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情“一词出自《至理贤文》一书。意思是源自内心的一种情感,良心。
什么是幸福,就是内心的一种情感。
如我们常说的,”感恩是福“,”吃亏是福“等。
其实一个人懂得感恩,愿意自己吃亏为别人更好,这本身就是一种美德。所以是。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既可以表现为个体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也可以表现为在道德观念的支配下采取行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像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
1直觉的道德情感
解析: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由于其产生非常迅速,因而当事人往往不能明显意识到这个过程,未经过现场的充分准备与酝酿。比如由于它产生得非常迅速,而往往对这个过程的道德准则的意识则不太明显。
例如,某人突然看到有人落水,万分危急的情况促使他没有思考余地,当机立断,果断跳入水中,救起落水者。当时直接驱使这位英雄模范采取行动的并不是被清晰意识到了的某种道德观念,而是由迅速感到的危急情境引起的直觉道德情感。这种直觉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迅速定向的作用。
2想像的道德情感
解析:想像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像而发生的情感体验。道德形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情感,是因为它是以社会道德标准的化身而存在的,又具有极大的鲜明性,因而能使人更容易理解道德规范的要求及其社会意义,也更容易使人受到感染和激励。如在联想起某些有道德意义的人或事物的形象时,激起的较自觉的情感体验。如想起岳飞、文天祥、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多半会唤起钦慕之情。
易混淆:想象的情感体验与直觉的情感体验不同在于前者是在别人的生活与行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取决于间接的道德经验。然后才逐渐变成个人主观经验的有机部分。在间接的道德经验中,别人行为的具体表现是作为道德标准的体现者而被保存下来的,人们可以通过别人的行为表现来预测自己的行为及其道德价值,指导自己的行动。而后者则是取决于个人的直接经验。
3伦理的道德情感
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它具有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
根据表现形式区分。道德情感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的三种形式怎么区分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道德认识是道德意识的一个内容。
道德情感是一种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对一定的社会存在和道德认识的主观态度。
道德情感在个人的道德品质构成中具有3种作用:评价作用、调节作用、信号作用。
1直觉的道德情感
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当感知到某种情境就会迅速产生一种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因为产生迅速,一般当事人不能明显意识到。例如,一个人走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子突然冲向马路,这时他会不经思考的去拦下那小孩,这就是一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未经思考迅速发生,拉开以后才可能意识到自己可能也会陷入危险,或假如错过拉开怎么办等等。
2想象的道德情感
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例如想象历史上的某位名人,从而唤起自己的钦慕、敬佩之情。
3伦理的道德情感
是以道德的理性认识为基础,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伦理的道德情感具有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伦理性,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是道德情感的最高形式。如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就是一种伦理的道德情感。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与本质
是促使受教育者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发展的过程,是 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得统一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多选)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单选)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 知情意行 的培养提高过程(简答题)
(1)知: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是基础和核心
(2)情:动力;是催化剂
(3)意:精神力量
(4)行:关键;是重要标志
(5)德育过程具有 多端性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 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 自我教育 相结合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 活动和交往 ,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单选)
4、德育过程是一个 长期的、反复的 、逐步提高的过程 (案例分析、单选)
道德情感是一种情感体验。指个体对一定的社会存在和道德认识的主观态度。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根据道德准则要求进行道德活动时所产生的爱慕、憎恶、信任、同情等比较持久而稳定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道德认识密切相关。它是道德意识的一个内容,具有社会历史性与阶级性。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等反映着主体对社会客体的态度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内容。道德情感与道德判断一致时,便出现积极稳定的内心体验;两者矛盾时,会产生消极的、不稳定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要在社会实践和教育基础上逐步形成。
陶冶道德情感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形成和增强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是改变那种与应有的道德认识相抵触的道德情感。形成和增强健康的、正当的道德情感,不但要诉诸个人理智,诉诸个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而且更需要个人在实践中经受长期的甚至痛苦的磨练。
各种职业道德价值的认识。包括对各行各业在国家社会中的地位、性质、作用、服务对象、服务手段等方面的认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应当首先从明确认识开始,这是培养职业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问题的基础。 职业道德情感。“情感”亦称“感情”,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所谓职业道德情感,就是指人们在处理自己和职业的关系及评价职业行为过程中形成的荣辱好恶等情绪和态度。主要包括对所从事职业荣誉情感、责任感,对服务对象的“亲如一家”情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乐业等,职业道德情感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种稳定而强大的力量,积极影响人们职业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所谓“意志”是指人确定目的并用选择手段以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其外部表现是语言和行动。职业道德意志就是指人们在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力量和坚持精神。有没有这种坚毅果敢的职业道德意志,是衡量每个从业人员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所谓“信念”是指人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对于自己生活所应遵循的原则和理想的信仰。信念通常跟情感和意志融合在一起,表现为人的生活立场,支配着人的行动。 所谓职业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所从事职业应具备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和道德理想发自内心的真诚信仰和强烈责任感。它是深刻的职业道德认识、炽烈的职业道德情感和顽强的职业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从业人员一旦牢固地确定了职业道德信念,就能自觉地坚定不移地履行自己的职业义务,并能据此来鉴别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培养和确立终身不渝的职业道德信念,是每个从业者职业道德修养的中心环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