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怎样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第1张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怎么教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哪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以及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等。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一般来讲,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1)具有稳定的情感;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3)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4)智力正常;5)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以下从三个方面介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智能训练: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

  2)学习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3)情感教育: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4)人际关系指导: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知道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5)健全人格的培养:关于个体面队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6)性心理教育: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性交往的知识和技巧。

从小事开始锻炼自己的意志

培养意志应该从小事做起,不要以为是小事就不屑注意,恰恰是小事能反映一个人的意志,高尔基曾说过:“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刚强有力!”中学生处于掌握知识阶段,对于身边的小事,要善于用来培养自己的意志,如以注意卫生为例,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投杂物,便后冲水等。生活中的小事俯拾皆是,反观自身的弱点、缺点,坚持去克服它,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运用学习来提高意志力

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技能,是中学生的首要任务。学习需要意志力,而学习也是锻炼意志力的方式。给自己立好一个目标,坚持学习,持之以恒,使自己的意志得到提高。

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而又力所能及的任务

任务过于简单,过于容易,激不起克服困难的力量,没有锻炼意志的价值;而过于困难,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成功,则打击了自己的自信心,同样锻炼不了意志。为了培养锻炼意志,应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而又有一定的难度的任务。例如,数学较差的学生,应该将目标定在70分以上;基础较好的,则应该向85分以上看齐。所以,确定恰当的目标,进行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就可以达到锻炼意志的目的。

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锻炼意志品质的好方法,如长跑,如果没有一定的意志力是很难坚持跑下来的,爬山、游泳、足球、俯卧撑、跳绳、篮球、围棋等等,都对培养人的意志力有良好的效果。

根据自身意志品质的特点,设计相应的锻炼方法

不同的人意志品质有不同的特点,中学生应根据自己的意志特点设计相应的锻炼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有的人对待苦累繁杂的工作都能坚持完成,但如果有病要去打针,却怕得很,常不能遵医嘱,完成打针疗程。有不少人吃苦耐劳,能任劳却不能任怨,受不得气。有的人在学习上能孜孜不倦,刻苦努力,但对生活上许多细节,却缺乏耐心。所以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应设计相应的锻炼方法,克服自身弱点,成为意志品质坚强的人。

借助集体生活来提高意志力

集体活动多,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力,如集体去登山、野炊,可以使体力弱的同学得到平时锻炼不到的效果,如集体参加一场球赛等。集体的力量可以使一个人的意志力提高更快,集体的力量可以使一个弱者变成一个强者。

意志的作用

1.意志使认识活动更加广泛、深入

意志是在人的认识和情感活动基础上产生的。同时,认识活动也离不开意志的作用,意志使认识活动更加广泛深入。在认识活动中,有意注意的维持、知觉的合理组织、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的展开等,都需要人的意志努力和意志行动。同时,积极的意志品质如自觉性、恒心等能促进人认知能力的发展。

2.意志调节着人的情绪、情感

首先,情绪、情感影响着意志行为。积极的情绪、情感是意志行动的动力,消极的情感是意志行为的阻力。其次,意志对情绪、情感起调节控制作用。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控制与克服消极情绪的干扰,是情绪服从理智,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相反,意志薄弱者则易成为情绪的俘虏,使意志行动不能持之以恒。

3.意志对人的自我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意志的品质

构成人的意志的某些比较稳定的方面

1.独立性:人不屈服于周围人的压力,不随波逐流,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

它与武断和受暗示性的差别在于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自信

2.果断性:有能力及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且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实现这些决定

与武断的差别只在于结果,于优柔寡断相反

3.坚定性:也叫顽强性。长时间坚持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为执行决定而努力

有明确的行动方向,和执拗的差别只在于结果

4.自制力: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也表现为对情绪状态的调节

决策时的独立性和果断性+执行时的坚定性=自制力

意志行动中的挫折

1.挫折的含义: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挫折包含三层含义,即挫折情景、挫折认知、挫折行为

2.挫折情境的形成:挫折情景就是使目标不能实现的各种阻碍和干扰的因素,概括起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类

主观因素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客观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

3.挫折的反应:个体对挫折的反应表现在三方面,即情绪性反应、理智性反应和个性的变化

情绪性反应——表现为强烈的内心体验或特定的行为反应,如冷漠、退化、固执等

理智性反应——意志行动的表现,审时度势,积极进取,勇往直前,坚定不移地朝向目标

个性的变化——持续或重大的挫折甚至能使挫折反应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和个性特点,影响个性的形成发展

4.挫折的承受力:能否经受得起挫折不仅决定于个体经受挫折时的心态,对挫折的认识、评价和理解,还取决于个体对待挫折的

态度以及对付挫折的行为方法,集中重要的增强挫折承受力因素如下:

正确对待挫折——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它是生活的一部分

改善挫折情景——用智谋预防、改变、消除或逃避挫折情境

总结经验教训——善于总结自己和别人失败和挫折中的教训

调节抱负水平——要使个体生活中产生成就感又不受挫折,就提出适合自己能力的有挑战的标准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意志的培养

1.形成积极坚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信念

2.掌握科学的知识和技能,明确切实可行的学习目的

3.培养深厚坚定的情感

4.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5.发挥榜样的作用

6.加强自我锻炼

7.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进行意志锻炼

意志是推动一个人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的强大动力。离开了意志品质,一个人就不可能有坚定的信念,也不可能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因此,教育者必须重视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意志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

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人的行动是受其思想支配的。一个人意志力的强弱与其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有很大关系。

既然意志行动是以明确的目的作基础,那么目标是否远大、是否有较高的社会意义就具有了决定意义。

因此,教师应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为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打下基础。

⑵帮助学生建立起牢固的自信心。

一个人如果缺乏自信心,就很难表现出自制性、坚持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锻炼学生意志的重要途径。

⑶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人的意志过程与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使意志坚强,消极的情绪情感则会削弱人的意志。

因此,积极、健康情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⑷培养抗挫折能力。

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能承受挫折并保持自身个性的完整与心理平衡,是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的明显标志。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对挫折的适应能力较差,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现在,让我们看看与意志情感相关的重要法则。

一、感情

1.在没有经过细致考虑之前永远不要屈服于一时的心软。

2.培养感情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自己完全没有错误的欲念、恐惧、厌恶、偏见、嫉妒、愤怒、报复、神经紊乱、精神沮丧、先入为主的成见和偏颇的观点。

3.任何时候都不要让感情一时冲动突然爆发。

4.让情感随时处于高昂、热忱而理智的状态,自己能对它加以很好的控制。

二、精力

1.尽量寻找机会强化下定决心的意识。

2.保持自己坚决、全神贯注的精神状态。

3.一定要牢牢控制好自己的精力。

4.在作出深思熟虑的决定和找到充分而有说服力的理由之前,不要让它突然爆发。

5.所有的活动都要投入大量精力。

6.把精力用于实现生活的长远目标。

三、决断

1.在所有的决断之前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

2.从小事开始培养自己的决断能力。

3.不时努力减少决断需要的时间。做任何事情尽可能迅速。

4.决定一旦作出就不要拖延。马上着手已经决定的事情。

5.一定要把决断和精力联系起来。

四、坚持

1.考虑代价。

2.不断向自己重复所作出的决定。

3.不要长时间顾虑可能的困难。

4.使目标保持在可见的范围。5.在持续努力的过程中使精力一直都很充沛,决定就像不停敲击的斧头,钉子一定会被牢牢地钉下去。

6.把每一步或每个阶段本身看作目标。以行动作出回答——事情已经完成了!

五、分析与理解

1.首先要知道要做这件事情需要面临什么。

2.其次要知道失败意味着什么。

3.第三要知道成功意味着什么。

4.知道自己的弱点。

5.知道自己的长处。

6 对怎么进行下去要知道得一清二楚。

7.详细了解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每一步选用什么方法要有充分的理由。

六、正当

1.对自己充满信任。

2.对别人充满信任。

3.对自己诚实——绝对地诚实。

4.决不允许自己作出自欺欺人的判断。

5.总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6.省察所有的传统道德。

7.不要因为是旧的而放弃这个东西。

8.不要因为是新的而无条件地认可。

9.不要急于给任何问题下结论。

10.尽可能地多方寻求解决方法。

11.尽可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办法。

12.服从自己善良的直觉反应。

13.让自己的看法经受住考验。

14.只要是善良明智的行为,即使出于一时冲动也不要紧。

15.最重要的是要热爱真理。

16.总是热切地主动发现问题,并以同样的热忱担负起责任。

 专注力、自控力是意志力能力的一种体现,而意志力几乎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从控制自己的情绪,到抵制诱惑,坚持完成内心有抵触但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再到克服困难达到自己的目标等等。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怎样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意志力,欢迎阅读。

怎样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意志力1

 怎样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专注,简单而言是较长时间专心做事的能力。孩子明明可以长时间专注地堆积木、玩玩具,家长一会儿来问“饿了吗、渴了吗、热了吗”,短短几分钟被打断很多次,久而久之孩子反而会养成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的习惯。

 但要注意的是,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并不是培养专注力的最佳工具,而最简单直接的建议就是——阅读是提高专注力的好方法。

 很多家庭把玩具都堆放在一起,让孩子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但太多的选择反而会让孩子不知道玩什么,什么都想试试。

 每次拿出来的玩具在三五种之类,在适当的范围里让孩子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对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好方法。

 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电视关掉,手机玩具拿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才会学会专注。

 “宝宝快踢球”,孩子刚去找球,“宝宝快投篮”,孩子又去投篮——不要一次给太多任务,也不要一个指令接着一个指令,一次只做一件事,是孩子专注力提高的关键。

 如何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1968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做了一个考验儿童耐心和意志力的实验——棉花糖实验。共有32个孩子参加,最小的3岁6个月,最大的5岁8个月。实验开始时,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块棉花糖。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块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一会儿(15分钟)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结果,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会儿也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在那之后,先后有600多名孩子参与了这项实验。18年后研究者们在跟踪调查中发现:当年“能够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也就是说当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现更出色。1990年第二次跟踪的结果提供了更客观的依据: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SAT(美国高考)的成绩更优秀。2011年,当初参加实验的孩子已经步入中年,他们接受了最新的大脑成像检查,结果发现早年延迟满足能力强的人,大脑前额叶相对更为发达和活跃,而这个区域负责着人类最高级的思考活动。多年来,心理学家一直认为智力是预测人生成败的最重要因素。但米切尔认为智力其实受制于自我控制力,“我们无法控制这个世界,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延迟满足被证明能够锻炼自制力,但是作者不太建议家长们在没有专家的指导下轻易地在家里训练孩子。

 锻炼意志力

 1、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良好的睡眠和运动习惯,都是锻炼意志力的第一步。

 2、听妈妈的话,多吃蔬菜!这可是科学家论证过的,多吃蔬菜有助于意志力的锻炼哦。

 3、家长们要先正视自己,原谅自己,才能让孩子减轻压力和焦虑,从而积极影响孩子的意志力发展。

怎样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意志力2

 1、指导孩子确定正确的行为目的。

 由于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孩子对成人所提要求理解能力的不断增强,在游戏、学习和生活中已逐步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但由于孩子年龄小,目的易受情绪、兴趣等因素的影响,目的往往不稳定。

 因此,成人必须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确定正确的行为目的。

 2、鼓励孩子做好每一件事情。

 鼓励孩子自始至终做好每一件事情,是指导孩子经受意志锻炼的重要手段。孩子年龄小,做事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如果遇到困难,就会放弃原始目的,因此,做事往往有头无尾,半途而废。

 要克服这种缺乏意志力的行为,成人就要及时表扬孩子已取得的成绩,帮助孩子克服行动的困难,鼓励孩子坚持把一件事做完,还可以选择一些有关意志力培养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

 3、注意从点滴小事做起,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指导孩子经受意志锻炼还必须从点滴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小事指导孩子经受意志锻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家长要善于利用身边的小事有计划地培养、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4、家长做孩子的'表率

 家长如果意志坚强,做事具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力,那么孩子也会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意志品质。

 反之,家长如果做事拖拖拉拉,遇着困难绕道走,工作、生活缺乏勤奋精神,那么他们的孩子决不会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大家也看完了这么多的教育知识,那么综上所述,指导孩子经受意志锻炼是需要从多方面去进行的。尤其是需要家长们的配合才能更好的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其实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并非难事,从小事开始观察改变吧!有时候事虽小却能看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与能力。最后在这里愿你和你的孩子都能够成为心理健康、意志坚强的人。

怎样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意志力3

 在现代社会,如果没有一个经得住挫折的良好心理,没有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任何人都是站不住脚的。而很多孩子由于父母的溺爱变得越来越经不住考验。因此,尝试在早期教育中用游戏的方式让宝宝坚强起来是让宝宝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开始。

 事件回放:

 星期一的晚上,四岁的婷婷和妈妈一起下跳棋,妈妈很快就把自己的棋子挪到了自己的战地上,很明显已经遥遥领先了。这时,婷婷突然大哭起来,说自己输了,在也不肯继续下棋了,任妈妈怎样劝都没有办法。而且婷婷还说自己没用,说自己以后都不想下棋了!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已经不止一次了,婷婷和小朋友的交往并不是很理想,因为她在游戏中经常一输就哭,久而久之,小朋友再也不喜欢和她一起玩了。

 事实上,像婷婷这样的小朋友不止一个了。由于在家中父母总是依从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父母又特地请老师们要“关照”好自己的孩子,很多老师们也只好就由着孩子们的性子,孩子们自然就以为别人什么都应该听他的,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便会感到恐惧不安,一些孩子会用哭的方式放弃进行的活动,而另一些孩子可能会采用暴力或其它极短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无论孩子们选择怎样的方式,这些负面事件都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甚至可能是心理疾病之始源。

 毫无疑问,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已经成为早期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了,那么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来让孩子拥有坚强的心理品质呢正如上面发生在婷婷的事情一样,孩子们总是在游戏中流露出自己的畏难情绪,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游戏作为一种训练幼儿心理素质的重要的手段。游戏作为幼儿教育区别于小学教育的一种特有的教育手段,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它对幼儿智力、社会性、情感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也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喜爱,也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因此,游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游戏怎样开展呢

 第一,利用榜样的诱导的作用

 幼儿最喜欢模仿,也是容易受暗示。父母或者教师经常给孩子们讲一些有关名人坚持不懈的故事会让孩子树立对这些名人坚强品质的敬重之情。那么,如果在游戏中幼儿遇到麻烦又开始退缩时,家长们就可以拿出这些名人的例子来鼓励自己的孩子。当然,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以表现好的幼儿作为榜样,但是一定要注意说明为什么把这个幼儿作为榜样,教师可以说,“你看,某某小朋友输了,可是她有没有哭啊,她又继续参加了,因为她只要坚持不懈,最后总会赢的。”社会学家班杜拉把榜样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那么,在利用游戏培养幼儿坚强心理素质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榜样的作用来激励孩子。

 第二,创设“困难”游戏情境,让幼儿接受“磨练”

 幼儿接触的人和事情相对较少,不是所有的困难情境都能遇到,除了家长和父母要抓住游戏时机进行教育之外,也要创造更多的“困难”情境让幼儿去适应。因为主动创设的“困难”情境更具有预防性和针对性,能弥补自然情境的不足。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程度的不同来创设,比如,让三岁幼儿独自去选择游戏玩具,为四岁幼儿设置“障碍”训练,让五岁幼儿在野营中独自包饺子等等。这样的“困难”情境可以依照场地而变化,而在家中,父母就可以从让孩子完成一些有难度的家务活开始。总之,在这样的“困难”情景中,孩子才会一步步懂得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退缩。正如教育家陈鹤琴所倡导那样“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第三,用鼓励让孩子充满信心

 六岁之前的幼儿还没有形成完全的自我评价体系,他们的评价是建立在教师及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基础之上的。如果成人对孩子的失败总是批评,那么孩子便会处于一种消极的自卑感之中。相反,我们提倡在家长或者幼儿老师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去,当孩子遇到困难且退缩时,那么鼓励便是最好的精神支柱了。幼儿只有不断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教师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言语鼓励,“你已经做得很棒了,如果坚持下去,就更棒了。”也可以采用行为鼓励,比如让孩子在游戏中互相交换角色,让孩子体验成功与失败的心理变化,懂得成功和失败只是暂时的。当然眼神鼓励也很重要,当孩子害怕困难的时候,他需要的可能就只是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

 为孩子做什么

 游戏这种训练幼儿坚强心理品质的方式存在于一日生活的所有环节之中,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将会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便坚强起来。而需要的,只是我们成人的一份坚持而已。

怎样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意志力4

 儿子刚接触沙画时,就迷上了。说实在,第一幅实在不敢恭维,可孩子对此非常感兴趣,所以几乎每周都会带他去画沙画,风雨无阻,从不间断,与此同时我又让孩子参加了绘画班,以不同的方式去延续他的兴趣。

 任何事,无论大小,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很难得。期间,也会遇到想偷懒的时候,我就采取换位方式去说服他,以至于让他很乐意地去做这件事;除此之外,身教也很重要,首先自己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撒网。渐渐的,儿子就养成了这种坚持性。这次“非典”,幼儿园要求孩子每日量体温,儿子每天早晨都会记着这件事,我也不敷衍他,认认真真地跟他一起做这件事。 现在,看着孩子每幅作品,发现他不但对颜色的认识更加清晰,而且画面的整体色彩,构思也更加新颖、独特。这或多或少的进步,让我打心眼里高兴。因为在培养孩子兴趣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就培养了孩子的意志力,而意志力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犹如墨子所说“志不强者智不达”意思是说意志不坚强,才智就不能达到很高境界。现如今,在独生子女身上就缺乏这样的心理品质,因为他们经历的磨难少,心理承受能力也差,经不起人生中一点点的挫折,而家长们也没意识到“意志力比智慧更重要”这一点,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在培养孩子方面,就要注重培养最根本的决定孩子命运的意志,而不仅仅是智力。

一、建立正确的德育观,注重德育实效性

  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必须注重德育的实效性。实效是指实际的效果。实效性是相对于“形式”和“低效率”而言,也就是说通过有效的教育形式、方法、途径和实实在在的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德育的实效性是区别于那些“空洞”、“大而泛”的德育教育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农村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情感因素,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挖掘和整合各学科教材德育教育内容,切实做好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最大限度、最大效率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良好的行为的教育,立足于“德”对学生“人”的关注与发展,使学生生成“道德”的“人”。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道德素养,是一动态过程,是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要重视理论性学习,更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求学生“学以明礼”“学以致用”。

  二、品德教育应从低年级抓起

  《邓小平理论》第68页曾经提到“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一年级是学生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加强高尚道德品质的培养,注意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再在成长中不断提高理性认识,以理论指导道德行为,并为以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打下基础。比如在劳动方面: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在一般的情况下,首先让年龄大的学生来承担,并给予了表扬,使其起到示范的作用。没有想到的是,扫了几次,就有很多的学生积极举手报名参加卫生的打扫,看到这种场面,不免让人感动,于是就安排了一些没有扫过地的同学来打扫。后来家长反映,学生回去把老师安排其扫地的事给他们炫耀了起来。到了这里不尽让我们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教师是文化的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心理健康的指导者。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一年级做起。

  三、教师应以身作则,改变观念

  要求我们老师以身作则处处为学生做好表率,做好榜样,不能以老师自居,违反自己对学生们的要求,让自己辛勤的劳动付之一炬。在学生刚入校门不久,我们会对我们的学生提出要求:升、降的时候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不能讲话、随意的走动。学生们开始都可以做到的,而且会做的很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的学生就开始讲话、调皮了起来,那么是什么原因呢?后来才知道在我们这些农村小学校中,升降国旗的时候,我们老师是可以随意走动的,随意讲话的,也不用立正。学生看见了这样的情景,就开始跟着老师做,我们平时所讲的那些规矩在学生那里都成了废话,所以我们教师要以身作则,时时、事事都要严格自己。

  又如在我们农村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乏出现许多不遵守纪律、不按时完成作业或总爱迟到的学生,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老师一般都是惩罚他们打扫卫生,以作警告。久而久之,就在学生们的思想里形成了:劳动是老师用来处罚犯错误同学的一种形式,认为劳动是犯了错误的人去做的事,是不光彩的事,大家就都不愿意去劳动了,学生们就越来越懒了。因此,我们教师应转变观念,不要以劳动来惩罚学生,我们要以“奖”来替代“罚”,在学习生活中多奖学生,少罚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去快乐,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形成优良的道德品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048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