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雍正王朝》的应该都知道里面这样一个细节,那就是在十三阿哥胤祥去世以后,深受雍正帝赏识的大内侍卫‘张五哥’为何要放弃皇宫内的“富贵生活”,而偏要去给十三阿哥胤祥守陵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十三阿哥在世的时候对他很照顾吗?
实际上并不是,在笔者看来,张五哥这个人虽然表面看似忠厚老实,但实际上内心却是一个深知皇家政治套路的一个人。为何这么说呢?我们先跳开为十三阿哥胤祥守陵这件事,先来看一下张五哥第一次出场时的样子。
张五哥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是在江夏镇胡教头被杀之后,胡教头之死是胤禛等人做的,张五哥心里也很清楚,但是他并没有选择曝光,或者是通知他们的庄主刘八女,而是直接参与进了毁尸灭迹。张五哥之所以这样做,实际上是认为胤禛等人是不会将他处决灭口的,再者来说,如果胤禛等人没有将其杀害,那么他的命运事实上也就和胤禛的命运拴在一起了。
后来张五哥蒙冤入狱,正要处斩的时候,康熙帝却赶到现场将其救下。其实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了,张五哥实际上是和康熙有着一定关系的,虽说不是什么密探这样的人,但很可能在当年康熙途经江夏镇的时候就与其有联系了。
后来我们也知道了,张五哥被救下之后,得到了十三阿哥胤祥的举荐,最后顺利的在康熙跟前当了御前带刀侍卫。
但其实这里我们还是有问题的,皇帝身边的带刀侍卫是需要严格筛选的,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康熙之所以这样做,实际上还是因为康熙在以前见过张五哥,并且知道他是一个感恩之人,所以让他在自己身边当侍卫也未尝不可。
后来康熙帝在畅春园驾崩,张五哥还上演了一出“快马送金牌令箭”的好戏,不仅给邬思道送去了皇位最终继承人的消息,还去宗人府放出了十三阿哥胤祥,让其控制了丰台大营,保证了雍正的顺利继位。所以在雍正继位之后,张五哥自然成了雍正重用的人。
雍正八年,积劳成疾的十三阿哥胤祥去世,张五哥向雍正提出要去为其守陵。张五哥的这一举措,使得雍正更加的信任和赏识他。但是这对于张五哥来说,这却是一项自保的决定。
这个时候,雍正基本上已经消灭了全部政敌,八阿哥胤禩团伙已经被打倒,就连阻碍弘历继位的亲兄弟弘时也都被赐死了,而新政也在顺利的推行着。这个时候,张五哥已经完成了“使命”,早已对这些事情厌倦了,此外他也深知,雍正推行的新政虽然是为了江山社稷,但是其太过严苛,严重妨碍的利益集团的发展,所以过不了几年,这些新政大部分都得更换掉。
而当雍正朝的这些新政被新皇帝更换之后,自己作为前朝皇帝的跟班会不会受到新皇帝的打压呢?所以,与其这样不确定,还不如早点丢掉皇家侍卫的帽子,安心去守陵,急流勇退,最后也能得个善终。
所以,张五哥之所以选择去守陵,并不是真的感恩十三阿哥胤祥对他的恩情,实际上胤祥也没有给他多少的恩情。之所以要在自己的人生最高点选择隐退,实际上还是两个字——“自保”。
康熙皇帝之所以提拔张五哥,主要是看重张五哥的忠孝之道。
张五哥非常的孝顺,宁可自己被砍头,也不愿意牵连自己的老父亲。康熙皇帝非常欣赏张五哥,使用这样的人在身边,康熙皇帝非常的放心。张五哥成为死囚是因为报恩冒充任季安的名字顶罪。
再则康熙皇帝看到自己的儿子们为了皇位相互争斗,非常的寒心,希望用张五哥例子敲打自己的儿子们,希望他们懂得孝顺。而张五哥虽然有违法的一面,但他的精神特别难得可贵,始终想着父亲,惦念父亲,懂孝道;看在父亲的情面上去报恩,讲义气。
还有就是因为张五哥的武功非常好,符合贴身侍卫的标准,康熙皇帝身边的德楞泰和图里琛都是一流高手。康熙把张五哥放在身边,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为四爷和十三爷考虑。
张五哥担任了大内侍卫以后,确实非常的尽职尽责,对老十三胤祥非常的感激。在康熙皇帝弥留之际,张五哥把调兵金令的地点告诉了老四胤禛,老十三胤祥就是依靠金令控制了丰台大营的驻军,从而保证了老四胤禛顺利继位。
在老十三胤祥去世之后,张五哥辞去了大内侍卫的职位,表示愿意为十三爷守墓。从这一点能够看出,张五哥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与此同时,由于自己卷入了皇族内部争斗,知道了很多内幕,张五哥必须寻找安身立命的办法。选择守墓是最高的归宿,雍正皇帝也非常的放心。
一、老十三胤祥病逝:
老十三胤祥本来身体就不好,又经过老八胤禩八王议政逼宫这么一折腾,本就命悬一线的他终于口吐鲜血,倒了下去。
当雍正帝前来探望的时候,我们仔细看当时在场的人,其中有个道士模样的被弘昼扶着离开……
我们前面一篇文章刚刚分析过,这个道士就是当年在伯伦不归酒楼,给王文昭、尹继善、刘墨林三人算命的那个神秘道士。后来给雍正帝研制神秘药丸的也是他,他就是贾士芳,也是他想方设法延长了老十三胤祥一个时辰的寿命,这才有了后来老十三胤祥跟雍正帝的对话。
雍正帝一来就像老十三胤祥表明自己之所以要抄老八、老九、老十的家,完全是为了江山社稷。老十三胤祥终于也没有再坚持劝他对兄弟好一些,而是提醒他康熙帝说过的一句话:
“干大事者必须找替身放在第一位!”
雍正帝显然没有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反而讲弘历应该没问题,直到老十三胤祥说出万一弘历不能顺利继位呢?
这才让雍正帝陷入了深思,利用排除法先排除了弘昼,对于弘时,雍正帝就没有把握了,老十三胤祥临死前说了最后一句话:
“我总觉得,在他的身上有八哥的影子……”
再然后,就是郊外,雍正帝被乔引娣扶着,他的面前跪着张五哥,张五哥要放弃荣华富贵,要给老十三胤祥守陵,那么他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呢?
二、张五哥要给老十三胤祥守陵的原因(一):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十三胤祥对他有救命之恩,这毋庸置疑,当年在江夏镇,面对胡教头的威逼,最后也是老十三胤祥蹦过去,打倒了他们。再到后来的张五哥顶替死罪,也是阿兰找到了老十三胤祥,是老十三胤祥面见康熙帝劫法场救下的张五哥。
关于这个问题,张五哥直言不讳,不仅对老十三胤祥直言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当着康熙帝的面也讲自己的救命恩人是老十三胤祥,最后雍正帝赐他黄马褂的时候,他仍然讲:
“奴才的这条命,是十三爷救下来的!”
在剧中侠肝义胆的老十三胤祥号称“侠王”,所谓的“侠”之精神,就是指有能力的人,他不求回报地去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而且大都上升到了为国为民的层面,是一种追求最高自我的精神。
整部《雍正王朝》中,到处都是勾心斗角,唯有一个老十三胤祥一直维持本心不变,对于这么一个侠王,我们当然希望有人能感恩他!要说跟老十三胤祥比较像的,也只有张五哥,当年在江夏镇也是张五哥“违规”替老四胤禛一伙找房子。
在老十三胤祥第一次被圈禁的时候,康熙帝打算赏赐张五哥的时候,张五哥也是直言希望能放出老十三胤祥。
张五哥此行为,就是真情的流露,作为有始有终的重感情的张五哥,此时必须提出替老十三胤祥守陵,不然的话,他之前所说的老十三胤祥是恩人,难道是逢场作戏?
此举既能报答老十三胤祥的救命之恩,也能在雍正帝心中增加分量,试问在勾心斗角的争斗中,哪里还能找到这份感情?
三、
张五哥要给老十三胤祥守陵的原因(二):
如果大家把张五哥想象成很简单的一个人,就是单纯的报恩,那也是片面的,他也是一个有心计之人。
有人说在江夏镇的时候,张五哥完全是撞运气,他根本就不知道老四胤禛等人的身份!
要说一开始不知道,倒有情可原,可是在老四胤禛一伙打死了几个人之后,张五哥选择的不是报官,而是协助他们处理尸体:
“这房间后面就是河。”
他之所以这样选择,完全是因为老十三胤祥的一句话:
“四哥,这还了得,明天把地方官叫来!”
大家一定要注意这句话,从语气上讲,可不是赶紧主动到县衙报官,而是等到第二天,派人叫地方官前来,敢这样说话的人,能是一般的人吗?
所以后来张五哥才壮着胆子跟胡教头对着干,胡教头也疑惑的说了一句:
“好小子有种,老子早想收拾你了!”
一个早就想,也就透露了,张五哥其实在江夏镇已经遇到麻烦了,这次碰到了老四胤禛一伙,他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而且他确实也抓住了。
从他一身高超的武艺就可以看出,他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试问哪个平民有这么一身好武艺,他师父是谁?
所以,他是有目的接近老十三胤祥等人的,随着老十三胤祥的病逝,他心中也知道,自己的靠山倒了,再在这充满阴谋诡计的朝廷生存,确实不易,与其说是为了报恩,不如说是为了保命!
四、
张五哥要给老十三胤祥守陵的原因(三):
最后一个原因就在于张五哥已经看透了这一切,他可是历经两朝的御前侍卫,自然离不开他的精明和小心翼翼。
对待康熙帝的时候,他的策略就是说真话,康熙帝对朝局有足够的把控力,只要说真话,自然就能保自己没事。但是在雍正朝情况就不一样了,有时候说真话也不一定能自保,比如那些清流们。
作为皇帝的御前侍卫,他见过太多父子成仇,兄弟残杀,大臣算计的把戏了,从他替任季安顶罪开始,到阿哥们为争夺皇位斗争,即使康熙帝都传位给老四胤禛了,还是自己拿着金牌令箭交给了老十三胤祥,再到后来的八王议政逼宫……
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了厌烦,他更看重的是亲情,其实老十三胤祥从名义上讲还是他妹夫呢,最后老十三胤祥病逝前跟雍正帝对话时,就是阿兰哭泣着退下。
而且此时的雍正帝已经彻底挤破了老八胤禩的脓包,皇位是坐稳了,老十三胤祥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对于张五哥来说,基本也完成使命了。
看看那些手握权力不肯放下人的下场:
孙嘉诚是清官诤臣,结果呢?年羹尧年大将军多么威风,又是雍正帝的功臣,下场又如何?还有李绂,可是做到了直隶总督,又能怎样?上到廉亲王老八胤禩,还有老九胤禟、老十胤誐,还不是被抄家了?即使是田文镜,有多少官员背后盼着他死?当然张五哥守陵之后还有一个刘墨林,还不是做了替死鬼?
反而老十四胤禵,心灰意冷,安安稳稳给康熙帝守陵,反而活到了最后!
这对于已经了无牵挂的张五哥来讲,守陵反而是一件肥差!不然的话,雍正帝的新政得罪的那些人,谁能保证下一任皇帝还能坚持执行新政?谁能保证那些官员不会对雍正帝身边人下手?
张五哥不愿意当雍正的侍卫,一个原因是因为他内心真的是想给十三爷守墓,另一个原因是他已经当了两朝的御前侍卫,对这深宫之中的人情淡漠以及喧嚣的争权夺势感到厌倦了,他想归隐于平静的生活,所以他选择去给十三爷守墓。
张五哥内心真的想给十三爷守墓,是因为他对十三爷怀有敬畏之心,他尊重感恩十三爷,因为十三爷救他于危难之中,而且还捅出了刑部的惊天大案,张五哥对十三爷的侠义心肠感到敬佩。后来,张五哥的妹妹嫁给了十三爷,二人的关系可谓是亲上加亲,所以张五哥内心是心甘情愿为十三爷守墓的。
另一方面,张五哥可能也是看多了宫廷之中的斗争,觉得这深宫之中人情淡薄,他亲眼看着皇室子弟的争权夺势骨肉残杀,亲身经历了被冤枉被顶包去执行死刑。他觉得世态炎凉,还不如安安静静地陪着十三爷,守护他的陵墓,也守护住自己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我个人觉得张五哥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义士,因为十三爷对他有救命之恩,他一直都没有忘记恩情,最后还选择为十三爷守墓,这应该也是他对十三爷恩情的一种报答了。而且,张五哥选择为十三爷守墓,也说明他是一个不屑于权贵的人。总之,张五哥为人处世光明磊落,而且懂得知恩图报,这样干干净净地做人实在不应该遭受不该有的揣测。他选择为十三爷守墓,就是他人品的最见证了。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十分信任的年羹尧从一个威名显赫的大将军到后来被夺去大将军的官位,在当时远在西北手握数万重兵的大将军年羹尧,为什么会被当时的几个侍卫轻易的拿下呢?
年羹尧之所以会被几个侍卫轻易的拿下,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侍卫是雍正皇帝派来的,年羹尧是得雍正皇帝的提拔,才一步一步地有现在的这个地位,虽然年羹尧在军中嚣张跋扈,不可一世,但是对于雍正皇帝,年羹尧还是有敬畏之心的,这份敬畏之心,使得年羹尧对于雍正皇帝所派的侍卫有反抗,而且年羹尧对于这其中的缘由也十分清楚,自己确实也是有很多错的,不然雍正皇帝不会无缘无故的抓他。
年羹尧在军中的势力虽然大,但是选择依附于跟随年羹尧的将士们,只不过是因为年羹尧所处的地位,并不是敬重年羹尧这个人,因为年羹尧自从西北打了胜仗后,加上雍正皇帝的重用,年羹尧在军中不仅嚣张跋扈,而且还滥杀无辜,主要是有人不顺他意,他立马便杀掉不顺他意的这个人,军中的将士们对于年羹尧这个大将军也只是口服而心不服,就别提会帮助年羹尧去对抗朝廷。
还有就是以雍正皇帝的性格,雍正皇帝是经历过很多的争斗,才最终登上皇位,这就使得雍正皇帝,从内心中不会真正的相信身边的每一个人,雍正皇帝对李卫和邬先生都尚且如此,更何况远在西北手握重兵的年羹尧呢,他重用年羹尧一是因为年羹尧是跟随自己多年的门人,二是因为在雍正皇帝登基初期也确实无人可用,不得已才选择了年羹尧,年羹尧在早年间进京述职的时候,先是拿着礼物见了八阿哥胤禩他们,随后才去的四阿哥胤禛的府中,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后来四阿哥胤禛对于年羹尧也有所处罚,不过也从此埋下了不信任的因素。
雍正皇帝时常也会想起这个事来,自然对于年羹尧就变得不那么信任,即便心里对着年羹尧不信任,但是一方面还得用他来平定西北的战事,不过雍正皇帝还是悄悄地在年羹尧身边安插了很多的亲信,让这些人随时来报告年羹尧在军中的言行,雍正皇帝对于年羹尧的言行掌握得一清二楚,年羹尧对于这一切却并不知情。安排岳钟琪作为年羹尧的副手,想必也是雍正皇帝的安排,目的是让岳钟琪在军中锻炼,能够独当一面,从而最后取代年羹尧。
从后来岳钟琪担任军中主帅,年羹尧在听到属下奏报,感到意外的表情中,让也能看出,雍正皇帝对于扳倒年羹尧确实早有准备,从雍正皇帝在处理年羹尧的事情中,不得不佩服雍正皇帝的手段。
而年羹尧即便拥有十万大军,年羹尧也能几个侍卫轻易拿下的原因,还因为年羹尧觉得自己是雍正皇帝的亲信,自己又做了这么大的贡献,皇上是不会杀了他的,早晚还会给他官复原职的,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年羹尧即便是有谋反之心,他也没有反的资本,除了因为上面所说的军中的将士们不跟他一条心之外,还有就是因为他要钱没钱,要粮没粮,更没有正当的理由,年羹尧要是反,只有死路一条。
年羹尧之所以会落到如此的悲惨下场,也是他咎由自取,如果说年羹尧之前的大肆挥霍朝廷的钱财还有嚣张跋扈,雍正皇帝还有一定的容忍之外,在滥杀无辜这方面,雍正皇帝已经不能再忍,尤其是雍正皇帝所派的孙嘉诚被杀之后,使得朝中的文官们,对于年羹尧的恨意十分深,深到想要年羹尧死的地步。
本来年羹尧就因为自身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使得提拔他的雍正皇帝脸上无光,雍正皇帝对于年羹尧的恨意自然很多,虽然恨,这时候的年羹尧还是有用的,况且贸然的杀了他,就会证明之前对他的重用是错的,因此雍正皇帝即便心里有恨,还是在朝中力保年羹尧,可是就在之后,年羹尧居然就杀了他所派去的孙嘉诚,孙嘉诚是朝中的清流,也是诤臣,年羹尧杀了他之后,朝中大臣便在雍正皇帝面前,纷纷上奏,请求杀了年羹尧,雍正皇帝这个时候,为了安抚朝臣,自然是不再保年羹尧,不过怎么处理年羹尧,雍正皇帝还是有权力的。
因此之后的年羹尧先是被雍正皇帝派去的侍卫以及岳钟琪将军夺去了兵权,后来又被贬为了杭州将军,还有之后的被罚去看城门,原以为被贬到如此的年羹尧会有所反省,然而年羹尧并没有有所反省,反而对着周围的人说,当今的皇上是这么报答功臣的,年羹尧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和这样的想法,使得他后来的落得被赐死的下场。
年羹尧高估了自己在雍正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他也找错了自身的定位,因此才会有后来的结果。
《雍正王朝》中,胤禛继位后,八爷党一伙一直不服雍正,处处给雍正找麻烦。先是继位当晚极不情愿地承认雍正的帝位,紧接着胤俄在朝堂用放屁的方式抵制雍正,接下来十四阿哥大闹灵堂。刚刚继位的雍正,面对兄弟咄咄逼人的气势,是一忍再忍。
西北战事爆发后,雍正启用年羹尧,这让八爷党大失所望。十四阿哥如同狗急跳墙,先是到太后那儿找关系,事情没成就给雍正下套,指示老部下富宁安制造军内不和谐。面对这种局面,雍正给予年羹尧生杀予夺的大权,鼓励他用雷霆手段,顺利化解了这场内部军事裂痕。
九爷、十爷还有十四爷不甘心,齐聚伯伦楼制造谣言,在语言上抹黑雍正。消息传到宫里,雍正义愤填膺,胤禩赶紧去伯伦楼。此时是八爷党骨干内部关系最薄弱的时候,因为面对西北的战事,胤禩和胤禛是一条心,都想守住大清的江山,其他人就有点不服气了,最后八爷党内部出现不愉快。
雍正面对这些抹黑他的言论,派出九爷带着十名侍卫,一起前往西北。
一、辟谣。谣言说雍正重用汉人,不重用满人。雍正派出前往西北的人,全部是满人,这就可以让谣言不攻自破。
二、监视年羹尧。年羹尧杀伐果断,做事一直让雍正不能完全放心并且年羹尧的行为已经引起朝廷官员的不满。索取军费,狮子大开口;罢免官员,不经过朝廷,自己决断;西北战事虽然紧张,长期的消耗战已经让雍正坐不住了,想看看年羹尧到底有没有认真备战,有没有不法行为。
将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雍正作为领导担心年羹尧拥兵自重。年羹尧的二十万大军,可以消灭敌人,掉过头来也会反咬一口。
派去西北的人,都是能够直接上达天听的人,年羹尧的举动随时会传到雍正那里。
三、相互监督。十名侍卫是雍正的人,九爷是八爷党的人,年羹尧自成一派了,三方相互监督。
四、分化八爷党的力量。九爷是八爷党的智囊,鬼点子甚多,把他支开,胤禩如同少了一条胳膊。九爷去了西北,等同于成了人质。胤禩掌管着户部,负责西北的粮饷调度,可以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如今团队重要成员在雍正手里,他干活也会更加卖力,运送到西北的粮食会更加顺畅。八爷党的其他成员,也会暂时安分。
雍正的如意算盘打的好,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十个侍卫经不住诱惑与恐吓,先是被九爷用银票收买,接着又被年羹尧用军法降服。当雍正收到其他线人的情报时,也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