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护理诊断有哪些

脑卒中护理诊断有哪些,第1张

脑卒中就是脑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

我总觉得你这个问题问的有点问题,你到底是想问什么?是如何护理?还是如何去诊断?

根据程度不同还可分为脑出血,脑梗塞

脑梗塞病人护理计划中的护理诊断/问题

1生活自理缺陷。

2清理呼吸道无效。

3肢体活动障碍。

4活动无耐力。

5语言沟通障碍。

6焦虑。

7有发生褥疮的可能。

8有受伤的危险。

9有误吸的危险。

10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

11潜在并发症--泌尿系感染。

脑卒中患者而言,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一切有效的措施均可改善受损的功能障碍,预防并发症,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急性期持续时间一般为2~4周,待病情稳定48~72小时后,康复治疗即可与临床诊治同时进行。在这个时期需要积极处理原发病与各类并发症,稳定病情,缓解症状,消除影响康复疗效的因素,同时还要做好脑卒中康复的风险管理,避免脑卒中复发。

考虑这个时期的患者因病情影响不能配合康复训练,所以康复的目的是预防压疮,防止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避免关节挛缩与变形,同时也要为恢复期功能训练做准备。

保持抗痉挛体位

抗痉挛体位又称良肢位,以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为目的,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预防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或肌肉萎缩,防止压疮、肺炎及深静脉血栓的出现。

(1) 仰卧位 :头下垫枕,避免侧屈、过屈或过伸。患侧肩后部垫枕,避免肩后缩。患侧上肢置于体侧方,适当外展,肘关节保持伸展,前臂旋后,拇指指向外方。患侧臀下垫枕,避免臀部后缩。患侧下肢股外侧用枕头支撑避免大腿外旋。患侧小腿或膝下避免垫枕,防止压迫下肢静脉与膝过屈或过伸。仰卧时间不宜过长。

(2) 患侧侧卧位:头下垫枕,躯干稍后仰,其后方可垫枕支撑。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关节前屈90°~130°。患侧肘关节自然伸展,前臂旋后,手呈背屈位。患侧髋关节自然伸展,膝关节可稍屈曲。健侧上肢自然放置,健侧下肢呈踏步状置于枕上。

(3) 健侧侧卧位:头下垫枕,躯干保持垂直。上肢下垫枕,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部前屈90°~130°,肘关节与腕关节保持自然伸展。患侧髋关节、膝关节自然半屈曲,呈踏步状置于枕上,患足与小腿尽量保持垂直位。本体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对患侧肢体亦有益。

变换体位

每1~2小时变换一次体位,可避免肺部感染和压疮的出现。并且通过不断交替进行仰卧位、患侧卧位和健侧卧位可使患者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和减轻痉挛模式。

关节被动运动

为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增加感觉输入、预防关节活动受限,可分别进行肩关节外展、屈曲和外旋,肘关节伸展,腕关节和手指伸展,髋关节外展、屈曲和伸展,膝关节屈曲和伸展,足背屈和外翻运动。每次每个关节做2~3次,肌张力越高被动关节运动次数应适当增多。

饮食、二便、呼吸管理

依照患者病情调整进食方式,加强口腔护理;针对急性期患者出现尿潴留、失禁及便秘的情况,及时予以清理、导尿或开塞露等相应治疗;防治呼吸系统并发症及静脉血栓等问题。

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恢复期时的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楚,其功能也在逐渐恢复,要应用各种偏瘫康复技术促进功能的恢复。主动康复训练的次序和强度应遵循瘫痪恢复的规律,先从躯干、肩胛带和骨盆开始,以基本动作训练为重点,按照翻身、坐位、站位和行走,以及肢体近端至远端的顺序进行。

床上翻身训练

患者双手十指交叉,上肢伸展,做上举、伸向侧方的练习。翻身时,交叉的双手伸向翻身侧,头抬起转向翻身侧,躯干翻转,至侧卧位,然后返回仰卧位,再向另一侧翻身。每日多次训练。

桥式运动

患者仰卧,双上肢自然放置身体两侧,双腿屈曲,双足踏床,缓慢抬起臀部,尽可能长时间的坚持后缓慢放下,此为双桥式运动。若患者能较容易的完成以上运动时,可进一步训练单桥式运动,即患者悬空健腿,仅用屈曲的患腿做足踏床抬臀训练。

坐位训练

包括平衡训练和耐力训练。患者在躯干无支撑的状态下,在床边或椅子上取静坐位,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均屈曲90°,双足踏支持台或地面,分开约一脚宽,健侧上肢撑床或双手置于膝上。训练者协助或指导患者调整躯干和头至中间位,然后松开双手,此时患者可保持该位置一定时间,然后慢慢地倒向一侧。随后训练者指导或帮助患者调整身体至原位,反复进行。

此后让患者双手手指交叉在一起或用健侧上肢,在保持躯干良好控制的前提下,伸向前、后、左、右、上和下不同方向,此称为自动态坐位平衡训练。当患者在受到突然的推拉外力仍能保持平衡时(被动态平衡),就可认为已完成坐位平衡训练。此后坐位训练主要是耐力训练。

占位训练

待患者站立后,嘱患者上肢自然垂直于体侧,在逐渐去除对躯干的支撑时保持站立位。待患者能独立保持静态站立后,嘱患者将自身中心逐渐移向患侧,以训练患腿的持重能力。继而通过患者自身移动重心等动作进行自动态站位平衡的训练。直至患者能在突然受到外力推拉时仍能保持平衡,即达到被动态站位平衡。

步行训练

待患者能做到自动态站位平衡,且患腿持重达体重一半以上并能向前迈步时,便可进行步行训练。初期训练要少量多次,循序渐进,避免患者过渡疲劳、出现足内翻等情况。

作业治疗

上肢和手功能训练:可用滚筒、滑行板、斜面磨砂板、bobath球训练上肢粗大的运动;用系鞋带、剪纸、编织等训练双手协同操作;用书写、拾小物品、拧螺丝等训练患手的精细动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训练患者充分利用残存功能、辅助器具独立完成个人卫生、吃饭、更衣等工作,以达到生活自理。

其他

如物理治疗、中医传统疗法治疗等。同时针对失语、勾声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等也需要予以针对性的训练。

后遗症期康复治疗

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患侧上肢运动控制能力差和手功能障碍、失语、构音障碍、面瘫、吞咽困难、偏瘫步态、患足下垂行走困难,两便失禁、血管性痴呆等。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康复重点应该是保持原有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加强残存和已有的功能,即通过预防性与维持性康复、补偿性康复以及残存功能和能力的强化,提高此期患者的机体功能,避免费用综合征、骨质疏松、压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人们的可选择性也越来越广泛。因此有一些人逐渐的养成了一些错误的生活方式,在不正确的生活方式下很多人的身体现在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有一些亚健康疾病通过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就可以得到缓解。

一、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由于急性血管疾病所引起的脑部障碍。脑卒中是因为大脑动脉循环系统出现障碍,我们平常所说的供血不足、脑梗塞、脑出血等都属于脑卒中。脑卒中是因为脑部血管破裂或者是血管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正常的流入大脑,我引起脑部组织损伤。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以及高复发率的特点。脑卒中不会出现传染的情况,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糖尿病、肥胖、高血压患者日常更要注意预防。

二、脑卒中的症状

脑卒中患者早期的症状是头晕,然后可能会突然的感觉到四肢麻木以及晕眩感。在生活中有可能会突然感到一侧的手脚麻木或者是一侧面部麻木还有可能会出现口角歪斜。有一些患者还会出现吐字不清意识模糊等情况,甚至有一些患者还会出现抽搐的现象。脑卒中患者还会出现头痛,呕吐,恶心以及嗜睡的情况。脑卒中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例如癫痫、脑水肿等疾病。

三、怎样预防脑卒中

因为脑卒中发生的人群普遍在40~50岁以上,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血压、血糖、胆固醇等。注意要保持清淡的饮食,可以适当的加强一些体育锻炼。日常作息要规律,男性患者要减少抽烟喝酒的频率。每天要多喝水保持情绪稳定,并且要定期的去医院做体检,如果身体有问题的话早发现,早治疗。

掌握正确的应急措施对减少合并症,维持生命体征,防止病情加重,争取时间,进一步救治是十分重要的。发生脑卒中后该采取什么应急措施?

 (1)保持镇静,给病人以精神安慰。

 (2)初步判断为脑卒中后,应使病人仰卧,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流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如果病人口鼻中有呕吐物阻塞,应设法抠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使病人平卧,解开病人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可不放枕头或将枕头垫在肩膀后面,使下颌略微仰起。

 (4)如果病人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宜保持镇静,切勿慌乱,不要悲哭或呼唤病人,避免造成病人的心理压力。

 (5)打电话给急救中心或者医院神经专科,寻求帮助,必要时不要放下电话,询问并听从医生指导进行处理。

 (6)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7)避光。可将窗帘拉上,避免强光刺激。

 (8)有条件者可吸氧。

 (9)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如用手电筒观察病人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如有可能应测量血压,如超过20千帕(150毫米汞柱)(收缩压),可以给病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心痛定)一片(10毫克)。

 (10)有条件者呼叫救护车来运送病人。若自行运搬运病人时正确的方法是:2-3人同时用力,一入托住的头部和肩部,使头部不要受到震动或过分扭曲,另一人病人的背部和臀部,如果还有一人,则要托起病人腰部腿,三人一起用力,平抬病人移至硬木板床或担架上,不搬运时把病人扶直坐起,切勿抱、拖、背、扛病人。

 (11)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作主给病用止血剂、安宫牛黄丸或其他药物。

对于脑中风后遗症应该如何进行康复治疗呢

1、三偏。脑中风多遗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功能障碍。由于中风导致肢体功能活动降低,部分关节肌肉处于废用状态,故大多数患者懒于活动。此时,家属要督促和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以防肢体发生挛缩畸形,多采用仰卧位和侧卧位从简单的屈伸开始。要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并配合药物治疗,按摩患侧肢体,按摩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过程,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从而防止或减轻肌肉骨骼的废用性萎缩,每天进行2~4次,每次30分钟。

2、语言不利。半数以上的中风病人思维迟钝,联想困难,记忆减退、不会说话或说话不清楚或虽能自发说话,但答非所问且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等。这些都是中风引起的后遗症,病人情绪多焦虑、痛苦。应尽早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语言障碍的康复治疗越早越好,在病后3个月内恢复较快,一年以后则难以再恢复。

3、口角歪斜 、吞咽困难。患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流涎、不能鼓腮、皱额、闭眼。病人常常产生消极情绪,失去信心,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舒其情志,鼓励其多做眼、嘴、面部运动,并经常按摩患处。饮食上给易于消化、富于营养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对于脑中风来说,不仅仅是疾病对患者有严重的危害,脑中风所引发的后遗症也会困扰着患者日常生活。所以希望中老年人群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遇到头疼、全身乏力等不适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是不是患有了脑中风疾病

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

一、一般处理

二、脱水治疗

(1)甘露醇:可用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脉滴注,6~8小时1次,一般情况应用5~7天为宜。颅内压增高明显或有脑疝形成时,可加大剂量,快速静推,使用时间也可延长。

(2)呋喃苯胺酸(速尿)。

(3)甘油果糖。

三、外科治疗

建 议:

(1)确定为高颅压者应给予脱水治疗,首选甘露醇。

(2)不推荐所有脑卒中患者均采用脱水治疗,不伴有颅内压增高者,如腔隙性脑梗死等不宜脱水治疗。

(3)脱水治疗无效或出现早期脑疝者,可考虑外科治疗。

第二节 血压的调控

脑血管病合并高血压的处理原则有:

(1)积极控制过高的血压。

(2)防止降血压过低、过快。

(3)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尤其在采用抗血压治疗过程中。

(4)降血压宜缓慢进行,因为此类患者的血压自动调节功能差,急速大幅降血压则易导致脑缺血。

(5)降血压要个体化治疗,因为每个患者的基础血压不同,对原有降血压药物敏感性不同,以及合并其他不同的疾病等。

(6)维持降血压效果的平稳性,一般主张采用长效降血压药物。

(7)在降血压过程中应注意靶器官的保护,尤其是脑、心、肾。

第三节 肺炎及肺水肿

约56%卒中患者合并肺炎。误吸是卒中合并肺炎的主要原因。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是导致误吸的主要危险因素。15%~25%卒中患者死亡是细菌性肺炎所致。急性脑卒中可并发急性肺水肿,神经源性肺水肿见于30%~70%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患者,偶可见于脑梗死患者。早期识别和处理卒中患者的吞咽问题和误吸,对预防吸入性肺炎有显著性作用。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呼吸支持(如氧疗)和抗生素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应针对原发的脑卒中进行病因治疗,以降颅内压和保护脑细胞为主要手段。

第四节 血糖改变

半数以上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糖均增高,血糖的增高可以是原有糖尿病的表现或是应激性反应。高血糖可见于各种类型的急性脑血管病,且其预后均较血糖正常者差。

建 议:

(1)急性卒中患者应常规检测血糖,有血糖增高者应进行监测。

(2)急性卒中患者有血糖增高时应使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83mmol/L以下。

(3)急性卒中患者有低血糖时应及时纠正。

第五节 吞咽困难

卒中患者入院时45%(30%~65%)存在吞咽困难,其中约一半于发病6月时仍然不能恢复正常的吞咽功能。43%~54%有吞咽困难的卒中患者出现误吸;在这些患者中,37%进一步发展为肺炎,4%因肺炎而死亡。 吞咽困难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吸入性肺炎,避免因饮食摄取不足导致的液体缺失和营养不良,以及重建吞咽功能。

第六节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高达30%,随着病情越重,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越高。

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包括:

(1)胃内灌洗:冰生理盐水100~200ml,其中50~100ml加入去甲肾上腺素1~2mg口服;仍不能止血者,将另外50~100ml加入凝血酶1000~2000u口服。也可用立止血、云南白药、止血敏、止血芳酸、生长抑素等。

(2)使用制酸止血药物:甲氰咪胍、洛赛克。

(3)防治休克。

(4)胃镜下止血。

(5)手术治疗。

第七节 尿失禁与尿路感染

第八节 脑卒中后抑郁与焦虑状态

建 议:

(1)重视对脑卒中患者精神情绪变化的监控,提高对抑郁及焦虑状态的认识。

(2)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康复和处理危险因素外,家庭成员、心理医生、临床医生、责任护士均可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解释、安慰、鼓励、保证),针对患者不同情况,尽量消除存在的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一旦确诊有抑郁症和焦虑症,首选第二代新型抗抑郁药,即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其次为第一代经典抗抑郁药,即三环类抗抑郁药(TCA);

(4)无论抑郁症与焦虑症,均应同时辅以心理治疗(见上述)及行为治疗(主要是松弛疗法,如生物反馈疗法、音乐疗法、瑜珈功、静气功等)。

脑卒中的后遗症包括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运动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偏瘫”;认知功能障碍是指记忆力下降、反应慢;言语功能障碍指说话困难、发音含糊、构音功能有问题;吞咽功能障碍指喝水呛咳、食物咽下困难等。

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非常重要,中风后8-12周是身体功能障碍的快速恢复期,发病后6个月是黄金康复期,建议尽快至专业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治疗。如果不经过康复专业人员指导,就自行在家做康复训练的话,容易形成错误的运动模式,一旦形成再纠正就很困难。不纠正的话,会引起一系列问题,踝、膝、髋、躯干甚至全身出现问题。

康复训练主要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语言治疗、认知治疗等。

物理治疗主要针对患者的活动能力、平衡能力等进行治疗,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改善肢体活动,为日常生活能力打好基础。

作业治疗是关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工作能力以及社会参与能力,帮助患者克服功能障碍,掌握自理技巧,从而获得最大的生活独立性。

言语治疗针对中风后存在呼吸障碍、嗓音障碍、共鸣障碍、构音障碍的恢复期患者,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呼吸训练、构音训练等方法,提高患者肺活量,改善发音清晰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参与度。

语言治疗针对中风后存在失语症、言语失用的恢复期患者,通过具有针对性的Schuell刺激疗法,听、说、读、写训练等方法,提高患者听理解、口颜面主动活动等能力,改善患者交流能力。

认知治疗是对存在注意力、记忆力、计划和组织能力、抽象力、洞察力、定向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力、知觉、理解力及思维能力等的障碍的患者进行的治疗。追问回答:上海私立医院服务和环境更好一些,治疗更精细化,私密性更高,像和睦家,还有和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合作的霁达康复。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脑卒中一般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脑梗塞。出血性脑卒中,包括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有脑卒中的患者首先应当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应当应用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治疗,改善脑供血。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应当注意控制血压,预防再出血,应用脱水利尿药减轻颅内压,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还要进行手术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859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