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爱情、亲情全解

友情、爱情、亲情全解,第1张

友情本意是指诚挚的友情。现多指人们与接触较亲密的朋友之间所存在的感情,是人们愿意为朋友付出一些或全部自己所有的思想。友情通常情况下大于人情也大于亲情。友谊是不论时间的长久,不论地方的长远,心总是在一起的,一辈子一辈子不曾改变过。基本概念

  中国幸福学认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不满足是指人们都希望我或者我们的事物更好。

友情而感情是人们愿意为我们的人或事物无偿付出自己一些或全部所有的思

想。

  人情是感情中一种较小的感情,是人们愿意无偿为稍远的“我们”付出一些帮助的思想。比如,我们的邻居,我们的同学,我们的伙伴,我们的同事,战友等。

  通常情况下,人情是小于亲情的,因为血浓于水的缘故,对于亲人,人们愿意无偿付出更多一些自己的所有,甚至是我们的生命。

朋友间的感情

  友情,友谊的同义词。它是一种朋友和朋友之间的感情。

  它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可以让你在失落的时候变得高兴起来,可以让你走出苦海,去迎接新的人生。他就像一种你无法说出,又可以感到快乐无比的东西。

  只有拥有真正朋友的人,才能感受到它真正的美好之处。

  友情,它是一种只有付出了同样一份这样的东西,才可以得到这种东西。

  它和亲情、爱情一样,是一种抽象的、令人捉摸不透的东西,但却要比它们更值得我们去珍惜。

  友情不要求什么,但是,它有一种温暖,是我们都能体会到的。

  没有人能说清楚,友情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

  那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你只有付出关爱,付出真诚才能得到的东西。

  想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吗?那你只有自己去亲身体验了!

  友情,它到底是什么?他只是一种感情,一种收获。

  多少笑声都是友谊唤起的,多少眼泪都是友谊擦干的。友谊的港湾温情脉脉,友谊的清风灌满征帆。友谊不是感情的投资,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红。

广义友情

  宽泛意义的友情是一个人全部履历的光明面,但不管多宽,都要警惕邪恶,防范虚伪,反对背叛;严格意义的友情是一个人终其一生所寻找的精神归宿。但在没有寻找到真正友情的时候,只能继续寻找,而不能随脚停驻。因此,我们不能轻言知己。一旦得到真正友情。我们要倍加珍惜。

  来一次世间,容易吗?

  有一次相遇,容易吗?

  叫一声朋友,容易吗?

  我们只能学会珍惜!!

  是否许多时候是我们很深的爱着和关怀着一个人,我们甚至可以不很深的介入。把朋友封存在心里,保持一种距离。平淡的时候,纵使浅浅的想起,于自己是开掘了一种财富,于朋友便是一种更深的铭记。这应该是一种遥远的时空聆听最近心跳的地方。

  你找一个你刚认识的人,你不了解他/她,他/她也不了解你的人,用一份真诚、一份关爱来对他/她。

友情的定义

  友情一般是指人与人在长期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情谊,互相拥有友情的人叫做“朋友”。

珍惜友情友情,真正两个人在一起,两个人能够互相时刻想着对方,对方开心时为对方高兴,对方痛苦时为对方难过,是在你悲伤无助的时候,给你安慰与关怀;在你失望彷徨的时候,给你信心与力量;在你成功欢乐的时候,分享你的胜利和喜悦。在人生旅途上,尽管有坎坷、有崎岖,但有朋友在,就能给你鼓励、给你关怀,并且帮你度过最艰难的岁月。朋友这个概念真的好大啊,用不同人的思想可以勾画出不同的朋友轮廓。 朋友是相互的,朋友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就要挺身而出,“为朋友两肋插刀”就在于朋友的相互关心。给朋友以关心,给朋友以帮助,让朋友远离孤单,让朋友忘却忧郁,不让朋友郁闷。真正的友情

  真正的友情因为不企求什么不依靠什么,总是既纯净又脆弱。世间的一切孤独者也都遭遇过友情,友情是不知鉴别和维护,一一破碎了。为了防范破碎,前辈们想过很多办法。一个比较硬的办法是捆扎友情,那就是结帮。不管仪式多么隆重,力量多么雄厚,结帮说到底仍然是出于对友情稳固性的不信任,因此要以血誓重罚来杜绝背离。结帮把友情异化为一种组织暴力,正好与友情自由自主的本义南辕北辙。我想,友情一旦被捆扎就已开始变质,因为身在其间的人谁也分不清伙伴们的忠实有多少出自内心,有多少出自帮规。不是出自内心的忠实当然算不得友情,即便是出自内心的那部分,在群体性行动的裹卷下还剩下多少个人的成分?而如果失去了个人,哪里还说得上友情?一切吞食个体自由的组合必然导致大规模的自相残杀,这就不难理解,历史上绝大多数高竖友情旗幡的帮派,最终都成了友情的不毛之地,甚至血迹斑斑,荒冢丛丛。一个比较软的办法是淡化友情。同样出于对友情稳固性的不信任,只能用稀释浓度来求得延长。不让它凝结成实体,它还能破碎得了么?

君子之交

  “君子之交谈如水”,这种高明的说法包藏着一种机智的无奈,可惜后来一直被并无机智、只剩无奈的人群所套用。怕一切许诺无法兑现,于是不作许诺;怕一切欢晤无法延续,于是不作欢晤,只把微笑点头维系于影影绰绰之间。有人还曾经借用神秘的东方美学来支持这种态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样一来,友情也就成了一种水墨写意,若有若无。但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友情和相识还有什么区别?这与其说是维护,不如说是窒息,而奄奄一息的友情还不如没有友情,对此我们都深有体会。在大街上,一位熟人彬彬有礼地牵了牵嘴角向我们递过来一个过于矜持的笑容,为什么那么使我们腻烦,宁肯转过脸去向一座塑像大喊一声早安?在宴会里,一位客人伸出手来以示友好却又在相握之际绷直了手指以示淡然,为什么那么使我们恶心,以至恨不得到水池边把手洗个干净?另一个比较俗的办法是粘贴友情。既不拉帮结派,也不故作淡雅,而是大幅度降低朋友的标准,扩大友情的范围,一团和气,广种博收。非常需要友情,又不大信任友情,试图用数量的堆积来抵拒荒凉。这是一件非常劳累的事,哪一份邀请都要接受,哪一声招呼都要反应,哪一位老兄都不敢得罪,结果,哪一个朋友都没有把他当作知己。如此大的联系网络难免出现种种麻烦,他不知如何表态,又没有协调的能力,于是经常目光游移,语气闪烁,模棱两可,不能不被任何一方都怀疑、都看轻。这样的人大多不是坏人,不做什么坏事,朋友间出现裂缝他去粘粘贴贴,朋友对自己产生了隔阂他也粘粘贴贴,最终他在内心也对这种友情产生了苦涩的疑惑,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在自己的内心粘粘贴贴。永远是满面笑容,永远是行色匆匆,却永远没有搞清:友情究竟是什么?强者捆扎友情,雅者淡化友情,俗者粘贴友情,都是为了防范友情的破碎,但看来看去,没有一个是好办法。原因可能在于,这些办法都过分依赖技术性手段,而技术性手段一旦进入感情领域,总没有好结果。我认为,在友情领域要防范的,不是友情自身的破碎,而是异质的侵入。这里所说的异质,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差异,而是指根本意义上的对抗,一旦侵入会使整个友情系统产生基元性的蜕变,其后果远比破碎严重。显而易见,这就不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了。异质侵入,触及友情领域一个本体性的悖论。友情在本性上是缺少防卫机制的,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一点上。几盅浓茶淡酒,半夕说古道今,便相见恨晚,顿成知己,而所谓知己当然应该关起门来,言人前之不敢言,吐平日之不便吐,越是阴晦隐秘越是贴心。如果讲的全是堂堂正正的大白话,哪能算作知己?如果只把家庭琐事、街长里短当作私房话,又哪能算作男子汉?因此,这似乎是一个天生的想入非非的空间,许多在正常情况下不愿意接触的人和事就在这里扭合在一起。事实证明,一旦扭合,要摆脱十分困难。为什么极富智慧的大学者因为几拨老朋友的来访而终于成了汉奸?为什么从未失算的大企业家只为了向某个朋友显示一点什么便锒铛入狱?而更多的则是,一次错交浑身惹腥,一个恶友半世受累,一着错棋步步皆输。产生这些后果,原因众多,但其中必定有一个原因是为了友情而容忍了异质侵入。心中也曾不安,但又怕落一个疏远朋友、背弃友情的话柄,结果,友情成了通向丑恶的拐杖。由此更加明白,万不能把防范友情的破碎当成一个目的。该破碎的让它破碎,毫不足惜;虽然没有破碎却发现与自己生命的高贵内质有严重羝牾,也要做破碎化处理。罗丹说,什么是雕塑?那就是在石料上去掉那些不要的东西。我们自身的雕塑,也要用力凿掉那些异己的、却以朋友名义贴附着的杂质。不凿掉,就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自己。对我来说,这些道理早就清楚,经受的教训也已不少,但当事情发生之前,仍然很难认清异质之所在。现在唯一能做到的是,在听到友情的呼唤时,不管是年轻热情的声音还是苍老慈祥的声音,如果同时还听到了模糊的耳语、闻到了怪异的气息,我会悄然止步,不再向前。爱情产生过程

  1从友情,亲情以及其他感情到爱情的逐步过度 2一见钟情

  因为如果你珍惜一个人,那么无论那个人多么不理解你,不信任你,或做错什么事情,你都可以原谅他/她。

  而当一个人不理解你、不信任你、不尊重你的时候,并不一定代表他不爱你。

  但当你从来都不珍惜对方,那么你也就从来都不爱对方。

  同时,维持爱情也需要双方的亲密接触。远距离恋爱是不现实的,也难以维持爱情。即使现代通讯技术很大地扩展了从其它世界的地区保持联系的方法。技术包括手机、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和视频会议等,因此有些人认为远距离对双方感情影响不大。但远距离恋爱始终不能有亲密的接触,亦难以观察对方行动,定力不够的人容易被第三者所吸引而背叛伴侣,导致分手收场。一些情侣还因为长期分隔,令其中一方或双方有外遇而离婚。即使没有第三者,情侣也可能因为聚少离多而令感情变淡,双方生活环境不同也可能增加相处上的分歧、冲突,导致分手或离婚。爱情 love 数字谐音

  1314520 一生一世我爱你

  I love you:

  I——independence(独立);

  L——love(爱);

  O——observe(观察);

  V——veracity(诚实);

  E——everlasting(永恒);

  Y——yearn(想念);

  O——oath(誓言);

  U——understand(理解)

  8-L 0-O 2-V 3-E 8023-LOVE ( 不懂可以做一下手势)

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在汉文化里,爱就是网住对方的心,具有亲密、情欲和承诺的属性,并且对这种关系的长久性持有信心,也能够与对方分享私生活。爱情是人性的组成部分,狭义上指情侣之间的爱,广义上还包括朋友之间的爱情和亲人之间的爱情。在爱的情感基础上,爱情在不同的文化也发展出不同的特征。“爱情”:中文的解释是:“爱”和“情”的结合;爱是喜欢,爱是给予和奉献;情是两人之间的互相吸引和倾慕。 恋人间的“爱情”是纯真、纯正的,至善至美的,体现为双方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的仰慕,并有着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强烈愿望。夫妻间的“爱情”更具体地表现为:恩恩爱爱,和和美美,相互忠诚,相互信任,感情专一,互为奉献,同心同德,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爱情是不分阶级不分性别也不分种族的,那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依恋,一种牵挂那就是爱情;爱情,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定义。现代定义为两个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爱情往往会有一种想长相厮守的感觉,爱的强烈时甚至有一种离开他(她)就活不了,他(她)死自己也想死的感觉。但在远古的母系社会、古代的父系社会,爱情有另一种体验,并不是单纯的一夫一妻制。爱是生命的渴望,情是青春的畅想,爱情的意义在于:让智慧和勤劳酿造生活的芳香,用期待与持守演绎生命的乐章,用真诚和理解还有包容和信任去谱写人生的信仰。爱情就是彼此喜欢的时候千方百计在一起。 爱情的本质是化学反应,由激素所散发出特殊的气味由大脑识别,知其喜好,而产生的一种感觉。有些感情是与生俱来的,比如父母对孩子的感情,同性之间的感情。有些感情是后天发展的,比如战友情,手足情,爱情,爱国情等。

  爱情是一种相互依偎,是付出而不是一种单向索取。

  爱情(狭义):人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情,是至高至纯至美的美感和情感体验。

  爱情(广义):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情,包括柏拉图式的更为真挚和纯粹的感情,超越了性别、地域、时空。有关系到爱的情感都叫爱情。父子之情,亲友之情,师生之情,同性之情等。

  爱情(好坏定义):好的爱情是双方以自由为最高赠礼的洒脱,以及绝不滥用这一份自由的珍惜。

  爱情:(普)双方价值观,人生观的共鸣加上原始本能的相互吸引。因此爱情大多指向男女之间,相互吸引在于价值观,人生观的认同产生心理的愉悦从而产生依赖感。爱情分类

1、浪漫激情式:

  浪漫、深情的爱,较大程度上以外表吸引为基础,以一见钟情为典型;

2、好朋友式:

  如同亲密的朋友关系,没有神秘感、缺乏冲动,多由异性朋友发展而来。

3、游戏式:

  把恋爱看成是一场游戏,不太会专一,只是希望赢得“爱情游戏”。

4、占有式:

  一种强烈的、独占的、依赖的爱,这种爱易生嫉妒,极其强调双方之间的承诺和忠诚。

5、现实式:

  这种爱是非常理性的,非常现实、实用地看待爱,仅仅考虑是否来自相似的家庭背景、是否对事业发展有利、是否能成为一个好父母等等。

6、利他式:

  无私的、利他的爱,温柔、关爱、忠诚而且付出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

7、一体式:

  双方在共同的目标下勤勤恳恳工作、生活,就象周恩来与邓颖超、孙中山与宋庆龄一样。

8、柏拉图式爱情

  柏拉图式爱情(Platonic Love),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在《会饮篇》和《斐多拉丝篇》写道,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以下的意义:

  ··理想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对你而言,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你)而言是完美的。

  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

  ··第一个意义最常被使用,但其实是一个误解。不过既然大家都这样用, 也就算是另一个

  ··以上爱情形式并不互相排斥,任何一种爱情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占有成分。

  ··爱情可以让一个人欲仙欲死,让人生不如死,可以让你尝尽人间甜蜜与痛苦爱情与喜欢有5点不同

  ①爱情有较多的幻想;喜欢则不是由对他人的幻想唤起,而是由对他人的现实评价唤起;喜欢不像爱情那样狂热、激烈、迫切,始终比较平稳、宁静、客观。

  ②爱情与许多相互冲突的情绪有联系;喜欢却是一种单纯的情感体验。

  ③爱情往往与性欲有关;而喜欢则不涉及这方面的需要。

  ④爱情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喜欢则不具有。

  ⑤爱其实很平凡,是很伟大的平凡 爱情就是当你知道了他并不是你所崇拜的人,而且明白他(她)存在着种种缺点,却仍然选择了他,并不因为他(她)的缺点而抛弃他(她)的全部,否定他(她)的全部。

  有的社会心理学家曾设计了爱情量表和喜欢量表,用以测量个体间爱恋的程度和喜欢的程度。

爱情量表的部分项目是

  ①如果我不能同他(她)永远在一起,我会感到苦恼;

  ②对于任何事情我都会原谅他(她);

  ③我觉得对于任何事情我都会信赖他(她)。

喜欢量表的部分项目是

  ①我觉得他(她)非常好相处;

  ②结识以后多数人对他(她)的反应是好的;

  ③他(她)是我想成为的那种人。

  运用这两类量表,不仅可以大体反映个体间吸引是属于爱情还是喜欢,也可以反映爱恋和喜欢的程度。

  爱其实很平凡,是很伟大的平凡 爱情就是当你知道了他并不是你所崇拜的人,而且明白他(她)存在着种种缺点,却仍然选择了他,并 不因为他(她)的缺点而抛弃他(她)的全部,否定他(她)的全部。

  但喜欢,它有时可以是纯粹的一种占有欲——因为这个人的相对完美,因为喜欢,所以想要。但有些人 却把这种感情称为爱……

爱与喜欢的具体区别

人世间有种情感叫“喜欢”,另一种叫“爱”。

  爱是他在的时候,眼睛里只有他一人;他不在的时候,一切都带有他的影子。

  喜欢是在深夜看书时突然想起他,想象他现在做什么,心里漾起一阵轻飘飘的温暖,却从不主动给他打电话。几分钟后,注意力又重新被书中的情节吸引!

  爱是在寂寞的夜里,思念如潮水般涌来,手里捧着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心里惦记着他此时是否还在加班,吃没吃晚饭,是不是如自己想着他一般想着自己。

  喜欢很容易转变为爱,但爱过之后却很难再说喜欢,因为喜欢是宽容的;而爱,则是自私的。

  喜欢是一种轻松而淡然的心态。但爱,却太沉重。

  爱一但说出了口,就变成了一种誓言,一种承诺。"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短短的八个字里却要包含多少的风风雨雨!

  山无陵,天地合,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便是爱了。

  爱是把双刃剑,如果拔出,一个不小心,既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被爱所伤的人心中永远都有一道不会愈合的伤口。

  在月朗星稀的夜晚,你思念着远方的他/她,如果心中只是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温馨,那就是喜欢。

  如果其中还有一份隐隐的疼痛,那便是爱 下面来讲一下爱情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爱之初恋,这个阶段是对伴侣的选择这是一种动物本能,在产生择偶观念后,人开始通过找配偶来繁衍后代或相伴永久,选择伴侣的对象包括朋友,同事或者陌生人,其实这时的选择是一种潜在意识,你会把你选择的伴侣与你想象中的配偶来进行对比,更多的从外貌和气质上的选,如果哪一个符合或接近你的标准,你就会去关注他,这时候就是爱之初恋

  第二阶段:爱之迷恋,当你在气质和外貌上选择一些伴侣后,会开始关注他们,希望得到对方的好感,同时试探对方是否也同样对自己有好感,这是一种原始的冲动如果对方没有关注到你,你会试着展示自己,让对方发现自己,如果对方对你也同样关注,这时就会出现爱之迷恋,在这个阶段有一种互相展示的原始动力当双方都有好感时就会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爱之热恋,热恋阶段中恋爱双方看到的都是彼此的优点,对所有与恋爱有关的事物都有种美好的向往这一阶段,爱情的化合反应达到白热化,恋爱双方对爱情的表达更多通过肢体语言,如拥抱、拉手、接吻等等这一阶段两个人希望时时刻刻都在一起

  第四阶段:爱之依恋,双方的日常生活习惯了对方的陪护和存在,离开一阵子都会觉得不顺心或是有一种心不安的感觉这一阶段相对热恋少了些狂热化表现,更多的则是心灵上的依赖爱的真谛是:

  爱的真谛——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摘自<<哥林多前书>>13章4-8节。

  所以它具有美的通性:

  1属性:对人有诱惑性和吸引力

  2衍生行为:付出、欣赏、珍惜、感动、了解、保护、占有、让其更好的存在

  3副产品:得到时的欣喜,平常的牵肠挂肚,失去后的痛心、不能拥有的无奈

特殊点:

1由于这种美感的对象更多时候是人类,所以还会产生心理差异的猜疑 、能力不足的嫉妒和被欺骗的仇恨。

  2这种美感的生理基础更多时候是性别的差异和繁衍后代的本能。意义

  了。这误解来自于柏拉图的一个有名的著作“理想国”。该书探讨如何建构一个理想的国度, 因其或许过于理想化而难以实现,故有人以此来诠释何谓柏拉图式的爱情。

  第二个意义也经常被使用,但基本上也是误解。这误解来自柏拉图的形上学,他认为思想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而我们看见的所谓的”真实世界”的东西反而不是真实的。

  第三和第四个意义才真的是柏拉图的爱情观或两性观

  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在那里,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这个词也来自柏拉图的理论)。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

  在他的理论中,没有那一半是比较重要的,所以,男女是平等的。而且, 在观念世界的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也正在寻找着你。

哥特式爱情

  哥特式小说其模式特征是,故事常常发生在遥远的年代和荒僻的地方,人物被囚禁在狭窄的空间和鬼魂出没的建筑内,悬疑和爱情交织在一起。惯常的悬疑手段有神秘的继承权、隐秘的身世、丢失的遗嘱、家族的秘密、祖传的诅咒,等等。到最后,悬疑解开,歹徒暴露,男女主人公的爱情障碍扫除。不过,这种爱情有别于言情小说里的爱情。两者的区别是:哥特式小说通常描写神秘冒险故事,其爱情障碍往往来自歹徒;而言情小说描写家庭平凡琐事,其爱情障碍往往来自男女主人公本身。

  爱情商数

  智力商数IQ、情绪商数EQ、财务商数FQ、逆境商数AQ、可经人指导而改善,爱情商数也是。

  近十年开始有人著书指导改善爱情商数。如指引恋爱约会时要查清配合度及各式潜在问题;正确进度、正确态度、攻略法等等。也有半教育半娱乐的以电脑游戏方式的追求游戏爱情。有些爱情智商低的人一失去爱情(失恋)就求死或伤害他人。若能把时间和精力分配在各项事情上,就能减少悲剧发生,并有助爱情,例如:个人仪容、健康知识、智慧事业娱乐、嗜好爱情、伴侣亲人静思反省贡献社会信念、信仰、宗教。

亲情,特指亲人之间的那种特殊的感情,不管对方怎样也要爱对方,无论贫穷或富有,无论健康或疾病,甚至无论善恶。它有两个特点:一是互相的,不是单方面的,母爱是亲情,爱母也是亲情;二是立体的,不是专指母女情,也不是专指父子情,如父子(父女)情,母子(母女)情,手足情(兄弟姐妹),祖孙情(祖辈与孙辈),甚至朋友之情,都是可以是亲情。 “亲情”重在“情”字。不是亲人也可以有亲情;有血缘关系也不一定有亲情。中国幸福学之亲情定义

  亲情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存在的那种感情。亲情的定义就是人们渴求为亲人付出一些或全部所有的思想。

  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这些都是亲情。

  父母对子女的亲情是爱其强,更爱其弱,一个断了腿,又瞎又聋的孩子,父母爱他会更加倍,而爱情就不然矣,爱情乃爱其强,不爱其弱。父母对儿女爱护的时间太久,太久。从儿女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一直延伸到儿女的下一代,再下一代,无不十指连心。 所以亲情定义应是父母对子女及其后代的感情之最久、最大,也是最真心的。所有的情得到升华后都会成为亲情。亲情和你的关系

  亲情是跟你有很亲密关系的,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会改变。

  亲情需要彼此精心呵护,懂得相互宽容与理解;作为至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些都能珍惜和保持亲情!

  也许有时候一家人会吵架,但不要紧,因为亲情存在,那一点小风浪是不会打击到一家人的亲情。

  亲情有时候很无奈,不能选择你的父亲或是母亲,但父母永远是最爱自己的儿女的。亲情与爱情

  亲情是一种微妙的感觉,一丝不经意间的牵挂、惦记,一种让只有生命的动物都会拥有的本能反应,原始能力。

  右手亲情,左手爱情,可见亲情的重要!

  亲情与爱情都属于一种“戒不掉的爱”。

互联网教育论文篇三:《“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

摘 要: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互联网会变革教育业务流程,从而打造新的教育生态;“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等。本文梳理了2015“互联网+教育”开放论坛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本素材。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变革;智慧教育;教育大数据

一、引言

自从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引发了一场革命,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关于“互联网+教育”的讨论持续升温。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学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1]

为了探讨“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寻求“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之开放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召开。论坛以开放的形式邀请了18位专家围绕课程、教学、学习、管理、评价、环境、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八大核心领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变革和转型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这些报告既有宏观的理论引领,也有中观的课程规划和 实施方案 ,还有微观的操作策略。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这次会议的主题进行综述。

二、“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1“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

“互联网+教育”是什么这是讨论“互联网+教育”是否可以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前提。华南师范大学的柯清超教授首先对“互联网+”的概念进行了解读,然后分别从“互联网+教育”形态形成的可能性、“互联网+”能推动学校结构性变革和教育变革动力三个方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柯教授认为基于大数据平台、学习分析技术和智能传感技术促使了“互联网+”新一代教育环境从“干预手段”到“教学生态”的变革;同时课程教学也逐渐从封闭到开放融合,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到“半开放式/连接式”教学的翻转课堂和社会化自组织的开放式MOOC课程教学进行变革。柯清超教授认为,“互联网+教育”实现了一系列的转变,包括从知识建构到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个体学习到小组建构的转变,从直接传授到自主发现的转变,从多媒体演示到探究工具的转变。他以“联合国 儿童 基金会爱生远程教育项目”、“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技术启迪智慧项目”等作为案例分析了应用ICT来创新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实践[2]。

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我们应该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平等、自由等特征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相结合,形成对学习者、课程、学校、教育政策、机制体制等相关因素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2“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__民主任认为技术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互联网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互联网+”促进了教育领域中五个方面的转变,即:教的工具、学的工具、评的工具、课的结构和课的形态的转变。__民主任分析了教育的本质与作用,指出MOOC是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个模式。MOOC的出现是一个革命性的契机,MOOC的极大发展,将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使得原本无法上大学的群体可以无障碍地学习大学课程,真正实现受教育机会的公平。MOOC促使课程教学将从一名教师逐渐变成教学团队,弥补知识快速更新中的教师短缺问题,课程质量大大提升;MOOC加速了大学国际化进程[3]。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思考互联网对大学功能带来的影响,现代大学的功能将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文化 传承逐渐转变成为知识探索、知识验证、考试认证等功能为主的研究院、考试院,甚至未来向数字化、泛在化和全球化的虚拟大学转变。

3互联网教育与学习革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钟秉林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呼唤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同时互联网教学对传统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钟秉林教授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的若干对策,如:加强“连结”与“互动”、完善学习监督和效果评价机制、探索和完善互联网教学的运行机制等。他还告诫学术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避免炒作概念、片面夸大互联网教育的作用,倡导严谨求实的态度,跳出互联网教学发展的误区;提高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优化网络教学环境、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4]

4“互联网+”促进学校组织结构转型

北京师范大学的余胜泉教授认为“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社会空间、新的分工形态;“互联网+”解决了教育中的两个焦点悖论:即公平和质量问题。余教授认为未来学生和家长可以订制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与活动,以反映儿童的个性、兴趣、家长的目标与价值观;未来学校的形态是自组织的,他以Minerva大学为例分析了这所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线下教学资源无限扩大并化身为虚拟大学的特征。未来,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s,学生带着自己的移动设备来上学)将成为事实,因此学校要开始重新审议并制定网络开放政策,要建设网络上的校园文化,要建设网络上的学习空间,实现线上线下(OTO)融合的校园育人环境。[5]

“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会重构学校教育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内容供给的重构、智慧学习环境的重构、教与学方式的重构以及管理与评价的重构。当然,互联网不可能替代学校,但可以改变学校的基因,“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

5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

首都师范大学的孙众副教授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教师的“隐与现”、学生的“惰与乐”、技术的“强与笨”,从而提出了教学范式转型的解决方案,并基于互联网构建了互联网+教学的COME模型(Classroom learning+ Online 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E-learning)。孙众副教授基于互联网构建了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COME校园混合课程,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无缝交流;这种移动互联的课程和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痕迹,便于教师进行过程诊断;此外,还可以进行多维的精准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进行预测和干预。通过基于COME模型的教学,采用实体课堂+在线+手机的学习方式,能够找到学生的“乐”学点,实现了新的在线交流方式。在评价中COME模型采用“任务+评价表、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得过程性数据的存留和学习分析更加便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干预、学业表现的预测以及在线学习行为的分析。[6]

“互联网+教育”促成了教学结构和范式的转型,不仅创新了教学理念,而且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6“互联网+”促进课程的转型

清华附中的李晟宇老师分享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的转型专题,李老师以清华大学的一个校级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教学体验项目探究》为案例,讲解了课程转型的过程和具 体操 作策略。该项目借助互联网,建立了MOOC教学资源,整合了学科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引入项目管理、 时间管理 、四象限、SWOT等先进的管理学理念,有效提升了项目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依托网络云技术搭建学生交流平台,实现了师生交互方式的互联网化;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微信公众订阅号上学习内容和新闻的推送,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革新。[7]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李栋提出了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20课程,该创新课程的组织方式包括:在线离线互动、线上线下结合和开放型课程设计等三种方式。李栋认为,创新教育20的核心价值在于“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创新导师科技成果持续对接与跟踪指导、学生创新力评价与 职业规划 ”。[8]可见,“互联网+课程”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课程”使得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适合中小学生的诸多前沿知识及时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课程内容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

从以上六位专家和老师的视点可看出,“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是多样化的,不仅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师教的方式,而且真切关注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正契合了国家新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对于学校层面,“互联网+”带来的转变更是具体的,深入到学校组织管理、课堂教学、课程优化等各个方面,学校的围墙逐步被打破,学校、教师和学生变得越来越“泛在”,“互联网+”让教育更加无形、有趣、多样。未来将会有更多“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和变革成果。

三、“互联网+”促进评价的变革

评价是任何一种教育形态和教学模式都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次论坛共有3位专家的报告涉及“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评价问题,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朱雪梅教授和北京市教委专职委员李奕博士。

1伴随式评价――“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

华东师范大学的任友群教授从“教育+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和辨析开始,抛出了伴随式评价是“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的观点。

任友群教授认为,“教育+互联网”是从当下教育、教学的既定逻辑出发,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使得既定教育、教学逻辑运转得更加顺畅,在“教育+互联网”的格局中互联网或信息技术并没有成为再造或重塑性的力量;而“互联网+教育”则是深度应用“互联网思维”,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革命性力量”,再造、变革现有教育的既定逻辑。[9]

评价的变革包括评价内容的变革(从评价“可以测量的能力”扩展到评价“难以测量的能力”)和评价方式的变革(从传统的“纸笔评价”走向“数字评价”)。要支撑评价内容的拓展、评价方式的变革都需要“伴随式评价”,所谓“伴随式评价”有三大特征:第一,伴随生活全领域(只有伴随生活才有可能解决那些“难以测量能力”的“测不准”问题);第二,伴随学习全过程(只有伴随学习才能使评价真正应用于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第三,伴随个体自适应。而要实现“伴随式评价”信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2“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

南京师范大学的朱雪梅教授用实证方法开展了一项长达十年并且在2014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研究――《“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在该研究中,朱教授开发了专门的支撑评价工具,利用网络平台中可预设、可调节的各类专门化观察量表,利用移动终端在听课过程中采集“教”与“学”的表现性数据信息,通过后台计算与图形化处理后,为评估结论提供客观的量化证据,实现科学的课堂诊断,达到了矫正偏差教学行为的目的。该研究以信息技术推动课堂评价变革,用移动终端替代传统纸笔听课工具;将课堂观察表及行为标准嵌入平台中,克服传统评课缺乏标准的问题;课堂评估基于移动互联网,克服传统听评课受到时空限制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克服传统评课无科学论据的问题;多元化评价主体交互协作,克服传统评课主体单一的问题;因此,朱雪梅教授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数据思维+课堂观察=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论断。

同时,朱雪梅教授还提出了“互联网+校本教研评估”的观点,通过校本教研平台的实践研究实现了“让教研评估迈进数字化时代”。该平台改革了当前校本教研工作只“研”不“评”的现状,突破了教育信息化“学习空间人人通”未通的瓶颈,探寻了教育评估手段从 经验 迈向“数字化”的路径,消除了常态化教研活动深受时间与空间束缚的困境,降低了评估主观性,提高了校本教研品质与管理效率,引导了智慧教研方式。因此,朱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公式:互联网+数据思维+校本教研评估=学校可持续发展。[10]

3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

来自北京市教委的李奕委员在分析了首都教育“深综改”的基本思路和策略以及考试评价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后认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学生不必为自己的弱项惶恐,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以及优势的展示机会。李奕指出,广义教育供给下“移动互联”成为必须的选择:在供给方式上,在线教师服务、在线课程服务、在线诊断服务、跨部门、跨系统服务等这些移动互联的方式更为时尚也更加尊重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在供给内容上,基于大数据分析后的课程资源供给,定向推送作业、教辅、服务索引,教师在线的智力支持服务,促进优质教育服务的迁移与流转,以新型资源观指导资源库建设,服务于学生的能力成长,供给“同伴”,构建在线学生自我诊断的“体检中心”和“化验室”,使质量监控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而不是管理监督;在供给节奏上,长短课结合,大小课结合,学段内快慢结合,长周期作业;在线自我诊断的频度依据学生认知个性、进度的供给;在线双师辅导的周期要合适等。[11]

从这三位专家报告可得出,评价的角度、评价的工具、评价的方式,一切围绕评价的关键词都变成了“互联网+”。伴随式评价实现了互联网与人的融合,评价标准与评价工具的互联网加法承载了数据思维,助力了科学教学评价的可持续发展。在无法改变考试作为学生终极考核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思路让评价更加有针对性,学校教育一样可以个性化,大众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变得更加容易,这都是“互联网+”评价的重要表现,一旦“互联网+”迸发力量,必然像火山喷发一样散出无限能量。

四、教育大数据的管理与决策

来自江苏师范大学的杨现民博士和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分别就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进行了分析。

1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

杨现民博士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特点,提出了“教育大数据是发展智慧教育的基石”的论断。杨博士利用教育大数据的冰山模型,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发力点,并对“信息化视角下的智慧教育管理”进行了科学的论述,认为“通过智慧管理云平台系统,对外界需求进行智能处理,为教育管理提供资源配置、数据集成、信息管理、运行状态监控、教育质量监测等业务支持,实现教育智能决策、可视化管控、安全预警、远程督导和个性服务,提升教育管理智慧化水平的过程。同时,杨博士还分析了国内外大数据助力智慧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十多个案例,如清华大学、康涅狄格大学、深圳市教育资源科学动态规划、美国数据通用标准V50、美国ECLS项目等。杨博士认为如何构建立体化教育数据网络、教育大数据如何落地应用推广、如何保障教育数据质量与安全、如何合理合规运营教育大数据等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2]

2大数据支持下的教育决策

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阐述了数据挖掘及其教育大数据对于支持教育决策的重要作用,指出是教育数据的决策支持应用是为了让淹没在众多信息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能够“说话”,为教育领域中的相关人员提供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从而帮助他们做出知情的决策。魏博士以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管理和科研作为案例,分析了这三个领域中的大数据收集及其通过数据挖掘得到的有关信息,并最终服务于教育决策的过程,认为大数据和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是作为审慎决策的依据,可以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13]

无论是进行智慧教育管理还是开展教育决策,这都说明了当前时代是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在教育行业里,每天都在产生各种大数据,大数据分布在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教育者如何将大数据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去改变教育教学是当下的研究方向。“互联网+”有意义,大数据有帮助,教育呼唤“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质变。

五、“互联网+”改革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中的主导因素,如果没有教师的理念转变和专业发展,再宏大的教育变革也只能是空话。

1“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

国务院参事汤敏就“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进行了探讨,汤敏先生从对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开始讲起,以“一乡村中学与人大附中同堂上课”和“田东上法初中双师教学课堂”为例,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双师教学”的特点,并给出了建议。汤敏认为,应该把“双师教学”模式与国培、省培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和各地课本版本安排,在全国、省区内分别都找出一批优秀教师,把他们的课全程录制下来;对参与录制课程的学校、有一定的激励;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和多方式的培训试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录制的优质课堂传播出去,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乡村教师培训的目的。[14]

2“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陈颖老师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陈老师以西城区教师研修网为例,介绍了西城区教师研修网的基本情况、教师网上研修的几个基本要素(平台、资源、活动和组织管理),着重讲解了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教师自我 反思 和同伴互助、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群体学习和行为改进以及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丰富网上学习资源等三个问题。[15]目前西城区教师已经实现了网络研修的常态化,陈老师认为“教师网上学习是如何进行知识建构的、大量的网上研讨数据能否作进一步提炼、影响教师深层学习的因素是什么、如何促进教师的深层学习”等这几个问题将是未来研究需要突破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下一代人才的质量,汤敏参事和陈颖老师都对“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给出了具体的做法。针对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既要考虑“双师教学”的人力做法,也要有“混合式学习”的技术做法,既要有“双师教学”的合作思维,又要有多元化学习、时时更新教师知识的观念;教师可能无法改变教学的物理环境,却可以借助“互联网+”延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进步。因此,“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植入“互联网+”的基因,教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技能。

六、“互联网+”促进同伴教育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石义琦教研员认为,同伴教育是指建立有相互认同感的社会关系主体之间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和观念,相互传递思想、情感,以唤起感情上的共鸣,促进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达到相互感染而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技术促进了同伴教育的开展。石老师以“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大平台”和南山“课堂重构”模式作为案例,分析了互联网对同伴教育的支撑,认为网络提供了人性化的交流平台,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舞台与交流的空间。南山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了南山“六学”同伴教育课堂,即“教师导学、个体自学、同伴助学、互动展学、网络拓学和实践研学”,同时在同伴教育区域基本模式基础上,构建了各具校本特色的变式模式,比如:基于智能学习的平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基于APP的游戏化学习与创客学习模式、基于MOOC的翻转学习模式等。[16]

随着QQ、微信等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同伴教育变得越来越具有可行性,“互联网+”成就了教育服务;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教育APP的常态推广、MOOC翻转学习等都会成为学生的同伴,真正实现“互联网+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

七、结束语

综上观点不难发现,无论是互联网对于教育、课程、教学,还是学校的组织结构,都可以集中一个观点来概括,那就是“互联网+”对教育和教学带来了创新和变革,“互联网+教育”促进了教育形态、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学范式的转变,也促进了课程、学习方式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而是一种化学变化,化学的反应会改变物质的形态和性质,正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教授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所说的:期待“互联网+教育”变成一个化学效应,减少负面效应。无论是任友群的“伴随式评价”还是朱雪梅的“多元交互式评价”,都离不开“互联网+”的逻辑支撑,但是“互联网+”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用来支撑评价的工具,“互联网+评价”是对传统教育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是智慧的、是自适应的,是“化学变化”也是“生态变化”。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17]。基于MOOC、SPOC模式的学习效果超于传统课堂,网络教育的奇点可能临近了,信息技术的变革教育的威力可能要爆发了。[18]但是“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既有新的机遇,也要面对新的挑战。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也需要冷静应对,既不能坚守避战,也不能任由互联网“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大数据、智慧教育等新的技术和概念层出不穷,“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2]柯清超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3]__民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4]钟秉林互联网教学与学习革命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5]余胜泉互联网时代的学校组织结构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6]孙众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7]李晟宇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8]李栋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20[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9]任友群伴随式评价:变革的先导[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10]朱雪梅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11]李奕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12]杨现民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13]魏顺平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支持案例分享(国家开放大学)[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14]汤敏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15]陈颖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16]石义琦同伴教育:教育信息化新视角[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17]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201569

[18]王涛互联网变革教育的实践路径[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1 浅谈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2 有关网络教育论文

3 关于互联网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4 “互联网+”形势下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论文

有没有听歌锻炼情商的歌

听歌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人会不停的听一首歌,有人则喜欢不同种类型的音乐。但,有没有听歌锻炼情商的歌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如何衡量情商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情商是什么。情商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应变能力,包括人格、自我认识、自我控制、情绪管理、心理调节等。如何衡量情商?目前,许多大学都开设了情商课程,而情商量表也在各地广泛使用,包括自我情感评估量表、 EI 投影法等。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情商的提高都需要不断地练习。

歌曲的影响

歌曲会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它可以让我们感到快乐、伤感、兴奋、愁绪等等。如果我们聆听的歌曲中含有正向情绪和信仰,那么歌曲和情感就会相互激发,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感受到积极情绪的力量。

不仅如此,根据一项研究,听歌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社交能力,增加自我控制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这一研究表明,通过聆听音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情感良好的人行为、团队协作等方面。这些都是培养情商所必需的能力。

经典歌曲背后的情商思考

许多经典歌曲背后都含有强烈的情感故事,这些歌曲所涉及的情感领域涵盖了人类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并且歌曲中所传达的情感共鸣度极高。例如, 《逍遥叹》 艺人唐伯虎的内心世界被很好地表达出来,让人有一种共鸣感。再如,陈奕迅的 《浮夸》 描述了许多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所经历的苦难,从而唤起了听众的情感共鸣与共情。这些经典歌曲背后的情感思考,也是培养情商的重要途径之一。

结语

有没有听歌锻炼情商的歌?答案显而易见,听歌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情商。当我们感受到积极的情绪和信仰时,我们的身体和情绪就会相互激发,从而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聆听经典歌曲来了解情感的拓展,还可以从中获得更深刻的情感思考技能。语言、声音、节奏融合的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集大成者,也是我们锻炼情商的好伙伴。

一九二零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首度使用同理心一词,指的就是这种行为模仿(motormimicry)。

同理心一词源自希腊文empatheia(神入),原来是美学理论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观经验的能力。铁钦纳认为同理心源自身体上模仿他人的痛苦,从而引发相同的痛苦感受。使他用同理心一词与同情区别,因同情并无感同身受之意。

原则

1我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我。

2想他人理解我,就要首先理解他人。将心比心,才会被人理解。

3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学会以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并据此改进自己在他们眼中的形象。

4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想成功地与人相处,让别人尊重自己的想法,惟有先改变自己。

5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

6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报。

等级

A-1:很少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做事情很少考虑到他人的感受;沟通时讲客套话,无法引起对方的共鸣,对方也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不愿意倾听;安排事务几乎不考虑下属的需要。

A-0: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做事情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与人沟通比较真诚,愿意将自己的一部分想法表露出来;能让人觉得被理解被包容;学会倾听,工作中尽量考虑对方的需要。

A+1: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想对方之所想,急对方之所急;能够使人不知不觉地将内心的想法,感受说出来;能够让人觉得被理解,被包容;能够用心倾听;在安排事务时,尽量照顾到对方的需要,并愿意做出调整。

A+2: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和体谅别人,并以此作为工作依据。有优秀的洞察力与心理分析能力,能从别人的表情、语气判断他人的情绪。投其所好,真诚,说到听者想听,听到说者想说;以对方适应的形式沟通。

测量方法

不同的测量工具是根据同理心多样化定义和内涵编制的,每一种测量工具都有对应的理论基础,具体表现在测量单一成分的认知性同理心或是情感性同理心,还是测量兼具认知和情感双成分的同理心。

单一认知成分测量

Hogan(1969)设计的共情量表(the Empathy scale,简称 HES)是最早被用于测量单一认知成分同理心的工具,早期被多研究采用。在编制量表的过程中,首先 Hogan 向几名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学生介绍同理心的定义,认为同理心是一种在没有真正体验到一个人的感受时通过认知或想象来了解另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然后采用 64 个项目,形容一名同理心水平高的人,让被试选择“是”或“否”。Hogan报告了量表在成人中具有良好的信度,信度范围在 071—084 之间。Johnson、Cheek和 Smither(1983)对 Hogan 的同理心量表进行因素分析,发现四个因素分别为:社交自信、平稳心情、敏感度和不墨守成规。但 Baron-Cohen 和 Wheelwright(2004)指出这个量表只有“敏感度”因素与同理心最具相关。在此之前,Froman 和 Peluquin(2001)也提出,HES 的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较低。因此,Reniers 等人(2011)认为 HES 只侧重认知性成分的同理心,情感性成分的同理心并未突出。

单一情感成分测量

Mehrabian 和 Epstein(1972)根据评估个体对他人的情绪产生感同身受经验先天倾向的结果,编制了情感性同理心量表(The Questionnaire Measure of EmotionalEmpathy,简称 QMEE)。该量表有 7 个维度:分别是:对他人情绪感染的易感性、对陌生人感受的了解、高度的情绪反应性、易受他人正面情绪影响的倾向性、易受他人负面情绪影响的倾向性、同情他人倾向性、帮助弱者的自发性。一共有 33个条目,使用 9 点量表计分,从-4(非常强烈不同意)到+4(非常强烈同意)。Mehrabian 和 Epstein(1972)在研究中证明了该量表能有效预测被试助人行为,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认知与情感成分的多面向测量

Davis(1980)根据同理心的四个向度编制了人际反应性指标量表(theInterpersonal Reaetivity Index,简称 IRI)。该量表有四个分量表,从多维度测量同理心的四个主要成分,四个主要成分分别是:(1)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指自发的理解他人心理观点的倾向。(2)幻想(Fantasy):指想象自己是一个虚构的角色时产生的想法和行为。(3)关怀(Empathic Concern):指同情、关心痛苦的人。(4)个人痛苦感(Personal Distress):指个体在紧张不安的状态下所产生的焦虑和苦恼。以五点量表式计分,让被试从 0 分(最不像我)到 4 分(非常像我)作答。Davis(1983)将 IRI 工具运用到正式施测中,被试分别为 677 名男大学生和 667 名女大学生,结果表明该测量工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人际反应性指针量也被用于测量非正常人群和精神病患者,同样也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IRI 工具中的 4 个分量表中的 3 个与同理心直接相关,幻想分量表虽然有些条目与同理心相关联,但是实际上他们更能反应出想象性和情绪性自我关怀之后,有许多国外学者也借鉴 Davis,试图设计从多维角度测量同理心的测量工具(QCAE,Reniers,Corcoran,Drake,Shryane,&Vollm,2011)。而在国内,则有很多学者引进 Davis 的 IRI 工具进行翻译和改编。我国台湾学者詹志禹(1989)经过 IRI 原作者 Davis Mark 同意后,首先进行双向翻译,而后采用该量表在中国人群中作了信效度的测试,并将原来量表中 28 个条目改为 22 个,采用李克特式五点评分方法,从 0 分(不恰当)到 4 分(非常恰当),编制了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C)。因此版本并没在国内大陆广泛应用,而且基本局限在发展和教学心理学领域。故张凤凤,董毅等人(2010)对詹志禹改编的IRI-C版本进行适用性检验,对160名精神病患者和148名正常者进行测试,并让 2 名心理学专业教授参照英文版量表将中文繁体版量表改为中文简体版量表,施测结果表明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写作方法

1、简略写出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明确的说,就是应用自己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文字,然后加以评论,重点的是(着重)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

2、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技巧的观点来评论它的优劣得失、意义内涵,看看它给人的感受如何,效果如何。

3、应用原文做导引,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我们可以引用书中的一句话作为引导,然后发表见解。

4、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

5、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作为中心来写;也可以把自己当作书中的「主角」来写;也可以采用书信的方式来写;更可以采用向老师或同学报告的方式来写。

例文:

大学新生由进校最初的惊奇与激情到面对陌生的群体,在人际关系、心理状况等方面将有一段适应期。正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尊、认同和归属的需要,他们非常希望在朋友那里获得感情上的共鸣,但由于青春期的封闭心理,阻碍了相互的沟通和交流。

虽然,大家同在一班,同住一室,但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他们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信仰、语言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故不易沟通,遇到实际问题,容易发生冲突。因此,对大学新生来讲、适应人际关系的变化。

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不仅是适应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的要求,更是大学生从依赖走向独立、个体逐渐走向成熟和向成人转化的必要条件。由于生活环境与社会角色的转变,大学生对自己能否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将极大影响新生的心理适应过程和角色转换。

第一种情况作为能走入大学校门的学生相当一部分都曾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但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往日的优势和赞誉,不少学生只能充当“平凡”甚至“平庸”的角色,无形中心理.上就产生了消极态度。

第二种情况:在大学新生中,有一些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等而自卑,而对城市的高消费与自身经济窘迫的反差,这些学生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非常容易产生自卑情绪,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处处不如人,出现性格的偏差。

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心理调适,改变自我认识,就会经常陷入自我封闭的怪圈,进而会影响到自己身心健康发展,也会对其学业和步入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要客观地评价自我,认识自我。要树立自信。重新自我定位。

对每一位大学新生来说,都是一个新起点,要在大学的新坐标系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树立自信,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客观规划,确立新的奋斗目标,由于大学新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

对环境、自我、专业还缺乏足够认识,因此他们要学会确立短期目标,并在学习中坚持奋斗目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结合的原则,既利于适应大学新生活,又利于将来的发展。先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为什么没有事先开导一下?怎么样打开他们的心扉?

怎么样让他们愿意把自己内心的话说出来?其实这个真的很难,我们能做的仅仅是日常的开导,然后细心观察,做到早发现早开导。那么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要怎么培养呢?生涯心理教育的实施主要通过心理辅导与咨询两条途径,主要包括:

1、开设生涯发展课程。生涯发展课程的设计和开设,需要有意识地根据各年级不同特点,结合学校的特色,整合生涯心理教育的理论与目的,有选择性地开展,以促进学生的生涯发展和成熟。

2、实施心理测验。采用各种心理测验量表及自我评定等方法,了解个体的能力倾向、兴趣、个性等方面心理特质,评估学生个体对学习、工作、生活的价值观和生涯成熟状况,并以此为依据预测和诊断学生的生涯发展状况。

3、开展生涯心理咨询服务。借助专业的咨询方法与技术,帮助在生涯认知、准备、规范、决定,以及在学习、生活和择业等方面有困扰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以满足学生个别化的需求。就我看来,第一要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那么我们首先就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通过自我心理的调节消除自己的心理差距,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参与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还有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这些日常的小事都能够让我们的心理状况处于良好状态。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就是在日常的时候教给我们这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怎么做。

该怎么做,怎么样去做!通过学习这门课,收获一时可能没那么快能够吸收,但我相信日积月累,肯定能够有收获,有意义的。大一下学年,我们学习了校医院开设的大学生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经过了几个礼拜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有关于大学生健康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健康问题,了解如何让自己过更健康的生活。通过这门课,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包括大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在平时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在别人发生危险的时候如何进行救助等等问题。

在平时活动中,大学生不怎么注意自己的身体,经常导致受伤。这些小伤容易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作息,因此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更有甚者,有些伤没注意的时候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通过这门课,我还明白了很多自救的小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有健康合理的作息习惯。

同理心(Empathy),亦译为“设身处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亦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同理心/共情心 外文名 :Empathy 拼写 :tong li xin 属性 :一种技术与能力 别称 :换位思考、神入、移情、共情 英文来源词 :empatheia 定义,起源,原则,等级,测量方法,培养方法,指导实践, 定义 研究者们对同理心的定义,大致可分为单向度和多向度两种。将同理心定义视为单一向度的有:Feshbach(1969)认为同理心是一种能够了解、预测他人行为和感受的社会洞察能力。Rogers(1980)认为同理心是指暂时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不带任何评价地去感受对方的感受和经验,敏锐觉察对方经验意义的改变。Eisenberg(2000)认为同理心是因他人的情绪状态、处境理解和预期而在情感上有所共鸣。Hoffman (2001)认为同理心是不仅能正确感知对方的感受,还对他人的处境有合适的共情性回应。还有学者认为同理心是对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感同身受和关心,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Dovidio, Piliavin, Schroeder, &Penner, 2006) 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同理心的概念不是单一向度化,而是多向度化的,比如:Feshbach(1978)认为产生同理心,有三种必要的成分:(1)区分与辨认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2)假设对方观点和角色的能力;(3)经验情绪和反应的情感能力。Gladstein(1983)认为同理心是多阶段的人际过程,具体包括:情绪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辨别与认同(identification)、观点取替(roletaking)。Davis(1983)对同理心的多向度内涵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并借鉴 Smith(1975)和 spencer(1870)把同理心概念分成认知成分(理解他人观点)和情感成分(感受他人情感),将同理心解构成四种在同理心内涵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面向,分别为:(1)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指自发地理解他人内在感受的倾向。(2)幻想(Fantasy):指想像自己是一个虚构的角色时产生的想法和行为。(3)关怀(Empathic Concern):指同情和关心痛苦的人。(4)个人痛苦感(Personal Distress):指个体在紧张不安的状态下感受到的焦虑和苦恼。Davis(1983)还根据这四个向度的同理心编制了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 IRI),并取得了很好的信效度,广泛使用于同理心研究中。 起源 一九二零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首度使用同理心一词,指的就是这种行为模仿(motormimicry)。 同理心一词源自希腊文empatheia(神入),原来是美学理论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观经验的能力。铁钦纳认为同理心源自身体上模仿他人的痛苦,从而引发相同的痛苦感受。使他用同理心一词与同情区别,因同情并无感同身受之意。 原则 1我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我。 2想他人理解我,就要首先理解他人。将心比心,才会被人理解。 3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学会以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并据此改进自己在他们眼中的形象。 4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想成功地与人相处,让别人尊重自己的想法,惟有先改变自己。 5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 6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报。 等级 A-1:很少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做事情很少考虑到他人的感受;沟通时讲客套话,无法引起对方的共鸣,对方也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不愿意倾听;安排事务几乎不考虑下属的需要。 A-0: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做事情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与人沟通比较真诚,愿意将自己的一部分想法表露出来;能让人觉得被理解被包容;学会倾听,工作中尽量考虑对方的需要。 A+1: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想对方之所想,急对方之所急;能够使人不知不觉地将内心的想法,感受说出来;能够让人觉得被理解,被包容;能够用心倾听;在安排事务时,尽量照顾到对方的需要,并愿意做出调整。 A+2: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和体谅别人,并以此作为工作依据。有优秀的洞察力与心理分析能力,能从别人的表情、语气判断他人的情绪。投其所好,真诚,说到听者想听,听到说者想说;以对方适应的形式沟通。 测量方法 不同的测量工具是根据同理心多样化定义和内涵编制的,每一种测量工具都有对应的理论基础,具体表现在测量单一成分的认知性同理心或是情感性同理心,还是测量兼具认知和情感双成分的同理心。 单一认知成分测量 Hogan(1969)设计的共情量表(the Empathy scale,简称 HES)是最早被用于测量单一认知成分同理心的工具,早期被多研究采用。在编制量表的过程中,首先 Hogan 向几名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学生介绍同理心的定义,认为同理心是一种在没有真正体验到一个人的感受时通过认知或想像来了解另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然后采用 64 个项目,形容一名同理心水平高的人,让被试选择“是”或“否”。Hogan报告了量表在成人中具有良好的信度,信度范围在 071—084 之间。Johnson、Cheek和 Smither(1983)对 Hogan 的同理心量表进行因素分析,发现四个因素分别为:社交自信、平稳心情、敏感度和不墨守成规。但 Baron-Cohen 和 Wheelwright(2004)指出这个量表只有“敏感度”因素与同理心最具相关。在此之前,Froman 和 Peluquin(2001)也提出,HES 的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较低。因此,Reniers 等人(2011)认为 HES 只侧重认知性成分的同理心,情感性成分的同理心并未突出。 单一情感成分测量 Mehrabian 和 Epstein(1972)根据评估个体对他人的情绪产生感同身受经验先天倾向的结果,编制了情感性同理心量表(The Questionnaire Measure of EmotionalEmpathy,简称 QMEE)。该量表有 7 个维度:分别是:对他人情绪感染的易感性、对陌生人感受的了解、高度的情绪反应性、易受他人正面情绪影响的倾向性、易受他人负面情绪影响的倾向性、同情他人倾向性、帮助弱者的自发性。一共有 33个条目,使用 9 点量表计分,从-4(非常强烈不同意)到+4(非常强烈同意)。Mehrabian 和 Epstein(1972)在研究中证明了该量表能有效预测被试助人行为,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认知与情感成分的多面向测量 Davis(1980)根据同理心的四个向度编制了人际反应性指标量表(theInterpersonal Reaetivity Index,简称 IRI)。该量表有四个分量表,从多维度测量同理心的四个主要成分,四个主要成分分别是:(1)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指自发的理解他人心理观点的倾向。(2)幻想(Fantasy):指想像自己是一个虚构的角色时产生的想法和行为。(3)关怀(Empathic Concern):指同情、关心痛苦的人。(4)个人痛苦感(Personal Distress):指个体在紧张不安的状态下所产生的焦虑和苦恼。以五点量表式计分,让被试从 0 分(最不像我)到 4 分(非常像我)作答。Davis(1983)将 IRI 工具运用到正式施测中,被试分别为 677 名男大学生和 667 名女大学生,结果表明该测量工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人际反应性指针量也被用于测量非正常人群和精神病患者,同样也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IRI 工具中的 4 个分量表中的 3 个与同理心直接相关,幻想分量表虽然有些条目与同理心相关联,但是实际上他们更能反应出想像性和情绪性自我关怀之后,有许多国外学者也借鉴 Davis,试图设计从多维角度测量同理心的测量工具(QCAE,Reniers,Corcoran,Drake,Shryane,&Vollm,2011)。而在国内,则有很多学者引进 Davis 的 IRI 工具进行翻译和改编。我国台湾学者詹志禹(1989)经过 IRI 原作者 Davis Mark 同意后,首先进行双向翻译,而后采用该量表在中国人群中作了信效度的测试,并将原来量表中 28 个条目改为 22 个,采用李克特式五点评分方法,从 0 分(不恰当)到 4 分(非常恰当),编制了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C)。因此版本并没在国内大陆广泛套用,而且基本局限在发展和教学心理学领域。故张凤凤,董毅等人(2010)对詹志禹改编的IRI-C版本进行适用性检验,对160名精神病患者和148名正常者进行测试,并让 2 名心理学专业教授参照英文版量表将中文繁体版量表改为中文简体版量表,施测结果表明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同理心评估工具套用在中国人群。 培养方法 同理心的培养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 1先倾听自己的感觉。同理心的起始是先倾听自己的感觉,假如无法触及自己的感受,而要想体会别人的感受,就太难了,因为这个领域对你来说还是一片空白呢!因此,首先你必须能把自己调整到可以发掘自己的感受,能体会这些感受。 2表达出自己的感觉,重要的是选择表达感受的方式。 3倾听他人的感觉。一旦你自己的感受与表达方式不再干扰你倾听别人后,你才能开始练习体会他人的感觉;可以帮助你找出别人感受的线索很多。 4用体谅来回答他人的感觉。最后,你一听到别人的感觉就会发出某种反应,并能让对方认为你听进去了,且能体会他的感觉。因此,倾听自己以找出自己的感受、表达他们、与体会他人的感觉并与之起共鸣,是同理心发生的四个过程。 指导实践 同理心是个心理学概念。它的基本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真正了解别人,就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也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做法。心理学家发现,无论在人际交往中发现什么问题,只要你坚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尽量了解并重视他人的想法,就比较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在发生冲突和误解时,当事人如果能够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处境中想一想,也许就可以了解到对方的立场和初衷,进而求同存异、消除误会。其实同理心并不是什么新的想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同理心所说的,要做到“推己及人”:一方面自己不喜欢或不愿意接受的东西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另一方面,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推及他人喜好的东西或愿意接受的待遇,并尽量与他人分享这些事物和待遇。西方文化同样也有强调和推崇同理心的传统,基督教中的“黄金法则”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对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其实这就是同理心原则的体现。 现实生活中常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强调的也是同理心。无论在日常工作还是生活中,凡是有同理心的人,都是善于体察他人意愿、乐于理解和帮助他人的人。这样的人最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也最值得大家的信任。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把同理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道德标准,而没有从个人发展与成功的角度去阐述同理心的重要性。事实上,同理心既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个人发展与成功的基石。社会学家发现,同理心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社会化则是一个人发展与成功的前提。 人与人之间冲突的来源,通常起源于对彼此的误解,或是一方态度咄咄逼人,或是一方拉不下脸来,或是情绪过于激动,或是过于固执己见……其实这都是可以避免的,同理心的作用也就在于此。简单来说,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同样的时间、地点、事件,而当事人换成自己,也就是设身处地去感受、体谅他人。人与人的关系没有公式可言,只能以关心为出发点,为双方都留下空间,构想他们所想要、所需求的东西,他们能做的事,及他们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只是关心仍是不够的!还需要爱,需要对于别人的处境感同身受。有了同理心,我们将不会处处挑剔对方,抱怨、责怪、嘲笑、讥讽便也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赞赏、鼓励、谅解、扶持。这样一来,人与人的相处便变得愉快、和谐。 同理心对于个人的发展极为重要。它体现在一个人一旦具备了同理心,就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而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注意这里所谈的“信任”不是指对个人能力方面的信任(例如,让别人相信我能把某项工作做好),而是指对人格、态度或价值观方面的信任(例如,让别人相信我的出发点是好的,相信在我面前不必刻意设防或掩盖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同理心就没有彼此之间的信任,没有信任也就没有顺利的人际交往,也就不可能在分工协作的现代化社会中取得成功。 有人可能会问:“在人际交往中,信任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生活中,当你无意中冲撞别人时,如果对方非常信任你,在多数情况下对方会不会一笑了之?如果你们没有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一次小小的冲突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英国作家麦克唐纳说:“信任是比爱更好的赞美。” 信任关系来源于同理心,要建立信任关系,就要在人际交往中逐步体现出自己的同理心,并以此证明自己是值得信任的。这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你对别人越真诚,越善于倾听、体谅、尊重或宽容别人,别人也就会越真诚和信任。如此继续下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后,人与人的交往就非常顺利了。 所以,同理心不仅是为了理解别人,也是让别人理解自己。同理心并不要你迎合别人的感情,而是希望你能够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感情,希望你在处理问题或做出决定时,充分考虑到别人的感情以及这种感情可能引起的后果。 拥有同理心,亲密关系才得以建立,反之,传送与接收同理心的神经线路会短路。直到某天,当一个人发现世界是不断地亏待自己,对自己的感觉不闻不问时,他(她)将不再努力与尝试跟其他人建立关系,并让自己同理的情绪关机。可想而知,其后果将是他(她)开始去伤害别人,以生气或暴力做为情绪的出口。不曾接受过同理之人,其脑部也对同理心毫无记忆可言,更惶让其他人能有同理的经验。

中秋节,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个象征团圆、美好的节日。

这天,电视里播放着晚会里的歌。

中秋节有人在嘶吼,这是因为其中有试图发泄的,有表达喜悦的有宣泄愤懑的,有比拼声音的。有为了试图证明自己的声音不是娘炮的,有纯属跟风想跟着吼的。有人的叫声,有狗的叫声,也有老阿姨的纵情高歌。

脱下网上的面具,每个人开始回归“人”这么一个具象的单元格。

嘶吼一下吧!

或许它能给人一种力量呢?

也或许,它什么也无法给予,也不能代表某些东西,但终究,你参与了这样一场集体表达。

仪式感,拉满,也足够魔幻。

去想,去做,不也是做出选择了么。希望能帮助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948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