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对于肌无力 肌肉萎缩的分类
√ 重症肌无力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包括有假肥大型、肢带型、面肩肱型)
√ 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性脊肌萎缩证、肌萎缩侧索硬化证)
√ 周期性麻痹
√ 肌炎
√ 脊髓空洞证
√ 多发性神经根炎
严格从西医来讲,大多数病的诊断和临床多见于神经内科如果再系统分的话,应该从属于肌病的大范畴。
重症肌无力
病因病理
近10多年来的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资料均提示该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部位在突触后膜,血清中存在的抗AchR(乙酰胆碱受体,下同)抗体增高和在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所引起的有效AchR数目减少是本病发生的主要机制。以胸腺为主的细胞免疫反应常在重症肌无力的发病中也起一定的作用。另外,最近有些学者发现,不同性别、年龄起症的重症肌无力似与HLA上不同的位置点相关,提示该病的发生可能还有遗传因素的参与。
临床表现
本病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中10-35岁最常见,女性多与男性,约2-45∶1。最突出的特点为受累骨胳肌的极易疲劳性,经休息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病情波动,朝轻夕重。多起病隐匿,常以一组肌肉开始,逐步累及它组。以颅神经支配肌首先受累最常见,眼睑下垂、复视等为首发症状者占90%以上,其次为延髓肌和肢带肌。受累肌群的范围和程度差异很大,但次眼肌受累最多,占90%以上,其次为延髓肌,然后颈肌、肩带肌、上肢肌、躯干肌和下肢肌群的受累或全身肌肉同时受累。不同年龄的肌无力病者,临床表现和病程各异。儿童肌无力,几乎100%病例以眼肌受累为主,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及眼球运动不能。病情时好时坏或左右交替。
成年人重症肌无力80-90%的症者以眼睑下垂、复视等表现为首发症状,多数病人在首发症状出现后1-2年之内逐步累及延髓肌、面肌、颈肌和四肢肌肉。少数病者始终局限于眼肌受累。有些病者以延髓肌麻痹,进食呛咳,构音不清或四肢无力为首发症状,并逐步累及眼肌、延髓肌、呼吸肌等而转化为全身肌无力。一小部分病者始终局限于延髓肌或脊髓肌无力。按检查时病者肌无力受累的范围可分为眼肌型、延髓肌型、脊髓肌型和全身肌无力型。单纯眼肌型仅表现眼睑下垂,眼外肌运动麻痹,复视或眼球固定等症;延髓肌型主要表现为构音难,进食呛咳,多讲话后声音降低、咀嚼乏力,面部表情肌无力;脊髓肌型。较少见,仅表现为两上肢或两下肢无力;多数在四肢受累后逐发展为全身肌无力;全身肌无力型,多见于20-30岁起病的女性和40岁以后起病的男性,可急性起病,在数月内同时出现眼肌、面肌、延髓肌、颈肌及四肢肌肉无力,表现为周身酸懒、极易疲劳、进食、吞咽和翻身均有困难,也可由单纯眼肌型、延髓肌型等逐步发展而成。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病因病理
病因尚未清楚。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肌营养不良症的发生是由于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引起钙离子在细胞内沉积,细胞内酶的大量外溢,线粒体氧化异常,变迁,肌纤维溶解等而致病。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病孩的红细胞膜生化功能异常即为例子,病理上可见受累骨骼肌变薄、质软、色泽变淡。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肌纤维粗细不匀,病变肌纤维人布于正常肌纤维之间。受累肌纤维横纹水消失、空泡形成或淀粉样变性、肌膜核成串排列、内移、肌梭增大而含核仁。肌质网溶解断裂,呈碱性。残留肌纤维间有结缔组织和脂肪沉积。
临床表现
据遗传类型和临床特点可分一列数种类型。
1、假肥大型
呈性环链隐性遗传,男孩患病。症孩常在1-10岁起症,多因走路延迟、小腿肥大、肌肉发硬、动作笨拙、步履摇晃、起蹲摇晃、起蹲或上下楼梯困难等引起家长注意。体格检查可见小腿肌发硬,大腿肌萎缩,臀肌肥大。骨盆带肌群最先受累,表现为行走缓慢、易跌、跌倒后不易爬起;腰大肌和臀中肌受累,跟腱挛缩等致症孩走路进呈现典型的鸭型步态。随骨盆带肌萎缩的发展,逐步出现肩胛带肌肉萎缩,两手高举不能。菱形肌,肩胛肌的萎缩使肩胛骨呈翼状耸起背部一“翼状肩”。多数症孩于卧起床进极为困难,必须先仰卧转为侧身,俯卧位两手撑住胫骨、膝盖、大腿,然扣逐步挺起身子,称此过程为Gower氏现象。整个病程逐步发展,最终症孩丧失行走、起立能力,最后常因关发肺部感染,褥疮等在20岁之前桑生。此型病孩智商测定常有不同程度减退,半数以上可伴有心脏损害,心电图异常,早期可呈心肌肥大,右胸导联可见R波异常增高,肢体导联和左胸导联可见Q波加深。
2、面一肩一肱型
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女均可患病,多在青春期起病,起病隐匿,常在症状出现多年之后才引起注意。面肌受累较早,表现为睡眠时期闭眼不紧,吹气无力,苦笑脸容。随疾病发展可出现颈肌、肩胛带等肌、肱肌的萎缩、无力。典型病者表现为眼裂圆大、兔眼、皱额蹙眉、吹口哨及鼓气不能,酷似两侧周围面瘫;唇皮肥厚而略翘;两侧胸锁乳肌突萎缩,锁骨水平、肩胛带肌萎缩,上臂肌萎缩,两侧肩峰隆突明显,整个肩胛部酷似“衣架”;前臂肌正常。病情进展缓慢,躯干和骨盆带肌很晚才累及;肢体远端肌肉极少萎缩,偶伴腓肠肌肥大。多不影响寿命。
3、肢带型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散发。两性均可患病。多在青少年起病。以骨盆带肌无力、萎缩、腓肠肌肥大等首发,进展缓慢,逐步累及肩带肌而出现两臂上举困难,翼状肩等典型症状。常在起病20年后出现肌肉挛缩,行动困难,无智能和心脏异常,病情严重程度进展速度差异很大,一般不影响寿命。
4、眼肌型
少见。部分症人呈染色体显性遗传,起病年龄不一。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眼睑下垂,复视,瞳孔大小正常。病情发展缓慢,部分病人出现头部、咽喉部、颈部或/和肢体肌肉的无力和萎缩。
5、远端型
最为少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40-60岁起病,表现为进行远端小肌肉萎缩,逐步向近端发展,发展缓慢,不影响寿命。
运动神经元病
病因病理
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病理可见脊髓萎缩变小。脊髓前角细胞及延髓、脑桥的颅神经运动核变性破坏,肌肉显示神经支配性萎缩,运动皮质的锥体Betz细胞和由它们发出的锥体束亦变性破坏。
临床表现
1、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多在30岁左右起病,起平隐袭,多先侵犯脊髓颈膨大的前角细胞,出现一侧两侧手肌无力,大、小鱼际肌、骨间肌及蚓状肌萎缩。肌萎缩可向中蔓延至前前臂、上臂及肩胛带肌。可有明显有肌束颤动。腱反射弱或消失。此型病程进展慢。
2、进行性延髓麻痹
多在中年后起病,出现咽喉肌麻痹,声音嘶哑、说话不清、吞咽困难、唾液外流,进食或饮水时,发生呛咳,咳嗽无力,痰液不易外流,进食困难。检查可发现软腭不能上提、咽反射消失、一侧或两侧舌肌萎缩并有舌肌颤动。少数病例可有胸销乳突肌或歇方肌萎缩。两侧皮质脑干束受累时则出现假性延髓麻痹。此型病情进展相对最快。
3、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此型最多见,多见于40岁以后,上肢有肌萎缩、无力肌束颤动而腱反射在早期常保存。下肢则多呈痉挛性瘫痪,行走不灵活,呈剪刀样步态、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也可出现延髓麻痹的症状,但眼外肌始终不受累。病程自一年半至十年以上不等。
周期性麻痹
它以周期性发作的弛缓性瘫痪为特点的肌肉疾病,每次发作迅速且于短期内恢复。
病因病理
多数病人发作时有血清钾的降低,尿钾排泄也减少。常可因饱餐或静脉滴注葡萄糖和胰岛素而诱发,因此 认为与糖代谢障碍有关。一般认为瘫痪发作是由于饥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已糖酸代谢障碍,引起体液的钾离子转移到细胞内,使血钾降低,因而肌肉收缩无力。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原发性醛增多症常可伴发本病。部分病人发作时伴血清钾的变化。家族发病的周期性麻痹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理检查见肌纤维内空泡形成,晚期患者可见肌纤维变性。
临床表现
据血清钾浓度的变化可分三型。
1、低血钾性周期麻痹
最多见。通常在青壮年起病,男性多发。发病之前可有饱餐、酗酒、剧烈运动、外伤、感染等症状。常在睡眠中或清晨醒来时发病。肢体酸痛常常自下肢开始,逐步向上。并累及上肢;两侧对称:近端重于远端;在1-数小时内瘫痪达到高峰。极少数可以出现颈肌、膈神经和颅支配肌肉的受累。肌肉电刺激无兴奋反应。感觉正常。血清钾浓度降低。心电图可见T波降低,U波出现。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2、高钾性周期麻痹
甚少见。通常10岁前起病,男性较多。剧烈运动后静卧休息,湿冷环境或服用钾盐、螺旋内酯均可诱发。临床表现与低钾性周期性麻袋相似,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极少超过1小时。常伴眼睑肌强直。发作时多有血清钾的增高,心电图示T波变高而尖。
3、正常血钾性周期性麻痹
亦称钠反应性周期性麻痹,罕见10岁前起病。嗜盐的病人常在减少食盐后诱发。临床表现同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持续时间偶可长达10天以上,补充钾盐使症状加重,大量氯化钠使之改善》
周期性麻痹的患者,瘫痪发作是隔期正常,少数发作频繁者亦可出现持久性肌无力,甚至肌肉萎缩。一般说,中年人以后大多数病人发作逐步减少而停止。
多发性神经根炎
病因病理
(1)可能收感染或异体蛋白诱发自身免疫性性疾病,又叫格林-巴利氏综合征。
(2)代谢及内分泌障碍:如糖尿病、尿毒症、血卟啉病、痛风等。
(3)营养障碍:如脚气病、糙皮病、维生素B12缺乏、慢性酒精中毒等等。
(4)化学药物及物品:如呋喃类、异烟肼、磺胺类等药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四氯化碳、苯、甲醇及某些重金属。
(5)感染性疾病:如麻风、布氏菌病、流感、麻疹、白喉等。
(6)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硬皮病等。
(7)遗传:如遗传共济失调性周围神经炎,进行性肥大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等。
临床表现
上述各种原因所致的我发性神经根炎,均可出现四肢远端对称性分布的感觉、运动和营养功能障碍。
临床以格林-巴利氏综合征为最重要,以下予以重点介绍。
格林-巴利氏综合征,又称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或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主要病变在脊神经根和脊神经,常累及颅神经,有时也侵犯脊膜、脊髓和脑。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数病人在发病前几天至几周有上呼吸道或胃肠胃道感染症状。能常亚急性起病,开始症状轻而局限,3-5天内达到高峰。主要症状是肢体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感觉异常和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瘫痪常自下肢开始很快扩展到上肢和躯干,并可累计颅神经。瘫痪为松弛性,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一般呈对称性分布,但皮肤反射很少影响,锥体炎征阴性。严重病例可有四肢瘫痪,肋间肌和膈肌无力,引起呼吸无力甚至呼吸麻痹。
颅神经中以面神经最常受累,表现为两侧周围性面肌瘫痪,其次为外展、动眼、舌下、副神经,以及三叉神经等颅神经感觉异常,如蚁走感、麻木、针刺感,以肢体远端较为明显,也易发生于面部。客观检查感觉障碍常不明显或轻度减退,多数病例肢体或全身性肌肉的自发性疼痛,压痛或由牵拉而诱发疼痛。肢体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包括出汗、皮肤潮红、手足肿胀及营养障碍。括约机功能一般不受影响。个别病例有视神经乳头分离现像。多在病程第3周时蛋白含量最高,以后逐渐下降。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有的患者其它表现都很典型而脑脊液蛋白不增高或有淋巴经胞增多。本病可自行缓解,预后一般良好。少数时展迅速,早期颅神经即受影响,四肢瘫痪,出现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预后不良。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一组以许多骨骼肌的间质性病变和肌纤维变性为特征的综合征。如病变局限于肌肉则称为多发性肌炎;如病变同时累及皮肤则称为皮肌炎。有时和其他结缔组织病重叠发生,如同时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红斑狼疮、硬皮病、或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有不少迹象表明本病与自身免疫有关,例如可伴发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等。近年来免疫病理学的研究表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自身免疫特征有所不同。前者在肌内衣的炎性渗出液中包含大量T细胞而B细胞很少;后者只有极少肌纤维有类似损害,而在小血管壁上有IgG、IgM和补体C3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受侵部位B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多发性肌炎。因此认为多发性肌炎的损害由T细胞介导;而皮肌炎主要为体液免疫机制。但有关本病的病因学研究尚未得出肯定的结论。
[病理]
最突出的改变为肌纤维退变伴肌内衣和细胞膜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较少,同时可见新生的肌纤维。皮肌炎的肌肉病理改变以束周肌纤维萎缩为特征,炎细胞浸润主要在肌束膜的结缔组织。
[临床表现]
呈亚急性起病,发病年龄不限,男女比例相似。病前可有低热或感染。首发症状通常为四肢近端无力,往往从盆带肌开始逐渐累及肩带肌肉,仅有5%的患者伴有肌肉疼痛或压痛。咽喉肌受累可发生吞咽困难;颈肌受累常见,可出现抬头困难,也可累积呼吸肌。眼外肌一般不受侵。少数患者出现心肌受累的症状。疾病进展数周至数月时可出现肌萎缩,腱反射一般不减低。
皮肌炎在儿童的发病率和成人相仿,女性多于男性。皮炎可在肌炎前出现,或伴随出现。典型改变包括眶周、口角、颧部、颈部、前胸、肢体外侧、指节伸侧和指甲周围的红斑和水肿,尤其常见的是上睑呈淡紫色色斑和水肿。后期呈现脱屑、色素沉着和硬结。肌肉症状同多发性肌炎。值得注意的:如果40岁以上发生肌炎,尤其是皮肌炎者应高度怀疑有潜在的恶性肿瘤,应积极寻找原发的肿瘤病灶。有时在数月或数年后才被发现,故应定期进行随访。
一般发生头晕、心慌酸痛,人们一定会想到去心脏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却忽视了可能是常见病、多发病——“颈椎病”在作怪。
颈部的交感神经受压,造成胃肠、心血管功能障碍,表现为头痛、眼胀、黑朦、肢体发凉、苍白、发绀。与心脏有关的心上、心下、心中、三条神经都有来自颈部的神经,颈椎病与冠心病的关系,是医学界当前探讨的热门话题。
颈椎病如何进行自我判断
可以明确为颈椎病的症状有以下这些,凡是有以下其中一条者,即表明患有颈椎病。
1后颈部疼痛,用手向上牵引头颈可减轻,而向下加压则加重者(大多为颈型颈椎病)。
2颈部疼痛的同时,伴有上肢(包括手部)放射性疼痛或/与麻木者(大多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3闭眼时,向左右旋转头颈,引发偏头痛或眩晕者(大多为椎动脉颈椎病)。
4颈部疼痛的同时,伴有上肢或(与)下肢肌力减弱及肌体疼痛者(大多为脊髓型颈椎病或是合并颈椎椎管狭窄症)。
5低头时,突然引发全身麻木或有“过电”样感觉者(大多为脊髓型颈椎病,尤其是合并有严重颈椎椎管狭窄症者)。
与前面不同,具有以下症状中一两条者,仅仅可能患了颈椎病,明确诊断,还需要作进一步检查。
1单纯性颈部不适,颈部置于任何位置都有一种不舒服感觉(可能为颈型)。
2不明原因的上肢麻木,尤其是指尖明显者(可能为脊神经根型)。
3手指有放射性疼痛者(可能为脊神经型)。
4身上有束带感,即好象身上被布带缠绕一样(可能为脊髓型)。
5走路时突然跪下,或是行走时腿部有“打漂”的感觉(可能为脊髓型)。
6手中持物突然落下(可能为脊髓型)。
7心电图正常的“心脏病”、内科检查不出异常的“胃病”(可能为椎动脉型)。
8伴有颈痛的吞咽困难(可能为吞咽困难型)。
不少病人还有失眠、多梦、心情烦躁、易于冲动等情志症状。
检查
X线检查、CT、MR、DSA(椎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见椎体有唇状变或骨刺。
建议情绪不稳,烦燥焦虑时可以口服抗焦虑药安定25mg/片(1~2片)
可以采用中医的方法治疗,建议到正规中医院找有经验的老中医辨证施治
针灸,按摩,理疗治疗
现在很多人老落枕,我告诉大家凡是总落枕的,就是证明你颈椎的功能下降,在出现问题,还有头晕和麻,那么我今天送你一个字,你就缺这一个字,就是练字。那究竟怎么练呢,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一个非常好的概念,叫十点十分走,什么动作呢,就是在表针里的十点十分的动作,每天用这个动作多了不走,就走200步,就是这个姿势向前很自然的走就行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么一个动作怎么能锻炼颈椎呢,回家之后你一定找一个人这么去做,你摸他肩上的这两块肌肉,一定肌肉是硬硬的,这个动作不光是这硬,连脖子到后背的肌肉全部参与进来,目前我们所有人颈椎出现问题都是这块肌肉退化造成的,因此每天坚持用这种方法走200步,很多人的颈椎几乎是练一个好一个。(中央电视台2套[健康之路]健康大步走2007年7月6日[健康之路>走走更健康2007年10月12日有视频)
最好的方法是运动的康复,推拿按摩.按摩颈部可以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
颈肩痛的家庭按摩
王友仁(王友仁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学会按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颈部按摩主要是以放松为主,这些手法可以起到缓解作用,另外可以降低颈部肌肉的肌张力,肌肉松软就可以得到放松。还有由于人们疲劳或者酸痛的时候,会使肌肉内代谢的产物增多。通过这种手法可以使代谢产物——乳酸大量的排除,这样的话酸痛就消除了。另外从中医讲,局部的疲劳和酸痛是气血不畅、经络不通,在手法的作用下,可以使气血流畅,经络疏通。
现在生活当中工作压力增高,人们从事电脑工作,长期的低头造成颈肩以及背部的肌肉长期处于牵拉状态,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肌肉疲劳,疲劳以后自然就会出现酸痛劳累的感觉。另外人们的睡觉姿势,比方说枕头的高低、软硬不合适都会出现颈部的问题。再者就是由于风寒侵袭,当夏天离空调比较近的时候,吹到脖子就会感到比较硬,风寒对人体的肌肉侵袭是非常明显的。再有就是由于颈部的受到外伤,比如说在运动的时候脖子受到了外伤,这些都是造成颈部不适合的原因。
这些病人在临床检查当中,明显发现颈部肌肉是僵硬的,可以发现颈部肌肉有条索状的反应物,就是肌肉拉紧像绳索一样的,而且一拨动的话来回滚动,这些就标志着肌肉疲劳或者有些慢性损伤的特征。
揉法是比较轻柔的方法,掌握力度要适中、柔和,主要在肌肉的表面上做划圆圈的动作,它的刺激量达到皮下组织,有柔和舒适的感觉。拨法跟揉法不一样,拨法沿肌腱的垂直方向做左右方向拨动,拨法比揉法力度要强,而且病人有酸痛感,通过用手指或者其他的部位做拨法以后,可以明显使肌肉的紧张度降低,这种条索状的反应物由僵硬变得柔软,而且也可以改善颈部的活动功能,另外拨法最讲究的就是深透入里,因为我们的肌肉不在皮肤上,因为运动要靠肌肉,所以力量要达到深度。
针对颈部疲劳和疼痛的按摩手法:
1、揉法:拇指和四指相对,轻轻拿揉颈部两侧隆起的肌肉,两只手交替进行。
2、拨法:用拇指分别在两侧隆起的肌肉上做横向拨动。按压两手拇指交替从风池穴到颈根穴的按压,两手要配合协调。
3、颈部侧屈、旋转:一手拇指按住颈根穴,另一只手扶住头部做颈部的侧屈和旋转。
4、点穴:点风池穴,位置在枕后高骨凹陷处;
点大椎穴,位置在低头颈部凸起的高骨之下;
点天宗穴,位置在三角形肩胛骨的中心;
点曲池穴,位置在屈肘肘窝肌肉鼓出处;
点肩外俞,位在低头后背第二个凸起的高骨旁开四横指;
点合谷穴,位置在虎口并拢处肌肉最高点。
中医理论有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经络系统,经络系统遍布全身,有重要的12经,12经上面又有361个穴位,这些穴位遍布全身,比方说人体有病的时候,就会在相关的经络穴位上出现敏感点,比方说颈部酸痛疲劳,我们按局部相关的穴位可以有明显的阵痛,另外可以疏通经络。
穴位从属于每个经络,人体有五脏六腑,每一个脏腑跟一个经络是密切相关的,从属一个脏腑。对这个穴位按摩可以调整经络功能,也可以调整脏腑的功能,达到缓解疼痛、疏通经络的目的。
首先穴位要找准,第二这个穴位要有感觉,要有酸、麻、胀、痛的感觉,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针对肩部酸痛的按摩手法:
1、拇指与四指相对,轻轻的从肩部至肘部做拿揉法。
2、两手拇指拨揉肩后肌肉,一手按住肩后坚硬部位,一手握住肘部做肩关节旋转或横摆。
3、点穴:点天宗穴,位置在三角形肩胛骨的中心;
点肩贞穴,位置在腋窝上一横拇指上;
点曲池穴,位置在屈肘,肘窝肌肉鼓出之处。
首先第通过按压颈部的穴位配合颈部的活动,一定要两个手协调一致,密切配合,第二个颈部的活动范围,要根据颈部的实际活动范围定,不能超越,有的人侧屈困难的话这个动作就不能太大了。
问如果是比较严重的颈肩疼痛,这样的按摩能够缓解吗?
答如果真患了颈椎部的某些症状的时候,按摩不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只能起到缓解作用,应该去到正规的医院诊断治疗。
颈肩保健操
第一节:一侧手放松下垂,另一侧手中指点对侧的肩井穴一分钟,然后再换另一只手点对侧的肩井穴,有酸感,反复三到五次。
第二节:双手置于颈后,头用力向后仰,双手向前用力,产生对抗的力,反复三到五次。
第三节:手指交叉,翻掌向上举到头顶,吸气,双眼看向手背,然后放下,再呼气。
第四节:一手叉腰,另一手最大范围的向前伸,然后向上向后,眼睛一定要看手,然后放下来,左右手重复三到五次。
第五节:肩胛骨用力向内夹,然后向前转肩,用力,反复三到五次。
第六节:一侧手放松,头偏向另一侧,另一只手经头顶摸对侧的耳朵,然后用手掌包住耳朵轻轻向下压,然后再做对侧。
第七节:需要借助一个器械,体操棒,双手举高,侧屈,头微侧,停顿一分钟。
第八节:体操棒置于脑后,举起抬头看,然后放下,低头,反复做。
第九节:放松,双手交叉扣置于颈后,用两侧的掌根夹提颈肌一分钟。
枕头在人体健康当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当睡眠的时候必须有一个高度适宜的枕头,这样才能休息好,保护颈椎不出问题。枕头最好选择质地硬度适中、高低合适、宽度压实后在6—9公分之间为宜,躺下后颈部、头部和躯干处于相对水平状态,农村很多群众喜欢高枕,高枕对人的健康是不利的,时间长了会造成颈部两边肌肉不平衡,久而久之导致颈椎不舒服,所以一定要选择适合的枕头。一般姓常用的荞麦皮枕头软硬度都比较适合,另外枕枕头的时候不要枕头部,要枕在颈部。(王友仁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学会按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治疗骨伤科疑难杂症,在按摩治疗腰部扭伤、腰肌劳损、颈椎病、肩周炎等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参考资料:中央电视台2套《健康之路》颈肩痛的家庭按摩(2007年1月11日)
有视频,可以用电驴或BT下载后在电脑里反复学习
心慌胸闷感觉浑身发抖肌肉跳动
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心慌气短,可以到医院做个心电图,不要劳累过度,注意休息,也不要情绪激动!
头晕胸闷,气短心慌,身上的肌肉跳动,手抖,有时睡觉被憋醒你好,有可能是心脏病引起的,可以去医院,做心电图,心脏彩超,必要时做cta等,确诊以后再治疗。
抑郁症会引起心慌及浑身发抖吗?会的,抑郁症是会引起心慌,浑身发抖的症状,抑郁症的症状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情感低落:常表现为愁眉不展,心烦意乱,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对前途悲观失望,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情感低落有昼重夜轻的特点。
2、思维缓慢:思维迟缓、联想困难,自觉思考能力下降,对 反应迟钝,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减退。
3、言语动作减少与迟缓:言语少、声音低,经常独坐一处不与他人交往,爱好和生活乐趣丧失,精力减退、疲乏,走路时行动缓慢,严重时可达到不吃不喝、不言不动的抑郁性木僵的程度。
4、此外,抑郁发作时还可出现恶心、心悸、胸闷、出汗等躯体症状,男性患者可出现阳痿,女性患者则出现性感缺失或闭经。同时,还可有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食欲降低、体重明显减轻等症状。
在噪音环境环境工作总感觉心慌浑身发抖是怎么回事平时有这种恐惧和焦虑心理么?比如在与人沟通时,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时
15岁心慌胸闷 手发抖是什么建议去医院化验血常规、血糖、电解质(如钙、钾)、心电图等专案。
8岁小孩手脚肌肉跳动发抖是什么
你好,这种情况建议去医院查一查微量元素,看看是否正常。配合医生积极对症治疗
心慌胸闷胸口部位肌肉发麻怎么回事你应该去医院,做个心电,心脏彩超,还有胸片,200元,基本通过这三项看看是心脏有毛病还是肺。
心慌,浑身抖,失眠,睡醒后感觉手发涨,发诌其实失眠主要都是心理原因造成的!、保持乐观、知足长乐的良好心态。对社会竞争、个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这才是最重要的!药和食物只能辅助!治标不治本!这是我多年医学上面的总结!下面是我对失眠的治疗提供的一些方法!您不防看看,希望能有效的帮助您克服失眠
克服失眠的心理调适方法:
一、保持乐观、知足长乐的良好心态。对社会竞争、个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
二、建立有规律的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节律。
三、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条件反射机制。如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喝杯牛奶等,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建立起“入睡条件反射”。
四、白天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晚上的入睡。
五、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如保持卧室清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 等;避免睡觉前喝茶、饮酒等。
六、自我调节、自我暗示。可玩一些放松的活动,也可反复计数等,有时稍一放松,反而能加快入睡。
七、限制白天睡眠时间,除老年人白天可适当午睡或打盹片刻外,应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则会减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时间。
另外,对于部分较重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短期、适量地配用安眠药或小剂量抗焦虑、抑郁剂。这样可能会取得更快、更好的治疗效果。
失眠偏方
党参、白术、当归、茯神、远志、龙眼肉、陈皮各10克,炙黄芪12克,炒枣仁15克,首乌藤30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适应证] 失眠心脾两虚证。
一.经验方
1 穴位治失眠
一组穴位:百会、太阳、风池、翳风、合谷、神门、内外关、足三里、三阴交、涌泉。 次数以大眠程度为准,失眠轻少 几次,失眠重多 几次。 后立即选一种舒适的睡姿, 10分钟左右可入睡。如果仍不能入睡,可继续 一次即可入睡。
2每天早上请喝一杯水
每天早晨漱洗后,喝一杯温开水,对感冒、上火、大便干燥之类疾病同样有效。
3.上软下硬两个枕头睡眠好
枕头适于用两个,每对高度不超过8厘米,且以上软下硬为宜。上边的软枕便于调整位置,以达睡眠舒适。下边的硬枕主要用于支撑高度。使用这样的枕头,睡眠舒适,解除疲劳快
4.白酒泡灵芝可治失眠
原料白酒一斤,灵芝半两;灵芝用水洗净,放进白酒瓶内,盖封严;酒逐渐变成红颜色,一周就可饮用,每晚吃饭时或睡觉前根据自己的酒量,多则喝5钱左右,如果平时不喝酒的可少喝。
5.摩擦涌泉穴治失眠
当你躺在被窝里难以入睡时,将一只脚的脚心放在另一只脚的大拇趾上,做来问摩擦的动作,直到脚心发热,再换另一只脚。这样交替进行,你的大脑注意力就集中在脚部,时间久了,人也累了,有了困意,就想入睡。如长期坚持,还能起到保健作用。
6.柏树叶装枕头可安眠
拣一些柏树叶,洗净晒乾,装一个枕头。柏叶枕在头下也有一股清香味,使人感到舒适,收到了镇静安眠效果。
7.鲜果皮能使你安眠
将鲜桔皮或梨皮、香蕉皮50-100克,放入一个不封口的小袋内。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边。上床睡觉时,便闻到一股果皮散发的芳香,使你安然入睡。
8.红果核大枣治失眠
红果核洗净晾乾,捣成碎未(可求助中药店)。每剂40克,加撕碎的大枣7个,放少许白糖,加水400克,用砂锅温火煎20分钟,倒出的汤汁可分3份服用。每晚睡觉前半小时温服,效果好,无副作用。
9吃大蒜可治失眠
每天晚饭后或临睡前,吃两瓣大蒜,我历来不习惯吃蒜,因此是把蒜切成小碎块用水冲服的。
10.鲜果皮能使你安眠
将鲜桔皮或梨皮、香蕉皮50-100克,放入一个不封口的小袋内。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边。助睡眠。
二.食疗方
酸枣仁粥
原料酸枣仁末15克 粳米100克
制作先以粳米煮粥,临熟,下酸枣仁末再煮。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悸、失眠、多梦、心烦。
秫 米 粥
原料秫米30克 制半夏10克
制作先煎半夏去渣,入米煮作粥。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和胃安眠。适用于食滞不化、胃中不适而引起失眠者。
远志莲粉粥
原料远志30克 莲子15克 粳米50克
制作先将远志泡去心皮与莲子均研为粉,再煮粳米粥,候熟入远志和莲子粉,再
煮一二沸。
用法随意食用。
功效补中,益心志,聪耳明目。适用于健忘、怔忡、失眠等症。
小 米 粥
原料小米50克 鸡蛋1个
制作先以小米煮粥,取汁,再打入鸡蛋,稍煮。
用法临睡前以热水泡脚,并饮此粥,然后入睡。
功效养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烦躁失眠。
小米枣仁粥
原料小米100克 枣仁末15克 蜂蜜30克
制作小米煮粥,候熟,入枣仁末,搅匀。
用法食用时,加蜂蜜,日服2次。
功效补脾润燥,宁心安神。治纳食不香、夜寐不宁、大便干燥。
柏子仁粥
原料柏子仁10~15克 粳米50~100克 蜂蜜适量
制作先将柏子仁去尽皮、壳、杂质,捣烂,同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对入蜂
蜜,稍煮一二沸即可。
用法每日服2次,2~3天为一疗程。
功效润肠通便,养心安神。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长期便秘或老年性便秘。
夜交藤粥
原料夜交藤60克 粳米50克 大枣2枚 白糖适量
制作取夜交藤用温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克,煎取药汁约300克,加粳米、白
糖、大枣,再加水200克煎至粥稠,盖紧焖5分钟即可。
用法每晚睡前1小时,趁热食,连服10天为一疗程。
功效养血安神,祛风通络。适用于虚烦不寐、顽固性失眠、多梦症以及风溼痹
痛。
八 宝 粥
原料芡实 薏仁米 白扁豆 莲肉 山药 红枣桂圆 百合各6克 大米150克
制作先将各药煎煮40分钟,再加入大米继续煮烂成粥。
用法分顿调糖食用,连吃数日。
功效健脾胃,补气益肾,养血安神。适用于失眠以及体虚乏力虚肿、泄泻、口
渴、咳嗽少痰等。
玫瑰花烤羊心
原料鲜玫瑰花 羊心各50克 食盐适量
制作
1 将鲜玫瑰花50克(或干品15克)放入小铝锅,加食盐、水煎煮10分钟,待冷备用。
2 将羊心洗净,切成块状,穿在烤签上边烤边蘸玫瑰盐水,反复在在明火上灸烤,
烤熟即成。
用法宜热食,可边烤边食。
功效补心安神。适用于心血亏虚所致惊悸失眠以及郁闷不乐等症。
乌灵参炖鸡
原料鸡1只 乌灵参100克 酒 姜 葱 盐各适量
制作
1 乌灵参用温水浸泡4~8小时,洗净切片,放入鸡腹内。
2 将鸡放入砂锅内,清水淹过鸡体,放入酒、姜、葱适量,旺火烧开后,改文火
清炖,待鸡熟后,加盐少许即成。
用法每日2次,食鸡肉,饮汤。
功效补气健脾,养心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
茯 苓 饼
原料茯苓细粉 米粉 白糖各等份
制作上3味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极薄的煎饼。
用法可经常随量吃。
功效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
浮肿、大便溏软等。
治疗失眠偏方:
芹菜根90克,酸枣仁9克,水煎服,可治疗失眠。
以下几个方法可有效改善睡眠:
睡前饮一杯热牛奶。或者蜂蜜水。<<中老年人如何自我保养?
冬天睡觉前一定用热水好好泡泡脚。
另外,吃些香蕉和鱼虾也可以帮助调整生物钟,对调整时差有帮助。
一般的银耳莲子汤也有安神的效果。
在枕头旁边,放10克左右切成丝的生姜,就能催人入眠。
1、猪心1个,三七、蜂蜜各30克。将猪心洗净,与三七共煮,待猪心熟后加入蜂蜜。吃肉饮汤。
2、麦仁30克,大枣15枚,甘草15克。小麦去皮,与后2味入锅,加水3碗,煎至1碗。每晚睡前顿服。
3、山楂核30克。炒焦成炭,捣碎,水煎后加适量白糖,每晚睡前服1剂。主治心悸、失眠。(胃酸过多者忌用)
4、鸡蛋2个,枸杞15克,红枣10枚。先将枸杞、红枣用水煮30分钟,再将鸡蛋打入共煮至熟,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
5、酸枣仁粉10克,绿茶15克。清晨8时前冲泡绿茶15克饮服,8时后忌饮茶水。晚上睡前冲服酸枣仁粉10克。凡高血压、心动过速、习惯性便秘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6、龙眼肉15克,枸杞10克,红枣4枚,粳米100克、洗净,加水煮成粥,日服2次(晨起空腹和晚睡前),常服效佳。
7、干龙眼肉、芡实各15克,粳米100克,去心莲子6克,白糖适量。将芡实煮熟去壳,捣碎成米粒状;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莲子、龙眼肉、芡实及清水,煮成粥后调入白糖,每日1剂。
8、将花生叶(鲜叶最好)用白开水冲水入壶内或杯内,等花生叶的色泽泡下后饮下,约10分钟左右,即能入睡,有效率达95%以上。
9、茯神15克,生鸡蛋黄1个。茯神加一杯半水,煎成一杯。稍凉加入鸡蛋,搅匀。睡前先以温水洗脚,然后乘热服下药液,时间不长即可安眠。
10、丹参、远志、石菖蒲、硫黄各20克。共研细末,加白酒适量,调成膏状,贴于脐中,再以棉花垫于脐上,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一次。
11、党参15克,麦冬(去心)9克,五味子6克,夜交藤、龙齿各30克。晚饭前水温服,留渣再煎,晚上睡前1小时再服,每日1剂。
12、党参60克,玄参30克,琥珀18克,朱砂、麦冬各12克。共研细末,过筛。每次服3-5克,睡前半小时白开水送服。
13、枸杞30克,炒枣仁40克,五味子10克。和匀,分成5份。每日取1份,放入茶杯中开水冲泡,代茶频饮。或日饮3次,但每次不少于500毫升。
14、五味子30克。水煎,睡前服。主治失眠、周身乏力。
15、鲜丹参16克,鲜酸枣根30克。水煎,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夜多怪梦。
已上全为本人自写!为经本人允许严禁转摘。
狗吐完浑身发抖胃部急剧的痉挛导致了身体虚脱才会发抖的。没事,先不用喂东西。让它自己缓一缓就好了。可能是吃了什么东西不服,对小狗是没什么影响的。
是左回旋支的一个分支,从左回旋支的近段发出沿着心室的钝缘,下行主要是供应钝缘和邻近的左心室后壁心肌。
钝缘支口部重度狭窄,考虑这种情况已经影响心脏的正常供血。可以引起心肌供血不足,会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严重症状,从理论上说超过75%以上需要支架植入或冠脉搭桥治疗。平时要清淡饮食,低盐低脂。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
心室(ventricle)是心脏内部下面的两个空腔,在左边的叫“左心室”,在右边的叫“右心室”。心室的壁厚,肌肉发达。其中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更厚,肌肉更发达。
心脏构成
心脏如本人的拳头,外形像桃子,位于横膈之上,两肺间而偏左。心脏是一中空的肌性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
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故互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
在左边的叫“左心室”,在右边的叫“右心室”,心室壁厚,肌肉发达。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更厚,肌肉更发达。这是因为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因此左心室收缩产生的压力要强于右心室。
血液由心房压入心室后,由心室压入动脉,分别输送到肺部与全身的其他部分。
注意:人的心尖略朝左,但在一些解剖示意图往往画成朝右,这种图,画在左边的心室实际上是右心室。
功能
三尖瓣如同一个“单向活门”,保证血液循环由右心房一定向右心室方向流动和通过一定流量。心脏当右心室收缩时,挤压室内血液,血液冲击瓣膜。三尖瓣关闭,血液不倒入右心房。右心室的前上方有肺动脉口,右心室的血液由此送入肺动脉。
肺动脉口缘上有三块半月形的瓣膜称肺动脉瓣(半月瓣),当心室舒张时,肺动脉瓣关闭,血液不倒流入右心室。
二尖瓣如同一个“单向活门”,保证血液循环由左心房一定向左心室方向流动和通过一定流量。心脏当左心室收缩时,挤压室内血液,血液冲击瓣膜。
二尖瓣关闭,血液不倒入左心房。左心室的右前上方有主动脉口,左心室的血液由此送入主动脉。左心室承担着全身血液输送的功能,所以左心室的肌层较右心室的肌层发达约为右心室壁厚的三倍,左心室的主动脉口也有三个半月瓣,称为主动脉瓣。
起着防止主动脉内的血液倒流入左心室的作用。
——心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