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方肌
双侧收缩:后仰头颈部。
单侧收缩:同侧屈对侧旋。
整体收缩:使肩胛骨贴合胸廓,并在承重和推举时提供强大支撑。
上束:肩胛骨上提上回旋。
中束:肩胛骨缩回。
下束:肩胛骨下降,上回旋。
拉伸:小臂按住肩峰,头做对侧屈低头同侧旋。
上斜方紧张,会导致后脑勺浅层疼痛。
肩胛提肌
双侧收缩:后仰头颈部。
单侧收缩:同侧屈同侧旋。
整体收缩:肩胛骨上提,下回旋
拉伸:小臂压住肩胛骨上角,头做对侧屈低头对侧旋。
肩胛提肌紧张会导致肩胛骨上角疼痛。
头、颈夹肌
双侧收缩:后仰头颈部。
单侧收缩:同侧屈同侧旋。
枕骨下肌群
枕骨下肌群紧张会导致后脑勺深层疼痛。
放松:手拖住脑袋手指在颈后枕骨下打圈儿。
胸锁乳突肌
双侧收缩:后仰头部和颈部上段,颈部下段的屈曲
单侧收缩:颈部和头部的同侧屈对侧旋
拉伸:用小臂压住胸锁关节,头做对侧屈同侧旋。
紧张会导致颞骨乳突周边疼痛。(偏头痛)
放松:
颈阔肌
头颈部屈曲,使口角向下。
放松:仰头张嘴闭嘴拉伸。用手向下抚摸放松。
斜角肌
提肋助吸气。
双侧收缩:前中束使头颈部屈曲
单侧收缩:头颈部同侧屈对侧旋
紧张会压迫神经和动脉。
拉伸:用肘部或手压住锁骨窝,对侧屈,拉伸中束,同侧旋拉伸后束,对侧旋拉伸前束。
深层颈屈肌
深层颈屈肌要多做训练:靠墙、仰卧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器官,广泛分布于人体各部 ,在神经系的指挥下,完成随意运动 。
1肌肉的形态结构
肌肉按形态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四类。
每块肌肉按组织结构可分为肌质和肌腱两部分。肌质位于肌肉的中 央,由肌细胞构成,有收缩功能;肌腱位于两端,是附着部分,由 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每块肌肉通常都跨越关节附着在骨面上,或一 端附着在骨面上,另一端附着在皮肤。一般将肌肉较固定的一端称 为起点,较活动的一端称为止点。
2肌肉的辅助结构 肌肉的辅助结构主要有筋膜、滑液囊和腱鞘,是肌肉周围的结缔组 织所形成的结构,有保护肌肉和辅助肌肉运动的作用。
3全身各部的主要肌肉 人体全身的肌肉可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
(1)头颈肌:头颈肌可分为头肌和颈肌 。
头肌可分为表情肌和咀嚼肌。表情肌位于头面部皮下,多起于颅骨 ,止于面部皮肤。肌肉收缩时可牵动皮肤,产生各种表情。咀嚼肌 为运动下颌骨的肌肉,包括浅层的颞肌和咬肌,深层的翼内肌和翼 外肌。
(2)躯干肌: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和腹肌等。
背肌可分为浅层和深层。浅层有斜方肌和背阔肌。深层的肌肉较多 ,主要有骶棘肌。
胸肌主要有胸大肌、胸小肌和肋间肌。 膈位于胸、腹腔之间,是一扁平阔肌,呈穹窿形凸向胸腔,是主要 的呼吸肌,收缩时助吸气,舒张时助呼气。
腹肌位于胸廓下部与骨盆上缘之间,参与腹壁的构成。可分为前外 侧群和后群。前外侧群包括位于前正中线两侧的腹直肌和外侧的三 层扁阔肌,这三层阔肌由浅而深依次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 、肌。后群有腰方肌。
(3)四肢肌:四肢肌可分为上肢肌和下肢肌。
A上肢肌:上肢肌结构精细,运动灵巧,包括肩部肌、臂肌、前臂 肌和手肌。 肩部肌分布于肩关节周围,有保护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其中较重 要的有三角肌。 臂肌均为长肌,可分为前后两群。前群为屈肌,有肱二头肌、肱肌 和喙肱肌;后群为伸肌,为肱三头肌。 前臂肌位于尺、桡骨的周围,多为长棱形肌,可分为前、后两群。 前群为屈肌群;后群为伸肌群。 手肌位于手掌。分为外侧群、内侧群和中间群。
B下肢肌:下肢肌可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髋肌起自躯干骨和骨盆,包绕髋关节的四周,止于股骨。按其部位 可分为两群。 髋内肌位于骨盆内,主要有髂腰肌、梨状肌和闭孔内肌。 髋外肌位于骨盆外,
主要有臀大肌、臀中肌、 臀小肌和闭孔外肌。
大腿肌分为前、内、后三群,分别位于股部的前面、内侧面和后面。
前群有股四头肌和缝匠肌。 内群位于大腿内侧,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和股薄肌 等。
后群包括外侧的股二头肌和内侧的半腱肌、半膜肌。 小腿肌可分为前、外、后三群。 足肌可分为背肌与足底肌
什么是上交叉综合症
上交叉综合症是指由于长时间低头伏案或过度锻炼胸部肌肉、忽视背部肌肉锻炼且不进行胸部肌肉拉伸练习,造成相应部位肌肉不平衡,形成头部前倾、颈椎正常弧度减少或变直、含胸驼背、胸椎曲度增加、肩胛骨耸起等一系列形体的变化,并进而导致颈肩部肌肉紧张酸痛、头痛头晕、手臂麻木、呼吸不畅、心慌胸闷甚至便秘等各种症状。
用一张图直观看一下正确姿态和错误姿态的样子:
上交叉综合症的不良影响
低头、含胸、驼背、耸肩在形体上就给人一种不自信、不美观、没精神甚至猥琐的印象,但这并不是主要的上交叉综合症还会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如颈背部紧张疼痛,甚至头痛头晕、呼吸困难、心慌胸闷等。
有研究发现,女性头痛、偏头痛和颈椎疼痛远多于男性,可能与上交叉综合症密切相关。因为女性颈部肌肉的力量远小于男性,但头部的重量却几乎相当,在同样的身体姿势下更容易出现上交叉综合症。
1、因头颈部和胸前部肌肉紧张,可引起颈肩背部酸痛,胸骨部疼痛。
2、因颈椎曲度变小甚至消失,严重时压迫颈椎之间的神经,可引起头痛和手臂痛麻,压迫穿行于颈椎间的椎动脉,引起脑供血不足而出现头晕。
3、因含胸驼背,胸腔容积减少,可引起呼吸不畅,肺活量减少,运动能力下降。
4、因圆肩姿势会使横膈膜处于紧张缩短状态,造成对大动脉和腔静脉的压迫,使心脏工作负担加重,可引起心慌、胸闷等心脏不适症状。
5、因腹腔容量变化,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可造成便秘。
6、因圆肩姿势时肩外旋肌力量减弱,导致在肩关节外展过程中无法使上臂及时外旋会造成肱骨大结节与肩峰发生撞击,挤压冈上肌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因而会出现要么肩关节外展受限要么肩关节外展时发生肩峰下撞击。
上交叉综合症矫正方法
上交叉综合症的产生原因主要有:错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以错误坐姿伏案工作(对于学生、司机及白领人群),过分锻炼胸大肌而忽略背部肌肉的锻炼导致肌肉不平衡(对于男性健身者),以及因为心理因素刻意地缩胸(对于没有自信的青少年及胸部发育较早的女性)。
第一步:生活习惯:
既然上交叉综合症最大原因是生活习惯,那么我们首先要纠正的是我们错误的坐姿和睡姿。
如果背部无法贴合椅背,可以试着在身后垫上毛巾或小枕头。
第二步:拉伸训练
上交叉综合症对肌肉的影响包括:胸前下部和颈背后上部肌肉紧张和缩短(如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肩胛提肌、斜方肌上束、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背后下部和颈前上部肌肉被拉长及软弱(如菱形肌、斜方肌中下束、前锯肌、使肩外旋的肩袖肌群(冈下肌、小圆肌)、深层颈屈肌)。
我们需要对紧张、过紧的肌肉做拉伸和松解,对拉长和过弱的肌肉加强训练。
1.胸肌拉伸
患者站在门框旁,用前臂抵住门框垂直部,采取左右腿前后弓箭步站立,保持背部挺直、肩关节及肘关节呈直角,缓慢向前移动身体拉伸胸部肌肉,每次拉伸10-15秒,重复2-3次,然后进行对侧拉伸。注意拉伸时肘关节不要过度超伸
2.上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肩胛提肌和斜角肌拉伸
坐姿,抬头挺胸肩部下沉,转头向身体一侧45度角,另一侧手扶住头部向该侧牵拉至牵拉感强烈,保持15-30秒后换另一侧,重复2-3次。
3.背阔肌拉伸
首先我们看一下背阔肌的位置如下:
背阔肌拉伸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两种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方法。
站姿,保持身体中立位,用一侧的手拉住另一侧手腕(或者屈肘,扶住手肘也可)向该侧牵拉至牵拉感强烈。保持15-30秒换另一侧,重复2-3次。
跪姿,将手肘至于椅垫上,身体向下压,感觉到背阔肌拉伸感强烈,重复2-3次。
第三步:筋膜放松
你需要一根泡沫轴,建议尽量购买60厘米的,太短的泡沫轴在某些部位的按摩时会受到限制。筋膜放松至目标肌肉感觉到松解,时间不宜过长。
1. 胸椎放松
将泡沫轴置于胸椎部分(即你的上背和中背部),用身体重量来回滚压泡沫轴,进行松解。
2. 胸大肌及三角肌放松
如松解右侧,将泡沫轴至于该侧胸外侧位置,另一侧手支撑于地面,带动身体用自身体重使泡沫轴在胸部外侧及肩上方来回滚压。
3. 背阔肌放松
放松侧的手向前伸,将泡沫轴至于该侧背阔肌下方来回滚压。
第四步:强化训练
每个动作15-20个为一组,做3-5组。
1.横向外拉(外旋肩袖肌训练)
可使用橡皮绳或弹力带。两手握紧橡皮绳,上臂紧贴身体,肩部下沉,保持肘关节垂直、手腕中立,手臂向外打开,拉伸橡皮带。15-20个为一组,做3-4组。
2.直臂划船(菱形肌、斜方肌中下束)
注意力集中在中背部肌肉,保持肩部下沉,肘关节伸直,从前向后拉伸橡皮绳。
如果你使用橡皮带,可以将橡皮带绕过一个固定物(如柱子),向后拉伸,在保持肩部下沉的基础上向外伸展。
3.弹力带前拉(前锯肌训练)
将橡皮绳或弹力带从身体后面绕到前面,两手握住,保持前臂伸直,向前拉伸橡皮绳。
4.深层颈屈肌强化
橡皮带从头后绕过,两手握住向前拉,头部向后对抗用力。
5.墙壁天使
你需要选一面墙,下巴微微内收目视前方。将双手打开尽量让手臂贴于墙面,然后将手沿着墙面往上推,保持大小臂90度夹角。过程中注意不要耸肩,保持上背、头和手臂紧贴墙面,夹紧肩胛骨。
6.超人式(胸椎伸展训练)
大拇指朝向天花板,手臂向前伸展成Y字型,使上身、双臂及下身同时抬离地面,起到无法再提高。让双臂向下滑动。
这些动作可以很好的放松原本紧绷的肌肉,同时强化被拉长弱化的肌肉,这些动作你可以每天或者隔天练习,坚持两周整个人会精神饱满、身形挺拔很多。
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惠及你的朋友,也欢迎你们给我训练的反馈信息,谢谢大家!
颈部的浅筋膜一般较薄,含有少量脂肪,在颈前部和颈外侧部浅筋膜内含有颈阔肌。浅筋膜内还有浅静脉、浅淋巴结和皮神经,均位于颈阔肌的深面。
颈部浅结构
1.皮肤
颈部的皮肤较薄,活动性较大,横纹明显,手术时,宜作横切口,以利愈合。
2.浅筋膜
颈部的浅筋膜一般较薄,含有少量脂肪,在颈前部和颈外侧部浅筋膜内含有颈阔肌。浅筋膜内还有浅静脉、浅淋巴结和皮神经,均位于颈阔肌的深面。
(一)颈阔肌platysma(图6-2)为阔而薄的肌片,起于胸大肌上部和三角肌表面的筋膜,向上行,前部肌纤维附于下颌下缘。后外侧部纤维越过下颌骨下缘延至面部,与口角的肌肉纤维交织。前部纤维在颏下方与对侧颈阔肌纤维交织,而越往下两侧肌间的距离越远。颈阔肌变异较大,可一侧或双侧缺如。收缩时,颈部皮肤出现斜行皱纹。其前部纤维可协助降下颌,后份纤维可牵下唇和口角向下。颈阔肌受面神经颈支及颈丛皮支支配。
图6-2 颈阔肌及颈部浅层结构
(二)颈部浅静脉
(1)颈外静脉externaljugularvein(图6-3、4)为颈部最大的静脉,它由前、后支合成。前支是面后静脉的后支;后支由枕静脉与耳后静脉合成。两支在下颌角处汇合,沿胸锁乳突肌浅面行向外下方,在距锁骨中点上方25厘米处,穿过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穿入处深筋膜与静脉壁愈着,当静脉损伤时,管腔不能闭合,易发生气栓。颈外静脉末端,通常只有一对瓣膜,不能完全阻止血液倒流,故当上腔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时,可使颈外静脉怒张。
图6-3 颈部浅静脉
(2)颈前静脉anteriorjugularvein(图6-2、3、4)起自颏下部,沿正中线两侧下降,进入胸骨上间隙内,呈直角转向外侧,经胸锁乳突肌深面,注入颈外静脉,偶有注入锁骨下静脉或无名静脉者。在胸骨上间隙内,两侧颈前静脉间常有横吻合支相连,称颈静脉弓,颈前静脉无瓣膜,离心脏距离较近,受胸腔负压影响较大,故于颈部手术(如甲状腺手术,气管切开术等)时,需注意防止空气吸入静脉。颈前静脉有时只一条,其位置居于中线。
(三)颈浅淋巴结 superficial cervicallymphnodes(图6-5) 沿颈外静脉排列,收纳外耳部份、腮腺区下部和下颌角等区域的浅淋巴管,其输出管注入颈深淋巴结。
(四)颈部皮神经 包括颈丛发出的皮支和面神经的颈支两种。
(1)颈丛的皮支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穿出颈深筋膜浅层分布于皮下(图6-2、4)
枕小神经lesseroccipital nerve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行,分布于枕部皮肤。
耳大神经greatauricular nerve 绕胸锁乳突肌浅面向前上方行,分布于耳廓及其周围的皮肤。该神经较粗大,受麻疯杆菌侵犯时经皮肤可触及。
颈横神经transversecutaneous nerve of neck经胸锁乳突肌浅面横行向前,呈扇形分支,分布于颈前部皮肤。
图6-4 颈丛皮支
锁骨上神经supraclavicular nerves行向下外,分为前、中、后数支,分布于颈前外侧部、胸前壁第2肋以上及肩部皮肤。
(2)面神经颈支cervical branch of facial nerve从腮腺下端穿出,行向前下方,分布于颈阔肌,为该肌的运动神经。腮腺手术时,面神经颈支可作为寻找面神经主干的标志之一。
颈部浅层肌
1.胸锁乳突肌 sternocleidomastoid( 图6-6) 以两头分别起于胸骨柄和锁骨的胸骨端,合成一个肌腹,斜行向外上方,止于乳突和枕骨上项线的外侧部。一侧收缩时,可使头倾向同侧面部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并可屈颈。受副神经和第2、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支配。
2.舌骨上肌群和舌骨下肌群(图6-6)舌骨上肌群位于舌骨下颌骨、颞骨茎突、乳突之间,主要为封闭口底的肌肉,由浅面的二腹肌和茎突舌骨肌;深面的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组成。舌骨下肌群为位于中线两侧的扁条肌,浅层为并列的胸骨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深层为上、下相续的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它们的具体起止见表6-1:
图6-5 颈淋巴结浅群
图6-6 颈部肌
表6-1舌骨上、下肌群各肌的名称、起止点、作用及神经支配
颈深筋膜及筋膜间隙
颈部的深筋膜位于浅筋膜及颈阔肌的深面,包绕颈部的肌肉、血管、神经和脏器,形成浅、中、深三层。颈部器官借致密的筋膜互相分隔,筋膜之间有由疏松结缔组织充填的间隙,称筋膜间隙。(图6-7、8)。
1.浅层
颈深筋膜的浅层 又称套层,环绕颈部。后部附着于项韧带及颈椎棘突,向外侧再转向前方,依次包绕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后,被覆于舌骨下肌群表面至正中线与对侧者愈合,构成颈白线。
浅层筋膜上方附着于枕骨上项线及乳突,向前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继而在下颌骨下方,分为两层,包绕下颌下腺,附着于下颌骨,形成下颌下腺鞘。浅层筋膜下方附着于肩峰、锁骨及胸骨柄。在颈静脉切迹上方,分为浅、深两层,分别附着于切迹前、后缘,两者之间的间隙称胸骨上间隙,含有颈静脉弓及淋巴结。
2.内脏筋膜即颈深筋膜中层
又称气管前筋膜,可分为脏层和壁层。脏层薄而疏松包绕颈部器官,如喉、气管、甲状腺、咽和食管,包绕甲状腺的部分构成甲状腺假被囊。壁层较致密,位于颈部器官的前面,贴于舌骨下肌群的后面,向两侧形成颈动脉鞘,包绕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脏、壁二层之间形成气管前间隙,内含疏松结缔组织,左、右甲状腺下静脉构成的甲状腺奇静脉丛,位于间隙内。在幼儿的气管前间隙的下段有胸腺上部,向下通上纵隔前部。因此,颈部气管前间隙有感染或出血时,可沿此间隙向下到达前纵隔。前纵隔如有气肿亦可沿此间隙上延到颈部。
3.椎前筋膜
即颈部深筋膜深层,覆被椎前肌、前、中斜角肌、肩胛提肌、臂丛及锁骨下血管,构成颈外侧三角的底,并向外下方伸展,包绕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与腋鞘相续。向上附着于颅底,向下与脊柱的前纵韧带融合。椎前筋膜与咽后壁之间为咽后间隙。此间隙的脓肿,可向咽腔膨出,患者可出现吞咽和发音困难。感染时可向下延至后纵隔。椎前筋膜与脊柱颈部之间有椎前间隙,颈椎结核的脓肿,脓液多积于此间隙内,也可顺此间隙向下蔓延至后纵隔,或向两侧扩散至颈侧部,或穿破椎前筋膜至咽后间隙。
图6-7颈筋膜及颈筋膜间隙(正中矢状切面)
图6-8颈筋膜及颈筋膜间隙(横切面)
4.颈动脉鞘carotid sheath
颈动脉鞘为内脏筋膜在颈部大血管周围增厚形成,内部包绕着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该鞘上达颅底,下至纵隔,周围以疏松结缔组织与颈部深筋膜浅层及椎前筋膜相连续。
颈部的分区
图6-9 颈部分区
颈部以胸锁乳突肌为标志划分为三区,即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颈前区的境界是胸锁乳突肌前缘、前正中线和下颌骨下缘,呈尖向下、底朝上的三角形,故又名颈前三角。颈前区又可分为下列四个小(三角)区,即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下缘围成的下颌下三角,容纳下颌下腺;由左、右二腹肌前腹和舌骨体围成的颏下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前缘、颈前正中线和肩胛舌骨肌上腹围成的肩胛舌骨肌气管三角(即肌三角),内有甲状腺和气管等;由胸锁乳突肌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的颈动脉三角,内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支。颈外侧区的边界是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锁骨,是一个底朝下、尖向上的三角形,又名颈外侧三角。颈外侧区可分为二个小(三角)区,即以斜行的肩胛舌骨肌下腹划分为上方的枕三角和下方的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锁骨上大窝)。枕三角内有副神经从中点向外下方斜过。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的深部有锁骨下动脉越过,并有肺尖和胸膜顶自胸腔突入(图6-9)。
颈椎的前倾多数也是由不良姿势造成的,也有一部分是先天的原因,诸如说这个脊柱的强直或者说有一些先天的颈部的畸形等等造成的,那么在这个颈椎前倾的时候,一定是因为颈部的前部的肌群受力,受力比较多会造成,那我们该如何去矫正我们的颈椎曲度呢?
运动法关节矫正:
首先,如果脖子前倾且存在驼背问题,我们要先矫正驼背才行。矫正驼背后,还要用花生球来矫正后突的 C7 和 T1 (字母C表示颈椎,字母T表示胸椎,C7是指颈椎第七节,T1是指胸椎第一节。),只有先将后突的关节矫正后,才能更快地让脖子前倾恢复正常。可以采取下图中的方式进行矫正。每次在无痛情况下坚持15-30秒,共3组。
放松枕骨下肌群:
对于已经过度紧张的枕骨下肌群,我们也可以进行花生球来放松,如下图,靠住后,下颌微微做收紧的动作,10次/组,共3-4组。
曲度矫正:
然后我们还要进行颈椎的曲度矫正,可以采取下图中的方式进行,保持从平时到仰头,10次/组,共3组。
关节重建:
把手抓住一个小毛巾,然后放在颈部中间,双手轻轻往前拉,让颈部感到一丝压力,慢慢仰头,仰头到极限位置,然后慢慢低下头来回到正常位置,反复这个动作(注意动作要慢),连续做1分钟为1组,休息一小会,然后再做一组,总共做2分钟。
肌肉放松:
身体坐直,放松,然后找到锁骨的位置,在锁骨偏上的位置,用手按进去,这时会感到酸痛感,左右区域各按压1分钟。
肌肉拉伸:
牙齿轻微咬合住,然后把头仰到极限,保持这个位置,再把头歪向一边,这时你会感觉到脖子的侧面有拉伸感,保持30秒,每边各做4组。
功能强化:
首先在床上或者在地上随便的趴着,牙齿轻微咬住,仰头到比较大的弧度,这时胸口有点轻微的抬起来了,头、眼都往斜上方45°去看,再往右斜上方45°,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在仰头的时候在完成转头转眼睛的动作,这时会感觉脖子、乃至胸椎段出现疼痛感,这其实就是在模拟小孩最初形成颈椎段的动作,这个动作需做2次,每次1分钟。
生活还原:
找到一块毛巾,把它叠成一块,然后把它垫在我们睡觉的枕头上或者床上,再躺下去,这时会感觉颈椎位置有轻微的支撑感。注意毛巾不要太薄,薄到没有支撑感,或者太厚,支撑感很足,这样都不好。我们以后可以慢慢的加厚毛巾的厚度,逐渐形成颈椎。
颈部提升伸展运动:
首先站着或坐着,直立上半身,两眼平视前方并保持不动,收紧下巴,并用手指把下巴朝后推。保持10秒,慢慢返回起始位置。每天3组,每组重复10次。
肩胛提肌舒展运动:
站直或坐直,放松下沉左边肩膀,头部朝右转45度,低头把手放在头顶,轻压头部,每天3组,每组左右各10次。
肩胛伸展运动:
直立上半身,双手交叉置于腹部,将肩膀向后夹紧再向下拉伸,想象脊椎上有一支铅笔需要肩胛夹住。保持拉伸10秒,每天3组,每组10次。
改善上交叉综合征放松过紧肌肉:
首先我们手握以下运动器材对其胸大肌及胸小肌进行来回按摩,使其放松。
上斜方肌和肩胛提肌,采取“点头”动作进行放松,可多做几组。
深层颈屈肌:
取一块较长的布使其托住脑后,两手向前拉伸,使其对较弱的肌肉进行强化。
瑜伽矫正方法瑜伽展臂式:
双腿分开站立与髋同宽,双腿伸直不要弯曲,腹部收紧;双手向上举过头顶,十指紧扣,慢慢吸气,呼气手臂带动身体向斜后方伸展。眼睛看向手指的方向,将胸腔完全打开。
战士一式:
从下犬式开始,朝鼻尖方向抬起左膝,跨出左脚踩在两手指间,呈低弓步姿势;略抬头向上看,打开胸腔。
在这里进行至少三次深呼吸,然后换另一侧重复;每次深呼吸5-10次,可换另一侧重复该动作。
牛面式:
从简易坐姿开始,弯曲右腿,将右脚放于左臀部外侧,再弯曲左腿,将左脚放于右臀部外侧。
吸气时,伸展左臂向上,弯曲左臂,手背贴实背部,再伸展右臂,右手拉左手肘,再弯曲右臂,由下而上的双手相扣。
停留5次呼吸。
弓式:
俯卧,然后弯曲膝盖,双手抓住脚踝外缘,吸气,上提胸腔肩膀,呼气,双腿向后有力。抬起头,眼睛凝视前方,保持5个呼吸。
蛇式:
俯卧,双腿并拢。
双手向后伸展,双手掌相握,置于臀部上方。
呼气,抬腿,胸腔头部离地,延长脊柱,保持5个呼吸。
虎式:
身体呈四角支撑状,手臂和大腿垂直于地面,脚背贴地。
吸气,抬头塌腰,右腿向后上方伸展。
呼气,含胸拱背低头,右腿屈膝,膝盖靠近额头,绷直脚尖,脚背不要落地。
保持5组呼吸。
猫式:
跪在地上,两膝打开与臀部同一宽度,双手手掌按在地上。
吸气,同时慢慢地将盆骨翘高,腰向下微曲,形成一条弧线。
呼气,同时慢慢地把背部向上拱起。
保持5组呼吸。
每天靠墙站:
除了以上7个体式,每天靠墙站5-30分钟,对于体态的矫正有很好的帮助哦~
注意事项1坐有靠背的椅子。
2坐着时在背部凹陷处置放一条毛巾,可帮助脊椎直立,并提供额外的支柱。
3适时休息,起身走一走是不错的方式。
4避免经常低头,以免脖子背面的肌肉紧绷。
5视线应与屏幕保持水行。
6搬运重物在弯膝蹲下时,应保持脊椎直立,将重物贴近身体,同时双脚与肩膀同宽。
7睡硬床垫可能较好,有些患者在舍弃不用枕头后,得到颇大的改善。
8不要趴睡,趴睡不但伤背,也伤脖子。
特别提示我们在做运动时要循序渐进,以免肌肉疲劳。
谁容易患有上交叉综合症?
1、久坐办公室人群
2、健身房过度练胸(相对忽略背部)的人
上交叉综合症表现及危害是什么?
1、头部向前引,气质减分
2、圆肩、驼背
3、视觉上比实际高度矮小
4、肩膀及颈部肌肉僵硬,肩膀和下背部酸痛,胸口闷,呼吸不顺畅
上交叉综合症成因:
1、后上背部肌肉、颈部肌肉肌力弱+被动拉长
3、前侧肌肉紧张
过紧的肌肉:
胸大肌、胸小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斜方肌上束、肩胛提肌、背阔肌
过弱的肌肉:
菱形肌、斜方肌中下束、深层颈屈肌、使肩外旋的肩袖肌群、前锯肌
上交叉综合症解决办法
(私教课内容)
放松过紧的肌肉,加强肌力弱的肌肉
具体步骤,先松解,再拉伸,再训练,在放松。
注意:松解拉伸紧张的,训练放松肌力弱的
1、放松胸大肌
2、放松胸小肌
3、放松斜方肌上束
4、放松斜角肌
5、放松胸锁乳突肌
6、放松肩胛提肌
7、放松背阔肌
8、强化菱形肌
可选动作:超窄距划船、Y字挺身
9、强化斜方肌中下束
可选动作:反向蝴蝶机飞鸟,弹力带反向飞鸟
10、前锯肌
可选动作如下
11:使肩外展的肩袖肌群
11、深层颈屈肌
可选动作:米字训练
因为脖子的肌肉是特别难锻炼,相对来说腹肌或者是二头肌的锻炼,其实在一两个月左右都是会有一定的成效,但是脖子的肌肉他是需要日积月累的。
可以锻炼颈部肌肉的运动其实有很多,比如说慢跑、游泳,还包括“广场舞”。这些都是全身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心肺,也可以锻炼全身(包括颈部)的肌肉。
1、仰卧颈屈伸平躺在长凳之上,头部伸出凳子。颈部放松尽量下垂。全身放松,然后用颈部力量使头部抬起向上至下颏紧贴前胸,速度放慢。停2到3秒,再徐徐后倒至颈部肌肉完全放松。(注意:做这个动作时,身体要保持仰卧状态,背部不离凳面)注意调整气息。重复20次,5~10组。
2、背靠墙或椅背,以头枕部向后顶墙,头和身体不动,肌肉紧张收缩,后来听人说这叫"绷劲儿”;或者双手交叉放在头枕部,双手向前使劲儿,头枕部向后使劲儿,相互对抗,头颈不动。锻炼时,颈项部的肌肉持续紧张3—5秒,放松休息3—5秒为1个周期。每天锻炼100—200次,分5—10组完成。
所以如果说需要锻炼的话,这个部位的锻炼其实也是需要抓紧的,因为脖子的肌肉的话其实还是比较重要。
肱三头肌、肱二头肌、肱肌、三角肌、喙肱肌。
一、肱三头肌:系上臂后群之伸肌。起端有3个头:长头起自肩胛骨的盂下粗隆;外侧头和内侧头都起自肱骨的背面,向下,3个头共续于一个腱,止于尺骨鹰嘴。此肌功能为伸前臂,并助内收上臂。受桡神经(颈6~8)支配。手臂背侧的肌肉。覆盖整个肱骨后面。由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合成,作用是伸肘。
二、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侧,整肌呈梭形。肱二头肌有长、短二头,故名。肱(gōng)二头肌(Musculus biceps brachii)属于骨骼肌三大肌群中的四肢肌。
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上粗隆,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长,短二头于肱骨中部汇合为肌腹,下行至肱骨下端,集成肌腱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腱膜。
三、肱肌系上臂肌群深层的屈肌。近固定时,使肘关节屈;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起点肱骨前面下半部分,止点尺骨粗隆和冠突。
四、三角肌俗称"虎头肌",是一个底向上尖向下的三角形肌,位于肩部皮下,从前、后、外侧包裹着肩关节,是一块多羽状肌。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此肌所形成。肌束分前、中、后3部。
五、喙肱肌与肱二头肌短头同起于喙突尖,沿肱二头肌内侧向下,止于肱骨内侧缘的中点。此肌亦受肌皮神经支配,为肩肱关节的屈曲与内收肌。 该肌损伤有时可造成喙突部撕脱骨折。受肌皮神经(颈5~7)支配。
扩展资料:
肱二头肌作用
近固定时肱二头肌使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和旋外使上臂在肩 关节处屈远固定时,肱二头肌使上臂向前臂靠拢。肌电观察表明,当前臂旋外使掌心向前并屈肘时,肱二头肌才有明显的肌电活动。
而当前臂旋内即使掌心侧向身体或身后屈肘时,肱二头肌的电位活动很小或不出现电位活动。这也是肱二头肌练习基本上皆使掌心向前握持器械的主要原理之一,位于上臂前群肌浅层。作用:屈肩、屈肘及使前臂旋后。
当肱二头肌收缩时,使肘关节屈曲;当肱二头肌舒张时,使肘关节伸展或前臂下垂。
-喙肱肌
-三角肌
-肱肌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