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健康伴我行
初冬季节该如何防寒保暖?
2016年11月02日15:22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初冬季节须防寒
寒是冬季的主要特点。中医认为,内寒与外寒有一定的区别。内寒是人体机能衰退,阳气不足而致的病证。外寒是外界的寒气侵犯人体而发生疾病的病邪,伤于肌表,称为伤寒,直中脏腑的则称中寒。内、外寒不同,但可相互影响。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如阳虚内寒之人,易感外寒。而外寒侵入,易伤阳气,引起内寒。卫阳受损,则恶寒。寒邪中里,直中脾胃或伤肺肾之阳,则出现畏寒肢冷、下利清谷等证。寒性凝滞,易致气滞血瘀,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出现周身疼痛或脘腹疼痛等痛证。寒性收引,寒邪伤人,易气机收敛牵引作痛。寒在肌肉经络,则拘急不伸、冷厥不仁、脉浮紧。
需要注意的是,寒冷还会引发一种常见症状——痹症。痹症是一个在中医科经常会见到的词汇。何为痹?中医临床是指以关节、肌肉痛和肢体拘急,甚则影响屈伸为主证,多因风,寒,湿邪侵袭经脉、皮、肌、筋、骨、气血痹阻所致。痹症多为慢性久病,病势缠绵,亦可急性起病,病程较短。病轻者,关节屈伸不利。症状严重者关节僵硬、变形,生活困难。
防寒保暖,平时可以多吃一些鱼类、肉类食物,其中鲫鱼补脾虚,助消化,可缓解食欲不振。鲢鱼补中益气、暖胃、泽肤。鲟鱼活血通络、益气补虚。羊肉补益虚劳、平肝,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牛肉益气养血,牛肝补肝益血、明目,牛血理气补中。鸡肉温补脾胃、补血益肾。一些黑色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海带含有大量维生素A、D和海草碘,能活跃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黑木耳可帮助降低血黏度,延缓动脉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防寒保暖,我们还建议您多吃姜蒜,姜健胃消食,增强食欲,促进新陈代谢。生姜含有姜辣素,对心血管有刺激作用,能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生姜辛辣、性热,多食反伤胃,故不可食用过多。蒜温中消食,除湿杀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既是调味品也是保健良品。
此外,双脚的保暖也很重要,脚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易受影响,且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发冷。晚上睡觉前,可以用热水泡脚,用手掌按摩脚心10分钟左右,
湿是中医所说产六*之一,湿是阴邪,入体内会使人头脑发重,脉滑,舌苔白,厚,女性白带增多
以下知识供参考:
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正常的六气不易于致病,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或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六气,便称为“六*”。*,有太过和浸*之意。由于六*是不正之气,所发又称其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六*致病,一般具有下列特点:1六*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2六*邪气即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3六*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4六*为病,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故又有 “外感六*”之说,其所致的疾病,称为“外感病”。
一、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四季皆有风,放风邪为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仅限于春季,其它季节也可以发生。
(一)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为六*的主要致病因素,寒、湿、燥、热等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2风为阳邪,常伤及人体的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3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变幻无常,发病迅速和动摇不定的特性。
(二)外风与内风的区别:内风多为肝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主要症状为头目眩晕、四肢抽搐、肢麻、动手、强直、乃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外风多为自然界风邪为患。外风主要症状为发热、恶风、汗出、头痛、鼻塞等,脉象浮缓。
二、寒为冬季主气,其它季节亦可见到,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或气温骤降,人体防寒保护不够,常易感受寒邪。
(一)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如寒邪侵袭肌表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寒客血脉,可见头痛身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使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
(二)外寒和内寒区别:外寒指外感寒邪。其致病又有伤寒、中寒之别。寒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于脏腑阳气,由为“中寒”。内寒则是机体阳气不足所产生。
三、暑为夏季主气,乃火热所化。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暑邪纯属外邪,故有“暑属外邪,并无内暑”之说。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故暑邪致病,出现高热、烦渴、汗出。脉洪等症。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可致多汗,口渴喜饮,尿赤短少或者心烦闷乱而不宁,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3感受暑邪的同时,常兼感湿邪,故还可见四肢困倦,胸闷恶心,大便溏泻而不爽等症状。
四、湿为长夏之主气,夏秋之交,天气炎热,又为雨季,湿气最盛,故多湿病。
(一)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湿性重浊。2湿为阴邪,容易损伤阳气。3湿邪的性质粘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湿邪致病,常缠绵难愈,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二是指湿病症状多粘腻不爽。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症状多见于下部。
(二)外湿与内湿的区别: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冒雨,居处潮湿等外界湿邪所致。内湿则是由于脾失健运,以致水湿停聚所致。二者相互影响,外湿发病,易于伤脾,脾失健运,则湿浊内生。而内湿由于脾阳虚损,水湿不化,又易招致外湿。
五、燥为秋季主气。秋季敛肃,气候干燥缺乏水分,人体易感燥邪而发病。
(一)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燥邪干涩,易伤津液。2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易伤肺。
(二)外燥与内燥的区别:外燥由于外感燥邪而发病,可见发热、头痛、少汗、口渴心烦、鼻干咽燥,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咳而不爽。内燥则是津伤液耗的一种表现。由热盛津伤,或汗、吐、下后伤津过多或失血过多,或久病阴血内伤等原因引起。多见口咽干燥、皮肤干糙,毛发干枯不荣,肌肉消瘦,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
六、火热为阳盛所生,故火热可以混称,但二者同中有异,火以病气而言,则常由内生,而热则多属于外*,如风热、暑热、温热之类,无机体正气之说。这是二者的明显区别,但因火与热同性,亦常并称温热。
(一)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l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2火热易耗气伤津,往往伴有津伤液耗症状。3火热易生风动血。 4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腐肉败血而为疮病。5火热与心相应,心主血脉而藏神,可见火邪扰心的神志不安,烦燥、谵妄发狂,甚或昏迷。
(二)外火与内火的区别:外火多由感受温热之邪或风寒暑湿燥五气化火所致,临床上有比较明显的外感病演变过程。内火则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或五志化火而致,是通过各脏腑的病理变化反映出来的,无明显外感病史。但外火与内火相互影响,内生之火可招致外火;而外火亦可引起内火。
2021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每日一练-中医基础学
1 最易导致病位游走不定的外邪是:
A暑
B燥
C湿
D风
E寒
2 常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腠理闭塞、气机收敛的邪气: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瘀血
E痰饮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D。
解析: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如痹证具有关节的游走性疼痛,痛无定处。
2 答案B。
解析:寒客于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躯体屈伸不利,厥冷、麻木不仁。
推荐: 2021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安排及有关问题预通知
今天学习商宪敏教授“治痹十法”的前三法:散风宣痹法、祛寒通痹法、除湿蠲痹法。
痹者闭也,为阻闭不通之意。
痹证是指气血为病邪阻闭而引起的疾病,以人体肌表经络遭受外部侵袭后,使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等处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为特点。
商宪敏教授在长期的临床中对于中医痹证的诊断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将多年治疗痹证的方法归纳总结为十法,即 散风宣痹法、祛寒通痹法、除湿蠲痹法、清热散痹法、化痰散结法、活血祛瘀法、健脾益气法、补肾壮骨法、养肝补血法、通经活络法,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现将商教授治痹十法,每法的具体概念、治疗特点、适应证、常用方药、说明及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一、散风宣痹法
1 概念
散风宣痹法,即用疏散风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风邪外袭,邪留肌表经络所致之痹证的方法。
本法以治疗行痹为主, 治疗痛痹、着痹、热痹及尪痹时也常配合应用。
2 治疗特点
该法主要治疗以风邪为患的痹证。感受风寒湿邪、风湿热邪或风寒湿邪化热,而以风邪为主者。
3 临床表现
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窜痛,自觉局部冒风,可伴有筋脉挛急、关节肿胀、肢体麻木、屈伸不利以及恶风发热等表证。脉象多浮,舌苔正常。
因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故以感受风邪为主的痹证,其疼痛部位常常游走不定。
风邪侵袭肌表,邪入尚浅,故局部自觉冒风,可见发热、恶风等表证;邪在卫表,阳气浮越,正气外充以抵抗外邪,故舌苔多为正常,脉见浮象。
4 常用方剂
防风汤(《宣明论》):防风、当归、赤茯苓、杏仁、黄芩、秦艽、葛根、麻黄、肉桂、生姜、甘草、大枣。
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独活、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甘草、桂心。
5 常用中药
白花蛇、徐长卿、独活、羌活、防风。
6 注意事项与说明
(1)白花蛇有较强的祛风通络的作用,可透骨搜风。
徐长卿祛风止痛之效佳,广泛用于诸痹(风湿、寒湿、气滞、血瘀)所致疼痛。
羌活、独活、防风均能去祛风湿、止痛、解表,不问新病宿疾,皆可选用。 羌活偏走于上半身;独活善治下半身。防风味辛而微温,甘缓而不峻,风寒风热痹证均可应用。
(2)古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故治疗痹证在散风祛邪同时, 常并用活血通络之法,以利疏散外风。
(3) 散风诸药多属辛温香燥之品,极易耗伤阴血,凡阴血亏虚者,应慎用或减量使用。
(4) 凡痹证痛剧者,可加虫类搜剔络道药, 如白花蛇、乌梢蛇、全蝎、地龙、僵蚕等,以增强散风活络止痛之功。
二、祛寒通痹法
1 概念
祛寒通痹法,即用药性温热、能祛除寒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寒邪外袭,或素体阳虚、寒邪乘虚深入所致痹证的方法。
本法以治疗痛痹为主治疗, 行痹、着痹及尪痹也可配合应用。
2 治疗特点
该法主要治疗以寒邪为患的痹证,以感受寒邪、风寒之邪、寒湿之邪或风寒湿邪而以寒邪为主者。
3 临床表现
肢体关节、肌肉筋骨剧痛,痛处固定,自觉局部发凉或按之冰冷,得温痛减,遇寒痛增,可伴有肢体屈伸不利、冷厥不仁,喜暖恶寒或腰膝冷痛等全身症状。
脉象多弦或紧或迟,舌体胖大,舌苔薄白或白润。
4 常用方剂
乌头汤(《金匮要略》):川乌、麻黄、芍药、黄芪、甘草。
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木通、大枣。
5 常用中药
桂枝、麻黄、附子、乌头、细辛。
6 注意事项与说明
(1)祛寒通痹之药,多辛热温燥,不仅能散寒止痛,而且可温经通阳。
麻黄辛温发汗,温散寒邪。附子辛热,温经散寒,通达十二经脉,走而不守。桂枝温通经络,祛风寒湿邪。细辛辛温走窜,旁达百骸,内而宣络脉而疏百节,外而行孔窍而达肌肤。
桂枝、麻黄、附子配伍应用既能助阳温散,又能温经通络,邪散络通则疼痛自除。
麻黄配伍附子、细辛,能助阳散寒,引邪自内达外,治寒邪深侵者效果尤佳。若患者剧痛难忍,可将附子易为乌头,止痛效果更好。
(2)有些散寒药,既散寒祛邪,又温里助阳。
如附子温经散寒而补火助阳;桂枝温通经脉而助膀胱气化。
寒湿内停者,可配以健脾化湿药。诸如桂枝配茯苓、白术、甘草成苓桂术甘汤;又如附子配茯苓、白术、甘草成甘草附子汤。
痰核流注者当配以化痰软坚药,如配白芥子,白附子。
(3) 祛寒通痹药辛热而燥,若长期服用或久服,则易伤津耗液,甚至出现手足心热、口干舌燥等“上火”症状。故凡热证或阴虚者当忌用或慎用。
(4)使用此类药,需根据人体机能状态、环境条件以及用药时间选用适宜药物和适宜剂量。
如气虚阳弱者,用量可稍大,以增强扶阳抑阴的作用;而阴虚阳亢者,虽有寒邪,温热药用量不应大,以防动火劫阴。
冬季天冷,用量宜大,夏季天热,用量宜小。我国北方气温偏低,用量宜大;南方气温偏高,用量宜小。 但南方有些地区常年多雨潮湿,尽管气温偏高,用量也宜增大,以驱散寒湿浊邪。
(5) 附子、乌头均系有毒之品,用量开始宜小,逐渐增加剂量,煎药时间宜久。
如入煎剂,用量在10g以上时,一般应先煎药30~60分钟,也可加甘草同煎,或用蜜煎,以缓其毒性。
若服药后出现唇舌发麻、头晕、心悸,甚至晕厥,脉迟或歇止等中毒反应时,即应停服,按中毒解救处理。
特别注意:此药不宜大量服用,不宜长久服用。
(6) 如因阴寒太盛,服辛热药入口即吐者,可在温热药中少佐寒凉之品,或热药冷服,取其“寒因寒用”之反治。也可用少量频服之服药法。
三、除湿蠲痹法
1 概念
除湿蠲痹法,即用具有除湿作用的方药化湿利湿、祛除湿邪来治疗以湿邪为主所致之痹证的方法。
本法以治疗着痹为主治疗, 行痹、痛痹、热痹及尪痹也常配合应用。
2 治疗特点
该法主要治疗以湿邪为患的痹证,感受风湿、寒湿、风寒湿或风湿热邪而以湿邪为主者。
3 临床表现
肢体关节疼痛重著,痛有定处,局部肿胀发凉、濡湿,肤色不变或发热、红肿或麻木不仁,可伴有局部或全身汗出,病患常经久不愈。脉象濡缓或滑,舌胖有齿痕,苔白或白腻或水滑。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湿邪外侵肌表,营卫不和,经脉痹阻则肢体关节沉重酸楚,痛有定处。
湿性濡渍,其性类水,故患处局部肿胀。 湿而偏寒者则发凉、濡湿、肤色不变;湿而偏热者则局部灼热、皮色鲜红。
湿邪留滞于经络关节,阳气不布,则麻木不仁。
湿邪盛,阳气伤,卫阳不固,湿气外蒸,则汗出、濡湿。正如《内经》所述:“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因湿邪黏腻,故该病缠绵难愈。
濡脉为阴脉,主虚主湿,气虚于表,脉管因虚不敛而松弛,则脉濡;湿邪弥漫,气不能外达于表,脉亦濡。
缓脉为阴中之阳,不徐不急,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是正常本脉。但也有因湿邪黏滞,阻滞脉道,致脉道弛张而见脉缓者。
滑脉为阳中之阴,往来流利,如盘走珠,主痰湿,故湿盛者可见滑脉。
脾喜燥恶湿,外感湿邪,湿困脾土,失其健运而伤脾,脾虚不能行其津液,亦可聚而成湿为患。故痹证患者见舌胖有齿痕,多是湿邪留滞,湿困脾土,脾气虚而致。苔白或白腻或水滑均为湿盛之象。
4 常用方剂
薏苡仁汤(《类证治裁》):薏苡仁、苍术、羌活、独活、防风、麻黄、桂枝、川乌、川芎、当归、甘草、生姜。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
5 常用中药
薏苡仁、汉防己、苍术、威灵仙、萆薢、蚕沙。
6 注意事项与说明
(1)湿邪为患有内外之分。
由感受雾露,或淋雨涉水,或居处潮湿等湿邪自表而入,邪在经络、肌肤者为外湿。由饮食不节或中土不健,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湿自内生者为内湿。
外湿是痹证的主要病因之一,但内湿又常是外湿致病的内在根源。 外湿宜散宜祛,可用苍术、萆薢、威灵仙。内湿宜化宜利,可用薏苡仁、苍术、蚕沙。
(2) 薏苡仁能健脾化湿利水,还能缓解筋脉拘挛,故为治疗风湿痹证之主药。
威灵仙性走窜,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痛之功,为治疗各类型痹证的常用药。
萆薢苦平,长于袪风湿、舒筋通络、利湿浊,所以能治风湿顽痹。汉防己能祛风湿、利水消肿止痛,善治着痹。
苍术、蚕砂辛温,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又能发汗,用于风湿痹证兼有外感表证尤宜; 蚕沙祛风湿、和胃、化浊,故风湿痹证兼有湿浊内阻者用之最好。
(3) 由于湿邪黏滞,其性属阴,故除湿多用香燥药,用其芳香化湿、苦温燥湿,以除湿蠲痹; 但见舌苔厚腻,舌尖舌边质红者, 用药切忌过于香燥,以防助热灼津,可配伍苦寒之黄柏等,以清热燥湿。
(4)痹证属寒湿者,治宜温化;属湿热者,治宜清化。
由于湿热之邪不像寒邪汗之可解,热邪清之可退,湿热互结,邪气弥漫,故宜用清化法,是根据湿与热孰轻孰重,来确定清、化的主次,热重于湿者,以清为主,湿重于热者,以化为主, 两者均可配伍黄柏。
(5) 因风能胜湿,故除湿者常配伍散风药, 如防风、羌活、独活等。
(6)由于湿邪困脾,可伤及中土,故除湿蠲痹时要注意健运脾土,可配伍茯苓、白术之类健脾药。
四、清热散痹法
未完待续
# 健康 一夏# # 健康 明星计划#
商宪敏教授“治痹十法” :散风宣痹法、祛寒通痹法、除湿蠲痹法、清热散痹法、化痰散结法、活血祛瘀法、健脾益气法、补肾壮骨法、养肝补血法、通经活络法。
散风宣痹法、祛寒通痹法、除湿蠲痹法: “治痹十法”与方药(上)
清热散痹法、化痰散结法、活血祛瘀法: “治痹十法”与方药(中)@中医康康
健脾益气法、补肾壮骨法、养肝补血法、通经活络法,如下:
07 健脾益气法
1 概念 健脾益气法,即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补气药来扶助正气、强壮身体以治疗痹证的一种方法。
2 治疗特点 诸痹患者,凡脾虚气亏、肢体麻木,均应辅以此法治疗。着痹在治疗时,虽以除湿蠲痹为主,也要适当配合健脾益气以治其本。此即“脾运湿邪自去,气旺顽麻可除”,因麻属气虚,木属血亏、气虚气滞,气滞血瘀,经脉痹阻,则关节疼痛、肢体麻木。久痹肌肉萎缩者,需重用健脾益气药。痹证兼见痰核、瘰块者,也可酌情配用此法治疗。
3 临床表现 面色萎黄少泽,尪羸肉脱,神疲乏力,纳少迟消,便溏泄泻,或见肢体关节肿胀,沉重麻木,痰核瘰块,肌肉萎缩失用。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生化之源,脾主四肢,又主肌肉,若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化生精微,则气血乏源,形体失养,而见面色萎黄少泽,尪羸肉脱,神疲乏力,纳少迟消,便溏泄泻,肌肉枯萎而致肢体功能减弱。
脾虚不能健运,则水湿、痰浊内生,流注四肢关节、经络,而见肢体关节肿胀、沉重麻木、痰核瘰块。
脾虚失运则停湿生痰,精失所散,肺因之而虚,肺虚则卫外不同,外易感邪,内外合邪,病势倍增。
同时,脾虚不能奉养先天,久之又致肾虚,终成先后天俱虚亏。
脉象软弱,舌胖质淡,有齿痕均为脾虚之征,苔白或水滑为内停痰湿之象。
4 常用方剂 (1)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剤局方》):党参、白术、茯苓、甘草(2)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剤局方》):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山药、桔梗、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砂仁
5 常用中药 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茯苓
6 注意事项与说明
(1)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均有健脾益气的作用。黄芪、白术甘温,补气健脾;党参,甘草、茯苓甘平,补中益气。
又白术燥湿利水,茯苓淡渗利湿,甘草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调和诸药,所以临证时应根据病情选用适宜药物配伍应用。
如体虚常易感冒者,用生黄芪配白术以益气固表;气虚血亏,肢体麻木者,用炙黄芪配当归以补气生血;脾弱气虚,肌肉萎缩者,重用黄芪,伍用党参;痰湿重者,用白术、茯苓健脾祛湿。
甘草与党参、白术、熟地、当归同用,可缓和其滋补之力,使补益作用缓慢而持久;与芍药合用,即为芍药甘草汤,可柔肝、缓急、止痛;与温热药附子同用,可缓其热,以防伤阴;与清热药石膏、知母同用,可缓其寒,以防伤胃。
总之, 甘草也是治疗痹证常用的一味药。
(2)在治疗痹证时,要注意辨别虚实标本,凡邪实标急者,纵有脾虚,亦要缓补,以防“闭门留寇”而加重病情;如实邪虽盛,邪去未尽,而脾气已伤,可在祛邪之中,佐以健脾益气;
如邪去正衰,症状稳定,病情缓和,可大胆补气扶正,久久投之,缓缓收功。
(3) 在用健脾益气之品时,为防止因“虚不受补”而出现气滞胸闷、腹胀纳呆等症状,应少佐理气药,如陈皮、砂仁之类。
08 补肾壮骨法
1 概念 补肾壮骨法即用具有温补肾阳、滋补肾阴、强壮筋骨作用的药物来补肾壮骨以治疗痹证的一种方法。
2 治疗特点 该法主要以治疗尪痹及诸痹缠绵、久病伤肾、形体虚衰,筋骨失养者。
3 临床表现 体质柔弱,病程较长,筋骨关节疼痛、变形。偏于肾阳虚者,可见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腰膝酸冷无力,五更泄泻,男子阳痿、滑精,女子宫寒不孕、月经衍期、小腹冷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两尺尤弱。
偏于肾阴虚者,可见形体羸瘦、眩晕耳鸣、视物模糊、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入夜尤甚,或潮热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少经闭,舌红苔少而干,脉沉细数。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内寄元阴元阳。
元阳即肾阳,又称命门之火,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能温煦形体、蒸化水液,促进人身之生殖发育。肾阳虚衰则温煦失职、气化无权,而见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腰乃肾之府,肾阳不足则腰膝酸冷无力,肾阳虚衰,不能温养中土,运化失常,则致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尤盛之五更时,腹痛肠鸣而作泻。
肾阳虚,精关不固,则男子阳痿滑精;肾阳虚,宫寒气滞血凝,则女子不孕、月经衍期、小腹冷痛。舌淡苔白,脉沉细而尺弱均为肾阳虚衰之征。
肾主藏精、主骨生髓,肾阴又称肾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能滋润形体脏腑,充养骨髓。若肾阴不足,精不能充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则形体羸瘦、腰膝酸软,髓海不充,脑失濡养则眩晕耳鸣;精血不能上荣于目,则视物模糊;阴虚火旺、虚火上炎,则五心烦热,口燥咽干、潮热盗汗。肾阴虚,精少,不能化血,则经少经闭;肾阴亏虚,虚火内生,扰动精室,故男子遗精。舌红苔少而干,脉沉细数均系真阴枯涸,虚火内生之象。
4 常用方剂 肾气丸(《金匮要略》):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
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山药、山茱萸、杜仲、枸杞子、菟丝子、肉桂、附子、当归、鹿角胶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
左归丸(《景岳全书》):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川牛膝
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 肾气丸、右归丸均有温补肾阳的作用,肾气丸兼能化气行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而右归丸纯补无泻,重在温补肾阳,兼益精血,即前人所谓“扶阳以配阴”之法。
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知柏地黄丸此三方均有滋补肝肾之功。
六味地黄丸为补阴的主要方剂,不仅能滋补肝肾,且能补益脾阴,为三阴并补之方。左归丸为纯甘壮水之剂,滋补力量较六味地丸为大,用于精血亏损、津液不足之证,而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之力雄。
5 常用中药 地黄、山茱萸、补骨脂、骨碎补、*羊藿、肉苁蓉、狗脊、续断、桑寄生
6 注意事项与说明
(1)熟地、山茱萸性微温,长于滋补肝肾之阴。肉苁蓉性温,桑寄生性平,两药为平补之剂。桑寄生补肝肾而祛风湿、强筋骨。肉苁蓉补肾助阳,兼能润肠通便。补骨脂、骨碎补、续断、狗脊、*羊藿性温而补肾阳,其中骨碎补、续断能活血通脉,骨碎补能祛骨风,*羊藿、狗脊能祛风湿,*羊藿能强筋骨,狗脊能壮腰膝。
(2) 痛痹、尪痹患者出现肾虚的症状及筋骨变形时可用补肾壮骨法。由于这些患者素日阳虚阴盛,又以感受风寒湿邪中之阴邪为主,故临床所见以肾阳虚为多。
在补肾时当以温补肾阳为主。但还需注意阴阳互根、阴生阳长的相互关系,切不可妄用、过用温补药,而应阴中求阳,于补阳之中,兼顾补阴。且补阳之药每多辛燥,容易燥伤肾阴,故要阴阳兼顾, 即甘温补肾阳的药物与甘润补肾阴的药物同用, 如景岳所说:“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当尪痹患者在疾病某一时期表现以肾阴虚为主证时,由于其本为阳虚阴盛,故施治中切勿一味滋阴,而要阳中求阴,适当配伍补肾阳的药。
(3) 大多数尪痹患者常见肾虚寒实证, 临床表现为:腰膝酸痛,两腿无力,喜暖怕凉,关节疼痛、肿胀,僵挛变形,晨起关节发僵发皱,筋短骨重,肢体屈伸不利,舌苔白,脉沉尽弱, 此乃肾虚为本,寒盛为标,补肾是治疗尪痹的重要治则。但还有一部分尪痹患者在不同阶段出现肾虚标热之证,
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大,僵挛变形,屈伸不利,或局部灼热,皮色发红,喜将患肢放置被外或敷贴凉处,但久放之后又觉疼痛加重,仍欲着被喜暖,可伴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溲黄便涩等全身症状,舌红苔薄黄或黄厚而腻,脉滑数或兼沉兼细,尺脉多沉小。
此系邪气郁久化热,本虚标实,初看似热痹,但与热痹不尽相同,治疗应根据正邪的虚实多寡,在补肾的基础上配伍清热除湿,而不能孤投清热除湿通痹之剂。
(4)有的患者需补肾阳,而又兼阴伤,阴虚有热,不宜纯补阳者,或久服补剂,虑其助火化热, 应在补肾之剂中佐入知母、黄柏,取其苦以坚肾、寒以除热之意,以减少燥热之弊。
09 养肝补血法
1 概念 养肝补血法即用具有养肝补血作用的药物来养血濡筋,以治疗痹证的一种方法。
2 治疗特点 治疗平素血虚,复又感邪而患痹证者,或久痹不已,日久气虚血亏而肝血不足者。
3 临床表现 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耳鸣,眼目干涩,视物模糊,心悸失眠,肢体麻木,筋脉挛急,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甚至经闭。舌质淡,脉细。
《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由脾胃水谷之精微所生化,行于脉中,周流全身,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对人体各部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即《难经·十二难》所谓“血主濡之”。
《素问·五脏生成论》“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摄”。《灵枢·本脏》“血和则……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肝主藏血,肝血不足,阴液不能上承,头目失于濡养则面色萎黄、口唇苍白、头晕耳鸣、眼目干涩、视物模糊。
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失眠;血虚,四肢经筋不得濡润,则甲床苍白、肢麻筋挛;血虚,血海空虚则经少经闭,月经量少而色淡。舌淡脉细均为血虚之征。肝肾同源,肝阴与肾阴互相资生,盛则同盛,衰则同衰,肾阴不足可致肝阴不足,而肝阴不足,亦使肾阴亏虚。
4 常用方剂 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黄芪、当归
5 常用中药 熟地、当归、白药、川芎、阿胶
6 注意事项与说明
(1) 熟地味甘微温,养血生精,滋补肝肾,是最常用的滋阴补血药, 辅以当归,补血养肝,佐以白芍养血和阴,川芎活血行气,四药合用,共奏补血和血之效,从而血充脉通,使营血调和、气血畅通。当归性温主动,能补血活血,通经活络,白芍微寒主静,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故寒痹宜用当归,热痹宜用白芍,由于肝血不足、筋骨失荣,而见肢体拘急、屈伸不利者,可用芍药配甘草、伸筋草。
(2)熟地性黏腻,常腻膈有碍消化,故久服熟地者,宜用砂仁拌熟地,或佐以少量砂仁。凡脾胃虚弱者,应配伍健脾和中助消化之品,以免伤脾碍胃。凡痰湿中阻,脘腹胀满、纳少便溏者,不宜用熟地等滋腻补血药,应先健脾和胃、化痰利湿,再行养肝补血,以扶正或正邪兼顾。
(3)前人谓:“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气能生血”。 故应用补血药时,常配伍补气药,如党参、黄芪之类以益气生血,增强补血效果。 尤其是气虚血虚患者,治当补气生血,使阳生阴长、气固血充, 重用黄芪为主药, 大补脾肺之气,以资生血之源,辅以当归,养血和营,两药相配,能补气生血。
10 通经活络法
1 概念 通经活络法即用具有通经活络作用的药物来治疗痹证的一种方法。
2 治疗特点 不论致成痹证的原因是风、寒、湿、热之邪,还是痰浊、瘀血阻滞,或伴气、血、阴、阳之虚,都必有血脉痹阻不行,故任何痹证的治疗,除需针对病因,治以散风、驱寒、除湿、清热、化痰、活血祛瘀等法,还应辅以通经活络。
3 临床表现 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疼痛、麻木。
4 常用中药 秦艽、豨莶草、络石藤、金银藤、松节、伸筋草、木瓜、海风藤、千年健、透骨草、姜黄、鸡血藤、桑枝、海桐皮、穿山龙、老鹳草。
5 注意事项与说明
(1) 根据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疼痛麻木的特点、部位来选择合适的通经活络药,由于这些药在方剂组成中一般是佐使药,起辅助治疗作用,故只介绍常用药,而无代表方剂。
(2)秦艽、络石藤性微寒,豨莶草、金银藤性寒,多用于热痹。四药均有祛风湿、通经活络作用。 豨莶草入肝肾,祛风湿,生用苦寒,蒸制后甘温,兼益肝肾,去肝肾之风。 金银藤清经络中风湿热邪而止痛。
(3)松节、伸筋草、木瓜、海风藤、千年健、透骨草性温,祛风湿、通经络。多用于风寒湿痹。 松节、透骨草止痛效果较好。伸筋草、木瓜舒筋活络,木瓜兼能化湿和胃。千年健祛风湿、健筋骨,且止胃痛,故痹证而有胃痛者宜用之。 姜黄、鸡血藤温通经络而活血, 姜黄外散风寒,内行气血,长于治上肢痹痛。鸡血藤行气补血,用于血虚血瘀之关节疼痛,手足麻木尤佳。
(4)桑枝、海桐皮、穿山龙、老鹳草性平,均能祛风湿通经络。 穿山龙舒筋活血而有较好的止痛作用。桑枝、老鹳草可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麻木。
(5) 根据疼痛、麻木部位选用适宜引经药。上肢部位以肩肘为主,可选羌活、川芎、姜黄、桂枝、桑枝;下肢部位以膝踝为主,可选牛膝、木瓜;颈项部位,可选葛根;腰脊部位,可选桑寄生、杜仲、狗脊、老鹳草;全身可选鸡血藤、海桐皮。
# 健康 一夏# # 健康 明星计划#
人体生病,多是外感六*之邪,或内生五邪。六*之邪就是自然界中的风寒暑湿燥火,内生五邪是在疾病过程中,因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热(火)等病理改变。
六*,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称为“六气”。人类长期生活在六气交互更替的环境中,对其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一般不会致病。但在自然界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的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下降,不能适应自然界气候变化而导致发病时,六气则成为致病因素。此时,伤人致病的六气便称之为“六*”。*,有太过和浸*之意。由于六*是致病的邪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

六*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一)风邪
1.风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点的外邪,称为风邪。
风为春季的主气。风气*胜,伤人致病,则为风邪。风虽为春季的主气,但终岁常在。因此风邪为病,四季常有,以春季为多见。风邪来去疾速,善动不居,变幻无常;其性轻扬开泄、动摇,且无孔不入。风邪伤人多从皮毛而入,引起外风病证。风邪是导致外感病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称为“百病之长。”
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风邪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其性开泄,指其伤人易使腠理不固而汗出。故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和肌表,如头面、咽喉、皮肤、腰背等处。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咽痒咳嗽等症。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2)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则属于风邪偏盛的表现,称为“行痹”或“风痹”。“数变”,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如风疹(荨麻疹)就表现为皮肤瘙痒时作,疹块发无定处,此起彼伏,时隐时现等特征。同时,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一般发病急,传变也较快。如风中于头面,可突发口眼喁斜;小儿风水证,起病仅有表证,但短时间内即可现头面一身俱肿、小便短少等。故《素问·风论》说:“风者,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如风邪入侵,常现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临床上因受风而面部肌肉颤动,或口眼喁斜,为风中经络;因金刃外伤,复受风毒之邪而出现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也属于风性主动的临床表现。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
(4)风为百病之长 长者,始也,首也。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它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因风邪四季皆有,其性善动,凡寒、湿、暑、燥、热诸邪,常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从而形成外感风寒、风湿、风热、风燥等证。《临证指南医案·卷五》说:“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则日风寒,兼暑则日暑风,兼湿日风湿,兼燥日风燥,兼火日风火。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人,故曰百病之长……由是观之,病之因乎风起者自多也。”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风邪终岁常在,故发病机会多;风邪伤人,无孔不入,表里内外均可伤及,侵害不同的脏腑组织,可发生多种病证。古人甚至将风邪作为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故《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
(二)寒邪
1.寒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等特点的外邪,称为寒邪。
寒乃冬季之主气。若寒冷太过,伤人致病则为寒邪。寒邪常见于冬季,当水冰地坼之时,伤于寒者为多,故冬多寒病。但寒邪为病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如气温骤降、空调过凉,恣食生冷、亦常为感受寒邪的重要条件。寒邪侵入所致病证,称为外寒病证。其中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称为阴邪。寒邪伤人后,机体的阳气奋起抵抗。阳气本可制阴驱寒,但若寒邪过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为寒邪所伤,即“阴盛则阳病”。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寒邪伤阳,可致寒邪郁遏卫阳的实寒证,或致阳气衰退的虚寒证。如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可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等症;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于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症。
(2)寒性凝滞 凝滞,即凝结阻滞。寒性凝滞,即指寒邪伤人,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之意。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畅行不息,全赖一身阳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侵犯,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易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因寒而痛,一则有明显的受寒原因;二是其痛得温则减,遇寒增剧。由于寒邪侵犯部位不同,因而可出现多种疼痛症状。如寒客肌表经络,气血凝滞不通,则头身肢体关节疼痛,痹证中若以关节冷痛为主者,称为“寒痹”或“痛痹”;寒邪直中胃肠,则脘腹剧痛;寒客肝脉,可见少腹或外阴部冷痛等。正如《素问·痹论》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因此又有“寒性凝滞而主痛”之说。若寒遏阳气,温煦气化失司,可致津液凝结而为痰饮。
(3)寒性收引 “收引”,有收缩牵引之意。寒性收引,即指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伤及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遏不得宣泄,可见恶寒、发热、无汗等;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则经脉收缩拘急,甚则挛急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等。如《素问·举痛论》说:“寒则气收”,“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缩蜷、绌急,即为寒邪所伤,经络、血脉收引而致。
(三)湿邪
1.湿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重着、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即夏至到处暑5个节气,又称“季夏”。时值夏秋之交,阳热尚盛,雨水且多,热蒸水腾,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若湿气*胜,伤人致病,则为湿邪。湿邪为病,长夏居多,但四季均可发生。湿邪伤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湿病证。外湿病证,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或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
2.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湿为重浊之邪,属阴,其性黏腻、停滞、弥漫,其伤人多隐缓不觉,易导致多种病变。
(1)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湿与水同类,故属阴邪。阴邪侵入,机体阳气与之抗争,故湿邪侵入,易伤阳气。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从而使水湿内生、停聚,发为泄泻、水肿、痰饮等。所以说湿易损伤脾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肘肿。”清·叶桂《温热论·外感温热篇》说:“湿胜则阳微。”
(2)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附着。湿邪致病,常出现以沉重感及附着难移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并且附着难移等。湿邪外袭肌表,困遏清阳,清阳不升,则头重如束布帛,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湿邪阻滞经络关节,阳气不得布达,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或屈伸不利等,病位多固定且附着难移,称之为“湿痹”或“着痹”。“浊”,即秽浊。湿邪为患,易出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的特征。如湿浊在上,则面垢、眵多;湿浊下注,则小便浑浊或滞涩不利、妇女白带过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泄、下痢脓血;湿邪浸*肌肤,则可见湿疹浸*流水等。
(3)湿性黏滞,易阻气机 “黏”,即黏腻不爽;“滞”,即停滞。湿邪致病,其黏腻停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湿邪为患,易呈现分泌物和排泄物黏滞不爽的特征,如湿热痢疾的大便排泄不爽,淋证的小便滞涩不畅,以及汗出而黏、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腻等。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胶着难解,故湿邪为病,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如湿温、湿疹、湿痹(着痹)等,皆因其湿邪难除而不易速愈,或反复发作。吴瑭《温病条辨·上焦篇》谓:“其性氤氲黏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三是易阻气机。因湿为重浊之邪,故伤人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如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膈满闷;湿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则脘痞腹胀,食欲减退;湿停下焦,肾与膀胱气机不利,则小腹胀满、小便淋涩不畅等。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邪类水属阴而有趋下之势,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如水肿、湿疹、脚气等病以下肢较为多见,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小便浑浊、泄泻、下痢、妇女带下等,多由湿邪下注所致。但易伤人体下部的病邪尚有寒邪,正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说:“清(寒)湿袭虚,病起于下。”
(四)燥邪
1.燥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燥为秋季的主气。秋季天气收敛,其气清肃,气候干燥,失于水分滋润,自然界呈现一派肃杀景象。燥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燥邪。燥邪伤人,多自口鼻而入,首犯肺卫,发为外燥病证。初秋尚有夏末之余热,久晴无雨,秋阳以曝,燥与热合,侵犯人体,发为温燥;深秋近冬之寒气与燥相合,侵犯人体,则发为凉燥。
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为干涩之病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2)燥易伤肺 肺为娇脏,喜清润而恶燥。肺主气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损伤肺津,从而影响肺气之宣降,甚或燥伤肺络,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甚则喘息胸痛等。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耗伤,大肠失润,传导失司,可现大便干涩不畅等症。
(五)暑邪
1.暑邪的基本概念
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暑乃夏季的主气。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故《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别。起病缓,病情轻者为“伤暑”;发病急,病情重者,为“中暑”。
2.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邪为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
(2)暑性升散,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 升,即升发、向上。暑为阳邪,其性升发,故易上扰心神,或侵犯头目,出现心胸烦闷不宁、头昏、目眩、面赤等。“散”,指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故《素问·举痛论》说:“炅则气泄。”汗出过多,不仅伤津,而且耗气,故临床除见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津伤之症外,往往可见气短、乏力,甚则气津耗伤太过,清窍失养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故《素问·刺志论》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3)暑多挟湿 暑季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水气弥漫,故暑邪致病,多挟湿邪为患。其临床表现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四肢困重、倦怠乏力、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滞症状。如夏季的感冒病,多属暑邪兼挟湿邪而致,治疗当用“湿去热孤”之法。
(五)火(热)邪
1.火(热)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
火热旺于夏季,但并不像暑那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也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故火热之气太过,变为火热之邪,伤人致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火热之邪伤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感火热病证。
火与热异名同类,本质皆为阳盛,都是外感六*邪气,致病也基本相同。火邪与热邪的主要区别是:热邪致病,临床多表现为全身性弥漫性发热征象;火邪致病,临床多表现为某些局部症状,如肌肤局部红、肿、热、痛,或口舌生疮,或目赤肿痛等。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火热皆为暑性,二者相较,热性易弥散,火性易结聚。
另外,与火热之邪同类的尚有温邪。温邪是导致温热病的致病因素,一般只在温病范畴中应用。
2.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 火热之性燔灼、升腾,故为阳邪。阳邪伤人,人体之阴气与之相搏,邪气亢盛则致人体阳气病理性偏亢,“阳胜则热”,故发为实热性病证,临床多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火性炎上,火热之邪易侵害人体上部,故火热病证,多发生在人体上部,尤以头面部为多见。如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糜烂、口苦咽干、牙龈肿痛、头痛眩晕,耳内肿痛或流脓等。
(2)火热易扰心神 火热与心相通应,故火热之邪入于营血,尤易影响心神,轻者心神不宁而心烦、失眠;重者可扰乱心神,出现狂躁不安,或神昏、谵语等症。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3)火热易伤津耗气 火热之邪伤人,热*于内,一方面迫津外泄,使气随津泄而致津亏气耗;另一方面则直接消灼煎熬津液,耗伤人体的阴气,即所谓热盛伤阴。故火热之邪致病,临床表现除热象显著外,往往伴有口渴喜冷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阴亏的征象。阳热太盛,大量伤津耗气,临床可兼见体倦乏力、少气懒言等气虚症状,重则可致全身津气脱失的虚脱证。
(4)火热易生风动血 “生风”,是指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燔灼津液,劫伤肝阴,筋脉失养失润,易引起肝风内动的病证。由于此肝风为热甚引起,故又称“热极生风”。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等。“动血”,指火热邪气入于血脉,易迫血妄行。火热之邪侵犯血脉,轻则加速血行而脉数,甚则可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各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
(5)火邪易致阳性疮痈 火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灵枢·痈疽》说:“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名曰痈。”由火毒壅聚所致之阳性痈疡,其临床表现以疮疡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六*之邪侵犯人体,具有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和相兼性。下面教大家几个穴位,按压后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六*邪气入侵致病。
自然特性:风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特性,为春季的主气,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四个节气为风气主令。因风为木气而通于肝,故又称春季为风木当令的季节。风虽为春季的主气,但终岁常在,四时皆有。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他季节均可发生。
(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风性轻扬,善行数变,风胜则动,为百病之长,这是风邪的基本特点。
①轻扬开泄: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升散,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所以风邪致病,易于伤人上部,易犯肌表、腰部等阳位。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伤于肺则肺气不宣,故现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风邪上扰头面,则现头晕头痛、头项强痛、面肌麻痹、口眼歪斜等。风邪客于肌表,可见怕风、发热等表证。因其性开泄,具有疏通、透泄之性,故风邪侵袭肌表,使肌腠疏松,汗孔开张,而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
②善行数变:风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善行”是指风邪具有易行而无定处的性质,故其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风疹、荨麻疹之发无定处,此起彼伏;行痹(风痹)之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等,均属风气盛的表现。“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化无常和发病急骤的特性。如风疹、荨麻疹之时隐时现,癫痫、中风之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等。因其兼挟风邪,所以才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总之,以风邪为先导的疾病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一般都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等特征。
③风性主动:“风性主动”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状,故称“风胜则动”。如外感热病中的。热极生风”,内伤杂病中的“肝阳化风”或“血虚生风”等证,均有风邪动摇的表现。
④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病因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如,与寒合为风寒之邪,与热合为风热之邪,与湿合为风湿之邪,与暑合则为暑风,与燥合则为风燥,与火合则为风火等。所以,临床上风邪为患较多,又易与六*诸邪相合而为病。故称风为百病之长,六*之首。
风与肝相应。风为木气,通于肝。外感风邪可导致胃脘痛、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等。这是风邪伤肝,木盛克土所致。
综上所述,风为春令主气,与肝木相应。风邪为病,其病证范围较广,变化为快。其具体特点为:①遍及全身:无处不至,上至头部,下至足膝,外而皮肤,内而脏腑,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受到风邪的侵袭。②媒介作用:能与寒、湿、暑、燥、火等相合为病。③其致病的特殊性,风病来去急速,病程不长,其特殊症状也易于认识,如汗出恶风、全身瘙痒、游走不定、麻木以及动摇不宁等症状。临证时,发病在春季与感受风邪明显有关者,均可考虑风邪的存在。
2.寒
(1)自然特性:寒具有寒冷、凝结特性,为冬季的主气,从小雪、大雪、冬至,到小寒计四个节气,为冬令主气。寒为水气而通于肾,故称冬季为寒水当令的季节。因冬为寒气当令,故冬季多寒病,但也可见于其他季节。由于气温骤降,防寒保温不够,人体亦易感受寒邪而为病。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寒邪以寒冷、凝滞、收引为基本特征。
①寒易伤阳:寒为阴气的表现,其性属阴故寒为阴邪。阳气本可以制阴,但阴寒偏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为阴寒所侮,故云“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所以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于温煦之功,故全身或局部可出现明显的寒象。如寒邪束表,卫阳郁遏,则现恶寒、发热、无汗等,称之为“伤寒”。若寒邪直中于里,损伤脏腑阳气者,谓之为“中寒”。如伤及脾胃,则纳运升降失常,以致吐泻清稀,脘腹冷痛;肺脾受寒,则宣肃运化失职,表现为咳嗽喘促,痰液清稀或水肿;寒伤脾肾,则温运气化失职,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尿清便溏、水肿腹水等;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微细等。
②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之谓。人身气血津液的运行,赖阳气的温煦推动,才能畅通无阻。寒邪侵入人体,经脉气血失于阳气温煦,易使气血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特征。因寒而痛,其痛得温则减,逢寒增剧,得温则气升血散,气血运行无阻,故疼痛缓解或减轻。寒胜必痛,但痛非必寒。由于寒邪侵犯的部位不同,所以病状各异。若寒客肌表,凝滞经脉,则头身肢节剧痛;若寒邪直中于里,气机阻滞,则胸、脘、腹冷痛或绞痛。
③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性收引是指寒邪具有收引拘急之特性。“寒则气收”。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若寒客经络关节,则筋脉收缩拘急,以致拘挛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若寒邪侵袭肌表,则毛窍收缩,卫阳闭郁,故发热恶寒而无汗。
寒与肾相应。寒为水气,通于肾。寒邪侵袭,寒水泛滥,则尿少,水肿;寒水过盛,上制心火,则心痛、心悸、肢厥等
总之,寒为冬季主气,与肾水相应。寒病多发于冬季,但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寒邪为病,其致病特征是: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寒邪致病,全身或局部有明显的寒象。寒胜则痛,所以疼痛为寒证的重要特征之一。因寒则气收,故其病有毛窍闭塞、气帆收敛、筋脉拘急的特珏,表现为无汗、拘急泎痛或屈伸不利等。
3.暑(1)自然特性:暑为火热之邪,为夏季主气,从小满、芒种、夏至,到小暑四个节气,为暑气当令。暑邪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暑邪独见于夏令,故有“暑属外邪,并无内暑”之说。暑邪致病有阴阳之分,在炎夏之日,气温过高,或烈日曝晒过久,或工作场所闷热而引起的热病,为中于热,属阳暑;而暑热时节,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或冷浴过久所引起的热病,为中于寒,属阴暑。总之,暑月受寒为阴暑,暑月受热为阳暑。(2)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暑为火所化,主升散,且多挟湿。①暑性炎热:暑为夏月炎暑,盛夏之火气,具有酷热之性,火热属阳,故暑属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烦躁、脉象洪大等,称为伤暑(或暑热)。②暑性升散:升散,即上升发散之意。升,指暑邪易于上犯头目,内扰心神,因为暑邪易人心经:散,指暑邪为害,易于伤津耗气。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人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大汗出。汗多伤津,污液亏损,则可出现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短少等。在大量汗出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导致气虚,故伤于暑者,常可见到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之中暑。中暑兼见四肢厥逆,称为暑厥。暑热引动肝风而兼见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称为暑风(暑痫)。暑热之邪,不仅耗气伤津,还可扰动心神,而引起心烦闷乱而不宁。③暑多挟湿: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暑令湿胜必多兼感。其临床特征,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阻症状。虽为暑湿并存,但仍以暑热为主,湿浊居次,非暑中必定有湿。暑为夏季主气,暑邪为患,有阴暑、阳暑之分。暑邪致病的基本特征为热盛、阴伤、耗气,又多挟湿。所以,临床上以壮热、阴亏、气虚、湿阻为特征。 4.湿(1)自然特征:湿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为长夏主气。从大暑、立秋、处暑,到白露四个节气,为湿气主令。湿与脾土相应。夏秋之交,湿热熏蒸,水气上腾,湿气最盛,故一年之中长夏多湿病。湿亦可因涉水淋雨、居处伤湿,或以水为事。湿邪为患,四季均可发病,且其伤人缓慢难察。(2)湿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湿为阴邪,阻碍气机,易伤阳气,其性重浊粘滞、趋下。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水属于阴,故湿为阴邪。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滞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胸胁为气机升降之道路,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闷;湿困脾胃,使脾胃纳运失职,升降失常,故现纳谷不香、不思饮食、脘痞腹胀、便溏不爽、小便短涩之候。由于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湿邪为害,易伤阳气。脾主运化水湿,且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对湿邪又有特殊的易感性,所以脾具有运湿而恶湿的特性。因此,湿邪侵袭人体,必困于脾,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泄泻、水肿、小便短少等症。“湿胜则阳微”,因湿为阴邪,易于损伤人体阳气,由湿邪郁遏使阳气不伸者,当用化气利湿通利小便的方法,使气机通畅,水道通调,则湿邪可从小便而去,湿去则阳气自通。②湿性重浊: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所谓“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故湿邪致病,其临床症状有沉重的特性,如头重身困、四肢酸楚沉重等。若湿邪外袭肌表,湿浊困遏,清阳不能伸展,则头昏沉重,状如裹束;如湿滞经络关节,阳气布达受阻,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所谓“浊”,即秽浊垢腻之意。故湿邪为患,易于出现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的现象。如湿浊在上则面垢、眵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泻、下痢脓血粘液;湿气下注,则小便浑浊、妇女黄白带下过多;湿邪浸*肌肤,则疮疡、湿疹、脓水秽浊等。③湿性粘滞:“粘”,即粘腻;“滞”,即停滞。所谓粘滞是指湿邪致病具有粘腻停滞的特性。这种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粘滞性。即湿病症状多粘滞而不爽,如大便粘腻不爽,小便涩滞不畅,以及分泌物粘浊和舌苔粘腻等。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粘滞,蕴蒸不化,胶着难解,故起病缓慢隐袭,病程较长,往往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如湿温,它是一种由湿热病邪所引起的外感热病。由于湿邪性质的特异性,在疾病的传变过程中,表现出起病缓、传变慢、病程长、难速愈的明显特征。他如湿疹、湿痹(着痹)等,亦因其湿而不易速愈。④湿性趋下:水性就下,湿类于水,其质重浊,故湿邪有下趋之势,易于伤及人体下部。其病多见下部的症状,如水肿多以下肢较为明显。他如带下、小便浑浊、泄泻、下痢等,亦多由湿邪下注所致。但是,湿邪浸*,上下内外,无处不到,非独侵袭人体下部。所谓“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只是说明湿性趋下,易侵阴位,为其特性之一而已。湿为长夏主气,与脾土相应。湿邪有阻遏气机,易伤阳气之性,其性重浊粘滞,且有趋下之势。故湿邪为病,表现为人体气机阻滞,脾阳不振,水湿停聚而胸闷脘痞、肢体困重、呕恶泄泻等,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如泪、涕、痰、带下、二便等秽浊不清。5.燥(1)自然特性:燥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为秋季主气。从秋分、寒露、霜降,到立冬四个节气,为燥气当令。秋季天气收敛,其气清肃,气候干燥,水分匮乏,故多燥病。燥气乃秋令燥热之气所化,属阴中之阳邪。燥邪为病,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久晴无雨,秋阳以曝之时,燥与热相结合而侵犯人体,故病多温燥。深秋近冬之际,西风肃杀,燥与寒相结合而侵犯人体,则病多凉燥。燥与肺气相通。(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燥胜则干,易于伤肺,为燥邪的基本特征。①干涩伤津:燥与湿对,湿气去而燥气来:燥为秋季肃杀之气所化,其性干涩枯涸,故曰“燥胜则干”。燥邪为害,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形成阴津亏损的病变,表现出各种干涩的症状和体征,诸如皮肤干涩皲裂、鼻干咽燥,口唇燥裂、毛发干枯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②燥易伤肺: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性喜清肃濡润而恶燥,称为娇脏。肺主气而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多从口鼻而人。燥为秋令主气,与肺相应,故燥邪最易伤肺。燥邪犯肺,使肺津受损,宣肃失职,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燥为秋季主气,与肺相应。燥邪以干涩伤津和易于伤肺为最重要特征。不论外燥还是内燥,均可见口、鼻、咽、唇等官窍干燥之象,以及皮肤、毛发干枯不荣等。
火(热)
(1)自然特性:火具有炎热特性,旺于夏季,从春分、清明、谷雨,到立夏四个节气,为火气主令。因夏季主火,故火与心气相应。但是火并不象暑那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也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
(2)温、暑、火、热的关系:温、暑、火、热四者性质基本相同,但又有区别。
温与热:这里的温和热均指病邪而言。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甚,二者仅程度不同,没有本质区别,故常温热混称。在温病学中所说的温邪,泛指一切温热邪气,连程度上的差别也没有。
暑与火(热):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可见暑即热邪。但暑独见于夏季,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而火(热)为病则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同时还包括高温、火热煎熬等。
火与热:火为热之源,热为火之性。火与热,其本质皆为阳盛,故往往火热混称。但二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热纯属邪气,没有属正气之说。而火,一是指人体的正气,称之为“少火”;二是指病邪,称之为“壮火”。这是火与热的主要区别。一般地说,热多属于外感,如风热、暑热、温热之类病邪。而火则常自内生,多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如心火上炎、肝火炽盛、胆火横逆之类病变。
就温、热、火三者而言,温、热、火虽同为一气,但温能化热,热能生火,所以在程度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温为热之微,热为温之甚;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
(3)火的含义:中医学中的火有生理与病理、内火和外火之分。
①生理之火:生理之火是一种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阳气,它谧藏于脏腑之内,具有温煦生化作用。这种有益于人体的阳气称之为“少火”,属于正气范畴。
②病理之火:病理之火是指阳盛太过,耗散人体正气的病邪。这种火称之为“壮火”。这种病理性的火又有内火、外火之分。
外火:外火,一是感受温热邪气而来;二是风寒暑湿燥等外邪转化而来,即所谓“五气化火”。五气之中,只有暑邪纯属外来之火,我们称之为暑热。其余风、寒、湿、燥等邪并非火热之邪,之所以能化而为火,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郁遏化火。风、寒、湿、燥侵袭人体,必须郁久方能化火。如由寒化热,热极生火,温与热结,或湿蕴化热,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难解,郁而化火,或者湿蕴化热,湿热极甚而化火。火就燥,故燥亦从火化。第二,因人而异,阳盛之体或阴虚之质易于化火。第三,与邪侵部位有关。如邪侵阳明燥土,则易化火,寒邪直中人脾,则化火也难。此外,五气能否化火,与治疗也有一定的关系。内火:内火,多因脏腑功能紊乱,阴阳气血失调所致。情志过极亦可久郁化火,即所谓“五志化火”。
中医学将火分为正、邪两类。正气之火即少火,少火又可分为“君火”和“相火”。“君火”为心之阳气,“相火”为肝、肾、胆、膀胱、心包、三焦之阳气。其中肾之阳气,又称“命门火”或“龙火”,肝之阳气也叫“雷火”。“君火”仅指正气而言,若过旺便是心火炽盛;而相火包含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过旺时谓“相火妄动”。“心火炽盛”和“相火妄动”均属于“壮火”,属邪气。
(4)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火邪具有燔灼、炎上、耗气伤津、生风动血等特性。
①火性燔灼:燔即燃烧;灼,即烧烫。燔灼,是指火热邪气具有焚烧而熏灼的特性。故火邪致病,机体以阳气过盛为其主要病理机制,临床上表现出高热、恶热、脉洪数等热盛之征。总之,火热为病,热象显著,以发热、脉数为其特征。
②火性炎上:火为阳邪,其性升腾向上。故火邪致病具有明显的炎上特性,其病多表现于上部。如心火上炎,则见舌尖红赤疼痛,口舌糜烂、生疮;肝火上炎,则见头痛如裂、目赤肿痛;胃火炽盛,可见齿龈肿痛、齿衄等。
③伤津耗气:火热之邪,蒸腾于内,最易迫津外泄,消烁津液,使人体阴津耗伤。故火邪致病,其临床表现除热象显著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液耗之征。火太旺而气反衰,阳热亢盛之壮火,最能损伤人体正气,导致全身性的生理机能减退。此外,气生于水,水可化气,火迫津泄,津液虚少无以化气,亦可导致气虚,如火热炽盛,在壮热、汗出、口渴喜饮的同时,又可见少气懒言、肢体乏力等气虚之证。总之,火邪为害,或直接损伤人体正气,或因津伤而致气伤,终致津伤气耗之病理结果。
④生风动血:火邪易于引起肝风内动和血液妄行。
生风:火热之邪侵袭人体,往往燔灼肝经,劫耗津血,使筋脉失于濡养,而致肝风内动,称为热极生风。风火相煽,症状急迫,临床上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等。
动血: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火热之邪,灼伤脉络,并使血行加速,迫血妄行,易于引起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以及皮肤发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⑤易致肿疡:火热之邪入于血分,聚于局部,腐肉败血,则发为痈肿疮疡。“痈疽原是火毒生”。“火毒”、“热毒”是引起疮疡的比较常见的原因,其临床表现以疮疡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⑥易扰心神:火与心气相应,心主血脉而藏神。故火之邪伤于人体,最易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甚至神昏谵语等症。
综上所述,火有生理性火和病理性火,本节所讲的为病理性火,又名火邪。火邪就来源看,有外火和内火之异。外火多由外感而来,而内火常自内生。火邪具有燔灼炎上,伤津耗气,生风动血,易生肿疡和扰乱心神的特征。其致病广泛,发病急暴,易成燎原之势。在临床上表现出高热津亏、气少、肝风、出血、神志异常等特征。
外感六*与内生五邪
外感六*属外感病的致病因素,称之为外邪,而内生五邪,则是指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热(火)等五种病理变化,属病机学范畴。内生五邪的临床表现虽与风、寒、湿、燥、火等六*致病特点及其病理反应相似,但为区别于六*之外风、外寒、外湿、外燥、外火(热),故冠以“内”字,称为“内生五邪”。内生五邪的临床表现,一般都没有表证,多表现为或虚证或实证或虚实夹杂证。外感六*作用于机体后,引起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病理变化,其临床表现,多有表证,而且多属实证。单纯暑邪伤人,一般无表证可见,但常兼湿邪,称为暑湿,则有表证。只有外邪直中时,才径见里证。
外感六*与内生五邪,一为致病因素,一为病理结果,虽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六*伤人,由表人里,损及脏腑,则易致内生五邪之害。内生五邪,脏腑功能失调,则又易感六*之邪。
</FORM>[最后更新时间为 2010-01-22 20:31] 投诉与举报专区>> 崇拜楼主 | 分享 | 引用 | 回复 | 发表时间:2010-01-22 看好该帖的朋友们: 查看全部>> 生活是花园 积分:2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