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肌在哪个位置 大圆肌和背阔肌的关系

大圆肌在哪个位置 大圆肌和背阔肌的关系,第1张

大圆肌是背后的一块肌肉,在小圆肌和背阔肌之间,这块肌肉平时健身的时候一般都会练到,它对于整个背肌的形状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起来了解下吧。

大圆肌在哪个位置

大圆肌是背阔肌的直接协同肌,也常被称为“背阔肌的小助手”。它与背阔肌共同工作,从肩胛骨产生力量。这两个肌肉形成肌组织束,从肩胛骨进入腋窝并连接到肱骨上段前面。这一肌组织束形成了腋窝的前壁。

部位:冈下肌、小圆肌下方。

起点:肩胛骨下角背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大圆肌和背阔肌的关系

这两块肌肉是相邻的,大圆肌在背阔肌的上方。

大圆肌长在肩胛骨下角的位置,与背阔肌共同止于小结节嵴。它的功能也是肩伸、肩内收。被称为背阔肌的下秘书。大圆肌长在腋窝的下面,而背阔肌会更靠下一点。

大圆肌怎么练效果好

1卧推飞鸟

这个动作是我们平躺好在长凳上完成的,此时我们双腿放在长凳两侧,保证我们身体能够协调和平衡。此时我们双手各抓住一只哑铃在手上,这时候双手收紧在我们的胸前位置。动作开始,我们双手打开慢慢让我们的手臂伸直,并且向我们的身体两侧舒展,直到我们手臂伸直像是一个飞鸟的形状,这时候我们再慢慢收回双手。

2俯身飞鸟

这个动作是趴在长凳上完成的,一开始我们身体自然放松好,此时双手各握住哑铃自然放松在地面上,动作开始前,我们先深吸一口气,这时候我们再抬起手臂,双手向上张开,做飞鸟动作,直到我们双手向上伸直,并且和我们肩膀在一条直线上,和地面保持平行的状态,这时候我们再放松手臂,回到原来的位置。每次动作15个为一组,可以进行2~3组。

练大圆肌注意事项

1集中精力于技术动作,严格要求每一个动作的准确度。

2不要忽视斜方肌和三角肌后束肌肉的练习,匀称的身段很重要。

3在坐姿训练器上练习时,做到正坐平凳,双脚自然分隔,双目正视前方。

4在站姿训练器上练习时,翻举哑铃能够借助腰、腿的力气,避免肩关节受伤。

5练习间歇最好不要超越3分钟。

6哑铃的分量要根据不同的姿态进行调整,切不可共同,否则会造成肩关节负担过重等问题。

7在进行大分量的哑铃练习时,若放下哑铃后腿部出现颤抖现象,阐明已经到达极限,最好此动作不要超越两组。

1:引体向上是锻炼背部肌肉的经典动作,很早就被列入中小学体育考核项目。这个动作主练背阔肌、肱二头肌,对肩胛骨周围许多小肌肉群以及小臂肌群也有一定的训练效果,当然在这个动作中。

2:反手握扛,手心面向自己,这时对肱二头肌训练效果最强,对其他部位相对较弱,如果是正手握扛,手背面向自己,会减少对肱二头的刺激,相应增加对肱三、背阔、认真练习此动作,可以使人拥有倒三角形的健美体型斜肩等其它部位的锻炼的效果。

3:引体向上主要锻炼到的肌肉:背部背阔肌(可以让背部变宽)、肱二头肌、前臂肌肉、还能一定程度上拉伸到胸大肌和肩部三角肌。

扩展资料:

(1)引体向上的运动强度相对较大,属于无氧运动项目,在进行引体向上练习时,主要是通过人体的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进行运动。

(2)人体的无氧代谢功能主要分为两部分组成:一是ATP-CP分解功能(非乳酸能);二是糖无氧酵解功能(乳酸能)。ATP-CP分解功能的能力主要取决于ATP和CP的含量,人体每千克肌肉中的ATP和CP的含量为15~25mg之间,在极限强度的运动中,肌肉中的ATP和CP在10s内就几乎耗竭;糖原含量和酵解酶的活性是糖无氧酵解能力的基础,糖无氧酵解供能是指由糖原无氧酵解分解成乳酸、水和二氧化碳时所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其主要能力取决于肌组织中糖原的含量及其酵解酶的活性。

(3)在引体向上运动中,运动的速度并不快,运动时间持续较长,运动强度较大,其主要的供能方式为糖无氧酵解供能,因此,提高及组织中的糖原含量可以有助于引体向上的练习

-引体向上

引体向上锻炼背部,增加背部的宽度,背阔肌是健美爱好者重点训练的部位之一。引体向上则可以拉伸脊柱,使脊柱尽力伸展,促进脊柱骨的增生。 不同握距的正握引体向上能发展大圆肌、小圆肌、冈下肌、斜方肌、肱二头肌、背阔肌,但是侧重点不同。 宽握引体向上重点刺激背阔肌中、上部; 中握引体向上重点刺激斜方肌; 窄握引体向上重点刺激背阔肌上部、大圆肌。 正握颈后引体向上重点刺激背阔肌中、上部、大圆肌、小圆肌、菱形肌、背部深层肌肉。 以上文章来自斯土隆核心讲座,有什么疑问可以跟我留言。

1、引体向上,能够锻炼人的腰部以及背部,使人的肌肉得到放松。

2、引体向上能够促进骨骼的增长,从而达到长高的效果。同时,要注意,饮食要均衡,不要挑食,补充钙和蛋白质,多吃含有中"胺基酸"的食物。

3、在做引体向上的时候,会锻炼人体的心肺功能。

4、在做引体向上的时候,可以锻炼我们上臂肌肉、胸肌。

5、在做引体向上的时候,会锻炼我们身体的肌肉,从而达到减肥瘦身的作用。

引体向上,是中考和高中体育会考的考试选择项目之一,主要测试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为男性上肢力量的考查项目,是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重力的悬垂力量练习。是最基本的锻炼背部的方法,也是衡量男性体质的重要参考标准和项目之一。 

引体向上要求男性有一定的握力和上肢力量,这个力量必须能克服自身的体重才能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对发展上肢悬垂力量、肩带力量和握力有重要作用。它是以按动作规格完成的次数来计算成绩的,做得多则成绩好,因此,它是一种力量耐力项目。

参考资料:

引体向上

引体向上练什么肌肉

 引体向上练什么肌肉?现实生活中相信每一个男性都十分希望自己有一身健壮的肌肉,而通过不同方式的练习就可以让相应部位的肌肉得到训练,平时肌肉的练习方法就十分重要了,那么引体向上练什么肌肉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引体向上练什么肌肉1

  引体向上练什么肌肉

  (一)宽握 (Wide Grip)

 进行宽握时手肘打开上臂与肩部差不多成一直线,所以这是肩水平外展动作,因此小圆肌、棘下肌、三角肌后束、斜方肌及大小菱形肌都在发力。

 将手把拉下时,上臂靠拢身躯,这是肩内收动作,所以背阔肌及大圆肌同时发力。因此宽握坐姿下拉主要动用了:

 1 背阔肌

 2 大圆肌

 3 小圆肌

 4 棘下肌

 5 三角肌后束

 6 斜方肌

 7 大小菱形肌

  (二)窄握 (Close Grip)

 跟宽握不同,在进行窄握时手肘是向前,上臂只是向上伸高,肩部并未打开,所以没有肩水平外展,即是不牵涉小圆肌、棘下肌及三角肌后束。

 将手把拉下时,手臂进行了肩伸动作,肩胛骨亦有运动,所以背阔肌、大圆肌、斜方肌及大小菱形肌都在工作。由于少了肌肉参与这个动作,大家应该更能感觉到背阔肌、大圆肌及斜方肌的充血感。

  这动作主要动用了:

  1 背阔肌

  2 大圆肌

  3 斜方肌

  4 大小菱形肌

  (三)普通握距

 普通握距介乎宽握与窄握之间,所以既有些少肩水平外展,亦有肩伸及肩内收,因此这动作是大家应该感到最好力的!主要参与肌肉包括:

  1 背阔肌

  2 大圆肌

  3 小圆肌

  4 棘下肌

  5 三角肌后束

  6 斜方肌

  7 大小菱形肌

  引体向上动作流程:

 (1)起始姿势——两手用宽握距正握(掌心向前)单杠,两脚离地,两臂身体自然下垂伸直。

 (2)动作过程——用背阔肌的收缩力量将身体往上拉起,直到单杠触及或接近下巴,静止一秒钟,使背阔肌彻底收缩。然后逐渐放松背阔肌,让身体徐徐下降,直到回复完全下垂,重复再做。

 (3)注意要点——上拉时意念集中在背阔肌,把身体尽可能的拉高,上拉时不要让身体摆动。下垂时脚不能触及地面。可在腰上钩挂杠铃片来加重。

 宽距引体向上,训练肌肉:背阔肌、肱二头肌。对背阔肌的宽度增长更为明显,是增加上半身绝对力量最好的动作,没有之一。

 窄距正握引体向上,训练肌肉:背阔肌、肱二头肌、斜方肌。对背阔肌的厚度刺激更为明显,是训练小臂耐力和背阔肌厚度的绝佳动作

 窄距正握引体向上,训练肌肉:背阔肌、肱二头肌。对背阔肌的厚度刺激比较明显,另外此动作也是肱二头肌训练最好的动作,没有之一。

  引体向上小妙招

 推荐方法一:利用你跳跃的惯性,升到最上方,然后用你全身的力量维持在最上端的位置,直至最后一刻,当你能连续做20个左右的时候,也许你就用你的全力做第一个引体向上。

 推荐方法二:可以用弹力带绑在自己的腿上,一个不够用两个,两个不够用三个,总归当弹力带多了以后,你一定可以做上去的。

 推荐方法三:将自己的重量卸掉一部分在地上,减少背阔肌的承受重量,但是我们正常的引体向上器没有低的,各位可以找个低一些的杆子,或者干脆网上购买。

  具体训练计划:

  面对一个也做不起来的训练者:

 第一阶段:1-2周。运用双手对握或反握的引体向上做满50个,不限组数;杠铃划船4组12个;一周训练一次。握力器每天左右手各2000下。

 第二阶段:3-6周。运用双手正握,较窄握距的方法做满50个引体向上,不限组数;杠铃划船4组12个;一周训练一次。握力器每天左右手各2000下。一般在第4-5周就可以做起一个了。

 第三阶段:7-8周。运用正常姿势做满50个引体向上,不限组数;杠铃划船4组12个;一周训练一次。握力器每天左右手各2000下。一般八周后训练可以获得标准姿势3个的`能力。

 面对一个也做不起来的体重较大训练者:

 第一阶段:同上。+杠铃硬拉4组12个。

 第二阶段:同上。+杠铃硬拉4组12个。

 第三阶段:同上。+杠铃硬拉4组12个。 一般八周后训练者可获得2-4个的能力。

  面对只能做起5个以内的训练者:

 第一阶段:1-2周。运用正常姿势做满50个,不限组数,最后力竭时可借力;哑铃单臂划船4组12个;一周训练一次。握力器每天左右手各1000下。

 第二阶段:3-6周。同上+杠铃硬拉3组10个。

 第三阶段:7-8周。运用正常姿势做满50个,不限组数,尽量不要借力;罗马椅挺身3组10个;一周训练一次。握力器每天左右手个1000下。一般训练者可获得7-8个的能力

  面对只能做起5个以内的大体重训练者:

 第一阶段:1-2周。运用正常姿势做满50个,不限组数,最后可借力;哑铃单臂划船3组10个;杠铃硬拉3组10个;握力器每天左右手各2000下。

 第二阶段:3-6周。同第一阶段(握力器改为每天3000下)

 第三阶段:7-8周。硬拉3组10个;杠铃划船3组10个;引体向上标准姿势30个,不限组数;握力器每天左右手各2000下。一般八周后训练者可获得7-8个的能力。

  面对只能做起6-10个的训练者:

 第一阶段:1-2周。运用正常姿势做满50个,不限组数,不要借力;罗马椅挺身4组12个;杠铃划船4组12个;高滑轮下拉4组12个。

 第二阶段:3-6周。同第一阶

 段+握力器每天左右手各1000下。

 第三阶段:7-8周。同第一阶段+握力器每天左右手各2000下。一般训练者可获得12个左右的能力。

 面对只能做起6-10个的大体重训练者:

 第一阶段:1-2周。杠铃硬拉3组10个;杠铃划船3组10个;单臂哑铃划船3组10个;高滑轮下拉3组10个;罗马椅挺身3组10个。

 第二阶段:3-6周。引体向上50个不限组数,不要借力。杠铃硬拉4组12个;杠铃划船4组12个;高滑轮下拉4组12个;握力器每天左右手各1000下。

 第三阶段:7-8周。杠铃硬拉3组10个;引体向上30个不限组数;高滑轮下拉3组10个;杠铃划船3组10个。一般训练者可获得13-15个左右的能力。

  面对能够完成10个以上的训练者(所有体重):

 第一阶段:1-2周。引体向上50个不分组数,不要借力;杠铃硬拉5组5个;杠铃划船5组5个;双手对握下拉4组12个;高滑轮下拉4组12个;

 第二阶段:3-6周。引体向上50个不分组数,不要借力;杠铃硬拉5组5个;杠铃划船4组12个;高滑轮下拉4组12个;握力器每天2000下。

 第三阶段:7-8周。引体向上50个不分组数,不要借力;杠铃划船4组12个;杠铃前蹲10组3个;高滑轮下拉4组12个;一般训练者可以提高至少2个的能力。

 [ 引体向上可以天天练吗_一天做多少个合适_一周练几次最好 ]

引体向上练什么肌肉2

  引体向上可以练腹肌吗

 引起向上一般不能练出腹肌。

 引体向上重点锻炼的是背阔肌和肱二头肌,对肩胛骨周围许多小肌肉群以及小臂肌群也有一定的训练效果,而引体向上对于腹肌的锻炼作用不大,因此引体向上一般不能练出腹肌。

  引体向上练什么肌肉背阔肌

 背阔肌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人体在做引体向上这项运动的时候,需要双手握住单杠,向上拉起身体的时候需要背阔肌收缩力量,因此可以很好地锻炼到背阔肌。

  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是自三角肌下端,向下插入到肘部以下,手臂的抬起和弯曲,手腕的旋转是肱二头肌的基本功能。做引体向上时手臂会经常弯曲,能够使肱二头肌得到刺激,因此也可以锻炼到这部分的肌肉。

  练腹肌的运动仰卧起坐

 平躺于地上,双脚着地,屈膝,双手交错于胸前,将背部下方和肩胛一起向上抬离地面。在这个过程中要挺直背部,不要弯腰。随后可以恢复原来的平躺姿势,反复重复这些动作即可。

  卷腹

 平躺于地上,根据自身的习惯可以用或是不用垫子,双手放于胸前或者轻放在太阳穴旁,为了避免伤害到颈椎,双手不要放在头后,屈膝。准备好后,开始运用腹部肌肉把肩膀往双膝的方向拉动,不要把整个背部都抬离地面。

  平板支撑

 首先摆出俯卧撑的姿势,然后翻转身体到另一侧,这时,只需要用一只手支撑在地上,另一只手指向空中,其中一条腿放在支撑腿上,尽量保持这一姿势越久越好。

  引体向上的注意事项

 1、在做引体向上的时候最好做下热身运动,这样可以很好地防止肌肉拉伤,运动结束之后也要做一些整理活动,可以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

 2、引体向上练肌肉的时候,最好选择两三天做一次,这样可以帮助肌肉更快地恢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051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