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台湾虽然和大陆被海峡隔开,但是两岸的人民同根同源的历史情怀是永远连在一起的,这种历史情怀会一直延续下去,就像生命一般生生不息,而且愈加旺盛。
“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这句话出自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通过文章的前后描述可以理解句子的含义。在句子所在文章部分段落如下:
小钱终于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的大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钱畅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历史情怀。
扩展资料: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真实故事:
文中提到的“李博士”是李振道教授,他是著名的骨髓移植配型专家,1935年出生于台湾,1972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李博士在美国骨髓移植配型中心工作时,发现大量患白血病的华人由于没有合适的骨髓配型,无法得到医治而死亡,便于1992年回到台湾,开始致力于建立华人骨髓资料库。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更新1:
维维: 谢谢你回答,但若议事论事,我觉得你根本并未理解我的问题,反而毫无根据地认为我对论语内文没有理解,令人不解。 我的问题是有层层推证,请你仔细看看: 首先,你没有言明你是否同意我对孔子对耻的解读的理解。孔子是否认为耻是因后天教化而来?我认为是,而这是所有后面的问题的根据。 然后,如果「孔子认为耻是因后天教化而来」这是成立的,则孔子岂能怪人 ?因为他们 不是他们的责任,只是因为他们恰巧未有机会受到相关教化,那我们有何理由怪之责之?
更新2:
最后,孔子既然不能怪人 ,那说道以那些巧言令色者是可耻的,正当性何在?孔子觉得巧言令色者是可耻的,但巧言令色者却不觉得羞耻,这就是 ,但 是因教化而来。那鄙视他们的可耻,有甚么意义? 另外,你由「知耻近乎勇」,推定耻就是勇于改过,这也不当。知耻只是「近乎」勇而已,却并非「等乎」勇。因此知耻的人,不一定都有改过的动力,也证明单单感到耻并不必然构成令人改过的充足动力。不过这点,却不是本问题的核心。
更新3:
维维: 多谢补充。可是仍有重大问题:究竟有甚么文本上论据表明孔确实认为耻是「潜藏在每人的内心上」呢?如果没有原文的支持,你所说岂不是一厢情愿,是你自己的理论,而未必是孔子的原意? 如果像你所说,孔子没有认为可耻的人值得责怪,那在他而言,「丘亦耻之」中的「耻」究竟是甚么意思?这点你亦未清楚立论。
更新4:
leeming05: 我未能明白你回答的重点。我没有反对那句是统治方式的比较,以道出法家或者任何主张严刑峻法的管治模式之弊病。问题是,那句话反映了耻是教化而来。而如果耻是教化而来,则有何理由怪人 ?这问题是重点,但你并不似有正面触及。 你讲到耻本身与应该羞耻的行为两者。你的原意是否想要求我要分开两者,并想说我们没有理由怪人 ,但却有理由怪人做出那些(比如是)巧言令色的行为? 但,如果巧言令色者是感到耻,那他们还会这样做吗?如果他们归根究底是因为不感到耻才这样,而耻是教化而来,则我们有何理由怪罪他们?
更新5:
pioklj: 我不正已出示了原文吗?《论语.为政》:「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凭此可知,他应该认为耻是教化而来才能合理。或者,你可以讲出另一种解读方法,说服大家这句话不必然包含耻是教化而来这一可能。 是好是恶总是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执意为恶当然应该受人鄙恶。但如果耻不是人本来就有,而是教化而来,那没有耻只表示(不幸地)没有受过相关教化,似乎不能轻易像憎恨恶人般鄙视他们。
更新6:
leeming05: 孔子的目的纵使不是解释耻,但他毕竟是这样立论了,而且他这个说话的目的并没有产生否定其立论的理由。 你也说孔子没有解释耻,则你说孔子认为人性本有耻,论据何在? 指责也是教育,是一个可取的论点。但从论语和孟子所见,圣贤也往往只会说这个人耻那个人也耻,却不见他们有教育之心,或者提出过可行的教育之法。似乎将指责当是教育,也只是你的猜测,对吧?
更新7:
迷惘者: 那你应该是认为,孔子认为甚么行为应该「耻」,只受当时的文化影响。 不过,在比较哲学中却有一个趋势,就是看到儒学内部对各种道德情感的论证和看法是挺完整的,而且可以补足西方哲学对于相关道德情感的讨论。有些当代西方哲学主流的观点,在细析下反不如儒学的完整。这是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更新8:
迷惘者: 我觉得你并未清楚区分耻的本质与甚么行为应产生耻两者的区别。 耻的本质,可以是因为自己未能实践出某种道德行为而产生的对自己的一种负面评价及一种因此而生的恨。这种本质,可以是人的本性,也可以是教化产物。你说的孔子的所谓耻代表了他的观点,没错,他的确认为人在某种行为下才应该有耻,而这认为是代表了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正如我们今日也可能有另一套准则,去衡量人应该在甚么情况下才应该觉得耻一样。
更新9:
但这差别是对「在甚么情况下我们应该对自己有负面评价」的看法不同,却不可以此论断「耻」的本质有变。可是本问题正正是一种对耻的本质的分析,包括了耻的人性论问题及其正当性问题,这些都是普遍客观的。即是说,如果你认为结论是耻是教化而来,则这论断是普遍的。如果你认为结论是耻之有根本就不正当,人是不需要有「耻」的,那这论断的性质也是普遍的。当然你要以客观普遍的理由去支持你的结论。
更新10:
leeming05: 有道理,我接纳你有关是教育方法一种的这解法。 不过以其他人为「耻」的这种「耻」,除了是有目的地指出他是可耻之外,应该还含有本质上的鄙视。如果单单以教育目的去论说这种耻,似乎不充分解释其可鄙处。似乎应该说,那些人本就不应这样,所以这些行为本质上可鄙,因此值得引为耻,也值得以责怪他们耻去尝试纠正他们。 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即预设了有些行为本质上就是应该「耻」。如果本质上是应该「耻」,则应该无论有没有教过,他们都不应该这样做的吧?这好像又回到原先的问题了。
更新11:
我承认有些东西是人性,但我想孟子未必不能解释为何那些就是人性;我看过〈告子下〉里其实有严谨的论证去支持人性论,不过要深入研究才可以再详述。 我也没有这样坚持,耻也许是人性的一部份,但孔子那句话却令人觉得他认为耻是教化而来,无论怎样解释,都应要有合理的解说。
更新12:
维维: 多谢补充,不过你出示的只是关于理解原文字面意思的资料,并没有回应我一层一层的疑问。我对原文的理解并无问题,认同了这样的理解也与本问题无关。
「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前一段话说的是法家对于老百姓的态度,后几句话说的是儒家对于老百姓的态度。孟轲把这两殷活归结为两种政治,一种叫「王」,一种叫「霸」。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第63页。 另外,网上dfg/big5/chh/ssjz/30-lunyu-weizheng也找到。 「道之以政」,就是用政治***民。为政者制定施政条文,令民遵行。民众如有不遵者,则「齐之以刑」。「齐」作「整」字讲。即用刑罚来整饬之。这样所得的效果,就是「民免而 」。孔注「免」为「苟免」,《广雅释诂》「免」作「脱」字讲。民众为苟免刑罚,乃服从政令,然非心服。刑罚稍弛,民则犯法,而不以为羞耻,是为 。《管子牧民篇》,以礼义廉耻为治国之四维。国民 ,亡国之日,不问可知。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包注:「德,谓道德。」以道德导民,如有人民不从政令者,则以礼整饬之。如此,所得的效果,便是人民「有耻且格」。《释文》引郑注:「格,来也。」来,是民心来归的意思。人民以犯罪为耻,而且诚心来归,拥护 。何晏注:「格,正也。」人民有羞耻心,而且归于正。此说亦可。 恭录自《论 语 讲 要》雪公 讲述 ,徐醒民教授 敬记 总括而言,这「导之以政,」句话是政治学问题,是两种统治方式的问题,就如该章的题目,这不是说「耻」的问题。不过,就如你所说耻是教化而来,那么这一「丘亦耻之。」句,也不见得有冲突,这一句也是教导之意。 似乎你没注意到,「耻」本身,与差耻的行为,应该感到差耻的行为是须要认识的,而且会随时代改变。 2009-11-28 08:13:27 补充: 我所引述的两段话,说明这是政治问题,目的是说孔子不是解释甚么是「耻」,你用这句来作论据不牢固。 你似乎想说,如果人的本性中没有「耻」的,是教导的,所以不能责怪人「 」。从孔子的话中;我想,孔子认为人性本来就有差耻之心的,否则何能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呢? 责怪人「 」,只是一句责骂的话,并不是指那人的本性中真的没有「耻」吧,不过是一句很重的话,相当于否认被责者是人了。 其实你的问题是:没有教过,就不能说他人错,这只是教育问题,不能成为一个理由的,其实指责都是教导的方式之一。 2009-11-29 14:20:11 补充: 既然你都认为这段话,孔子是谈论政治问题,但你却坚持说孔子是认为「耻」是教化而来的,你应多举一些证明。我尝试过解释了,人有羞耻之心,才能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否则怎能说有效的呢?有了这基础,孔子才反对铸刑鼎。 正是孔子认为人的本身有耻这一属性,他才会认为教育是可行的,讲道理是有效的,能触动人的四端(孟子说的四端),能够令人由心底里认同,而刑罚达不到这效果的。 孔子是有说人的性是甚么,但孟子是补上这个不足的。 2009-11-29 14:20:30 补充: 指责这个耻,那个耻,是用一些实例来教导而已,而且有清楚地说明因由的。你前面才说,孔子认为耻是教化而来的,怎么现在说「却不见他们有教育之心」呢?对一个行为的教导,有正的方法,也有负的方法。以你的「巧言,令色」那句来说,就是用负的方法,正的方法就是,做人「立其诚」的。 孔子说甚么应该可耻或不可耻等,都是在教导中的,以生活中实际例子来教导的,这些清楚可见的,不是猜测出来的。 责怪,只是对错误的行为否定程度的表现,再以,巧言令色为例,孔孔也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是另一方法说之。所以我认为都是教导方法之一。 2009-11-29 21:39:17 补充: 似乎你坚持耻必须与某一种行为相连的,不能单单只有耻这东西。我说它是人本性一部分,意思是说人必定有这些本性,这才是一个人,照孟子说有四端。否则就不是人,是其他动物。但你问为甚么人有这四端,是答不到的,因为一特殊事物的所有之性质,就是该特殊事物所有的。例如苹果,就只有苹果才有的性质,就是本性,否则就不是苹果了,你要问苹果为甚么有这些特性,是答不到的,起码哲学答不到的。 「除了是有目的地指出他是可耻之外,应该还含有本质上的鄙视。」这句话,似是走远了,即是说有永恒不变的事理了,这是难以证明的。 2009-11-29 21:39:31 补充: 我认为,人是理性动物,明白到甚么是错,就不会做,就感到羞耻的。想做坏事,都先自欺,才能欺人的。孔子亦说过,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2009-11-30 22:02:38 补充: 孟子是很早期的思想,整个中国哲学史都有谈及人本性的问题。 你说孔子那句话,我已经努力尝试解释过,它至多只能理为教导那些行为是可耻或不可耻而已。不过你不同意,但你的反对意见,不够清楚,都是该句话的字面意思而已。 用一句「人之所以为人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作结尾吧。
“丘亦耻之”的“耻”在回答你的朋友的资料里有译文说到这是以某某为耻,这应该算解作“可耻”,可以说成“不知羞耻”吧。 再者,Avatar T,依你的重大问题来问,有文本可以参照到孔子的原意吗? 孔子认为耻是教化而来,那他可以怪人「 」吗? 问到回到问题本身,请问这个“认为”是孔子的原意吗?而你又有甚么文本上论据表明孔子确实认为耻是“教化而来”? 如果利用类推之法,引论语一句“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来看的话,似乎也“能耻人”,但这纯粹是我个人的言论,我认为他们也有仁之心,所以也可以责怪 之人。论语并非孔子所写,而不追求其真确性之下,纯以文章来讨论一下,这段说话也可以引别人之言行来对学生说明何谓“耻”。
《论语.为政》:原文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以政令来管理,以刑法来约束,百姓虽不敢犯罪,但不以犯罪为耻;以道德来引导,以礼法来约束,百姓不仅遵纪守法,而且引耻为鉴。 如果以刑罚为治世之要,人民害怕受刑,虽不致犯法,而不知道羞「耻」的遗害。以明理引导,「耻」义,以礼使之明「耻」效用。能使人民以礼相待,使其明白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只是从教化中吸取学习,易于理解何谓羞耻?所谓「知耻近乎勇。」是勇于改过!如此一来人民自然免于 之心,而不作恶行为,亦可免于刑罚。所以,以耻为本。以刑罚为末。知本则不会被末所困。现今道德之所以泛滥,多因世人不知「耻」之美德。注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忘八)者, 则是忘失了(羞耻)之心。」而自今坠落! 如果不应,则如以下一句中谈及替别人耻的情况应何以理解? 想楼主是未确实明白其中道理吧,如果了解其中大义,则不会有所疑惑了。 《论语.公冶长》: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译文 孔子说:“甜言蜜语、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心怀怨恨跟人交朋友,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以真心交友,不是打恭作揖就可以。左丘明的交友之道,孔圣人是认同的啊!希望你明白。^^ 谢谢 2009-11-26 12:45:22 补充: 在下并不同意阁下所言!有时候某些人会以明去问不明的。 据在下了解,先说:孔子并非以为耻是教化而来的,耻是人类予生俱来的,是内心潜藏着的。某些人在年少时,通过父母亲的教导,什么叫羞愧、羞耻,譬喻说:不可以在异性面前赤身露体。要保持洁白的心灵,要是走错了一步,那么你的人生目标将难以完美!萧芳芳**成立的「护苗基金」,正是协助儿童免受伤害的例子。当要教化也们的时候,她们会作出相对的反应。所以表面上「耻」象是通过教化而来,而实际上「耻」是潜藏在每人的内心上,通过教育才发挥出来吧! 2009-11-26 13:11:20 补充: 再者:孔子并没有认同「耻」是后天教化而来的,只是世人一厢情项。八德里的:「耻德」。是先天而来的。德者美德也!人人皆知的事实。 何谓耻德?要是明白「耻」的重要,自然免于走偏路,走歪路,自心不敢犯错,要是错了,亦懂得自我反思,要是知错能改。「耻」就能发挥出美德的作用,自心改过,则错而能改,善莫大焉!否则只懂推卸责任,则是忘失耻德。 人类出生以来,本是白纸一张,亦是通过自幼学习,成长中的不断学习,渐次而成,各自的人生路向吧!然而学习的科目太多了啊!一切皆是生灭法:「缘起缘灭。」哲学、圣学有:佛学、儒学、道学,耶学、回学,五大教门。而一般人所学的都是知识,如何相提并论?然,这些都题是外话。谢谢! 2009-11-26 13:45:09 补充: 要了解《论语》一书是通过孔门弟子将老师平日所教所行一一记录下来:孔子不会直接说出对与错,多是从言语、问答中使弟子们反思出正确的答案。怎可说孔子怪人 呢?要明白说话背后的用意:巧言令色者是否 ?就要看他说话的目的了,他的赞美是真心、还是讨人欢喜?还是拍马屁?如此
一来就变得言不由衷了。只懂美言的人,看似身边都是朋友,但事实上,很多人都害怕言不由衷的人。谁人没有缺点的!孔子并没有怪责他人,他只是教导自己的弟子。受教予否一切任随自然! 「知耻近乎勇」是对知耻的众生而言,不知耻德作用者,绝对无效用的。 圣人的一生教化,都是使人明白吾人本有美德,无奈固步自封,徒托空言。 谢谢! 2009-11-26 13:45:32 补充: 基督教说:「世人都是罪人。」难道又是神的错 ^^ 2009-11-30 16:17:23 补充: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同导。皇疏:「导,谓诱引也。」刘氏正义依礼记缁衣篇,道作教字讲。孔安国说:「政,谓法教也。」皇疏:「政,谓法制也。」 道之以政,就是用政治***民。为政者制定施政条文,令民遵行。民众如有不遵者,则齐之以刑。齐作整字讲。即用刑罚来整饬之。这样所得的效果,就是民免而 。孔注免为苟免,广雅释诂免作脱字讲。民众为苟免刑罚,乃服从政令,然非心服。刑罚稍弛,民则犯法,而不以为羞耻,是为 。管子牧民篇,以礼义廉耻为治国之四维。国民 ,亡国之日,不问可知。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包注:「德,谓道德。」 2009-11-30 16:17:46 补充: 以道德导民,如有人民不从政令者,则以礼整饬之。 如此,所得的效果,便是人民有耻且格。释文引郑注:「格,来也。」来,是民心来归的意思。人民以犯罪为耻,而且诚心来归,拥护 。何晏注:「格,正也。」人民有羞耻心,而且归于正。此说亦可。 2009-11-30 16:23:25 补充: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足乃手足之足,巧言出于口,令色现于容,足恭表于足。足恭之义,欲前不进也,如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云:「足将进而趄。」此三者皆虚情,欺普通人可,欺有见识者则不可。左丘明,鲁太史,知春秋义理,见此人通身是假,故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孔安国注:「匿怨而友,心内相怨,而外诈亲也。」与人结怨,小则解之,大则以直报之可也,若匿怨而友其人,则其用心险诈,是以左丘明耻之。此二种人,孔子亦耻之。如是以李博士的答案,亦未能得到阁下认同那样的话。谁都帮不了你。THX~! 2009-12-02 14:39:35 补充: 孔子并没有怪人 。只是楼主没法接受「耻」德的义理吧!^^
参考: 论语注解web2tcsshedu/school/guowenke/books/new_page_442#公冶长篇第五
经验
学问之道
学问之道
学问之道
minlun/1pt/1pt-4-2/03-02
minlun/1pt/1pt-4-2/03-02
minlun/1pt/1pt-4-2/03-05
黄金瞳原著小说中各个人物的结局:
1 明净:最终选择离开,成为了一名僧侣。
2 穆青:身受重伤,但是被唐川救回,并最终成为了唐川的妻子。
3 唐川:最终成为了一名思想家,留在了中国。
4 吴邪:成为了一名探墓家,和小哥在一起。
5 小哥:成为了一名探墓家,和吴邪在一起。
6 小蝶:得到了自由,和唐川分手后,前往国外。
以上就是黄金瞳原著小说中各个人物的结局。
这些结局都是在小说情节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与人物个性、历程以及小说主题有着紧密关联。每个人物的结局都非常合理,也让读者对这些角色的命运有了更深的理解。
除了小说本身的故事情节,对于读者来说,能够从中得到的启示和思考也非常重要。例如,对于唐川的结局,他选择留在中国,成为了一名思想家,这反映了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于中国未来的思考。而小蝶的结局,则体现了一个女性在追求自由和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所需要经历的挣扎和成长。
总的来说,黄金瞳原著小说中各个人物的结局都非常符合小说情节的发展,也让读者对于人物的命运和内心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这些结局也可以启示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于自我追求的勇气和决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