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熹《泛舟》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朱 熹《泛舟》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第1张

泛  舟

朱 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本卷《春日》诗已介绍。《泛舟》为《读书有感二首》中的第二首,诗题为《千家诗》编者所拟。

前两句叙事。昨天夜里江中春潮猛涨,搁浅在江边上的大船漂浮起来,移动它轻如鸿毛。“艨艟巨舰”,古代巨型战船,这里用来形容大船,与“一毛”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毛轻”用了“轻于鸿毛”的典故。

后两句谈感受。过去我们花许多力气要把搁浅的大船推移到水中,都是白费了,今天不费吹灰之力,大船就在江心自由自在地航行了。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极其生动地说明了春潮的到来这一条件是多么重要。“向来”,副词,在这里指过去。“中流”,河流的中心。

《朱子语类》卷十《读书法上》曾用行船来比喻读书治学问题,如说:“看文字,当如高嶱大艑,顺风张帆,一日千里,方得。如今只才离小港便着浅了,济甚事?”《庄子·逍遥游》也有类似的比喻:“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我们从朱熹的这首诗可以悟出不少道理,如只有厚积薄发,才能举重若轻;如要按照客观规律做事才有效果,读书治学也是这样等等。

程千帆《宋诗精选》解说过这两首哲理诗,现录之如下:“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既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请采纳~

朱熹采取了以性为体、以心为用、以情为心的观点,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总结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关于心、性、情的理论,建立了心统性情的心性本体论。

他认为,心、性、情三者虽然各有其意义,但都统一于人的本体之中,而人的本体就是人的伦理道德。在这个意义上,心、性、情虽然有各自的内涵,但它们又是统一的,不能孤立地只强调其中一个而忽视其他两个。

具体来说,朱熹认为,性是人的本体,是人的本质属性,它包含着人类本性的一切方面,如仁义礼智等。心是人的意识,是受理性支配的意识,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宰。情是人的感性欲望,是受理性制约的感性欲望。心和情的产生都源于性,心受理性的指导而产生欲念,情则是由欲念发展而产生的。因此,心、性、情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总之,朱熹的心性本体论强调了人的伦理道德本质,认为心、性、情三者统一于人的本体之中,不能孤立地只强调其中一个而忽视其他两个。这种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非草木,所以不能无情。其实,草木也是有情物。出于生长的本性,才发生了出来。等到生出情义,便要进行传花授粉,结果成实,最后也就面临了死亡。还有些动物或者爬虫,一当雌雄交配之后,雄性便会被雌性吃掉死去;或者是雌性生育完成之后,自己也会被子女所吞噬而死。人也是不能例外的。我们生自于自然的本性,是赤子之心。但等到我们有了感情,有了男女之爱,然后便逐步地走向了死亡。

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善于处理自己的感情了。去掉感情,就会复归于自己的本性,便是佛仙菩萨;纠正自己的感情,不往邪道上走,死也死得其所了,这就是君子;听任自己的感情,到了哪儿算哪儿,死了也就死了,糊里糊涂地,这就是凡人俗子;只要有了感情就把它发挥到极点,而且没有感情也会生出矫情造作来,虚情假意,放纵情欲,肆无忌惮,这就是小人。

君子没有办法摆脱世界的纠缠和诱惑,就让自己的心灵去神游于《逍遥游》中所描述的那“无何有之乡”。心灵无所牵挂,则身体随他外界怎么争来斗去,也会与我无所谓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以不变应万变,心灵首先是自由的。身体再疲惫,但却不会影响到心灵的健康。自己的心灵有了自己的主宰和支柱,我们生活得就会自在而不会感到痛苦了。

知道本性可以使人生,所以佛教禅宗教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明白感情可以使人死,我们也就不会随便浪费自己的感情了。珍惜了自己的感情,才会把心灵投入到本性中去。让心神居住在心里,本性常在而能够得其天年了。如果还有长生不老的话,那就是让自己的感情泯去。

悟语 

性与情,是儒家一对很重要的哲学概念。孟子曾经说过,“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将心、性放在一起说,到宋代理学,发展出心性哲学,进而将心、性、情纳入统一的理论框架。朱熹认为“心统性情”,说:“虚明不昧,便是心;此理具足于中,无少欠缺,便是性;感物而动,便是情。”因此性就是完备的心,而情则是心受外物所感而产生的变动。儒家最注重修身,而修身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不为外物所动,所以,“情”就成为有害而需去除的内容了。

  朱熹在南宋时期十分的有名气,世人都尊敬的称呼他为朱子,那么关于诗人朱熹的 故事 有哪些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朱熹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朱熹的故事

 朱熹,世人尊称朱子,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儒学的集大成者,他生年公元1130年 ,卒于公元1200年,享年70岁,对后世的哲学思想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 中国哲学 历史 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大家。

 朱熹的闲闻逸事有很多,至今还在民间流传,从中我们可以窥探朱熹这个伟人的性格特点。

 朱熹的故事有神笔镇流,步步香,鹅湖之会等,最有名的最具有神话色彩的就是神笔镇流了,相传,朱熹某日到访书友的宅邸,看到周围环境郁郁葱葱,山林静谥,一时手痒即找友人要来了笔墨纸砚,当场挥毫泼墨,题写“居敬”二字赠给友人,并留下书写用的茅笔,收到朱熹题字的友人当即如获至宝,把这字和笔当做传家之宝,流传给子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这位友人的后人在为官上任时,带着家传至宝坐船渡江,却不料,在过江中途,江中掀起了妖风邪浪,同船的人们避祸不及,纷纷把镇邪之物扔中江中,可是这位后人并没有携带这类物件,情急之下,最后把珍藏的朱熹题字的茅笔仍入江中,顿时,江中风平浪静,众人大喜,事后得知是朱熹用过的神笔,一时传为美谈,就这样,神笔镇流的故事就流传至今了。

 还有一个朱熹的故事步步香,也颇具神话色彩,相传朱熹晚年时为避祸,住过山下村一茶肆,这间茶肆很独特,坐落乡间林地,竟然蚊虫不侵,原来是周到细心的老板娘用艾草熏过的缘故,后来当地的村民就叫这种朱熹脚踩过的艾草为步步香。

朱熹关于司马光好学的故事

 司马迁和朱熹都是宋朝人。司马迁是北宋名臣,而朱熹则是南宋时期的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学大师,是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我国 传统 文化 思想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一生有颇多著述,对不少前贤表示敬慕,并希望后人能够以这些前贤为表率。而司马光好学的故事,就记载在朱熹的笔下。

 在朱熹的著作《三朝名臣言行录》中,北宋时期司马光好学的故事被记载下来。书中说,司马光小时候对自己的要求就非常严格,总是担心自己的 记忆力 和应答学问的能力比不上别人,所以当别人背诵好了之后,小司马光还是会一个人反复通读背诵,一直到达倒背如流的程度才罢休。

 就因为他长久以来读书非常下功夫,所以凡是他念过的书,终其一生都不会忘记。司马光后来总结他的 读书心得 ,认为抓住各种时间,不浪费光阴,是非常要紧的事情。他认为只要读书,就不能不背诵;然后在马背上的时候,在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都抓紧时间背诵读过的书,并且细细思虑文章书籍背后的思想,这样一来,就能收获良多了。

 这就是朱熹关于司马光好学故事的记载。在这则故事中,司马光表达了自己对读书做学问的看法,而这也是他之所以能够 成功 编纂《资治通鉴》,取得各种伟大成就的原因。他的 读书方法 既是个人的体悟,也值得后人的借鉴。

朱熹是什么家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教育 家,字元晦。是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继孔、孟之后最杰出的儒学大师,也是儒学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

 朱熹出生在南宋,父亲朱飞是与岳飞同时期的人,因为反对秦桧的 政治 主张,被逐出朝廷,回到福建家中,朱熹和父亲在福建建阳度过他的童年。朱熹从小博览群书,好钻研。在绍兴十七年秋中的举人,次年春天中进士,先后被授予多种职位。朱熹对各种书籍都有涉猎,关注儒学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等都有一定的造诣。在哲学上,发展了程灏和程颐的关于理和气的学说,建立起早期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程朱理学”,简单的把世界的万物归于气,理和气不能相离,还断言“理在先,之后才是气,理是根本”。要求人们“存天理、灭人欲”,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对于后世影响颇深。

 除过理学家的身份,朱熹还是很好的教育家。他写的《观书有感》中,有一千古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到现在你依然广为传颂,教导人们要灵活应变,要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新的事物,才能有源源不断新鲜的知识,从中可以看出朱熹超乎常人的眼光和见地。朱熹一生留下很多文献典籍,最为有名的要数《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晦庵词》等。朱熹于1200年去世,终年70岁,谥号为“朱文公”。

猜你感 兴趣 :

1 关于朱熹的名言100句

2 历史上朱熹是谁

3 奋斗成就人生的故事3篇

4 南宋理学家朱熹历史简介

5 朱熹理学内容

观书有感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本卷《春日》诗已介绍。本诗乃《观书有感二首》中的第一首,是借景写读书的心得体会。

前两句写景。首句写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鉴”即“镜”,宋人将“镜”写成“鉴”是因为避讳。“开”,古代使用铜镜,平时用锦袱覆盖在上面以避免灰尘、防止潮湿,用时揭开锦袱。次句写天空中的云彩在池塘的水面上动摇着。“徘徊”在这里形容水中的倒影流动的样子。

后两句议论。第三句设问池塘为何如此清澈呢?采用设问的方法是为了唤起读者对答案的关注,使行文变得更加紧凑。“渠”,它,指池塘。“如许”,如此,这般,像这样。末句回答道:那是因为从源头不断地有活水流进来。作者既强调了“源头”,又强调了“活水”。他所谓“源头”显然指“四书五经”之类儒家经典著作,所谓“活水”显然指后人学习“四书五经”之类儒家经典著作的心得体会。

《朱子语类》卷十一《读书法下》也谈到过读书的方法与感想,如:“读书须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镜。”“或问:看文字为众说杂乱如何?曰:且要虚心,逐一说看去,看得一说,却又看一说,看来看去,是非长短,皆自分明。”“学者不可只管守从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如去了浊水,然后清者出焉。”这些话说了同样的道理,但是这首诗写得更形象、更凝练、更蕴藉,也更耐人寻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339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