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状态的理性情感

自然状态的理性情感,第1张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理性状态,受自然法的统治,也就是理性的统治。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人们受理性支配而生活在一起,不存在拥有对他们进行裁判的权力的人世间的共同尊长。”[1] “自然状态有一种为人人所应遵守的自然法对它起着支配作用;而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2] “人的自然自由,就是不受人间任何上级权力的约束,不处在人们的意志或立法权之下,只以自然法作为他的准绳。”[3]根据自然法(洛克把自然法等同于理性),每个人都有义务保存自己,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保存全人类,“正因为每一个必须保存自己,不能擅自改变他的地位,所以基于同样理由,当他保存自身不成问题时,他就应该尽其所能保存其余的人类,而除非为了惩罚一个罪犯,不应该夺去或损害另一个人的生命以及一切有助于保存另一个人的生命、自由、健康、肢体或物品的事物。”

卢梭并不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理性状态,他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原始的情感状态,自爱心和怜悯心控制着自然人的行为,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②与洛克一样,卢梭也认为在自然状态下,自然人会自我保存并保存全人类,但他认为自然人的这种行为不是基于理性而是人的本能或原始情感,自然人具有的自爱心促使他们自我保存,怜悯心则促使他们保存他人。

情感关系的定义,举个例子,你比如有些是女朋友,她只能是女朋友,而有些则是未来另一半人选,她不止是女朋友,也是他心里认定的妻子,所以这就是他对情感关系的定义思想,很多时候你以为一个男生很爱你,但其实他只是把你当成了女朋友,并没有把你当成他未来的另一半,因此到了最后你会发现,他离你越来越远,而你却不知道为什么,曾经那个对你很好的人,他最后为什么要选择离开你。

很多时候很多人,其实恋爱可以随便谈,因为现在的爱情真的是很容易就开始了,可能是因为爱情过于容易得到,所以很多人对于另一半的选择也就更仔细,因为他们不想自己的另一半,是随便的,是他心里认为不靠谱的女性,所以他可以跟你恋爱,可是却从来没有想过要跟你结婚。

所以当你提出你们俩到了年纪,是否可以考虑结婚的时候,他回答你的永远都是不是时候,再等等,以后再说吧,而你以为他现在可能并没有太多的金钱来娶你,所以才会拒绝回答你的问题,但是呢当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可能就开始计划着离开你了,所以姑娘你不要以为一个男人看起来对你很好,对你很贴心,他就一定会想要娶你,你得弄清楚,他是把你当未来妻子对待,还是把你当成女朋友对待。

越是不成熟的人,越是想要拥有更多的爱情,因为他们总是觉得,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优秀,所以很多人总是浪迹情场,而越是这样的人,也越明白现在的女性,心里也会把认识的女性划分清楚,有些人只能当他的暧昧对象,有些人则可能成为他的女朋友,而有些人则有可能成为他的妻子。

内容提要作者站在“新实践美学”的立场,认为在何谓实践、何谓超越、何谓生存、何谓审美这些事关美与审美的根本问题上,新实践美学既与李泽厚等的实践美学有别,又与杨春时等的后实践美学不同。新实践美学坚持“美是人对自身的确证”,“审美活动是人借助于人化对象而与别人交流情感的活动”。

摘要题美学理论问题

关键词新实践美学/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正文

拜读了杨春时先生发表在《学术月刊》今年第一期上的《新实践美学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答易中天先生》一文,感到双方真正的对话并没有形成起来,主要是文中所涉及到的不少概念讨论双方的理解并不一致。这也是当前国内大多数学术争论的通病,它使得加入争论的人常常是自说自话,答非所问,众声喧哗,却不会产生任何促进学术的成果。在此,我作为“新实践美学”的一员,试图通过对一些基本概念的澄清,来表明这种美学究竟在哪些方面不同于以往的美学(包括旧实践美学),它的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并以此就教于杨先生及学界同仁。

  一、何谓“实践”

综观杨先生的文章,他对新实践美学的一个最重要的误解就在对“实践”概念的理解上。他说:“所谓‘新实践美学’与‘旧实践美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都以实践哲学为基础,以实践作为美学的基本范畴”,并说这一点“正是致命之处”。但也正是在这一“处”上,暴露出杨先生根本没有弄明白新实践美学与旧实践美学的“本质区别”何在。其实,杨先生只要读一读我和易中天所写的《黄与蓝的交响》(注: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或《走出美学的迷惘》,花山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这个问题本来是不存在的。如在该书第397页上我们写道:“许多人已经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是当代中国美学的出路,但对实践的理解却仍然受到传统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的束缚。它通常被像费尔巴哈那样理解为一种纯粹物质的谋利活动、谋生活动,因而也像费尔巴哈那样被一道鸿沟与人道主义原则隔离开来:人道主义是心,实践是物,心与物不相谋。……这是我国当前美学界走向深入的最大障碍。”在第386页上则对李泽厚的“旧实践美学”作了如下批评:“李泽厚为了使客观美学摆脱其庸俗性、机械性,他引入了马克思的实践的能动性;而为了从实践观点坚持美的客观性,他又从实践中排除了人的主观因素,使之成为一种毫无能动性的、非人的、实际上是如费尔巴哈所认为的那种‘丑恶’的实践,这种实践只有在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即那种动物式的谋生活动中才得到体现。这正是李泽厚美学中所贯穿的最大矛盾。实际上,一旦把‘人’完全还原为‘客观的人’、‘物质的(筋肉的)人’、‘自然的人’,则‘自然的人化’就等于‘自然的自然化’,就成了毫无意义的同语反复;‘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在哪里?‘人’在哪里?‘美’又在哪里?”

我不相信杨先生如果读到如此明确的表述,还会认为我们与李泽厚所代表的“旧实践美学”“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两段话已经透露了我们的正面的观点(实际上是我们所理解的马克思的观点)。在同一本书第402页上,我们对这一正面观点展开了论述:“虽然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人与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即劳动这一观点,在今天几乎已成了普通常识,但奇怪的是,许多人至今没有将它理解为对实践概念的本质规定,对实践的最精炼的表述。”“只要不带偏见地领会马克思的意思,我们就不难发现,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既不是一种纯主观的东西,也不是一种纯客观的东西,而是‘主客观的统一’。最基本的实践,即作为人类的现实本质和整个社会存在基础的实践,是人的社会物质生产劳动。在这种劳动中,主观自觉性、目的性和伴随而来的‘自由感’,是产生于肉体的客观物质需要,又体现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因此,生产劳动是‘主观统一于客观’的活动。”然而,如果说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把劳动颠倒为“客观统一于主观”的活动(马克思所批评的“精神劳动”)的话,那么费尔巴哈(及李泽厚等人)则是把劳动中的主观意识“消融于”或“等同于”客观。而在我们看来,“实践首先是一种‘客观现实的物质性的活动’,不承认这一点,就会陷入康德、黑格尔式的唯心史观;但是,实践又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情感的物质性活动,而不是像动物或机器那样盲目的物质性活动,它把人的主观性或主体性……作为自身不可缺少的环节包含在内。不承认这一点,就会陷入费尔巴哈(从否定的态度上)和现代行为主义、操作主义(从肯定的态度上)的机械论观点,同样落入唯心史观。”(注: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第403页。)由此观之,我们与“旧实践论美学”的本质区别不是很清楚了吗?显然,在我们看来,就连最基本的人类生存活动,包括杨先生所说的巫术观念支配下的“原始劳动”,都具有精神性或主观性的因素,否则就只是动物的本能活动。旧实践美学正是由于企图把这些主观因素从物质生产劳动中清除出去,才导致了机械主义和行为主义,从而失去了建立美学的合理根据。在这方面,旧实践美学和蔡仪派的“机械唯物主义美学”才真正是“没有本质的区别”。新实践美学则是对这一切旧唯物主义美学的根本超出,因为它把人当人看,把人的活动当作人的活动(而不仅仅是动物的活动)来看,并试图从人的最根本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发现人的全面丰富的本质要素,以从中引出人的一切人化活动、包括审美活动的根据。这就涉及到了我们要加以澄清的第二个主要概念,即“超越性”的概念。

  二、何谓超越性

杨先生认为,他的“后实践美学”与我们的“新实践美学”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承不承认审美的“超越性”。他说:“审美是超越性的活动,即超越现实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理性的解释方式,审美具有超越现实、超越实践、超越感性和理性的品格。正是这种超越才使人获得了精神的解放和自由。在对待审美具有现实性还是超越性这一根本问题上,‘新实践美学’与‘旧实践美学’站在同一立场,并无区别。”(注:见杨春时:《新实践美学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答易中天先生》,《学术月刊》2002年第1期。以下对杨文的引述,均出自该文,不再注明。)很明显,把“现实性”和“超越性”完全对立起来,是杨先生这一段立论的根据。然而,按照我们上述对实践的理解,人类精神生活的超越性正是从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升华出来的,因为实践本身就具有自我超越的因子,这就是实践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和“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本身所固有的精神性要素。在《黄与蓝的交响》中,我们把这种“有意识”所体现出来的超越性概括为三个方面:“1意识使动物也有的对客观外界的直观的‘表象’,上升到了人的‘概念’;2意识使动物也有的对自己生存必需的物质对象的‘欲望’,上升到了人的有目的的自觉‘意志’;3意识还使动物也有的由外界环境引起的盲目的‘情绪’,上升到了人的有对象的‘情感’。”(注: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第405页。)人类实践活动所不可分离的“知、意、情”三维特点,就是其对动物的活动所具有的超越性的最根本的体现,正是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人类才能够发展出对真、善、美的超越性追求(顺便说说,超越性并不只是审美所特有的属性,而是包括人类真、善、美在内的一切精神生活的属性;至于说审美的“超越感性和理性的品格”,则并不一定是绝对必要的品格,审美也完全可以与感性和理性和谐共存。杨先生对审美的这两个规定,一个太大,一个则太小)。当然,在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即物质生产劳动中,实践本身的这种自我超越性还只表现为对以往的现实和以往的实践的超越,即马克思所说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则甚至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并且只有在他摆脱了这种需要时才真正地进行生产。”(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0页。)其现实后果是创造出以往从未有过的现实和实践,由此而有了人类的历史和发展;但它本身确实已经蕴含了对整个现实生活和物质实践活动的超越性的萌芽。随着生产劳动中社会性分工(而不只是男女老少等等的“自然分工”)即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的必然发生,于是“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真实地这样想像:它是某种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东西,它不用想像某种真实的东西而能够真实地想像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注:《德意志意识形态》,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5页)。不言而喻,意识从这时起也才能着手去构造“纯粹的”艺术,从事“纯粹的”审美活动。显然,从“想像某种真实的东西”到“真实地想像某种东西”只有一步之遥,它们都是想像力对现实的超越活动。超越性来自于人的现实生活本身的自我超越的本性,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或上帝赐予的。杨先生退一步又说:“从历史上讲,超越性肯定与实践有关,但不能说仅仅是实践的产物,实践只是它的发生条件之一而非全部,不能把超越性还原为实践。”无疑,这一判断的依据仍然是对“实践”一词的上述片面的理解,即理解为一种(李泽厚所说的)“纯物质过程”,所以才有“还原”之一说。如果改用我们的“实践”概念,则完全可以说,超越性最终仅仅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是超越性的最本源的发生条件。显然,在这方面,“后实践美学”还完全没有摆脱李泽厚所设定的概念框架。其实,李泽厚本人近年来也正是看到自己对“实践本体”的狭隘理解在运用到美学上时的失败,才又另外提出了一种“情感本体”来解释美学问题(所谓“双重本体论”),而把“实践本体”仅仅当作他的美学理论的“基础”,这就使他的美学煮成了一锅“夹生饭”;“后实践美学”则试图抛开任何“外在的规定”,干脆直接从“作为一种精神性的、自由的、终极性的、形上追求”的“超越性”出发,认为这种超越性“作为生存的基本规定,只能经由生存体验和哲学反思而不证自明,而不能被历史经验证实或证伪。”这种致思方向与李泽厚何其相似!只是李泽厚还对自己悬在半空中的“情感本体论”缺乏自信,想要对它作某种来龙去脉的说明;杨先生却一口咬定:人就是有超越性,其他免谈。我们并不反对审美具有超越性或情感性,也不否认这种超越性和情感性都植根于人的“存在”或“生存”,我们只是要求把这些抽象的字眼在理解上落到实处,与人类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合理地结合起来,而不是设定一种概念的“游戏规则”让大家来玩。当李泽厚抓住审美超越中的“情感”这个核心要素时,他还注意到了美学理论应与自己切身的审美体验相契合(审美离开了情感感受还能是什么呢);杨先生却笼而统之地诉之于人的“存在(生存)”、“哲学思辨”、“自由超越品格”、“形上诉求”等等玄秘莫测的字眼,难怪易先生要把这种思辨称之为“神秘主义”了。但至少,既然杨先生自己也承认“人的终极追求并不是只有一种形式,审美体验、哲学思辨、宗教信仰都体现了形上诉求”,那就起码应当用更为具体一些的规定把审美从其他形上诉求中区分开来。逻辑上说,这叫做给审美下一个“种加(最近的)属差”的定义,杨先生只规定了“种”(“超越性”),但还没有规定“属差”(什么样的或什么东西的“超越性”)。审美的确是“一种”超越性的活动,但并非“所有的”超越性活动都是审美。

  三、何谓“生存”

依据杨先生的行文风格来判断,我最初以为杨先生的“生存”(他有时也称作“存在”)就是存在主义(Existenzialism)所说的“生存”(Existenz)或“此在”(Dasein)。但细究之,又大不相同。杨先生说:“生存的超越本质并不直接体现于现实活动中,它只是发生于现实生存的缺陷中,即由于现实生存的不完善性(异化的存在),人才努力超越现实。”这话说得太奇怪了!生存的超越本质“发生于现实生存的缺陷中”,不正好就是发生于“现实活动中”吗?人类“由于现实生存的不完善性”而“努力超越现实”的活动不正好就是一种“现实的活动”吗?存在主义的存在原则就是选择和行动的原则,本身是极其“现实”的,同时又是具有现实的超越性的;杨先生的存在原则却只是一种冥想原则,是不准备付之于实现(现实)的,因而与其说是“努力超越现实”,不如说是尽量逃避现实,它只能为那种自称天才却不曾创作出任何一件作品的“艺术家”提供托词。当然,逃避现实或单纯的冥想也是一种精神生活,但它并不能体现人类生存的超越本质,因而也不能体现人的自由品格,反而本身就是人所要超越的“现实生存的不完善性(异化的存在)”,即一种脱离现实的病态的精神生活,它是审美活动应当加以疗救的对象。但也许,杨先生对“现实”一词的理解如同他对“实践”一词的理解一样,是一种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理解?如果是这样,那么对这种“现实”的超越完全用不着那样高深的“终极的”理论,单是人的一件有计划有目的的劳动行为就足以“超越”它了,人类就是凭借他的这种实践理性而超越于一切动物之上并成为万物的支配者的。可惜杨先生对这种低级的“超越”行为不屑一顾。他提出了四点理由。先看第一点:“劳动只是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手段,只是生存的一个具体方面。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广泛的生活领域,如性爱(人类自身的生产)、精神活动(生产)等,……劳动可以还原为更一般的生存,因此不能是逻辑起点。”劳动的确是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手段,但决不“只是”这种手段,否则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还有什么区别?黑格尔说过,工具比工具所要达到的目的更高贵;恩格斯也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的劳动对人来说具有双重的意义,它既满足了人的肉体生存需求,又形成了历史和文化,使人得到教化(教养),提高了人的素质,使一部分人逐渐脱离物质劳动而专门从事精神劳动、最终分化出一个知识阶层成为可能。至于“性爱”,如果没有劳动和劳动所形成的文化,它就只是动物性的繁殖行为,是不可能有任何“超越性”的。把这种行为称之为“生存”,是与杨先生自己所设定的“生存的超越本质”直接冲突的。

再看第二点:“审美不包含于劳动的内涵之中。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劳动是物质生产,而审美是纯粹的精神活动。虽然劳动也有精神的参与,但只是附属的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劳动是不自由的现实活动,审美是自由的超越活动,两者本质不同。”在这里,“显而易见”的是杨先生的自相矛盾。既然劳动“也有精神”作为“附属的部分”的“参与”,怎么能断然说“审美不包含于劳动的内涵之中”?劳动的确是“物质生产”,但是否就与审美这种“精神活动”水火不容?杨先生强调审美是“纯粹的”精神活动,我请问,当你在挑选一台造型优美的电脑时,当你把它搬回家在键盘上敲出清脆的响声时,你有没有审美活动?如果有,它“纯粹”吗?更不用说一位农夫对自己的扁担、一位陶工对自己的产品的审美要求了。至于说劳动“不自由”,审美才“自由”,这只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才有其合理性,在此之前,当劳动异化还未达到极端尖锐化的时候(如马克思曾举中世纪的手工业者为例),劳动者对自己的工作往往抱有极其虔诚的热爱和兴趣,钟表匠和鞋匠常把自己的产品当怍一件艺术品来完成和欣赏。实际上,古希腊的“艺术”和“技术”本来就是一个字(techne)。大量的事实都说明,劳动本来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只是在资本主义时代被异化成不自由的、动物式的和机械式的操作了(如卓别林所表现的),怎么能笼而统之地说“劳动是不自由的现实活动”呢?

第三点涉及到一个方法论的问题。杨先生反对“历史发生学的方法”,认为“审美本质的逻辑证明不能被发生学代替,发生学只能部分地说明审美的起源问题,而不能说明审美的本质问题。以发生学代替逻辑证明,以审美起源代替审美的本质,这是‘新实践美学’与‘旧实践美学’共同的根本性错误”。杨先生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由黑格尔创立、被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赞赏的“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一致”的辩证方法论原则。在辩证法看来,一个东西的逻辑本质只能历史地确定,即它的逻辑结构只能由它的历史发展而展现出来。当然这并不是说,一个东西的本质就是它的历史起点,如杨先生所误解的:“实践创造了美,因此实践就是美的本质”;而是说,例如美的本质只能从它如何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历史过程中得到说明。新实践美学从来不说“实践就是美的本质”(这种说法之可笑,就像说“猴子就是人的本质”一样),而是从实践中如何包含美的“因素”以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因素如何一步一步独立出来成为“纯粹的”美(审美和艺术)的过程中,来发现和确定美的本质,如我们在《黄与蓝的交响》中所做的(我们得出的定义是:“美是对象化的情感”)。旧实践美学的错误不在于历史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而在于它恰好没有弄通和贯彻历史主义,而是概念先行地预先确定了对“美”的“唯物主义”定义,然后再去找些历史的例子。杨先生当然完全可以对辩证法不屑一顾(这也是现代人的时髦),但至少在评论新实践美学时应当对此有所了解。

第四点关于“审美本质确证说”和“人化自然说”的讨论不用多说,我们前面已证明的新、旧实践美学在“实践”概念上的根本差异也适用于此处。要指出的只有一点:杨先生把“最低限度的人的规定”(“现实水平的概念”如劳动)与“最高限度的规定”(自由、超越本质)割裂开来,这并不是什么新的创见,西方从柏拉图到中世纪基督教和近代的康德都是这样干的;而在“上帝死了”之后,现代的生命哲学、意志哲学、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总体趋势则都是力图把两者融合起来。杨先生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要在人的面前复活一个新的“上帝”呢?

  四、何谓审美

易中天先生指出,哪怕在最原始的生产劳动中也蕴含有艺术和审美的因素,这就是“劳动的情感性,以及这种情感的可传达性和必须传达性”。杨先生却说:“原来它所谓审美因素就是情感,如此而已。把审美的本质确定为情感,这种观点之不妥是不言自明的。审美当然会有情感,但不能说审美就是情感,也不能说情感就是审美,哪怕说情感是审美的因素也一样。”这里面的偷换概念已经达到了一塌糊涂的程度。“审美的因素就是情感”、“审美的本质是情感”、“审美就是情感”三者是不能等同的,何况这三句话没有一句是易中天先生的意思的完整而准确的表达。易先生的意思是,最原始的劳动必然带有情感,而情感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内心活动必然要求传达,这种情感的传达就是审美的因素。这是与我们对审美的本质定义“审美活动是人借助于人化对象而与别人交流情感的活动”(注: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第471页。)相一致的。

那么,杨先生是如何反驳易先生的呢?在这里,他不幸踏进了他所不熟悉的政治经济学领域。为了证明“原始劳动创造了美,这是一个绝大的错误”,他把“实践”概念和“劳动”概念截然割裂开来,生造出了“实践劳动”和”前实践劳动”这一对不伦不类的概念,认为前者是“文明人类的社会化劳动,它具有自觉性,是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有社会分工,形成了生产资料的占有,而且在实践劳动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原始劳动是巫术观念支配下的非自觉性的劳动,它没有生产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占有可言,因为当时的生产对象——荒漠的自然界和野生动植物以及生产工具——木棍和石器也不是生产资料,而所谓的‘原始公有制’也不存在,它只是‘无所有制’。……这个基础上也没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而只有血缘关系。因此,原始劳动只是前实践劳动,而不是实践劳动。”这一整套观点使用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术浯,但叫任何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常识的人来看都不会认同的。不过这个问题与本题没有多大关系,为节省篇幅,我们可以另作专题讨论。在这里,我们更感兴趣的是,杨先生提出原始劳动的“原始情感受巫术观念支配.还不是真正人的情感,更不是自由的情感”来反驳易先生,这有没有说服力?首先我们要问,原始情感不是“真正人的情感”,是什么的情感?动物的吗?巫术观念是人的观念呢,还是动物的观念?杨先生语焉不详。我们先让他想好了再说。其次,说原始情感不是“自由的情感”,这已经有点跑题了,易先生并未说一定要是自由的情感才能形成审美的因素。一般说,情感就是情感,本身无所谓自由不自由;情感的顺利传达和宣泄才是自由感,情感的压抑才是不自由感。这种自由感是一种更高级的情感,即“对情感的情感”,我们称之为“美感”(注: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第473页。)。在这种意义上的美感无疑在原始人类那里已经出现了,当他们围坐在篝火边狂歌欢舞庆祝丰收时,不是在相互宣泄和传达自己喜悦的情感吗?当他们在葬礼上为死去的亲人齐唱哀歌时,不是在相互排解和安慰自己的悲伤吗?肯定性的情感和否定性的情感都是审美的因素,只要它们能够传达开来。甚至在异化劳动和异化社会中形成的“痛苦、沮丧、麻木、压抑等”,只要能传达出来,引起共鸣,也能成为审美的因素(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加缪的《局外人》、萨特的《恶心》、达利的绘画等等)。这就是丑恶的事物也能成为审美对象的秘密。这些审美现象用杨先生的“后实践美学”是无法解释的。

以我们的美感定义来看“劳动感受”与“美感”的关系,就会一目了然:劳动感受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所伴随着的情感的总和,它包括一般的肯定性和否定性的情感,也包括对情感的情感即美感;在异化劳动中美感丧失了,劳动感受就接近于动物的情绪了,劳动活动也就接近于动物的活动了,劳动和劳动感受也就从自由变得不自由了。所以马克思一方面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另一方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却提出要“扬弃劳动”,这显然是在两种不同意义上的(异化的和非异化的)“劳动”。这样一些基本概念不弄清,只会使问题越搞越糊涂。

总之,“后实践美学”与“新实践美学”之争至今还只是一场遭遇战,而不是阵地战。最主要的原因,我想是由于新实践美学虽然在1986年就已提出了自己的基本纲领,1989年才出版了代表性的著作(《走出美学的迷惘》,十年后更名《黄与蓝的交响》再版),但因为“美学热”的陡然降温,根本没有引起美学界的注意,顶多被认为不过是李泽厚一派“旧实践美学”的翻版。所以当时我对易中天说:“此书推迟了两年面世,使中国美学界停滞了20年”。现在20年虽然还未到,但从此书仍然被忽视(连杨先生这样著名的美学家甚至在论战中都不看此书)来看,很可能会“不幸言中”。不过既然美学界对此已经处在讨论之中,也许新实践美学真正被人了解的一天已经不远了吧。

原始社会的歌和舞是相辅相成地联系在一起的,最初是一种原始宗教仪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加了种种内容,不仅有对鬼神的隆重祭祀,对祖先的祝祷祈求,还有对丰收的欢欣庆贺和对男女爱情的倾心歌唱。这些歌舞逐渐具有以歌舞表演故事的因素。汉初出现了角抵戏。角抵即二人角技,互相抵触,与现代的相扑、摔跤类似。角抵戏则把角抵舞蹈化,以舞蹈动作表演简单的故事。

1深爱过一个人,不管经过了多少年,这个人始终都会在你心里,谁都无法取代,不管是爱还是恨,因为掏心掏肺的付出过,因为深深的在乎过,所以刻骨铭心。

2对方犯了错,你无法原谅,转而离开,这是喜欢;对方犯了错,你艰辛地原谅了,又继续在一起,这是爱。可对方犯了错,你明明从未原谅,也无法原谅,却还是继续相处想对,不忍舍弃也不忍再提起,这是很爱很爱。爱是一件美好的事儿,很爱很爱却是一件连自己都无法解释的事。

3每个人都会犯错,你若深爱一个人,无论他如何对你,无论犯什么错,你都会原谅,甚至为他找理由。你若不爱一个人,可能对方只说错一句话,就立刻翻脸分手。所以,当一个人抓住你的小错而分手,不是因为你的错,而是因为不爱你。原谅这种事,只和爱的深浅有关。

4这个世界上,爱情以很多种方式存在着,或热烈或平淡或浪漫或悲情。有那么一种人,一边骂着你,一边为你撑伞。

5外貌是女人不可或缺的资本。其实两个人聊得再投机,见面之后,还是外貌决定一切。外在决定两个人在一起,内在决定两个人在一起多久。想要别人爱你,前提是先好好爱自己,独立的人生,才是爱情的底线。爱情不是依附和取悦,而是各自独立坚强,然后努力走到一起。

6当你心疼一个人的时候,爱,已经住进了你心里。爱是一种心疼,只有心疼才是发自最内心的感受。温柔可以伪装,浪漫可以制造,美丽可以修饰,只有心疼才是最原始的情感。

7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吧:躺在夜里,却怎么也睡不着,会有许多许多的画面在自己的脑海里,曾经的你,曾经的我,曾经的我们,或悲或喜,或忧或痛,很多人,不是你想一直陪伴就真的能一直陪伴着,很多事,不是你想怎么样就真的怎么样,你无能为力,什么时过境迁,物是人非都可以成为很好的理由。

8一个女人最好的嫁妆就是一颗体贴温暖的心,一个男人最好的聘礼就是一生的迁就与疼爱。爱情中,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9你是不是折过星星,亲手织过围巾,写过关于一个人的日记,学做过好吃的菜,也努力把自己变得漂亮。你干过的奋不顾身的傻事,大概也再不会重做一遍了。爱情的美好与难忘,应该就在于很多事只有一次,仅此一次。

10如果两个人想好好的在一起,必须有一个人特别特别会忍。那些难过,那些委屈,我很想说,其实我都懂。我们不是每天都像看起来的那么开心,我们都有很累很累的时候。你的疲惫,我看得到。我要你开开心心的,即使再难过,但只要想起有个人在默默的陪伴你,即使是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也能感觉很温暖。

11我想嫁给一个视我如宝贝的男人。他会宽容我的小毛病,体贴我的不周到,他能照顾我,他能溺爱我,仿佛我是他的小宠物,他能赶走我偶尔冒出来的坏情绪,他能抱着我睡觉,给我做枕头,让我永远有安全感。

12其实很多女孩子并不在乎你有没有钱,她在乎的是你会不会发奋努力改变现状;不在乎与你一起生活会遇到困难,她在乎的是你会不会迎难而上;不在乎你有多浪漫,她在乎的是能不能从生活中感受到你的爱;并不在乎你现在境况如何,她在乎的是你能不能让她看到你们的未来。

13很多人以为有了感动就是爱,别人给你一些关心就有所谓的安全感,但爱不是同情,更不是惯性依赖。别以为爱可以将就而轻易勉强自己,别让错误的人浪费了最好的你。

14请再坚持一会,给彼此一个机会:“在一起久了新鲜感就淡了,慢慢就有裂痕距离也渐渐远了,紧跟着抵触来了拒绝来了争吵来了。爱情路上,谁没有分手的念头,谁没有挣扎的感觉?如果没有了矛盾和瓶颈,爱情就是一种摆设,就是一潭死水罢了。但是我们不能放弃,最漫长的坚持能带给我们最永久的幸福。

15其实我们都知道,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是没有结果的,但我们却偏偏痴心不悔的爱着,非得等到有一天被伤的体无完肤时候才不甘心的放手,还怪着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够好才没能拥有。

16有一种目光,彼此相识时,就知道有一天会眷恋;有一种感觉,未曾离别时,就明白有一天会心痛;有一种心情,半醉半醒间,就发现原来竟是相思;有一种缘分,在我遇到你的那一瞬间,就已注定是永恒。

什么是情绪,什么是情感,这是一个困惑了人类好几千年的问题。中国人对情绪其实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古代的中国人就知道人有七情六欲。什么是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但是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知道喜、怒、哀、惧、厌恶是情绪,但爱它就不是一种简单的情绪,它是一种复合的人类的感情,欲望更是跟人类的动机相关联的心理活动,所以它不是一种情绪。

什么是情绪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我们对于外在刺激的一种主观的反应。这种主观反应,包括我们的主观的感受,是愉快,是放松,是积极,是兴奋,同时也包括我们的客观的评价,我们生理的反应,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为的倾向性。

设想一下,你心仪已久的一位男生,或者女生,突然有一天对你粲然一笑,你有什么样的反应。你肯定会有心跳加速、面红耳赤的生理反应,同时你一定会有愉快、积极放松的一种主观的体验,可能你还要评价一下他今天为什么对你笑,因为评价的结论不一样,你的情绪的反应可能就不一样。如果她的笑是由于你而产生的,那您一定非常的开心,但是如果他的笑是由于旁边一个人而引起的,那你一定非常的尴尬。

所以,人类的情绪的活动其实由多种元素而引起的,这种元素可以通过外部的表情来体现,也就是我们的面部表情,就是我们面部肌肉所表达出来的人类的心活动,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姿态,我们的体态,我们的手势,我们的各种各样的行为的表现,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语言,我们说话的方式,我们的语调,我们的语速,我们的语气等等语言的线索来体现。所以,人类的情绪是一个多元素的、多过程的、多方面的整体的反应。

什么是情感

情绪与情感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情绪和情感都是与人的特定的主观愿望相联系的一种整体的反应,所以我们有时把它叫做感情,情绪主要指感情的过程,及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人的脑的神经生理机制反应的过程,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机动性和暂时性,情绪代表了感情的种系发展的、原始的、直观的、生理的方面。情感相对而言是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的主要的作用:

它具有深层进化的价值,它也能够让我们和人联系在一起。情绪的功能,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种:首先情绪可以激发我们心里的能量。有了情绪,我们就能够记东西记得更快,我们就会行动得更加有意义。所以,情绪是激发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一种很强烈的动机因素。

情绪也是我们组织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因为有了特定的情绪,我们就把有关的很多的心理活动组织在一起。

情绪也是人际交流的工具和手段。人在开心的时候,一定是喜笑颜开,能够鼓励大家的接近和接触,人在悲伤的时候,我们用感情来增加我们之间的关心爱护和支持。

情绪也是连接人心的纽带,我们的同仇敌忾,我们的万众一心,我们的共赴艰难,其实就是一种连接人心的纽带

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人类的情绪其实是对我们自己的外周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一种反应,换句话说,很多人往往以为因为有了一种情绪,我们就会有一些生理的反应,他们俩认为,我们是因为有了生理的反应,然后才有对这种生理反应的一种知觉,这种知觉就是情绪。因为我们逃跑,所以我们意识到这种逃跑才变得害怕,因为我们身心激动,所以我们才觉得我们爱上了一个人,这就是詹姆斯-兰格的核心理论。(刺激—生理反应—对生理反应的觉知—情绪体验)

坎农-巴德(Cannon-Bard)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过分强调了生理反应的作用,人类的情绪,其实是首先对我们的丘脑进行了刺激,然后传达给我们的大脑,大脑产生了情绪,再传达到我们的内脏到我们的骨骼,到我们躯体的前端。坎农-巴德理论纠正了詹姆斯-兰格理论的不足,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理论也不是完整的理论,现代心理学已经发现,人类的丘脑确实对我们的情绪活动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的下丘脑有快乐中枢,有痛苦中枢,说明丘脑确实在情绪的活动中间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人类的大脑皮质,可能是我们情绪活动的最重要的指令中枢。

沙赫特-辛格理论:

到七十年代,心理学家发现情绪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的认知判断,外在的刺激引发我们的生理反应,但是需要我们的认知评估,才能够产生相对应的情绪的活动,著名的沙赫特-辛格理论就是讲人类的情绪,一定要有评价的成分在里头。同样的生理反应,属于我们的评价不一样的话,我们的情绪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对情绪的认知理论,做出突出贡献的另外一位心理学家,就是我伯克利大学的同事著名心理学家理查拉扎勒斯(Richard Lazarus),拉扎勒斯认为所有的情绪活动,其实首先是由评估所引起的,认知评估是情绪活动中间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也是决定我们情绪体验最重要的一种因素。如果我们的评价不一样的话,我们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虽然是洞房花烛夜,可是是隔壁,虽然是金榜提名时,可惜是他人,久旱逢甘霖,发现原来只有一滴水,他乡遇故知,原来是债主。由此可见,评价才是决定情绪活动最核心的要素。

达尔文的情绪进化理论:

人类所有的情绪活动,其实都是六千万年进化的产物,人类的各种情绪都是我们选择出来利用我们生存适应的有效的工具。达尔文甚至认为人和动物都有很多相对应的情绪的体验。

著名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教授的基本情绪理论认为,人类的情绪都是通过面部表情表达出来的,它可以由同样的心理的因素所激发,它在中央和自主神经系统中,都有独特的生理信号。这种基本的情绪,可以发现于我们的生存有特别大的意义和价值,有哪些表情是进化选择出来的基本的情绪表情呢,艾克曼在全世界做了很多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发现对愤怒、厌恶、恐惧、快乐、悲伤、惊讶的表现和认识、辨别都是基本上一致的。

情绪反应的文化差异:

第一个差异就是不同文化的人对情绪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Tsai就提出情绪价值理论,她认为在西方文化下情绪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必须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如果不喜形于色的领导,在西方社会认为是没有领导魅力的人,在我们东方社会,不喜形于色是做领导的一种很高的要求,所以东方社会对情绪带有排斥、压制、瞧不起的作用,这就是情绪价值理论对东西文化的情绪意义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文化对情绪活动的生理定位也是不一样的,美国人通常把情绪定位于我们的心脏的活动,我们中国人也把情绪定位于我们的心脏,所以我们有心情这样的说法,日本人通常把情绪定位于自己的内脏和腹部,所以日本人为了表达自己的忠心,一定要剖腹自杀。当然欧洲人很多人把情绪定位于我们脑区的活动,自杀采用的是枪击脑区的方法。

情绪发生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下的频率差异。羞耻文化是我们东方文化的一个特点,所以我们中国人经常有害羞的时候,害羞这样的情绪体验,根据很多学者的分析和判断,就不是一种在美国文化下经常出现的情绪。

情绪表现规则差异。我们不能表现出过分的狂喜,我们也不能表现出过分的骄傲,这就是对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限定。情绪的表现规则有的时候还需要我们掩饰自己的情绪,偷偷的笑,默默的恨,这都是掩饰后的情绪反应。有的时候我们还得伪装一些情绪,就是它不存在,但是我们得要装出来,我估计我们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飞机上,在服务场所,在旅馆,我们的服务员有的时候,得伪装出这种积极快乐微笑的心情,这都是职业性的微笑,都是伪装出来的情绪体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我们所说的情绪的表现规则。著名心理学家迈克尔科尔(Michael Cole)他发现这样的情绪表现规则,是我们从小就学习到的一种行为的方式,中产阶级的美国女孩,三岁的时候就知道当你收到一个不太令人高兴的圣诞礼物,你必须面带微笑,感谢人家,欣然的接受这样的礼物,你不能生气的把不喜欢的礼物摔在地上。我们中国文化也有很多这种从小就教育我们待人处事的情绪的表现。

不同文化的人对负面情绪的表现差异。受到了一种侮辱和挑衅,发现加拿大的白人一定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愤怒情绪,而且延续很长时间,大概十分钟之后才能够安静下来,而这些加拿大的华人在受到挑衅和侮辱之后,虽然也很快的表现出愤怒的情绪,但是相对而言他们的平静要来得比较快一些。

情绪反应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不同的阶层。有心理学家发现中产阶级的家庭强调对自己情绪控制,采用间接的替代式的方法,在孩子痛苦的时候,中产阶级的父母亲往往希望孩子更快乐一些,更积极一些,而低层的阶层的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情绪控制方面,往往采用的是直接的粗鲁的控制方法。

东西文化的情绪调节还有很多的差异,在我们的表现强度上其实也是有很大的差别,东方人情绪的表现强度,实际上是要弱于西方人的情绪表现的强度。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差异,就是我的研究领域辩证情绪的文化差异。长时间以来,达尔文艾克曼和美国主流的心理学家,不承认人类有悲喜交加这样的复杂的混合情绪,他们认为人不可能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体验和情绪活动,这更多的是一种外在的社会的要求和行为表现,但是我和我的同事发现,美国人其实和东方人一样都可以体验到辩证情绪。比如说父母亲把孩子送上上大学的火车,这个时候他们经历的一定是一种骄傲,同时也是哀愁的复合情绪。我们的同学离开自己心爱的大学,走向社会的时候,在毕业典礼上,也一定会体验到一种离愁和一种向往,这就是辩证情绪存在的实际的证明。

情绪智力:

在情绪活动、情绪理解、情绪体验方面,有没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在情绪的管理、情绪的感受、情绪的利用和情绪的理解方面,有非常大的个体差异,他们提出情绪智力这一个有趣的概念,情绪智力可以来自于个人的气质的差异,有些人天生比较能够容易理解他人和自己的情绪体验,有些人相对而言,对情绪的体验情绪的理解就比较笨拙。

还有我们经验的差异,有特殊工作经验的人,比如说教师和演员,他们的情绪体验相对而言比较丰富多彩,也能够理解别人的情绪,有些人没有这样的经验,所以他们的情绪智商相对而言就要弱一些。

这种情绪智力的高低,还可以由于我们采用的认知策略不同而不同。同样一件事情,如果你的判断分析不一样的话,那么你的理解就会有很大的差异,有些人关注人类的情绪活动,有些人不关注人类的情绪的活动,所以这些认知策略的差异,都会造成我们情商的高低。

情绪智力这个概念是由著名记者丹尼尔高曼(Daniel Goleman)提出来的,其实这个概念的首先提出,还是他们的老师Peter Salovey和Mayer在耶鲁大学的研究所提出,这两位学者提出来人类的情绪智力,主要在四个方面表现出个体的差异:

(一)是我们感受情绪的能力的差异;(二)情绪智力的差异还表现在如何监控管理我们的情绪,当一定的情绪体验出现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办法去控制它,去改善它,去替代它;(三)情绪智力的差异还表现在我们会不会利用我们的情绪来帮助我们思维生活和工作,情绪它对我们的生活不是完全的破坏作用,其实往往也有很多帮助的作用。在学习的时候我们一定可以利用情绪来帮助我们记忆,无动于衷、无动于情的学习,其实不一定能够让我们记得更加深刻,不一定能够让我们学习得更加有效;(四)情绪智力的高低还表现在对情绪意义的理解方面,当你的朋友在流泪的时候,你如何去应对,你是直接的鼓励他,不要流泪,还是陪他一起流泪,还是拥抱安抚你的朋友,这就是我们对情绪的意义的理解其实是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情商的能力还表现在我们能不能利用情绪来建立有效的社会关系,来帮助我们思考和决策。

情商又有什么办法可以得到提高,首先学习心理学,了解情绪的意义价值,它的生理的规律,它的心理的规律,对我们情商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会控制我们自己情绪的方法,也会提高我们的情商,培养自己观察他人、理解他人、了解他人的习惯,会让我们能够从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去思考问题、去看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我们形成同理心同情心,这对我们的情商也有很大的帮助。

培养积极活动的习惯,体育锻炼听音乐,和朋友在一起,做社会的公益,都会对我们的情商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培养我们正确的分析问题解释问题,判断问题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的情商得到很大的提高。一件负面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够从环境、外在去找一些可以解决的策略和答案,就会让我们能够有正面的态度、正面的心情应对社会生活中间复杂的焦虑的,甚至有些时候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商是可以提升的,需要我们自己的修心修炼和修行。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世上的万事万物无所谓对错,关键在于我们喜欢不喜欢。这就是情绪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这就是情感对于我们行为的限定。

(彭凯平教授 清华大学)

自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开始,人类就具有了情感。只是那时的情感还比较抽象,而且那时的人类思想没有那么具体化,因此他们感觉不到,可是当遇到让自己冲动的情感时,他们还是会感觉得到,因此人类才得以繁殖。进入了黄帝那个时候,人类的思想已经很丰富了,许多未接触过的事物也被逐渐发现,人类的情感更进一步。在往后的几千年里,人类的情感就没有再进化,因为他们具有的情感已经接近完美,喜怒哀乐,生离死别,这些都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但是在现在的时光追溯到往后的几千万年,人类的情感会进化成什么样我们是无从考察的,毕竟未来的事我们也无法预知,也许人类会消失也说不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077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