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善解人意是自己的最大优点,大家也都这么评价你,可是有一天,因为你没有满足好朋友的要求,而被指责,他故意说,“你只会为自己着想”。
你会不会想马上证明自己不是这样的人?
如果你的行为,被他的这一句话影响了,那么,你很有可能,在情感上被他操控了。
回想生活中遇到的事,这样的情况,我们并不会感到陌生。如果很容易动摇自己的立场,长此以往,会慢慢形成惯性,深陷“满足别人、委屈自己”的泥潭。
美国资深心理咨询师苏珊·福沃德女士,把这种人际关系定义为“情感勒索”,也就是,你被他人操控。这可不是单纯的缺乏沟通,而是双方心理能量上的较量。
在这种病态的人际关系中,无论你付出多少,总是被对方要求给予更多,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你会不会认为,强势的人才会在情感上操控别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情感勒索者还有可能以弱者的形象出现。
比如,老同学混的不如你,三番两次求你帮忙,你都帮了,但这次涉及到公司制度,没办法走后门,他却很委屈的说,“除了你,没人能帮我了,你总不能看着我丢掉工作吧,那我这一家子的生活怎么办?”你是不是又心软了?
在情感勒索的案例中,都包含了情感勒索的六个阶段,依次是:
对方提出要求
你发出抵抗
对方开始施压
对方步步威胁
你最终屈服
进入下一个循环。
有时候你隐隐感觉到自己被操控,而更多时候,你只是心理不舒服、不情不愿,甚至有点自我怀疑,但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情感勒索的受害者。
长时间被情感勒索,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可小觑,如何改善这样的情况?
我们可以从识别情感操控开始。
在前面的两个小例子中,我们知道了情感勒索者可能是强势的,也可能是看上去弱势的一方。但是,他们的行为模式是有迹可循的,《情感勒索》的作者苏珊·福沃德这样总结,“控制你的行为,不理会你的抗议,深信性格和动机优于你,对于你们之间的真正的问题采取逃避态度”。
下面我们来看看情感勒索者的不同类型,学会识别操控者。
1 施暴者:
有的“积极施暴者”通过语言暴力进行威胁,还有的“消极施暴者”通过沉默给对方造成压力,也就是让人难以忍受的“冷暴力”。
2 自虐者:
“施暴者”伤害别人,而“自虐者”伤害自己,最严重的情况是“以死相逼”。
3 悲情者:
与直接进行语言威胁的“施暴者”相比,“悲情者”更像演技派,用苦大仇深的样子让人感到良心不安,再实施操控。
4 引诱者:
这是四种类型中,最不易被察觉的,因为“引诱者”常常披着伪善的外衣。他们就像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你完成一个关卡,就能得到相应的奖励,如果不符合他们心意,游戏暂停,直到你屈服了,游戏才能继续。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情感勒索者的惯用伎俩,进一步识别操控行为,在第一时间看出对方的“套路”,才有可能摆脱操控,重拾自信。
1 二分法
情感勒索者善于把自己塑造成正义、合理的一方,而所有问题都出在我们身上,只要按照他们说的去做,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不少长辈喜欢用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来控制晚辈,不听话的是“坏孩子”,听话的是“好孩子”,但转念一想,晚辈是怎么被归类为“坏孩子”的呢?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按照长辈的意愿去做。
二分法走向极端,演变成了病态化。 也就是说,操控者暗示或明示你,你现在没有判断能力,你有性格缺陷,你需要我的帮助,所以要听我的。
一步步让你产生自我怀疑,落入到他的掌控中。
2 联盟
当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劝说你时,情感勒索者便会拉帮结派。一个阵营里的人轮番上阵,让你招架不住。
例如,家庭伦理剧中常常有这样的场景,丈夫出轨,妻子得知后提出离婚,而丈夫不同意,但也劝不住妻子,于是去找双方父母,先是痛哭流涕承认错误,然后利用双方父母劝说妻子。在这里,妻子一对五,不仅要承受丈夫出轨的痛苦,还要顶住“不准离婚正义联盟”的压力,苦不堪言。
3 比较
负面比较最容易挫败一个人的自信心。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是我们的噩梦,长大后“其他部门的业绩”又成了新问题。
一开始我们的颇有自信,也知道自己承受的底线,但在一次次的负面比较中,我们开始嫉妒、自我怀疑,不再确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于是,被情感勒索者继续操控。
以上三种手法的共同点在于,循环往复降低我们的自我认知,对自己不再自信,变成了他们的傀儡。
通过分析情感勒索者的类型和手段,我们懂得如何识别操控者的面孔,这是摆脱被操控的关键第一步。
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让你愧疚,让你愤怒,让你自我怀疑有些人掩饰的很好,看上去是在纠正你的错误,帮助你成长,为了你好。
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形成这样的习惯和性格呢?
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被操控者的成因,才能开启重建自信之旅。
稍加观察你会发现,情感勒索者不喜欢“输”,能在心理力量的角逐中“赢”,是他们的终极目的。情况严重的话,会无所不用其极,不达目的不罢休。
让我们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一探究竟。
1 以自我为中心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成因,通常一个自私的人,会把自己当成宇宙的中心,心理上和行动上都要求别人为他服务。
而这种性格的成因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原因可以细分到下面将要谈到的第二种成因。
2 缺乏挫折教育
有些情感勒索者,从小没有尝到过“得不到”的滋味,长大后形成了“这都是我应得的”想法。原因在于,缺乏挫折教育。
例如,一个收入平平的女孩子,朋友圈却展现了中产家庭的生活状态。小时候向父母要钱,结婚后向丈夫要钱,满足自己买买买的欲望,不给就要离婚。这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女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工作忙,没时间陪她,始终用物质来弥补,成家后,惯性使然,她依然要过顶配的生活,满足物质欲望和虚荣心。
父母让孩子得到想要的一切,并不是好事,缺乏“逆商”教育,让他们丧失了应对失望和挫折的能力,塑造出了情感勒索者。
3 好为人师
常说“我是为你好”的人,往往是自大而且喜欢掌控的人。这类人还有一个特点,善于引经据典,什么专家说,什么著作说,总之,用尽一切办法把这件事美化成“真理”的样子,让你无法反驳。
嘴上说着“我是为你好”,其实是以满足自己为目的。
4 害怕被拒绝
每个人都喜欢被接纳的感觉。建议被采纳、要求被同意,这样的体验会让人自信。
“得不到”是无法接受的,被拒绝是他们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会与他们心底最深的恐惧感联系起来。
这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家庭没有给与足够的关心爱护,或者曾经的经历留下的心理阴影。
不难想象,永远想要得到更多的人,会想方设法让别人满足自己的要求,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操控者的行为模式。
5 无法接受失去
有得有失是人之常态,但是在情感勒索者眼里,“失去”也无法接受的。有人是因为好胜,另一些人是因为童年创伤。在心理学里,有一种说法,一个人现在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童年创伤。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案例分析,看看这个“粘人的太太”是经历了什么。
艾伦除了上班,多离开半步,妻子朱莉就会崩溃。她的情绪爆发过程,每次都是这样:从无助难过、小声啜泣,到歇斯底里。每次都需要艾伦认真安抚才作罢。一方面,艾伦很开心,自己被需要,另一方面,他很苦恼,出差越来越频繁,妻子的情绪也越来越不稳定。 于是他们去看了心理医生,原来在她初中毕业典礼前几天,她最爱的父亲突然去世,包括母亲在内的全家都崩溃了,朱莉一个人承担了所有善后,从来没有公开掉过一滴眼泪。从此之后,她觉得任何一个深爱的人,都有可能毫无征兆的离开,长期在这种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中度过。
所以,她变得非常粘人,无法接受丈夫不在自己眼前。再也不想被拒绝、被遗弃、被忽略。
有很多人对情感勒索无力招架:
“我这样做是不是太自私了?”“我该妥协多少才不会后悔?”“我太害怕失去了,要不再忍忍吧”
于是自己一步步退让,甚至失去底线。
一旦发生情感勒索,亲密关系中原本的“爱的互动”,变成了“控制与被控制”。
看上去只是每次退了一小步,然而就像这句谚语所说,“不论是白蚁还是飓风,都可能毁掉一座房子”。
而在情感勒索中,毁掉的不仅仅是一段人际关系,对被操控者来说,最严重的是打击了自信。从自我怀疑开始,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度不断降低,影响自己的判断力和行为模式。
因此,我们分析了情感勒索者的类型、套路、成因,从识别他们的行为开始,重新找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信心。
一旦认清了自己正在遭受情感勒索,就能从“被牵着鼻子走”的控制中,脱离开来,理性的看待这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从第三方的客观角度分析操控者的行为模式,知己知彼,慢慢改善自己的处境,重新变成那个自信乐观自己。
来自:图虫创意,东方IC
写在前面前段时间看了苏珊·福沃德的《原生家庭》《 从小懂事乖巧的孩子,为何深陷原生家庭之苦? 》觉得挺不错的,所以又看了她写的《情感勒索》。
1
“别离开我,要不然我会活不下去”。
“你要是敢跟那小子在一起,就永远也别踏进家门”。
“你再不按照我说的做,我们就断绝父子关系”。
当你听到这些句子,是不是觉得很熟悉。这样的对话时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让我们觉得不舒服,却又不得不屈服,事后想想又很生气,仿佛自己的人生被别人操控了。
这些司空见惯的语言,其实是一种“情感勒索”。
你一定会问什么是“情感勒索”?当我们想到“勒索”时,脑海中会浮现那些扣押人质来勒索钱财的坏人。可是,说出这些话的人,是我们生命中最亲近的人,是跟我们生活了几十年的人。难道他们也会“勒索”我们?
有句话叫做“最爱的人伤我最深”。有些时候,我们最关心、最深爱、交往最频繁的人,对我们的杀伤力最大,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对我们进行“情感勒索”。因为他们最了解我们,很清楚如何利用我们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弱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情感勒索”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最新提出的。
苏珊是《情感勒索》的作者,也是《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执迷:学会正常地爱与被爱》等书的作者。
她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她经常出现在媒体访谈节目中,曾在美国广播公司主持谈话节目长达6年,并在美国加州成立了私人性虐待诊疗中心。她的作品已被翻译成1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
2
什么是情感勒索呢?
苏珊说:“情感勒索是控制行动中一种最有力的形式。我们身边的亲朋友好会用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勒索我们,我们如果不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就有苦头吃。”
所有的勒索的中心都是最基本的威胁、恐吓,比如:“如果你不照我的方式去做,你肯定会不好过。”
你是否曾经被情感勒索?你可以看下自己是否曾经面临以下的一些困境。
如果你不照着做,他们便威胁要你的日子难过。
如果你不顺从,他们便威胁要你的日子难过。
不论你付出多少,他们总是要求更多。
他们通常都假设你一定会让步。
当你不让步时,他们就会说你是自私。邪恶、贪婪、忘恩负义的人。
作者说,以上任何一项的答案是肯定的,说明你已经受到情感勒索的折磨了。
仔细想想,我们看的电视剧中,经常出现“情感勒索”的场景。
父母会对孩子进行情感勒索:“这门亲事你要是不答应,我就没你这个儿子。”或者是“你要是敢跟那个小子交往,就永远别跨进这个家门。”或者是:“毕业后回老家工作,你要不回来,我和你爸该怎么活下去?”
女朋友/妻子会对男朋友/老公进行情感勒索:“你再这样,我就跟你断绝关系/分手!”或者“你要是爱我,就应该……”等等。
3
情感勒索者,看似千差万别,作者苏珊说,情感勒索者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施暴者、自虐者、悲情者和引诱者。
第一种:施暴者。
通常他们会直截了当地威胁:“如果你回去工作,我们就一刀两断。”“如果你要跟我离婚,你就再也别想见孩子。”“如果你不能加班,就别想升职。”这些话的杀伤力都很大,而且通常都能奏效,如果反抗,我们很清楚自己的下场会是什么。
第二种:自虐者。
自虐者会警告我们,如果不照着要求去做,他们会非常沮丧,甚至无法活下去。他们会做出一些举动,把生活搞得一塌糊涂,甚至伤害自己。“别跟我吵了,我要得抑郁症了。”“如果你不照做,我就不吃饭,不睡觉,不喝水,不吃药,我要毁掉自己。”“你敢离开我,我就自杀”。这些都是自虐者可能使用的威胁方式。
第三种:悲情者。
有些悲情者会表现出自己的苦处,要求对方完全顺从自己的心意。他们虽然不会威胁伤害任何人,但他们会暗示我们如果不照做,他们将受苦,错就全在你。悲情者通常会有高超的演技,他们不说自己为什么受苦,而是会表现出沮丧、沉默,甚至眼中含着泪水的样子,让对方让步,满足自己的要求。
第四种:引诱者。
苏珊说,引诱者是四种情感勒索者中最不容易被发觉的。引诱者通常会先对我们发出正面的信息,并承诺一些关于爱、钱财或事业升迁的要求,然后再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顺从他们的要求,就什么也拿不到。到最后,我们才发现,他们不过是在勒索我们。他们会说:“我会帮助你,只要你……”“我会清楚你事业上的障碍,只要你……”。
认清四种勒索的类型,我们就可以对号入座。有些时候,我们不仅要识别出他人对自己的勒索,还要意识到自己也会对他人进行情感勒索。
不要以为“情感勒索”离自己很远,或者觉得自己绝对不会是一个“情感勒索”者。仔细回想,也许我们或多或少都不自觉扮演过“情感勒索”的角色。有时候我们被他人进行情感勒索,有时候,我们自己也是情感勒索者,让我们身边最亲密的人承受着情感勒索的痛苦。
我现在回忆起大学时的恋爱,那时候年轻不懂事,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就不自觉地用“情感勒索”的方式要挟对方,要对方服软,或者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一些事情。如果不这么做,就要闹“分手”。其实,那个时候的自己,不自觉地扮演了“情感勒索”的角色。
对照情感勒索的四种类型,那时候,我应该是扮演了“施暴者”和“悲情者”的角色来进行情感勒索。
4
我们为什么会被情感勒索?
一个巴掌拍不响,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被情感勒索,也有我们自身的原因。尤其是一些人,喜欢扮演受害者角色,就更容易被情感勒索。就像有句话说的:“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当对方发现情感勒索的方式很奏效,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们内心的恐惧感、责任感、罪恶感是导致我们被勒索的原因。而情感勒索者正是利用这三种情绪,让受害者顺从自己的意志。
第一,恐惧感。
情感勒索者利用对我们的恐惧的了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知道我们害怕什么,会对什么精神紧张,曾经哪些经历会引起我们的恐惧情绪。比如说,被抛弃的恐惧,被排挤的恐惧,对愤怒的恐惧等等。
第二,责任感。
成年人是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但情感勒索者会不断强调自己付出了什么,应该如何回报,并用一些社会传统来强调。比如:“孝顺的女儿就应该多陪陪母亲。”“我为这个家做牛做马,付出这么多,你就不能听我的话吗?”“我是你上司,我说的都是对的。”等等。
有些人特别有责任感,总是把别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忽视了自己的需求。这样的人,更容易被情感勒索。
第三,罪恶感。
只要我们是有良知的人,罪恶感的规范变无处不在。很多时候,虽然不是自己的错,但也会把错归咎到自己身上,产生罪恶感。情感勒索者很容易利用我们的罪恶感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我现在心情很糟糕,你都不陪我。”(潜台词:我心情不好都是你的错。你不陪我,就是对我不好。)“我身体不好,不要惹我生气。”(潜台词:只要让我生气了,就是你的错。)当然这些还只是很简单的案例。
这三种情绪有时候是单独产生的,有时候是三种情绪交织在一起的。
正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恐惧感、责任感、罪恶感,让我们很容易被情感勒索。尤其是,很多情感勒索者是我们生活中最亲密的人,也是最了解我们的人,因此很容易知道我们的软肋。
苏珊的《情感勒索》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情感勒索的来龙去脉,第二部分,介绍了走出情感勒索的方法。因为篇幅关系,第二部分的内容会另外写一篇文章来说明。
走出情感勒索的第一步,是要认识到自己正在被情感勒索,才能采用一些方法来应对。情感勒索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被情感勒索了,因此了解情感勒索的来龙去脉是非常重要的。
情感勒索,对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亲密的朋友关系,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会造成不健康的关系。我们识别情感勒索,用正确的方式应对,不是为了讨伐我们最亲密的人,而是用一种更加健康、平等、互相尊重的方式来维系彼此之间的关系。
- THE END -
第17期21天爱上写作训练营正在报名中《 第17期21天爱上写作训练营开始报名啦,赶紧上车哦~ 》,想要从零开始写作的小伙伴不要错过哦。10月份因为个人原因要停开一期,所以赶紧上车,赶上9月份的这一期哦!
弘丹,《从零开始学写作》、《时间的格局》作者,领英专栏作者,终身写作者,21天爱上写作训练营创始人,青橙学院创始人,带领2000+人从零开始写作。
弘丹的新书《从零开始学写作》当当热卖中,如果喜欢弘丹的文章,欢迎 点击链接购买新书 , 点击链接购买《时间的格局: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 。可以多买几本送朋友哦~
“可怜天下父母心”,妈妈是因为爱你才管你。我实在太想骗你了,因为你现在对爱情的看法不够成熟,谈恋爱也就是谈谈,距离谈婚论嫁还有一定的距离,有点担心说出事情的真实情况后,你一味反抗母亲,忘了自我成长才是首要任务。
不过,人总是在试错中成长,你先记住追问自己什么是爱情,为什么这样是爱情,了解父母爱你的模式之后,我相信你会在恋爱中成长、成熟起来。
母亲爱你的模式是控制。她控制你的生活,你已经成年,有了自主行动的需要,而母亲把你当成未成年人管制,对于你结交朋友、出门游玩都有诸多限制。作为成年人,你需要有清晰的自我边界,自主决定和什么人来往、去哪里、做什么,母亲的行为把你和她绑在一起,处于不健康的共生状态。
你对母亲的控制采取的回应是反抗,她说什么不行你就要做什么。她控制你谈恋爱,你用“不结婚”来反抗。你当然知道她说“不结才好”是气话,继续用不去相亲反抗。反抗是人们遭受控制时正常的表现,不过你反抗的方式——和她对着干,实际上还是受她控制和影响,为反对而反对,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和立场。总结前两次谈恋爱的经验,初恋分手和两方家长反对有关,说明两个人那时缺少独立做出决定的能力。第二次谈恋爱因异地恋不了了之,说明距离远确实存在问题。妈妈两次反对你谈恋爱,其中的一些理由看起来都有点道理,最后你们分手也和妈妈指出的问题有关。所以,不必因为某个意见由妈妈提出就反抗。
妈妈的问题在于她感到无力控制你的生活时,用情感勒索的方式威胁你断绝母女关系。她没有尊重你的选择。前面已经理清楚了,妈妈反对你的恋爱对象有一些道理,真正令你反感的应该是她表达意见和面对反抗时所采取的方式:控制和情感勒索。如果你觉得妈妈有沟通的余地,可以温和地告诉她:谢谢妈妈的关心,前两次恋爱你说得有道理。妈妈可不可以反对的时候不要说断绝关系?我听了很难受,我不喜欢这种方式,好言好语我更听得进去。信中对母亲的思维方式和行事作风讲得不是很细,如果你认为母亲不可理喻,完全无法沟通,那么,她说的话你姑妄听之,改变她一说话你就跳脚的行为反应模式。你拥有成熟的的人格和爱情观之后,才能在她的强势命令下保持自我不受影响。
现在你已经交了男朋友,不适合一边交男朋友一边相亲,这对双方都是不尊重。你可以在回答了“什么是爱情”以后,对你和男朋友的关系做一个总结。如果你确定对方是你要维持长期亲密关系的人,那么你可以根据母亲的脾气、性格,选择适当的回应方式。万一不合适,那么母亲或者亲朋好友给你介绍对象,你不必因为“相亲”这个形式而拒绝,接受与拒绝只和你的爱情观、婚姻观有关。
情感勒索者的类型 第一种:施暴者 通常他们会直截了当地威胁:“如果你回去工作,我们就一刀两断。”“如果你要跟我离婚,你就再也别想见孩子。”“如果你不能加班,就别想升职。” 这些话的杀伤力都很大,而且通常都能奏效,如果反抗,我们很清楚自己的下场会是什么。 第二种:自虐者 自虐者会警告我们,如果不照着要求去做,他们会非常沮丧,甚至无法活下去。他们会做出一些举动,把生活搞得一塌糊涂,甚至伤害自己。 “别跟我吵了,我要得抑郁症了。”“如果你不照做,我就不吃饭,不睡觉,不喝水,不吃药,我要毁掉自己。”“你敢离开我,我就自杀”。这些都是自虐者可能使用的威胁方式。 第三种:悲情者 有些悲情者会表现出自己的苦处,要求对方完全顺从自己的心意。他们虽然不会威胁伤害任何人,但他们会暗示我们如果不照做,他们将受苦,错就全在你。 悲情者通常会有高超的演技,他们不说自己为什么受苦,而是会表现出沮丧、沉默,甚至眼中含着泪水的样子,让对方让步,满足自己的要求。 第四种:引诱者 引诱者是四种情感勒索者中最不容易被发觉的。 引诱者通常会先对我们发出正面的信息,并承诺一些关于爱、钱财或事业升迁的要求,然后再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顺从他们的要求,就什么也拿不到。 到最后,我们才发现,他们不过是在勒索我们。他们会说:“我会帮助你,只要你……”“我会清楚你事业上的障碍,只要你……”。 有些时候,我们不仅要识别出他人对自己的勒索,还要意识到自己也会对他人进行情感勒索。 不要以为“情感勒索”离自己很远,或者觉得自己绝对不会是一个“情感勒索”者。仔细回想,也许我们或多或少都不自觉扮演过“情感勒索”的角色。 有时候我们被他人进行情感勒索,有时候,我们自己也是情感勒索者,让我们身边最亲密的人承受着情感勒索的痛苦,这种常见于不懂正确表达自己感受和需求的情侣和夫妻之间。 比如我们吵架闹脾气的时候就不自觉地用“情感勒索”的方式要挟对方,要对方服软,或者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一些事情。 常见语句就是“如果你不xxx,那么我们就分手/离婚。”我们很清楚,我们之所以会说这样的话,就是笃定了对方不会跟我们分手/离婚,我们的筹码就是对方的爱。 情感勒索者的类型2 情感渣男的表现 1、不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 时代现在已经不同,走在大街上到处是身光颈靓的人,无论是西装还是休闲装,很少看到周身脏兮兮的人了。但这不说明什么,公众场所大声喧哗,旅游区走累了的随地而坐且脱鞋,当众挖鼻孔,濞鼻涕,音乐厅、**院里打电话,随手扔垃圾、公车上不给老人让座等。 2、常动手打女人 家暴是衡量男人是否渣的重要标准,他们往往会在打过之后,想尽一切办法哄你开心,但要知道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如果一味的容忍,只会让其变本加厉。 3、大男子主义 “渣男”拥有典型的“大男子主义”思想,要求女方完全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稍有不顺,就会大发雷霆,不给对方丝毫的尊重,生气起来简直活脱脱就是“小孩子”的表现。 4、缺乏明确人生目标混日子 从一个男人的言谈举止和对事业的追求中可以透露出一个男人是不是有明确的人生规划,是不是把家庭幸福纳入到了他的人生规划之中。因此,女人在谈恋爱时别太在意男人是否能够时刻陪在自己的身边,要知道,经常能够在家陪在老婆身边的男人往往都是碌碌无为的事业无成者,因为,历史经验证明,没有男人辉煌的事业,就不可能会有小家庭的幸福生活。 5、欺善怕恶 如今网络上风云突起,到处看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如果出现大恶大凶之事,他们会掂量,去出头会不会有风险。寻找比较安全的地带,扯开嗓门喊几句,一有风吹草动,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如果出现比较弱势者,哗的一下,群情汹涌地全部站出来表示正义了。他们知道,对这些弱势表达什么都是安全的,说什么都不会有事,而真正需要男人们为之努力,改变的丑恶,因其风险,就禁声。美其名为识时务者为俊杰,识时务者也太多了点。 6、自尊和自卑共存 男人我相信是世界上最要面子的人了,哪怕里子都坏完了,面子也要硬撑着。给他面子是最重要的'事,私低下对他有意见或不满都行,只要有旁人,他们的面子就吹弹得破了。这就导致了自尊和自卑共存的局面,面子有时真是不行硬撑着说行的,没有足够的底气,自卑严重的更看重面子。有错不认,有失误左顾而言其他,开不得玩笑,不会自嘲,面子完整了,再说别的。特别是在夫妻关系上,回家那怕是跪搓板的角色,在外那是一定要摆足丈夫款的。 7、唯利是图 “渣男”在婚姻面前,常常摆出一副“狐狸”般的双面模样,看到有钱家的菇凉,就会想办法接触,然后在获取到自己的利益后,狠狠的将对方甩开,这种“渣男”例子已经屡见不鲜。 8、花心大萝卜 这是“渣男”表现中最鲜明的特征,也是让女人最容易脱口而出骂其“渣男”的。如果一个男人在恋爱时候就表现出不专一,同时和多个女人有暧昧,一定不要相信其爱你一辈子的鬼话,因为那都是在放屁。 9、对自己父母和长辈不孝顺 男人的骨子里通常把孝顺看得远比自己的事业重要许多,只是大多会在“忠孝不能两全”的痛苦中挣扎,就算不能在父母膝下尽孝,也大多会考虑在经济上让父母双亲生活无忧。然而,假如你在谈恋爱时察觉到他跟自己的父母很不热情,甚至是冷淡以对,你千万别高兴也别期望他会对你的父母更好,要知道,一个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的人,又怎么可能会对别人的父母孝顺?
1,母亲控制欲很强,父亲教育缺席的家庭。
在这样家庭里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要么被扼杀自我意识,成为一个“妈宝”,要么自我意识很强,非常叛逆,不服管教。
因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的缺席,让他少了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同时母亲的强烈控制欲和过度关注,又让他左右为难:要么服从母亲的控制,让母亲的意志替代自己的想法,活成母亲的影子。要么完全遵从自己的意志,我行我素。
而不管是那种选择,对于孩子,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2,婚姻不幸福的家庭。
婚姻不幸福的家庭,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家庭争吵、冷暴力等,以及母亲的抱怨和父亲的冷漠。
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很容易把自己决定不离婚这一事情扭曲成:为了孩子。
然后在数十年间不断地跟孩子抱怨:“都是为了你,我才不离婚的!你看看你爸的样子!不是因为你,我用得着去忍受他吗?我都为你付出这么多了,你要是不听我的话,对得起我吗?!”
在这样长久的情感勒索中成长的孩子很难作自己,只能长年累月地负重前行。
3,凡事包办,过度保护的家庭。
对于孩子的事事包办和过度保护,看似为了孩子好,实际上家长是在用行动告诉孩子:“你不行!这个事情你做不了!你不要做!我很厉害,我替你做!”
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依赖父母,越来越不自信,也越来越不喜欢新的尝试。毕竟新的尝试还有风险,坐等父母帮自己做好,不是更好吗?
于是在孩子长大的某一天,作为家长的你责怪孩子没本事,啃老!
他会反问你一句:“你剪去我的翅膀,为什么还责怪我不会飞翔?”
4,没有主见,不懂得沟通和商量的家庭。
这种家庭很典型的特点是:大家谁都不服谁!
遇到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着别人听自己的,不懂得沟通和商量,七嘴八舌,没有一个人能拍板,能拿主意的。往往谁声音大就听谁的。
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也很难有自己的主见,遇事往往很摇摆,拿不定主意。
5,父母品行和习惯不是很好的家庭。
一个从小看着父亲赌博醉酒对母亲出言不逊的孩子,很难被教育的温润如玉,彬彬有礼。
一个从小看小看着母亲为了两颗葱都要很小贩讨价还价好久的孩子,很难被教育的大气!
一个从小看着父母互相争吵诋毁,互相嫌弃的孩子,很难被教育的温暖有爱。
一个从小在父母充满偏见和消极话语中长大的孩子,很难被教育的公正客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