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种热爱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本文通过描绘花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赞美了春天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劳作,奋然向前。
《春》描写细腻,富于情致盼春,是文章的开端。作者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连用两个“盼望着”,可见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是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你听,那春天的脚步声近了短短的十几个字,就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该文创作时间大约在1933年间。此时作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人生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
中心思想
该文的主题思想即对自由境界的向往。朱自清当时虽置身在污浊黑暗的旧中国,但他的心灵世界则是一片澄澈明净,他的精神依然昂奋向上。朱自清把他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将他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熔铸到文章中去。从而使整篇文章洋溢着浓浓的诗意,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春
表达了嫩柳在风中缓缓摆动,绵绵暖暖的春风轻轻地拂过面颊,既轻柔又细腻。
关于描写柳树刚发芽的诗句有:
1、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2、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3、新柳——宋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译文:百尺长的柳条轻拂过清澈明净的池塘,柳色尚且还不是深青的,只是浅浅的黄。柳条未必垂到了水中,是因为水中的柳影将它拉长了。
4、闺怨——唐王昌龄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闺阁中的**,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5、踏莎行——宋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译文: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也送走了你,你渐行渐远,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于是只好上楼远望你离去的方向,期盼能够早归。然而,映入眼帘的,只是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而你,更在遥远的青山之外,渺不可寻。
这是她纪念陈升的感情。1991年,一个好友介绍刘若英认识了台湾滚石乐队的著名歌手兼音乐制作人陈升。陈 升认定出水芙蓉般清纯的刘若英是个很有前途的歌手,立即邀请她到自己的工作室工作
这年3月,刘若英来到陈升的新园工作室担任制作助理。让人想不到的是,她在工作中悄悄爱上了才华横溢的陈升。其实,陈升也喜欢刘若英。每天下午的午间茶点陈升总是点奶茶 大家很好奇:“陈升,你怎么这么喜欢奶茶?”陈升笑着说:“因为奶茶有奶的芳香却 不像奶那么腻,有茶的清淡却不像茶那么涩,所以奶茶可以喝一辈子不会腻味。”陈升又 看着刘若英,半是打趣半是认真地说:“刘若英就像一杯奶茶!她虽然不算标准美女,但 就像杯温暖的奶茶,虽然没有红酒的高贵典雅,没有咖啡的精致摩登,却自有一种温润香 浓的芬芳。” 然而,除了对刘若英的赏识和怜爱,陈升似乎没有更多的举动,而刘若英又不敢直接向陈 升表白心迹。对于一个2l岁的少女来说,刘若英的感情遭遇是残酷的,她还没有享受恋爱
就已经失恋了。因为,她爱上一个不能说爱的男人———31岁的陈升已经是个有妻儿的人了。
他远在她情感的彼岸 为了忘记爱情的痛苦,刘若英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1991年9月,工作室给歌手黄 莺莺和艾敬录制专辑,因为母带没法办托运,必须派人送母带去北京录制。刘若英为了逃 避感情的苦闷,自告奋勇前往。
时值9月,北京秋高气爽,可刘若英的心里却下着失恋的滂沱大雨。圆满完成录制任务的那 个晚上,刘若英一个人跑到录音棚附近的一个小酒馆喝了二锅头,结果喝得烂醉。她借着 酒精的力量,给陈升打了长途电话,可是她依然没有勇气说出自己的爱。最终她在北京给 陈升发了一个快件:“或许我永远无法和你在一起,但我的心永远追随你……”
这封只有几句话的信给陈升不小的震撼。他是喜欢她的,可是他不能给她婚姻,那对她来 说太不公平,所以他不能接受她的爱。刘若英从北京回来后的一天晚上,陈升第一次约刘 若英出去走走。他们走到台北的新世界广场,广场上很多人在放风筝。晚霞中,陈升凝视 着刘若英,良久他叹了口气,意味深长地轻轻拍了拍刘若英的头说道:“你是个很有才华 的女孩,就像风筝,属于你的天空很高很高,你应该自由去飞翔,不要被我给你的天空局
限了。”刘若英坚定地说:“可风筝的线在你的手里,只要你拉一拉风筝的线,我无论飞 到哪里,都会回来的!”面对这样一个真性情女子,陈升不忍心说出更直接的话去伤害对 方,但他的沉默似乎给了刘若英某种希望。
陈升所能给予刘若英的就是对她事业上的支持和鼓励,他为刘若英写下了很多经典歌曲,
如《风筝》、《为爱痴狂》。1995年,陈升又向张艾嘉推荐刘若英演出《少女小渔》。《
少女小渔》为刘若英赢得1995年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从此,蛰伏多年的刘若英开始了事
业的腾飞阶段。很快,她出了第一张歌曲专辑《少女小渔的美丽哀愁》,从音乐制作助理
变成了一个独具人文气质的“才女歌手”。为了让刘若英在事业上有更大的发展,1996年 陈升主动中止了和刘若英的合同。
刘若英带着无限伤感和不舍离开了陈升的工作室,开始了与来自马来西亚的光良的合作, 由于两人的风格很接近,都是清纯路线,很快唱片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他永远只是她的“师父”
2002年,陈升和往常一样在台北举办跨年度演唱会。演出结束后,无数歌迷围着陈升 请他签名。这时,刘若英含情脉脉地走了过来。歌迷们认出了大名鼎鼎的刘若英,爆发出
更激动的喊声。刘若英站在陈升面前,当着所有人的面问道:“你能给我一个拥抱吗?” 这一声恳求像炸雷一样在歌迷中炸开,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只见陈升迟疑了一下,最终
只是用他那厚厚的手掌拍了拍刘若英的头。刘若英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下去,两行泪水刷地 流了下来。她全明白了,他要将与她的一生缘分都写成“师徒”二字。这么多年来,刘若 英参加了陈升的每一场演唱会,但是从此她将不再参加了。此后3年中,刘若英一直非常努 力。她除了在歌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更在演艺圈大放异彩,在不同的影展获得多次最佳 女主角奖项。除了唱歌、演**,她还开始了文学创作,2001年她出版了《一个人的KTV》
2004年又出版《下楼谈恋爱》。
2005年12月,刘若英和陈升同时应邀参加了侯佩岑主持的《桃色蛋白质》节目。虽然 她已是影后,她的风头远远盖过了陈升,但在陈升面前她就像个不知事的小女孩,始终 小心翼翼怕做错说错什么。刘若英跪着把自己的最新专辑送给陈升,却惨遭陈升的拒绝。 他批评刘若英说:“CD是歌手用生命换来的,怎么能随便送人?”一句话说得刘若英开始 啜泣。
主持节目的侯佩岑问陈升:“你喜欢刘若英吗?”所有的观众和主持人一起屏住了呼吸, 没想到陈升很直接地说:“我当然喜欢她,否则我为什么为她做这么多事情。”听了这句
话,刘若英哭得更厉害了。但是,陈升接着说:“现在她像风筝,不知已经飘到什么地方 刘若英闻听不禁失声大哭起来。她孩子般追问:“如果我飞远了,你可以拉拉线啊, 风筝的线永远在你的手里!你一拉线,我就会回来的!”陈升沉默片刻后说:“可是,我找 不到线了!”
整个节目中,刘若英不顾形象地哭哭笑笑,在陈升面前,她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 个节目播出后,这段缠绵凄美的恋情令无数观众唏嘘不已……
在桃色蛋白质中的一期访谈陈升和刘若英的节目。
这期节目其实是给刘若英的,陈升作为嘉宾参加,他们多年师徒,且很久没见。但实 际上主角从头到尾变成了陈升,因为刘若英一开场就崩溃了。整个节目,她基本没有办法 好好说话,只一直在哭,一直在哭。她喊他师父,可大家都看得出不仅仅是师父。陈升讲 话的时候,她抬起泪眼一瞬不瞬注视他,百转千徊。
陈升的话并不多,字字掂量。他所有的话都是对着刘若英说的。
他说:你不要把自己的专辑贸然送人,这不是名片,也不是你嫁入豪门的跳板。它是
付出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精神在里面的,不可以随便送给别人。
他说,一个有天分的女人,试图想要做强人,其实是蛮苦的。
他说,当在亚太影展,刘若英成为影后之后,我就对她说,你可以离开了,不要再黏
我。你有你的梦,我有我的事情要做。我会是那种永远都让你找不到的爸爸,而不是一个
每天问你是否回来吃饭的爸爸。你不会找到我的。
他说,你一个女人,永远不要对别人和盘托出。因为你将来是要嫁人的。如果都交出
去了,那么等结婚的时候,还拿什么留给你丈夫呢?
在台湾艺能界,有几个人是了出名的难搞,陈升位列前三。他极难得肯出镜,话又少
,且绝不会按采访者的意图进行。在节目里他拿了一杯红酒,偶尔喝一口,当刘若英哭到
进行不下去时,他就说,给你们唱首歌吧。奶茶要听什么?
刘若英说,风筝。
于是助理弹吉他,他伸着腿慢悠悠唱: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容易担心的小孩子。
他很少看她,看,就很专注。她一直努力忍着眼泪。
我是一个贪玩又自由的风筝,每天都会让你担忧。听到这里刘若英猝然一笑,表情可
怜而失措。当最后“所以我会在乌云来时,轻轻滑落在你怀中”时,陈升做了一个小小的
张开翅膀的手势。刘若英眼泪哗啦掉下来。 陈升说,她挑《风筝》这个歌是有道理的。我
记得她有一次在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打电话回来给我,说她在甘肃省的银川,她是和钮承
泽一起去拍戏。那时候电话都不是很流行。我接到电话是在办公室,她说她跟钮承泽开车
开了四五个钟头才找到一个电话,然后打回来,跟我报告说“我很好,我很好,我很好”
。——银川。那么远。后来我就把地图摊开来看,在办公室,在地图上找,甘肃省银川,
这么远。
所以她挑那个歌,风筝。她一开始就跟我说“如果,我有问题,你可不可以来找我?
”老实讲,萧言中,她跑那么远,我们怎么接得到呢?……你知道那个像小孩子拉风筝,
奶茶已经跑那么远、跑那么远、跑那么远……然后那个风筝掉下来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办
法接到了。佩岑,我接不到了,我接不到……
陈升摇着头,声音很慢。我接不到了。
刘若英狂哭,语无伦次:可是那根线还是没有断啊,它还在,它还在你的手上啊,就
算我掉下来了,你还是可以拉着那根线,一直找找找找找……就会找到我在哪里啊。
陈升微笑看她,你白痴啊,怎么可能呢?
整个节目里语陈升气起伏最大的一段话,是说刘若英的恋爱。
他说,我觉得只要是一个女生,就应该有一个罗里八嗦的、或者是个讨人厌的家伙,
随便,随便一个,去保护她。随便就好了——随便!只要有一个人可以去保护她。司机老
王啊或者什么的都可以,随便,可是,你现在是怎么了呢?——他对刘若英伸出双手,质
问她:你现在是怎么了呢?全世界的男人都死光了么?这是我最介意的一件事了! 刘若英
茫然失笑,无言以对。她垂下的眼睛里有绝望。或许她在想,既然应该有一个男人来保护
她,既然是随便、随便的一个就好,那为何,不可以是你呢?这种听起来关切至深的言语
,其实包含了多么置身事外的拒绝在里面。它不会令人宽慰,只会彻底心碎。
我很少看到这样失控的采访场面,掩饰的情感,深切的期望,刻意的距离,自始至终
的眼泪。刘若英如果不是在哭,就是冒出突兀的傻笑,或者环顾左右而言它。她的紧张和
手足无措十分明显。她一直对候佩岑说,我们很久没见了。我都很少见到他,他不肯见我
,也不肯来听我演唱会。他都不要见我。
陈升说,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事要做。我的事情还没有做完。你不会带动我的,你
今后要去的任何地方,其实都不关我的事了。你不会找到我。
陈升说,好了,我给你们唱歌吧。都不要哭了。
他在前奏阶段时候很认真的竖起指头,对候佩岑和刘若英说:不要再打扰我,OK?做
完这期节目我就闪了,佩岑,你不要再叫我来了,我很忙,我要去做我的事。奶茶,你也
去忙你大陆演唱会的事。我们大家再见,好吗?
刘若英扭过头勉强笑,勉强笑。
这么多年来,他对我讲的话我都记得。有时候我也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办法跟他一样
都做得到。刘若英说,看到他,我就会觉得很惭愧。但是真的我都有记得。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吧。呵呵我也喜欢刘若英。
题目很好想的,可以选个不重的。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再别康桥》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对康桥的依依不舍、留恋之情。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新月派代表诗人。
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扩展资料: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再别康桥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包括自豪、自信、自爱和自尊等等。互相比较而言,自豪是做事之后的自我评价,自信是做事之前的自我评价,自尊和自爱则是一直存在的自我评价。(属于“课程:交互设计方法”的用户体验方面的延伸阅读)
一、自豪体验
自豪体验,是个体把成功事件或积极事件,归因于自身能力或努力的结果时,所产生的一种积极的主观情绪体验。像“我很厉害吧?!”这样的话,就是自豪的表现。
(一)自豪的产生
1、产生:在自豪体验中,评价是一个核心指标,通常在目标达成或者任务成功完成时,在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基础上产生自豪。所以,自豪的产生机制有2个关键环节:a、取得成就;b、获得评价。
2、发展:社会比较在自豪感产生过程中也具有重要影响。公开成就的个体相比没有得到任何社会比较反馈的个体,会报告较高的自豪感。当个体出色完成任务时,会体验到更多自豪感。当得知他人在同样的任务上完成较差时,自豪感的程度更高。所以,更高的自豪感获得途径:a、成就公开;b、成就自我比较;c、成就他人比较。
3、抑制:消极评价、失败的结果都会产生消极的羞耻和内疚等情感体验,会暂时压制成功感和自豪感,但自豪感并不会消失。
(二)自豪的作用
1、自豪感使个体愿意按照社会价值期许的方式,付出努力去做出真实的成就,以引起他人对自我的关注。
2、自豪感会使人们产生责任感,努力成为有社会价值的人,激励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价值的要求。
3、自豪感会强化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当个体做了有利于他人的事情,就会得到积极的自我肯定,自豪感就会随之而产生,从而强化个体类似的行为。
所以,自豪感也属于道德情感。
(三)自豪的创新模式
1、成功+表扬模式。成就获得积极评价时,就会产生自豪。因此,要展示成就,并给予表扬。
2、传播分享模式:将成就公开传播,被大家看到知道,越来越多的点击、浏览量都会增加你的自豪。成长进步模式:不断取得进步,比以前越做越好,懂得越来越多,成就越来越大。领先他人模式:很多人比不过你,不断提示你有多少人落后你,你又超越了多少人。
3、逃离失败模式:尽量避免失败和消极评价,及时调整策略。在万一挫折时鼓励用户,并将失败原因归结为外因,如运气和任务难度。
4、角色扮演模式(社会责任模式):给用户安排有社会效益的、有责任感的任务,强化自豪和道德体验。
二、自信体验(进行中)
自信体验,是自我效能感,即对自己能否胜任的评价,是对自我的能力或技能的认知和评价,相信自己能够根据内心愿望而获得成功,是对自我办事能力的确信,是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像“这个简单、看我的”这些话,就是自信的表现。
(一)自信的产生
自信是基于对自己能力的判断,也是建立在过往经历基础上的,所以,用户曾经取得的成绩和成就,能够为他建立自信。
个体活动的结果(成与败)直接影响自信的建立和发展。一般说来,成功的经验能提高和增强自信,而失败的结果会使自信削弱或丧失。不断地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固的自信,这种自信不会因一时挫折而降低,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情境中去。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信。人们通常把行为的结果归因为努力、能力、运气和任务的难度。
替代性经验:个体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获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信,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他人的态度与期望:主要是指他人对个体的期望水平与信任程度。一般地说,他人对个体期望大,信任程度高,则会加强自信;反之,他人对个体期望小,信任程度低,则会使自信削弱。
(二)自信的作用
自信影响目标的设定。目标设定是自我调节的主要机制之一,个体选择自认为能加以有效应对的环境,而回避自感无法控制的环境。自信心越强,个体为自己设定目标的挑战性越强,对目标的承诺也越坚定 。
自信影响努力程度、持久力与耐力。对富有挑战性或革新性的创造活动而言,持久力和耐力是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坚强的自信心是创造者们的真正动力源,能让人在挫折环境中坚持下来,这对个体具有适应价值,而且对个体和社会具有发展的动力学意义。
自信决定了个体的应激状态、焦虑反应和抑郁的程度。这些情绪反应会影响个体的活动及其功能发挥。自信的人较少受消极情绪影响,而怀疑自己的人,则因强烈的消极情绪反应,会产生退缩等防御行为。所以自信调节着人的回避行为、焦虑唤醒及整个身心反应过程。
(三)自信的创新模式:
1、无尽成就模式:通过各种挑战的成功,让人产生我能应付各种局面的感觉,不断加强自信。
2、示范教程模式:提供可以模仿学习借鉴的示范案例,让人尝试走出第一步,让人产生“这个简单”“原来这样”“我也会”的想法。
3、粉丝追捧模式:利用好的机制,让每个人都能吸引粉丝,收获被人期望和信任的感觉。
三、自尊体验(进行中)
自尊体验,是指一种由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信、自爱、自重、自尊,并希望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
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对自我的积极的情感性体验,它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由自我效能或自我胜任(self-competence or self-efficacy)和自我悦纳或自爰(self-liking)两部分构成。注意:自尊并不必然具有社会比较意义,虽然自尊大部分为社会比较的结果;自尊是对“总体自我”的情感性体验。
(一)产生机制,影响自尊发展的因素
1、社会比较。虽然自尊不必然是社会比较的产物,但是社会比较对它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一般来说,“下向比较”可以获得高自尊,而“上向比较”则容易导致低自尊抑或卑,HW Marsh的“池塘蛙效应”(rog-pond effect)就说明了社会比较对个人自尊的影响:即人人倾向于愿做“小池塘里的一条大鱼”。
2、自我知觉。自尊是自我知觉到的情感性体验,因此自我知觉也影响个体自尊的发展。自我知觉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认知活动。影响我们知觉的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我们认为我们做了什么。
3、归因风格。很显然,积极的归因能够提升自尊,而消极的归因则会减损自尊。
4、他人的评价与态度。自尊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自我必须在他我中得到证实,他我在自我中才能得到确认。他人的评价与态度影响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因此也必然影响个体自尊的发展。
5、个体的价值观或价值取向。个体的价值观既是人生处世的定向司南,又是道德行为的指向罗盘。个体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成为个体衡量或评价事物的标准,在个体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起到“过滤器”的作用。价值观对个人的认知与行为具有的经常的导向性即为价值取向。
6、个体的自我期待与行为。个体对自我的期待决定了个体的行动方向并预定了行动结果,而个体的行为则导致了现实的行动结果。个体自我期待的行动结果如果与现实的行动结果一致或比较一致,自尊即为积极的,反之,若现实的结果不如预想的好,则个体将体验到挫折感,自尊水平也必然下降。
(二)作用机制
自尊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自我情感,它以深层次的心境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心理背景上,直接制约着人的情绪情感,间接影响人的活动动机,从而影响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自尊和学业成就,
自尊和人际关系,
自尊是某个人的关于被接纳和排斥的社会关系质量的一个指示物。作为人际关系计示器,自尊的功能是监控个体被别人接纳和排斥的程度并且促动人们以某种方式行动,使被排除或拒绝的可能性减少到最小程度。
自尊与心理健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