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的理解,传统思维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特性:
连续性或无断裂性,自然界无跳跃;
确定性,导致多种形式的决定论;
可分性,还原论和构成论,由此导致否定事物间的关联性和系统的整体性;
可严格预见性、否定随机性和偶然性,否定事物的突现与生成。
复杂思维在以上四个方面有相反的、否定的表述。我们用“四不”来表达复杂性思维与机械性思维的方式之间的差别。
热衷于社会人伦关系。
中国传统思维的特征中国传统思维热衷于社会人伦关系的追索,淡漠于物质客体的探索。
中国传统思想的基础是伦理,哲学首先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即人生哲学。
从中国式思维的根源上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就讲一个点:中国式传统思维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我认为是 循环思维。我们现在已经越来越多接受西方的直线思维方式了,并觉得理所当然,然而要理解中国古人就需要首先清除一些直线思维,才能去真正理解古人的思维行为。古代中国思维方式主要是周期循环思维,世界观也深受此模式的影响。中国古人的观念里,世界本源是阴阳五行,世界运动是相生相克的循环系统,连时间感受除了季节和节气循环外,最开始都是干支纪年法(基本是一循环就是人的一生),而西方人的公元纪年方式就是典型的直线思维。那循环思维会对观念体系形成什么影响首先最大的好处是循环思维会带来确定性和安全感。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明会年怎么样直线思维下明年怎么样是不确定的,是好是坏会怎么变化循环思维下就觉得明年不和今年差不多,日出日落,春夏秋冬,节气循环…推而广之,循环思维下人们对大大小小的事物都可以很快形成一个个稳定的认知体系:斗转星移,人的一生基本上就是六十一甲子内折腾,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人们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统一性,而不是直线思维下的差异性。可以看出这种思维扎根于农业文明的周期运作,在生产力落后,世界变化较小的背景下其实是有优势和生命力的。因为心态处于一个个完整体系下的传统中国人文化上更有安全感,不会太有末日危机情结,心态更加乐观,更有归属感,但是这种乐观是一种偏保守性的乐观。同样循环思维会下比较缺乏终极追问,对什么世界的起源和终结不会太穷根问底,所以中国人历来比较少终极关怀,理论上对本体论也关注不多,这也是国人宗教信仰不是太狂热的原因,连宗教活动中也充满了功利色彩,一般人求神拜佛的功利目的大于心灵寄托。
何为中国哲学的真面目、真精神?这是本世纪的中国哲学史家、哲学家始终都在关注思考的一个重大基本课题。然而尽管见仁见智,本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却有一个共同点:以西律中。人们是用西方的思维模式来梳解中国的哲学传统,即便是现代新儒家也未能脱俗。这种状况直到新时期乃至90年代才有所改观,人们开始意识到要用中国本身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中国的哲学传统,否则终是隔雾看花、隔靴搔痒。在这种“以中说中”的努力中,蒙培元先生的独树一帜是世所公认的。而我们面前这部新著的问世,则标志着蒙先生对于中国哲学的不懈探寻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对“心灵境界”的解读来对中国哲学作出“超越”的阐释。 这部著作既可看做是对作者自己学术思想的一次阶段性的总结,同时也可看做是对整个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一种独特角度的总结。 作为对作者过去关于中国哲学研究的丰硕成果所进行的一种总结,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种如朱熹所说“豁然贯通”式的彻悟。蒙先生对中国哲学研究的历程,似乎可以分为三大阶段:(一)“主体思维”阶段。1、先是《理学的演变》、《理学范畴系统》,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峰宋明理学进行了一纵(历史的结构)一横(逻辑的结构)的梳理;由此突显了理学的核心——“人”的“心性论”问题。2、接着便是《中国心性论》,慨然应对现代新儒家,由宋明推扩到整部中国哲学史,由理学推扩到儒、道、释;由此又突显出中国哲学的思维特征——“主体思维”问题。3、再接下来则是《中国哲学主体思维》,阐明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乃是认知、情感、意志、实践的统一,而其核心乃是“人生的意义”;由此又突显出中国哲学主体思维的终极指归——“心灵境界”问题。于是开辟了:(二)“心灵境界”阶段。其研究成果的最终体现,便是这部《心灵超越与境界》。作者对“心灵境界”的探索,最终揭示了中国哲学“主体思维”的终极关怀之所在(心灵境界)及心灵特征之所在(情感意向)。于是开辟了:(三)“情感哲学”阶段。这是作者正在进行的一项最富独创性、开拓性的工作。 我们发现,作者的上下求索确有一条很明显的轨迹在,就是“向心灵问题的探索不断逼进,以揭示中国哲学的深层意蕴。”(P447)作者的论题似在不断地缩小、集中、深入,而其对于整个中国哲学传统的解释力量却在不断地扩展、加大、增强,正应了老子所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无为而无不为”。由本书所集中阐释的“心灵境界”,既是作者在思想的深度和高度方面“自我超越”的一大枢纽,也是“贯通”地理解中国哲学神髓的一大关键。 以作者所揭示的“心灵境界”为尺度来判说20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特定意义的总结。而这正是该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者谈到本世纪中国哲学研究中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以西律中”的问题。这确实是本世纪中国哲学研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即便人们是在进行中西比较,并自以为是要揭示中国哲学的特质,但说到底,潜意识当中仍然是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为尺度的。像胡适那样的科学主义西化派自不消说,即以现代新儒家当中成就最高的牟宗三先生来说,他关于中国哲学的“道德形上学”阐释,所谓“消化康德”,仍然是西方的认知主义或理性主义的思路;至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家,也都在反思自己过去对中国传统哲学所进行的简单化概念化的解说方式。而作者对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尤其“心灵境界”的阐明,正有助于克服本世纪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这一最大遮蔽。 当然,诚如作者所说,中国哲学的心灵境界问题不是作者的发现;然而作者在这个问题上却是超越了前人的,这主要体现在:1、确证中国哲学实乃一种“心灵哲学”,心灵与境界问题实为中国哲学的神髓或精神所在。2、指明心灵的最大功能在于创造一种不同于西方“上帝”式的“圣人境界”;境界之不同于认知,尤在于它包含情感因素,包括道德情感、审美情感、宗教情感等等。3、尤其是,作者突破了前人用西方理知主义来诠释中国哲学心灵境界的思维模式,而是用一种中国式的可称之为“情志”的体悟方法来“以物观物”,“以中说中”。这是这部著作最大的独创性之所在,给人一种醍醐灌顶之感。 作者横向比较了中西心灵哲学、中国儒道释的心灵哲学之异同,纵向比较了诸子、玄学、理学、当代新儒家的心灵哲学之异同,从儒家“乐的境界说”,到道家“道的境界说”,从孔子“仁的境界说”、思孟“诚的境界说”,到冯友兰“天地境界说”、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心灵境界”,辨其毫厘,求其会通,最终突显了中国哲学追求心灵境界超越的特点,从而完成了作者自己的哲学研究、同时也是整个中国哲学研究领域的一次重要“超越”。 “超越性”问题乃是近年哲学研究的一大前沿课题。作者以其中国哲学特有的方式,回答了关于中国哲学独特的超越性问题。作者指出,儒道释心灵哲学所共认,超越是心灵的自我超越,是心灵固有的创造功能,它是存在性的,却是内在性的(“心就是人的‘存在’。”P51),而非对象性的、外在性的;超越的结果就是建立一个崇高的精神世界、“精神境界”,而非彼岸、“上帝之城”;心灵超越的根本方法是体验与直觉,而非理性思辩或逻辑推理。应该说,这些确实是中国哲学之“超越性”的基本特质。 但作者并没有停留于此。由“心灵境界”进一步追索,作者揭发了中国哲学的“情感”特性。这是这部著作最大的开拓之处,它不仅是对作者自己哲学研究走向的新开辟,也是对整个中国哲学研究领域的新开展。关于中国心性哲学的特质,过去已有种种说法,诸如“实用理性”、“人文理性”等等。作者提出:中国哲学也重视“知”,也是“智慧”之学,但它并没有把知和情截然分开,形成主客对立的哲学系统和理论理性的系统哲学;而是把人的情感需要、情感态度、情感评价以及情感内容和形式,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并以此为契机,探讨人的智慧问题和精神生活问题。“如果要讲中国哲学的特殊性,我认为这是它的最重要的特殊性。”(P18)这确实是发前人所未发的独具慧眼的发现。 作者阐明了这一论断之所以然,论述了情感与境界、情感与价值、情感与理性种种关系,说明了中国情感哲学的现代意义。其中情感与境界的关系问题,是从“心灵境界”探索进入到“情感哲学”探索的枢机。作者指出,中国情感哲学关注的不是情绪反应之类的低级心理状态,而是美学的、伦理的、宗教的高级情感;不是感性的某种快乐或享受,而是理性化乃至超理性的精神情操和精神境界。因此情感问题是个境界问题,境界问题也是情感问题。 除了说明情感本身的性质、情感与“美”的关系,作者还着重说明了情感与“善”(心灵的意向方面)、情感与“真”(心灵的认知方面)的关系。作者指出,情与心一样,是可以“上下其说”的,往上说,情感与道德理性相联系,因此,它是与“善”统一的;情感作为人的存在的基本要素,其中本身固有普遍性的理性原则,因此,它是与“真”统一的。由此挑明了中国哲学“情性合一”、“情理合一”的原则。 作者对中国哲学情感特质的发掘,确实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拓。为此,我们盼望早日读到蒙先生正在撰著中的《情感哲学》,并相信,它一定是在这部《心灵超越与境界》基础上的又一次重大超越。 最后,谈谈蒙先生对现代新儒家的超越。这种超越是多方面的,我感觉主要有两条:一是对新儒家“理知”思维方式的突破。这一点,上文已论及。二是对新儒家“道统”观念的批评。现代新儒家是恪守宋学、尤其心学传统的;而作者却不是那种偏狭的文化保守主义者,而是始终强调应该保持“心灵的开放”。这种开放不仅面向宋明儒以外的整个儒家哲学,而且面向以儒、道、释为主轴的整个中国哲学;不仅面向东方,而且面向西方;不仅面向整个传统,而且面向现代及后现代。例如关于程朱、陆王之争,蒙先生就并不拘泥,而是既见其别,又见其通;又如蒙先生本人作为冯友兰先生的传人,就并不固执“家法”,也决不排拒牟宗三一系现代新儒家的成果。正因为保持了这种心灵的开放,作者才能够不断地超越前行。
中国的思维形式映射到传统文化中的体现是象征性思想。
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中,这样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却没有真正确立起来。我们强调的是自己的直观觉察力,单凭直觉就悟出许多堂而皇之的大道理。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正在大力普及,但非实证性传统,在公众中依然根深蒂固,成为伪科学和邪教孳生泛滥的土壤。“神医”、“开天目”、“意念转移”等等离奇现象时有出现。这些都说明,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的文化转型还没有完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负面导向就是盲目崇拜权威(“唯上”)和过分相信感性直观(“眼见为实”),这些都与忽视人的理性力量有关,理性没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就很容易陷入信仰主义和神秘主义,容易被主观经验所蒙蔽。因此,补上这一课是十分必要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西方现代主文化中,理性主义思维方式被推向极致,其片面性早已引起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注意,出现了对传统理性主义的反弹和匡正。这种新的思潮动向有两个支脉。一个是知识论支脉,强调非理性因素,如直觉、体认、领悟、感性、灵感等等在认识中的积极意义。许多科学家把这些非理性因素视为科学发现的必要的,甚至是有绝对意义的环节。另一个是文化学支脉,主要是批判传统理性主义抛弃人文关怀,倡导唯逻辑主义,主张将理性认识与价值选择集合起来,这是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方向。
我国传统文化中,恰恰蕴涵了这两个支脉的文化因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特别注重直觉领悟。道家哲学中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可道,非常道”;易学所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周易传略・明象》),这是魏晋玄学的重要观点。中国思维方式的这一传统已经引起了当代学者的极大兴趣,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专门写了一部题为《创造力和直觉》的著作,著名物理学家韦斯科夫(VFWeisskopf)在评论作者时说:“他受到日本――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特别了解逻辑严密性和直觉及幻想在科学以及其他人类活动中的作用之间的差别。逻辑推理与直觉思维的关系,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中国式的思维强调直觉的成分――灵感在科学思维中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剧,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但是 在这种社会大变革、思想大交融、观念大碰撞的背景下,中西文化中的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仍旧在潜移默
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以及我们看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对此,我们将一一加以解读
。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
(一)饮食文化差异
1饮食观念的不同
中国饮食注重"味",虽然中国饮食注重色香味俱佳,但其真正魅力就在于它的味。寓形于外,寓味于内
;西方的饮食观念则凸显着理性,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如何,营养一定要保证。
2饮食方式的不同
在中国,无论是大宴席还是小聚会,形式只有一种——团团围坐,共享一席。气氛和谐、浓烈、热情,
典型的代表就是火锅,热气腾腾、好不热闹;西式宴会则注重人与人的自由交流,典型代表就是自助餐
。大家各取所需,行动自由,方便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建筑文化差异
1从建筑布局上
中国传统建筑讲究整体、群体,讲究中轴对称。如故宫、阿房宫等,体现出一种大气、气势磅礴之势;
西方古典建筑则多注重个体,空间上讲究突兀高耸,如典型的科隆大教堂等"哥特式"建筑。
2从建筑理念上
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具有敦实、平缓、温和等特征,表现的是入世的生活态度,故称为"人本主义建筑"
;西方传统建筑风格具有突兀、冷硬等特征,体现的是宗教神灵的出世精神,故称之为"神本主义建筑"
。
(三)医学文化差异
1思维方式不同
传统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体现了辩证思维方式,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相互包容。西医学方法论则是事
物单一性,体现了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相互对立,不容混淆。
2系统论
中医在研究人体时,一方面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另一方面,把人自身也看作为一
个整体;西医则主要是寻找事物的本质规定性,原子论是西方医学的立论基础,即西医学把人体分割为
小系统,把整体分为部分,一段一段的切分,彼此不连通。所以易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
此外,中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绘画、体育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差异。综合而言,中国重整体、综合
,西方重个体、分析,其根源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方式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体现也制约着文化的发展与走向。从总体上看,中西方在各自的历史进程
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一)辩证、整体性思维与个体、分析性思维
在思维的方法上,中国人长于辩证、整体思维。古人世间万物"现象"中发现事物都有对称性,如阴阳、
男女、天地等,因此要认识、洞察、改变世界就需要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看待对立;西方人则
长于个体、分析思维。相对中国人所关注的"现象",西方人自古以来更加关注万物的"本质"。从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时代起,先哲们就主张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宇宙观使西方人重视个体,强调由一到多
的思想,以分解的观点看世界,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尽力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搞得清楚透彻,从而形
成了其个体或者说是分析思维模式。
(二)迂回、曲线式思维与直线式思维
在思维运行线路上,中国人通常表现为迂回式、曲折式、圆式,西方则表现为直线式。中国人重视圆融
、舒缓、和谐的人际关系,希望达到天人一体的境界。遵循上下有序、长幼有别的人伦秩序,形成了有
序思维定势。人与人之间相互依靠,注重团结,他们一般不健谈,尽力避免与人对立,说话喜欢绕弯子
。向别人提要求时,一般先是陈述背景、原因、时间的来龙去脉,以便引起对方理解和同情或者使对方
有个思想准备,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即使如此,也会提的非常含蓄、婉转,给双方都留足面子。
"由于西方文化的分析性特点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思维渊源,一般认为西方人的思维呈线性方式展开
,在一个方向上向前运行,是一种由点到线,以线为主体的直线式思维方式。强调世界的统一性、非矛
盾性和排中性,认为一个命题要么是对,要么是错,没有中间的选择。" 他们追求自由、开放与民主,
注重表达个人意见,待人诚恳、直截了当,不绕弯子,习惯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地陈述看法或观点,然
后再交待事件的背景、原因、条件等,以引起听者的注意和重视。他们公私分明,按规章办事,遵循游
戏规则,不徇私情。不讲究客套,言行也不受繁文缛节的约束。在交往过程中如发生意见相左、相悖甚
至发生冲突时,敢于直抒胸臆,遵循事实的是非曲直,不受太多感情的驾驭,养成了直截面对和解决冲
突的个性。
(三)具象、感性直觉思维与抽象、理性逻辑思维
中西方在认识、改造世界过程上,汉民族重体悟、重直觉,即注重切身体会和直观的感受和思考。
汉民族擅长具象思维,善于把握具体的事物。如中国的汉字起源于图画,后发展成"随体诘屈、画成其物
"的象形文字,达到"见形知意"的效果。综合运用比喻、联想、象征、类比等方式,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意
义,从而使其变得具体、直观、立体可感。使用象形文字促进了中国人的形象思维的锻炼,提高了中国
人的归纳、综合的能力。
西方人则擅长抽象与逻辑思维。古希腊的众多哲学家大多也同时是自然科学家,他们追求的是探索事物
的本质。因此,他们注重理性的观察和思维,注重"以事实、假设、试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思考、缜密
的分析、推理、论证,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而形象往往是无足轻重的,因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