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
朗格则是从“生命形式”出发,来解释
美感形式。她认为,人的审美
活动中的情感状态实际上是种集中
强化了的生命状态,是生命之流中突起的浪峰。艺术家
“如果要
使某种创造出来的符号
(艺术品)
激发人们的美感„„就必须使
自己作为一个生
命活动的投影或符号呈现出来,
必须使自己成为
一种与生命的基本形式相类似的逻辑形式。
”
对这种结构
(逻
辑)
形式,
审美感受力就能直观感悟到其中的情感生命意蕴。
枟情感与形
式枠、
枟艺术问题枠、
枟哲学新解枠是苏珊
朗格重要
的美学著作。
她深受其老师卡西尔的
符号象征主义美学的影响。
卡西尔认为:
“对于理解人类文化生活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
说理性是个很不充分的名称。但是,所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符号
形式。
因此,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
”而“美必然地而
且本质上是一种符号。
”在此基
础上,
朗格提出了她的核心论点:
“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
”
也
即是说,
艺术和美都是人类情感符号创造结果。
以舞蹈艺术为例,朗格认
为,
虽然舞蹈包
含着许多物理事实,
如人体、
肌肉力量、
形体控制那些现实物就愈少,
完美舞蹈表现的是从
形象的中心向四周发射
的力或从四周向这个中心集聚的力、由它构成舞蹈形象要素,它们
本身不是天然物质,而是由艺术家人为创造出来的。
艺术创造的
目的又在哪里?朗格认为是为了标识和表达人的情感。
并进一步
指出,
人的主
观情感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形式结构,并非不可捉摸,
甚至可以用符号将其细腻深刻地表现
出来,而一般语言难以完成
这个任务。凡是用语言难以完成的那些任务———呈现情感和
情绪
活动的本质和结构的任务———都可以由艺术品来完成,
艺术品本
质上是一种表现情
感的形式。
朗格关于情感的含义规定得很宽:
任何可以被感受到的东西,从一般的肌肉觉、疼痛或舒
适觉、
躁动
觉和平静觉到那些最复杂的情绪和思想紧张程度,
还包括人类意
识中那些稳定
的情调均在“情感”之列。这样,文艺表现的情感十
分宽广和丰富。同时,她又认为文艺
不表现纯个人的情感,文艺不
是“自对于生命形式的基本特征,朗格将其概括四种特性:
有机统一
性,运动性,节奏性,生长性。
在艺术审美形式中,人们不难发现这
生命形式特性的种种转化变体。她还认为艺术运用符
号方式把情
感转变成人的知觉感受的对象,
不是诉诸于人的逻辑推理能力,
而
是一种难以
用言语表达的意象。因此,在情感与形式的关系上,是
视情感为艺术品的充满生命力的意
蕴,而将符号形式视为艺术品
的外观。这样,是否用艺术符号表现情感,就成了艺术与非
艺术之
间的界限。
以上,我们选择了几家对形式美或美的形式的研究具有代表
意义的理论作了简要介绍,可
以说,截至今日,各种各样的“形式”
美学理论仍大量出现,可见这方面的研究领域仍然
宽广,也为我们
把握和应用形式美提供了若干的参考。
形式美的广泛使用价值
何谓形式美?形式美是从大量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概括出来的
非内容要素的那类抽象形式所
具有的美。基于此,为了照顾理形式美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在一般情况下(至少在表层)它
不与具
体的内容发生关系,例如“对称”这种结构形式,就有这种性质;又
如**,单就
颜色而言,**具有明朗辉煌之感,也是一种普遍性
的色彩形式美。
而“美的形式”却是与美的内容密切联系的概念,
与内容构成完整的统一体并受内容的制
约。
比如对称形式,
在中
国古典诗歌中成为对偶诗句的表现,
“无边落木潇潇下,
不尽长江
滚滚来”
的对偶句形式就与此诗的具体内容相统一;
同理,
普遍的
**感觉具体化为黄河、
黄土地、黄皮肤等,引起我们华夏子孙的
某种亲切感就离不开其特定的民族文化内容。黑
格尔谈到形式美
的这种“抽象的纯粹”性时举例说:
“例如画得笔直的线,毫无差异
地一
直延长,始终不偏不倚,平滑的面以及类似的东西由于它们坚
持某一定性,始终一致而使
人感到满足,天空的纯蓝,空气的透明,
平静如镜的湖以及平滑的海面也因为同样的缘故
而使人愉快。音的纯粹也是如此。人的口音如果很纯,单就它作为一种纯粹的
声音来说,
也就产生无限的动人力量”
。
古希腊的柏拉图也说
过类似的意思:
“我说的形式美,指的不是多数人所了解的关于动
物
或绘画的美,而是直线和圆以及用尺,规和矩所形成的平面形和
立体形„„这些形状的美
不像别的事物是相对的,而是按它们的
本质就永远是绝对的美。
”
此处所言“绝对的美”
,
即是指形式
美的普遍概括性,
它并不仅因某一具体对象才发生作用。
而“美
的形式”
这一
概念通常指从属于某一特定审美对象的形式因素。
当然,在生活实践里对审美形式进行应
用时,
倒不必拘泥于争
辩这两个概念,
令人注意的问题是,
审美活动中事物的感性形式为
什
么具有如此突出的使用价值呢?
艺术的审美特性最根本的是情感性还是形象性(对)。
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形体的组合过程、生物的生命过程、故事的发展过程)等方式对客观或主观对象进行感知、意识、思维、操作、表达等活动的过程,或是通过感受(看、听、嗅、触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
1、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含审美的情境和意境,主要是指艺术活动中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活动的生动、具体、可感的人物和事物形象。
2、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的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的元素。
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形体的组合过程、生物的生命过程、故事的发展过程)等方式对客观或主观对象进行感知、意识、思维、操作、表达等活动的过程,或是通过感受(看、听、嗅、触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
扩展资料:
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的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的元素。艺术活动总是伴随着情感,这是欲望、兴趣、个性的具体的心理表现,也是对对象能否满足自身欲望的价值评判。
艺术体现和物化着人的一定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无论艺术的审美创造抑或审美接受,都需要通过主体一定的感官去感受和传达并引发相应的审美经验。
对艺术的审美分类,主要应根据主体的审美感受、知觉方式来进行。依据这个原则,艺术可以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四大类。
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提出一般的美学理论,他们也没有对艺术和文学进行过任何系统的研究。马克思对这个问题顺便说的话与其说提供了一个可确信的解释原则,不如说更多地引起了争论。
好难好深的问题,让我想想·····
美感与普通情感混淆而造成不良后果应该是:会让人们不清楚他真正喜欢的想要的是什么,也就造成了: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得到后就不知道珍惜。。。
社会美:世界庸人何其多耶,也就是普遍庸俗人所认同的美。例:人都认同他能看见的表面物表,美女,花花东西。。
自然美:自然而然的,每个东西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就造成了这个世界的缤纷多彩,也就是说你看他是美的,他就是美的。。。。
审美感情:就是能表达一个人的心,就是自己的客观主感,所谓的以物窥人,就由此而来,如:我看你倾注感情所写的一篇文章,我就爱上了你
个人理解,这也是一种个人的审美情感吧!
审美现象的反思方式是一种典型的人文科学反思方式。审美现象是存在的,但审美现象的存在却是不可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式来考察和求证的,而只能以人文科学的方式即主体亲身参与、亲自在场的方式来达到。所以,美学应当归属于人文科学,是个有边缘性、综合性的人文科学。意味着美学研究的起点和着手处是作为审美现象为呈现的具体、现实的审美活动,也意味着美学研究比一般人文科学更为注重感性的经验、情感的契合、心灵的碰撞,地要求经验科学的配合与协助。
1,、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始终起重要作用的心理要素就是情感。所谓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这即是说,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形式。古今中外的艺术理论家们,都十分看重情感的作用和地位。2、审美经验通常又被称为“审美趣味”、“趣味能力”、“趣味判断”、“审美判断”等。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感受、知觉审美对象(自然、艺术作品和其他人类审美产品)时所产生的愉快的心理体验,是人的内在心理生活与审美对象(其表面形态及深刻内蕴)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结果。审美经验永远也不可能离开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特征,而总是在直接感受审美对象的外形、色彩、线条和质地等过程中完成的。非审美经验恰好相反。3、审美知觉是当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通过感官直接遭遇时,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所进行的综合、整体的把握活动。审美知觉是实际审美活动的基础,整个审美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审美知觉的基础上。审美知觉更加完善全面,甚至积极。审美知觉体现了其经验性,文化性等特点
审美情感更多时候是理性的,太多的元素(包括他人感受,社会倾向等等)会被包裹其中。而生活情感更情绪化,也更个人话。自我意识会站在主动位置
美感中的情感与日常生活的情感的区别
①美感中的情感在审美情感中蕴含着理性认识,比日常生活情感有着丰富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审美情感已经从物质的狭隘的需要中升华出来,具有社会的精神的内容;
②美感中的情感在情调上比日常生活情感更丰富、更深刻和更充实,有着更广阔的精神上的东西,有着无限的情趣和韵味;
③美感中的情感比日常生活情感更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和净化人的心灵和情操,更能激发人们对美的热爱与追求,提高人们更自觉地做一个真正有益于人们的人。因之,审美的情感被称为高级情感之一。
扩展资料
美感中的情感作用
①在美的创造过程中,情感是人们创作的动力
人们在生活中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情感,是人们对生活形象、现实事物产生美感的基础;在生活中孕育的艺术家的情感,是艺术家产生创作欲望的基础;艺术作品中包含着艺术家的情感,只有浸透了创造者丰富情感的艺术形象才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②在美的欣赏过程中,美感的形成也离不开情感
在欣赏自然美时,往往由于触景生情产生美感;在欣赏社会美时,往往由于社会事物对人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或包含了人们在实践过程对现实事物产生的美好情感与欣赏者产生共鸣而产生美感。
贝壳网中的审美情感是主体对审美对象满足自己的精神。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审美情感是主体对审美对象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与否以及对自己进行内省所形成的主观体验和态度,审美心理内容,形式之一,在美学史上,对审美情感的产生,性质,功能有不同的界说。
直觉性,情感性,愉悦性。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自然(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审美的特征:直觉性:审美直觉是对审美对象的整体把握,对美的形态的直接感知。情感性:审美情感是人对客观存在的美的体验和态度。愉悦性:审美愉悦表现于对狭隘功利性的超越和对于生命力的追求,来源于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