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情感是怎样产生的?

人类的情感是怎样产生的?,第1张

人的情感看起来是五花八门飘忽不定的,但从统计角度看,人类的情感倾向实际却是非常稳定的——更多的人具有一般情感,也就说,大多数人的情感取向是一致或类似的。

比如,人们总是比较爱自己,至少大多数人如此。可是,我们很少问自己:这是为什么?人们为什么总是爱自己?你会发现,你很难为此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同样,人们还会对异性产生恋情,还会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民族。同样,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人总是占大多数。甚至,以上种种情感有时会表现出“利他主义”的倾向,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为了亲人,为了自己的父老乡亲,为了国家和民族,人们甚至会不惜牺牲自己,甚至是牺牲自己最宝贵的生命。

为什么?是否是后天教化的结果?

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后天的教化,但教化本身是有限度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教化不能普遍地、长久地超越基本的人类情感,而人类基本的情感倾向是遗传而来的。

如果你读过英国生物学家里查德道金斯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你该知道,与教化完全不沾边的某些动物,也会具有这种“利他主义”的倾向,在危机出现的时候,它们甚至会牺牲自己而警告自己的同伴,让他们赶紧脱离危险。

对!千百万年以来的遗传和淘汰,才是人类一般情感的来源。

假如以前有很多并不爱自己的生物种类,那么,它们因为不爱自己而遭到危害,过早夭亡的概率就会大增,他们这种不爱自己的情感基因获得遗传的概率就会大为减少(在产生下一代之前就死掉了,那还怎么遗传?),如果时间足够漫长,这种情感倾向就逐步被淘汰掉了,在后代中出现的,只不过是少数的变异。

同样,对异性没有恋情,遗传的概率会大为减少;如果多数人都不爱自己的亲人,不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那么,你的家族,你的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生存竞争和斗争中,被灭掉的概率就会大增,这种变态情感被遗传的概率就会大为减小。所以,现存的人们,现存的国家和民族的绝大多数人,一定会有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一般情怀。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应该在相互尊重,彼此间保持诚信,相互间能够互助的基础上,这种社交方式是最舒服的。

人与人之间是有利益交换的,如果彼此之间都有深广的人脉,还有巨大的彼此利益的需求。那么他们很容易达成默契,会心照不宣地相互输送利益,并且是在合法合规的框架下进行。

相反,如果一方处于强势地位,另一方不得不求助于对方,你可想见到强势的一方,一定会想方设法觊觎弱者的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从而来换取他需要的利益。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有的人,本是普通人,还是你的下属;有的人,生活落魄,压根就不值得多看一眼;有的人,会一直安静,看不出有什么优点。

愚蠢的人,喜欢居高临下;聪明的人,喜欢抬头看人。

把低处的人,捧得高高的,或者主动拉一把,那么对方就是你的人脉了。人与人的情感,其实是“互相交换”的关系——你对我不仁不义,凭什么我对你有情有义?

善于社交的人,会想办法提升自己。如果有人提拔自己,马上就能进入角色成为对方的“左膀右臂”。当对方真正需要你的时候,就不会随意抛弃你了。

社交是双向奔赴的,要注重平时的交流互动。单纯的一顿饭,一瓶酒,是没有意义的。

经过美好的言语、携手同行、帮人一把、提升自己等多个环节之后,人际关系就会变得真诚美好。

在生物演化过程中,与情感有关的神经系统也和其他生物功能一样,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生物的情感系统在生物应对环境的变化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并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生物属性。从生存的角度看,情感的产生和存在与生物的欲求有关。任何生物都有欲,由欲生物产生各种生理及心理的体验,生物需要根据不同体验做出相应的并有利于自身的反应,情感便是反映生物生存状态的生理及心理机能。 生存环境是多样和变化的,生物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生物感应环境的变化,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行为的调节,使自身的生存状态与环境相适合,情感系统在生存中的作用就是将生物体的行为与环境的变化联系起来。 生命体内的任何东西都是因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包括像情感这样过去被认为属于精神范畴的东西。情感是一个生命整体的重要组成,作为对生理上的一套体验和评价体系,情感的生理基础是神经系统,用于协调生物体与环境状况之间的关系。动物的神经系统非常复杂。神经系统遍布于动物体内,大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它们相连的是分布于全身的周神经,把脑和脊髓与全身其他器官联系起来,使中枢神经系统既能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通过传入神经传输感觉信息),又能调节体内各种功能(通过传出神经传达调节指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14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