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第八章读后感 2000字 跪求 谢谢各位哥哥姐姐

忏悔录第八章读后感 2000字 跪求 谢谢各位哥哥姐姐,第1张

  著名的世界三大忏悔录之一的卢梭的《忏悔录》第八章:

  但是,我也是命中注定,一辈子只能有一次真正用爱情去恋爱。不是她,而是另外一个人将占有我的心灵的最初的同时也是最后的叹息。

  今天当我读到卢梭的这句话,仍然激动不已。他说: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万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你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 这一段话像极了耶稣对恶意诽谤一个妓女的法力赛人说的话一样:你们当中谁若没犯过罪,就可以打她。结果,众人一个个丢下石头,低首离去。

  卢梭的为人向来遭人垢病。他性格激烈、多变,热情奔放而又极端敏感,大悲大喜旁若无人,缺乏自制力。正是这些相互冲突的个性让他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他睿智但是也活得苟且,他骄傲但是也卑微,他坦诚但是也有掩饰。在自传里,卢梭忏悔了一个年轻时犯的错误。有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颗贵重的钮扣,把事情赖在一个他喜欢的小女仆身上,因而使那个无辜的女仆蒙受了羞辱。由于卢梭的“自暴隐私”,一些后来的哲学家包括罗素甚至认为卢梭根本谈不上是个哲人。而我却认为卢梭触及了哲学的本质问题-他首先用自己为解剖标本,对人性做了一次深刻的探讨。

  从气质上讲,罗素与这些人是两类人,他对于浪漫主义激情向来不以为然。其实罗素本人也不是一个冷静的书斋学者,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三番五次闹离婚,不会提倡性解放,不会反宗教,不会被当局禁止讲学,不会相信社会主义,不会参加反战运动甚至弄到要坐牢。激情是每个人都有的,罗素也认为激情与理智相比是推动历史的一种更主要的力量。

  卢梭是法国第一个最勇敢的平民思想家。他出身贫寒,年轻时代长期处于奴仆地位。罗素这样的贵族子弟当然不会去偷钮扣,罗素的子女当然也不用进孤儿院。卢梭跟一个地位低贱的女侍结婚,这也被罗素拿来进行了一番精神分析,意思是卢梭只有在下贱的女人面前才能得到一种完全的自信。我对罗素一向敬仰,但这一次我觉得罗素讲话未免刻薄了一点。在法国大革命前,逆向等级的婚姻是不被允许的,他与华伦夫人的关系不可能为当时的婚姻制度许可。

  上帝造人的时候,给我们一双眼睛看外部的世界,审视内心的智慧之眼则是这颗忏悔的心。如果说读蒙田让我心灵安详闲适,读卢梭则使我悲天悯人。卢梭觉得前辈作家蒙田还坦白得不够,他说蒙田虽然也讲了自己的缺点,却把它们写得相当可爱。看起来像是自责,但是却是自赞。他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一个哲理性的警句:“没有可憎的缺点的人是没有的。” 在忏悔录里,他写了他的吝啬,他的偷盗习惯,他对朋友的背叛,他说的谎行的骗。

  谈到卢梭不能不提到华伦夫人。如果没有这个杰出的女性慷慨仁慈的培养和经济支持,历史上就不会有这位卢梭。他在与华伦夫人同居期间,生活才稍稍稳定,安心读书、思考问题并写作。年长卢梭11岁的华伦夫人出身于一个古老的贵族世家,她很年轻的时候就结了婚,婚姻并不美满。她逃到法国, 法王便把华伦夫人收留在他的庇护之下,并且给她一千五百银币的年金。风姿绰约的华伦夫人是一个有非凡智慧的女人,她成了卢梭的庇护人、老师、情人及知心的朋友。从一件小事上我们可以看到卢梭是如何痴恋这个可爱的女人的:一天吃饭的时候,华伦夫人刚把一片肉送进嘴里,卢梭便说上面有一根头发,华伦夫人将肉吐到盘子里,卢梭用叉子叉起来,飞快地吞下肚去。因为这是一场超越肉欲的情感,所以卢梭、华伦夫人及夫人的男管家阿奈之间的三人恋情也充满了柔情蜜意。

  卢梭的晚年孤独不幸。由于《爱弥尔》一书的出版,被当局者视为异教邪说,因此最高法院判决将已出版的《爱弥尔》全部烧毁,并立即通缉卢梭。再加上处理人际关系上的不如意,令卢梭在精神上的状态近乎疯狂。他疑心重重,不得安宁――水果商减价卖给他蔬菜,以施舍来羞辱他;马车转弯时差点撞死他;人们卖给他的墨水是无色的,让他写不了辩护词;甚至到处都有人在跟踪和监视他。

  然而神是公正的,卢梭的思想光芒没有因岁月而黯淡。卢梭不论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在文学内容、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曾有一位法国批评家说:我们十九世纪的人就是从卢梭这本书里走出来的。

  卢梭在地下应该瞑目了,起码他在死后的,有我这样一个读者在崇敬他,捧读他的作品。纵横古今中外,有多少作家能像他那样毫不留情地剖心剜肺地写自传呢?没有,一个也没有。

  "偶尔摔一跤并不可笑,可笑的是每一次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人不怕犯错误,关键是要知错能改。我们所犯的每一次错误,我们都要对它有所分析,有所记录,避免下次重蹈覆辙。这样,错误就变成了经验。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经验比你最后的结果还要宝贵。

  卢梭(Jean JRousseau,1712-1778)是法国大革命前思想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著名的自然主义教育家。他在其传世名作《忏悔录》中这样作序

  "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也许永远不会再有的一幅完全依照本来面目和全部事实描绘出来的人像。不管你是谁,只要我的命运或我的信任使你成为这本书的裁判人,那么我将为了我的苦难,仗着你的恻隐之心,并以全人类的名义恳求你,不要抹煞这部有用的独特的著作,它可以作为关于人的研究--这门学问无疑尚有待于创建--的第一份参考材料;也不要为了照顾我身后的名声,埋没这部关于我的末被敌人歪曲的性格的唯一可靠记载。最后,即使你曾经是我的一个不共戴天的敌人,也请你对我的遗骸不要抱任何敌意,不要把你的残酷无情的不公正行为坚持到你我都已不复生存的时代,这样,你至少能够有一次高贵的表现,即当你本来可以凶狠地进行报复时,你却表现得宽宏大量;如果说,加害于一个从来不曾或不愿伤害别人的人,也可以称之为报复的话。

  这几本充满各种错误而且我也没有时间重读一遍的小册子,足使任何热爱真理的人找到真理的线索,并向他提供通过自己的调研来掌握真理的方法。不幸得很,我觉得这些小册子似乎很难、甚至不可能逃脱我的敌人的严密监视。如果它们落到一个正派人手中几或者落到舒瓦瑟尔先生的朋友们手中,或者落到舒瓦瑟尔先生本人手中,我还不信我身后的荣誉就没有了希望。但是,上天啊,你是无辜者的保护人,请你保佑这些证明我无辜的最后资料不要落到布弗莱、韦尔德兰两位夫人以及她们的朋友们的手里吧。你在一个不幸者的生前已经把他送到这两个泼妇手里,至少别把他这点身后的名声再让她们去糟蹋吧。"

  人生在世几十年,谁能保证不犯错误呢?为了达到某一个目标,在确定是抱着积极的态度,而且不会对事情造成毁灭性破坏的前提下,犯任何错误都是允许的。

  敢于不断犯错的人,往往是最容易成功的人。因为他总是无所畏惧,敢于从各个角度、尝试不同的办法,既使从数学的角度,他成功的概率也要高于别人。

  人不怕犯错误,关键是要知错能改。我们所犯的每一次错误,我们都要对它有所分析,有所记录,避免下次重蹈覆辙。这样,错误就变成了经验。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经验比你最后的结果还要宝贵。

  对单一的工作是如此,对整个人生的过程我们同样应该如此。但是犯了错误,要懂得回头,不能钻了牛角尖,从此一错再错下去。也不能在知道后果的情况下,故意让错误发生,就算错误的危害在你的掌握当中,万一有等殊情况发生,也将造成损失。在这方面的教训是很多的,怕就怕你聪明反被聪明误。

  尤其是关系到个人道德的问题,更要慎重行事。人的品质就像一块纯净的白绸,任何污点都会留下永久的痕迹。如果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发生了,你要真心真意地忏悔,认真反思事件的来龙去脉,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真诚地向无辜的受害者道歉。并且承担一切责任。你要为自己准备一个精美的笔记本,把这不应该发生的错误详细地记录下来,认真地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真诚地检讨你的过失。不要有丝毫的隐瞒和欺骗,因为主持审判的法官是你自己。你这样做,不是为了惩罚自己,而是为了以后不重蹈覆辙。你要永远记古训说:"偶尔摔一跤并不可笑,可笑地是每一次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

  这本笔记就是你的一生《忏悔录》,它惟一的读者是你自己。你要把一辈子犯的错误一一记录下来,并且有空就拿出来翻一翻,让你永远记住这些教训,从而最终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卢梭一生和多位女性有染,主要的有两位。其一是华伦夫人,她在卢梭早年的生活中扮演了保护人、朋友、情妇、精神上的母亲等多重角色。

离开华伦夫人后,卢梭后来开始与黛莱丝同居。对于黛莱丝,卢梭同样抱有多种复杂的感情。黛莱丝陪伴卢梭走完了后半程人生,卢梭只是在晚年和其举行了一个极为简单的形式上的婚礼。

黛莱丝为卢梭共生育了五个孩子,全部被卢梭送进了巴黎的育婴堂。而卢梭只是在后来草草地寻找了一下他留了标签的第一个孩子。

卢梭曾在《忏悔录》中如是说:我一想到要把孩子交给这样一个乱糟糟的家庭去抚养,我就感到害怕。如果把孩子交给他们去教育,那必然会愈教愈坏。育婴堂的教育,比他对孩子的危害小得多。这就是我决定把孩子送进育婴堂的理由。

《忏悔录》

《忏悔录》讲述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

卢梭历数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该书名为“忏悔”,实则“控诉”、“呐喊”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者” 倾注了深切的同情。

《忏悔录》中社会黑暗面的存在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是导致卢梭自己流离半世,人性扭曲的诱因,社会理应为个人罪恶负责。社会书写使得《忏悔录》避免流于个人愤懑的抒发和自我意味过浓的弊端,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意味,使得作品更具有启蒙意味。

《忏悔录》主题思想:对自我所犯罪恶进行忏悔。

《忏悔录》的开篇,显出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也许永远不会再有的一幅完全依照本来面目和全部事实描绘出来的人像。不管你是谁,只要“我”的命运或“我”的信任使你成为这本书的裁判人,那么“我”将为了“我”的苦难,仗着你的恻隐之心,并以全人类的名义恳求你,不要抹煞这部有用的独特的著作,它可以作为关于人的研究——这门学问无疑尚有待于创建——的第一份参考材料;也不要为了照顾“我”身后的名声,埋没这部关于“我”的末被敌人歪曲的性格的唯一可靠记载。最后,即使你曾经是“我”的一个不共戴天的敌人,也请你对“我”的遗骸不要抱任何敌意,不要把你的残酷无情的不公正行为坚持到你“我”都已不复生存的时代,这样,你至少能够有一次高贵的表现,即当你本来可以凶狠地进行报复时,你却表现得宽宏大量;如果说,加害于一个从来不曾或不愿伤害别人的人,也可以称之为报复的话。——让-雅克·卢梭

卢梭面对着种种谴责和污蔑、中伤和曲解,自信他比那些迫害和攻击他的大人先生、正人君子们来得高尚纯洁、诚实自然,一开始就向自己的时代社会提出了勇敢的挑战:“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18世纪贵族社会是一片*靡之风,卢梭与那种寡廉鲜耻、耽于肉欲的享乐生活划清了界线。他把妇女当作一种美来加以赞赏,当作一种施以温情的对象,而不是玩弄和占有的对象。他对爱情也表示了全新的理解,他崇尚男女之间真诚深挚的情感,特别重视感情的高尚和纯洁,认为彼此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它不是基于情欲、性别、年龄、容貌,而是基于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切,除非死亡,就绝不能丧失的那一切”,也就是说,应该包含着人类一切美好高尚的东西。他在生活中追求的是一种深挚、持久、超乎功利和肉欲的柔情,有时甚至近乎天真无邪、纯洁透明,他恋爱的时候,感情丰富而热烈,同时又对对方保持着爱护、尊重和体贴。他与华伦夫人长期过着一种纯净的爱情生活,那种诚挚的性质在18世纪的社会生活中是很难见到的。他与葛莱芬丽**和加蕾**的一段邂逅,是多么充满稚气而又散发出迷人的青春的气息!他与巴西勒太太之间的一段感情又是那样温馨而又洁净无瑕!他与年轻姑娘麦尔赛莱一道作了长途旅行,始终“坐怀不乱”。他有时也成为情欲的奴隶而逢场作戏,但不久就出于道德感而抛弃了这种游戏。

卢梭说过谎,行过骗,调戏过妇女,偷过东西,甚至有偷窃的习惯。他以沉重的心情忏悔自己在一次偷窃后把罪过转嫁到女仆玛丽永的头上,造成了她的不幸,忏悔自己在关键时刻卑劣地抛弃了最需要他的朋友勒·麦特尔,忏悔自己为了混一口饭吃而背叛了自己的新教信仰,改奉了天主教。

卢梭身上,既有崇高优美,也有卑劣丑恶,既有坚强和力量,也有软弱和怯懦,既有朴实真诚,也有弄虚作假,既有精神和道德的美,也有某种市并无赖的习气。总之。这不是为了要享受历史的光荣而绘制出来的涂满了油彩的画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复杂的个人。

卢梭追求绝对的真实,把自己的缺点和过错完全暴露出来,最直接的动机和意图,显然是要阐述他那著名的哲理:人性本善,但罪恶的社会环境却使人变坏。他现身说法,讲述自己“本性善良”、家庭环境充满柔情,古代历史人物又给了他崇高的思想,“‘我’本来可以听从自己的性格,在‘我’的宗教、‘我’的故乡、‘我’的家庭、‘我’的朋友间,在‘我’所喜爱的工作中,在称心如意的交际中,平平静静、安安逸逸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我’将会成为善良的基督教徒、善良的公民、善良的家长、善良的朋友、善良的劳动者。”但社会环境的恶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却使他也受到了沾染,以至在这写自传的晚年还有那么多揪心的悔恨。

卢梭特别指出了社会不平等的危害,并力图通过他自己的经历,揭示出不平等对人性的摧残和歪曲。正是他所遇到的不平等、不公正的待遇,正是“强者”的“暴虐专横”,“摧残了‘我’那温柔多情、天真活泼的性格”,并“使‘我’染上自己痛恨的一些恶习,诸如撒谎、怠惰、偷窃等等”。以偷窃而言,它就是社会不平等在卢梭身上造成的恶果。

卢梭在自己小偷小摸被发现后经常挨打,“渐渐对挨打也就不在乎了”,甚至“觉得这是抵消偷窃罪行的一种方式,‘我’倒有了继续偷窃的权利了。‘我’心里想,既然按小偷来治‘我’,那就等于认可‘我’作小偷”。卢梭在通过自己的经历来分析不平等的弊害时,又用同样的方法来揭示金钱的腐蚀作用。“‘我’不但从来不象世人那样看重金钱,甚至也从来不曾把金钱看做多么方便的东西”,而认定金钱是“烦恼的根源”。然而,金钱的作用却又使他不得不把金钱看作“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使他“害怕囊空如洗”,这就在卢梭身上造成了这样一种矛盾的习性:“对金钱的极端吝惜与无比鄙视兼而有之”。

因此,卢梭也曾“偷过七个利物尔零十个苏”,并且在钱财方面不时起过一些卑劣的念头,如眼见华伦夫人挥霍浪费、有破产的危险,他就想偷偷摸摸建立起自己的“小金库”,但一看无济于事,就改变做法,“好像一只从屠宰场出来的狗,既然保不住那块肉,就不如叼走‘我’自己的那一分。”从这里,除了可以看到典型卢梭式的严酷无情的自我剖析外,就是非常出色的关于社会环境与人性恶的互相关系的辩证法的思想了。在这里,自我批评和忏悔导向了对社会的谴责和控诉,对人性恶的挖掘转化成了严肃的社会批判。正因为这种批判是结合着卢梭自己痛切的经验和体会,所以也就更为深刻有力。

卢梭用坦率的风格写自传,不回避他身上的人性恶,更为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的思想体系。他显然并不把坦露自己、包括坦露自己的缺点过错视为一种苦刑,倒是为深信这是一个创举而自诩。在他看来,人具有自己的本性,人的本性中包括了人的一切自然的要求,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爱好,等等。正如他把初民的原始淳朴的状态当作人类美好的黄金时代一样,他又把人身上一切原始的本能的要求当作了正常的、自然的东西全盘加以肯定。甚至在他眼里,这些自然的要求要比那些经过矫饰的文明化的习性更为正常合理。在卢梭的哲学里,既然人在精美的物品面前不可能无动于衷,他在《忏悔录》中几乎是用与“忏悔”绝缘的平静的坦然的语调告诉读者:“直到现在,‘我’有时还偷一点我所心爱的小玩艺儿”,完全无视从私有制产生以来就成为道德箴言的“勿偷窃”这个原则,这是他思想体系中的一条线索。

让-雅克·卢梭从年幼的天真善良,到备受粗暴对待心灵受扭曲而养成了说谎、偷懒、偷窃等恶习;由对人充满信任重视,到受到包括朋友在内的种种中伤、嫉妒和背叛而变得神经质,充满猜疑;从对于自然满是怜爱,到因为身心受到种种不幸创伤而疲于奔命,无暇顾及自然之美;由经过艰辛努力成为著名的作家、思想家,到受守旧势力迫害使《爱弥儿》、《新爱洛依丝》作品被焚、被禁,乃至人身安全受到死亡威胁;从对于自己祖国情深意切,到由于思想上的民主、进步主张而饱受包括祖国在内的欧洲多国的驱逐、拒绝乃至通缉,卢梭的一生就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人性被扼杀史。

另一条线索是:他与天主教神学相反。不是把人看作是受神奴役的对象,而是把人看成是自主的个体,人自主行动的动力则是感情,他把感情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认为“先有感觉,后有思考”是“人类共同的命运”。因此,感情的真挚流露、感情用事和感情放任,在他看来就是人类本性纯朴自然的表现了。卢梭他提倡绝对的个性自由,反对宗教信条和封建道德法规的束缚,他傲视一切地宣称,那个时代的习俗、礼教和偏见都不值一顾,并把自己描绘成这样一个典型,宣扬他以个人为中心、以个人的感情、兴趣、意志为出发点、一任兴之所至的人生态度。这些就是他在《忏悔录》中的思想的核心,这也是他在自传中力求忠于自己、不装假、披露一切的根本原因。而由于所有这一切,他的这部自传自然也就成为一部最活生生的个性解放的宣言书了。

让-雅克·卢梭的宗教信仰经历了新教、天主教最终又改为新教的历程,但是基督教的本质教义是共通的,原罪的观念为基督教徒所接受,自己所犯的罪恶由于原罪的存在显得更加难以宽宥,懊悔心自然而然的产生于“罪人”脑海中;而基督教徒认为上帝作为全知形象会对于自我罪恶进行审判,当然告解忏悔是宗教仪式上重要一环,但是自我内心类似“自省”的的审判也是不可缺少的。原罪意识、审判意识烙印般现于卢梭的作品中。其《忏悔录》的“忏悔”观念根源于对原罪意识和审判意识的认同,他那对于自己过往的忏悔具有谦卑和宽容的心态,具有自觉意识,虽然道德完善和自我褒扬的意味浓厚,但是宗教在作品构造上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卢梭作品中的原罪观念在自我辩解的意味下隐藏的较深,其上帝审判观念弱于自我审判意识,这与启蒙主义宣扬的自由平等观念有关。

《忏悔录》处处可见作者对于自己所犯罪恶的毫不留情的揭露,涉及方方面面,同时对于这些罪恶具有浓郁的忏悔意识,并反思产生这些罪恶的社会、文化、个人等原因,达到了毫不留情的揭露、真心实意的忏悔、鞭辟入里的分析、先见之明的改过的谐和境界。

让-雅克·卢梭的《忏悔录》体现的“是基于道德品格的自律的忏悔意识”,“上帝”的仁爱与公正观弱于“自律”规约下的自我个体性和自我裁决观,因而是一种道德与宗教并重的忏悔文本,并且更加接近于世俗观念的道德完善。 社会书写

《忏悔录》对于社会现实的揭露,对社会风气、人心世俗、社会发展趋向的揭露同对于自身的揭露一样,闪烁着毫不留情的锋芒,同时卢梭倡导的返归自然的主张带有明显的平民主义立场。

《忏悔录》中的社会书写具有显在和潜在的两条线索。显在线索,即卢梭对于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时代的社会风俗、封建特权、教会制度、巴黎沙龙、宫廷斗争等的书写,而潜在的则是以卢梭在“忏悔”个人成长轨迹时所隐含的自我良好美德被玷污的社会原因为线索。

由于卢梭用第一人称行文,主观随意性特别强,客观风俗社会描写仅仅作为个人随感的陪衬出现,所以显在描写点缀于主人公忙碌而不幸的一生之中,而潜在描写则令人印象深刻。

他叙述自己没有受过正规教育,除了幼年时代的短暂家教之外,其掌握的知识几乎全靠自学,因此在社会漂泊中养成了种种恶习,所影射的是当时对于普通平民教育的缺失。他回忆自己收养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威尼斯小姑娘安佐蕾塔,其动机为金屋藏娇,虽然最后他良心发现,但是还是可见当时民众卖儿鬻女的悲惨,人性人权的被践踏之严重。他游历法国乡村时所见到的农民因为惧怕“税吏”、“酒耗子”等苛捐杂税的执行者,竟然不敢享用自己用汗水换来的食物和美酒,其潜在的对于封建制度的“难以平息的仇恨”不言而喻。

同时,《忏悔录》中社会书写的目的也很明确,即社会黑暗面的存在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是导致卢梭自己流离半世,人性扭曲的诱因,社会理应为个人罪恶负责。社会书写使得《忏悔录》避免流于个人愤懑的抒发和自我意味过浓的弊端,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意味,使得作品更具有启蒙意味。

作品叙述

(一)小说式的叙述

这一类叙述中所涉及的记忆往往是愉悦的。也最能体现《新爱洛伊斯》、《爱弥儿》作者的艺术习惯。它们被作者置于放大镜下,细致斟酌,用大量细节、分析,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然而,这里提到的人和事却完全不能和作者实际相处的时间相吻合。这些人是他的邻居、短暂的爱人、早年的保护者,在外人看来,并非作者一生中常相伴的关键人物。但作者花大量笔墨去描绘那些小往事,试图表现出永恒的含义,甚至人物的音色、相交的目光、衣服最小的褶皱都被一一记录。

在这个类别的叙述中,涉及到华伦夫人、巴塞尔夫人、格拉芬耶和加莱**、威尼斯的交际花、乌德托夫人等。作者突出了和以上人物的情感和友谊,几乎每一个场景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微小说,一个完整的梦境。这些叙述都会涉及到鲜明的人物形象、戏剧化的场景和诗意的氛围。

1、鲜明的人物形象

比如华伦夫人“与本世纪同时诞生,已经28岁了。她风韵犹存,她的神情亲切而温柔,双目含情,有着天使般的微笑,嘴和我的嘴一般大小,灰白色的头发有一种罕见的美,随意拢一拢便光彩照人。她身材不高,有点矮。”又说到乌德托夫人,“年近30,说不上太美;脸上有雀斑;肌肤也不细腻,眼睛因为近视而有点圆突。一头乌黑浓密的长发,天然卷曲,垂及大腿。她身材小巧玲珑,举手投足显出既笨拙又高雅的气质,她的思想极为纯朴,惹人喜爱;快乐、轻率和天真在她身上结合得恰到好处”。

2、戏剧化的场景

小卢梭和表哥种树的英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两个小朋友模仿朗贝西埃先生种树,然而选的位置不对,小树马上面临枯死。于是他们就发明了一种引水沟将他浇灌胡桃树的水偷偷引了过来,故事最终以朗贝西埃先生的大叫和他妹妹的大笑结束。作者不惜大笔墨饶有兴味地讲述这个孩童时代的恶作剧。采用戏剧的开场一般吆喝众人观看,将回忆写成了一个充满激情的罗马英雄般的壮举:“啊,你们,对于平台上的胡桃树的来龙去脉很好奇的读者们,听听我说这段可怕的悲剧吧。希望你们尽可能得不要颤抖”。

另一个例子,卢梭和华伦夫人的爱情故事。作者用记述历史传奇般的手法开始这个故事:“人家对我说她刚出门,上教堂去了。那天是1728年的圣枝主日。我立即追了上去:我见到她,等了等,同她谈了话,我大概还记得这个地方;此后我在那儿洒下过许多的眼泪,亲吻过那个地方。我为什么不可以用金栏杆把这个幸福之地给围将起来。为什么不让全世界的人来朝拜它!”这段话流传久远,深入法国读者的心,后来甚至确实在1928年,为纪念卢梭与华伦夫人相见200周年,在卢梭所描绘的地方建起了金栏杆。

3、诗意的氛围

卢梭的童年是被“温柔和简朴”的风景所包围的。作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风景画:在燕子的呢喃和苏桑姑姑的小曲陪伴中,小卢梭在他父亲的陪伴下宁静地阅读。至于和乌德托夫人的相遇,则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在凉爽的树影下,在夜莺的歌声和潺潺溪流中。几乎在第一大类的事件叙述中,作者都有意营造了诗情画意般的氛围,往往通过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烘托,开始讲述将要发生的动人故事。这种在作品中穿插大量自然风光的写作特点,是卢梭从写作小说《新爱洛伊斯》开始的,而在当时十八世纪的文学作品中并不多见,这也是为什么后人尊卢梭为浪漫主义文学先驱的原因之一。

(二)辩词式的叙述

这一类记忆,往往出现在支离破碎的叙述中。作者不再给我们呈现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而是寥寥数语,勾勒一个漫画般的侧影。然而恰恰相反的是,这里所提到的人和作者相处甚密,在作者的生活中起重要的作用。尤其涉及他的老朋友们,之后对于卢梭而言,他们成了他的敌人,阴谋集团,压迫他的社会势力:狄德罗、格里姆、埃皮奈夫人、奥尔巴赫等等。

狄德罗是卢梭青年时代以来长久扶持的朋友;埃皮奈夫人被公认为卢梭一生最重要的保护人,从相识到友谊的破裂共同经历了十五个年头。然而他们的形象在《忏悔录》中甚少提及,提到的时候也是片段、破碎的。这些叙述模糊不清,和第一类所提到的浓墨重彩、兴趣盎然的描述有天壤之别。这一部分的记忆,完全被抽离了色彩和诗意。取而代之的是不休的解释、辩解、誓言、证据。致使叙述的内容空洞干枯,贫乏无趣。虽然在篇幅和重要性上不亚于第一类记忆,但作者讳莫如深的艺术处理方式,使这部分所表现的“感情链”如同处于灰暗的地带,而“自我”也随之陷于阴影之中有意隐去。这部分叙述表现出以下特点:

1模糊的人物形象

他们的踪影往往被低落的语气带出,显得隐隐撞撞,模糊难辨,始终处于影子中一般:“当我来的时候,谈话就随之结束了。他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唯有我不知和谁说话才好”。让-雅克·卢梭从未正面叙述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总是以“单独的会谈”,“在小路一角”出现,他们的秘密,是“从来不为人知和坏心眼的”。狄德罗被描绘得冷漠无情且不守信用;埃皮奈夫人则总爱搜查泰蕾莎(卢梭的妻子)的篮子,至于格里姆,全然忘记卢梭对他在病中的照看,对他投以轻蔑和反对。

2无情节内容的场景

这一类人物的出现和事件的交代是没有具体情节可言的。好友狄德罗首次出现在书中就平淡无味,刻意回避“我从我朋友罗甘先生那里认识了我的朋友,其中就有狄德罗,之后我会有很多地方讲到他”,然而,一章结束之后,让-雅克·卢梭并未如前述详细讲讲他和狄德罗,而是简简单单地说:“虽然从威尼斯回来,我没有讲到狄德罗,也没有讲到我的朋友罗甘,我并没有忽略他们,之后我尤其和第一位朋友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在接下去的叙述中,狄德罗和卢梭的友情并未能合盘托出,作者似乎并无意提及,总是零星片语顺带点到,全然未能有记述小时候和表哥种树一样的完整故事情节了。

3辩解的氛围

第二大类的记忆也同时被剥夺了恬静的自然美景的烘托。相反,急促重复的辩解不绝于耳。“我的朋友们和我的相识把我这头孤僻的熊当成了绵羊”,“我很不乐意看到一个比我年龄小的人竟然像控制孩子一样控制我”。这样叨叨絮絮的抱怨充满全篇,不时打断叙述的进程,将这一大类的记忆包裹上了一层灰色的迷雾。

这些一来一回的信件隔断了通畅的叙述,令自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降低。

(三)被隐藏的记忆

这一类记忆,原本或许该出现在作者的叙事中,却被作者所掩盖甚至隐藏了。对卢梭本人毫无了解的粗心读者几乎完全会被作者蒙在鼓里。而恰恰这些又是卢梭同时代读者们期待作者给出清楚交代的问题。从这里我们可以充分证实作者在处理事实素材时的方式,这种出现在素材选择时的裂痕,有时恰恰是可以充分反映传主本人思想和个性的重要事件。

这件丑闻被伏尔泰在《公民的情感》的小册子中曝光。而作为当事人,卢梭在若干年后,才在发表的书信集中公开忏悔。《忏悔录》中只蜻蜓点水透露了此事,写到泰蕾莎怀孕,他略有悔意。在这件罪上欲盖弥彰,疏于辩解,和作者在自传开篇时信誓旦旦要完全揭露自己的态度是不相符的。作者曾花大量场面,过度严肃的态度去写他所犯下的众多小错误,偷窃丝带,抛弃同行的人,贪心别人的衣服,都言辞凿凿,悔恨切切。而这些对小错误的反省或许都如障眼法一般,掩盖了他所犯下的更大的错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9292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30
下一篇2023-09-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