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史记》人物的悲剧性

谈《史记》人物的悲剧性,第1张

史记》的悲剧人物体系主要有三:一是由于宗法制度导致的社会悲剧,司马迁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当权者昏庸腐朽、冷酷无情,并以此透视历史。“李广无功缘数奇”,在无奈的命运喟叹中隐含了多少悲愤。李广一生经历三朝,参加了百余场战役,最后却被逼自杀。文帝景帝武帝无论哪一个都称得上明君,然而,李广就在三个“明君”手下,在轰轰烈烈的对抗匈奴中,悄然逝去,空留遗恨。二为性格即悲剧。这首推项羽。他的刚愎自用当断不断,落得乌江自刎的悲剧结局。三为坚守某种信念、追求某种信念而导致的悲剧,在情感上尤具震撼力。投江自沉的屈原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忧国忧民、坚守节操、追求信念的象征。《史记》虽以悲剧人物为主体,但不令人伤感消沉、颓废没落,而是令人感到壮烈,激发人们奋起。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说:“悲剧的基本美感之一就是能唤起我们的惊奇感和赞美心情的英雄气概。我们虽然为悲剧人物的不幸遭遇感到惋惜,却又赞美他的力量和坚毅”。他们大都胸怀大志,锐于进取,都有远大理想奋斗目标。他们是为了某种事业或某种道德观念而生存奋斗的。他们都有一种为实现个人理想不怕挫折的精神,有一种经过种种艰难险阻的考验而磨练出来的坚忍不拔的意志。他们大多死得很悲壮,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深刻的社会影响。《史记》写这些人物时也着力突出和歌颂他们恪守人格、追求真理的悲壮抗争和献身精神及自我牺牲的生命激情。

史记读后感范文1500字(精选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史记读后感范文1500字(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史记读后感1500字1

 在浩瀚如烟的中华古典名著中,历史著作无疑是最璀璨的明珠!拜托各位。历史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正因为如此才给我们留下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息,发展的清晰脉络,也留下了一部部浸透着古人的心血和智慧的历史典籍。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史记》共130篇,52万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史记》包罗广泛,体大思精,被列为"二十四史的开篇之作。我在假期学习之余,通览了《史记》收获不少,读了它仿佛自己置身其中,从夏开始到汉朝,历史事件人物都历历在目。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繁荣的唐朝、残暴的秦始皇、崇武的汉武帝…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皇宫的真奇异宝,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秦始皇焚书坑儒的销烟、汉武帝挥兵抗击匈奴的战争场面;有的看着令人心旷神怡《史记》,有的看着令人神情紧张,有的看着令人无可奈何。

 作为一部历史著作,由于它能够比较全面、客观的反映历史面貌,人们一直誉之为"实录",称赞作者"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作者在历史的写作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表达了他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强烈的爱憎,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一系列历史人物,使之成为科学历史著作和优美传记文学的巧妙结合,鲁迅所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恰当地指出《史记》这一特点。描写紧张斗争的场面,让人物在具体矛盾斗争的冲突中,各自表现他们的优点和弱点,这是司马迁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在《项羽本纪》中,作者连续写了项羽杀宋义救赵、鸿门宴、垓下之战等一系列紧张斗争的场面,使项羽的形象更加丰满。特别是垓下之战,写项羽在汉军数重包围之中,慷慨别姬,溃围、斩将、刈旗、□目叱汉将、以头赠故人,虽然形势危殆,仍然那样豪迈而从容。这些激烈场面的描写,成功地展现了一位末路英雄的悲壮形象,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魏其武安侯列传》中灌夫使酒骂座和东朝廷辩的描写,也是运用紧张场面表现人物性格的很好的例子。其中项羽是我最爱的之一。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上面这个小故事说明的好学和目光的远大,虽然是悲剧式的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我觉的《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前后曾为郎中、太史令、中书令等职。他因为李陵辩解被刘彻定为死罪,但他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羽毛",但他想到了父亲的遗命,想到了毕生的使命还未完成,他不能就此去死;那么只剩最后一条路--接受宫刑。这可是奇耻大辱,过去说,"刑不上大夫",更何况是宫刑呢!但为了事业,司马迁忍辱偷生。出狱以后,刘彻还封他为"中书令",名义上比"太史令"职务要高,可却是宦官担任的啊!为了完成《史记》的创作,司马迁把这一切都忍受了下来。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史记》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华民族渊源历史,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了解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懂得了一些历史典故,知道一些历史事件发生背景、过程以及对当时社会带来的深刻历史影响。司马迁的博学、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中国人引以自豪,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今天古为今用以史为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史记读后感1500字2

 《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并非浪得虚名,成大事者应懂得的道理。其文辞读来朗朗上口,另外还讲述了很多成功人士的事迹及其人格魅力。接下来,我就我个人说一下从《史记》中明白的道理。纵观其所描写的两千年历史,无非就是成败。

 读史使人明智,我就想从中读出成败的规律,懂得一些兴亡治乱的道理,不仅仅用于工作学习,还用于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使得自己取得最后的成功,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在生命中无非就是在处理自身和外界的关系。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要不断的完善自己,其次是处理好与外界的关系。这两者都是很大的学问,并非常人所能把握的,而能把握好的人一般都成功了。

 首先来说一下如何完善自己。第一,要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与人为善,待人亲切热情。待人亲切,别人才会拥护你。汉景帝时,发生了七王之乱,叛贼虽然来势凶猛,但最终被景帝打败,因为景帝自身很有德,礼贤下士,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不过吴王也很有德,但那时反叛之前的事,他没有看清当时的形势,皇帝是一个明君,你还要反叛,使人民陷入战乱困苦,这就证明你失去了“德”。看看那些被世人称颂的王侯将相,在道德方面都是绝对优秀的。第二,要有自己真正拿得出来的本领,要么文能安邦,要么武能定国。有了才能,才能有威信,才有了成就功业的基础。具体应怎样完善自己呢?如下:

 1不要随意高谈阔论,显露自己。这当然与古人喜欢修身养性有关,不过当今社会低调一点也不是什么坏事。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当然低调的条件是你能高调的起来,那这就需要你加强自己的能力了。有几个帝王会唧唧歪歪的夸耀自己,其威王自然存在。

 2要经常发问,好问者近乎智。孔老夫子都好问,更况我们。当遇到不懂的就发问,这样你懂得的就会越来越多。

 3还要善于倾听,大事学会倾听,你可以减少决策错误,小事会倾听能增加你的见识。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才能,他都不能一人解决任何问题。所以皇帝这样高的统治者遇到什么事还要和群臣商议。

 4不要随意的显露自己的情绪,更不要在别人面前显示什么不满。有多少王侯将相就是因为不能控制住自己而遭殃。

 5心胸要宽广,凡事不要斤斤计较。齐桓公不计管仲的一箭之仇,才有了齐国的强盛。

 6要具备观察或洞察事物的能力,事情刚发生,便能看出其发展和结局。秦国攻打郑国时,刚发兵蹇叔就说了秦国一定会败,果不其然。当然这需要我们有很多人生经验,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地。我们就应多看些书,多出去走走。

 7做事要有决断能力,不要畏畏缩缩,以免失去时机。有很多事固然要听听别人的意见,但最了解自己的无非还是自己,决断的还是要自己。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

 8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要消沉。这次的失败可以为我们下次的成功提供经验。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

 9做事要有恒心,事情总会成功。楚汉之争时,刘邦开始时实力比项羽差这么多,但他屡战屡败,最终战胜了项羽。

 10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能反躬自问的叫做聪,能检查自己的叫做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处理与外界的关系时,与人交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交友时,一定要交结那些有内涵有素质的人。那些成就功业的人都能做到礼贤下士,在和自己等级的人也是结交那些名士。这些人不仅会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帮助我们,会为我们出谋划策,而且还能身体力行教会我们很多人生的道理,引导我们成就自己的梦想。在和亲人处理关系时,起码要做到孝顺父母,百善孝为先。在与其他亲人交往时,要做到以善为本,待人谦和有礼。

 人生不如意事较多,遇到较大的挫折时,人往往会一蹶不振,这可是不行的。挫折和伤痛往往会使人更快的成熟。但是时间可以冲走一伤痛,却不会带走给你带来的成熟和成长。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虞舜、姜子牙在施展自己的才能前都是被困于一地,不得施展自己的报复。

 所以,只要是珍珠就会发光,很多时候都是时机不到,只要有才能,肯定有展现自己的舞台。人有很多时候都会面临诱惑,平时也许会有游戏的诱惑。而为官有权时则要面临金钱、美女等诱惑。这时候我们就要把持好自己。孙叔敖不收鱼以自己能给自己长久的提供鱼。受贿者无非是在掘自己的坟墓。拼搏今天,成就明天,为了美好的明天加油。

史记读后感1500字3

 张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刘邦身边的得力助手,能统筹布局,能带兵打战,可却偏偏不爱官场利益。

 《史记·留候世家》中便有记载,留候跟从皇帝去攻打代国,出奇计攻下马邑,以及立萧何为相国,之后留候和皇帝从容地谈了很多天下大事,留候常说:"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候,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这段话开始我还是很不理解的,那时的张良立下累累汗马功劳,对于一般的大臣来说,他们巴不得在皇上身边多待几年。觉得有运气可能还会得到皇上的青睐,升个官,发个小财,颐养天年什么的。可张良却执意摆脱官场,去过算是归隐的生活,毕竟他还是挂着"留候"这个名号的,且他后期也与吕后有接触。倒是像极了南朝齐梁的陶弘景,可能张良并不具有隐士思想,只是在官场累了,想过自由的生活罢了。

 并不同于晋宋间的宋炳与元代的吴镇,即便是皇上下令征召也不去,不和官方打交道,张良只是奔波太久,想停下来休息而已。他也想过过那种可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生活吧。虽说这是后期李白的诗句,但那种意境,着实让人向往。也是,像"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样的日子,敢问世间有谁不想要呢?

 我相信,一定有人觉得张良归隐很傻,但我却并不这样觉得。当一个臣子愿意放弃荣华富贵去追求自由生活时,无非就那么几个原因。也许是想休息了,就像是古人喝烈酒喝醉醒后都会习惯性品茗一样。在大醉后来一杯清甜回甘的白茶,清去残余的酒香,留下的萦绕唇齿的茶香不也是一种享受?另外,《史记》中有记载:"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说明张良已经没有带兵的能力了,也只能出谋划策。且"留候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说明张良早有归隐之心,但这时天下尚未平定,所以留候坚持着服侍高祖。但刘邦已平定天下,张良遂了自己的心愿,有何不可?

 再者,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功成,便要全身而退。人们说:"伴君如伴虎",功成却不身退,便是要与虎谋皮,但这却并不可能,张良也是看出这一点了吧。想想历史上,来不及功成身退而落了兔死狗烹结局的可不少。伍子胥、岳飞、于谦,哪一个不是尽心地服侍君王,哪一个没有为国贡献?可最后呢?却被那位高高在上的王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而与张良同期的韩信,为高祖收复燕、代、齐、赵,最后却被诛三族;越王时期的文种为越王出谋划策,收复吴国,最后却被越王逼迫举剑自杀。这一桩桩,一件件,可不可笑?范蠡说的没错:"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古以来,没有君王会愿意留立下大功的臣子,最后也只会是兔死狗烹,所以,如范蠡与张良这样,选择归隐才是明智。

 而且,对比起明代陈继儒,张良的选择可谓是着大众之眼光,随心自在。陈继儒明是归隐之人,却爱和官家打交道,因此被世人诟病"翩然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家"实在是可怜。而殷商时的伊尹,商周时的姜尚,元末的刘基他们时机来临就出山,没有时机就隐下,这样有何意义?归隐反而成了他们为了仕途而撒的网,难道这样就正确吗?如果是,那张良的安然归隐又有何不可?

 我觉得,用"不伐己功,不矜其能"来形容张良再好不过,这"不伐己功,不矜其能"要的便是一份淡然;而张良归隐求的也是这份淡然,相对比来看,这归隐与品茗又差不多,这品茗之人品的不也是一份淡然吗?像蒙顶甘露的齿颊留香,祁红的"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武夷岩茶的馥郁丰富。这都是归隐感受,也似人间百态。

 想想,一个人归隐自有道理,是累了要休息也好,是为仕途铺垫也罢,抑或是为躲避君王的绝情。总是因为有一丝厌倦灯红酒绿,渴望清闲雅致,才会选择归隐,或许只有那远离尘世烦扰的青山绿水之间才能安放自己的灵魂。所以对于张良的归隐,我欣赏。

史记读后感1500字4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x年至公元前9x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

 “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古今之变”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撰述动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司马迁为了继承其父司马谈编订史书的遗志,完成撰述《史记》的宏愿。司马氏世代为史官,司马谈一心继承先人久绝的世业—太史令,重现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隋书经籍志》说:“谈乃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可见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汉武帝元封元年,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他死前将遗志嘱咐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回答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可知司马迁乃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而《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即见其秉先父之意。

 二、司马迁想继承《春秋》精神。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义,显扬志业人物的使命。《春秋》的下限,到鲁哀公获麟之年,此后的史事就没有完整的史籍记载。司马迁是绍继《春秋》,并以汉武帝元狩元年“获麟”及太初元年改历下限,撰写史记。然而,司马迁继承《春秋》,不仅是要形式上承继周公以来的道统,而且是重视《春秋》的性质,他在《太史公自序》说:“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可见司马迁对“春秋之义”和“春秋笔法”心仪已久,这是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贬精神,撰述《史记》。

 三、司马迁要肩负史家职责。据《后汉书百官志》载,“太史令”只是俸禄六百石的小官,职责仅在于管理图籍,掌管星象天文,最多也只是记录上代及当代事情,并无著述的责任。然而,司马谈和司马迁明显不满足于“拾遗补蓺”。司马谈早有整理上代历史的计划,可惜却“发愤而卒”,临终前叮嘱司马迁,认为“自获麟以来,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甚多,身为太史令,有完成论载上代历史的任务。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为太史的职责说:“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马迁一心秉承先人世传及“述往事以思来者”的责任感,决意撰述《史记》。在《报任安书》中亦透露著述《史记》的目的,他说“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见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责任,更要尽史学家的职责。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此书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中国古代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列传”是重要人物传记。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史记读后感1500字5

 高祖本纪讲了高祖刘邦的一生经历,即是写刘邦如何战胜项羽,最后建立汉国的过程。让人真切的感受到历史的豪迈,悲壮与些许心酸。

 本篇着重写了刘邦的成功,而对于他的一些缺点陋习,比如奸诈,损人利己,虚伪等人品方面则有些忽略,不过终归来说,刘邦是成功的,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项羽虽然一生正气,勇猛无比,但却也只能是一个失败者。历史就是这样残酷冰冷,不得不让人感慨。

 看了《高祖本纪当这种结果也是必然的。刘邦虽然人品不好,出身低微,胸无大志,无雄才伟略,但他却领着一帮豪杰推翻暴秦,打败英雄盖世的项羽,建立汉国。首先,司马迁认为他能当上皇帝是上天授予的。刘邦母亲怀他时就有蛟龙附身,刘邦长相一副龙的容貌,面相贵不可言,被称为赤帝的儿子,所到之处,天空都有象征天子的一团云气,这么来说,刘邦自生下来命中注定就是天子,他就会建立汉国。这一点来说,带有一些神话色彩。当然,刘邦德胜并不只是由于他是君权神授,他还有过人的用人才能,这一点是项羽远远不能及的。刘邦能够识才,如《史记》上有:“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刘邦知道每个人的长处与短处,有才能的人都不会被他遗漏,取其长避其短,使得人才得以尽其所用。而且刘邦用人十分果敢,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且用自己的的情感感人,很得人心,给他要用的人信心与盼头,让他们全心全力的为他效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所以他手下有韩信,张良,樊哙等为他尽心尽力。正如他说的:‘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肖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不善于将兵,而善将将,再让他手下的人才竭尽全力地发挥他们的才智作用的时候,又要保持对他们的绝对领导权,加强他对人才的控制,这一点我认为即使是在今天,对当领导者的来说也是值得借鉴的。还有刘邦的能力十分强,能屈能伸,反应能力十分快。即使是在危机时刻,不管是在危机丛丛的鸿门宴,还是在被项羽围困时,还是与项羽对决时被弓箭射中。他都有急智。他总是在最危急的时候急中生智,抓住哪怕一点点的希望,成功逃脱。相对于刘邦来说,项羽就有些反应迟钝,死脑筋。在被逼到乌江时,他本可过乌江,以求之后重振旗鼓,东山再起。可是却一下在失去理智,自刎于乌江边上,只留得后人唏嘘不已。刘邦能成功,还有个重要的因素时他会安抚人民,可谓得人心者的天下,在归降了的地区,刘邦对安抚人民,鼓励耕种,镇国家,抚人民,给粮饷,不绝粮道,正如他说的“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人们普遍都认为刘邦是个品德高尚忠厚老实的人,认为他值得信赖,因此都纷纷依附他拥立他为王。而项羽呢,虽勇猛无比,却又奸猾伤人,项羽曾攻下襄城,那里的军民没有一个活下来的,全被活埋了,凡是他所经之处,都会遭到毁灭,他这样的糟蹋人民,可想人民怎么会拥护他,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其实比刘邦更有才的人很多,比如张良,韩信等,但刘邦趋合理的利用他们并把它们的才能发挥出来,刘邦本不是旷世奇才,但他善于用才,善于抚民,最终取得成功。

 本篇高祖本纪中,司马迁将刘邦和项羽做了强烈而且鲜明的对比,由此更加突出了刘邦的胜利。刘邦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胸怀大略,虚怀若谷,求贤似渴,善于知人用人;而项羽者过于稚嫩,气量小,嫉贤妒能,造的后来众亲背离,凄凉的自刎乌江。比如说写到项羽刘邦分别率兵去关中击秦时,项羽之描述了他在军事上的胜利,而刘邦则不仅有军事上的胜利,还写到他抚慰军民等安民措施。司马迁还将项羽和刘邦用人方面进行了对比,项羽刚愎自用,有范增却没有好好利用,做事鲁莽,不经思考,正如刘邦这句脍炙人口的话语所说的“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司马迁正是经过这样的层层对比,不对递进,进而拉下了刘邦胜,项羽败得帷幕。其实,很佩服刘邦。

 本片高祖本纪语言精练,朴实无华,给我们读者展示了刘邦与项羽争霸的精彩以及历史的残酷与真实,刘邦与项羽两位人物形象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刘邦得胜与项羽的输给后人许多启示。

;

翻看《史记》,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那些在历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此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个文人就是司马迁,而这部无与伦比的史学著作就是《史记》。

司马迁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样,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饱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备受屈辱。但值得赞叹的是,在那般恶劣的境况下,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奋进,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数倍心血,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作为一个史学家最顶尖的杰作——《史记》。单凭这一点,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马迁先生,他的执着,他的毅力,他的韧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样受人景仰。

在阅读《史记》之时,有如穿越时空,遥望古老中国的风雨。而能够有这样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主要凭借着司马迁在《史记》里倾注了丰厚的情感,融入了对英雄的讴歌,也有对封建帝王的批判,使它充满了强烈的爱憎之情。本来一个史学家记述历史,只要求客观的,公正的记述,不要求抒发情感。然而读着《史记》,你会很容易的跟着司马迁的思绪,为那些泪满襟的悲剧英雄感动,惋惜;又为那些奸佞的小人愤慨,汗颜。

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史记》中有其他史学家想都不敢想,写都不敢写的内容——对开国皇帝刘邦和当朝皇帝汉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记录当朝皇帝的历史已经是一些史学家不敢恭维的事了,更何况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负面的事迹,这很容易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然而《史记》却完完整整的将他们一一收入书中,犀利,深刻地把他们内心的隐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朝代,绝不带半点阿谀奉承之味。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啊。这也许正是《史记》为何如此珍贵的原因所在。

所以读像《史记》这类的经典史学著作,首先要学会领悟人生,领悟社会,领悟的越深刻,越能通过《史记》去体会司马迁的心理感受,以及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这也正是我读《史记》之时,最大的收获所在。

安息至永生,是经历了时间所遗留的,那些人,那些事,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在历史长河的边缘,无论这里曾多么汹涌,多么绚烂,我都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轮迹,但他们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们将化为炎黄子孙心中亘古的传说。 一切皆已过,英雄也有江水这归处,在历史的长河留下自己的影子,也许这也是一种荣耀吧。是否亦是多少人的感言只因那乱世不灭的光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678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