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情感勒索”,情感勒索包括勒索者和被勒索者双方,是控制行为中最有力的形式。情感勒索者知道怎样击中对方的要害,利用对方的弱点来控制对方。
对于情感勒索的具体表现形式,要如何应对,有一本书讲的比较透彻,这本书名字就叫《情感勒索》,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她是一名畅销书作者和演讲家,著有多本畅销书,在电台主持一挡脱口秀节目。
福沃德除了开了一间私人诊所外,也在南加州许多心理与医疗机构担任咨询师,帮助在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的人们。
《情感勒索》这本书主要讲了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情感障碍,一般情况下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的交往关系大多数存在着一些问题,也就是情感勒索。福沃德在书中详细讲述了勒索者和被勒索者有哪几种类型、行为特点、心理活动。
福沃德详细分析了这些现象并提出了应对方式。教导被勒索者如何正视自己的内心,逃离被勒索的处境,找到自己正常且健全的心理状态。
二情感勒索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都很在意别人的评价,特别是来自于自己在乎的人或者关系很亲密的人,会更难以承受,这时我们自己内在的评价功能就失去了作用,自我评价体系开始动摇,个人的自信被瓦解,价值体系和思维被影响。
如果评价者抱着另外的目的,那双方的相处很可能就进入了情感勒索模式,例如评价者说,这件事你不帮我,你这人真冷酷;你抛下我自己出去玩,真是自私等。评价者用冷酷、自私这些标签来定义对方,这时候评价者就是勒索者,被评价的就是被勒索者,这就是情感勒索。
对于情感勒索者来说,他会观察对方的容忍程度来决定自己行为的强度,如果被勒索者一味忍让,那他就会不断挑战底线。他从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己采取的方式,比方说冷暴力、辱骂、给对方造成自卑感、内疚感,让自己达到目的。这种行为不断地升级,直至对方无法承受。
对于被勒索者来说,为什么会陷入这种角色?大部分时候被勒索者总是试图将对方不合理的事情合理化,比方说在一段糟糕的亲密关系中,明明知道对方的行为或要求太过分了,还会自欺欺人地说:他是爱我的,他是在乎我才这样子对我。当人们将这种不合理想象成合理化,就已经把自己心里真实和健康的意图完全掩盖掉了。
严重的情感勒索会对被勒索者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比方说上篇中小文的自卑与失落直至患了抑郁症。并不是说每种疾病都和心理上的压力有关,但是有明显的证据表示:情绪和身体紧密相连,情绪低落可能导致人头晕、失眠、肠胃失调等。情感勒索所带给人的压力和情绪紧张,没有正规的发泄途径,都会在身体上表现出来。
三如何应对情感勒索?
想要逃离情感勒索者的心理攻势,我们要认识到一个事实:表面上看起来这些勒索是因你而起,实质上无关,它完全在于勒索者自己没有安全感,用勒索别人来让自己内心安定。
当我们在与人交往中感到困惑和自我怀疑时,心里都会有个疑惑的声音,来告诉人们事情的真相。比方说对方的要求合理吗?如果答应了是不是显得自己很没主见?虽然这个声音不一定悦耳,但只要愿意去倾听,就可以让人获得智慧、力量和勇气,就是这个声音守护着我们的完整性。
所以要学会关注内心的声音,采取有效措施让自己停止受勒索。
那么如何让自己停止受勒索?在《情感勒索》这本书中,福沃德提出了一个应对SOS。这是停下来(stop)、冷静观察(observe)、制定策略(stragegize)三个词的首字母。碰巧的也是国际求救信号。
停下来:是指当情感勒索者对我们提出要求时,不要立刻答应,学会使用拖延术。你可以这样回答:这件事我不太清楚,请让我考虑下。然后你可以把事情细致地分析一下,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冷静观察:首先是看清勒索者的真正意图,对方提出这种要求是否含有威胁、不耐烦等神态?在你没有立刻答应时他的反应怎样,表情和语调是否明显变的恶劣?你自己的感受又是怎样?是否有说服自己屈从于对方?如果回答是肯定是,那基本上可以断定这是一个情感勒索状态。
经过上面两个步骤后,就到了制定策略的时候,主要有以下几点。
非防御性沟通。
当别人威胁你时,你可以义正辞严地拒绝,坚定立场;当别人给你贴标签或进行负面评价时,记住最重要的是维护自己的决定,而不要因为标签让自己感觉愤怒或自卑,就选择妥协;当对方引诱你作出解释说明时,比方,问你为什么不帮我。这时不要试图通过解释来维护自己,而只需要告诉他你的决定就可以了。
化敌为友。
邀请对方解决问题,因为大部分人在参与到一项决策之中时,很乐意帮助对方达成这个方案。因为这种心理,他很有可能不再坚持自己不合理的要求。
条件交换。
条件交换能获得一种双赢的结果,容易被双方接受。当你接受某件事时,同时要求对方做出让步,这样一方面让对方知道你的底线原则,另一方面也减少了自己被勒索的程度。
当我们不再被别人的言行和情绪控制,学会关注内心的声音,并且自主选择是否接受对方的要求时,我们一定会改头换面,有一个全新的行为模式,同时也找回了真正的自我,远离被勒索的处境。
所有的“勒索犯”都擅长扮演弱者
他们最常用的伎俩就是无休止的拿“爱”当要挟条件
爱本身是用来粘合两个人及以上,将彼此的人生“共享”的博爱圣物
却被情感勒索犯当成了利益熏心“成全我牺牲你”的惯用武器
我想写到这里会有很多父母已经坐立不安想上来驳斥我几句:“你这样数落父母好像不懂得感恩”
我早已预料到我们作为父母的操控对象,会毫无悬念的遭到新一轮的情感勒索
而操控的手段依然离不开“爱”
我们在新一轮的勒索中又被强行贴上了“白眼狼”标签
同时我们还要对他们的极端摸黑儿行为照单全收
父母可能永远都不会承认自己有过失
在他们眼里要为这一切承担责任的是我们自己
名利他们来加冕
无畏我们来承受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总听父母说:勇于承认错误的人还是能成大气候的人
遗憾的事这句话长大之后就再也没听到过
“共情”本身是种温暖且善良的品质,会共情的人情感细腻,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但共情力太强的人,则会因为情绪过载拥有共情体质的人,无异于拥有了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交往中更为明显。
杰出的管理者,能凭借共情式的高情商沟通,带好团队,从而获得项目的成功和职场的晋升;
优秀的家长,通过与孩子的共情式陪伴及教育,让孩子在更加健康且阳光的环境下成长;
即使是普通人也会因为共情体质,更能感受身边人的情绪,从而处理好人际关系,获得好的人缘。因为过度共情和敏感,而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首先是很容易被负面信息的影响,产生替代性创伤。
替代性创伤,是一种接收到灾难、悲剧等负面资讯后,同理受害者,而产生的创伤反应。
面对人世间的悲剧,感到揪心,是正常的情绪。
但对于共情型体质的人来说,接收这些负面信息,意味着感受身临其境的煎熬。
长时间暴露在这类信息中,不及时疏解,就会损害心理健康,产生厌食、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在日常生活中,高共情者会像磁铁一样吸收各种情绪,经常因此扰乱内心的平衡。过度的共情, 会使人承受不必要的打扰,无法专注于工作和生活。共情型体质心里不舒服时,会自动忽略自己的感受,迁就他人,很容易遭遇情感勒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