来正面影响。此时,共情与修辞的结合就成为顺势之举。我们联系心理学的共情与修辞学的实践,提出“共情修辞”概念,即修辞者在修辞目的的驱动下,有意识地使自己进入对受众的共情状态,并采取特定的修辞策略,在能力范围之内实现与受众情感和认知在时间与程度上的同步。共情修辞以共情为基础,以修辞为途径和理念框架,使修辞者与受众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受众的存在本身对修辞者带来行为约束,使其将修辞实践限制在受众有可能理解和接受的范围。此外,共情修辞具有较强的可调节性。修辞目的具有驱动性。修辞者在与受众达成共情的过程中,随时有可能调整修辞目的,甚至放弃原有的修辞目的。因此,修辞目的并非现实修辞实践中的真实结果,修辞目的和结果有可能重合,也有可能不同甚至相反。

共情对认知和情感的关注弥补了修辞对纯粹情感的侧重,从更为理智的视角对待受众,在分析对方主客观状态的前提下展开带有人本主义温度的修辞实践。这是对新修辞学认同观的继承,也体现了新时代修辞实践的发展趋势。

共情修辞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丰富,从全球视角审视国家关系,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天下大同”的和平愿景,关涉崇高的伦理与道德。各个国家既独立存在,又相互关联,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保护国家独立性的同时,最大化发挥国家关联的积极作用,超越了个体,而这种超越性使其在伦理与道德上占据主导地位,也成为修辞与传播的引领理念。共情作为理解他国、关爱他国人民的心理基础,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与道义要求,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人本主义色彩。而共情修辞作为展现共情的途径之一,提供了一种通过修辞改善国家关系的视野和实操路径。因此,可利用共情修辞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第一,做好前期准备,保证修辞准确。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从多个方面黏合不同国家或者地区,黏合得越紧密,共同体建设就越完善。因此,当我们作为修辞者时,为了传达共情修辞理念并发挥其有效作用,需要在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认知和情感层面了解受众,由理性的角度出发,在意识到修辞者和受众不同身份的前提下,将自身置于受众客观与主观状态之中,会大大提升修辞选择的恰当性。

第二,共同利益为准,修辞目的可调。共情修辞以修辞目的为驱动,却并非以该目的为唯一终点。与受众实现共情的过程,也是修辞者重新认知受众的过程。当共情修辞采用者进行了前期的理性认知和情感了解之后,会对受众的理解能力、接受范围等有所把握,并以此发现,如果原初的修辞目的无法满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求,就有必要及时调整修辞目的。这不仅有助于修辞过程的顺利进行,也对和谐共同体的建构有所裨益。

第三,肯定受众价值,传递尊重理念。修辞者如何将共情心理通过修辞的方式加以展现,对获得受众认同来说至关重要。马斯洛提出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中,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作为第三和第四层次,是修辞活动所能触及的两个方面。为达到最佳修辞效果,共情修辞把握受众的情感和尊重需要,表达友好的交流意愿和平等的沟通立场,较大程度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进而有助于产生良好的修辞效果和修辞氛围。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共情修辞的运用使受众感受到被肯定与尊重的同时,也帮助修辞者一方建立和平友好的国家或团体形象,进而推动国际合作及共同体建设的深化。

随着全球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不断融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性已经彰显。任何国家的应对理念与机制都将影响其他国家的进一步行动,这种全球命运与共的态势促使我们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观照和尊重他国利益。调整修辞心态,引入共情心理,深切体会对方处境,从人道主义视角进行修辞实践,则有助于发挥修辞的作用,为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添砖加瓦。

逻辑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以偏概全,根据很有限的例证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

二: 假性因果,两者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是虚假的,只不过是时间上先后发生。

三:滑坡谬误,声称某事之后将会发生一连串通常是可怕的后果,但却没有充分证据支持该推论。

四:概念偷换,在观点的争论中,论者会故意转移论题,寻找有利于自己的角度,最后变成自说自话。

五:诉诸非逻辑,诉诸权威,诉诸民意,诉诸情感,诉诸无知,诉诸道德,诉诸沉默。

六:反问谬误,常说的,你有本事你上;如果换成你,你就不会这样想。

七:虚假两难,营造一个虚假的两难困境,其实根本不存在两难,而可以多元的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01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