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说了什么?

金刚经说了什么?,第1张

《金刚经》主要说的是发度尽一切众生之大心。在梵文中,佛陀是觉悟者的意思。小乘以自觉为终极,而大乘的菩萨不仅要自觉,更要“觉他”,故其终极目标定位在和一切众生成就佛果的广大境界。根据佛教的哲学基础缘起论,凡因条件关系而形成的事物, 都不存在绝对不变的实体(自性)。

因此,要以空观的智慧,破除在“我”、“众生”、“佛”之间的人为分别。故要尽己所能广度众生,但不要执着于“我”在帮助众生中具有多大的功德。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业。

《金刚经》的由来

相传是释迦牟尼佛在祗树给孤独园为须菩提尊者而宣说的经典,南北朝时代的开善智藏大师持诵金刚经多有灵验感应,唐朝以后的僧人,将本经视为阐扬佛性密意的经典,更因为禅宗各祖师的提倡,地位甚高,唐玄宗敕定《孝经》、《道德经》、《金刚经》为三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亲自为此三经作注。

宋代公家则以《金刚经》测验僧侣。明成祖因国师临济宗的姚道衍之请,集僧俗二界善知识作《金刚经解》。

033→三三签→中签→古人→咬金聘仁贵→未宫

诗曰

内藏无价宝和珍 得玉何须外界寻

不如等待高人识 宽心犹且更宽心

诗意→此卦藏玉外寻之象 凡事待时可也

解曰 内藏金玉 不识外寻 遇贵指引 不须劳心

家宅→祈保

自身→安

求财→守待

交易→迟

婚姻→就

六甲→男

行人→阻

田蚕→半熟

六畜→旺

寻人→劳

公讼→搁

移徙→吉

失物→北方

疾病→遇良医

山坟→宜改

故事

■咬金聘仁贵

薛仁贵于山上午睡 突见程咬金路过被虎追

仁贵打虎 救了咬金

程咬金给令箭一枝 著仁贵投军

薛仁贵后成唐朝名将 程咬金为唐之开胝功臣

喻有宝之人 终有出头之日

内藏金玉 不识外寻 遇贵指引 不须劳心

 《金刚经》读后感

 要在阅习经典时,日渐规范自己的言行也是非常重要的。就好比吃东西前要洗手的意义一样! 经文中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并为他人演说,其福德不可思量。读诵可以,但受持二字最难。道理虽明白了,但要转化为思想和行为那就更需要勇气和恒心(善护念)

 这本书有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等不同人感兴趣的话题。一来因为是读后感,二来是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局限,所以就不全面展开。

 (一)从 生命的形态开始来入手,我们无法想像死后会是什么样,所以只能依托各种宗教来解释这个问题,现代哲学,现代科学还没有能力来解决和解释。所以不管你想不想这个问题,它都在那里。很多人说好好的,想这玩意干嘛那只是暂时逃避,终究那一天还是会来到,正如经文所说:人一生如露亦如电。我们死后成为鬼的可能很大,但鬼非鬼,是名义上的鬼!(经文里说: A非A,是名A),鬼它是永恒的吗会怎么转变原文形容众生:若胎生,若卵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作为读后感,也不展开,有兴趣的可以翻阅,百度。

 (二) 各个宗教的见解,一定都各有独到之处,但不管信解的过程是如何产生的,个人认为辨析最为重要,否则与“迷信”无差别。记得前年在拉萨的色拉寺看到群僧辩经,这也是佛教为历朝文人所信奉,流传至今的原因。同样西方很多近代科学家就有因辨析怀疑神权,而遭迫害和牺牲,比如伽利略,布鲁若,哥白尼等。所以敢于怀疑和被怀疑,这才是真正的经典,中国的禅宗便是如此。

 (三) 我们看问题都是以人(也就是我)的立场开始的:认为这样,那样,比如认为蛇可怕,熊猫可爱,可熊猫和蛇自己可怕可爱吗相反它们觉得人很可怕!同样,人认为有外星人,认为有鬼魂,认为有神仙,认为生命是空的,实的,等等。都是以人和我的观点来看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个就住了一个我相,我见的观念,所以得出的结论未必是正确,显然没有跳出来看问题,相对宇宙来说,人类的知解,好比井底之蛙。在天地的眼里,人和祭祀用的刍狗(稻草扎的狗)没什么分别,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释迦摩尼佛就让大家从放下我见,放下自我开始,如果没有了我就没有了很多痛苦烦恼,知解也就慢慢走向正确!但大多数人害怕失去自我,我也是!

 (四) 一个想法,用文字很难表达,即使说出来,也只能表达10%,别人理解你的意思时又打折扣,所以我们用语言表达时还要用眼神和动作。所以误会也从言语开始,有时候发现说出的话,并不是自己的意思,但话却已经说出口。释迦摩尼佛的表述精简到位,但他最后说他无法可说,因为实在没有办法用文字语言来穷真相。为什么这么说比如宇宙的速度,维度,我们根本无法用大脑来想像。霍金那样的科学家也只是探取了宇宙海洋的一粒沙子而已,最近说关于之前黑洞的观点有错误。所以我们人类的眼睛虹膜只能看到三维空间的事物,佛说宇宙至少有十个维度,对于四维我们人类已无法识别,何况更高维度。所以我们说在找外星人,但外星人可能在研究“人类细菌”,就像细菌感觉不到人类一样。

 (五)《金刚经》原文: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从不住心开始,有些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忘记它。第2天就让它空掉,烦恼也就没了。我们昨天心里恨一个人,但到今天就该忘记了,或时间长的,2年3年也该忘记了,原来存储恨的地方,现在空了,烦恼就没有了。一笑抿恩仇,像闪电一样的肉体生命,多大的事情。

 (六)A非A是名A,所以佛非佛,是名佛。空也非空,是名空,因为有了我们这个真实的存在,才会体现有虚空。所以我目前不认为什么都是空的,不然还上班干嘛,在家等死算了,反正是空的。释迦摩尼在世时,和普通人一样,吃好饭坐在那讲法。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所以《金刚经》并没有说什么都是空的。相反是因为有,才相对出来这么一个空。易经的阴和阳也是这样一个道理。比如当我们失去我们这个曾经拥有的肉体时,我们的灵魂回过头来看着自己的身体时,才体会出来相对的一个空。

 (七)《金刚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入邪道,不能见如来。看过林语堂写的一本散文《人生不过如此》,他是这样形容他那个时代(100年前),国人对于佛教有种既相信又怀疑的心态。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烧香拜佛犹如交易的很多,直接的,含蓄的,具体就不展开了。所以我们可能见到佛的形象吗可能因为恳求佛祖保佑而得到什么我目前认为只有通过研习,辨析经典,从而使自己内心得到升华,从而理解真相,完善自己的言行。

 (八)有人如果做到了没有了我见,没有了偏见后。这个时候你去做好事,去布施。就开始走向佛所说的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的道路上去了。那确实是一种境界,普通人只能想像,所以知道了,并不一定做得到,这当中有段过程叫:修行!

 (八)去潜心阅读学习一部宗教经典,如果你说自己是光从哲学,人文,宇宙观,生命科学,文学的角度为出发点的话,那可能有点苍白。也许你自己也不知道,其中可能包含了某种名的宗教情结在里面。每个人都有一种情结,各式各样的,但唯独宗教情结是最为神秘和莫解的,不论你信仰或正在信仰某个宗教中。

 (九)道家的想法是:爬山不一定非要到高峰,半山腰的风景同样独道!所以我选择发发微信,非常希望遇到有同样见解或不同意见的朋友来探讨。我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想法,暂时可以把学些当成哲学,生命科学,宗教,宇宙观等任何一种形式来看待!

 金刚经读后感

 世间并没有一个叫做极乐世界的地方,但极乐世界却无处不在;世间并没有地狱,但地狱却无所不在。万物并非真有,缘起的那一刻名有,但也并非真无,缘灭那一刻名无,但有无相生,无论生是有或是无,其性本空,都是虚相,相同的东西,不同的缘法,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认知,世间没有任何一样恒定不变的东西,这就验证了“凡所有相,皆本虚妄”。

 我们通过眼耳鼻身意来感知这个世间,来摄取外相,一般人认为是六根控制我们的心,要六根清静了,心才能清静,其实不然,心清净六根自然就清静了,修行的初期我们需要持戒,持戒是辅导,为的是能更好的回观自己的心,心才是主导,可以说,心外无物又无法,要成正果,所有相都要破,即使是佛相和法相,所有我们能感知的东西都是众缘和合的结果。

 我们住在舒适的房子里,不过是要符合世俗的要求,面积要够大,通风够好,视线要够远,装修够富丽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继承,说到底还是对知识的执着。要想求得解脱,一方面我们不要有任何执着,执着是痛苦的根,执着金钱就会被金钱所奴役,执着美食就会被美食所奴役,执着身体就会被身体所奴役,世事无常,任何缘都可能离我们而去或从不曾到来,所以执着会使人不自在,不自在就是痛苦,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要想真正的离苦得乐就得远离所有相,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世间万物并无自性实体,自身并无好与坏,美和丑,由此产生的苦和乐是一种心理感受,是心念,地狱对佛来讲也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对地狱众生来讲仍是地狱,所以沉沦了了就易堕落,清静了才能超越。

 我想到了本人的境遇,我在40岁以前性子很急,心浮气躁,同时工作也比较繁忙,所以40岁以前我几乎没有见过花开,也没有闻过花香,其实,年年岁岁花相似,本人六根健全,怎么可能没有见过花开,是因心中无花,即使花入眼帘仍无缘相见,更别提花香了,其它万物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心清净了,才能感知一切,其实花一直都在心中,要等你觉悟到这就是花,这时候才能称之为心中有花,不止是花,所有的善恶美丑等等等等都在我们心中,人活着觉悟是没有终点的,觉悟就是要以法为准则来学习来训练发心,否则就是愚痴了,所谓一切善法皆为佛法,所以佛法并不狭隘。心中有花业果一旦成熟就能见花,获得的这种快乐是内在的,花的存在与否不重要,花是妄相,是心的印射,快乐的源泉是心中有花即能见花,此时的快乐是真实的,因为她不依赖任何外在条件而存在,我们要尝试着学会欣赏万物,这样心会慢慢远离嗔恨变得细腻柔软,慈悲宽容,这就是离苦得乐的开端,并不虚幻,人生的各种际遇不过如此。现在的社会,像我这样被现代忙碌生活而蒙蔽了心智的还大有人在。所以学佛讲起心动念,缘起是在心里,外在的条件不过是助因。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修法就是要让自己有一颗纯善的心,无时不刻都能心存善念,我给世间以至善,世间还我以至美,这是基本的因果,禅曰明心见性,拥有一颗明心就能散发出无穷的力量,不会被错误的导向,更不会迷惑,才能让我们的生活自在圆满,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既然万物皆本虚妄,那何必要执着一个个根本不存在的外相,我们此生为人甚是难得,因为人最容易开启自性的大门,在六道中人离佛最近,每个人心中都有纯正的佛性,佛就在那一念之间,但人的身体终究也只是妄相,必将逝去,所以要懂得珍惜。所谓佛就是彻底的觉悟者,因没有执着,分别和妄想,所以每一念都是快乐的,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快乐都不曾增减,其曰极乐。其实快乐已经在我们心中,就等着我们去觉悟,等着缘分去触发,但无明遮蔽了我们的智慧,让快乐渐行渐远,更多的人只能在痛苦中轮回。世间的人们对外在的事物太过关注,要学习怎样把焦点从外部转移到内部来,正本清源,灭去无明,追求真实的自我,让我们随缘的同时更加惜缘,让我们更加精进努力,净土在我心中,红尘就是净土,善念在我心中,当下就是极乐世界,我在我心中,此岸即是彼岸,那是多么美妙的境界呀。

 金刚经读后感

 《金刚经》时,只觉得它神秘。在读完它时,感觉到了一种无物。金刚经只不过千余字,但它所含有的内容却很丰富,不然也不会有仅千字的经文,需五万字的讲解了。静下心好好看看,其实金刚经的篇幅短小,主题集中,并不难解。读经,个人的体会是勿将佛、菩萨、罗汉等看成神话,须把他们当作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看待。他们所说,所谈的“经典”、理论、主义等,虽然有深奥之处,但丝毫不比任何人类现存的其他理论更为复杂和难以理解。而且,如果仅仅取金刚经这篇仅有数千字的“对话录”来看,其所包容的内容更是有限。在这部经典中没有谈论佛教常说的因果、轮回、五蕴、八识、等等,整篇经文用各种表述所反复强调的只是一个主题。当然可能这个主题比其他各种佛学概念更为接近佛学的核心地带,这个主题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音译为“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金刚经》中的禅学智慧很多,但主要宗旨是讲“空”的哲理。提出了“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 无相就是破除一切相,不住一切相,把虚妄的假相打破。才能不被外境所迷惑,认识到自心的本来面貌。 无我就是打破我执,认识到”我“的空性,我本无我,四大假合 无住就是于法无所住。无论善恶,一切事情都是过眼云烟,都不能放在心中,如果执著于色,身,香,味,触,法之上生意念,就要受到六尘所蒙蔽。金刚般若就是无所执,无所得的妙智慧。

 而何为菩提心,佛经当中自然没有明确的定义。我心中所谓菩提心,是指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而起的布施之心。菩萨是大乘佛教特有的修行者的称谓,已经能够参透和理解佛法,并进一步践行和传播佛法的人,是从罗汉到佛的中间阶段。布施是菩萨践行和传播佛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如施舍财物,讲经传道都算布施。

 禅宗以修心为主,而《金刚经》中修行的根本也在修心,一切问题都围绕”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展开,而且《金刚经》认为,众生自心本来是清净的,《金刚经》破除了诸相,把修行的根本落在”无所住而生其心“上,只要做到了,无住生心,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随缘自在,就可以扫除一切虚妄。达到触处皆春的境界。 菩提心产生和维持的方法就是”不著相“,具体说就是不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一切相。这里首先有必要解释”不著“和”相“两个概念,所谓”相“以哲学术语来说就是一切表象和观念(包括一切感觉经验和理性抽象),”著“则是各种态度的总和,对这些表象和观念的相信、怀疑、认可、反对、注意、排斥、肯定、否定等一切都是”著“的具体表现形式。其次有必要解释的是”寿者相“这个概念,老子的《道德经》有云:”死而不亡者寿“,可能就是”寿者相“的中文词源,死而不亡者可以理解为”灵魂“,在这里与”众生相“相对,我个人将其理解为是一种”鬼与神的表象与观念“。佛教是无神论也可以在这里找到依据,神的相也是相,不可著。

 佛告诉须菩提,如果菩萨著了我、人、众生、寿者等相”即非菩萨“,更不用说有菩提心了。所以菩萨布施的时候应当不住相布施,无所住而生其菩提心。在这里佛只是给出了结论,并未论证”为什么著相了就不是菩萨“。佛在此处只留下两段意味深长的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又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的意思可能是讲,若著相就不是佛弟子,是入了邪道,根本理解不了佛法。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著不著相是佛教和邪教的分水岭就可以了。 佛祖同样在在金刚经中,直截了当点醒我们:对待有相,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对待空相,我们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里的应无所住破的是有相;而生其心,破的正是空相。一切都空了,无所住了,却生出心来,此心妙也不妙换句话说,到了破得再无能破的境界后,想想看,千破万破,唯有破尽一切有相、一切空相的那个金刚不破。破除万相,此金刚顿现眼前。此金刚何也那便是真心,便是自性。露出这不破的金刚心来,何有敢有何空敢有何何敢有谁敢不粉碎谁敢不称臣所以,金刚经,以顿悟金刚真心为归宿,为目标。金刚一出,十方粉碎,天下归焉。一部金刚经便是向众生宣告:天上天下,唯我金刚心独尊,惟我金刚如如不动。

 佛祖说佛法,不靠论证来,靠的是实证来。佛祖也说法,但说的是自己证得的诸法实相。怕众生不解,不断举例说明,但说的还是自己亲自所证的境界,佛法不靠思得,不靠议得,只靠修行,在心上去实证而得。所以,佛法不可纸上谈兵,不可论证,只可心上实证。实证就是靠心上修行证得。未修成佛前,我们实证不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这时,怎样做才如法呢一方面,我们可相信老佛祖的判断。要信入。也即相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祖说的佛法,不需向我们这些凡夫证明。事实上也不可能证明。佛法乃是心法。心之境界,如何向人证明信入,可是大根器人才能做到的。另一方面,佛祖在此经结尾,教导我们,可观入。也就是把眼下当成梦、幻、泡、影、露、电去观。当成梦幻去观,当然便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了。这时,虽是以梦做比去当成,但能持之以恒,必起妙用。

 金刚经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便是不住相。我们一定要明白,事实上,佛也好,众生也罢,任谁也是不能住相的。别以为众生真的住相,佛也没有住相的能力,何况众生住相,是众生自以为住相,是众生错以为住相了,所以,佛祖说众生住相是妄想。修佛便是把这有相可住的妄想破掉,让众生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事实。修佛,是让我们不住相,而去住性,即住真心,事实上,谁不住真心了都住真心的,凡夫也住真心的,只是凡夫错认自己住相,错认不住真心而已。性相一如不二,真心妄想也是一如不二,只是凡夫错认它们是二不是一而已,这错认,便是妄想。

 佛告诉我们,不著相就是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佛的难处在于,什么都不肯定什么都不否定的态度所导致的悖论。因为当你说”什么都不能肯定,什么都不能否定“的时候,你恰恰在肯定和否定。所以佛只能告诉我们:”我所说的肯定和否定,不是真的肯定和否定,叫做肯定和否定而已。“

 所以,佛祖反复强调,不要太介意佛法所说,否则也是著相;另一方面,也不要太不介意不是佛法所说的,否则也是著相。非法相不可取,法相也不可取,取法相是著相,取非法相也是著相。(”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谓佛法,即非佛法。“”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一切有为法,如幻如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自古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每个人读经时,因所处层次不一样,感想与境界便不一样。就如看一幅画,一个农夫,一个学者,一个画家,感受不一样,是正常的。谁的感受都可说出来,那仅是说的自己感受,别以为谁都得这样想。千想万想,可画之本意是不变的。达画之本意才是目的。画家自己也明白,自己确实清楚自己在画什么,这便是本意。可让看画者去理解,当然便是万人万解。

 我不是画家,我是个观者,谈的是自己想法,和画家的真实想法不一定吻合。但写出来时,在此时此地,我认为是吻合的,我便这样记下来。有一天,我又觉得不吻合,我还会改的。我不会以我的是非为是非,我不会忠于我自己。追求本心,何为有为,何为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在这花花世界中,繁荣冷落,欢颜悲泣,新旧交替,对于凡夫的我,早已感知和认可了。而水月道场,空花佛事,前尘来生,却是那么无明。

 如果注意马路上每个人,不同的表情,各异的穿着和举止,还有车流如龙,树影婆娑,高高低低的建筑物和附着在上面的五彩霓虹,一切都确实地存在着。诚然逝者如斯,这一刻过去了,就不会再有,但是我仍可以站在不随这一刻消失的踏实的土地上。我想,任何宗教都是对未知奥秘的探索,都是从”人“的角度阐述处世的哲学,而佛学又是对中华民族影响广泛而深刻的一门,其中必然有精深的道理让历史的风尘未能将其烟灭吧。我可能是与佛有缘的人,但却不是颇具慧根的人,对于此经,在没有确实求证之前,只能做理性考量了。暂放下信与疑,道出诸多感想。一切都是迷幻,我所在的世界,有着自己的快乐。不曾迷恋,又怎会放下。又如何达到凡有所相,皆是虚妄。

 《金刚经》读后感

 从长假前开始,尽量与每天读一遍《金刚经》,我把这个事情分享给一些家人和朋友,认同的感觉现在开始注重自我修养提高,不认同的觉得开始有些迷信了。然而从本心来说,我每天读金刚经只是为了能够达到一种大的心量的境界,也就是不因为一些小的事情,而烦心。工作生活的很多事情,事情发生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很大,但是等到真的回过头了想想,却发觉其实有些太过于执迷这些细节的东西。

 譬如一件事情没做好,常会去寻找原因而怪罪,然而其实从长期来看,这样的方法并没有带来什么好的结果,往往打击了参与者的积极性,或者让这个人越来越与你产生距离。当然我觉得也不是说就让很多事情敷衍过去。很多事情,就是如此的难解释,仿佛非A即B,但是我相信真正睿智的人,是能明白其中的无限可能性。而我感觉学习佛教的东西,可能让我超越这种非A即B的狭隘思维,找寻到更大的可能性。

 佛经真的是一些及其玄妙的经典,对我来说它的玄妙在于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无穷尽也。所以我突然想在每日读诵经典后,写一些小感。以记录自己的领悟,与人分享讨论,或许也有很多不太对的地方,以欢迎见者指出。

 今日领悟:看待人事,从自己的心出发

 我们常常向外去寻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比如希望改变某人,或者希望事情按照你想的方式发生。然而这些事情,都已经过去,或者是无法改变和控制的。所以最终我们选择了怪罪,生气,沮丧等等情绪。把这些化为一种负能量,让周围

 围着一圈低气压的磁场,让各种人、事控制在自己认为的一个安全范围内,然而最终发觉圈住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甚至是自己的前途,命运。

 所以时常从内心出发来,净化自己的心灵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大家常说“心有多大,事业也就能有多大”,这以为这其中不仅是指要有远大的抱负,更重要的是一份无量的包容心。而这种包容心能够让你排除万难,成就你的事业和理想。

 然而这份内心的大扫除怎么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佛教很多法师说佛教终究是要教大家“看得破,放得下”。然而真正能做到“看得破,放得下”的能有几人。然而这些看得破放得下,依靠外部的力量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每天要花时间做内心的大扫除,去看破和放下。那是要看破放下什么呢是所有的念头做到心无挂碍。保持这样的状态,生活才是真正的美好与快乐。

 《金刚经》读后感

 “万法本空”第一次接触这四个字的时间在初中。那是绽开在莲花之上的,由上慧下律法师所提的悟道之法。百般思索,终不能解。“万法本空”。既空,何来法无法,怎传道若万般佛法缘本是空,那诵经为何持咒为何诵经,持咒皆无表意,那学佛为何

 相传,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摩尼 说法。 大梵天王 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 不发一语 。大家面面相觑, 不解其意。 唯有摩诃迦叶破颜一笑。佛祖当即宣布:“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 涅槃妙心,实相无相 。”禅宗作为佛教中最重要的一支流派。以顿悟为特色,用以心传心为法门,不立文字,无迹可寻。故万法本空,非空,非非空。这是一种境界。空,非空,非空亦空。如何理解“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万法因缘生因缘灭,究其本质,当体即空,无所有。但法就是法,真空不碍妙有。孤明历历,如镜中幻影。事求则应,事去则灭。谓之真空。不是不知道,而是不贪执。如禅宗公案所说,铜镜执与此相,那此镜是不空彼相,铜镜也就失去了能照的本性。

 究其本相,为不空之空。世人贪执我慢,故佛陀告诫大众要万般放下,破除我执我慢,又因其人身有六根,六尘。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应色身香味触法六尘。六尘是外境,六根是内境。外境加内境产生身心现象,心为外境所转,也就是被六尘所动,就会以六根造作善恶,好坏等行为,即造业。故《金刚经》把六根、六尘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宣称若人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当下就是解脱自在。

 与“万法本空”相对的还有另外一句话,叫做“诸法无我”。 “诸法无我是佛教对主体的独特意识,本义为轨持,即‘轨生物解,任持自性。’诸法无我认为一切存在都没有独立不变的主体或主宰者,一切事物都没有起着主宰作用的自我或灵魂,世界上没有单一独立、自我存在的、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生,都是相对的、暂时的。”简单地说,就是指一切事物 , 都是特定条件的因缘和合,是可分的,是多体的。任何一个物质,有其组成成分,每个组成成分又有其组成,可以无限推演下去,这样找不到一个不可分的实体存在,一切是缘起性空,是没有不可分粒子的大空性,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人是这样,其他一切事物也是这样,是无基无根的空,这就是诸法无我!

 与“诸法无我”相对应的也有一句话,叫做“诸行无常”。 《涅盘经》偈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所有事物的运行都是无常变化的,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而只有有了生与死的概念,才会感到所有事物的无常生灭;如果没有生与死的分别,就不会感到诸行无常了。 运动是绝对的,一切事物都是瞬间变化,没有丝毫静止。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看见种种的物质和东西都一刹那不停的流逝着,迁流变化。世界的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永恒的。任何东西都有它形成的时候,形成过后会保持一定的相貌。过了一个时期,它慢慢的坏掉,最后消失的无影无踪。故而称之为“空”。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世间,世界上的物质,我们的身体和生命,以及心念。没有一物不是生灭变化的。故说“无常”

通序者、诸经通有故,亦名遗教序,佛将涅槃,阿难尊者钦奉遗命,以一切经首,当置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大众若干俱等语故。今置如是云云者,证明是佛所说,以证信故,亦名证信序也。大智度论,即以此科之文为六成就,盖凡演集一经,必具六缘,乃克成就,云何六缘?一者如是,信成就也;二者我闻,闻成就也;三者一时,时成就也;四者佛,主成就也;五者在某处,处成就也;六者与某某等若干人俱,众成就也。六缘成就,足以证信也。

如是者:契理不异曰如,契机无差曰是,则曰如是,如或差异,必曰不如是也。今结集者,一启口便曰如是者,以明言言,悉皆如佛所说,无有错谬也。我闻者:阿难自称,以明其自耳亲闻,并非传述;一时者:西竺人不重视历史记时,故仅记一时也;一时者:即说此金刚般若时也,亦即说理契机感应道交之时也;佛者:释迦牟尼佛也;在者:所在之处也;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国都名也;位于印度之西北部;祇树者:只陀太子所施之树也;给孤独园者:须达拏长者,常施贫穷孤独故名;长者:积财具德者之通称;法华玄赞云:‘心平性直,语实行敦,齿迈财盈,名为长者。’因往王舍城中护弥长者家,为男求婚,见其家备设香花,云来旦请佛说法,须达闻之,心生惊怖,盖因其先事外道,乍闻佛名,所以惊怖,至来日闻佛说法,心开意解,欲请佛归,佛许之,并令舍利弗偕其先归,卜择胜地,惟有只陀太子园林,方广严洁,往白太子,太子戏曰,若布金满园,我当卖之,须达便归家启库运金,侧布满园,太子谓不能布树,树由我舍,园归长者施,遂共建祇园精舍,故谓祇树给孤独园也;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者:与、共也同也;大比丘:比丘义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养慧命,亦即上乞法于诸佛,以明己之真性;下就世人乞食以资色身,亦即下乞食于世人,以为世人种福;世之乞者,但乞衣食,不乞于法;又义怖魔:必入涅槃,使魔怖畏;破恶:破烦恼恶也,净命:以自无所营,乞人之信施,而清净活命也;或持净戒,尽形寿持净戒也;大者:表多证果,简非新学;众、多数非少人也;千二百五十人者:佛初成道,度憍陈如等五人,次度三迦叶兼徒一千,复度舍利弗、目犍连各徒一百,更度耶舍长者子五十人,今略五人,举大数也;俱:谓同处共在也;此为佛之常随众与佛俱处也。

又如是者:举所闻之法体;我闻者、能持之人也;一时者、闻持和合非异时也;佛者、时从佛闻;舍卫国、闻持之所也;又佛阿难二文不异为如;能诠诠所诠为是;今阿难传佛何等文诠何等是;阿难传佛俗谛文字,与佛说不异故名如;因此俗文,会真谛理,故名为是。

又如者不变,如如不动,谓当人本具之性体;是者:当下即是;一切凡夫,虽具此当下即是之觉性,而生灭刹那不停,并不如如也;既不如,当亦非是;何以故?为有妄想二执所障故;我者、即大我也,所谓一法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常乐我净之我也;闻者、返闻闻自性也;若向外驰求,则背觉合尘,便不如是矣。一时:所谓十方三世古今,不离当念,亦即三际求心不可得,当如是领会也;上我字、是令领会一法界,则空间之障碍除;此一时字,是令领会无三际,则时间之障碍亦除;本来性体,如是如是,当如是返闻也;佛者:觉也,内觉离空,亦无诸妄想;外觉离相,即不染六尘,自性天真佛也;双遮双照,中道圆融,自性本如是,是为自性之舍卫国也;战胜五阴之魔,而绍隆佛种者,是为自性之只陀(胜军)太子也;庄严福慧,功德法林,是谓之树;舍父逃逝之子,今返家园,承受父业,衣里明珠,不劳而获,是即自性之给孤独园也;大者、大悲大愿;比丘者,远尘离垢;众者、理事和合;千二百者、四方三世相乘为十二、百倍之为千二百(十方之纲,只是四方,此约横说,三世约竖说,横竖交参为十二,表其无尽为千二百),表闻性如十方击鼓,十方齐闻,圆通无碍之功德也;五十五人者、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十地等觉五十五位也;俱者、同时具足也。

盖谓如如不动之本性,当下即是,果能横竖无障,如是返闻,则自性天真佛便如是而在,与大悲大愿、远尘离垢、理事和合,圆满返闻功德之五十五位菩萨摩诃萨为伴侣(俱)矣。如此谓为灵山法会,俨然末散者可也;或谓在灵山亲闻妙法,亦无不可;即谓灵山在当人方寸中,亦何曾不可;何以故?自性天真佛,与释迦牟尼佛,已心心相印,光光相照故也。如此、则已见通序证信之境相为非相、而见如来矣。

诸善知识!此之如是,非对经本如是,不对经本便不如是;亦非在此讲经听经之时则如是,离座便不如是,要当于一切时、一切事、一切境、皆见诸相非相,则动静一如,无往而不如是矣,珍重!

《金刚经》三十二分目浅释

 《金刚经》在中国是一部很普及的佛教经典,是记录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下面是《金刚经》三十二分目浅释,欢迎阅读。

  昭明太子将《金刚经》全文分科为三十二分,并标出分目,是很有意义的,它对通达《金刚经》的微言大义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因此本人拟将《金刚经》三十二分目随文作一解释,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化的《金刚经》要义概论。

  (一)、“法会因由分”(说法集会的因缘理由)

  佛陀说法,不无因缘,所以一切经的形成都有原因和理由。法会者,法是说法,会是集会,佛陀说法必招集弟子们会集一处,听闻正法,这就是法会。何谓“法”法者梵语音“达摩”义即轨持,有任其自性,轨生物解之义,法实际就是指一切事物,法有保持自性的特征,能令物解。法有种种,如色法、心法、有为法、无为法、善法、恶法、有漏法、无漏法等等,佛陀所说法,有五乘之别,一人乘法,二天乘法,这二乘法是世间法,也就是有漏法,三是小乘法,四是中乘法,五是大乘法,这三乘法是出世间法。《金刚经》是属于大乘法。是成佛之道法。《金刚经》的说法因由是:因佛陀生活平常,安详自在,从容超然。由佛陀弟子解空第一的长老须菩提所见,于平常心平等心处,欲知甚深妙趣,故有此《金刚经》之法会之因缘理由。

  (二)、“善现启请分”(妙生请佛说法)

  “善现”就是须菩提的意译之名,须菩提之名有三义:一是善现,二是善吉,三是空生。须菩提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是解空第一,他出生时,家里各种器物一时全空,故称空生,后又全现回来,故称为善现,由此也称善吉。《金刚经》是妙阐真空实相之经,因此由解空第一的须菩提来应缘启请佛陀演说无上甚深微妙之法,《金刚经》中的根本问题就是由须菩提长老向佛陀提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玄奘法师所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有三个问题,即: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义净法师之译本与玄奘法师译本相同。《金刚经》全文都是从这两三句问题而展开的详细解释。

 (三)、“大乘正宗分”(大乘无上正道之法本)

  大乘者,就是菩萨乘,正宗者就是纯正的宗旨。此分初显大乘佛法的正宗要义。所谓大乘者就是广行菩萨行。菩萨者全称“菩提萨埵”即“觉悟有情”,“菩萨摩诃萨”就是大觉悟有情。菩萨以行六度为行,因此在度化一切有情、九类众生,都令其成就无余涅槃,然心不住相,三轮体空,故此大乘正宗之义,就是不住相行广度众生之事业。

  (四)、“妙行无住分”(微妙修行无所执住)

  大乘佛法,所行之道,即是般若波罗蜜,由于不住相而行,故为妙行。妙行无住者,就是讲,大乘菩萨之修行是于法不住一切相而修行。

  (五)、“如理实见分”(真如之理,如实相应乃见)

  如理实见者,就是按照佛法之理,如实观见,这是菩萨行之正观。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就是佛陀的法身实相,此实相无相,不可以身相见,因为身相非相,离相之见,是为如理实见。

  (六)、“正信希有分”(深信无上道者世间希有)

  无上大乘之法,甚为希有,实难深信,此分讲正信希有。正者不偏之义、正确之义,信为人言。佛所说法,道理真实,故可信,然正信者,必有深根,于法有胜解,故正信实是明理之解信,或信解。佛法之信是智信,是理信,非是迷信,邪信。此分讲,由闻此经言说章句,能生实信,诸佛定知其善根深厚。具足正信者,定能于四相而不执住,于法不取。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七)、“无得无说分”(真实无可得,真实无可说)

  真实佛法,不可取,不可说。这是因为有取即有相,有说即有定相。诸法实无定相,故所得为真得,无所说为真说,不执实得,不取实说,这是从般若的深见角度扫相,破除语言文字的虚妄性。一切圣贤的境界差别都是在对“无为法”的体悟上而有区别。“无为法”就是一切法的真实相,即实相。此实相,不可说得,不可言说,而唯证乃知。所以大乘佛法行菩萨行,要彻底离相无住,这才与正法相应。

  (八)、“依法出生分”(一切佛法皆从此出生)

  此分专讲:“一切诸佛及诸佛无上正等正觉之法皆从此经出”,故立“依法出生”分,此经之法是无相无住之法,由于无相无住之法有不可思议之功德,所以种种世间福德行施不可与之相比。若有人能够受持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并且能够为他人演说,其福胜过世间种种著相行施福德。本经讲空无相,并不住于空无相,处处空亦复空,因此有曰:“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连佛法之名相也要扫去,不落言诠议相。

  (九)、“一相无相分”(究竟一相不可得也)

  修证佛法,证果有次第,然根本境界最终无二,故立“一相无相”。一相无相就是毕竟空,若证此境,应行空无相观,空无相之观就是无住,由于心无所住,故于一切法不起诤执,因无所得,故无所求,无净之行,就是不取无住,此乃圣贤所行之清净之道也。一相不立,故为无相。此相者是妄想之相也。《金刚经》一向讲无相,但此相是破想,并不是破法,《金刚经》有言:“于法不说断灭相”。本经妙旨在于破妄显真转识成智。

  (十)、“庄严净土分”(心地本净,当下净土)

  此经以“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为庄严净土,唯因“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此净土唯心所现,是法身净土,是实相净土,非是有相可庄严佛净土,故此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相庄严,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无相庄严虽非庄严,是真庄严。本此庄严净土实是无上法身之净土也。

  (十一)、“无为福胜分”(持经度人乃无为之福,胜过世间布施)

  有为法有限量,其福有穷,佛法志于无为,故其福胜于有为,无为之福无量无穷。这是有为与无为的较量。

  (十二)、“尊重正教分”(受持至教,天人尊重)

  《金刚经》乃佛陀最上乘之教,无上法宝,故曰正教。一切众生皆应尊重礼敬供养,如佛塔庙一般。因为“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此经乃诸佛之法身。若能尊重此经,并能受持诵读,可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这就是尊重正教的无上不可思议之功德也。

  (十三)、“如法受持分”(如实奉持正法)

  此分佛陀讲此经名“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谓如法受持者,就是要依照法理之要求接受奉持此经之法。也就是于经应想,“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处处不落名相实有之想。以无所住无所得,广行奉持圣教,是为如法受持也。

  (十四)、“离相寂灭分”(离相心寂,妄想不生)

  须菩提长老,闻经解义,深契实相,致感此经未曾得闻。无上希有。离相则心清净。寂灭则实相显现,故于此有离相寂灭分也。实相者即是非相,是名实相。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十方诸佛,皆以实相无相为同体法身,又离相而生菩提心,是为无住,也为真发菩提心。此经佛陀讲:“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又讲:“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此即显般若之中道也,离相之法乃契般若中道之方便也。

  (十五)、“持经功德分”(信持功德无量)

  《金刚经》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之法力,若有人能够信心不逆,其功德不可思议,即为荷担如来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持经是学修《金刚经》之法的必要行持的事业。由此而得功德定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也。

  (十六)、“能净业障分”(持经可灭罪业)

  此经有无量不可称数的功德,自然具有净除业障之能,由于业障皆由虚妄分别执取而惑,当体无性,如幻如化,若能以无相无住之正观,自然可以照破种种业障,如《般若心经》中云:“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切业障无非苦厄而已,若能空观一切法,业障自然能净除,因此《金刚经》中有此一段能净业障分。

  (十七)、“究竟无我分”(终究一切法无我)

  般若妙趣,就在究竟无我之义,人无我法无我。一切法究竟无我。因无我故,所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非法相,都是无我的。无我者,就是没有自性,没有永恒不变的主宰实体。凡夫所执的常一主宰固实不变自在性的实体是没有的,故说究竟无我。佛陀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十八)、“一体同观分”(一切法平等一性,更无异观也)

  此分讲,佛陀具有五眼,于一世界摄多世界,一心摄多心,五眼摄为一眼,故一体同观也。所观之心,皆非是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以佛五眼同观所有众生之人。皆不可得,这就是了此三心,亲证无相法性。

  (十九)、“法界通化分”(尽法界中,无不流通度化)(慧充法界,通化无边)

  周遍法界普通一化,有为之福,其性本空,故当体无实,不可与亲证无为无相真实法界之道相对比。因为福德无实,所以佛说所施福德为多,若福德实有,佛就不说其为多,说多说不多,皆是言语名字,实无有法可得。故法界通化也。法界者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法之统称也,通化者普遍如此一化也。

  (二十)、“离色离相分”(色相缘生,离之即见性)

  佛之真身为法身,而法身是离色离相的,所以不可以有色有相以观佛之真身。

  (二十一)、“非说所说分”(无上法非说可说也)

  《金刚经》妙在离执离相,故执佛有所说法,也就是谤佛。佛所说法也不可取为实有,故非说所说也。

  (二十二)、“无法可得分”(法本无性,了不可得)

  般若之法,实无有法可得,故说无法可得。何以故其法超言离相,不落凡夫所思境界,故不可得也。

  (二十三)、“净心行善分”(以清净心行一切善)

  净心可证实相,以实相观一切法,皆平等也。由平等故,万物无差。由无差别故,所以菩萨不执四相为实有,由此无相无住之平等心而行一切善法,即是无上正道也。

  (二十四)、“福智无比分”(福德与智慧无上无比)

  无为福智殊胜,非世间算计可以揣测,故福智无比也。

  (二十五)、“化无所化分”(众生性空,实无所化)

  般若妙智能证我法二空,化度众生,实无众生可度,所谓凡夫,即非凡夫,是名凡夫,故说化无所化也。

  (二十六)、“法身非相分”(法身理体,无为无相)

  法身乃佛之真身,真身之体,无相为相,不可以用有相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以相求,即是邪道,不能如实亲证如来之真实法身。三十二相是随缘应化,并非是佛的清净无为法身。故此立法身非相也。

  (二十七)、“无断无灭分”(空而不断,无而不灭)

  佛之真身虽然无相,但非断灭,真身为体,不生不灭。故于法不说断灭相。所以发菩提心,不可作断灭想。由此有“无断无灭”分也。

  (二十八)、“不受不贪分”(行法不贪住,不领受)

  一切皆空,实无有法可得,故菩萨行无住行,于一切福德法而不受,更不贪著,故此有“不受不贪”分也。

  (二十九)、“威仪寂静分”(四威仪中,心常寂静)

  佛之真德,威仪寂静,不来不去,故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虽然有相行住坐卧而心地恒常空寂。故立“威仪寂静”分也。

  (三十)、“一合相理分”(理本无形,一合之,便落相)

  真如之理,实本无相,然凡夫之人,则执有相,“一合相”就是凡夫所执取之有相,一合相者是实无唯计由妄而生,故说:“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一合相”是假名有,是遍计所执自性。然佛陀说法度人,“不坏假名而说实相”,故依“一合相”之理,而扫“一合相”之妄计也。

  (三十一)、“知见不生分”(不生知见,方可正见)

  通达无相无住之般若,即不于一切法生知见,若有知见,即落四句百非之戏论中,故有此知见不生分也。

  (三十二)、“应化非真分”(随缘示现,皆非本真)

  一切法如化如幻,故不应取,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此福德无量。随缘应化,并非真实,以无相之正道,作如是观,是为般若波罗蜜也。由应化非真故,处处不落有相有住。于此法上,妙悟大乘缘起性空实相。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基本要义

  “金刚”是喻,比如“般若”,般若是智慧,是破除一切无明的大智慧。智慧如“金刚”一样坚固,锋利光明。所谓坚固者,可摧坏一切烦恼障。但不被诸障所破坏,故名坚固。

  所谓锋利者,能打开一切迷梦,穿透一切障碍,故名锋利。所谓光明者,智慧心地普照十方,故名光明。坚固喻其体,锋利喻其用,光明喻其相。“金刚”之喻可以表诠般若之妙义,故以“金刚”为喻。再者依玄奘法师所译,“金刚”是指一切烦恼,坚固难破,故名金刚。“般若”之智能断“金刚”,故名“能断金刚般若”。两种比喻虽然有一定用意区别,但实质都是认为般若可度彼岸。依本人理解,“金刚”应是指“金刚道”,所谓金刚道是指十地菩萨于十地终心之无间道,即金刚心。此之为入佛法界,故名无上乘。前一刹那为大乘菩萨十地,后一刹那即是圆满无上佛果,此为金刚道,也是无间道。由此尽断一切微细之障,故可名曰能断金刚。

  《金刚经》中云:“佛为大乘者说,佛为最上乘者说。”由此可知,此经所对应之机是无上佛乘也。再者,十地菩萨所行之法是智波罗蜜法。正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相合。把“金刚”比喻“般若”,或把“金刚”比喻为“烦恼障”都不影响经文之义。其实“金刚”一词应指此经所行之道为合理。可称为金刚智度之法者,正是十地与佛地之道。所以我们有理由称《金刚经》为成佛之道。“般若”者,智慧也。一般佛教把般若分为三大类:一文字般若,二观照般若,三实相般若。所谓文字般若者,就是指圣教量及如理所表诠之义理,它是方便般若,不是真实般若,它可以对治一切世间邪见戏论。故可以称文字般若为依言中道。

  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中云:“常是一边,断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为般若波罗蜜。又复常无常、苦乐、空实、我无我等亦如是。

  色法是一边,无色法是一边,可见法不可见法、有对无对、有为无为、有漏无漏、世间出世间等诸二法,亦如是,复次,无明是一边,无明尽是一边,乃至老死是一边,老死尽是一边,诸法有是一边,无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为般若波罗蜜,菩萨是一边,六波罗蜜是一边,佛是一边,菩提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是为般若波罗蜜,略说内六情是一边,外六尘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罗蜜,此般若波罗蜜是一边,此非般若波罗蜜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罗蜜,如是等二门,广说无量般若波罗蜜相”,从如上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般若波罗蜜”就是不落两边的中道行,“般若”即中道实相义。

  文字般若依言化俗,故为方便般若也,非实证般若。观照般若离言体真,故为真实般若也,唯实证境界。实相般若者乃是般若之本性,智如之相应也。三般若义实是般若具三层妙义也,非有三种般若也。三者合一,有体有用,般若乃成。依言中道与离言中道,不一不异,不即不离。若依唯识佛法三智三渐次来讲,般若妙义,也是极有意义的。

  所谓三智者:一是加行智,二是根本无分别智,三是后得无分别智。智即般若,加行智就是地前文字般若,是方便般若。加行智也由定所成就,历经四位:一是暖位,得明得定;二是顶位,得明增定;三是忍位,得印顺定;四是世第一位,得无间定。加行智所修四如实观,得四如实智,于“名”“义”“自性”“差别”之事作如实观。根本无分别智是初地见道之证真如理体之智,此智即是深般若,也即是观照般若,《般若心经》中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个照见五蕴皆空的般若,就是深般若,也就是观照般若,也就是根本无分别智。

  观照般若中含有三智:一是一切智,二是道相智,三是一切种智。一切智类于根本无分别智,道相智类于后得无分别智,一切种智是佛智,是圆满智,是约果而立。加行智是地前加行位,根本无分别智是初地见道位,后得无分别智是修道位。“般若波罗蜜”实质就是三智三渐次(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由三渐次而得究竟圆满。“金刚”一词在佛典中,多用于褒义,如“金刚身”指法身,如“金刚心”,“金刚智”指心智, 如“金刚道”指无间成佛之道。如“金刚三昧”指无上正定。所以《金刚经》中的“金刚”一词,理应也是指“般若”之德,即“金刚智”。以此解读可以贯通经文全义,如把“金刚”喻比“烦恼”之坚固,以般若为能断金刚也成意义,但从文义中得不明显,故为解义方便,应取金刚喻般若为善。

  《金刚经》的主要思想就是“无相”“无住”。“无相”就是诸法实相。“无住”就是般若之智。《金刚经》中有几句经典说理之句,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由于一切相,皆是虚妄分别想所生,故实相无相。因而《金刚经》了三心空四相。所谓三心者,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是也。所谓四相者,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也。外不住相,内不住心。所以应无所住,心无所住,清净心生,即觉悟之心生也。“无住”就是般若之智,不落两边,妙行无住。学修般若以正念净信为道门。由信心清净故,则实相妙理可相应亲证。菩萨应无所住行中道,故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此乃无上金刚心定。《金刚经》之“信”为“信心清净,则生实相”,《金刚经》之“解”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之“行”为“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金刚经》之“证”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是“般若波罗蜜”,即菩提道。因此在理解《金刚经》乃至《大般若经》都要从行持上去体悟亲证。否则就不会如实相应般若波罗蜜之法门。所以我们必须要恪守经旨,以“无住”为般若行,以“无相”为般若境,这就是《金刚经》的核心要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受持法略说 摘自王骧陆居士全集  金刚经是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金刚性体,这个性体人人同具,个个现成,所谓平等平等,经云彼非众生是也。徒因众生不觉,所以本有的般若妙用,不能起发,妄生情见,枉生六道,世世沉沦,无有出期,经云非不众生是也。此经是难行之法,佛不是单向大乘者和最上乘者说,是对信的人说。惟净信的人,方堪信受。不生惊怖,果能信受者,即是大乘人。由信而能依法受持,言行一致,由此开发般若慧,明心见性,了脱生死者,是最上乘人。佛平等慈视众生,而众生自生分别,昧却本性,自乐小法,所以不能受持。既不受持,即不得受用,将何法以为人乎。  金刚经的法用,自有极简净的法门。如离一切诸相,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不立四见,不断灭等语,再总括一句,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言一住于法,即为有心,有心即惑,不得见性,不能安住于菩提,即为谤佛矣。众生总是执取地、水、火、风四大假合的相,以为我身。又执取六根六尘缘起的幻影,以为我心。外而幻身,内而幻心,无形中缘起和合立此幻想成种种相,坚固执持以为我,于是有我人四见,分形六道,种种诤论,分别道理,顺逆取舍,千形万类,是名世智,幻化越多,痛苦越大,生死越难拔,众生无始以来只妄认个假我,从不曾见自己的真我。所谓本性,即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也。这个真面目不见到,即颠倒终无有了期,三灾八难,无量苦厄,总不得解脱。  凡夙世有善根的人,终有警觉的一日。自思长此沉沦,何日得了。所以肯猛省回头,求个出路,要了这生死,此是因地正,再遇见正眼宗师,予以合机的法,此是正法引开其正法眼藏,彻悟本来不受一切幻相幻心所惑,再万折千回,打扫习气,入正修行路,若如此痛切,真实用功,必成正果。可怜那著相的人,因地不正,专取福报,读金刚经求功德,求佛菩萨金刚护持,使我消灾延寿免诸苦难,甚至求财求子,种种迷信,惑乱众生,谤佛谤法,自造无间恶业,宁不可惜?但推其初衷,著佛著法又何尝不由善根发现呢。然而毫厘千里,因上稍一不正。其果必遭迂曲。譬如病人行路,虽竭力要正,但以无力故,步步自然歪斜矣。所以无论修何法,因地须正。读金刚经的人,千千万万,只是读其文而已,解义者万不得一。解义的未尝无人,得真解者又百不得一,得其真解而能行解相应者,又百不得一。若但读诵而不受持依之而行,即不免辜负了佛,辜负了此生,等于不曾读经。若依文字读到末后句,必生大惭愧。何也?因信而不受,奉而不行,岂不可笑。所以读经宗旨,在受持其法,要得真实受用,不尚虚文。所谓受用者,即是向内,自求见性,了脱生死,以报佛恩而已。  金刚经的正义在平平淡淡,毫无奇特处,老老实实人人可做,只是不肯做。经义直捷痛快,明白指示,只是不敢信。因为人人求福德相,不明福德性,自己原有的金刚般若智,反被自己的情见蒙住了。  般若本人人具足,因为不见自己的金刚,所以起不出用来,跳出生死坑,超登彼岸去。金刚是比喻人的本性,具有坚利明的三德,不生不灭,无杂无坏是其坚,能开般若智慧,破一切邪见,不为所惑是其利,洞见诸相非相即见实相,彻悟人生大事是其明。所以体大用大,明心见性,就是悟见这个金刚性体。悟得彻,见得深,智慧力越强,所谓体大用大。但这性体,却无可表说,经中只云阿耨菩提一句,此菩提非在法上可见,又非如物的形象可得,连佛亦说不出,全经只在用上反显,而又不能在经上觅得,大用就在即相离相处,于即相离相处,反显自性,自有个本不生灭,本不动摇,本来清净的性体,于中自有个妙用恒沙,能生万法的性能。  佛只要世人不惑,不惑就是不造恶业。无恶业,即无苦厄。故要人明白心的所以然,见到性的真实相貌。性如镜,心如影,非一非二,万德庄严,皆由性中起,心上发扬,幻起幻灭,性体却恒久不动不变。此名金刚,人人具足,非佛独有。故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言同一性空,不论过去、现在、未来,三心皆幻有,而毕竟不可得。但世人不觉,执取幻心以为实有,人事纷纭,妄生颠倒,枉受诸苦,无由降伏,一切遂依它而转,外被境转,内被见惑,更被过去的习气所冲动,贪嗔痴三毒转辗发挥,熟极而流,久久坚固难拔,总是个人我对立的虚妄作用。但一切人事,明知是虚妄,而又不许废弃,所谓于法不说断灭相,只要人善用其心,修一切善法者,修一切善巧方便的法,即是般若妙用。般若是言广大圆融,恰到好处的大智慧,非凡境可测,非目前可见,往往一机之微,可种因于不知不觉之间,成就极大妙果于无量劫之后,而于目前事小用之亦无不成。故云波罗蜜,言彼岸度也,即无不解脱是也。经云离一切诸相,不是废除一切相,只是不著而已。能不著即心无所住,行云流水,彼此无碍,自可做到一心光明,二见灭,三毒不生,四相空,所以金刚经无一处不切用。世法圆,方可言出世,所以读经人须要真实受持,才是荷担无上菩提。若徒求自了,便是乐小法者。  金刚经是说各人自性中的金刚宝藏,凡未证三昧见实相者,无从测知其微妙。但又如何证三昧见实相耶?金刚经是个引法,指引你破相见性。凡般若根器强的人,其平日涉世用心处,对人接物时,其意境活泼无所偏重。他人视为可惊奇者,伊都视若平常,不是造作,而出天然,此即是大乘根器,已不止一佛二佛处种善根矣。故学道人,决不敢轻慢后学,以不是一世事业,非可测知其意境也。但既云如来真实义,非见性后不能测知。然则见性一法,又从何下手乎?孰先孰后,殊难分别。曰非无法也,如造大厦,岂一木一石之可成,种种缘会,总不外善根福德因缘三门。而因缘又有多门,第一,因地须正,不问修何法门,不从心地法上下手,不向自性中体会,便是邪见,决难成就。第二,一切法皆是缘助,故法不可杂,人每每见异思迁,急于有得,多求所闻,势必一无所成。又法不可偏,如参禅不可偏于死参话头一门,于教理不可不先明。如金刚经可以引之使入,先明其义,再切于事,较易透入。用功时以经义常与对照,及明得本来,然后经之真实义可通,微妙处斯显,修密修净,亦复如是。此受持法也。  金刚二字是比喻,喻人的本性不动不变如金刚,能启般若妙用,于初机人不得已而为分体用,实不可分也。金刚般若四字,体用兼备之矣。佛说法四十九年,说般若经几二十九年,此亦不必分也。盖佛说小乘法,又何尝离了般若妙用。倘知一切法无定法,即般若矣,分彼分此,其愚实不可及。  佛于四威仪中,语默动静时,无一处不是说法,以无一时非大悲也。佛为小乘人则以语言告诫而咐嘱之。为大乘人,则以慈光摄受而护念之。为最上乘人,则示之以机,不必定须开口而已大声隆隆,如拈花示众。此法独迦叶能闻,乃应机微笑,于是付法为第一代祖。于此经中开首一章佛乞食一段,是说六波罗蜜,于行住坐卧中般若放光,处处可见,须菩提已知其机,起而为大众请问。此皆不开口说法也。不但此也,凡众生之见佛相好光明者,慈容所摄,威德所加,自然而驯伏皈依,又何必开口而为说法哉。此段,佛特为大众敷演金刚般若,先表示所谓般若者,须于金刚性体中见,显示于四威仪中。布施为第一,故乞食为首。次持戒,必整肃威仪,于会时持钵而行乞。次忍辱,不论贫富贵贱。再次精进,如收衣钵洗足等。次禅定,即敷座而坐,于诸动作之中,处处自在,不著能所,即般若波罗蜜,说如是法,处处教授,而众人不见其机,故非大乘人最上乘人,难与同见同行也,此分依文而解。乞食一段似于本经无关,不知极关重要,为世尊不开口之说法。  说法者必随机而施,问法亦必应机而缘起,则闻法者,斯待合机而聆悟,须菩提见到世尊今日之动作,正是表演般若之妙用。是说法时机已届,大众渴仰如来,亟欲启请开示,如何而可发菩提心,降伏其颠倒妄心,得个安身立命的佳处乎。但又不敢启口,须菩提于是代为礼请曰,希有世尊,言此等境界,无一处不是般若放光,实为希有。此是善护念诸菩萨,尚请开口咐嘱指示向上一路以证菩提,以慰大众之望。世尊喜其知机,曰善哉善哉,诚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咐嘱,但所谓发菩提心者,岂可言说,又岂有法门可示,以此事全在行人自己意境上领会得,冷暖自知,一著言诠,即落情见,一言道理,即落法见,故当灵悟。我今为汝说,汝当谛听,谛者,专心聆取而参究之也。下云善男女等,欲发菩提心,但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可矣。此四句已将成佛法门尽情指示。如今乞食一段,不是住于有心,亦非住于无心,更不住于住,所谓不依有住而住,不依无住而住,如是而住,斯名正住,亦为究竟住,果能于一切处如是住者,则处处是菩提,由菩提自性中启发各种神用,即处处是般若,于是无心可济而心自降,不劳解脱而自解脱矣。是以佛法在极究竟处,只是个干净。二祖求安心法,初祖云将心来与汝安,二祖云觅心了不可得,遂与之一证,曰即此是安心竟,岂更有许多道理法门,为人解释乎。此是世尊开口点明第一义谛,为大众特示一清净眼目,而全经精义,齐备之矣。所以须菩提云唯、然,表自己已深明此旨矣。但大众尚难深悟,愿乐欲闻,请佛再伸说之也。下文遂尽量宣说此旨。  世间一切事业,必具资粮而可成办,今欲成就无上菩提,又岂可无资粮者。佛子之资粮,不必向外取求,自性本有具足资粮,在如何善用之耳。众生本不曾缺少成佛本钱,只是不懂用法。今言受持者,即依佛所说而自运用之也。先信佛所说,深信不疑,次受其教,通达义理而守之,是为奉。于是依教而行,持之以恒,虽经种种魔难,永不退转于信受奉行四字,终必有大成就之一日。此是没本钱的无尽藏资粮,自非有极大福德人,不敢信受,亦不肯信受者也。如是受持功德,又岂可量哉。  成佛资粮,处处都是,人之不信又奈何。兹略说一二如下:  一、须深信众生与佛,其性无二,以不觉故,遂名众生。而不觉的总因,在取相颠倒,迷却本来面目,外被境夺,内被法缚,终日四相生灭,在七浪中翻腾,且明知其生死而故蹈之。此缘夙世积习,左右困住,解脱无力。如有资粮而不知其用,终为穷子。故有志者,亟当猛省回头,求个出路,自信我既与佛不二,则成佛是我本分事,何可自暴自弃,为甘心堕落之阐提乎。  二、须深信我既具足无明烦恼与种种夙业尘劳,则当怖苦发心,力求脱离。倘无诸苦警惕者,即不肯发心矣。是诸无明烦恼夙业苦厄者,乃我今日成佛之资粮也。譬如病人,不因痛楚便不知求医,不因感觉死患之可怖,便不肯着急以求医也。  三、须深信生死无明习气尘劳等,非有实体,皆属心中幻起的缘影。有如昨梦,梦醒了,了不可得,及至修行,闻佛所说,知有清净菩提、涅槃等名相,又以夙习故,遂舍彼取此,转认为实与之相对,不知同一幻妄。然若告以幻妄,则又起恐怖,复执我相,以为一无著落,属渺茫空无,不知要了生死,必先见性。见性一法,至简至捷,以被生死无明所蒙,为有心故,所以不见。如一切放下,打开蒙蔽,为无心故,所以能见,言清净涅槃者,系法上的过程,及至见性,则知性分中原无生死与涅槃,不过一假名,而立此相对二见者,仍是我之夙习。若真见性者,即不分善分恶一体性空而无惑矣。  四、须深深参究,今之能立生死,能起无明,能攀缘妄相,起诸妄心者,果是何物。今之能忏悔,能证觉相,能见菩提,能成究竟涅槃,能了脱生死者,又是何物。但说似一物即不是,以物必有形,此无形也。说不似则又是个什么?所谓恒沙妙用,皆由此中出。是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非眼可见,非理可会,却自有个非幻不灭者,俨然常存,而千圣所不识者也。故须把所有生死涅槃,无明菩提,种种幻名幻相幻见,一齐打净,然后于中见那无相的实相,而得永永安住矣。此在修行后,一旦忽然觌面相逢自非亲证者不知,其实时时在眼前而何不见,则心不痛切,机不灵敏,要亦有时节因缘也。  五、须知用功必须巧劲,若在习气业障上,硬去对治,必愈趋愈远,要且暂时放开不管,专在一念未动前,看那个本能的性体究是怎样。真正见到之后,那无明习气等等还有个立脚处么?设有一念偏重者,不问世法佛法,尽属生死,不论正见邪见,同属颠倒。但日常应付万机依旧分别,按部就班,了了分明。惟能刻刻照顾本来,此资粮之自在取用无竭矣。上来五条略言受持资粮法,未能尽其万一也。菩萨以度众生为成佛资粮,故无著菩萨金刚经论判此为资粮分,由凡夫至佛地只是意境上的变易,惟心中荡然无著,清净圆明,斯名诸佛。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以立相即立我,立我则我、人四相随立,粗分为四相,细分为四见,而见之最难破者,为功德见。今者度尽九法界众生,一体成佛,而不见有能度之我,与所度之众生,真到心空及第矣。如是广大功德尚不以为胜,何况平居人事上之细故,有不肯舍弃而必多争以自苦乎。此是破相见性的总法,然则人事上一切一切皆我练功夫处,无一处不是资粮矣。又于逆意事前来,或冤怨来会,我即取以练心,自然无明化除,冤亲平等矣。梁武帝自以度僧建寺为功德,而初祖不许,非谓其毫无功德也,为欲破其功德见,能所双空,四相齐泯,为真无上功德耳。  佛度众生只先令心量放大,将执住心自然化除,特引四维上下虚空之广大以喻性空为无量福德,欲人证入无住时的境界与果位。所谓福德者,是指福德性,论体则清净湛寂,论用则自在圆融,说一布施代表一切一切,凡起心动念,四威仪中,对于根尘缘起之诸法、诸相一概不住,不住色,亦不住空,不废一切人事,不住一切法相,于心行处,应无所住。六祖所谓见闻常寂寂荡荡,心无著是也。仅此一法,更无别法,尔诸菩萨,但应如我所教住,言可安住于菩提位矣。此分极言降心法,但以无住为本。须知本来无所住,如虚空中本无物可著,世人枉住尘劳,幻起诸见,昔有幻心、幻相、幻法、幻苦、幻生死,今有幻修、幻证、幻名称、幻涅槃,不知一切皆幻,独有一非幻的不生不灭、常恒不变如来藏性,永永存在。今如一切无住,则光明自然显露。本相无大小之见,功德无多寡之分,尽法界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尚视若无睹,明知彼此同属性空,事虽不无,体实不有,故曰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盖众生本体是佛,但引之自觉自悟而已,不可居功自喜,若一有能度之我,便立我相,有所度之众生,即有人相,由我人互执以相成者,即有众生相,此见执持不舍,如寿命,即有寿者相,无始以来,人事纷纭,总不离四相作祟。此众生六道世界之起因也。今当以度生为降心资粮,以无四相为度生资粮,更以无住为破四相资粮,言无住则一切破矣,一切解脱矣。言无住为本者,此无住即是根本法,由初发心以至成佛,八万四千细行,总不离此一诀。即修至大彻大悟后,正好上路用功,痛除习气,尤要念念凛觉,刻刻不忘。此牧牛总诀,赵州四十年不杂用心,只用此无住心耳。  金刚般若经系世尊为诸菩萨说法,所以上言菩萨应如是降伏其心,又云若有四相,即非菩萨,至此又云菩萨,但应如所教住以菩萨为人天师表,若有所作,即自性不明,将何以为人乎。佛说至此,金刚经精义已尽为全经之总持,可再本此者而宣示其法要。  佛法根本下手处,在先明心要,必悟见本性,亲见实相,然后可以启发无住功行。而欲显明法身者,必先破一切相。破相者,非弃相也,乃就相而不取为实,以现有则非虚,以性空则非实,虽有而属缘生,无自性故,遂言虚妄。即如来之身相,亦属幻而非实,佛从忉利天回,大众出迎,有莲华色比丘尼,以神力变作转轮圣王,居大僧前见佛,世尊才见即诃,汝何得越大僧见吾,汝虽见我色身,且不见我法身,须菩提虽未来迎,在岩中宴坐,却见吾法身云。悟此,则知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之法身矣,以法身即如来也。众生习于幻想,忘却实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言眼见诸相,咸非真实之相,则于非相处自然慧见如来之实相也。上见字,含有破相诸义,尚可言说,有证思谛观之妙。下见字,则直下见到本性,无可言说,有彻了顿悟之境,所谓冷暖自知之耳。此二见字,意境大不相同。昔有颂曰:  凡相灭时性不灭,真如觉体离尘埃,  了悟断常根果别,此名佛眼见如来。  法身无相,而于一切处皆可表显,无著菩萨所谓欲得言说法身是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7132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