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第1张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修订后的新大纲提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爱美的情趣。”改版后的低年级语文教材,安排了大量精美的图画,生动直观,与旧教材相比,更具有趣味性、可读性,更贴近生活,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呢?笔者认为,必须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小学美育的基本任务,遵循美学的有关原理来进行。下面谈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美。

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同样地感受到客观事物的美的,事实上,在某种状态下,主体甚至感觉不到客体的美。马克思说过:“焦虑不堪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也没有感觉;珠宝商人所看到的只是商业的价值,而不是珠宝的美的特性。”这说明了情感和注意直接影响着审美活动。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时,必须设法调动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情感。

1、用美的教学设计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儿童天性爱美,美好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或是展示美的画面,或是播放动听的乐曲,或是生动形象的表演,或是绘声绘色的描述,将学生一下子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不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而且也为进一步学习课文确定基调。例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课一开始,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好吗?”学生齐声回答“好!”“去哪里呢?到动物园去吧!”同学们高兴雀跃,鼓起掌来。接着,我播放了各种动物的录像,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动物;按动鼠标,闪动着各种动物的尾巴,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引出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课文的描述,师生齐齐来做“给动物添尾巴”的游戏,增加了学生的趣味性,同学们学习起来,兴致很高,效果更好。

2、以教师的情感来唤起学生的情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著名小学语文教师特级教师李吉林指出:“在让学生感受形象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

的确,美感的产生不是靠“传授”得来的,而是要靠学生自己亲身去感受和感悟。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熏陶和感染无疑起到激励和唤醒作用。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富有感情的范读,或激昂,或深沉,或轻快,将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反复吟诵一些感情丰富的语段,让学生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使作者与教者、读者感情融于一体;还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疑问,以问促读,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再现画面,领略自然美。

语文教学由于受到时空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主要通过有关文字、和声像资料来认识客观世界。如台湾的日月潭,黄山的奇石,东北的小兴安岭,黄果树的瀑布等,我们不可能一一带领学生去领略、感受这些自然美,于是,就要充分利用课本的插图、幻灯片和声像资料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帮助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南方的孩子感知雪的表象,我利用课件,播放一段录像:北国的树林里,雪花飞舞,白雪皑皑。雪地上,走来了一群小动物,它们身后,留下了几行不同形状的脚印……学生边看录像边读书,感受了自然美,领悟了诗中情。于此同时,我们要教会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如先看整体,再看部分,最后回到整体,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等;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观察,如形状、颜色、声音等;还要注意指导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去观察,如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运用对比、夸张的手法展开合理的想象等等。

三、训练语言,感受意境美。

文学,本身就是一部高度的艺术品,其旨在以情动人。文章的意境美,都包蕴于语言文字之中,因此,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是使学生受到美育的最根本途径。

1、加强朗读,领悟情感。

“读与感受”是学生的一种主题活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读与感受”比分析更重要。“读与”的过程是任何“精妙”的分析所无法替代的,没有充分的读书,就谈不上深入的分析,更谈不上深刻的感受。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去:“读与感受”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三点:(1)读有目的。多读不是随便读,每读一遍,要解决什么问题,读前要提出明确要求,要加强引导。(2)读有层次。注意由浅入深,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由读得准确到读得有感情。(3)读要选择。注意精读于泛读相结合,既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泛读全文,又要指导学生精读重点语段,做到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既要抓好课内精读,又要引导学生课外泛读,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2、训练想象,丰富情感。

爱因斯坦曾经断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们知道,形象思维是人类主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它的整个思维过程都离不开具体形象,而想象则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形式,美感中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的和谐统一是在想象中实现的。在教学中,如果能选择那些反映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事物,让学生在初步建立美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有利于学生从中受到美育。如观察一幅图画,可引导学生去想象当时的季节、天气、环境和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学习课文,可引导学生补充想象一些课文中没有直接叙述出来的情节;活动课时,可通过听音辨响,将人类社会活动、日常生活及自然界发出的一些声响有机糅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去想象一些情景片段等。

四、丰富实践,创造生活美

人类的美感不是余生句来的本能,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并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多寡直接关系到审美认识的程度。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应该把目光盯在课本上,而应该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才能培养出有实践能力的、社会适应性强的人才。

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1)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必要的知识。如讲授《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动物冬眠的知识,说说哪些动物需要冬眠。(2)根据教学的要求,组织适当的活动。如参观访问、兴趣小组活动、办手抄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等。例如教学《秋天到了》后,我在班中组织了“找秋天活动”,并举办以“秋天到了”为主题的展览,让学生把自己在“找秋天”活动中拾到的树叶、采摘到的果子或拍摄到的秋景照片等展览出来,既丰富了孩子们对秋天的认识,又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3)运用对比方法,学会鉴赏美。如学习《水乡歌》一文后,教师可带领孩子们到附近的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使他们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幼小的心灵播上勤劳致富的种子,还可以让学生用画笔画一画,画出现代农村的美。

创设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的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仪表美等。

一、什么是美育

1、美育其实就是一种育人的方式,美育教育对于培养人才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不少人认为所谓“美育”就是指特定的“艺术教育”,对于现代高素质的人才教育来说,并不重要。但这是一种狭义短视的观点,真正的美育教育应是讲美学原则渗透到各个科目甚至学生品行教育上的一种教育方法。

2、美育的价值体现在教导心灵,通过一次次优质的审美体验,让人在美的熏陶下,修身养性,形成对万事万物的美的理解和追求。客观来说,如果把应试教育比作是米饭馒头之类的主食,美育教育就好像是油盐酱醋之类的调味品。

二、美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1、美育教育让孩子热爱生活,对孩子进行美育,就要不断地培养孩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使他们热爱生活,乐观自信,具有高尚的情感。

2、美育教育塑造孩子美好心灵,在幼儿时期,对孩子心灵塑造是相当的重要,以美动人,以情感人,多向孩子讲一些好人好事,可以使孩子学到助人为乐,勇敢顽强的精神。

3、美育教育让孩子释放自然天性,帮助幼儿更好地发现美,鉴别美,在对自我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互相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认识到什么是是非对错,如何区别美与丑,让幼儿以积极健康,向上的美的思想去感知精神层面上的美德,实现孩子全方位个性的发展。

4、美育教育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美育教育有致力于幼儿智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幼儿所接触到的美的事物以及在创造美的活动中所整合的各种知识经验。

答案:B

幼儿美育过程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

(1)趣味性原则。幼儿活动兴趣性强,意志力较弱,审美活动易受兴趣的影响,因而美育过程更应强调趣味性。(2)形象性原则。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教师可用自然、社会和艺术中美的事物和现象熏陶和教育孩子,也可让孩子创造美好生活和艺术形象。(3)情感性原则。幼儿活动易受个人情绪和情感的影响,因而幼儿美育过程更须强调其情感性。幼儿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绪氛围,引导幼儿进入现实和艺术的美的意境,激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陶醉其中,将美融化于心灵。(4)活动性原则。幼儿审美感知具有动作性,幼儿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5)创造性原则。幼儿教师应鼓励幼儿自由表达自我,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大胆地进行创造,允许幼儿的作品与教师的示范不相同,理解并尊重幼儿在审美方面的个体差异。

儿童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要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绝不可忽略美育的重要作用。这是由幼儿身心特点和美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幼儿很早就能够表现出对美的感知,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外部条件的影响下,四个月的婴儿,有的已喜听钢琴的声音,一岁的婴儿爱看颜色鲜艳的衣服;两岁多的幼儿已有他们喜爱和不喜爱的颜色;五岁的儿童能欣赏落日和晚霞。所以幼儿美感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起点,也是美育的始基。

(1)美育能促进智育、德育等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首先美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感。在美育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能逐渐正确地分辨出善恶美丑,在爱美之心的驱使下,自觉地抑制和抛弃丑,去掉自己的不良习惯,追求和创造美,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其次,美育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美育对智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美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2)美育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养成健全人格

美育是一种侧重于感性而又能够促进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的教育。这使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世界的多元性也决定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美育不仅从感性出发而且能使感性得到升华,它使人的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欲望通过审美获得熏陶和理智的滋养,潜移默化地形成感性和理性意识的交融与和谐,从而培养了健全的人格。

  综观教学现状,忽视学科性质,用自己的园育别人家的苗的现象,在各科教学中普遍存在,而语文教学中尤其突出:共性目标的宽化,蚕食了语文教学的领地;个性目标的泛化,丧失了语文教学的本土。可见,弄清共性目标与个性目标的关系,是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稳步推进的重要保证。

一、共性目标是个性目标的指向

语文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因为如此,便出现了“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可装”的现象。于是乎,各科教材内容,各科教法移植于语文教学,渐渐地语文失却了本真,失去了自我。可见,语文教学实施共性目标,必须指向本学科的个性目标。

1抓实语言训练:目标的指向。在语文学科中实施共性目标,必须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重视思维训练,促进思维发展与语言发展的同向同步;重视情感教育,促进语言发展与情感熏陶的和谐统一;重视个性培养,促进语言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自然和谐。例如,一位教师指导阅读课文《长江之歌》(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时,引导同学们欣赏同名歌曲,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情境的感受、语言内涵的理解、语言情感的表达。但是,如果仅让学生听听唱唱这首歌曲,而不与本课的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那便是画蛇添足。

2解读语言文字:目标的载体。语文教学要借助语言文字来实现教学目标。脱离语言文字实施共性目标,语文教学必然失去自我。教学中,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解读,借助语言形象的想象和展示、语言空间的开掘和拓展、语言内涵的挖掘和感悟,将语言发展、情感熏陶、美育渗透、思维训练有机融合起来。

3借助言语活动:目标的依托。语文教学中实施共性目标,载体是语言文字,借助言语活动。语言文字只有通过言语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的言语能力。语文教学只有借助言语活动的动态过程去实施共性目标,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本质。如,阅读《卢沟桥的烽火》(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有学生说:“如果敌人真有士兵失踪,为什么不让他们去搜查呢?如果让他们搜查,不就可避免这一事件吗?”对此,教者未简单纠错,而是先肯定学生敢于发表见解,既而引导细读深思,整体联系,发表看法。

学生1:“我认为鬼子根本没有士兵失踪,如果真的失踪了,可在白天与我们交涉,为什么要晚上呢?为什么还要偷偷摸摸的呢?这说明他们心中有鬼。如果失踪了,为什么要全副武装地与我们联系呢?可见,说士兵失踪是寻找借口,蓄意挑衅。”

学生2:“我认为他们是在耍阴谋。你们的士兵失踪了,向我们查询,态度应该温和,为什么要气势汹汹呢?他们是要故意激怒我们,这是蓄意挑衅。”

上述过程,既是语言的理解,又是情感的感悟;既是语言训练,又是思维训练,诸多目标都融合于“细读深思,整体联系”的言语活动之中。

二、共性目标是个性目标的融合

学科教学,既指向于本学科的个性目标,又指向于各学科的共性目标。因此,没有哪门学科个性目标的达成能孤立地进行,语文学科尤其如此。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离开各学科的共同关注,共性目标则不复存在,个性目标也失去意义。而将共性目标融于个性目标中进行,既能为共性目标的达成固根培源,又能为个性目标的实施拓展空间。

1激发情感,强化语言表达效果。在语文教学中,语言发展须融合情感熏陶,语言的学习过程须重视情感因素,让语言因情感而鲜活。如,阅读《听爷爷说汉字》(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位教师这样导入:“同学们,如果你在国外求学,面对的是陌生的人群,听到的是陌生的语言!有一天,你正在大街上散步,突然间,一商店的霓虹灯猛然闪烁出一行汉字。此时此刻,你心情怎样?”让学生在孤独寂寞中去感受祖国语言――汉字给自己带来的温暖和慰藉。有的学生说,看到汉字,我好像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看到了祖国妈妈的笑脸。有的说,看到汉字,我仿佛看到了家乡无边的田野,弯弯的小河;好像看到了自家温馨的房间,妈妈慈祥的笑脸。教师又引导学生谈感受,有的学生说,汉字的博大精深,是任何民族的语言不可比拟的。从小小的汉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有的说,在人类文字的宝库中,汉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折射出中华民族的聪明和才智。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语言,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效果。

2思维训练,把语言活动引向高效。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将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融为一体,可求得言语活动的高效:借助思维训练,理清思路,可促进语言理解和表达的清晰;借助思维训练,深入思考,可促进语言理解和表达的深刻。如,凡卡在梦中见到爷爷在念他的信,这说明了什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凡卡》)这一问题内涵丰富,容量较大,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凡卡为什么会梦见爷爷在念他的信?――逆向思维,弄清前因;凡卡醒来后情景会如何?――顺向思维,合理推测;凡卡的希望为什么不能实现?有哪几个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是什么?――多向思维,探究内涵;凡卡的命运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相似吗?为什么?――横向思维,联系理解。这样,学生就能深刻理解以凡卡做梦结尾的内涵。

3拓展宽度,让言语活动步入境界。把学科教学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这是各学科的共同目标。在语文学科中实施这一目标,在于让语文资源更厚重,让言语活动更充实,让言语活动步入境界。语文背景材料极其丰富,只有认真选择,科学运用,才能拓展宽度,掘进深度,提高教学效率;而不分主次,无限拓展,则会冲淡主题,浪费时间,影响教学效果。如,一位教师教学《晏子使楚》(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花10多分钟让学生阅读资料,了解春秋末期“七国”的地理位置、国力强弱、相互关系等。初看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但花这么多时间,让学生去了解与文本阅读关系不大的内容,实在是反客为主。事实上,故事背景在课文第一二两节已有明确交代:“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对此,一位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细心揣摩,学生就能了解故事背景: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论国家的大小,两国不分上下,但论实力,齐国不如楚国。楚王认为自己强大,不把别的国家放在眼里。

在整体阅读课文,把握了晏子与楚王斗智斗勇的经过后,教师又这样引导。

师:一个使者,能从容地对付不可一世的国王,这是为什么呢?

生:晏子凭借的是勇敢和智慧,没有勇敢,便不敢与楚王斗;没有智慧,便不能在斗争中取胜。

生:晏子之所以能机智勇敢地与楚王斗,并最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一个重要原因是背后有强大的祖国在支持着他。国家的尊严由于晏子的机智和勇敢得到了维护,晏子个人的人格尊严也由于国家的强大而得到了维护。

师:说得太好了,没有祖国的强大,晏子就难以与楚王进行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没有晏子的勇敢机智,国家的尊严也就难以得到维护。

上述案例中,教师把故事背景巧妙、合理而又有效地融合于文本的阅读感悟之中,使得故事背景对人物的凸显作用那么清晰,使人物对故事背景的依托作用那么明显。由此可见,面对浩如烟海的背景材料,教师要审时度势,认真权衡,如文本交代的背景足以让学生去阅读感悟,就无须多此一举。

三、双向目标――实施过程的统一

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语文“这门功课是学习运用语言本领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有两方面的本领要学习: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听别人说的话,读别人写的东西;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口头语言的说和听,书面语言的读和写,四种本领都要学好。”可见,“发展语言”应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舍此就不是语文。因此,实施语文课程改革,必须强化学科意识,凸显学科本质,重视语言发展,把“精神提升”、“思维发展”、“个性张扬”和“语言发展”融为一体,坚持同时、同步、同向,实行共性目标与个性目标有机统一。

1语言发展与精神提升的和谐。语言系统的丰富与精神世界的提升,须统一在同一过程中,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和谐同构。离开语言发展,精神境界的提升会成为空中楼阁;舍弃精神提升,语言系统的丰富会缺乏生机。为实现语言发展与精神提升的统一,须引导学生走进教材,以课文情境和情感、作者情感和情思、课堂情境和情趣去撞击学生心灵,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语言学习中得到语言的发展,情感的陶冶。

(1)形象理解与形象熏陶。阅读中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可还原语言描述的形象,再现语言蕴含的形象,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似闻其声的心理图像。因此,教学中可借助形象的想象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让学生受到形象的感染和情感的熏陶。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开国大典》)一位教师这样引导:你觉得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了哪些地方,在你面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通过想象,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有的说,这声音传到城市,大街小巷彩旗飘扬,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大家敲着锣,打着鼓,欢呼新中国的诞生,欢庆人民的解放。有的说,这声音传到农村,田间地头,村前村后,到处锣鼓喧天,人们都拥出家门,欢呼着,高喊着,一个个激动万分,不少人高兴得热泪盈眶……这样引导,就能使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形象理解,获得情感的熏陶。

(2)深刻理解与深切感悟。语言情感与语言文字的整体联系,构成了有血有肉的鲜活文章,使得我们面对的课文景物是那么鲜活,人物是那么活灵活现,情感是那么真切,为阅读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提供了凭借。为此,在教学中可抓住语言文字与语言情感的聚焦点引导学生探究,使他们对语言内涵的理解更深刻,对语言情感的领悟更真切。如,阅读《美丽的公鸡》(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一位教师这样引导:①如果你们是啄木鸟、蜜蜂、青蛙,你们觉得自己美吗?为什么?――设身处地,正面理解。②你们都认为自己美,那为什么又不去跟公鸡比美呢?――叙谈体会,反面理解。③如果那只跟人比美的公鸡来到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知心话?――现身说法,升华理解。这样融语言意义的理解和语言情感的表露于一体,就能达到对语言深刻理解和情感深刻领悟的统一。

2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的同步。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可见,背离语言发展的思维训练必然是空乏的,而缺乏思维参与的阅读感悟无疑也是肤浅的。只有坚持语言发展与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实现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的同步,这样的阅读感悟才是有效的。

(1)深化思维,使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画面,才能使语言获得生命活力。学生有了一定的表象积累,在听读训练中,还须教者合理引导,有机点拨,如:“‘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师应要求学生细心阅读,联系全文,合理想象,进而让它们描述。有的学生说,小女孩身着破烂衣服,在刺骨的寒风中,在冰冷的雪地上,高举着双手向奶奶发出凄惨的叫喊,她要奶奶带她离开这黑暗的世界。有的说,小女孩骨瘦如柴,衣服褴褛,浑身上下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在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世界上唯一疼她的奶奶。她哭喊着,呼叫着,要奶奶把她带走!带她离开这个世界!可见,学生已走进课文,走近人物,感受到了语言的形象,触摸到了语言的灵魂,进入了心与心相通、情与情相融的境界。

(2)多向思维,探究语言意义。小学生思考问题,问题与目标间多呈直线联系。这种直线型的答问模式很难使他们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也很难具体、形象、深刻地感悟语言。可见,语言解读中须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多层面分析,使问题与目标之间构成由点向面的拓展和由面向点的聚焦。如:“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挑山工》)一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内涵:“作者在什么时候需要它,需要什么?”这样,学生的思路就出现了多向性:有的说,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挑山工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精神,以鼓励自己战胜困难。有的说,在他遇到挫折的时候,需要挑山工那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以激励自己坚持到底。有的说,在他工作马虎、不求上进的时候,需要挑山工脚踏实地、步步求实的精神,以勉励自己毫不松懈。这样,寓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于一体,寓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于一体,既能凭借语言促进思维的发展,又能借助思维加深对语言的感悟。

3语言发展与个性张扬的融合。语文学科中发展学生个性,就在于让学生在语言解读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在语言表达实践中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把鲜明个性的培养融于语言发展的目标之中,切忌忘记学科本身、离开语言发展而另起炉灶。

(1)提供个性解读空间。对于体现个性思想、展示个性语言的课文,不仅要教出个性,更要学出个性。要为学生提供语言解读的空间和个性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张扬个性,舒展心灵,发展语言。请看《滥竽充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教学片段:

师:学了课文,你想对课文中的人物说些什么?

生:我会对南郭先生说:“自己没有本领可以向别人学,学到本领后再到乐队里来。怎能一点本领没有就去蒙骗别人呢?”

生:我会对齐宣王说:“齐宣王啊,你是一个国王,做事竟这样马虎。如果你留心一点,南郭先生就混不下去了。”

生:南郭先生的同事也有责任,如果他们真心诚意帮助他,他肯定不会一直混下去。

如果都像上述老师这样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的个性化理解,那么,学生对语言就会有更深刻、更深切的感受,而他们的创造能力、个性品质也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2)提升个性解读效果。在提倡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课堂上,学生往往神采飞扬,语言流淌,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而由于认识理解能力的限制,学生的“独特”往往良莠并存。教师要及时矫正认识偏差,把握好文本价值导向;要巧妙引导思维方向,让“独特”循着合理思维发展;要提升思维层次,让“独特”体现良好个性品质,增强个性解读效果。请看《秦兵马俑》(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片段。

师:读了课文,我们具体感受了享誉神州的珍贵历史文物――秦兵马俑。看到这些惟妙惟肖的兵马俑,你认为我们最要感谢谁?

生1:我认为最应感谢的是第一个发现秦始皇兵马俑陶片的农民。否则,兵马俑就可能一直沉睡地下,我们就没有可能看到它。

生2:我最想感谢秦始皇,没有他,就没有如此浩大的工程,就不会有惟妙惟肖的兵马俑。

生3:我觉得最应该感谢写这篇文章的作者。以前只听说有兵马俑,但没有亲眼目睹。作者把兵马俑描写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使我们好像来到了现场。

生4:我认为最应感谢的是古代那些建筑秦始皇兵马俑的劳动人民。没有他们,哪有兵马俑呢?

师:说得都有道理。如果我们要把这些原因排排队的话,你认为该怎样排呢?

生5:我认为,首先还是应该感谢古代劳动人民,没有他们,秦始皇去发动谁实施这一工程;没有这一工程,那个农民到什么地方去发现兵马俑的陶片;没有农民的发现,兵马俑怎会重见天日;兵马俑不能重见天日,作者怎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无可否认,从生1到生3的发言都是他们的独特感受。但如果仅有生1到生3超越文本的独特,而缺少生4出于文本的独特,或者只有生4出于文本的独特,而缺少其他3个同学超越文本的独特,其效果都将大为逊色,而如果只有前4个同学的独特感受,而没有老师点拨引导下第5个孩子的综合梳理,结果也会大打折扣。可见,提倡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必须突出文本的价值取向。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

◇责任编辑:徐桥◇

幼儿园美育的意义:

1、美育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儿的心灵使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产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2、美育帮助幼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实现着内在的认识活动、情感和外在表现活动的统一。

3、美育通过艺术活动,帮助幼儿借助形象化的方式认识世界,弥补了用语言和判断推理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不足之处,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左右半球的均衡发展。

幼儿园美育:

1、重视音乐

教育音乐是用声音来塑造形象的听觉的艺术,按照节奏和旋律来影响着听觉,影响着儿童的情感,同时提升幼儿的听觉能力。音乐教育要发展幼儿的智力,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要锻炼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好的情感,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

2、强化美术教育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重要的是美术欣赏,美术是造型的艺术,强调着色彩的和谐,线条的明晰,更加形象和生动,并锻炼幼儿的视觉,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文学艺术教育

幼儿教师要重视文学艺术教育,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充分创造情节,发展幼儿的情感。在幼儿的文学艺术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听故事、讲童话、读诗歌、欣赏幼儿影视作品等来丰富幼儿的情感。

“美育”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例如:音乐、美术等。在学习教育中,可以对其进行专修、辅修,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将其作为选修课程进行学习。首先,学校通过开设美术课直接把学生带到艺术殿堂。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无论是典型的社会生活描绘,还是自然美景形象的表现,只要是各种有价值的美术作品,都可以使学生从画作各个角度感受到美的存在,从画中可以感受到开心、快乐或者其他有意义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并且热爱生活。现在很多大学校园开设了素描、美术鉴赏等课程,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其次,能够缓解其他课时所带来紧张感的课程便是音乐课。音乐是一种很微妙的艺术形式,其不但能陶冶情操、抒发感情,并且还能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对其他课程进行消化和理解,因此,把学生的情感和音乐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能真正的感受到音乐艺术上的美,实现美育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净化心灵、崇尚艺术,进而实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审美观的更好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去发现一切自然的和人类智慧创造的美,从而使这种美成为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中学作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在审丑中辨别美

闻一多先生说过:“一切的价值都在比较中看出来。”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特别是把美好的人和事与丑恶的人和事相互对照、比较,引导学生自觉地去追求美,摒弃丑,使审美效应大大提高。

例如:多少大忠大义的英雄豪杰永彪史册,万古流芳;又有多少大奸大恶之徒被无情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浩然正气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古往今来秦桧、汪精卫等丑类的厚颜无耻。美丑相较,正反对照,可以使美好的更显其美好,丑恶的更显其丑恶,更重要的是,把握教育时机能使学生确立爱憎的感情倾向,提高美学鉴赏能力。

通过美与丑、香与臭、善与恶、真与假的对比,学生在敬仰美的同时,深刻认识丑的本质,把握良机开发学生的审美意念,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审美情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学生的审美情感是需要引导、培养和激发的。

审美,首先通过比较明是非,辨美丑。

二、在生活中感受美

所谓感受美,就是培养学生对于艺术和现实中的美好事物具有敏锐的感受能力。

美存在于自然中,存在于生活中。热爱美,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是人的天性。高尔基曾经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

凯洛夫说,美育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和人的相互关系的美”。

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身影、美的心灵,杨利伟和神舟五号、聂海胜费俊龙和神舟六号是连在一起的,他们的勇气、胆识、豪情、毅力,在人们的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全世界人都敬佩他们,敬佩他们达到了美的境界。一种不计名誉、报酬、成败,甚至不计个人生命的超功利境界,全身心献身祖国的航天事业,把自己崇高的追求、博大的爱、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智慧完美地结合起来的境界,他们的壮举,是超越种族属于世界的。 他们给了我们美的熏陶,给了我们美的感受。教师要及时与学生一起分享感受这种美。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就应该去引导学生获得这种美的感受、体验美的情怀,进入美的境界。

生活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因人的感受而美的,“感受生活”才有美。美育的任务就在于引导、升华人去感受美、体验美的情感,进入真美的境界。

三、在学习中鉴赏美

教育家蔡元培认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中受到的美的熏陶,同时又在美育中学到知识。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评价美育的重要作用:“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

中学语文教材便是美育最好的范例,教材中涉及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表现出广泛的多姿多彩的美。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绘了由明净清亮的月下荷塘、轻盈多姿的荷花、沁人心脾的缕缕荷香以及心怀淡淡的哀愁和喜悦独步月下的作者组成的静谧、和谐、充满着优美的诗情画意的自然之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作者辞去彭泽令后归家时的愉快心情和隐居的乐趣,一种悠闲之美。《我的空中楼阁》使读者感知小屋的图画美。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把语言变成栩栩如生,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让读者眼前的人或景“活”起来。

作文审美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学生的审美情感,需要教师的激发和培养。教师应当进入“角色”,积极投入情感,与作者悲欢与共、休戚相关,并以自己情感的火花去点燃学生热爱真善美、憎恨假恶丑的烈焰。教师的情感应随课文内容而变化,有时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气势如虹;有时又如花丛中的鸟语低吟呢喃,情细意绵。“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内心的美好情感不断地被唤起、激发,也不断地得到净化、升华,逐渐积淀为高尚的审美情感。

作文教学中的美育应尤为重视语言美的鉴赏, 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作品的语言, 都是简洁优美、寓意深长的。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名家朗诵录音的播放,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感受作品的情韵和气势,接受美的熏陶感染;同时要求学生加强诵读练习,努力做到字音准确,吐字清晰,声音宏亮,注意停顿、重音和语调、节奏,学生借助于自己的声音,体味作品的情致,进而受到心灵的洗礼和感化。

四、在写作中表达美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揭示写作规律,通过系统的训练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还要结合学过的美文,像《我与地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启迪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事、景,从熟悉的生活中发掘美的资源,获取素材,进行精心的构思,用美的形式、美的语言将身边的“美”完美地表达出来。鼓励学生多说、多练,通过笔、嘴把自己对美的感受和体验画出来,写下来,说出来,表达出来。表达美就是对美的感受与认识的实践,是审美情操的深化与体现。

只有这样学生笔下的文章才能渐渐地有了声、形、色,情感也会有了依附。他们用心去感受,去构思,去写作,形成自己的审美角度和审美情趣。

当然,审美情趣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语文教学正是在学生的心田上,撒下美的种子,春风化雨中长成一片青翠,把我们的世界点缀得更美丽。

另外,教师还应从自身的言谈举止、品质、修养等多方面给学生以美的教育、美的影响。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师本身要具备各种品质――能领会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外在的美,而且要具有内在的美,要力求仪表美、教态美、语言美、板书美、风格美,人格美等,这样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耳濡目染,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优美的教学环境,也是美育中不可或缺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美观整洁、清新自然的教学课堂,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也在无形中增加美育的效果。这种由课堂推及生活的美育,使学生在求知、养性、怡情诸方面都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益。

总之,作文审美教育关键在于教师。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因此,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审美知识,不断提高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11月。

[2]蒋冰海:《美育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

[3]杜卫:《美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4]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陈卫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05级教育硕士研究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454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