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关简介

髀关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髀关 41 出处 42 穴名解 43 所属部位 44 髀关穴的定位 45 取法 46 穴位解剖 461 层次解剖 462 穴区神经、血管 47 髀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48 主治病症 49 刺灸法 491 刺法 492 灸法 410 配伍 411 特效 412 文献摘要 5 人体部位名·髀关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髀关 1 拼音

bì guān

2 英文参考

Bìguān ST30 [中国针灸学词典]

bìguā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3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T3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髀关:1经穴名;2人体部位名。[1]

4 经穴名·髀关

穴位 髀关 汉语拼音 Biguan 罗马拼音 Pikuan 美国英译名 Thigh Pass 各

号 中国 ST31 日本 31 法

国 莫兰特氏 E31 富耶氏 E31 德国 M31 英国 S31 美国 St31

髀关为经穴名(Bìguān ST30)。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属足阳明胃经。髀指大腿,关即机关(此指髋关节),穴在大腿髋关节附近,故名髀关[1]。主治髀股痿痹,下肢不遂,腰腿疼痛,筋急不得屈伸,膝股痿痹,股内筋急不得屈伸,足麻木不仁,下肢瘫痪,腹股沟淋巴结炎,股外侧皮神经炎,膝关节炎,腰痛,髋痛,股痛,膝痛,下肢屈伸不利、麻痹或瘫痪,小腹痛,下肢麻木,痿痹,腰膝冷痛,腹痛,股内外肌痉挛,下肢麻痹疼痛,膝关节痛,重症肌无力等。

41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以下髀关。

42 穴名解

髀指大腿,关即机关(此指髋关节),穴在大腿髋关节附近,故名髀关[1]。

通内达外之处为关。髀,指股部及下肢。膝上大骨为髀,上端为杵,接柱髀枢,下端为槌,连接于胻骨,穴当二者交关之处。穴在髀股前方,膝上1尺2寸处。其经气由小腹斜走髀股外侧,乃由小腹之阴,达于股前之阳也。凡属经络之气,当阴侧与阳侧互通之处,不论横通斜通,多称关,称门,即阴阳交关之意。[2]

43 所属部位

大腿[3]

44 髀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髀关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股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4][5]。

髀关在股前区,股直肌近端、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3条肌肉之间凹陷中。仰卧或正坐取穴[1]。

髀关位于大腿前外侧,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当缝匠肌外侧,与会阴平高处;或于髌外上12寸处取穴(《类经图翼》)[6]。

另说髀关“在伏兔后交分中”(《针灸甲乙经》,“伏兔后,骻骨横纹中”(《医学入门》);“约伏兔后一寸许”(《循经考穴编》广注)[6]。

髀关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髀关穴的位置

髀关[1]

髀关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髀关穴的位置(肌肉)

髀关穴的位置(骨骼、血管)

45 取法

髀关在股前区,股直肌近端、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3条肌肉之间凹陷中。仰卧或正坐取穴[1]。

仰卧位,于髂前上棘至髌骨底外缘连线与臀横纹延伸线之交点处取穴;或屈髋时,平会阴,当缝匠肌外侧凹陷处取穴[7]。

仰卧位,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底外缘的连线上,平臀横纹,与承扶穴(膀胱经)相对处取穴。

快速取穴:仰卧屈股,大腿前髂前上棘与髌底外缘连线和会阴相平的连线交点处即是[8]。

46 穴位解剖

髀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张肌、骨直肌、股外侧肌。深层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分布著股外侧皮神经。皮肤由腰丛的股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股外侧静脉及旋髂浅静脉,阔筋膜,包裹阔筋膜张肌,此肌由臀上神经支配。股直肌和股外侧肌由股神经支配。两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静脉。

46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张肌与缝匠肌之间→股直肌→股外侧肌[1]。

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阔筋膜张肌和股直肌→股外侧肌[5]。

46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股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臀上神经、股神经肌支和旋股外侧动脉分布[5]。

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通过[6]。

47 髀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髀关有疏经活络的作用[1]。

髀关有强腰膝,通经络的作用。

髀关穴治腰痛膝寒、足麻不仁、小腹引及喉痛多效,以其有牵引下行之力也。与用牛膝、大黄等药,治阳亢充血头痛,意同。用针与用药,可以互参。[2]

48 主治病症

髀关穴主治髀股痿痹,下肢不遂,腰腿疼痛,筋急不得屈伸,膝股痿痹,股内筋急不得屈伸,足麻木不仁,下肢瘫痪,腹股沟淋巴结炎,股外侧皮神经炎,膝关节炎,腰痛,髋痛,股痛,膝痛,下肢屈伸不利、麻痹或瘫痪,小腹痛,下肢麻木,痿痹,腰膝冷痛,腹痛,股内外肌痉挛,下肢麻痹疼痛,膝关节痛,重症肌无力等。

髀关穴主治髀股痿痹,下肢不遂、腰腿疼痛、筋急不得屈伸[5]。

髀关主治股、膝等疾患:如腰腿疼痛、膝股痿痹、股内筋急不得屈伸、足麻木不仁等[1]。

现代又多用以治疗下肢瘫痪、腹股沟淋巴结炎、股外侧皮神经炎、膝关节炎等[1]。

髀关主治腰、髋、股、膝痛,下肢屈伸不利、麻痹或瘫痪;以及股外侧皮神经炎等[6]。

髀关穴主治小腹痛,下肢麻木,痿痹,腰膝冷痛;腹痛[7]。

运动系统疾病:下肢瘫痪,股内外肌痉挛,下肢麻痹疼痛,膝关节痛,重症肌无力;

其它:腹股沟淋巴结炎。

49 刺灸法 491 刺法

直刺08~12寸[5]。

一般直刺10~15寸[1][6]。

直刺1~2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下传导至膝部[7]。

直刺15~25寸,局部酸胀,可向股外侧部扩散,以治股外侧皮神经炎。

斜刺20~30寸,针尖向上,使针感扩散至整个髋部,以治髋关节痛。

针尖向内,使股前部酸胀,并向膝关节处放散,以治下肢疾患。

492 灸法

可灸[1][5]。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6]。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410 配伍

髀关配环跳、风市、足三里、承扶,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下肢麻痹。

髀关配风市、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有疏通经络的作用,主治下肢疼痛。

髀关配环跳、伏兔、足三里,治下肢痿痹[7]。

髀关配风市、伏兔,治股外侧皮神经炎[7]。

411 特效

用力按揉髀关5分钟,可治腰膝疼痛、下肢酸软麻木、膝寒、股内筋急不得屈伸等症[8]。

4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膝寒痹不仁,不可屈伸,髀关主之。

《针灸大成》:主腰痛,足麻木,膝寒不仁,痿痹,股内筋络急,不屈伸,小腹引喉痛。

《备急千金要方》:主膝寒不仁,痿痹不得屈伸。

5 人体部位名·髀关

手六白:上白、中白、下白内白、外白、分白。

在手掌背2、3、4掌骨缝上、白字表示、手掌背处的穴位,所以可以治疗腰背问题,只要是后头至尾骶区域的病症全部都可以治疗。

上白穴:食指掌骨与中指掌骨之间,距掌指关节近端5分处。

中白穴:无名指掌骨与小指掌骨之间,距掌指关节近端5分处。

下白穴:无名指掌骨与小指掌骨之间,距掌指关节近端15寸处,即中白穴上1寸处。

内白穴:中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掌指关节近端5分处。

外白穴:中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掌指关节近端15寸处,即内白上1寸。

分白穴:中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距掌指关节近端15寸处,即上白上1寸处。

分白、上白:入心、肺、肾三经。

外白:入肺、胃二经。

内白:入肺、脾二经。

下白:入肝、肾二经。

中白:入肾、膀胱二经。

上白:疏风泻火,滋阴明目,疏经镇痛。

中白、下白:疏经活络,利水消肿,利道下焦。

内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外白:疏风解表,舒经活络。

分白:疏风泻火,滋阴明目。

直刺3~8分。

双手取穴效佳。

临床上常用六针齐下,为加强倒马针法。

一、腰背脊椎区域:

腰疼、腰闪岔气、颈椎、胸椎、腰椎、背痛、膏肓痛。

二、头面五官脑部区:

后头痛、头晕、眼花、头顶痛、脑鸣、脑中风后遗症、脑供血不足、脑瘫。还可以治疗白发及脱发,主治一切脑病

三、坐骨下腹区域:

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炎,腹股沟痛、妇科炎症、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腿脚屈伸不利、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

手六白穴临床应用处方

1、董氏针灸坐骨神经痛处方,坐骨神经痛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很多都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造成的,除了坐骨神经痛、腿部发麻、有时还会引发行动不便,甚至严重到下不了床!这组处方就是肩六、手六、手千金、手五金

2、董氏针灸腿脚水肿处方,这个病症大多是因身体的水液循环代谢功能失调,又无法靠身体的阳气推动,只能停留在腿脚上,造成严重水液循环障碍,导致腿脚水肿!此种情况临床多见于脾肾功能不足的老人身上!董氏针灸临床有许多穴位都有疗效,这组处方就是手六、肩六、通肾通胃通背、

3、董氏针灸眩晕处方只要头痛、头晕、眩晕,梅尔尼氏症均可取用这组处方就是手六,三顶,火菊火连火散,木斗,木留

下白穴非十四经之液门穴,正确位置在液门穴下五分。

中白穴上一寸为中渚穴,有人误以中白为中渚,实为错误。

中白穴为董氏奇穴的重要穴位之一,其主治范围很广,其入肾经,对骨骼方面疾病,常取用此穴,搭配下白穴效果更好。

针灸导致足后跟痛

看到楼主的题目,感到有些异议

你妈妈针灸肯定因为脚后跟有毛病才去的

不会是因为针灸导致你妈妈的疾病

只能够说:你妈妈的毛病针灸没有治好

河南省人民诊断为脂肪垫炎和筋膜炎

你妈妈的毛病采取针灸理疗科治疗应该是有效的

只不过见效很慢而已

可以去省市中医院继续相关治疗

同时,可以买一个足浴盆,加上中药,每天用草药多烫一烫。。。。。

你朋友的症状有可能是肾阳虚造成的,可以考虑用中医辩证法进行治疗!肾阳虚的主要表现为:手脚发凉,面色黄白,畏寒怕冷,如果是中青年,会出现性欲减退,人感觉经常有一种神气疲惫的感觉,因为是功能性的,更多的体现在这方面可以口服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饮食方面,应多吃羊肉狗肉,其有助于弥补肾阳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223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