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评价

幼儿园家长评价,第1张

家长对幼儿园的评价:

1、你是一位认真负责,关爱孩子的好老师,我很欣赏你。

2、从孩子点滴的进步中,我感到你在我这个差生孩子的身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衷心的感谢你,老师。

3、××老师,我的孩子近日来,在你的引导下,敢与人交流了。

4、从你对孩子的要求严格看,你对孩子的爱太多。我和孩子都很爱你。

5、你工作负责,责任心强,干工作样样出色。

6、你是一个知识丰富的老师。

7、你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学生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一次餐后区域活动时,两个小女孩把纸杯当小电话,模仿着大人聊天,只见她们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可高兴了。其他孩子们觉得好玩,也纷纷用纸杯当小电话玩起了打电话的游戏,忽然一个孩子说:"要是纸杯真的可以当小电话传声音那该多好玩呀!"孩子们听这个提议可兴奋了兴致盎然地说着"用纸杯做电话"的不同看法,我马上捉住孩子这一兴趣点,根据大班孩子动手能力强、喜欢探索特点,设计了本次的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预设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旨在通过科学的探索,引导幼儿在做做玩玩中获得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主动尝试、积极探索科学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一)了解声音能通过棉线、铜丝、塑料绳的震动进行传递。

 (二)学习对比观察,能对探索的问题进行预测与验证并作出准确的记录。

 (三)感受探索科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1.初步知道"传声筒"的玩法。

 指导语:引导幼儿探索能让传声筒传声的方法。

 (二)材料准备:

 1.ppt多媒体课件:《奇妙的传声筒》《电话屋》。

 2.两人一套幼儿操作记录材料(线绳连接的传声筒、细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塑料绳连接的传声筒操作记录卡)。

 3.场地准备:园内较开阔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

 (一) 出示用棉线连接的传声筒,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1.幼儿自由玩棉线连接的传声筒,探索传声筒玩法。

 指导语:老师今天带来什么?用棉线连接的传声筒能不能传递声音呢?请两个小朋友一组找个舒服的地方试一试!

 2.分组再次探索,发现拉直棉线震动才能传声。

 指导要点:两个小朋友合作探索,发现要把棉线拉直、话筒贴紧耳朵才能传递声音;传递声音时棉线在震动。

 (二)幼儿分组探索,引导幼儿探索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传递,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1.出示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学习记录。

 指导语:瞧!老师还带来了两种不同的传声筒,一种用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另一种是用塑料绳连接的传声筒,请小朋友比一比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看看哪种传声筒传声的本领大?请小朋友来做小小裁判员,一边做实验一边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上。

 指导要点:介绍记录表格,引导幼儿学习记录的内容与方法。

 2.幼儿两人一组合作实验,比较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那种传声本领最大,并把探索结果记录下来。

 指导要点:请幼儿两人一组合作探索,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记录:连接物是否拉直、是否能感受到振动、是否能传递声音。

 (三)分享交流,启发幼儿把传声筒传声的探索与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

 1、幼儿交流实验结果。

 指导语:请小朋友说说你们的探索发现,那种传声筒传声的本领最大?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记录的结果,大胆说出自己在探索中的发现。

 2、播放课件,了解声音传递的秘密。

 指导语:为什么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在拉直或不拉直的情况下都能传递声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秘密。

 (知道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进行传递,铜丝硬振动快,声音就容易传递到另外一只话筒,所以铜丝不管拉直或是不用拉直都可以传递声音。而棉线和塑料绳软,松松的棉线和塑料绳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震动,使震动无法到达另一只话筒,只有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才能很好地传递震动,让声音随着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的震动顺利地传递到话筒的另一端。)

 (四)了解"传声筒"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知电话传声的秘密。

 1、激发幼儿寻找传声筒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电话传声的秘密。

 提问: 请小朋友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应用了"传声筒"传声的原理?

 2、观看课件《电话屋》,初步感知电话传声的秘密。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电话是如何把我们说话的声音传递出去以及如何接收的全过程。

  四、活动延伸

 (一)将幼儿制作的不同的"传声筒"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幼儿课间继续探索发现声音传递的更多奥秘。

 (二)在美工区提供材料,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不同的传声筒,通过尝试和改进更多的"传声筒"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附资料:

 1、传声筒的小秘密传声筒利用的就是声波引起固体振动传播的原理。一般的固体的传声能力强于空气和水,线在拉直后与固体相似,可以提高传声能力,降低声波损耗,达到传声效果。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进行传递,铜丝硬震动快,声音就容易传递到另外一只话筒,所以铜丝不管拉直或是不拉直都可以传递声音。而棉线和塑料绳软,松松的棉线和塑料绳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震动,使震动无法到达另一只话筒,只有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才能很好地传递震动,让声音随着拉直的棉线或塑料绳的震动顺利地传递到话筒的另一端。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幼儿园科学活动:好玩的弹性物品

  一、活动目标

 发现物体的弹性,了解弹性与人们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利用材料制作弹性玩具。

  三、活动准备

 细铁丝、画纸、圆柱体、橡皮泥若干。皮筋、皮球、气球、拉力器等。

  四、活动过程

  1 、出示“会跳的小狗”引起兴趣,了解物体的弹性

 我们教室里来了两只小狗“汪汪汪”小狗可开心了,你们看,它们跳得多开心呀!我们欢迎欢迎两只小狗,不过两只小狗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个问题,想听听是什么问题吗?

 (汪汪,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是怎样跳起来的吗?)

 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听,小狗是怎样回答的,好吗?(你们听好了)

 “小朋友真聪明,在我们的身体下有弹簧,潘老师用力把我压下去,下面的弹簧变短了,我就沉下去了,潘老师一松手呀,我们就跳起来,弹簧呢也就恢复原样了。”

 教师小结:听明白小狗的话了吗?噢,原来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变化,松开力时,又恢复原状,这就叫物体的弹性。

  2 、提供各种材料,让小朋友感知发现弹性。

 两只会跳的小狗还给我们带来好多好玩的物品,等一下请小朋友去玩一玩,看看这些好玩的东西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儿操作:拉拉皮筋会变长,一松手又变成原来的样子压皮球,皮球会扁,松手又鼓起来了。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玩的?发现它们有什么变化?

  3 、弹性的作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弹性物体有好多好多,你们知道还有什么东西有弹性吗?

 自行车打气,座垫装弹簧,是为了减少振动,夹子、理发推子有弹簧是为了方便使用,沙发、床用海棉和弹簧是为了坐躺时更舒服,水龙头开关里有皮垫子是为了防止漏水,弹簧秤用来测量物体的轻重……。

  4 、小制作“会跳的小人”

 师:今天“会跳的小狗”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有弹性的物品,为了谢谢他们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会跳的小人”送给他们好吗?

 出示示意图

 老师带来了制作“会跳的小人”的示意图,请小朋友看看,你们能看明白吗?谁能告诉我第一幅图示是什么意思?第二幅呢?

 老师讲解后幼儿操作。

  5 、结束:让我们一起来和会跳的小狗跳舞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眼睛”

 大班幼儿对影子这一有趣的光学现象特别感兴趣,他们喜欢和影子做游戏,因此我们经常会开展有关影子的科学活动,这些活动一般都是围绕着影子产生的原理展开,幼儿较难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本次活动我们运用反证的方法,通过为动物的影子找“眼睛”,让幼儿自己对有关影子的错误或模糊的前概念进行验证,从而进一步理解纸挡住光就会出现影子,而纸没有挡住的地方光就能透过等粗浅的科学知识。

  活动目标

 1.探索为动物的影子找“眼睛”的方法,知道纸没有挡住的地方光能透过,反之则产生影子。

 2.能与同伴合作观察和记录,并对生活中的光和影的现象有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剪纸动物的头饰、手电筒、剪刀若干、背景板一块、幼儿记录纸若干。

 2.教师演示材料:关于动物影子的PPT、已剪好眼睛的兔头、手电筒、集体记录纸一份。

  活动过程

  一、说说影子,引起兴趣

  1.师:这几天我们都在玩影子游戏,你们发现影子有哪些有趣的现象

 幼:影子有时会变得很长,有时又会变得很短,有时又会消失不见。

 幼:我跑影子也跑,我停下来影子也会停下来。

 幼:影子的颜色都是黑黑的,有的深,有的浅。

  2.小结:影子真像一个魔术师,有时会出现,有时又会躲起来;有时会变长,有时又会变短。

 (分析:在本活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对刚刚结束的影子游戏进行交流,教师在提问时特意突出“有趣”二字,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特性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小结,帮助幼儿回顾关于影子的各种经验,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二、比较不同的影子,记录各种猜测结果

 1.教师演示关于动物影子的PPT,幼儿根据局部特征猜测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影子。

 2.出示有眼睛的兔子影子的,请幼儿说说这个影子和前面看到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3.猜猜为什么兔子的影子上会有眼睛,幼儿结伴商量并记录猜测结果。

 4.交流各种猜测记录。

 猜测一:在兔子头像上画两只眼睛;

 猜测二:在兔子头像上贴两只眼睛;

 猜测三:在兔子影子上画两只眼晴;

 猜测四:在兔子头像上剪两只眼睛。

 5.教师在集体记录纸上记下幼儿的各种猜测,并提出要求。

 师:请你们用商量好的办法试一试,然后再用手电筒照一照,看看小动物的影子上能不能看到眼睛。

 (分析:教师通过演示动物影子的PPT,出示有眼睛的兔子影子的,引发幼儿对两种影子进行比较,从而自然地过渡到猜测、记录阶段。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大胆猜测“如何才能在动物的影子上看到眼睛”,并在教师的鼓励下开始初步验证自己的各种设想。)

  三、实验验证,寻找答案

 1.幼儿运用猜测的方法进行验证,并进行记录。

 师:请你们在做实验的时候,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记录下实验结果。试过自己的方法后,也可以试试别人的方法。

 2.幼儿根据实验情况交流自己的发现。

 ●光透过动物头饰上的小洞后影子上就会有“眼睛”

 师:为什么给动物头饰画眼睛、贴眼睛都无法让我们在影子上看到眼睛,而剪个小洞就能看见呢

 小结:手电筒的光透过纸上的小洞后影子就会有眼睛,而画眼睛或贴眼睛都会将光挡住,所以影子上就看不到眼睛。

 ●洞的大小和“眼睛”大小之间的关系

 师:小动物的眼睛都一样大吗为什么是不是洞剪得大眼睛就大,洞剪得小眼睛就小呢

 小结:剪的洞越大透过的光就越多,影子上的眼睛就越大。反之,剪的洞越小透过的光越少,影子上的眼睛就越小。

 (分析:实验验证后,当幼儿开始交流实验结果时,教师的开放式提问能有效引导幼儿进行细致观察,并鼓励幼儿用浅显的语言来解释较为复杂的光学原理。教师预设的一些关键提问,能够帮助幼儿对光和影子的一些错误或是模糊的前概念进行验证,并通过同伴间的引导、自己的操作,从而进一步理解“影子上如何才能出现眼睛”的光学现象。)

  四、延伸活动:手影游戏

 1.出示手影游戏的PPT,请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

 2.幼儿在区角中模仿手影动作进行游戏。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落下来

 设计意图:

 在地球上,所有东西往上一抛都会落下来,这是小班幼儿都有的生活经验。但是对幼儿熟知的经验有没有进一步探索的意义和价值呢我们试图通过一个集体活动来推动幼儿对这些生活经验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以帮助幼儿学习观察、比较、记录等科学探索的方法。

  目标:

 1.观察、比较物体下落时的现象,对物体的下落现象感兴趣。

 2.能用记录的方式和语言来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准备:

 1.第一次操作所需的材料:纸杯、纸盘、泡沫积木、树叶、羽毛、软球、丝巾、绳子、手帕、废弃的饮料瓶、三毛球等,数量之和多于幼儿人数。

 2.第二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上,每人增加一份记录纸和笔。

 3.第三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样大小、颜色的手工纸每人一张。

 过程:

  一、观察一种物体的下落现象并清楚表达

  1.提出任务。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没那么简单考考你”的挑战游戏。“没那么简单考考你”是什么意思呢(看上去很简单,其实不简单。)

 师:我们知道在地球上所有的物品往上一抛,都会――(幼儿补充:落下来。)这个问题真的很简单!但是你是否注意到,每种东西落下来是什么样子的呢又能否用清楚流畅的语言来表达呢这可有点不简单了。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品落下来的样子,等一会儿要请你表达。

  2.教师操作,逐一让物体下落。

  3.交流与总结。

 (1)幼儿交流。

 (2)教师总结:大家通过仔细观察,把“落下来”这件事情表达得很清楚。有的注意到了落下来的声音,有的观察到了落下来的样子,有的发现了落下来的速度。很棒!

 (开门见山地让幼儿带着任务观察物品落下来的现象,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经验准备。)

  二、观察、比较两种物体下落现象的不同,用记录方式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1.提出任务。

 师:我们今天的挑战是“没那么简单考考你”,下面请选择两样物体,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用动作解释“同一高度,同时落下”),观察它们的不同,并记录下来。

 教师在幼儿操作时的指导要点如下:

 ●注意了解幼儿是否遵守“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的规则。

 ●当幼儿有了自己的发现时提醒他们记录下来。

 ●当幼儿记录有困难时,可以让他们观察同伴记录,提醒他们用符号进行记录。

  2.交流与总结。

 (1)幼儿交流自己的记录。

 教师这时可以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幼儿创造性地用符号来表示自己的发现。

 ●幼儿记录物体下落速度的不同表现。

 (2)总结物体下落现象的相关因素。

 师:大家通过观察、比较、记录,知道了物体落下来时有许多不同。可是,这些不同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呢(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可能与物体的轻重、大小、形状以及风力有关。)

 (这个环节的任务难度提高了,即要在前一个环节观察的基础上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并且从语言表达转为记录表达。)

  三、探索让同样的纸出现不同的下落速度

  1.提出任务。

 师:请记住我们的挑战题目是――(幼儿补充:没那么简单考考你。)

 师:(出示一张手工纸,使其落下)给你们一张同样的纸,使它下落的速度和我的不一样。看上去简单,其实不简单哦!试一试吧。

  2.幼儿操作。

 教师边与幼儿一同操作,边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指导要点如下:

 ●当幼儿出现折叠动作时,便上前鼓励,并与之比较两张纸的下落速度有何不同。

 ●当大多数幼儿受同伴影响采用折叠方法时,教师应进一步引导:除了折叠.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团、撕开等。)

 3.交流与总结。

 教师在总结时可以让所有幼儿将变化后的手工纸与教师手中的手工纸一同落下,进行比较观察,鼓励幼儿设法使纸落得快一些。

 (在进行了两个环节的尝试、观察、比较和对下落相关因素的思考之后,这个环节尝试让幼儿解决问题,即如何让两张相同的纸下落速度不一样。)

  四、结束

 师:在“没那么简单考考你”的挑战游戏中,你们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努力思考和尝试,取得了胜利,为自己鼓掌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物体间的间隙

  设计意图

 进入秋天,各种果实和农作物逐渐成熟,于是利用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大人们要带孩子回家团圆的机会,我们给孩子们布置了“走进田野,采集果实”的任务。节后回来,那火红的辣椒串、金橙橙的玉米棒子,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粱秸、谷子穗、带荚毛豆等农作物,纷纷登上了我们班的展示台。孩子们对这个小展台情有独钟,一有空就围拢过来整理和摆弄。

 在一次装瓶时,有个孩子偶然发现在他装满的一瓶花生里,竟然还能再装上半杯小米!看着小米慢慢地从花生的空隙里穿过、漏下,孩子们都特别惊奇!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点,于是一个关于“物体间的间隙”的科学探索活动就在孩子们的激烈讨论和探索中展开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

 2.探索合理有序地安排不同物体的空间。

  活动准备

 盘子、纸杯、乒乓球、玻璃球、小米、记录表、筛网、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实验用品,说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同

 1.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呀”“谁愿意来说一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一样呢”

 2.小结:乒乓球大大的、圆圆的,玻璃球小小的、圆圆的,而小米又细又小,当我们用手抓起小米时,小米会从我们的指缝里流下来。

  二、幼儿探索、尝试把小米、乒乓球和小玻璃球都装到一个瓶子里

 1.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把三个杯子里的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都装到一个玻璃瓶里,看谁最爱动脑筋,能把他们都装进去!”

 2.指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注意操作规则,不要把小米撒到外面。

  三、说说我的发现

 1.师:“有的小朋友已经装完了,清你拿着记录表坐到前面来”“没有成功也不要紧,把你怎样装的记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装的你成功了吗”

  四、引导幼儿用筛网将掺在一起的玻璃球和小米分开,再进一步探索其他的装瓶方法

  五、交流、讨论实验结果

 提问:“这一次你成功了吗成功的请举手!”

 讨论:“为什么先装乒乓球,再装玻璃球,最后装小米的方法比较容易成功呢”

  六、观看课件,引导幼儿懂得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要学会合理安排物体的空间

 师:“先装乒乓球,因为乒乓球占的地方大,然后放玻璃球,这样玻璃球就把大的空隙给填上了,最后我们再放上小米,这样小米又把更小的缝隙也给填上了,所以最后它们都被装了进去。”

  七、拓展幼儿对物体间间隙的理解

 引导幼儿再次尝试:装满的瓶子里,还能再装上半杯水吗为什么

  八、幼儿分享交流实验的结果,进一步感知水所占的空间

 师:“小朋友你们都成功了吗为什么这么满满的一瓶子玻璃球和小米,还能装上这一小杯水呢”(因为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九、结束活动

 把实验材料投放到幼儿的活动区里,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活动情况,可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尝试装核桃、花生、豆子,或者石头、鹅卵石、沙子等。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探索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

 2、交流探索结果,增强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能“站住”的和不能“站住”的物品多种,如:盒子、瓶、笔、纸、直尺、羽毛、书、水彩笔、积木、牙签、吸管(粗、细)等,每组一份。

 2、辅助站立的物品,如:插塑积木、橡皮泥、米、沙子、胶带、剪刀、皮筋等。

  三、活动过程:

 (一)、观察活动材料,引起幼儿兴趣。

 1、根据生活经验来说说哪些东西能站住,哪些东西不能站住?

 2、实际操作,区分哪些东西能站住,哪些东西不能站住?

 3、提问:为什么有的东西一站就站住了,而有的东西不容易站住呢? (二)、尝试用多种方法让不能站住的物体站起来。

 1、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那些不能站住的东西站住呢?

 2、幼儿尝试操作。

 3、陈列展览,相互交流。

 (三)、在没有辅助物的帮助下,尝试让纸站起来。

 1、要使纸站起来有多少种办法呢?

 2、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的办法使纸站住。

 3、陈列展览,相互交流。 总结:今天小朋友想到了许多好办法让不能站的物体站起来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物体也想站起来的,让我们一起去校园里找一找,想个办法帮帮它,好吗?

内容提要:《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幼儿从早晨的进园到下午的离园,我们教师要做很多的工作,要有充分的准备,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们每天快乐地来幼儿园,快乐的离园。幼儿从早晨来园开始,晨检、游戏、进餐、午睡等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都在和教师进行密切的交往。我们应该怎样来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更合理呢 关键词:合理安排 幼儿 一日活动一、来园区域活动 首先来园时热情的接待每一个孩子,与孩子谈话时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对待。另外摆放的区域材料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每天早上,我会选择一些有趣的、符合当前主题的、新颖的活动材料,摆放在教室的显眼位置上,吸引幼儿主动地参与进来。幼儿在做做玩玩中,不知不觉获得了新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氛围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还指导幼儿观察我们区角的各种植物,让幼儿产生浓厚的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这样幼儿在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中,开始了一天愉快而有意义的园内生活。二、晨间锻炼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锻炼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动作协调发展,提高幼儿身体各个机能,是真正以“幼儿为本”的活动,也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晨间锻炼开展得好,可以使幼儿一天的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使精力更加充沛,注意力更加集中。首先,早操,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既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又能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早操有助于幼儿增强身体抵抗能力,使其动作发展得更协调、更灵敏。在早操活动中,幼儿伴随着明快而熟悉的音乐,轻松、愉快地做着各种身体动作,提高整个机体的活动能力,使其逐步进入良好的活动状态。其次,分散活动和集体活动时,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活动材料既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刺激物,又是开展锻炼的物质前提。提供活动材料时,还要注意做到适时、适量。如夏季提供活动量小的陀螺、飞镖、拉力器、粘粘球等器具,冬季提供绳子、铁环、皮球等活动量大的器具,春、秋季则可采用多种器具交替出现的形式提供器具。如果器具不够,可让幼儿自己动脑筋合理分配材料。这样既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又不会有过多的闲置材料,避免了幼儿频繁更换材料及注意分散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提高锻炼效果。对于这些材料,幼儿总是充满浓厚的兴趣并试图探索出各种锻炼方法。另外还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园内的自然条件与环境设置进行锻炼。三、课堂教学。 传统教育课程往往只注重学科知识,强调技能的训练,脱离现实生活,没有考虑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没有真正贴近幼儿的生活,无助于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视野,忽略了孩子兴趣和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孩子们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生动又有趣的变化。1、联系生活实际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生活,从他们的生活入手,多给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让他们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把孩子引向生活,让生活走进孩子,使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幼儿常常是由他所处的生活环境中的某个能引发他注意和兴趣的事物激起他探究学习活动的,因此,我们幼儿园的课程应随幼儿所需的生活经验的顺序来编排。应此我们要认真分析各年龄段幼儿的心理水平,发展需要以及儿童生活与学习相互影响的生态关系,把主题内容直接与幼儿生活相联系,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生活主题教育内容的比重也有所不同,年龄越小,越要重视生活活动,教育越要在生活中进行。比如小班幼儿身体组织和功能较弱,独立性差,情绪不稳定,那么,我们在小班较多地安排生活技能教育、生活中的情绪情感教育。中大学前班幼儿已经初步具备了生活自理的能力,身体、语言和认识能力快速发展,生活经验不断丰富、视野不断拓宽,尤其是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这个特点,教师要较多地选择科学教育特色内容,作为计划中的预成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对该事物多方面的兴趣,就孩子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话题生成新的活动,从而派生出一系列活动内容,充实和丰富预成的活动。预成和生成相结合,教师和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人,学习的共同体,来共同构筑活动。这样既能够落实预成的教育目的,又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选择,使幼儿活动更加主动另外还可把把社会热点问题为主题引入幼儿的学习活动。 幼儿是社会的人,是特定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制度下的人。社会是幼儿生活的大环境。现代社会中纷繁复杂的事件、问题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成人甚至是互联网都会影响到幼儿的生活。我们引导幼儿关注发生在身边的或是通过媒体信息了解到的社会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选择对幼儿发展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件和问题,生成主题活动,成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让游戏成为学习的平台。 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我们提倡让幼儿多玩。在家长的眼中,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为重要。可我们要用行动来证明:学习无处不在。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之间完全是平等的,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之间的差异,可以锻炼幼儿的各方面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幼儿是通过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动手操作物体、实际接触环境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等等,去体验、观察、发现、思考、积累和整理自己的经验。离开活动就没有幼儿的发展。而且不同的活动在幼儿发展中具有不同的价值,因此幼儿园的活动形式必须多样化。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所以游戏本身所具备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主题活动的基本特征就能得以充分体现。因此我们就在日常游戏中注重改善氛围、利用玩具、现代游戏、民间游戏等为特点的策略体系,并在教学中不断地加以发展、完善。通过游戏我们可以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主动性;以及同伴关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和谐全面的发展。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活动能力,最能有效地满足幼儿的需要。《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与各项活动之中。”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幼儿进行游戏,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实际经验及兴趣,创设游戏的条件,并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保持幼儿愉快的情绪,促进幼儿的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3、让环境成为最好的课堂。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依赖与生存的环境,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我们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教师要积极创设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把握、利用蕴藏在环境中的教育资源。以前我们对环境的要求是卫生、安全、方便,幼儿园活动室的墙饰都是教师在开学前就布置好的,每当新学期来临,教师们总要苦思冥想出各种主题和内容来布置墙面,希望给孩子们一个惊喜。但常常是老师们的一番苦心只换来孩子们短暂的关注,更多的价值体现在装饰美化教室,展示教师的美术水平上。现在我们对环境的要求提升为富于变化,有助于幼儿探索,便于幼儿合作。我们不可能每天都把孩子带领到自然和社会里去感受教育,但是我们可以把自然和社会搬到幼儿园里来,为幼儿创设自然和社会的课堂。另外在墙面的装饰上,我们主要是根据课程安排,墙饰是用来更好的配合主题的,每一面墙饰,某一个栏目,都是一个有序的整体。墙饰是反映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对幼儿的作用,是儿童学习过程和经验的总结,起到强化和概括、提升的作用。而某一主题下的栏目之间,也构成了一个有序的整体,使活动区、墙饰、课程融为一体,使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其次环境的美化,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我们力求从尊重幼儿的审美兴趣,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出发进行环境的创设。对于每一个教育主题的环境布置,我们除了用它丰富的主题内容来教育幼儿外,也努力营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艺术美和富有童趣的美的氛围来感染幼儿。在教室内,由师生共同制作完成的组合粘贴画作品,让孩子们体验到了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也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4、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幼儿学的双边活动,教师要调动幼儿参与学习,就要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气氛,即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亲自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活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良好的学习气氛能唤起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使幼儿得到一种愉快、成功的体验,并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心态;反之,则使幼儿产生倦怠、烦闷和冷漠之感,久而久之,将使幼儿产生厌学情绪。而要真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必须有一个宽松自如的环境,民主和谐的气氛。这就要求教师不要呵斥、指责幼儿。因为,虽然幼儿年龄小,但也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不喜欢老师“赤裸裸”、直截了当、当众揭短的教育方式,他们愿意教师与之关系融洽,承认并鼓励他们。这样,在各种环境和形式的教学中,幼儿不是紧张、恐惧、对抗和压抑,而是轻松、愉快、情绪饱满地接受学习。所以,宽松和谐的教育气氛是幼儿学习知识、开发智力的前提。5、优化课堂教学用语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见解,是十分深刻的。他说:“假如在语言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他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可见国外教育家们也是非常重视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研究。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语言表达仅仅做到准确、清晰、规范是不够的,还必须实现语言的“儿童化”,才可能吸引幼儿。教学实践也表明,用儿童化语言上课,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易于幼儿接受。因此,幼儿教师要注意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用语。幼儿有一种本能心态,即期望得到教师的“爱抚”。如果教师用寡淡冷漠的语言给幼儿上课,幼儿会很敏感地觉察到,他们同样会以冷淡的态度回报你,教师的教学自然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要有慈母般温柔的表情、声调,就能有效地激发起幼儿的内心体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我的工作格言是“有付出就有回报”,希望我所做的一切都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真正的理解他们的世界,和孩子一起体会成长的喜悦!

如何激发小班幼儿参与晨间活动的兴趣

小班的幼儿刚踏入幼儿园不久,由于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限,不能认识到晨间活动对自身身体的意义,幼儿间的社会交往能力与意识薄弱。因此,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未能主动积极地投入,有时甚至情绪低落。观察幼儿的晨间活动后,发现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

1、有的教师组织晨间活动,没有任何的目的性,有的想到什么玩什么,因此对于幼儿的运动指导性不强。

2、老师在组织时,各类玩具一放,孩子们就跑过去“抢”一样开始玩起来,活动过程缺乏规则意识,教师在指导上更是没有目的性。任由孩子们自主活动,孩子们每人手拿一样器具,到处乱跑;或者几个一堆坐在皮球上聊天,教师与保育员甚至聊天。

3、有的教师在组织时,虽然投放了不少的材料,可幼儿只是机械的进行游戏,对于很多的游戏不是很感兴趣,但在教师的强制下一遍又一遍的进行。教师同样是以强制的方法让幼儿反复的练习,经常会有小朋友跑来说:“老师,我不想玩了。”老师却要求小朋友多练习,弄的幼儿和教师都觉得半个小时的活动时间是如此的漫长。

因此,为充分发挥晨间活动的作用,提高幼儿体能锻炼的实效,激发幼儿参与晨间活动的兴趣,提高教师指导技能。因此,将“如何激发小班幼儿参与晨间活动的兴趣”作为园本教研的内容之一,在年级组展开讨论。

一、教师的准备工作

在研讨的过程中,教师反思自己在平时活动当中的一些不足。因为,只有知道不足,才会去改进,才会在指导策略上有所提升。有教师提出(1)在活动中教师要以积极态度,鼓舞幼儿,引导幼儿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参与晨间锻炼的兴趣。(2)活动过程中创设有趣的活动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3)教师最好和幼儿一起扮演角色,有时当兔妈妈,有时做老鹰和幼儿一起跳,一起爬,一起钻,一起唱,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及教师的主导作用。(4)活动材料要多样化,色彩要鲜艳,让幼儿乐于参与。

二、活动材料的提供

在周五的例会讨论活动中,有教师提出现在幼儿园提供幼儿晨间活动的器械,针对小班幼儿的较少,怎样发挥教师与家长的作用为幼儿提供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的活动器械。

教师随即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的教师提出,购买成批的色彩鲜艳的活动器械。有教师提出,以往我们用废旧的报纸自制的“雪球”幼儿可以投掷、踢、滚,一物多玩而且制作简单,我们可以发动幼儿和我们一起制作这样幼儿参与晨间活动的兴趣也会更浓厚。也有教师提出,我们小的时候,有许多自己制作的活动器械非常实用且好玩,可以鼓励家长和我们一起制作,这样活动器械品种更多。最后,教师们一致同意幼儿、教师、家长大家一起来制作的方案。

二、活动材料的制作

(一)制作活动材料的商讨

通过例会日讨论后,各班教师在家长会之前先召集家委会成员,商讨活动的实施方案。(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游戏的户外器械。(2)活动的材料要环保,并且结实、耐用,最好色彩和形上加以装饰。(3)活动采用奖励的方式,激发所有家长参与活动。

经过与家委会成员的商量,大家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A家长认为零碎的布料可以用,因为我们这里是服装之乡布料方便收集。B家长提出结实的材料,各种用剩下来的可乐瓶和易拉罐到是很多的。C家长提出各种硬板纸加以装饰也可以用,方便制作。

(二)活动材料的制作与推广

经过两周的时间,家长将各种活动器械带到幼儿园。有:梅花桩、竹蜻蜓、跳袋、各种动物尾巴、不同规格大小的沙包、飞盘、棉棒、方向盘、跳绳、翻绳、皮筋、呼拉圈、套圈、举重器等等,活动器械材料丰富。但是,这些不同的器械教师怎样组织幼儿有目的开展活动呢。

随即,小班组的教师们又坐到了一起商讨。

邹老师:因为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因此简单的拖拉玩具在经过家长的装饰后,幼儿比较喜欢。并且用可乐瓶等来制作也比较方便,可以鼓励其他家长再制作一些,这样活动过程中幼儿间可以游戏。

张老师:可乐瓶容易收集,我们班级的家长制作的滚瓶,可以和我们平时玩的赶小猪游戏结合起来,这样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发展手的控制能力与身体协调能力。另外还有家长早瓶子里装了沙子,外面用粘贴纸加以装饰做成的障碍穿越也不错。可以借用瓶子推广制作成瓶子系列的器械。

周老师:我们班级的家长用奶粉罐上打了洞,然后用长竹竿固定做成的滚轮的玩具,不容易坏,玩了后容易收集还可以长期使用,可以鼓励家长都做一些。

沈老师:我们班级家长做了一些拉力器,既简单又实用。就是用牛奶瓶上面打上孔穿上橡皮筋就可以了,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

……

在经过各个班级老师讲述了自己班级制作器械的情况后,我们决定每个班级按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2——3样器械,进行制作。为了减轻家长的负担,活动前与家长商量可以请家长自己选择制作内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3212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7
下一篇2023-11-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