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是怎么吵架的?

文化人是怎么吵架的?,第1张

文化人吵架肯定不和平常人那样用一些粗鲁的言语,基本都是用一些比较隐晦的词语,听起来并没有多么恶心的话吵架和骂人,让人感觉这并不是一场吵架,而是一场知识与学术之间的交流。

在大学里面,尤其是一些文学类专业,那里面的人个个都是满腹经纶,饱读诗书,和这样的人相处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不自觉的被熏陶感染,一句脏话都说不出来,就连他们吵架的时候,用到的词语都能让你学到很多知识。我就很有幸见过一次文化人吵架,那一幕真是让我终身难忘。

记得还是在我大二上学期的时候,我们社团举办一个活动,当时策划都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几个部长聚在一起上料最后的执行方案,我们都知道在讨论问题的时候照片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在交流的过程当中也发生了一些冲突,有两个人意见不合,就开始各自争辩自己的想法,最后他们的情绪都有些控制不住,好好的交流变成吵架,正好他们两个人又都是文学院的,就都开始引用一些古诗词来暗示自己的想法,我们当时听得一脸懵逼,因为很多诗句我们听都没听说过,更别提知道它们的意思了,当时我也对这两个人刮目相看,心里不禁感叹:文化人吵架就是高大上!

那段活动交流的经历让我懂得了惹谁也不要惹文化人,要是一个文化人和你吵架的话,他在骂你可能你都不知道,让你连和他吵架的勇气都没有。

选择可以说是人生最为重大的课题之一,往往很多人在拥有相同经历,却因为不同的选择而走向完全不同的极端,就像曾经的一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每一次选择会将你的命运带向什么样的方向,虽然很多人都明白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对自己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总有很多人在各种原因下做出十分冲动的决定,如今要说道的就是一位女知青因为一句玩笑话,最终赌气嫁给了一位农民,如今已经过去了50年,当年冲动之举到如今究竟收获了怎样的人生呢?

小谨慎多制胜,感情冲动事多难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无数的知识分子走入了农村,成为了上山下乡的一员,而当时的大学生白启娴就是其中一员,带着对建设祖国的热血,在1968年刚刚毕业之后,她就来到了沧州的一个大队上做知青,那时候的白启娴刚刚毕业,不仅是有着知识分子的光环,同时她还是十分的漂亮有才,不仅在学习上十分的好,而且还有很多的个人才艺,唱歌、吹口琴这些都能拿得出手,那时候她到队上之后,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欢迎,毕竟这么有才的大学生都愿意来这里下乡,似乎自己也十分的有面子。

而且在白启娴熟悉这里之后,还时常会给他们表演一些节目,这不仅是带给了大家欢乐,更是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也让她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她,而在当时是倡导城乡结合,但是优秀的白启娴给人们是不一样的感受,似乎总觉得她依旧只是一个城里人,即便是在这里和大家都能够打成一片,但是他们本质上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的,因此在一次玩笑的过程中,就有人说:在农村工作不算结合,嫁给农民才是。

也就是这样的一个开头慢慢的就有人问她是否愿意嫁给农民,真正的融入到农村中,成为他们的一员,而此时的白启娴面对这样的话语,觉得自己下乡的初衷受到了质疑,而她自己也是年轻气盛,觉得不能这样“认输”,于是说自己是可以接受的,随后就有人提出了当时还单身的大队上记工员毕振远,问她是是否愿意同意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加上当时两个人也都年轻,而且毕振远也就比白启娴大了四岁,当时在很多人眼中他们也算是十分的般配了。

而白启娴也没有想到这样的话题慢慢的牵扯上了自己的终身,甚至有一种自己不答应就是看不起农民的意味,可以说是慢慢的骑虎难下,而她当时也不过20出头,在当时完全不了解他们所说的人的情况下,为了体现自己的下乡的真心,就顺势答应下来,完全没有想过在农村一个24岁没有成亲的单身汉,究竟是怎样的原因,加上她自己之前一直生活在城里,对于24岁没结婚也觉得十分的正常,因此并未多想。

也就是这样的一次玩笑,让白启娴可以说是用赌气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婚姻大事,父母在得知之后百般劝阻她,但是她在当时认为自己可以过好自己的生活的,她要用自己的生活去证明,城市与农村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加上她自己是读过书,在思想上是不同的,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思想与智慧去获得幸福,随后在1979年,他们两人就走入了婚姻生活,虽然是赌气一般的与毕振远结婚了,但是对于20岁的白启娴来说婚姻与爱情也是她非常期待的。

而所有的期待在婚后的生活中,一样一样的慢慢被打破了,他们在思想上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看法,生活方式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即便是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处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额白启娴也慢慢无法应对,他们两人可以说是经常吵架了,尤其是在农村的妇女由于读书少,对很多事情的认知度不高,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十分的低下,可以说很难有决定权,而受过新潮思想教育的白启娴是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明确的想法与规划的,这与丈夫大男子主义就有了剧烈的冲突,而且这样的冲突是完全无法调和的。

随后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慢慢的走到了冰点,甚至在孩子出生之后,白启娴便带着孩子直接去了教师公寓居住,但是农村是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八卦,毕竟他们的生存的地方每天都是一样的土地,一样的天,看到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相处,几乎就成为家家户户茶余饭后的消遣,尤其是白启娴与丈夫分居,在当时的农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爆炸大新闻,没多久就整个村子的人都慢慢的知道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不和睦,以及白启娴独自搬走的事情。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关于白启娴的八卦就开始流传,自古以来“寡妇门前是非多”说的就是单身女子非常容易招惹是非,因为即便是和陌生人说一句话,也可能被人添油加醋,变成了一个人们难以想象的事件,而白启娴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由于她是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慢慢的人们就想起她曾经是一位知识分子,她如今搬出去是不是就是因为看不上丈夫呢。

传言总是别人说一分慢慢的就变成了十分,就这样慢慢的演变成为了白启娴独自搬出去是是为了和别人在一起,这样一个又一个消息,让本身就十分大男子主义的毕振远坐不住了,他也开始怀疑这些流言可能是真的,毕竟他明白自己是真的配不上白启娴,当初能够在一起真的是有着很大的巧合,但是不管怎样白启娴已经是他的妻子了,怎么能够做这样的事情呢。

都说“三人成虎”而她的丈夫也就是在这样的猜忌中,慢慢的将流言变成了心中的事实,于是白启娴的丈夫开始对白启娴进行家暴,可以说让她十分不幸的婚姻生活再一次雪上加霜,面对生活的重担,丈夫的家暴,白启娴的生活几乎是陷入了绝望,尤其是在那个年代对于家暴并没有什么有效的手段,而且在农村还十分常见,几乎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伸张的希望。

在这样痛苦绝望的生活中,白启娴在三十来岁的时候就患上了慢性肾炎,面对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白启娴决定放弃这段让她痛苦的婚姻,这对她来说已经成为了自己最后的退路,但是这样的退路在丈夫看来是完全无法容忍的,毕竟在农村离婚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因此毕振远完全不同意离婚,不得已的情况下白启娴采用了法律途径,通过法院申请离婚,最终法院判决了他们离婚,似乎事情到这里就可以说是告一段落了。

这位隐忍而坚强的女性看着自己的孩子在慢慢的长大,最终还是放弃了离婚的念头,但是一个人的劣根性是无法改变的,她依旧生活在家暴之中,最后在38岁的时候,她在一场意外中结束生命,为她曾经的一个冲动决定画上了句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8702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3
下一篇2023-10-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