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一下,自然情感是最低级的,审美情感相比之下要高级多了。唯意志论的说法大概是:审美过程中的意识上升到更高潜能,其关注范围超越了自我,事物的表象,抵达客体的永恒形式,意志水平此时为最低。而自然情感莫过于意志本身的反映。
艺术情感和日常情感有什么不同?
一般艺术情感是呈现在舞台上的。
而日常情感一般,只是在生活当中的。
舞台上的艺术表现一般都比较夸张。
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只有我们自己体会到。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的一定的主审美情感不同于日常生活情感在于,它是经过理解与想象共同对日常生活情感的形式化、秩序化、组织化。也就是说,审美情感是经过多种心理功能的处理,渗透着理解和 深层审美情感
指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艺术,它艺术家的审美情感,构成艺术的深层内涵。(三)形象性。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手段。感性形象是艺术的基本形态,艺术形象是生活材料与艺术家主观因素的审 阅读很多优秀的新闻典型报道 ,笔者深深地为其字里行间所流淌的真情实感 ,其意识深处所蕴涵的哲理情趣 ,其文本肌理所折射的审美意境所感染。这一系列情感效应除了来自于文本本身的新闻价值外 ,还来自于文本情感化的叙事形式 ,来自于作者将笔触伸进人物心灵深处的情感世界 ,从而达到“情动而辞发”、“情动而言形”的审美情境。虽然情感不是新闻生命力的基石 ,但它却是新闻赖以生存的养料 ,它是沟通文本与受众的一种有效符码。“为情而造文”是致使文本产生情感效应的有效因素 ,作者对审美对象探赜索隐 ,对文本信息进行审美化的叙述 ,从而使得作品拥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 ,建构了典型传播的审美报道模式。一、审美主体的情感积累 ,构成了情感“顿悟”的重要致效因素首先 ,对生活原生态的自然情感积累 ,是致效的潜在性因素。生活作为人生存的一种生态语境 ,极易对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形成潜在的审美影响郁达夫小说具有浓厚的抒情性特征,这种抒情性功能是通过郁达夫小说叙事的样式来实现的。郁达夫小说在叙事上具有"叙事的琐事化"和"琐事的情意化"的特征。他的小说不追求完整的情节叙事,而是以日记式的"琐事"展开,具有高度个人化的特征。情感的表达在这些个人琐事的表述中得以展开,"琐事"型的叙事单元由作者情感的内在贯穿而获得了新的统一性,从而形成具有抒情功能的琐事型叙事样式,这是郁达夫对现代小说叙事的抒情化变革作出的贡献。
诗歌中的情感是一种美的感觉,也是大家觉得是一种美好的东西,因为诗歌说的特别好,大家也希望有这样的感受,但是生活是很严峻的,并不像诗歌一样那么美,当然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像诗歌中的感情那么好,但是生活是实在的,生活中会充满了喜怒哀乐,当然美好的,每个人心心中都是希望的。
1这个话题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使文学艺术不再是空泛的纸上谈兵,也不再曲高和寡。
当代日常生活的充分审美化。
唯美主义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倡导和个人实践方面。而在当代,审美化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生活形式。
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把这一现象称之为审美泛化或审美价值的扩散。在《邪恶的透明》(1990)一书中,鲍德里亚认为现代性中包含的艺术的解放实际上是"一种悖论"。鲍德里亚指出,艺术"对现实的否定能力"、艺术作为现实的对立面,以及艺术作为比生活更高的价值体系,"已经丧失了它的意义"。传统的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已经不再清晰。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已经被"内爆"(Implosion)所抹平。鲍德里亚认为,现在"一切事物都趋于审美化"。"世界上所有的工业机构都要求具备一种审美的维度;世界上一切琐屑的事物都在审美化过程中转变"。因此,在当今世界,"当一切都成为审美的时候也就无所谓美丑"。
这就是说,当今艺术的价值已经像癌细胞一样扩散开来,蔓延开去,渗透到社会与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广告形象到服装设计,从室内装潢到城市规划,唯美主义者在一个世纪之前所梦想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实,而且其形象化、艺术化的程度远远超出他们当年的想像。
2目前在对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我更愿意将这一命题看作是一个“表征”一个关于现实的“症候”这样就有可能拉开一段距离思考这一命题同现实之间的关系。
之所以把这一命题看作是一个“表征”首先是因为它包含着足够的暧昧性。首先是“日常生活”这一概念究竟指称的是谁的日常生活怎样的日常生活似乎并不清晰。己有学者注意到了这一概念的暧昧性并进行了有益的反思这里不再赘述。①其次“审美”这一概念同样也充满了暧昧性。“日常生活”怎么就“审美化”了“审美化”的“日常生活”所指称的是何种生活状态在我们对当代语境中的“审美”概念作出有效反思之前我们根木就无法理解“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的具体内涵。
因此我的问题是:当代语境中“审美”概念具有怎样的内涵它同传统的“审美”概念在何种程度上具有联系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在当代语境中具有怎样的意义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作一个理论上的迂回看一看在西方传统思想中“审美”概念具有怎样的内涵。这里我们试图以对康德的反思来回答这一问题这不仅仅是因为康德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地位更因为康德的思考确立了“审美”概念内涵的基本结构。
这里我们不拟概述康德对美的四个契机的分析和对崇高、艺术的分析而是着眼于我们的问题探询康德思想中“审美”概念的内在结构。在我看来这一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审美的感性层次。在美的分析一开始康德就指出“为了分辨某物是美的还是不美的我们不是把表象通过知性联系着客体来认识而是通过想像力(也许是与知性结合着的)而与主体及其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相联系” ①。审美明确地和人的感性快感联系在一起,这一快感具有自身的特性,既不同于感官的快适,也不同于对善的愉悦,而是既显示出人本身存在的某种特异的方式,也显示出审美本身所而对的独特的领域。因此,关注快感,关注感性,着眼于其普遍可传达性,为之寻找先验的原理,成了康德美学的基本理论旨趣。
其次,是审美的先验层次。审美判断虽然总是表现为单个判断,但又必须能够普遍传达,这就要求审美必须具有自己的先验原理,由此保证审美的普遍必然性。在康德对美的第四个契机的分析中,康德把这一先验基础归结为“共通感”,“而这种情感的这种普遍可传达性却是以一个共通感为前提的:那么这种共通感就将能够有理由被假定下来,就是说,既然如此,就无须立足于心理学的观察之上,而可以把这种共通感作为我们知识的普遍可传达性的必要条件来假定,这种普遍可传达性是在任何逻辑和任何并非怀疑论的认识原则中都必须预设的”②。这一先验性首先保证了审美的普遍传达性,使之能够以个体化的形式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特征,从而超越了中一个个体的主观感受,显现出某种人类共通性。
首先,文学范畴中的抒情所抒发的情感乃是艺术情感,情感的宣泄则是一般的日常情感。日常情感即作为在社会中生存的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个体的心理反映,艺术情感与之相比具有超越性和人类性的特征,所谓超越性即艺术情感是超越即定的实践功利关系的审美的情感,是对现实、对表现对象持特定审美态度的一种情感体验。 其次,文学范畴中的情感是一种有待于形式化的情感。日常情感的抒发只表现为个体的表情和动作,而艺术情感则需要情感主体使用被克莱夫•贝尔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予以表现,这种“有意味的形式”对于文学而言既语言和文字符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日常情感是自在的,而艺术情感则是有待的。 第三,日常情感是个体在日常生活经历基础上,受外界刺激而生成的直接心理感受,而艺术情感则是在日常情感基础上经过艺术家深沉的情感积淀,对日常情感的“反刍”而生成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