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幼儿园结构游戏

什么是幼儿园结构游戏,第1张

问题一:幼儿建筑游戏包括哪些结构游戏和建筑游戏有什么区别 10分 建筑游戏。就是那种,这是什么房子,应该放置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结构游戏。就是那种,柱子、梁、板、等如何安装和放置、安装。

问题二:幼儿园结构游戏游戏的开展形式有哪些 幼儿游戏活动有自由游戏、区域游戏、主题游戏等类型。

#8195;#8195;1.自由游戏自由度高。自由游戏是幼儿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游戏,不受外力约束,幼儿按自身的需要、兴趣。能力自发展开的。以获得自我满足和愉悦为目的的活动。游戏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游戏的难易是多层次的,游戏的材料是多种类的,游戏的玩法是多变的,游戏的时间是不确定的,游戏占据的空间是多方位的,其活动时间、活动场地、操作材料都比较分散,随意性较大。幼儿的自由度高,完全由自己做主,幼儿游戏性最强,教师对游戏的干预最少。

#8195;#8195;2.区域游戏选择性大。区域游戏是教师按照幼儿每一阶段的学习特点,有目的、有顺序地创设游戏活动区,如益智游戏区,建构游戏区、角色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美劳游戏区、运动游戏区等。投放相应的游戏材料,幼儿可以任意选择并开展游戏,教师也可以给幼儿建议活动内容、形式等。其组织形式较松散,但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控制,把握游戏的方向。区域游戏为幼儿的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丰富的材料等:同时更注重了个体发展的差异。为发展较快和相对迟缓的幼儿提供了适宜的内容。引导幼儿间的横向交流。

#8195;#8195;3.主题游戏综合性强。主题游戏是教师根据教学意图创设游戏条件。让幼儿在游戏中或游戏化的活动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这样的游戏活动有着一般游戏和日常生活所不能替代的功能与价值,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综合了各种游戏活动因素,活动时间比例最大。主题游戏虽然是在一定的教育目标控制之下,但不是使幼儿的学习受到强制。因其选用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内容,能使幼儿在学习中从心理上参与到游戏过程中来,带给幼儿游戏般的快乐和体验。主题游戏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围绕某个领域教育目标进行整合的领域主题游戏;二是对幼儿园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教育目标进行整合的综合主题游戏。

问题三:幼儿结构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游戏是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活动,是幼儿园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是幼儿获得快乐的原动力。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在其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中所言,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 。通过实践性研究,专家发现:玩游戏比上课更能发展孩子的体能、认知和社会性,是儿童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教师观察和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的最佳窗口。 幼儿的学习生活往往与游戏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纲要 提出:作为教师应合理科学地安排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寓教育与一日生活中,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教育功能,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实施教育,并善于发现并利用周边生活中的教育资源,组织教育内容。满足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需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快乐和自信。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个幼儿向另一个幼儿建议: 来玩跳绳的游戏吧 。可见,幼儿的游戏是出于自己内心的兴趣或愿望,而不是由别人所能够支配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游戏都不需要教师的指导,让幼儿自己发挥呢?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幼儿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指导,以保证幼儿游戏的正常进行。 一、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游戏的环境,激发幼儿游戏的欲望。 在幼儿游戏前,我们可以给幼儿准备许多有利于游戏的材料,以保证幼儿有充分的发挥空间。比如在角色游戏区,放上幼儿自制的电话,两个幼儿商量后,就可能玩打电话的游戏,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放上听诊器、白大褂的时候,三四个幼儿一商量,可能会玩起医院游戏;在一块空地上放上沙包,他们可能不由自主地就玩起丢沙包的游戏 所以,我们应尽可能的给幼儿创造一个能引发他们游戏的环境,包括游戏用的场地及游戏用到的材料等等。但要注意其适宜性,既不能琳琅满目,给幼儿过多的 ,使幼儿无所适从,又要适量的增加引起幼儿兴趣的东西,以便更长时间的启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二、给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以保证幼儿能够尽情的玩游戏。 游戏对幼儿来说就是他们的生活,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因为游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需要。有很多的社会行为,如遵守游戏的规则、积极的帮助他人、幼儿相互交流合作、和同伴的和平共处等,幼儿都是在游戏中学会的,因此,教师每天都要给幼儿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来保证幼儿的游戏,是幼儿积累知识经验,体验成功的愉快,由此来获得自信和满足。  三、教给幼儿游戏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以保证幼儿的游戏能够顺利地进行。 掌握一定的游戏活动技能是顺利开展游戏的前提条件,也是激发幼儿游戏活动兴趣的良好保证。教师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适当的动作示范,让幼儿明白游戏的名称、玩法及规则,可以先教会个别的幼儿玩游戏,然后让他们用互相学习的方法学会玩游戏;也可以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在进行游戏时,教师应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同时对个别的幼儿进行指导,掌握游戏的时间,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游戏。 四、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游戏的方法,对幼儿游戏进行适当的引导。 教师要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以及了解游戏中的材料是否能够满足幼儿的需要等情况对幼儿进行指导。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用自己的行动及游戏的语言或游戏的材料,暗示幼儿的游戏行为,从而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如小班的小朋友在拿着电话不知道该怎么办时教师可以拿起另一部电话开始和他聊天,是小明吗?是呀,你是雍老师吗? 这样,教师就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来,并不自>>

问题四:幼儿园结构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价值有哪些 建构游戏材料具有规则性、操作性和灵活性。以常见的积木为例,它有着固定的规格,且便于进行堆积、排列、组合等操作,可以构建出各式各样的作品,而不像玩具车、洋娃娃这类材料用途固定。建构游戏中的“建构”分别蕴含在物品建构、认知建构、社会建构这三个过程中。物品建构,即可见的建构行为,如用积木搭建房屋;认知建构,即物品建构时的心理支持和结果,如对即将搭建的积木结构作出计划,以及在搭建完成后获得的心理满足;社会建构,即站在毕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建构游戏的效能,可理解为以材料建构为中介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及其质量。人的社会化过程本质上是人际关系的终生建构过程。

问题五:幼儿园是什么的结构 以游戏为主要的活动形式 比较普遍的有两种教学模式,

1 主题式

2 五大领域式

游戏活动渗透每一节集体教学活动中。

譬如最基本的识字。可以先教孩子认读,在熟悉之后,玩游戏。

老师问:大风吹,孩子问 :吹到哪?老师说一个孩子的名字。被点名的孩子起来说:吹什么风。老师说一个字词。孩子去找对应的字词卡。

问题六:幼儿园结构游戏小城市(三) 活动过程

1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最喜欢去公园玩对吗?那么你最喜欢玩公园的什么呢?

公园里的游戏场里有什么?(碰碰车、跷跷板、滑滑梯、秋千)

2今天就请小朋友们一起用雪花片插游乐场,那么你想插游乐场里的什么呢?你觉得应该怎么插呢?

3请不同的幼儿来演示插碰碰车、跷跷板、滑滑梯、秋千等

(1)碰碰车的插法:用插圈的方法插轮子,插饼干的方法组合车身。

(2)跷跷板的插法:用十字架和口字形的方法插中间的支体,两头用插房子的方法插座椅。

(3)滑滑梯的插法:用插房子、梯子和柱子的方法组合。

4幼儿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要插什么,怎么插。

5幼儿分组插塑:

提醒幼儿要互相帮助,并且,能力强的幼儿当新插班幼儿的小老师,新插班生要认真学,不会插也不灰心。

6把全班幼儿的作品放在一起,组成个游乐场。

7.组织幼儿参观,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欣赏和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8.请幼儿认真收拾玩具并归类放好。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运用连接、垒高的方法,结合已有生活经验插接出公园里的游乐场。

发展幼儿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及初步的相互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雪花片、范例

活动反思

游戏法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和幼儿的学习、劳动等活动不是绝对独立的,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把这些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相辅相成的教育手段\。这是结构游戏本身的发展趋势,也是它进一步完善的保证。在幼儿园,结构游戏是作为一种独立的游戏出现的,但结构游戏的开展又同时是渗透在其它各类游戏和各科教学活动中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紧密配合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结构游戏活动时,应注意两个联系。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多应通过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作为游戏活动之一的结构游戏也应密切配合语言、数学、美术等各学科,互相渗透,互相作用。本次建构美丽的公园也大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爱家乡的情感,但是由于在讲解过程中有些环节没有强调,导致有些幼儿做的有些不像。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班建构游戏我的幼儿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建构游戏我的幼儿园教案1

 一种梦想,就是一种力量。追梦路上,即使摔得遍体鳞伤,也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

 冷寂的夜,万物沉静,笼罩在地狱般的黑夜中,只有那镰刀般的黄昏的月高悬在天空中,拉出恐怖的弧线。此刻我如一只迷路的羔羊,隐没在夜的深处,找不到回家的路。

 惨白的灯光,鲜红的试卷,心如刀绞的我。我望着试卷发呆,闭上眼睛,父亲暴怒的神情一次又一次浮现在脑海,如一把把刀深深插进我的胸膛;母亲忧虑的目光一次又一次浮现于脑海,如一条条长鞭狠狠地抽打了我的身体。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之后,我还能重振雄风吗?

 是的,我可以!心底有个声音正在呐喊,梦想的翅膀虽然已被淋湿,但仍可以飞翔。只要坚信自己不是柔弱的花朵,哪怕暗无天日,我也会用希望照亮前方!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后不能再崛起。我毅然拿起笔,静心思索,奋力前行。路还很长,梦想的力量会助我飞翔。

 深夜,面对眼前的一道道难题,孤立无援的我想过放弃,想过退缩,想过逃避,但身后是万丈悬崖,我唯有不停地向前走,才能消逝自己的懦弱,只有不停努力奔跑,方能累积我的信心。我独自坐在书桌前,累了,厌了,倦了,烦了,可心中的信念却始终未变——为了梦想,我要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为了心中的梦想,我已踮起脚尖,为了心中的梦想,我正茁壮成长……

大班建构游戏我的幼儿园教案2

  游戏来源:

 我园去年9月搬进像城堡一样的新幼儿园,孩子们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我班幼儿喜爱建构游戏,并且在建构游戏中也能锻炼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而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应为他们提供能吸引幼儿在一起合作的材料,并视主题需要提供不同材质的游戏素材,如成品玩具、半成品和废旧材料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针对遇到的平衡、空间和结构的难题,能共同动手操作尝试解决。设计此次建构游戏,旨在让孩子学会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进行搭建,能在活动中学会合作、解决问题,并能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和半成品进行搭建,让孩子们对幼儿园能进一步了解,亲手利用各种材料搭建幼儿园,增强对"我爱幼儿园"的情感表达。

  游戏名称: 大班建构游戏《我的幼儿园》

  游戏目的:

 1、通过《我的幼儿园》主题建构活动,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一些建筑构造;感知材料的特征、性质,并能根据搭建对象的外形特征,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进行搭建;

 2、体验合作搭建、共同解决问题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游戏中加深对"我们的幼儿园"热爱之情。

  游戏准备:

 牛奶盒做的砖块、奶粉桶、泡沫垫、积木、PVC管、动物模型、钢管、各种建构玩具。

  游戏过程:

 一、引出主题

 1、观看"白雪公主"视频皇宫像什么?

 2、出示多种城堡找一找城堡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2、幼儿讨论搭建幼儿园的步骤,教师做总结。

 二、认识材料

 1、出示多种建构材料认识这些材料吗?请说出它的名称这些材料分别可以用来搭建哪里呢?

 三、设计图纸

 1、推选设计师

 2、幼儿在讨论中设计出"我的幼儿园"图纸

 四、幼儿尝试搭建

 1、幼儿分组按照搭建步骤开始搭建

 2、遇到困难,师幼讨论并解决。

 困难1:幼儿积极搭建却忘记给教室留出入口,导致人员不正常进出。

 解决:将每个教室取出一块砖,作为门口进出。

 困难2:为二楼铺地板时发现泡沫垫没有支撑物不能平铺。

 解决:发现新的材料"钢管",可以作为支撑物将泡沫垫平铺。

 3、参观搭建的幼儿园

 五、搭建更加完美的幼儿园

 1、幼儿讨论还想要为幼儿园搭建什么(动物园、荷花池)

 2、讨论动物园、荷花池里有些什么

 3、推选设计师并绘画出图纸

 4、分组搭建动物园与荷花池

 5、与幼儿园合影

 六、游戏回顾与评价

 1、在搭建过程中都用到了什么材料和方法?

 2、回顾搭建时遇到的困难与解决的方法。

 3、如果再搭一次想要做什么改变呢?

二十一世纪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具有较强的与人合作能力,然而现在的幼儿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受家人百般溺爱,造成了幼儿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立的个性,这些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明显表现出了无法与他人融洽合作的行为。在游戏中,孩子经常为了争夺一个玩具而产生矛盾,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涅尔 戈尔曼研究表明:“孩子的未来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卡耐基也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所学的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与他人交际能力却占85%。”所谓情商就是与别人进行情感交流的社会交往合作能力。因此在各个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及时有效的培养幼儿社会交往合作能力,这不仅使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幼儿教育中有待于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幼儿园实践中,我曾对幼儿园中一个班的十名幼儿的合作交往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有3名幼儿喜欢独自游戏,不愿意将自己的玩具与他人分享,有两名幼儿在与其他幼儿交往时会发生攻击性行为,其中男生的攻击性行为要比女生发生的频率高些,可以达到每天2-3次。剩下的5名幼儿往往喜欢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一块玩耍,可见有50%的幼儿无法与他人和谐交往。

新《纲要》将幼儿园教育内容划分为五大领域,其中包括社会、健康、科学、语言、艺术,我们可以通过这五个方面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

一、 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

所谓幼儿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提高幼儿的健康认识,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培养幼儿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为核心目标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幼儿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活泼的心理需要,同时也学会了与同伴之间的和谐交往与合作。

交往是建立个人与社会联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儿童在一岁之前就能够对微笑别人表示友好,看到别人摔倒受伤时会表示关心和同情,以后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同情,分享和助人等利他行为,轻轻拍拍哭泣的同伴,把自己的食物或玩具拿给别人,帮助妈妈做点简单的事情等。但一岁左右的儿童也开始出现攻击性行为,两岁左右表现出一些明显地冲突,如抢夺玩具、推咬恶人、乱扔东西等。由此可见,幼儿具有强烈的与生俱来的交往的愿望,我们会发现许多儿童在交往中虽然表现出不恰当的交往行为。但这往往不是故意的,而是不知道如何去交往合作。

(一) 引导幼儿学会移情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状况的识别和接受。在交往中,要引导幼儿换位思考

,觉察他人的情感,感受他人的需要,而且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心生于他人相同的心理感受,这样可以促进幼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减少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如对待爱欺负别人的幼儿,可让他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扮演弱者的形象,体验被人欺负的感觉,逐步改变攻击性行为。

(二) 引导幼儿学会分享与合作

在幼儿园中,我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孩子从家里带来了新玩具,孩子紧紧拿在手中朋友,不让别的小朋友碰一下,一旦小朋友靠近,他就会大声哭泣,这就是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让小朋友们看一下好不好?”为了让幼儿更好的适应集体生活,我们应该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物品,教会幼儿当集体使用玩具是要与同伴共同分享,不独自占有;当轮流使用大型器具或玩具时,能耐心的等待,这些交往技能幼儿难以靠模仿掌握,应创造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练习。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健康教育活动途径来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

1、 在幼儿体育游戏中引导幼儿合作

幼儿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活动中作重要的内容。通过体育游戏可以培养幼儿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同伴之间交往合作,如在“老鹰捉小鸡”游戏中,老鹰只能一个人演,这就面临着角色分配的问题,幼儿可能会因为小鸡和老鹰这两个角色而产生矛盾,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出面引导:“你们都想要扮演老鹰,那小鸡谁来演呀?”

一些传统的民间游戏如“炒黄豆”“丢手绢”“拉大锯”等,这些游戏把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有机结合在一起,孩孩子们双人式、多人式一起玩,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某些活动光靠个人的能力是不够的,让孩子感受集体合作的力量,促进了更有效果孩子之间的交往合作。

2、 在晨间活动中引导幼儿交往合作

每天早晨,孩子们来到幼儿园都会有一个宽松的晨间活动时间,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借助一定的大型机械玩具让幼儿玩耍,幼儿往往是各玩各的忽略了与其他人之间的交往。所以我们要在晨间活动中创设一定的环境,让幼儿有合作的机会,不如在玩积木的时候,幼儿有时会为一块积木而互相争夺,甚至会出现攻击性行为,这时候,教师就要鼓励幼儿合作“你们俩合作着、商量着搭好吗?”

在做早操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幼儿两人一组、三人一组手

1依据建构游戏价值,明确指导内容

幼儿园的建构活动是幼儿按照一定的计划或目的来自制、操作建构物体或材料,使之呈现出一定的型式或结构的活动。它是以表征思维为基础、以"建构物"为主要表征手段的象征性游戏活动。建构活动明显的特征是幼儿通过建造"建构物"来反映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印象。

建构材料种类繁多、质地多样、可随意变换、反复创建的积木、积塑、泥沙及生活中随处可得的废旧物品等均可拿来使用。幼儿在对这些材料进行搭建(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垒高等)的过程中,实现自己搭建的需求及愿望,体验自己与同伴共同搭建的快乐感、成功感。它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能促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儿个性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明确建构游戏对幼儿发展重要性。

从建构活动教育价值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材料的运用、建构形式、主题目的性、情绪专注力、社会性水平、创造表现力、游戏常规这些内容均可作为教师指导建构游戏的内容。

2分析年龄特点,获得指导依据

皮亚杰认为,既然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具有规律性,教育就必须按其规律来组织。他指出"一切理智的原料并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都能吸收的,我们应考虑到每个阶段的特殊兴趣和需要"。而作为教师,其主要的问题只是去发现符合于每个阶段有些什么知识,然后用有关年龄段的心理结构所能吸收的方式把它传授给幼儿。同样教师只有掌握了幼儿建构活动发展的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建构游戏的水平与特点,才能以此为据来确定适宜的指导内容和指导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由于年龄差别,在建构活动中各年龄班幼儿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和技能又有所不同。小班主要是为幼儿提供简单、鲜艳、易拼插的中大型建构材料,能够认识材料,叫出名称,并认识建造材料的大小、颜色和形状,学会延长、铺平、盖顶、拼插、围合、垒高,能有兴趣的地运用它们建造物体;中班为幼儿提供中小型建构材料,幼儿应会选择和利用建构材料,运用组合、拼插、排序、对称等结构技能及平衡、配色等结构知识进行建构,能和同伴一起共同建造某一主题;大班幼儿要学会能使用辅助材料装饰建筑物并和同伴合作建造,所建造的物体结构更加复杂、精细、匀称,并有一定的创造性,在主体建构活动中,对环境有一定的布局能力,能参与同伴间的商量、分工与组合的合作过程。

3把握游戏环节,寻求指导方法

(1)活动前---丰富经验 创设环境

生活经验是建构活动的基础

幼儿建构内容是在认知基础上对周围环境、物体的再现和创造,幼儿对周围生活中的物体和建筑有较细致的观察和了解,有丰富而深刻的印象,是开展建构游戏的基础。生活经验是幼儿建构游戏的基础,当建构游戏的主题确定后,就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丰富幼儿的有关经验,这样才能保证幼儿能玩得起来。

因此,教师可依据班级搭建目标和主题通过参观、欣赏、收集资料等各种形式加深幼儿对搭建内容的了解。例如,大班幼儿提出搭建"航空科技馆"的主题,教师在征求幼儿和家长的意见后,可组织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航空科技馆"。活动前提前布置任务,一起上网查找有关航空类的知识。参观活动使幼儿获得了对航空科技馆的直观印象,在随后的搭建活动中,幼儿不仅能自己动手再现几个主要建筑的外形特征,还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布局几个场馆的位置、拼插各种飞机。家庭生活、旅游度假、网络传媒等多种形式都能够拓展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对周围生活中物体形象的知识经验,经验积累越深厚,幼儿搭建的内容越丰富。

环境材料是支撑游戏开展的条件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建构区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来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丰富多样的材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材料的投放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体现目的性、丰富性、可塑性、层次性。

在投放材料时,教师要基于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点对班级幼儿近期和远期培养目标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把握,以中班幼儿的阶段游戏目标为主要依据,有针对性地选择、配备、投放各种建构材料,使材料与游戏目标和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相匹配,力求使材料能够满足幼儿当下的发展需要。结合主题《轮子滚滚》教师可以在建构区投放许多交通安全标志,供幼儿在搭建公路、桥梁时使用,同时也为幼儿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做铺垫。幼儿在一系列认知活动中,对交通标志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搭建过程中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与同伴交流合作,在游戏过程中能正确掌握摆放简单的交通标识。教师选择、投放建构材料紧紧需要跟随幼儿活动的开展,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不断地充实和更换材料,充分考虑材料的目的性、丰富性、层次性和有效性,使材料不断满足幼儿游戏发展的需要。

(2)游戏中的指导-观察 合作 支持引领

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游戏中,儿童是自我主宰世界。"教师在游戏中以引导者的身份介入,更多体现的是教师的隐性指导。一般来说,人们认为,成人参与幼儿的游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和功能:支持幼儿游戏;密切师幼情感;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对游戏适当的指导可以保证儿童从他们自己当前的经验中学习和获得知识技能。教师通过参与和观察幼儿的游戏,发现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和需要并以此为基础来建构的游戏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干预的目的在于维持和扩展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活动内容。

细致观察,捕捉介入有效时机

观察是教师"干预"的基础和基本的指导方法。通过观察幼儿的建构行为及利用建构物开展象征性游戏,教师可以对幼儿已有的经验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确定幼儿所需要的帮助,教师计划自己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指导行动以扩展幼儿的经验和思维。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脑袋去"思考",只"看"不"想"等于什么也没有"看到"。教师要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为什么"的思考,以理解幼儿的搭建行动,然后分析:是否干预?采用什么方式干预?例如,在小班后期搭建活动中,教师提供了小汽车,启发幼儿搭建公路和立交桥。一段时间里,教师发现幼儿搭立交桥不是直接用立柱上搭长条积木延长的方法,而是先连成一条公路然后上面再摆立柱,立柱之上在搭长条积木连接。在教师以往的带班经验中还没有过这样搭建的情况。为什么孩子会这么玩呢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通过与幼儿交谈了解到,前期搭房子的过程中打地基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感性经验,所以出于使立交桥更稳固的考量,孩子们也想到了先在下面摆好一长排再立桥墩。找到原因后,教师首先尊重幼儿的想法和行为,肯定他们这样的建构作品。同时带他们去参观中班哥哥姐姐的搭建作品,还收集了许多立交桥各种角度的投放在环境里,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感官经验。两天后班里的立交桥有了新变化,没有地基也很稳固,桥墩不但有积木还有替代的材料,立交桥之间有了连接和简单的穿插。游戏的逐步深入和幼儿搭建技能的逐步提高是在教师细致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准确判断和巧妙提供帮助得以实现的。

共同游戏,支持获得成功体验

马卡连柯曾这样谈到过:如果我只是教导、要求和限制,那我就会成为一种外部力量,而不能成为一种儿童的力量。我必须和儿童们一起游戏。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参与到游戏中去,机智地引导游戏进程和协调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系。小班幼儿在玩"给小动物盖房子"游戏时,教师引导他们思考房子是什么样?房子里住谁?门要留在哪儿?小班幼儿搭建水平低,经验少。但喜欢模仿、喜欢和教师共同游戏。教师就与孩子一起游戏,你建一个,我盖一个。只要是孩子们想得到的,说出来的,教师都让他们尝试着搭建出来,尽管有的四不像,但只要是幼儿做出来的,教师都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搭建,在过程中尝试搭高、围拢、盖顶的方法。目的只有一个----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更多的创作激情。做幼儿的游戏伙伴、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有效的启动和谐的师幼互动行为。

例如:大班幼儿诺诺搭好小学教学楼后,提出搭建操场,看看周围的小朋友都在忙,她便邀请老师和她一起来搭,并分配了任务,自己搭操场、老师搭篮球架。在游戏中,教师充当的角色不是管理者、指挥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教师不是告诉幼儿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而是作为一个游戏的参与者。在搭建的过程中师幼不断的沟通交换意见,规划场地位置,分享材料的使用心得,并在共同的努力下合作完成了搭建内容,幼儿收获了成功,教师也体验了游戏的乐趣。

围绕问题,不断探索大胆创新

关注"问题"是游戏指导的根本。此外,设置"问题情景"更是指导游戏深入发展的助推器。幼儿在建构过程中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搭建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发现"问题"。例如:幼儿搭的楼房又漂亮又高,可是人怎么上去呢?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生活经验,引导幼儿搭建楼梯,并注意节约空间。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还"创造"出了电梯。

教师通过发问,引起幼儿对某一重点或难点的思考,通过师幼共同讨论与探索,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推动幼儿游戏的成功。大班建构主题"嗖!飞上天"的活动开展中,太空站的构建是个难点。在设计上,太空站没有常见建筑的规律可循,利用现有的积木材料也不好表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首先组织全班幼儿讨论"太空站"要怎么建?孩子们积极地开动脑筋,动手尝试。随后,教师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和幼儿共同建构。在没有可利用的积木材料的情况下,教师启发幼儿选择纸杯、纸板、纸盒、易拉罐等材料拼搭。为了对"太空站"这一建筑形象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还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尝试其它的材料来制作。作品以的形式投放到建构区中,幼儿在进行建构时有了很好的借鉴。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情景,灵活运用平行指导法、经验分享等策略,提升和扩展幼儿的经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3)游戏后----交流经验 分享快乐

在游戏中,老师的指导非常关键,而游戏后的评价更是对幼儿游戏的一种间接指导。积极开展游戏评价工作能有效地促使教师深入观察、了解游戏情况,改进指导方法,提高幼儿游戏水平。每个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参与游戏的体验不同、经验不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同,开展游戏评价可以成为师幼之间、幼儿之间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分享快乐的过程。

建构游戏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观看保留的作品实物,条件有限也可以由教师将幼儿的作品照下来。评价可以是集体也可以是小组的形式,内容可围绕搭建的主题、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等。中大班的幼儿在评价的时候要让他们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经验,教师也可结合自己的观察提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小班幼儿的评价需要借助幼儿的搭建作品,引导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效的评价能够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搭建经验,激励幼儿大胆创新,使幼儿获得成功感。

总之,建构游戏的指导策略要结合游戏的特点,更要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发展。教师的指导要结合游戏情境和主题,更要适合不同幼儿的特点。有效的指导策略一方面推动了游戏的深入开展,提高了幼儿的游戏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教师对于教学方法、技能灵活掌握的情况,体现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在以后的建构活动中,我们还要不断探索,寻求方法,给予孩子更大更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大胆想象、操作、嬉戏,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建构区活动主题有:

1、积木游戏

用各种积木或其他代用晶作为游戏材料进行的结构游戏。积木的式样很多,有大、中、小型积木,有空心或实心型积木,有动物拼图积木等。这种结构游戏在幼儿园开展较早,也较为普遍。

2、积竹游戏

指将竹子制成各种大小、长短的竹片、竹筒等,然后用它们进行构造物体的游戏。积竹可构造“坦克、火车、飞机”,还可建“桥梁、公园”,构造出的物体同样栩栩如生,富有情趣。我国南方盛产竹子,积竹游戏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3、积塑游戏

用塑料制作的各种形状的片、块、粒、棒等部件,通过接插、镶嵌组成各种物体或建筑物模型。积塑轻便耐用,便于清洁。

4、金属构造游戏

以带孔眼的金属片为主要的建造材料,用螺丝结合,建造成各种车辆及建筑物的模型。

5、拼棒游戏

用火柴杆、塑料管、冰棒棍或用糖纸搓成纸棍等作为游戏材料,拼出各种图形的一种游戏。

建构游戏的作用:

建构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认识能力、情感和个体特征利用各种建构材料在建构活动中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建构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

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及幼儿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教师可根据幼儿发展或研究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指标进行评价。

游戏的评价内容可随游戏发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初次玩表演游戏新主题时,可侧重评价角色扮演的语气、动作、表情、性格特征等;到游戏后期,可侧重评价游戏是否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3

由于受人员、时间限制,每次的评价内容不能太多,可根据需要有所侧重。一般情况下,若面向大多数幼儿,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项或两项评价内容;若面向个别幼儿,可选择多项评价内容。4

抓住游戏的共同价值和特殊价值来评价。教师在评价时,既要看到它们的共同价值(主要表现在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社会性等方面的教育功能上),又要抓住它们的特殊价值(主要表现在游戏的技能上),这样在评价时就不会眉毛胡子一起抓,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评价幼儿游戏应自然地伴随幼儿整个游戏过程进行。可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可以是日常评价与阶段评价相结合,也可以是全面评价与专项评价相结合。

日常评价——伴随着幼儿每天游戏而进行,以便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高游戏质量。

阶段评价——结合幼儿每一阶段游戏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了解教育的成效,并为教师定下阶段游戏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全面评价——为了了解全体或个别幼儿游戏水平的总体情况,教师往往要全面了解评价指标后进行全面评价。

专题评价——针对某一项评价指标,了解全体或个别幼儿的游戏发展情况。

评价所采用的形式和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无论选择哪种评价形式,都不是为了把幼儿分等,而是为了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更好地帮助每个幼儿,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评价的最终目的是看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是否达到了教育目标,是否促进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小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以无意注意为主,游戏往往依赖玩具、材料进行,因此,评价应借助有关的场景、道具、角色扮演,以游戏的口吻进行评价。评价应贯穿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进行,等游戏结束后再进行评价效果往往不佳,因此,游戏后的评价应少采用。此外,小班幼儿以平行游戏为主,联合或协作的游戏较少,所以教师评价面向小组和整体的评价较少,更多的是针对每个幼儿的情况,在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进行个体评价。对游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直接互评为主,少用讨论式的评价。

中班——中班幼儿较小班幼儿游戏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思维的直观形象性增强,想象逐渐变得活跃、丰富,认识的范围不断扩大,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游戏中交往增多,合作游戏开始发展。因此,评价的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可针对每次游戏的要求,灵活地采取集体、小组、个别的组织形式进行评价,也可直接讲评与幼儿讨论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在评价的过程中,可启发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情感体验表达出来,如:你玩的是什么游戏?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和谁一起玩?最开心的是什么事?游戏中有哪些困难等。

大班——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认识越来越精细、完整,体验和理解也越加深刻,积累的社会经验也逐渐丰富,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合作游戏逐渐开展,评价能力不断增强,独立性逐渐增强,相互影响力增大,游戏更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有些评价的方式、方法较中、小班有所不同。可以小组或全班集体评价为主;每次游戏结束后,都可进行,更多的是采用讨论式的评价;除进行自我评价外,还可以评价他人的游戏情况。在游戏评价前,可事先交代评价的内容。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游戏的经验体会,发表各自的意见,如:你在游戏中遇到哪些困难?是谁帮助你解决的?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怎么做?

切忌把幼儿对游戏的自由讨论变成教师对幼儿游戏与行为好坏评价判断,更不能变成一种说教。

角色游戏——可以结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评价方式,引导幼儿根据不同主题、不同角色扮演情况进行评价。如:以评选“最佳营业员”、“最佳顾客”、“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妈妈”、“最好的医生”等形式进行评价。

结构游戏——教师可结合幼儿的建构成果,进行现场评价。以幼儿参观、谈话、家长观赏、让幼儿自我介绍作品、拍照留影等形式进行评价。每次评价,既要充分肯定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又要找出建构物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和改进的方法。

表演游戏——可建筑游戏场景、道具,请幼儿扮演角色,再现某一段对话或某个动作、语气、语调,从而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游戏开始前,通过评价,让幼儿明确此次游戏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游戏进行中,教师要根据教育目标和本次游戏的评价内容,深入观察、了解幼儿游戏的实际情况,了解本班幼儿游戏水平和特点的整体情况,掌握每个幼儿个体的具体特点,进行有效地评价。了解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游戏主题的选择、角色的扮演、材料的使用、游戏的常规、游戏情节的发展、游戏中的创造性、游戏中的品德行为、幼儿对游戏的情感或态度等。教师要根据教育目标和本次游戏的评价内容,有选择、有侧重地观察、了解,并进行评价,切忌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评价者,不是要直接面对幼儿去评价幼儿游戏的好或差,而是要以自己的积极态度和兴趣去影响幼儿的游戏活动,鼓励幼儿游戏。

游戏结束后,教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评价环境,以平等身份与幼儿共同讨论、评价游戏的过程与效果,共享成功的喜悦。

  由于幼儿年龄小、是非观念不强、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易转移,所以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时,就必须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如通过选择游戏以及场地整理帮幼儿建立规则意识,通过游戏表演和情境设计帮幼儿分辨是非、通过游戏练习和强化来巩固良好行为习惯。下面以中班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习惯为例,试述我在角色游戏中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点滴经验。

  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表现。幼儿对于来自成人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教师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表现。比如在一次《娃娃家》游戏中,高文佳小朋友到“家”中做客,一进门“爸爸”就热情地招呼“客人”说:“你好,请进!”待客人坐好后,又端上“饮料”请客人喝,高文佳小朋友端起杯子喝着饮料……幼儿在游戏中角色意识鲜明,生活情节逼真。游戏后我对“爸爸”说:“你做得很好,对客人热情、说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还主动拿饮料招呼客人,是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听了老师的话,他很高兴,满足了其喜欢表扬的心理需要。

  通过游戏帮幼儿分辨是非。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讲,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差,教师要通过角色游戏让幼儿良好的行为获得正面强化而使其固定下来,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刚才的游戏中高文佳小朋友端起杯子喝“饮料”,却没有说一声“谢谢”,因为她还没有文明礼貌的行为意识。我就有意地引导她:“小主人热情的接待你,你应该怎么做呢?”(高文佳小朋友不知道。)“你也应该说一声‘谢谢’,表示礼貌,老师相信以后你会做得很好,不管在幼儿园中还是在家中。”高文佳小朋友笑着点了点头,通过游戏增强了文明礼貌的意识。

  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幼儿生性喜欢模仿,榜样对幼儿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要及时抓住游戏中的良好表现为幼儿树立榜样:肯定 “爸爸”行为的同时,我请高文佳小朋友将刚才“爸爸”的做法讲给全班幼儿听,并说一说受到“款待”的心情。这时幼儿自然萌生出学习的欲望,无形中将“爸爸”变成了“榜样”。

  创设幼儿反复练习的游戏情境。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通过一次游戏活动就能形成的,还要经过不断的重复,反复的练习。为了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行为方式,我请小朋友组合玩《娃娃家》、《问路》、《小》以及故事角色表演等游戏,并提出要求:不但在游戏中对人热情大方、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而且在选择游戏时要相互谦让、遵守规则,还要在游戏后整理好玩具和游戏场地,表示对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礼貌。幼儿在带着要求的活动中既能体验游戏的乐趣,又能感受到文明礼貌的愉快,从而主动地养成了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方式。

  引导与激励融合,巩固幼儿的良好习惯。幼儿初步具有了良好的行为方式后,还需要在游戏中进行强化,从而使好的行为表现变成自我需要的行为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后,大部分幼儿都能注意到自己的文明礼貌行为了,我又扩大了幼儿文明礼貌的要求: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态度和气、不骄不躁、举止文雅、活泼大方、待人诚恳、落落大方等。还设计并在活动室里张贴了“文明礼貌好孩子”的记录表,作为游戏活动的延伸。每天给“文明宝贝”增加一面“小红旗”,以激励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另外,我还请了配班老师和家长代表监督幼儿的行为表现,从而有力的促进了全班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

  游戏进行了五个星期后,我观察发现全班幼儿的文明礼貌意识大大增强,普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对人热情大方,多数幼儿性格活泼开朗(只有两位小朋友性格较内向,变化不明显)。园长对我们班的教育成果在全园推广后,家长反应良好,取得了满意的教育效果。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要有针对性。由于幼儿家庭环境的不同,决定了幼儿行为意识、生活习惯和评价标准的差异。所以教师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时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避免盲从和一刀切。

  培养好习惯的同时要矫正坏习惯。幼儿期是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也是不良习惯养成的有效时期。教师要在挖掘幼儿身上闪光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及时发现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并采取措施进行矫正。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要家园一致。教师要随时与家长做好沟通,让幼儿在游戏中培养起来的良好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巩固。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也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教师应注意观察发现幼儿行为的优缺,为其提供健康、丰富的游戏环境,引导他们良好习惯的形成。角色游戏是幼儿产生快乐情感的催化剂,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经验,这两方面有机结合所产生的良好教育效应,正是我们幼儿教育所期盼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786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