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隐喻在英语文学中的运用|浅谈英汉食物隐喻中的异同

浅谈隐喻在英语文学中的运用|浅谈英汉食物隐喻中的异同,第1张

  摘 要本篇文章阐述了隐喻的具体内涵,详细分析了在英语文学中的隐喻所具有的功能和特点,并从中主要指出了隐喻的三大功能。这三个功能分别是丰富语言文学的表达功能、使英语文学的表达特征得到更好的把握、掌握认知的规律。

关键词隐喻;英语文学;运用

一、隐喻基本含义

“隐喻”从字面意思上来讲就是不明显的比喻,或者叫做“暗喻”;从它的功能上来说,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经历和理解另一种事物。隐喻不单纯是一个语言的问题,更是思维层面的重要问题;从结构上来说,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即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隐喻就是两域之间的潜在相似性和语义迁移的激活。

“明喻的简化形式是隐喻,将明喻缩减成一个词。这个词被放到一个不属于它的位置上,却好像就是它的位置。”隐喻分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隐喻是指有意识地以一种思想内容的名称替代为另一种思想内容,而广义的隐喻又叫根本隐喻或基本隐喻,它不仅仅是一种现象和修辞形式,更是语言的以及神话的概念得以表达的条件,是一种思维方式。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定义隐喻,说隐喻是将用于某一事物构成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这一转移可以是从种到属或者是从属到种,或根据类推的方式。部分学者这样对隐喻解读:“在日常的生活中,隐喻是到处存在的,他不仅仅存在于人们的语言表达中,而且也存在于行动和思维上。

二、隐喻的主要派别

1夸美纽斯所提出的关于“种子”的隐喻。所谓“种子”隐喻第一次是在《大教学论》中进行提出的,其所喻指的是“神圣可教性”使其成为认知思想的重要基础。在《大教学论》中,其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种子”隐喻进行分析。首先,其指出人是一切造物中最完备、最崇高、最美好的。其次,其提出了德行、博学、虔信三者种子,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从而使人更加敬爱上帝、领悟生活,依据道德规律进行生存。

2洛克提出的“白板说”隐喻。洛克对天赋观念持反对态度,其认为知识是后得的,而能力是天赋的。其将人心假定为白板,在上面原是没有标记的,主要靠外在力量进行塑造和雕琢。然而后来,经验在上面有了印痕,形成一定知识和观念,这就是所谓的“白板说”。其认为知识是后得的、能力是天赋的,强调对后天学习加以重视。在他看来,多数儿童的天性像柔软的蜡烛或者是没有痕迹的白板,认知者能够进行任意的塑造和涂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人,他们或有用或无用,或好或坏,大部分都是其认知决定的”。

3柏拉图提出的“洞穴中囚徒”的隐喻。柏拉图在隐喻运用中是娴熟的大师,其部分哲学思想和认知理念都是用隐喻进行表达的。在其《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三个隐喻来对理念论加以阐述,即线段之喻、太阳之喻、洞喻。所谓洞喻具有十分浓厚的哲学实现,其对认知本质以及受过认知人的本质进行了详细说明。

4苏格拉底提出的“产婆术”隐喻。作为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经验在先验观念的激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将隐晦的模糊观念进行理清,从而获取绝对的新知识。其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两种教学方法:第一步是进行一定的讽刺。他和各种人进行谈话,讨论这些人感兴趣的问题。第二步就是所谓的产婆术。这一步的主要作用为,使得对方能够发现自己认识混乱性,并对原有认识加以否定,在此基础上,引导其进行正确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得到真理性认识,以形成科学概念。

三、隐喻在英语文学中的主要功能

1使隐喻的研究内容得以丰富。语言学是一门以认知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而认知问题是关乎人的成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人的成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外在的身体以及社会身份的变化,二是个体内在的人生阅历的积累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人的成长和发展的表述有许多种方式方法,要想从整体上人的变化发展,并形成文字表述,就更加难上加难。科学的方法目前仅对事实做出外在的观察,它不能描述一个人的内在的世界,不能对内在世界进行质的把握。

2使语言学的本质更加透彻。隐喻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文主义特点和认知活动的文化意义。认知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难免要与一定的文化背景有关系。认知学者面对的是一个有意义的认知世界,不能完全属于科学世界的范围。认知隐喻要求个人对认知理念有正确的表达理解,这体现了厚实的文化意蕴及语言的生动感,可以弥补科学语言的不足。

3有利于认知理念的研究反思。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对隐喻的认知的价值就在于对认知活动的精神性、文化性、内在性有一个深刻的把握和呈现。我们探究隐喻的意蕴,不只是为了达到对认知的某种领悟和理解,也是对一个精神世界的探究。

参考文献:

[1]彭懿,白解红通感认知新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

[2]彭茂红隐喻与认知[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刘宇红臆喻研究的哲学视角[J]外国语,2005(3):47-51

色彩描写的作用如下:

1、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色彩描述,渗入作者的主观感受、意念和情感进行超现实的描述,构筑一种渗透和融合主观因素的色彩形象,能够为文学作品创设不同的情境,渲染不同的气氛。例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这俨然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绘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这是“点彩”式的诗歌境界。江水碧绿,衬得鸟羽更加洁白;山峦青翠,衬得艳红的花朵仿似要燃烧。

2、揭示主旨,观照社会。

色彩词的运用首先表现在作家对大自然景物的真实描绘中,他们选用缤纷的色彩调配成一幅幅色彩丰富的画面,通过对色彩的描述来确定作品中画面的基本色调,给作品染上恰当的底色,以达到为主题思想服务的目的。

3、凸现情感,寄寓褒贬。

以色彩词表现人物的心理,通过色彩直接寄寓作者的爱憎情感,色彩成了情感的载体。比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色彩,本是绘画用语。语言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接以色彩来描绘客观事物,却可以通过对色彩的描述,在读者脑海中唤起逼真清晰的视觉形象,产生对色彩的美感联想,从而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客观世界千变万化,现实生活五彩缤纷。作家们对色彩词有着独特的艺术追求,他们在作品中充分利用色彩词,从而达到烘托气氛、表露情感、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色彩的魅力是无穷的,色彩词的运用表明了作家对艺术、对美学的追求。色彩,不仅能使读者感受到优美的形象、新鲜的意境、动人的情趣,还可以为文章刻画人物、揭示主旨服务。可以这样说,色彩,就是思想。

一、运用色彩词确定基调,揭示主旨

色彩词的运用首先表现在作家对大自然景物的真实描绘中,他们选用缤纷的色彩调配成一幅幅色彩丰富的画面,通过对色彩的描述来确定作品中画面的基本色调,给作品染上恰当的底色,以达到为主题思想服务的目的。例如,巴金《海上日出》里面的一段文字:“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半边脸,红真是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这里,红色成为了显示主题的色调,红色与作者追求光明、向往光明的主观情感相吻合。作者借助对日出红色的描述,来突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赞美。其中活动着的红色寓意真切,使人感觉到新的生活就像活动的红色的日出一样,将要展现于人们的面前,使文章的主题骤然间鲜明生动起来。

二、借助色彩词展示人物命运和社会现实

色彩词不仅可以刻画景物,突出事物特征,渲染丰富意境,还可以刻画人物形象,把作者对人物的理解和对社会的批判统一起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故乡》里的两段描写中受到启发。一段是对少年闰土的描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一段是对老年闰土的描述:“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在前一段的描述中,天空是深蓝的,圆月是金黄的,一望无际的西瓜是碧绿色的,项上带的是银圈,手中捏的是钢叉。鲜明的色彩构成神奇的画面,这画面是美的,充满青春的活力,在一片艳丽柔和的色彩中,一个英俊可爱的少年闰土活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在后一段的描述中,闰土的脸是灰黄的,眼睛肿得通红,原先红活圆实的手像松树皮,这一切和先前的艳丽画面、英俊少年形成强烈的对比。作品通过带有感情内涵的色彩,揭示了反动的社会制度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农民的损害,并且表明了作者自己对农民在精神上所表现出来的麻木所感到的深深焦虑。作品通过色彩的不同,表明了闰土不同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所有这些,对表现人物形象、深化主题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以色彩词暗示人物的心理

以色彩词表现人物的心理,对刻画人物、烘托气氛具有直接的感染力。这里先以苏童的小说为例进行说明。苏童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具有变态的心理、扭曲的人格、悲剧的命运。他们生活在冷酷而又绝望的空间里,痛苦地挣扎着,其小说世界始终笼罩着阴沉的气氛。比如《舒家兄弟》中有一段:“涵萌蓝很蓝,舒农想起他偷窥过的女人都是蓝的,即使死去。舒农想起女人和死亡都是发蓝的。”这里的蓝色是暗淡而阴冷的色调,既象征女性的罪恶,又象征青春的悲哀,这种色调与人物阴冷灰暗的生存环境始终保持一致,使人物的命运更富于悲剧色彩。再如茅盾在《子夜》中描述吴荪甫的心理:“吴荪甫突然冷笑着高声大喊,一种铁青色的苦闷和失望,在他紫酱色的脸皮上泛出来。”铁青色是一种阴冷又恐怖的色彩,这种色彩泛在紫酱色的脸皮上,是一种浑浊又冷酷的颜色,它充分表明了吴荪甫面对工人罢工、世界产业凋敝又不甘心束手待毙时的复杂心理,作者充分运用了色彩的情感力量,从人物面部一刹那的表情,深入地揭示了吴荪甫色厉内荏的内心世界。

四、运用色彩的变化深层次刻画人物形象

以不同的色彩来描绘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对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在思想感情和命运的变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作者通过几段变化的肖像描写反映了她半生的遭遇。祥林嫂初进鲁家是:“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这是一个不幸的年轻守寡的农村妇女形象,“两颊却还是红的”说明祥林嫂的生活虽然十分艰难,但并没有失去青春活力和对生活的信心。当她第二次到鲁家时,“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这就巧妙地暗示了祥林嫂经历了再寡的悲痛后,在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当她怀着希望捐了门槛后,命运并没有改变,脸色变得“灰黑”,“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这些色彩的变化再一次说明了祥林嫂对生活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成了旧的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的牺牲品。当她沦落为乞丐以后、临死前夕:“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作者描绘祥林嫂肖像的色彩由明朗转变为晦暗,色调越来越冷,气氛也越来越阴郁。这种变换的色调既体现了人物命运的真实变化,又是对作品主题的深化。

五、通过色彩描述构筑色彩意象

色彩描述,除如实描述外,还可渗入作者的主观感受、意念和情感进行超现实的描述,构筑一种渗透和融合主观因素的色彩形象(即色彩意象)。例如老舍《骆驼祥子》中的一段:“一出了厢关,马上觉出空旷,树木削瘦地立在路旁,枝上连只鸟也没有。灰色的树木,灰色的土地,灰色的房屋,都静静的立在灰**的天空下。从这一片灰色望过去,看见那荒凉的西山。”老舍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向,来描述北方冬季大自然的色彩,将树木、土地、房屋、蓝天均蒙上了一层像铅一样死寂的灰色,组成了一幅灰色凝重的北方寒冬图,烘托出了一种空旷凄凉的孤寂和荒寒。而在这种作者精心构建的灰蒙蒙的色彩意象中,却能透视出祥子最终悲凉的境遇与心情。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色彩的有机运用和有机搭配对文章的表情达意、形象塑造、深化主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成功的色彩描述,不仅能生动明快地传达作品的主体理性信息,而且能在激发读者色彩美感的过程中,透现丰富的潜在的美感信息。但是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运用要适当、适度,有技巧、有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鲜明而变幻的色彩,反映出深刻的思想内容,表达人的特定思想情绪和特定的主观感受,真正起到烘托气氛、揭示主旨和丰富人物形象的作用。

(作者单位:新沂市第三中学)

  摘 要: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本要素,能部分反映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本文就英汉词法之间存在的几点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了其思维差异,阐述了研究英汉词汇差异对二语习得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词法差异 思维差异 对比分析

1.引言

众所周知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这两种语言在各自的发展中,产生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表达方式也有很大不同,词汇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异。

词汇作为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奠定语言的基础。因此一个人的词汇知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的语言能力。但不少二外学习者却发现掌握的词汇量越大并不意味着语言运用能力强。相反地还会出现用词不当、死搬硬套,学用脱节等现象。究其原因是学习者对词汇没有深入了解,对两者的差异缺乏比较。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和文化特色;思维方式又影响语言,引导并支配语言的发展。东西方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历史环境、经济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价值观的不同以及审美观、伦理观、时空观等方面的差异,使东西思维方式从总体上呈现不同的特征。这种思维的差异性影响了英汉语言的方方面面,包括了基本要素――词汇的构成和使用。

所以要学好外语,必须了解其特点,要了解特点,最有效的方法是与母语的特点作比较,加以科学对比,分析其差异的原因。尤其要利用对比分析法(contrastive analysis),排除母语思维的影响。词汇学习也不例外。

2.英汉词法差异对比及其原因

(1)物称与人称(impersonal vs personal)

英语较常用物称表达法,即不用人称来叙述,而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那是因为在西方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自然客体和人类主体是同等重要的,因此英美人很重视客体意识,客体意识体现在他们的表达方式中。

而汉语则重视主体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以“万物皆备于我”作主导,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

例如:What happened to you

你怎么了?

A great elevation overcame them

他们欣喜若狂。

英语用“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来表达,而汉语是“什么人怎么了”。

英语以抽象名词和无生命名词充当主语,却用人的行为做谓语,带有一些拟人(personification)的修辞色彩,反映了英语民族的幽默感。而汉语往往用人和比较确定的事物做主语。

例如: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点脚步声都没有。

Beijing has witnessed many great historical events

很多伟大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北京。

(2)综合和分析(synthetic vs analytic)

综合语的特征是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分析语的特征是不用形态变化而用别的,比如说词序和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形态变化、词序、虚词是表达语法的三种方法,出于主题的需要,我们只讨论英汉在形态变化的区别。

首先我们看看构词形态,英语词汇有大量的前缀和后缀,比如说human这个单词,就有数种词缀,包括inhuman, humanism, humanity, humanly, humanitarian等。汉语利用词缀构词仍处在发展中,无论在规模和数量上,都远不及英语。

接着是构形形态,汉语的代词没有形态变化,同一个词可以表示主格、宾格或所有格;同一个名词可以表示单数或复数;同一个动词可以表示过去、现在或将来。以“给”为例,英语对应的词有gives, gave, be giving, will give。而汉语没有这类变化,一般通过借助词语,安排词序,隐含意义从整体来把握。

因此,英汉在构词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英语是具有形态变化的半屈折词,具有典型的综合语特征(也有分析语的特征);汉语是缺形态变化的孤立语,是分析语的代表。

英汉构词在这一方面的差异同样体现了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即中国人习惯于综合概括,整体把握,不求形式分析和逻辑推理;而西方人则往往重个体成分的独立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强调形式分析和规则的制约。

还补充说明一点,汉语复合词构词法也有两点与英语不同:一是有不少词语以阴阳为序构成,如天地、男女、长幼等这些词体现了形式平衡,反映出汉民族的整体思维。而英民族的语言思维特性是二项式逻辑,强调非此即彼常常忽略中间价值。体现汉语思维特性的第二点是同义相构的现象比较多,如美好、道路、胡思乱想、循规蹈矩等。这些词语体现了汉民族求和谐、求对称平衡的思维模式。而英语中除了少数成语如“wear and tear”(磨损)和一些拟声词如“ding-dong”外很少有同义相构现象,这也体现了英民族重分析的特征。

(3)抽象和具体(abstractvsconcrete)

英语的抽象表达法主要见于大量使用抽象名词。英语丰富的词义虚化手段大大地增加了抽象名词的数量。这些手段主要是用虚化词缀构词。前缀和后缀都可以使词义虚化,其中后缀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比如,前缀:inter-互相:interplay,micro-微microcosm,trans-跨过transport,等等。后缀有表示状态、性质的-ness,-ity等,表示主义、特征的-ism等,表示身份、状态的-hood,-ship等。

而汉语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重直接描述和具体描述。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因此汉语也没有词缀这样的虚化手段。但是汉语中有丰富的形象词汇(如比喻、成语、谚语、歇后语等),汉语常常借助这类生动形象的词语来表达抽象的意思。如:

lack of perseverance三天晒鱼,两天晒网

with great eagerness如饥似渴

disintegration土崩瓦解

英语“虚”、“泛”、“暗”、“曲”、“隐”,通常用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微妙的情绪;而汉语“实”、“明”、“直”、“显”、“形”,措辞具体,涵义明确,叙事直接。英汉表达法在这方面的区别主要是由于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同:西方人重抽象的思维方式和中国人重具体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的偏好使英民族擅长于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往往通过对事物感性认识分析达到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而汉民族更习惯于使用具体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不太重视纯粹意义的抽象思维,注重直接经验,以感觉、知觉、表象为依据。

3总结

各民族在自己的文化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构词方式,同样的事物、现象,英汉两种语言都能完美地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实现。各种语言之所以有不同的表达效果,是因为受制于各自所处的文化环境,只能放在适合自身规律的方式中才能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在二外习的得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英汉词汇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准确判断其词义和内涵,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并运用词汇。比较分析法,对外语学习和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曾建平从词语看英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外语和外语研究,2002,(5)

[3]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外语和外语研究,2002,(2)

[4]汪德华英语思维方式对其语言、文字的影响外语和外语教学,2003,(3)

[5]彭家玉,扬贤玉英汉思维差异在语言上的折射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18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