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第1张

今天给各位分享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威灵仙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介绍2、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及其食用方法3、威灵仙,灵验如仙,有通络止痛、祛风除湿、利胆排石等9大作用威灵仙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介绍1、威灵仙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威灵仙祛风湿为治疗风湿痹证之药,可以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用于皮肤的湿疹,疥疮,顽固性皮癣等。

2、威灵仙通络止痛,可以用于治疗足根刺痛。

威灵仙温中散寒可以用于胃寒脘痛,大便溏泄,威灵仙解毒抗癌,可以用于治疗痈肿疮毒和多种的感染性疾病以及食道癌的治疗。

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及其食用方法威灵仙具有一些药用价值。

下面,我们来看看威灵仙具有哪些功效与作用,以及威灵仙如何食用吧。

01

祛风湿

威灵仙具有祛风湿的作用。

老年人容易患有风湿病,风湿病会导致关节发生肿痛现象,而威灵仙则具有祛风湿的功效。

02

消肿作用

威灵仙还具有消肿的功效,对于患有腰酸腿痛症状的人群,也具有很明显的止痛功效。

03

缓解牙疼

威灵仙还具有缓解牙疼的作用,对于患有牙疼症状的人可以将威灵仙捣碎,然后敷在牙疼的部位,能够很快地止疼。

04

食用方法

威灵仙可以内服,比如将威灵仙熬煮几个小时之后再饮用,还可以将威灵仙捣碎然后外服。

威灵仙,灵验如仙,有通络止痛、祛风除湿、利胆排石等9大作用在众多的中药中,威灵仙,算是一种具有神奇色彩的中药。

从起名字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威灵仙,说明其药效显著,服用之后如神仙显灵一般立竿见影;而且其药效功能强大,很威猛,所以叫做“威灵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记载,威灵仙味辛咸,性温,归膀胱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病症。

事实上,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历史上众多的医学家们总结出了很多威灵仙的药用功效和使用方法,下面就给大家一一介绍:

威灵仙药性辛散温通,所以它能够祛除在表的风邪,在里的湿邪,是治疗风寒湿邪所致的关节肿痛的良药。

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病症。

在宋代官方制药规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就记载了威灵仙与当归、肉桂搭配制作的神应丸,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温阳活血止痛的作用,治疗肾阳亏虚、风寒入侵,或者因为长时间在湿冷的环境中居住生活,而导致的腰痛病症。

而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研究也发现,威灵仙为主制成的药剂,对于痛风性关节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降低血尿酸、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

使用威灵仙,还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的关节疼痛,表现为关节变形、瘀阻,活动不灵便者。

威灵仙可以发挥很好的通经活络,活血祛瘀而止痛的作用。

在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中,就有用威灵仙粉碎后,用温酒送服,治疗慢性腰腿疼的方法。

现代,可以用黄酒温热后,送服威灵仙,达到通络止痛的效果。

而且现代研究发现,将威灵仙粉碎后,用醋调和外敷,可以用于治疗跟骨骨刺引发的足后跟痛。

对于冬季常见的,因为吸入冷风,或者寒邪侵犯胃肠,导致的突然腹痛、胃痛,威灵仙也可以发挥温中、散寒、止痛的效果。

另外,威灵仙还可用于治疗寒邪入侵,导致的小腹冷痛、疝气疼痛等,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比如有简单的验方,用威灵仙与鸡蛋、红糖一起,煮成鸡蛋汤,用于治疗胃中冷痛,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威灵仙除了能够温中散寒止痛,还具有泻下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中老年人常见的便秘。

它既能够温阳气,还可以通利肠道,对于中老年人肠道津液亏虚,大便干燥而便秘者,可以用威灵仙与黄芪、枳实等搭配使用,达到补气、通便的效果。

临床上,用威灵仙大剂量使用,治疗胆结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研究表明,威灵仙具有促进胆红素排泄、松弛胆管末端括约肌,从而促进胆汁排泄和胆结石排出的作用。

上文说了,威灵仙可以促进胆汁的排泄,促进胆结石的排出,这个作用,同时还可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不仅可以促进胆汁排出、消除胆汁淤积,还有助于抗氧化、保护肝细胞,从而达到保肝、退黄的作用。

威灵仙辛散温通咸软,归脾、膀胱经,还具有涤痰化饮,治疗痰湿内停所致疾病的作用。

比如可以用于治疗,痰湿阻塞经络,导致的中风后咳嗽痰多,单用威灵仙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代药理学证实,威灵仙含有白头翁素和白头翁醇、皂甙等类,具有镇痛、解除支气管等处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从而治疗咳嗽等症。

《药性赋》明确指出威灵仙具有“宣风通气”的作用。

现代临床应用,使用威灵仙治疗梅核气(慢性咽炎的一种,总感觉咽喉部位有异物感,吞不下、吐不出,检查没有实质病变,容易恶心干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哆咖医生超能团##谣零零计划#

关于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和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今天学习商宪敏教授“治痹十法”的前三法:散风宣痹法、祛寒通痹法、除湿蠲痹法。

痹者闭也,为阻闭不通之意。

痹证是指气血为病邪阻闭而引起的疾病,以人体肌表经络遭受外部侵袭后,使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等处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为特点。

商宪敏教授在长期的临床中对于中医痹证的诊断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将多年治疗痹证的方法归纳总结为十法,即 散风宣痹法、祛寒通痹法、除湿蠲痹法、清热散痹法、化痰散结法、活血祛瘀法、健脾益气法、补肾壮骨法、养肝补血法、通经活络法,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现将商教授治痹十法,每法的具体概念、治疗特点、适应证、常用方药、说明及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一、散风宣痹法

1 概念

散风宣痹法,即用疏散风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风邪外袭,邪留肌表经络所致之痹证的方法。

本法以治疗行痹为主, 治疗痛痹、着痹、热痹及尪痹时也常配合应用。

2 治疗特点

该法主要治疗以风邪为患的痹证。感受风寒湿邪、风湿热邪或风寒湿邪化热,而以风邪为主者。

3 临床表现

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窜痛,自觉局部冒风,可伴有筋脉挛急、关节肿胀、肢体麻木、屈伸不利以及恶风发热等表证。脉象多浮,舌苔正常。

因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故以感受风邪为主的痹证,其疼痛部位常常游走不定。

风邪侵袭肌表,邪入尚浅,故局部自觉冒风,可见发热、恶风等表证;邪在卫表,阳气浮越,正气外充以抵抗外邪,故舌苔多为正常,脉见浮象。

4 常用方剂

防风汤(《宣明论》):防风、当归、赤茯苓、杏仁、黄芩、秦艽、葛根、麻黄、肉桂、生姜、甘草、大枣。

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独活、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甘草、桂心。

5 常用中药

白花蛇、徐长卿、独活、羌活、防风。

6 注意事项与说明

(1)白花蛇有较强的祛风通络的作用,可透骨搜风。

徐长卿祛风止痛之效佳,广泛用于诸痹(风湿、寒湿、气滞、血瘀)所致疼痛。

羌活、独活、防风均能去祛风湿、止痛、解表,不问新病宿疾,皆可选用。 羌活偏走于上半身;独活善治下半身。防风味辛而微温,甘缓而不峻,风寒风热痹证均可应用。

(2)古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故治疗痹证在散风祛邪同时, 常并用活血通络之法,以利疏散外风。

(3) 散风诸药多属辛温香燥之品,极易耗伤阴血,凡阴血亏虚者,应慎用或减量使用。

(4) 凡痹证痛剧者,可加虫类搜剔络道药, 如白花蛇、乌梢蛇、全蝎、地龙、僵蚕等,以增强散风活络止痛之功。

二、祛寒通痹法

1 概念

祛寒通痹法,即用药性温热、能祛除寒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寒邪外袭,或素体阳虚、寒邪乘虚深入所致痹证的方法。

本法以治疗痛痹为主治疗, 行痹、着痹及尪痹也可配合应用。

2 治疗特点

该法主要治疗以寒邪为患的痹证,以感受寒邪、风寒之邪、寒湿之邪或风寒湿邪而以寒邪为主者。

3 临床表现

肢体关节、肌肉筋骨剧痛,痛处固定,自觉局部发凉或按之冰冷,得温痛减,遇寒痛增,可伴有肢体屈伸不利、冷厥不仁,喜暖恶寒或腰膝冷痛等全身症状。

脉象多弦或紧或迟,舌体胖大,舌苔薄白或白润。

4 常用方剂

乌头汤(《金匮要略》):川乌、麻黄、芍药、黄芪、甘草。

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木通、大枣。

5 常用中药

桂枝、麻黄、附子、乌头、细辛。

6 注意事项与说明

(1)祛寒通痹之药,多辛热温燥,不仅能散寒止痛,而且可温经通阳。

麻黄辛温发汗,温散寒邪。附子辛热,温经散寒,通达十二经脉,走而不守。桂枝温通经络,祛风寒湿邪。细辛辛温走窜,旁达百骸,内而宣络脉而疏百节,外而行孔窍而达肌肤。

桂枝、麻黄、附子配伍应用既能助阳温散,又能温经通络,邪散络通则疼痛自除。

麻黄配伍附子、细辛,能助阳散寒,引邪自内达外,治寒邪深侵者效果尤佳。若患者剧痛难忍,可将附子易为乌头,止痛效果更好。

(2)有些散寒药,既散寒祛邪,又温里助阳。

如附子温经散寒而补火助阳;桂枝温通经脉而助膀胱气化。

寒湿内停者,可配以健脾化湿药。诸如桂枝配茯苓、白术、甘草成苓桂术甘汤;又如附子配茯苓、白术、甘草成甘草附子汤。

痰核流注者当配以化痰软坚药,如配白芥子,白附子。

(3) 祛寒通痹药辛热而燥,若长期服用或久服,则易伤津耗液,甚至出现手足心热、口干舌燥等“上火”症状。故凡热证或阴虚者当忌用或慎用。

(4)使用此类药,需根据人体机能状态、环境条件以及用药时间选用适宜药物和适宜剂量。

如气虚阳弱者,用量可稍大,以增强扶阳抑阴的作用;而阴虚阳亢者,虽有寒邪,温热药用量不应大,以防动火劫阴。

冬季天冷,用量宜大,夏季天热,用量宜小。我国北方气温偏低,用量宜大;南方气温偏高,用量宜小。 但南方有些地区常年多雨潮湿,尽管气温偏高,用量也宜增大,以驱散寒湿浊邪。

(5) 附子、乌头均系有毒之品,用量开始宜小,逐渐增加剂量,煎药时间宜久。

如入煎剂,用量在10g以上时,一般应先煎药30~60分钟,也可加甘草同煎,或用蜜煎,以缓其毒性。

若服药后出现唇舌发麻、头晕、心悸,甚至晕厥,脉迟或歇止等中毒反应时,即应停服,按中毒解救处理。

特别注意:此药不宜大量服用,不宜长久服用。

(6) 如因阴寒太盛,服辛热药入口即吐者,可在温热药中少佐寒凉之品,或热药冷服,取其“寒因寒用”之反治。也可用少量频服之服药法。

三、除湿蠲痹法

1 概念

除湿蠲痹法,即用具有除湿作用的方药化湿利湿、祛除湿邪来治疗以湿邪为主所致之痹证的方法。

本法以治疗着痹为主治疗, 行痹、痛痹、热痹及尪痹也常配合应用。

2 治疗特点

该法主要治疗以湿邪为患的痹证,感受风湿、寒湿、风寒湿或风湿热邪而以湿邪为主者。

3 临床表现

肢体关节疼痛重著,痛有定处,局部肿胀发凉、濡湿,肤色不变或发热、红肿或麻木不仁,可伴有局部或全身汗出,病患常经久不愈。脉象濡缓或滑,舌胖有齿痕,苔白或白腻或水滑。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湿邪外侵肌表,营卫不和,经脉痹阻则肢体关节沉重酸楚,痛有定处。

湿性濡渍,其性类水,故患处局部肿胀。 湿而偏寒者则发凉、濡湿、肤色不变;湿而偏热者则局部灼热、皮色鲜红。

湿邪留滞于经络关节,阳气不布,则麻木不仁。

湿邪盛,阳气伤,卫阳不固,湿气外蒸,则汗出、濡湿。正如《内经》所述:“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因湿邪黏腻,故该病缠绵难愈。

濡脉为阴脉,主虚主湿,气虚于表,脉管因虚不敛而松弛,则脉濡;湿邪弥漫,气不能外达于表,脉亦濡。

缓脉为阴中之阳,不徐不急,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是正常本脉。但也有因湿邪黏滞,阻滞脉道,致脉道弛张而见脉缓者。

滑脉为阳中之阴,往来流利,如盘走珠,主痰湿,故湿盛者可见滑脉。

脾喜燥恶湿,外感湿邪,湿困脾土,失其健运而伤脾,脾虚不能行其津液,亦可聚而成湿为患。故痹证患者见舌胖有齿痕,多是湿邪留滞,湿困脾土,脾气虚而致。苔白或白腻或水滑均为湿盛之象。

4 常用方剂

薏苡仁汤(《类证治裁》):薏苡仁、苍术、羌活、独活、防风、麻黄、桂枝、川乌、川芎、当归、甘草、生姜。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

5 常用中药

薏苡仁、汉防己、苍术、威灵仙、萆薢、蚕沙。

6 注意事项与说明

(1)湿邪为患有内外之分。

由感受雾露,或淋雨涉水,或居处潮湿等湿邪自表而入,邪在经络、肌肤者为外湿。由饮食不节或中土不健,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湿自内生者为内湿。

外湿是痹证的主要病因之一,但内湿又常是外湿致病的内在根源。 外湿宜散宜祛,可用苍术、萆薢、威灵仙。内湿宜化宜利,可用薏苡仁、苍术、蚕沙。

(2) 薏苡仁能健脾化湿利水,还能缓解筋脉拘挛,故为治疗风湿痹证之主药。

威灵仙性走窜,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痛之功,为治疗各类型痹证的常用药。

萆薢苦平,长于袪风湿、舒筋通络、利湿浊,所以能治风湿顽痹。汉防己能祛风湿、利水消肿止痛,善治着痹。

苍术、蚕砂辛温,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又能发汗,用于风湿痹证兼有外感表证尤宜; 蚕沙祛风湿、和胃、化浊,故风湿痹证兼有湿浊内阻者用之最好。

(3) 由于湿邪黏滞,其性属阴,故除湿多用香燥药,用其芳香化湿、苦温燥湿,以除湿蠲痹; 但见舌苔厚腻,舌尖舌边质红者, 用药切忌过于香燥,以防助热灼津,可配伍苦寒之黄柏等,以清热燥湿。

(4)痹证属寒湿者,治宜温化;属湿热者,治宜清化。

由于湿热之邪不像寒邪汗之可解,热邪清之可退,湿热互结,邪气弥漫,故宜用清化法,是根据湿与热孰轻孰重,来确定清、化的主次,热重于湿者,以清为主,湿重于热者,以化为主, 两者均可配伍黄柏。

(5) 因风能胜湿,故除湿者常配伍散风药, 如防风、羌活、独活等。

(6)由于湿邪困脾,可伤及中土,故除湿蠲痹时要注意健运脾土,可配伍茯苓、白术之类健脾药。

四、清热散痹法

未完待续

# 健康 一夏# # 健康 明星计划#

中药中就有相对应的散风、祛风、息风等治风的药物。

1风寒型

(1)证候恶风、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咳嗽、鼻塞、小便清长,舌苔薄白,脉浮紧。

(2)治则疏风散寒,辛温解表。

(3)方药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独活、川芎、前胡、桔梗、枳壳、茯苓、柴胡、甘草。水煎,日一剂,分3次温服。

2风热型

(1)证候发热重、微恶寒、自汗、头痛、目赤、口干渴、小便黄、咳嗽痰黄,舌苔薄黄,脉浮数。

(2)治则疏风散热、清热利咽、辛凉解表。

(3)方药金银花、连翘、牛蒡子、淡竹叶、荆芥、桔梗。水煎,日一剂,分3次温服。

3挟湿型

(1)证候头痛、发热、发风疹块、恶风、身重、小便不利、骨关节酸痛游走性,肢体屈伸不利,出汗、生疮疡、下肢浮肿,伴有泄泻,舌苔白腻,脉濡。

(2)治则散风祛湿。

(3)方药羌活、薏苡仁、防风、白芍、苍术、当归、细辛、麻黄、川芎、桂枝、桑枝、白芷、藿香、生地、黄芩、宽筋藤、骨碎补、生姜,鸡血藤、甘草。水煎,日一剂,分3次温服。

4血虚生风

(1)证候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皮肤干燥、瘙痒脱屑、耳鸣、心悸、失眠,舌质淡,脉虚细。

(2)治则养血熄风。

(3)方药当归、生地、熟地、川芎、白芍、丹参、首乌、鸡血藤、防风、桑椹子、阿胶(烊化),白鲜皮、苦参、白芷,甘草,水煎,日一剂,分3次温服。

5.阴虚动风

(1)证候头痛、头晕或中风昏倒、四肢抽搐、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肢体麻木,舌质红苔黄,脉弦。

(2)治则平肝熄风。

(3)方药生黄芪、生地黄、怀牛膝、制白附子、代赭石(先煎),僵蚕、制全蝎、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制水蛭、广地龙、生龟板、生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当归尾、青蒿、桃仁、红花、生麦芽、甘草。水煎,日一剂,分3次温服。

6.热极生风型

(1)证候高烧不退、神昏、四肢抽搐、颈项强、目睛上视、角弓反张,舌绛苔黄燥,脉象弦数。

(2)治则清热熄风。

(3)方药羚羊角粉(另煽),桑叶、生地、川贝母、勾藤、菊花、生白芍、竹茹、茯神木、甘草。水煎,日一剂,分3次温服。

答案:B

患者平素肩背酸痛,宜用善治上部风湿痹痛的药物,羌活治风寒湿痹疼痛尤宜于上半身者,且能解表;防风善于解表祛风止痛。故应选B.。其他选项虽均能治风湿痹痛,但不为首选。

病因就是致病因素,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会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是引起疾病的原因。病因包括外感病因(六*、疠气)、内伤病因(七情、饮食、劳逸)、病理产物病因(痰饮、瘀血、结石)和其他病因(外伤、寄生虫、胎传)。

六*又称六邪,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六*的概念是从六气转化而来,六种气候因素四季轮转,六气太过或者不及就会产生六*。夏天当热不热冬天当冷不冷,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暴寒暴暖都会让人生病,对病人来说六气就转化成了六*,对抵抗力强没有生病的人来说就是六气。即使气候正常,也有抵抗力差的人会生病,所以六*不管天气是否正常,都是客观存在的。

六*的致病特点

1、 季节性 ;一般来说春天多风,夏天多暑,长夏多湿,秋天多燥,冬天多寒;其中以暑邪和燥邪较为突出。

2、 地域性; 以中国而言,一般西北多燥寒,东南多湿热,沿海地区会加上风。具体情况还要依据当地的地形环境来定,如潮湿环境多湿邪,干燥高温环境多暑邪火邪燥邪等。

3、 相兼性; 六种邪气可单独致病,也可相兼侵入人体。以风邪为代表,风为百病之长,常与寒、痰、湿、燥、热(火)等病邪相兼致病。

4、 转化性; 六*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以向不同方向转化。转化方向多由人体体质决定,如阴虚体质缺津液,容易化燥;阳虚体质阳气不足,容易化湿等。

5、 外入性; 六*邪气多由人体表层(肌腠、口鼻等)侵入,初期多为表证,随着时间推移向不同方向转化,成为里证。

六*各自的性质与特点

风邪

在致病因素中,具有升发向上向外、使肌腠开泄、善行数变的特性的外邪称之为风邪,因其“动”的特性,所以是阳邪。风是春季的主气,但四季常有,所以风邪引起的疾病不限于春季。

风性升发向上向外,所以易伤阳位(人体上部、外部)。肺是人体最上面的脏,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易受风邪侵袭引起肺气不宣,会有鼻塞流(清)涕、咽痒咳喘等症状;此外风邪向上游走上扰头面,会有头(上)身痛的症状;

风性使肌腠开泄,毛孔疏松,会有恶风、汗出、发热(低热)的症状;

风性善行而数变,所以病位也有游走不定的特性,如风疹、荨麻疹等;此外还有多变的特性,发病急变化快,如癫痫、中风、面瘫等;

风性主动,有动摇不定的特性,所以风邪作用人体后会有不自主的动作,如震颤、抽搐、角弓反张的症状;

风为百病之长,风使肌腠开泄,使其他邪气易于侵袭人体,所以常和其他病邪联合使人致病。风邪致病以汗出恶风、瘙痒、游走不定、动摇不宁为主要特征。

寒邪

在致病因素中,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之为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是冬季的主气,但其他季节也会因温差大等原因,人体易感受寒邪。

寒邪伤于肌表会阻遏卫阳,会有恶寒,无汗,发热的症状,这是“伤寒”;如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不同脏腑会有不同部位的局部冷感(痛)和症状,这是“中寒”。

寒性属阴易伤阳气,阴盛则寒,阳气受损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寒象;

寒性凝结,血液凝结阻滞后就会不通则痛,会有局部冷痛,遇寒加剧的症状;

寒性收引,寒邪会使毛孔收缩,会有无汗、发热的症状;使气机收敛闭郁,气血凝滞会有头身痛,脉紧的症状;使筋脉收缩拘急,会有拘挛作痛、屈伸不利的症状。

寒邪常与风邪相兼入侵人体,寒邪致病以寒象,疼痛(遇寒加重,得温痛减),无汗,筋脉拘急为主要特征。

湿邪

在致病因素中,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之为湿邪,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是长夏的主气,但不管什么季节只要气候潮湿,都容易感受湿邪。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与寒邪不同,寒邪是直接损伤阳气,湿邪是留滞在人体局部阻滞气机升降出入,湿邪堵在哪里哪里就会有胀闷感。

湿性重浊,重就是沉重,会有头重身困、四肢沉重的症状;浊就是秽浊,会有分泌物、排泄物秽浊油腻的症状;

湿性粘滞,粘是粘腻不爽,滞是停滞。会有舌苔粘腻,分泌物粘浊,大便粘腻不爽和小便涩滞不畅等症状。此外粘滞还代表湿邪发病缓慢缠绵,病程长常反复的特性;

湿性趋下,湿有下趋之势,容易伤及人体下部和阴位,症状也以下部居多,如下肢水肿,带下,排泄物异常等;

湿邪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湿邪致病以局部胀闷、局部沉重、分泌物和排泄物浑浊不爽为主要特征。

燥邪

在致病因素中,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称之为燥邪。燥为阳邪,易伤阴液。燥是秋季的主气,初秋多温燥,深秋多凉燥,气候干燥的地区也容易感受燥邪。

燥性干燥,燥与湿相对,燥去湿来湿去燥来。干燥容易损耗人体津液,津液亏损就会有皮肤干涩、鼻干咽燥、嘴唇干裂、毛发干枯、大便干燥等症状;

肺为娇脏,喜润勿燥,所以最易受燥邪侵袭,容易损伤肺阴,会有干咳、痰少或黏、痰中带血等症状。

所以燥邪致病的症状以伤津和伤肺为主,主要特征有口鼻咽等官窍干燥,皮毛干枯不荣等。

火(热)邪

在致病因素中,具有火热升腾特性的外邪称之为火(热)邪。火为阳邪,易伤津耗气。火是夏天的主气,火邪为火热所化,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首先要区别温、火、热的关系。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温能化热,热能生火,它们在程度上有区别。

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邪就是阳气过盛,常有灼热和向上的特性,凡人体头面部位有红赤,灼痛肿痛,上火,生疮等热象,大多与火邪有关;

火易伤津耗气;火邪蒸腾津液,常常会有口干舌燥、大便干燥、小便赤短等伤津症状;火热亢盛,会加快阳气运行,也会有汗出、发热等耗气症状,阳气损耗过多还会有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的气虚症状;

火邪易生风,动血;热极生风,高热会使肝风内动,会有神昏谵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热能加速血液运行,迫血妄行,会有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出血症状;

火邪易扰心神;火与心气相应,火热亢盛影响心藏神的功能,会有烦躁、失眠等症状;

火邪易致疮疡;火邪入血分,在局部聚着散不掉,就会形成局部的红肿热痛的疮疡。

火邪可以外感而来,也经常内生为内火,火邪致病以高热、津亏、耗气、出血、肝风内动、心神不定等为主要特征。

暑邪

在致病因素中,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之为寒邪,暑为阳邪,是盛夏的主气,多发生在夏至之后立秋之前。

暑邪是阳邪,是盛夏的火气所化,暑邪侵入会有壮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阳热症状;

暑邪其实就是夏季的热邪,同样有热邪的伤津耗气特性,会有汗出、口干舌燥、尿赤短等症状;

暑邪常与湿邪相兼侵入,因为夏季不仅炎热而且潮湿多雨,所以除了暑热症状外,常常会有四肢困重、局部胀闷、分泌物和排泄物浑浊不清等症状;

不同于其他五*都可外感也可内生,暑邪只有外邪不会内生,但有轻重之分,分为伤暑和中暑。伤暑有发热、汗出、口渴、困乏等症状;中暑会有高热、昏迷、抽搐等症状。暑邪以壮热、阴亏、气虚、湿阻为主要特征。

在致病因素中,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邪称之为疠气,由疠气引起的疾病称之为瘟疫或温疫。与六*不同,是由病原微生物通过口鼻等途径进入人体致病。疠气的传播途径有空气、饮食、蚊虫叮咬等。

疠气一般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会在大面积流行且死亡率高。疠气有传染给动物不传染给人的,也有传染给人不传染给动物的。且每种疠气发病脏腑不同,同一种疠气专门侵犯某脏腑、经络或某一部位而发病,所以症状相似。

六*和疠气,均属外感病邪,性质和致病特点各有不同,但症状以火热之证居多,所以也称为外感热病。

人流后的月子病有哪些

 人流后的月子病有哪些,生活中,有些夫妻因为避孕不当,意外怀了孩子,但是不想要。所以就会到医院做人流,而做人流的危害非常大,做完人流后,女性就需要像坐月子那样来恢复。期间女性还可能出现月子病,那么人流后的月子病有哪些?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人流后的月子病有哪些1

  人流后的月子病有哪些

 1、因过度悲伤忧虑、迎风哭泣、情绪忧郁,容易引起肝气郁结,导致气血不畅,气血受滞容易失去营养,不慎风邪可以侵入,此月子病的临床反应症状是:怕冷,怕风,双目失明、视物不清(散光)眼睛及眼眶疼痛、偏头痛、精神恍惚、忧郁症。活动关节疼痛之外还伴有麻木,抽搐,胀痛等因素。

 2、妇女在月子里筋骨腠理之门大开,气血虚弱,内外空虚,不慎风寒湿邪侵入,此月子病在临床症状是: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头痛、昏眩、肿胀、木纳、食少乏味、小便涩少、浑身怕冷,怕风,出虚汗,活动关节疼痛,遇冷,遇风疼痛症状加重,好着衣,严重的病人夏热天穿棉衣,中医理论为寒邪入骨。它难治的一个原因是:妇女在月子里100天一个自然恢复期,筋骨与腠理一个合闭,可以把风湿寒邪包入体内,不得排出,病邪长期滞留于体内,损坏腠理与筋骨组织,导致严重的筋骨病。

 3、因产后失血过多导致的贫血,宫内淤血,造成体虚,头晕,腹痛,腰痛等月子病。

 4、妇女在月子里禁行房事,过多房事伤阴、伤精,阴精两亏导致筋骨空虚,风邪可乘虚侵入,它的主要临床症状:除了怕冷怕风,关节疼痛外,主要是浑身沉重,无力,腰酸困疼痛,不耐疲劳,部分病人伴有风湿很类风湿症状。

  月子病症状

 月子病的症状一般都有以下表现:怕风,怕冷,出虚汗,关节疼痛。遇天气变化时疼痛感会增加;

 1、由于情绪忧郁而引起的月子病还可能伴有麻木,抽搐,胀痛等症状;

 2、月子里房事而引起的月子病还会有四肢乏力,腰酸,嗜睡等症状;

 3、由于怒气而引起的月子病还同时伴有大小关节疼痛,头痛等症状。

 人流后女性必须要能够好好的休养,不要以为做人流很成功,对自己来说伤害不大就可以继续工作。人流后至少要能够确定一个星期的休息时间,如果能够休息半个月或是一个月就更好了。发生月子病也不要太紧张,放松心情才能够让身体更快的恢复。

人流后的月子病有哪些2

  人流后为什么会得月子病

 第一,以后应该卧床休息一到两天,如果流产以后马上出门活动,这时候子宫还没有恢复好,容易导致子宫脱垂;如果休息一到两周,再出去走路应该就不要紧的,如果现在你有什么不适的感觉和症状,可以看医生复查一下,没事就好。

 第二,人流后最好休息七天以上的,如果继续上班而没有出现腰酸,肚子痛,阴道不规则见血的情况应该不影响以后怀孕的,不会落上月子病的',但是尽量不要着凉,不要吃生冷和刺激性的食物,多休息!

 第三,虽然老人们会说人流之后不休息会留下月子病,但是他们口中的月子病其实就是会经常感到腰酸背痛,情况严重的时候还会对子宫造成一定的威胁,这会让自己以后的怀孕能力下降的。所以,在做完人流之后,一定要适当地休息一段时间,之后再正常活动,工作等。

  人流后饮食要注意什么

 第一,人工流产后半个月之内,蛋白质每公斤体重应供给15~2克。因此,可多吃些鸡肉、猪瘦肉、蛋类、奶类和豆类、豆类制品等。

 第二,由于身体较虚弱,常易出汗,补充水分宜少量多次,汗液中排出水溶性维生素较多,尤其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因此,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这也有利于防止便秘。

 第三,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适当限制脂肪。术后一星期内脂肪控制在每日80克左右。行经紊乱者,忌食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酒、醋、胡椒、姜等,这类食品均能刺激性器官充血,增加月经量。也要忌食螃蟹、田螺、河蚌等寒性食物。

 总体来说,人流得月子病的原因是没有休息好,人流后好好休息很重要,这关系到妈妈们的未来,不可以落下病根。在这里,我啰嗦几句,每一条生命都是值得我们去呵护和尊重的,人流是对生命的摧残,对宝宝的伤害,不可以轻易做人流。

风邪致病在中医病机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风有外风、内风之分,内、外风致病各有特点,而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风邪致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本文即针对风邪致病的病机特点进行阐述。

1 风邪致病的特点

11 风为百病之长

《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风邪致病最急,变化最多,最速。故《医方考·中风方论》曰:“风者,百病之长,得天之象,故其发也暴”。其次,六*中其他几种病邪亦每多随风邪相兼为患,如风寒、风热、风湿等等。另外,风邪侵犯部位较广,无处不到,也就最易侵袭人体,故《证治要决》谓其“天地之间无所不入,一罅不塞,来不可御。人之一身,缜密者少,疏漏者多,风乘之也,轻则为感,重则为伤,又重则为中。”

12 风性善行数变

风邪致病,发无定时,证无定处,发病急骤,变化迅速,容易传变。如《素问·痹论》说:“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其证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同也,更发更休也。”如中风病急性期往往发病突然,半身不遂,或左或右,病情进展迅速,每每体现了风邪作祟的特点。

13 风性主动

风邪具有来去迅速,使物体摇动的特点。结合临床可知风邪致病多具有震颤、动掉、抽搐、角弓反张、眩晕、筋惕等征象。《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和“诸风掉眩”都是指风邪的这一特性而言。

14 风性轻扬开泄

风为阳邪,其性具有向上向外,升发开泄的特性。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气从手上行至头” 。故风邪每易上扰清窍,或上达头面,造成中风或口眼歪斜等症状。

2 外风病机

21 风伤卫表

若调摄不慎,腠理空虚,卫外不密,则风邪乘虚伤人表卫。其病机特点主要是使卫气的开盍失司。《伤寒论》所述之“太阳中风”之“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证即属此范畴。

22 风袭筋骨

风气伤人,初犯表卫,失于外解,可以内传而痹着筋骨。若素体虚弱、卫阳不固者,风邪常与寒湿夹杂伤人,或流注肌肤经络。或痹着于筋骨关节,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痹证的病理变化。此即《素问·痹论》所谓“风寒湿之气杂至合而为痹”。

23 风中经络

若调摄失宜,正气亏虚,卫外不固,经络空疏,则风邪乘虚中于经络。其中又有中经、中络之不同,中于络者,络脉不通,出现口眼歪斜,眼睑不闭,肌肤不仁等症;中于经者,则气血痹络,肌肤筋脉失于濡养而半身不遂。

24 风中脏腑

或因调养不慎,或因素体正气不足,风邪侵入,不只局限于体表,甚可直接影响脏腑。《素问·金匮真言论》:“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即说明风邪循经入里,内干五脏而发病。仲景亦有五脏中风的记载: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肝中风者,头目,两胁痛,行常佝;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膈失烦重,皮而短气。唯是肾中风之说,恐系脱简所致。

25 风毒入血

多由气血不足,复受风毒侵袭使然。《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曰:“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对风毒入血病机因亡血而血气不足,复因风毒外受中于经脉,浸*血分的两个环节,作了比较完善的论述。风毒入血,多因阴血不足,又失于解散所致。因风为阳邪,风毒久遏经络,势必化热,可见关节红肿痛热;若热迫血行,溢于孙络而为发斑;风毒郁久,化燥伤阴,肌肤失养,则见皮肤粗糙,作痒等症。风毒内留,可进一步酿成滞血耗血的病理,引起头发脱落等症。

26 风毒致痉

多因产后或外伤,创口感受风毒之邪,侵入肌腠经脉,使营卫不得宣通,甚则内传脏腑,引起严重的病变,自北宋以来称之为破伤风。其病机特点:一是有创伤史;二是风毒壅滞肌腠经脉,使之失于濡养,可见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苦笑貌,肢搐项强,甚则角弓反张,反复发作,极为痛苦;三是邪毒入里,扰动肝风,可见频频抽搐,呼吸急促,痰涎壅盛等症。末期则邪毒深陷,正气欲脱。

总之,外风致病是一个风邪由表入里、由卫气到营血、由经络到脏腑、病情由轻到重的过程,当然,也有风邪直中脏腑者。一般而言,风邪初犯卫表,调养不慎,失治误治,则内犯筋骨,或若正气不足,无力抗邪,则风邪入侵经络、脏腑、营血分,病情加重。

3 内风病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风胜则动”,故内风病机主要概括一些动摇眩晕证候的病理变化。如头目眩晕,四肢抽搐,肢体麻木、振掉、强直,乃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曰:“风气通于肝”,这些论述都说明风邪与肝的关系很大,故历代医家都认为“肝风内动”之病机。《中医内科学》五版教材提出了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血) 虚风动三种病机,实际上,中医对内风的产生及病机特点尚有多种认识,现具体论述如下:

31 肝阳化风

多因肝肾阴亏,肝阳失潜而暴发。其病机特点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不潜阳,阳亢化风。若肝风内旋,上扰头目,则头痛不止;风动筋挛,则项强肢颤;足厥阴肝经络舌本,循喉咙,风阳窜扰络脉,则言语蹇涩;痰阻舌根,则舌体僵硬,不能语言;痰随气升,故喉中痰鸣;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故手足麻木;风动于上,阴亏于下,上盛下虚,故步履不正,行走漂浮;风阳暴升,气血逆乱,肝风夹痰上蒙清窍,心神昏愦,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风痰窜扰脉络,患侧气血运行不利,或弛缓不用,或强痉拘急,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向一侧;舌红为阴虚之象,白苔提示邪未化火,腻苔为夹痰之征,脉弦有力,是风阳扰动的病理反应。

32 热极生风

多由邪热亢盛,伤及营血,燔灼肝经,内陷心包,煽动内风所致。热邪蒸腾,充斥肌肤,故按之灼手如焚;热传心包,心神溃乱,致神识昏糊,躁扰不安,如同发狂;热灼肝经,津液受烁,引动肝风,而见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双目上视,牙关紧闭等筋脉挛急的表现;热邪内犯营血,则舌色红绛,脉象弦数,为肝经火热之象。正如薛生白《湿热病篇》所说“热盛于里,少火悉成壮火,火动则风生,而筋挛脉急;风煽则火炽,而识乱神迷”。

33 阴虚风动

是阴液亏虚引动肝风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热病后期阴液耗损,或内伤久病,阴液亏虚而发病,阴液亏虚,筋脉肌肤失于濡养,故见筋惕,肉等症;阴虚火旺,虚火灼液,不但营分有热,血分亦受燔灼,出现痉挛、抽搐等症。其与肝阳化风之提法不同之处在于肝阳化风以实证为主,而本证则以虚证突出。

34 血虚生风

是血虚筋脉失养所表现的动风证候。多由急慢性出血过多或久病血虚所引起。肝藏血,阴血亏虚,血不养肝,肝血不足,则肝风内动;肝主筋,血虚筋脉失养则见肢体麻木,筋脉拘急,肌肉动,舌淡或舌红,脉细等症。

35 血热动风

肝藏血而主筋,血热炽盛,深入厥阴,*热于肝,燔灼筋脉,加以阴血耗伤,不足以濡润筋脉,肝经热极即能化火生风,风火相煽,遂致筋脉拘引挛急,发为手足抽搐,四肢拘急,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等肝风内动的病变。同时,由于心主血而合神明,血热炽盛,燔灼心经,扰乱神明,还同时出现神明内闭,神识昏狂,与邪热内壅,阳气闭郁,营气不能达于四末之四肢厥冷等症。故有关“外窜经脉则成痉,内侵膻中则为厥”,以及“盖厥证风火闭郁,郁则邪热愈甚,不免逼乱神明,故多厥”等描述,都是对此种病机的深刻说明。其与热极生风之提法不同之处在于强调“血热”而动风。肝藏血,心主血脉,二脏与血关系最为密切,故血热动风每每伤及心肝二脏,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36 痰热动风

痰热动风指里热炽盛,化火灼津而为痰,痰火生风,引起肝风内动,筋脉失养,而形成中风、眩晕、痉病和小儿惊风等病变的机理。如中风多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肝旺脾弱,脾弱则生痰,肝旺则化火生风,痰热引动肝风,则上蒙清窍而猝然昏厥,横窜经络而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故朱丹溪曰“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 。痰热动风的病位主要在肝,肝藏血而主筋,热则灼津为痰,津血同源,血伤则筋脉失于濡养而动风,出现挛急、抽搐、眩晕、昏仆诸证。所以《医学入门》说:“ 人知气血为病,而不知痰病尤多。……动于肝,多眩晕头风,眼目动昏涩,耳轮搔痒,胁肋胀痛,左瘫右痪,麻木跛奇证,名曰风痰”。

37 脾虚生风

脾土虚寒,阳气不能达于四末,则手足筋脉无以温煦,气不布津则手足筋脉失于濡养,遂致风气内动,发为拘急、抽搐等症状。脾虚生风又名慢惊风,以小儿多见,其病机特点,外由先天禀赋薄弱,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因各种原因引起脾胃虚寒。常伴有神倦懒言、面色淡黄或青白相间、唇黯、四肢不温、不思乳食、大便色青或下利清谷、舌淡质嫩少苔、脉沉缓无力等症。

38 血瘀生风

瘀血导致风气内动,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等,都是对血随气逆,瘀积于上所致风气内动的详细记载。近代认为中风、癫痫、痉证三种病证中皆存在着瘀血生风的病理机制。何绍奇在《现代中医内科学·震颤麻痹综合征篇》中明确说:“瘀血阻滞,脉道不通,血行不畅,筋脉失濡而手足颤动,屈伸不利,此即瘀血生风。”其成因为凡气滞、气虚、阴虚、血寒、血热、出血、七情过激、跌打损伤等所导致的瘀血,在加重到阻塞经络,影响筋脉功能时,均可产生内风。因此,瘀血生风的根本病机在于瘀血阻塞经络,筋脉失养,挛急刚劲。由于“老年多瘀”、“病久多瘀”、“久病入络”,故瘀血生风多见于老年患者以及多种慢性病的过程中。

总之,内风病机较为复杂,在病变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相兼为病。如肝阳化风时,肝阳上逆,血可随之上行,以致血瘀积于上,并加重肝阳化风;而肝阳上亢日久,又可耗损阴液,转化为阴虚风动。阴液亏损,则血运不畅,加之阴虚生热,煎熬血液,最易形成血瘀而动风,而“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瘀血日久,又必然导致血虚,致血虚生风。阴虚有热,故可能同时出现血热生风;热灼津液,炼液为痰,痰热互结而化风,则出现痰热动风之象。而肝阳亢盛,木克脾土,脾气虚弱,则会转化为脾虚生风。

I 版权声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198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