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细数详细资料大全

脉细数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mài(四声) xì(四声) shuo(四声)

中医病理名词,指病人的脉搏变窄变细而且速率加快,属于阴虚内热的症候,治疗用滋阴清热法。

人的正常脉搏快慢有序,粗细适度,沉稳而有规则,叫作正常脉象,人的脉象失常,是生病的表现。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脉细数 类型 :中医病理名词 症状 :阴虚内热 治疗 :滋阴清热法 常见病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结脉,代脉,促脉,辨识脉搏,正常的脉象,诊脉, 常见病脉 病证和脉象是密切相关的。中医对病脉的分类不够一致,有的分浮、沉、迟、数、虚、实六类;有的则述21脉、24脉、27脉或28脉不等。常见的病脉有: 浮脉 浮在皮肤,轻按即得,重按反弱,主表证,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浮紧为风寒,浮数为风热,浮缓多表虚。浮脉多见于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初期,发热而见脉浮时,一般可能是由于心搏排血量增加,周围血管扩张,血管弹性阻力降低,动脉充盈度增大所致。 沉脉 沉居筋骨,按之有余,举之不足,主里证。沉数为里热,沉迟为里寒,沉细为里虚,沉实为里实。沉脉的形成与心搏排血量降低,周围血管收缩,血管弹性阻力增加有关。 迟脉 脉来缓慢,一息不满四至(一分钟不到60次)。主寒证或阳虚。其形成可因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或房室传导阻滞等引起。 数脉 脉来快速,一息五至以上。主热证。有力为实,无力为虚。主见于热证,包括某些热性病的全过程。如邪在卫分,则脉浮数;邪入气分,则脉洪数或滑数;邪入营分,多脉细数;邪传血分,则脉细数或虚数。数脉可见于窦性心动过速,因感染因素引起的数脉多数而有力。若有心肌兴奋性增加,或因心肌力量减弱,心搏代偿性增加,以维持每分钟的输出量而见数脉的,则必是数而无力。 虚脉 指下空虚,搏动无力。主虚证(机体功能衰弱,对疾病反应性降低)。因气不足以推动血液运行,血不足以充盈脉道,故脉体空虚,脉来无力。可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实脉 应指有力,长大而坚。主实证。邪气盛而正气不虚,病邪与正气相搏,以致脉道坚满,三候有力。 洪脉 大而有力,来盛去衰,状如洪水。主热盛、暑证。浮大有力为洪,浮大中空为芤。由于热盛血涌,以致心搏排血量增加,周围血管扩张,收缩压增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血流速度加快,故脉来如洪水,气势滔滔。 细脉 脉来如线,细直而软。主诸虚劳损,尤主阴虚、血虚。或见于水湿内阻。一般情况下,细弱为血虚,细数为阴虚。可能是由于血容量不足,血管充盈度降低,以致血管收缩而脉细。湿邪压抑脉道,亦可见细脉,但必细而有力。细脉可见于贫血、热性病后期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滑脉 往来流利,如珠走盘。主血盛、妊娠、痰饮、食积。有生育能力的妇女,无病月经停止而有滑脉时,应考虑是否怀孕。这可能是孕期血液增多,血管平滑肌舒张,总的外周阻力减少,血液变稀,血流量增加所致。痰饮病如慢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食积多由消化不良引起。 涩脉 短细不畅,如刀刮竹,往来滞涩。主见于血少、气滞、血瘀、精少,如久病体弱、贫血、闭经、肝硬化或内脏瘀血等病。亦可见于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脉来滞涩是气血运行不利的结果。血少、精伤、血流缓慢,亦可形成涩脉。 弦脉 长而有力,指下端直,如按琴弦。主肝胆病、气郁、痰饮、痛证、疟疾。弦而有力,见于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痰饮(如慢性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等)一般脉弦滑;身体任何部份的痛证、疟疾,脉亦弦,中医有“疟脉自弦”的说法;肝阴虚,脉多弦细;正常人脉象也有兼弦的。弦脉的形成,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影响平滑肌收缩有关。 紧脉 脉来绷急,状如车绳转索,弹指有力。主寒、主痛。浮紧为外感风寒、表实。沉紧为里寒痛证。紧脉形成,可能与心搏排血量增高,周围血管收缩,动脉紧张度增强等因素有关。 结脉 迟缓脉中止,止无定数(不规则的脉搏间歇)。主气郁、寒痰、瘀血(包括心脏病、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精神紧张等)。气郁者,必兼胸胁闷胀、窜痛;寒痰者,必兼胸脘闷痞、呕恶、血瘀者,必兼心胸刺痛、唇舌紫暗。张景岳认为;结脉的形成,“多由气血渐衰,精力不继,所以断而复续,续而复断,常见久病者多有之,虚劳者多有之”。但是,气血凝结,痰食停滞以致脉道阻塞,血行不利而现结脉者,并不少见。 代脉 脉有规律间歇,止有定数,良久复动(有定数的若干至一止,歇止后复来较迟)。主惊悸、疼痛、脏气衰弱,气血不足(见于多种心脏病)。代脉的歇止具有一定的规律,歇止而后的中间间隔,比结脉的间歇为长。代脉一般由脏气衰、血运乏力所致,但惊悸扰乱气机,或疼痛导致气逆,也可有代脉。心肌损害及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亦可见代脉。 促脉 数(快速)脉中歇、歇无定数。主阳盛实热(包括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心肌炎、其它原因的心脏病、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等)、气血郁结,痰饮、食积。促而无力为津伤气脱。心房纤颤或心动过速伴有早期收缩者,多有促脉。 辨识脉搏 注意的问题 (1)象多兼见:脉诊时单一脉象较少见,多为几种脉象如“浮数”、“沉迟”、“沉细弦”,“沉细迟涩”等混合并见。这些兼见脉象,必须结合其它诊察资料,才能对病证的表里、寒热、虚实以及病势的盛衰作出判断。 (2)有关脉与证的取舍问题:当脉象与证候不相符合时,可考虑“舍脉从证”(即舍去脉的假象而以真实的证候为诊断依据)或“舍证从脉”(即舍去证候的假象反映而以真实的脉象作为诊断依据)。例如,心腹急痛,脉见沉伏(见于疼痛性休克时),当舍脉从证;胃腹胀满,脉象微弱(因脾不健运而有虚胀),当舍证从脉。一般情况下,应是脉证相符;在特殊情况下,则须全面考虑,去伪存真。 (3)四诊合参:诊断不能单靠切脉,而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切不可不问病情,单凭切脉就主观臆断。 (4)不能机械地、一成不变地对待两手寸、关、尺(共六部)分主脏腑的规定,而应全面地从脉象主病出发,参考其它三诊,对病证作出正确的诊断。 正常的脉象 正常的脉象,亦名常脉,又称平脉或缓脉。常脉脉象从容和缓,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不细不洪,节律均匀,一息(一呼一吸)脉搏四或五至,每分钟约60~90至,且应指有力。中医认为常脉一般都有胃气(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神(脉至数来去清楚,无三五不调,亦不过快或过慢)、有根(尺脉候肾,如两尺脉沉取有力而柔和,即是脉象有根)。 诊脉 中医在切诊时,还十分注意排除影响脉象的因素,以避免误断。如从年龄看,脉象小儿多快于成人,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体多强健,脉多有力;老年人体衰弱,脉来缓迟;成年女性较成年男性脉象濡弱而略快;瘦人脉多稍浮;胖人脉象多沉伏。另外,当长途旅行、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饮酒、饱食、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较弱;气候对脉象也有影响,如春天的脉象微弦(春弦),夏季的脉象微洪(夏洪),秋季的脉象微浮(秋毛)、冬季的脉象微沉(冬石)。至于“反关脉”(脉不见于寸口,而见于腕关节的背侧)、“斜飞脉”(脉从尺部斜向虎口),都因桡动脉位置异常所致,一般不是病脉。

寸、关、尺是桡动脉上紧挨着的三小段血管的位置,它们的跳动状态应该和桡动脉总体的跳动情形一致而且彼此相同。这就像一截水管上三段紧挨着的部位,水在这三个部位的流动情形怎么会不一样呢?

寸关尺

中医在号脉时,不是用一根手指头来感觉手腕处桡动脉的跳动情形,而是用三根手指头的指尖按压桡动脉上相邻的三个地方,分别叫做“寸”、“关”、“尺”。桡骨靠近手腕处有一个突起,叫做“桡骨茎突”。它正对的桡动脉就是“关”的位置。“关”之前(朝向手掌的方向)为“寸”,“关”之后(朝向手肘的方向)为“尺”。三部的总长度约为2寸,大约是三根手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在一起时的宽度,所以这三根手指头就可以同时接触这三个位置。

按照中医的理论,“寸、关、尺”的脉象各自对应体内不同的器官,而且左手和右手对应的器官不同:“左手寸脉候心,关脉候肝,尺脉候肾;右手寸脉侯肺,关脉候脾胃,尺脉候命门”。这些脏腑在身体中有不同的位置,和“寸、关、尺”的相对位置相对应。“上寸脉以候上(躯体上部),下尺脉以侯下(躯体下部)”。此外,还要结合浮、中、沉等不同的切按方法,进而与四诊(望、闻、问、切)结合分析,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诊断,既不能单凭脉诊,也不能把这三个部分与脏腑之间的对应机械地看待。

对于中医把手腕处的脉象分为“寸脉”、“关脉”、和“尺脉”,一些人表示不理解。他们的疑问是:寸、关、尺是桡动脉上紧挨着的三小段血管的位置,它们的跳动状态应该和桡动脉总体的跳动情形一致而且彼此相同。这就像一截水管上三段紧挨着的部位,水在这三个部位的流动情形怎么会不一样呢?

如果中医号脉的地方是附近没有分支或交汇的动脉,例如颈动脉和肘动脉,这个疑问是有道理的。中医在颈动脉和肘动脉上用三根手指按压,也感觉不到像手腕处那样三段动脉跳动的差别。 但是手腕处动脉的情形却不同。手腕处有两根主要的动脉,分别是尺动脉和桡动脉。它们在手肘靠下处分支,分别在前臂的左右两边到达腕部。在那里尺动脉埋藏较深,不容易摸到,而桡动脉在腕部埋藏较浅,很容易摸到,所以被用来诊病。更重要的是,这两根动脉不是彼此独立无关的,而是在手掌心处交汇,连成环状,就像一根回形针的弯曲部分,从这里再发出到手指的动脉。所以在手掌中,是尺动脉和桡动脉的交汇血

既然桡动脉和尺动脉在手掌心处连成环状,桡动脉在手腕处感受到的压力就不只是来自“上游”的桡动脉,而是也有来自通过环形血管来的尺动脉的反向压力。按压“尺”段,相当于给来自上游的桡动脉的血流增加阻力,在“尺”的下游处(寸和关)所感受到的来自尺动脉的压力就必然相对增加。由于来自尺动脉的压力要经过十几厘米的距离(即绕过尺、桡两根动脉连接环的距离)才能到达桡动脉的手腕处,压力波就和来自桡动脉的压力波有一个相位差,来自尺、桡两根动脉的压力波就会在这里发生干涉现象,使得“寸”和“关”段的压力波的波形发生变化。

反过来,如果按压“寸”段,就是给来自尺动脉的反向压力增加阻碍,来自尺动脉的压力波就会减弱,来自桡动脉上游的压力就会相对增加,两根动脉压力波的干涉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变化。通过按压程度的轻重变化,以及调节各个手指按压的程度,就可以在寸、关、尺三处引起不同程度的压力波干涉,变化压力波的波形,而这些波形的变化又可以通过指尖感受到。由于血管和周围组织的弹性,通过主要动脉汇聚造成的反向压力波只能在比较短的距离上起作用。手腕离动脉汇集环很近,是一个合适的探测这种压力波干涉的地点。

身体的病变会改变血流动力学的状况,相当于心脏发出的压力波的波形就有变化。在这些压力波到达手腕时,就会出现与正常情况不一样的压力波的干涉形式。再加上手指用不同的力量按压时,在寸、关、尺三处就能够感受到与疾病有关的特征性的变化。这也许就是中医在手腕处用三根手指感受身体状况的解剖学基础。所以“切脉”是中医对手腕处的两根动脉在手心处交汇这一特殊的血管结构及其对压力波的影响的巧妙利用。问题是,这些细微的变化中医的指尖能够感受到并且辨别吗?

不要低估了指尖的感觉灵敏度和人经过训练而能够达到的敏锐的辨别能力。人的指尖是各种神经感受器密集的地方。这些感受器功能各有不同。如环层小体(Lamellar Corpuscle,又称帕西尼小体Pacinian Corpuscle)感受物体的光滑度和皮肤的快速变形;麦氏小体(Meissner’s Corpuscle)感受轻微触摸;鲁菲尼氏小体(Ruffini Endings)和梅克尔小体(Merkel endings)感受持续的压力;克氏终球(Krause’s End Bulb)感知低频振动,等等。多种感受器的密集存在使得指尖对压力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例如梅克尔感受器能够感受到指尖皮肤小至1微米的变形。这使得指尖可以分辨脉象的细微变化。

训练也可以使神经系统的分辨能力提高。例如经过训练的调琴师可以听出5个分音的差别(1分音是1个整音的百分之一)。乐队指挥可以从几十种乐器同时发出的乐音中,辨别出其中一种乐器是否“跑调”或者“抢拍”。有经验的修车师仅从发动机的声音,就可以辨别出由数百个零件组成的发动机哪里出了问题。微雕艺人可以在米粒甚至头发上进行雕刻。盲人的手指可以快速地辨别盲文上的那些小突点,而这是视力正常的人办不到的。这些事实都说明,经过专业训练,人的感觉器官(包括手指)可以达到极高的分辨率。普通人摸不出来的脉象的差别,不等于专业医生不能够摸出。中国古代的医生由于把切脉当做诊断病情的重要依据之一,自然会在这上面下大功夫,并且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最后可以到达炉火纯青的地步。几千年来中医把“切脉”作为诊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说明对“寸、关、尺”的脉象是可以感知并且辨别的。

古代的中医是否知道尺动脉和桡动脉在手掌心处交汇,并且利用动脉的这种结构特征来诊病,现在还是未知数。更可能的情形是,细心的中医注意到手腕处的脉象比颈动脉和肘动脉处要复杂,并且对这里的脉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逐渐辨别出“寸、关、尺”脉象的差别,并且把这些差别和人的身体状况联系起来,最终发展出在手腕处“切脉”诊病的方法。如果古代的中医是在不知道手掌中动脉结构的情况下做出这些发现的话,这种发明就更加了不起。这就像古人对经络的认知一样,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体表的某些位点有镇痛功能后,主动地去探索这些位点,最后发展出了经络理论。这些都不是容易的过程,需要有观察能力的人锲而不舍地仔细观察和钻研。“切脉”和利用经络穴位治病一样,都是我们的祖先的伟大发明,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我们祖先的成就而感到骄傲。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文章来源于中国科普博览网,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文编辑:清半夏

⊙温馨提醒: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中医思路参考。

中医的独特的诊病方法——脉诊,即切脉,俗称“号脉”。切脉诊病,由来已久。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记载了医家诊脉治病的内容,而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西汉)墓中出土的简帛医书中,已有“脉法”的内容。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产生于晋朝,其中的诊脉方法和理论已相当完备。

  早期的切脉方法比较复杂,要切按头颈、手、足等多处部位的脉动。以后逐渐简化为只切按手腕部的脉搏,称为“寸口”诊法。在这短短寸许长的脉动部位上,古代医家做足了文章。他们将腕横纹向上约一寸长的这段脉动分成了三“寸、关、尺”三部。

  左右手的寸、关、尺部位分属不同的脏腑,认为可以反映相应脏腑的病变。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况,右关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肾(命门);左寸反映心,左关反映肝,左尺反映肾与膀胱。

  仔细观察,大家可以发现:远端的寸部对应的是人体最上部的心、肺(上焦,呼吸与循环系统);中间的关部,对应肝、脾胃(中焦,消化系统);近端的尺部对应肾、膀胱(下焦,泌尿生殖系统)。如此,小小的“寸口”,却俨然成为人体五脏六腑的全息窗口。

  仅此还不够,在切脉的时候,还要用三种不同的指力去按压脉搏,轻轻用力按在皮肤上为“浮取”;中等度用力按至肌肉为“中取”;重用力按至筋骨为“沉取”。寸、关、尺三部,每一部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为“三部九候”。不同手法取到的脉,临床意义不同。通常,脉浮于外者,病位浅,沉于里者病位深。

  切脉时还有许多讲究。首先,要求安静,包括外环境的安静与医患两者心神的安静。患者在诊脉前要休息片刻,待安静后方可诊脉。医者切脉前一定要静心,调整呼吸,并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指下,细心切按一分钟以上。诊脉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位,手腕舒展,掌心向上。

  其次,切按时医者用三指定位,即先以中指定好关部,再根据患者身高调整三个手指的疏密。若患者身材高大,布指宜疏;矮小者,布指宜密,小儿则用一指(拇指)诊脉,不分三部。

  学习诊脉,必须先了解正常的脉象。正常脉称为“平脉”、“常脉”。每分钟跳动70—80次左右,节律规则,脉型不粗不细,不浮不沉,不刚不弱。但正常脉象常随季节、年龄、性别、体质等会有差异。如春、夏、秋季的脉大多偏浮,而且搏动有力;冬季的脉多沉伏于里。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脉多强而有力,老年人的脉较弱;身材高大的人脉多长,矮小的人脉较短,瘦人脉多浮,胖人脉多沉;饱食后及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多软弱。如果发现相反脉象,如冬天脉浮、胖人脉浮、瘦人脉沉等,提示脉象异常。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异常脉象。

  浮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表浅的一种脉,轻取即得,重按反而变弱。一般情况下,提示病邪在表。脉浮而有力者为表实,浮而无力者为表虚。

  沉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较深的一种脉,轻取不得,重按始见。通常主里证,沉而有力者为里实证,沉而无力者为里虚证。

  迟脉,脉来较慢,每分钟60次以下。多主寒证,因寒可使血流速度减慢。迟而有力者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者为阳虚证。

  数脉,脉来较快,每分钟90次以上,来去急促。多主热证,因热可使血流速度加速,数而有力者为实热证,数而无力者为虚热证。

  细脉,又称小脉,脉如细线,软弱少力,但应指尚明显。是湿证与虚证之象。因湿邪阻滞脉道或气血虚而不能充盈脉道所致。

  洪脉,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如洪水。大多主邪热亢盛的实证。

  弦脉,脉形端直,如按琴弦。常见于有肝胆病、痰饮证、疼痛证的患者。

  滑脉,脉来流(滑)利,如盘走珠。是实热证、痰饮证、伤食证,或妊娠的脉象。

  涩脉,脉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为气滞证、瘀血证、精血亏少证之征象。

  虚脉,三部脉举按皆无力,隐隐蠕动于指下,为一切无力脉之总称。是虚证之象,主要为气虚或气血两虚证。

  实脉,三部脉举按皆有力,脉来盛而坚实,为一切有力脉的总称。是实证之象,提示邪气实而正气不虚。

  促结代脉,即促脉、结脉、代脉,均为节律异常、有间歇的脉。促脉为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促而有力者为阳热亢盛之证,促而无力者多为气虚将脱之象;结脉为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有阴盛、气结、寒痰、瘀血等多种主病;代脉为脉来缓慢而有规则的间歇,间歇时间较长。为脏气衰微或气滞血瘀之证。

  脉象还有许多,以上是最主要的几种脉象。中医临床治病,除了望、闻、问诊外,切脉也非常重要。唐代名医孙思邈就说:“夫脉者,医之大业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为医者哉?!”辨证时,脉象常常起决定作用。

  如最近治疗一位经常反复腹泻多年的老年患者,就诊时大便一日5 6次,水泻,大便臭味不甚,无脓血,不能进食任何含粗纤维的食品,每日只能吃少量稀饭或烂面条,否则腹泻次数更多。察其舌淡红,苔薄白腻。从以上症状看,似无热象。但患者之脉甚数(每分钟124次,有冠心病史,经常心悸,胸闷等症状)。辨证认为,患者病程很长,脾气已虚,但夹有火热之邪,火邪下迫大肠则腹泻,上扰心神则心悸。故用补气的党参等配伍清热泻火的黄连(既能泻大肠火,也能清心火,一举两得)治疗,七剂后复诊,大便减为每日1 2次,心悸症状改善,心率也有所减慢。

  当然,疾病的病因与病理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因此临床上所见的病脉往往也很复杂,常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脉象并见,如脉浮数、沉迟、滑数、弦涩等。还有脉证相符与不相符的问题,不相符时,就须决定是舍症从脉,还是舍脉从症等。另外,理论上谈脉诊不难,但实际操作中要确定是何脉、解释分析脉与病的关系等不是一日之功。古人就说:“脉理精微,非言可尽,心中了了,指下难明。”不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细心体会,不用心去悟、去比较,是不可能真正把握脉诊的。

很多人都会怀疑,中医真的那么厉害吗,这其中的诊脉的原理是什么?

一、根据女性的脉象进行预判

在中医的医学研究之中,脉象的看诊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不同的疾病会对应的出现不同的脉象症状,而这也是中医通过身体的外部接触来探究内部病灶的一个关键手段。而脉象这一点,也是对人体病因的一种初步预判。

因此,女性如果怀孕了,那么也会有相对应的脉象表现,在中医典籍中的表达则被总结为“六脉滑数,尺脉尤甚”。具体的脉象形容就是跳动起来非常的欢快有力,并且像是珠子在玉盘中来回滚动一样的流畅,而这一特点也很容易就会被经验老道的中医分辨出来。

二、询问女性相关的身体症状

当然,中医对于喜脉的确诊也并不是如此简单潦草,在整个中医体系中都会讲究“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的综合问诊,需要观其气色、听其声息、问其症状再诊其脉象,在此综合看诊手段之下才会对病人的具体病因进行最终的判断。

所以,医生如果诊出女性是喜脉的症状,还会配合地观察女性具体的个人气色、并且还会问关于经期、日常的症状表现等等,如果所有的方面都和怀孕对上了,才会最终下定“怀孕”这一个结果。而电视剧中太医诊脉的片断,仅仅是事实中医看诊中简单的一部分。

三、中医诊脉的准确性

其实,中医看诊一般都是以经验总结为先,毕竟没有更为科学准确的仪器配合检查,所以在准确性上也并不能够做到百分百。怀孕虽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症状表现,但也会受到其他相似疾病症状的干扰,因此在中医看诊上,整体判断的准确率大约为80%左右。

而且由于女性在刚刚怀孕的时候,身体的变化表现并不明显,尤其是胚胎尚且没有分化发育成健全的胎儿时候,中医也很难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来看出是否怀孕。胎儿早期对人体的影响力较少,脉象表现也不大,通常需要在怀孕3个月后才能更容易诊出滑脉。

一、以阴阳为辨脉总纲。

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脉总纲,而且也是仲景辨脉总纲,即将不同脉象,首先分为阴脉、阳脉,在此辨别阴脉、阳脉的基础上,再辨阴证、阳证。如;「问日: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日: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辨脉法,问日: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日: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日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日阴结也。」「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日:何谓阳不足?答日:假令寸口脉微,名日阳不足,阴气上人阳中,则洒渐恶寒也。日:何谓阴不足?答日:尺脉弱,名日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伤寒论》下称《论》)上述五条可看出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

1、从脉象分阴阳如浮大数动滑脉为阳;沉涩弱弦微为阴。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常脉有余,为太过之脉;阴脉以脉来无力,较常脉不足,为不及之脉。以脉测证则有余之脉多为阳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即从阳脉、阴脉来辨别阳证、阴证。如浮而数为阳结之脉;沉而迟为阴结之脉。所谓「阳结」即阳气盛而腑气结,故能食而不大便;所谓「阴结」即阴气盛凝结于里,寒凝气滞而大便亦硬,虽然同为「结证」但其病机不同,证候亦不同,其脉象也有阴阳之分,从而可从阴脉、阳脉而辨别阴证、阳证。

2、从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部脉为阳,尺部脉为阴。寸主上焦,尺主下焦,如寸脉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见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因此,可诊断阴阳之不足,或为恶寒,或为内热。

3、从气血营卫分阴阳如卫气虚,阳气不固,阳浮于外,故汗出如珠,其脉浮而无力;或为阴气不足,营血虚,血虚不能润脉养筋,筋脉挛急,故脉见沉而弱。

4、从浮沉分阴阳、阳浮而阴弱,即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为J气强,故见发热;阴弱为营气虚.阴不敛汗,故汗自出,即以浮沉为阴阳。故阴阳用之于脉法,可分脉象之阴阳;证候之阴阳;取脉部位之阴阳,取法浮沉分阴阳,从而辨别病之在表、在里,在气、在血,在焦、在下焦等的虚实变化,故阴阳可作为脉法之总纲。

二、脉与四时相应。

一年四时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有一定的影响,对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关系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是中医整体观的内容之一。《伤寒杂病论》也应用了因时辨脉的思想。如:「春弦秋浮,冬沉夏洪,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

「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

「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名复,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问日: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肺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由于四时气候不同,人体五脏各有当旺之时,五脏气血盛衰于脉中可见,故四时有微小的不同脉象变化,这是正常生理反映,为有胃气之脉。如春主肝,其脉微弦;夏主心,其脉微洪;秋主肺,其脉微毛;冬主肾,其脉微沉。如果脉与四时不相应,太过不及或见相克脉象则为病脉,并可根据脉象以判断病之轻重及预后转归之期。如春见纯弦无胃气之脉,为太过,是肝脏之真气伤,故预后不好;夏脉来微弱,脉去反大,为正气不足,邪气反胜,病在里;或脉来小,去则反而脉体大,为脉之太过,邪在表;或寸脉微小,尺脉洪大为关格之脉。秋属肺为微毛之脉,如见缓迟之脾脉,土能生金,其病当愈;如见数脉为热盛乘袭于肺,火克金之脉,故其病剧。再如二月为春生之木气当旺,应见微弦而濡弱之好脉,如果出现毛浮之肺脉,为金克木,故肝病至秋旺之时而死。说明五脏正常脉象受四时之气的影响,这是生理性的节律变化,但不应太过不及,特别是见到与四时相克之脉,其病更为严重。因此,无论外感病或内伤病,因时诊脉,对疾病的预后转归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三、因人辨脉。

由于人的体质不同,有肥瘦之别,强弱之分,故对脉象也有一定影响。如:「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金匮要略方论》下简称《金匮》)「问日: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日:夫尊荣入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上述所见,人的体质肥瘦和脉象有一定关系,肥盛之人,肌肉丰厚,脉不易显露,故一般为沉脉;体质消瘦之人,肌肉浅薄,脉易于显露,故一般多为浮脉,此属正常现象。如果,肥盛之人,反见浮脉,消瘦之人,反见沉脉,皆属异常之脉。但体质肥盛之人,脉虽沉而气血盛,其脉当沉而充实有力,如果出现涩小或微涩之脉,皆为气血不足之象,故易得历节痛或血痹证,此亦脉与体质不相应,为病脉之象。因此,因人而辨脉,辨病,也是忡景的诊脉特点之一。

四、脉、证、治并举。

《伤寒论》以「辨××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方论》以「X×病脉证并治」为每篇命题,说明仲景的诊疾论病是以脉、证、治三者相结合,每条原文即包括有病因、症状、脉象、辨证及治法,即以脉象与症状相联系,从脉象和症状进行辨证,而判断病情,诊断和治疗,因此,仲景脉法的特点,是辨脉寓于辨证之中,脉、证结合,而非阔谈脉象理论。如:「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渐渐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

从桂枝汤和麻黄汤的脉证并治中,说明两者脉象不同,一为脉浮缓(阳浮而阴弱),一为脉浮紧;一为发热恶风,汗出为表虚证,一为发热,身疼痛,无汗为表实证;一宜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解肌,一以麻黄汤解表开腠理以发汗。如果太阳病表证仍在,要观其脉象再用药,若为浮弱之脉,宜桂枝汤;如果为浮紧之脉宜麻黄汤,说明脉象对指导辨证和治疗的重要意义。如果从《伤寒论》的原文前后互参,都是脉、证、治并举。如《伤寒沧》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此条并未涉及脉象,但在《伤寒论》,即提出「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即麻黄汤证之主脉为阴阳俱紧之浮紧脉。《金匮要略方论》中如从其每一篇前后统观,也是脉证治俱全。i兑明《伤寒杂病论》所论脉与《内经》的侧重于理论性论脉,以及后世脉学的专门论脉,郡有研不同,而是以辨脉论证E,脉证清融为一体为其特点。

五、诊脉方法多样。

《伤寒杂病论》的脉洼是在《内经》、《难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内经》已有遍诊法,人迎寸口对比渗脉法,少阴脉诊脉法,《难经》用独取寸口诊脉法等,而《伤寒杂病论》对独取寸口渗脉法有较大发展,在诊脉中占绝大部分,而且发展为寸口脉的三部九候诊脉法,但对天地人的三部九候诊脉法却很少应用。而且发展了寸口、尺脉的对比诊脉法,寸口,趺阳对比诊脉法,尺脉、趺阳对比诊脉法,也有单独诊趺阳脉或少阴脉或少阳脉的诊脉方法,这对于小同病证,采取不同诊脉方法,更能使脉法与临证紧密结合起米,对指导临床更为确切,实用价值又有所提高,总之,仲景脉法,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诊脉法,具有独到之处,既不同于《内经》对脉理的论述,又小同于后世脉法、对脉象捕述,而是临床实用诊脉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671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