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疼痛要分清病因,一个中成药通治风湿痛

关节疼痛要分清病因,一个中成药通治风湿痛,第1张

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关节总是会出现酸痛。有的是因为阴雨天气,有的是因为劳累过度。

现在,还有很多年轻人也出现了关节疼痛的毛病。同时,现在得颈椎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年轻化。

很多人总想找点药吃一下,希望能缓解症状,但总是怕副作用太大,不知如何选择。

在中医看来,这类疾病都属于既有正气不足,又感受了风、寒、湿、热等外邪,阻滞经络,痹阻气血,使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中医统称为——痹症(痹,读音必)。

痹症简单地说,就是肌肉、关节、筋骨的痛、麻、热、肿,活动受限。导致痹症的原因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症状也有所区别,用药也不同,对症用药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一、风寒湿痹

特征表现:关节疼痛肿胀,阴雨天加重,患处怕风怕冷。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疼痛,多见于老年人,是由 风、寒、湿 三邪侵袭人所导致气血不通引起。尤其一遇上阴雨天气就会发作,或者加重。

二、风湿热痹

特征表现:关节红肿灼热,疼痛拒碰,遇冷缓解

有一类的痹症比较明显的特点的是,患处局部红肿、灼热,一碰就痛得厉害,有时有皮下结节或红斑,遇冷则缓解,疼痛游走不定,涉及多个关节。

同时可能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

这类痹症,属于热痹,是感受风、湿、热邪,或者风寒湿邪郁久化热而导致的,所以有热邪的症状,一般发病比较急,青壮年居多。

遇到这种痹症,就要选择能祛除 风、湿、热 三种邪气的药物。

三、风湿瘀阻

特征表现:关节刺痛,痛位固定,夜间痛甚。

有一类痹症表现是肢体关节疼痛,这种疼痛是以刺痛为主,疼痛剧烈,疼痛部位固定,一按更痛,而且夜间比白天疼得更厉害。

同时,还有肢体麻木、下肢痿软、不能翻身、舌质暗紫、舌苔有瘀点等症状。这是属于 血瘀 为主的痹症,是由于瘀血阻滞经络引起,重点需要活血化瘀。

四、肝肾亏虚

特征表现:关节疼痛日久不愈,关节肿大变形,肌肉萎缩,不能行走。

有些中老年人风湿病长期发作,总是好不了,长期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关节肿大僵硬、变形,甚至肌肉萎缩,肘膝不能伸直,严重的甚至两脚不能站立和行走,头也抬不起来,驼背很厉害。

中老年人关节痛同时还会伴有腰膝酸软、骨蒸潮热、自汗、盗汗等肝肾亏虚的症状。

这是由于风寒湿邪长久不愈,损伤了肝肾,耗伤气血导致的。所以,这类患者的就不仅要活血通络了,还需要 补益肝肾。

明星中成药

今天着重介绍一位治疗风湿痛通用的中成药——豨莶风湿胶囊。

它是由豨莶草、防己、桑寄生、桑枝、槐枝、威灵仙组成。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

临床用于四肢麻痹,腰膝无力,骨节疼痛及风湿性关节炎。

豨莶草 ,是不是感觉很陌生,它属于闷声发财的那类,知名度虽远不如押阵的威灵仙,甚至不如防己等中间四味,但药企制作的成药中,却有不少豨莶草的身影。比如豨莶通栓丸,豨红通络口服液等。

而仅从这些成药的名称,能看出豨莶草不但能祛风湿,还能通血栓,治脑梗。

作为菊科草本,豨莶草的干燥地上部分辛香,行气力强,味苦能燥,性寒能清热,由此祛风湿,活血通络,利关节,对于风湿腰腿痛,风疹湿疮,半身不遂,甚至软组织损伤或骨折术后引起的局部瘀血肿胀等,疗效均好。

豨莶之强力行气与祛风通络之能,可助脑梗后遗症患者改善气血不通、经络痹阻,令邪去正安。

防己 苦寒,辛散苦降,外能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内能清利湿热、利水消肿。尤其非马兜铃科的汉防己,性味苦寒,擅长祛经络之湿、通痹止痛。

桑寄生 ,寄生于桑树上。得“东方神木”桑之余气而生,入药为干燥带叶茎枝。性味苦甘平,入肝入肾,可补气温中,补血和血而通调血脉,安安稳稳祛风逐湿,治筋骨疼痛,走筋络,风寒湿痹等。

桑枝 作为东方神木桑树的枝条,桑枝苦平去湿入肝经,对于通利筋络与祛风燥湿,效果非常佳。加之“凡药之为枝子达四肢”,桑枝善达四肢经络,是除风寒湿痹,关节酸痛麻木,四肢拘挛等之良药。

桑枝和桑寄生是老搭档了,桑枝通络四肢,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一通一补,相得益彰。

槐枝 ,为豆科植物槐的嫩枝,槐枝栽培于屋边、路边,无论树皮还是荚果都是荒年时代的好口粮,其枝条,性味苦平,有散瘀止血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的作用。

民间常有用其枝皮加冰片研粉末,塞于鼻中治面瘫的案例,而面瘫和受风有关。由于风性疏泄走散,湿性粘滞,热易伤津致血燥,令肌肤失养,瘙痒不已。槐枝还有止痒作用。

威灵仙 ,真乃祛风除湿神药,无数祛风除湿方都有它的身影。其性辛咸温,善于奔走。能祛在表之风,散在里之湿,消痰散滞,并能活血逐瘀,温补并疏通经络。

是祛风活血除湿,宣通五脏,治风湿痹症,甚至胆结石,跟骨骨刺、食管癌等的良药。

全方用药5味,寒热并调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且豨莶草长于通血管,防己能利湿,桑枝槐枝尤善通四肢经络,桑寄生通调血脉,威灵仙活血逐瘀,如同一个武术门派中各大高手有门派共有武功,又各有绝招,共同将这个门派发扬光大。

值得注意的是本方治疗的是风湿在表或者风湿流滞经脉导致的气血运行不畅、关节疼痛、肢体木木、屈伸不利等。

治标不治本 ,可以根据病家具体情况配合入里治本的方药。

痹症中成药小结

最后为大家总结:4种风湿关节痛的区别及其代表中成药。

1、风寒湿痹

典型症状:关节疼痛肿胀,阴雨天加重,患处怕风怕冷。

代表中成药:木瓜丸、麝香追风膏、追风丸、药酒丸、天麻丸、颈复康颗粒

2、风湿热痹

典型症状:关节红肿灼热,疼痛拒碰,遇冷缓解。

代表中成药:豨桐丸、当归拈痛丸、湿热痹胶囊、二妙丸、通络止痛胶囊

3、风湿瘀阻

典型症状:关节刺痛,痛位固定,夜间痛甚。

代表中成药:三七伤药片、云南白药膏、骨质增生一贴灵、活络止痛丸、妙济丸

4、肝肾亏虚

典型症状:关节疼痛日久不愈,关节肿大变形,肌肉萎缩,不能行走。

代表中成药:独活寄生丸、抗骨增生丸、参桂再造丸、养血荣筋丸

重要提醒:

关注@张建福大夫,了解更多骨科疾病相关知识,任何骨科疾病方面的问题,想了解,都可以问我,我愿和您一起守护 健康 !

由颈部过度旋转扭曲造成的,称为颈部扭伤。

落枕是由于睡眠时姿势不正确,受凉所致。落枕也属于颈部扭伤。

颈部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主要病理变化是组织水肿、出血和肌痉挛。由于损伤反复发作,引起组织粘连,则可形成颈部陈伤。

治疗:用活血散、接骨散外敷治疗,效果最好。陈伤加推拿按摩,药酒、舒筋药水外擦。

中医中把骨质增生叫做骨痹,属于痹症的范畴。是由于风、寒湿等邪气痹阻了经络,从而造成了身体筋骨还有关节处出现疼痛酸楚的感觉,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

造成骨质增生的原因

骨质增生的发生和外感的风、寒、湿邪,劳损,年老久病有着很大的关系。

1感受风寒湿邪,长时间住在潮湿的地方,受到风寒,或者贪凉等外邪注入肌腠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从而导致骨质增生。

2劳逸不当:过于劳累,造成精气亏损,或者激烈的活动,耗损正气,因此外邪更容易侵入造成骨质增生。

3年老久病:年老体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失养;或病后气血不足,腠理空虚,外邪乘机侵袭。

骨质增生日常护理很重要

1 运动,首先就是要避免长期的剧烈运动,经常运动过度是诱发骨质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过度运动会造成膝关节受力面积加大,磨损加剧。长期运动还可能造成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过度地受力及牵拉,会给软组织造成损伤,当骨骼受力不均,就很容易造成骨质增生。

可是不运动也是不行的,骨质退化对老人来说也是不好的,所以坚持适当又有规律的运动是预防骨质增生的最好方法,中老年人可以选择比较轻柔的运动方式,比如说:瑜伽、散步、健身操、太极拳、太极剑、慢跑等。

2平时要进行按摩。可以在家里自己进行按摩,将双手揉搓至发热,然后用手掌及各指自上而下在腰部进行按摩,力量一点一点加重,当腰部发热的时候,再用手按摩2-3分钟,促进腰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僵硬和紧张。

3站姿不对的话,也是会造成骨质增生的,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两个膝盖微微弯曲,臀大肌轻轻收缩,腰椎轻轻的保持直立,减少腰部用力,增加脊椎的支撑,预防骨质增生。

4坐姿也是预防骨质增生的关键,经常坐着上班工作的人,应该选用合适的椅子,应该选用腰部可以依靠的座椅,这样能够减轻腰部负担,连续坐了一个小时,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腰部,防止腰部肌肉劳损。

5预防骨质增生要选择舒适的床,比较建议睡硬板床,不要睡席梦思,睡得床太软的话会让腰椎的生理曲度出现变化,侧卧时脊柱侧弯,从而增加腰椎骨质增生症的患病机率。

6不要让腰部受伤或者受潮受潮。

7体重太重也会诱发脊椎和关节处的骨质增生,体重过胖会加快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从而容易骨质增生,所以体重比较重的人需要减轻自己的体重,这样才能降低骨质增生的风险。骨质增生症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为了确保老年人骨质代谢的正常需要,老年人钙的摄取量应较一般成年人增加,应进食高钙食品,如多食牛奶、蛋类、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时要补充钙剂。还要增加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如维生素A和D等。

血虚型

症见遍身关节疼痛,肢体酸楚、麻木,头晕心悸,舌淡红、少苔,脉细无力。治宜益气养血,温经通络。

饮食治疗方法1 香酥鲫鱼

组成: 活鲫鱼1条(约250克)。

用法: 将鱼切成2寸长小块,不去鳞肠,用香油炸焦。服后饮黄酒200克,取微汗。

功效: 温经通络,补血益气。

主治: 产后关节痛,属血虚型,产后四肢抽筋,肢体酸楚、麻木。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饮食治疗方法2 焙丝瓜藤

组成: 霜后丝瓜藤500克,红糖水少量。

用法: 将丝瓜藤焙焦研成细末,取3克,红糖水送服,每日3次。

功效: 通络止痛。

主治: 产后关节痛,属血虚型,全身关节筋骨疼痛,肢体麻木,舌淡少苔,脉细无力。

风寒型

症见周身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疼痛剧烈,宛如锥刺,或体肿、麻木重着,步履艰难,得热则舒,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治宜养血祛风,散寒除溼。

饮食治疗方法1 蛇肉胡椒汤

组成: 蛇肉250克,胡椒50克。

用法: 上二味放沙锅内加水适量,炖汤淡调味服食。每日1次,空腹服食,连服数剂。

功效: 祛风,散寒,通络。

主治: 产后关节痛,属风寒型,周身关节疼痛,得热痛舒,舌淡、苔薄白,脉细缓。

饮食治疗方法2鱼鳔散

组成: 桂枝15克,木瓜15克,鱼鳔30克。

用法: 将鱼鳔炒成珠状,与各味药共研为末,早、晚各服1次,每次15克,黄酒送服。

功效: 通络止痛。

主治: 产后关节痛,属风寒型,周身关节疼痛,得热则减。舌淡、苔薄白,脉细缓。

肾虚型

症见产后腰脊酸痛,腿脚乏力,或足跟痛,舌淡红、苔薄,脉沉细。治宜补肾,强腰,壮筋骨。

饮食治疗方法1羊肾杞子粥

组成: 羊肾1对,枸杞子50克,小米50克,葱白1段。

用法: 将羊肾洗净去内切细,与杞子、小米、葱共煮成粥。

功效: 补肾强骨。

主治: 产后关节痛,属肾虚型,产后腰脊疼痛,下肢无力,心慌气短,舌红苔薄,脉沉细。

饮食治疗方法2 油炸蝈蝈

组成: 蝈蝈5个。

用法: 以麻油炸酥,嚼食。每日1次。

功效: 补肾,壮筋骨。

主治: 产后关节痛,属肾虚型,腰腿疼痛无力,或足跟部疼痛。

饮食治疗方法3羊髓骨汁粥

组成: 羊髓适量,羊脊骨1具,粳米100克。

用法: 先将羊脊骨打碎水煮取汁,人粳米及五味佐料煮成粥,熟后人羊髓搅拌。空腹食用,每日1剂。

功效: 补肝肾,益气血,强筋骨。

主治: 产后关节痛,属肾虚型,腰腿疼痛,无力,气短心慌,舌淡苔少者。

产后关节痛的生活疗法

出现产后关节痛症状的妈妈可以用平常在家中还常备艾叶,姜泥和粗盐巴,按下面的方法适当进行调理:

(1) 艾叶熬水泡澡:用新鲜艾叶100g(干品50g)与几片生姜一起熬大半桶水,把水汇入温度适中的热水缸中泡澡。

作用: 艾叶有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溼兼止疼的功效,产后母亲气血两亏容易受风寒溼邪,宜经常使用它煮水洗身子。

(2) 生姜捣泥敷贴:取生姜适量的,捣成泥状,直接敷贴在关节处或者相关穴位处,用保鲜膜盖上,使姜泥不至立即变干影响敷贴效果。但是需要注意姜泥会灼热皮肤,皮肉细嫩或者易过敏者慎用,以免损伤外皮。

作用: 驱风散寒,增进关节周围的血循环与代谢。个别痛点明显的母亲宜多用这种方法辅助治疗。

(3) 粗盐袋热敷法:买食用粗盐1斤,炒热后加艾叶50g,装进纱袋后再用透气性比较好的布包住,敷在患处,但是需要注意调节好温度,防止皮肤烫伤。

作用: 缓解局部炎症,改善关节代谢功能。最好能一日一回,连续坚持一个礼拜以上,盐可重复使用。

产后关节痛的食疗法

对于产后调理的食疗,民间有很多方法一直沿用到现在,不同地域方法又不同,但是大都以有温阳散寒,祛风化淤与滋阴补血为主,以下两法可依据体质适当选用:

(1) 当归生姜羊肉汤:用羊肉400g,当归20g,生姜片,盐,料酒,酱油各适量的。羊肉剔去筋膜,剁成小块飞水。在砂锅里放入适量清水,放进当归片,羊肉块,生姜片,料酒,用大火煮沸,去浮沫,改用中火煲至羊肉熟烂,放盐调味。

作用: 当归性温,有滋阴补血,润肠通便。羊肉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胡萝卜素和B族维生素。分娩后血虚乳少,关节疼痛,恶露不止可以选用。

(2) 姜酒煮鸡:鸡一只,生姜半斤(剁成碎块),客家酿酒一斤,即煮即食。

作用: 开胃活血,祛风散寒,还能够促进血循环,改善关节代谢功能。

穴位缓解产后关节痛

1、颈部疼痛

病因: 因长时间低头照料宝宝所致。

穴位: 风池穴,相当于头部两侧后发际角凹陷处,左右各一。风府穴,相当于两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方法: 自己用两中指同时点揉两侧风池穴;用中指点揉风府穴。

注意: 平时可在椅子上坐稳,上半身固定,以360度轻柔、缓慢地活动头、颈部。避免长时间低头。避免半倚在牀沿和沙发扶手上。枕头宜低且柔软。避免颈部吹风、受凉。

2、肩部疼痛

病因: 抱孩子劳累;喂奶时受凉。

穴位: 肩关节周围疼痛部位,我们称之为阿是穴。

方法: 用手指指揉痛点或手掌掌揉疼痛区域进行治疗,以局部酸胀或温热为度。

注意: 可以配合用热毛巾或布包热水袋做局部热敷治疗,温度不宜过高以防烫伤皮肤。还可适当做摇肩锻炼。

3、手部疼痛

病因: 抱孩子过度活动和劳累所致;受凉,尤其是劳作后立即接触凉水。

穴位: 以阿是穴(痛点)为穴。

方法: 热水泡浴后用指揉法治疗,1~3分钟。

注意: 平时可以适当活动手指和手腕部。

4、臂部疼痛

病因: 因抱孩子喂奶或抱孩子睡觉时肘部受力而致。

穴位: 曲池穴。相当于肘部弯曲呈90度时,肘关节上部中点处。

方法: 用另一只手拇指指揉曲池穴。若疼痛范围比较大,可以用手掌进行掌揉,3~5分钟。

注意: 平时不要过于劳累,并注意保暖。可配合做肘部外展、外旋锻炼。

5、背腰部疼痛

病因: 抱孩子受力;弯腰劳累,如为宝宝洗澡、换尿布;受凉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穴位: 背腰部范围较大,可以取整个背腰部或阿是穴。

方法: 患者俯卧位。请家人用手掌在脊柱上自上而下进行掌揉,至皮肤温热。用两拇指在肩胛骨中点凹陷处(相当于天宗穴部位)指揉,以酸胀为度;或用手掌掌揉,以局部温热为宜。双手掌心贴于两侧腰肌上,掌擦腰肌,感觉微烫即可。此法亦可自己操作,操作时可用少许粉或油涂在皮肤上,不要擦破皮肤。

注意: 平时可做扩胸运动缓解背部疼痛;做弯腰、晃腰运动缓解腰部疼痛。睡觉时使用硬板牀,并注意腰部保暖。适当、适量运动和锻炼。

豨莶草

豨莶草生用味苦辛,性寒,蒸制后味甘,性温。

主要功用是祛风湿,蒸制后兼益肝肾、祛肝肾风气。 常用于筋骨、关节疼痛,四肢麻痹,腰腿无力等症。

今举几个常用方剂如下:

1 豨莶丸《济生方》,治中风,口眼歪斜,口吐涎沫,语言滞涩,手足缓软无力。

豨莶草(鲜者洗净,用蜜、酒拌蒸,蒸九次,每次蒸约半小时,晒干再蒸),赤芍,白芍,熟地黄,川乌,羌活,防风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00丸,每晨空腹时温酒或米汤送服。

市场上有成品豨莶丸与本方微有出入,可用于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

2 豨桐丸《验方》,治感受风湿,传于四肢经络,致两足酸软无力,两手不能举等。

豨莶草(炒),臭梧桐(花、叶、茎、子均可,切片晒干炒用)。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25克,早晚白开水送服。忌食猪肝羊血。

另一方是:豨莶草,臭梧桐。共为细末,每服6 9克,或渐增至12 15克,日服两次。

对于湿邪较重的关节疼痛或两腿沉重、酸软无力等症,我常以本品15 31克,配合独活、桑寄生、续断、南五加皮、牛膝、威灵仙、薏米、防己等同用;若兼寒重、疼痛明显者,再加制附片、补骨脂等,每收理想效果,请参考试用。

据近代研究,豨莶草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近些年来,我也曾用生豨莶草、怀牛膝、泽泻、地骨皮,加入应证汤药中,治疗高血压病有效。

用量一般6 13克,重症可用到15 31克。

伸筋草

伸筋草味苦辛,性温,主要功用是舒筋活络,兼能祛风湿。

对风湿痹痛而出现关节屈伸不利、筋脉拘急不易伸开等情况者,可在应证汤药中加用本品,对舒筋活络有帮助。常配合羌活、独活、当归、白芍、木瓜、生薏米、红花、桃仁、桂枝、鸡血藤、海风藤等同用。

对于肝肾不足、筋失所养而致的筋骨屈伸不利之症,常配合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潼蒺藜、当归、白芍、千年健、红花、南五加皮等同用。

本品主入肝经,有一定的舒肝解郁作用, 所以配香附、郁金、元胡、川楝子等,可用于气滞胃痛;配龙胆草、黄芩、泽泻、川连、生地、车前子等,也可用治缠腰龙(带状疱疹)。

络石藤偏用于通经活络,伸筋草偏用于舒筋活血。

用量一般9 15克,重症可用至30克。

透骨草

透骨草味辛 , 性温,主要有祛风湿、活血止痛的作用。

对于风湿疼痛、筋骨拘挛、肢体麻木等症,均可用本品配合独活、羌活、附子、伸筋草、千年健、海桐皮、红花等同用。也可单用透骨草煎汤熏洗。

本药外洗也有引药透入经络、血脉而祛风、活血、止痛的作用,这是本药的特点。

对疮疡肿毒、阴囊湿疹等,可用本品配合生艾叶、白鲜皮、蛇床子、忍冬藤等煎汤外洗。

对于较深痼的风湿疼痛、筋骨拘挛、屈伸不利者,我常在应证汤药中加用透骨草、川乌、伸筋草,骨碎补,往往能提高疗效,仅供参考。

我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对年久关节严重变形、疼痛而生活不能自理者,常在补肾祛寒、疏风化湿、活络舒筋的方药中,加透骨草、寻骨风、自然铜(先煎)三药,以代虎骨而加强疏风壮骨的作用,可提高疗效,供参考试用。

用量一般为9 15克,特殊情况可用30克。外用时量可适当加重。 因本品有活血作用,孕妇忌用。

老鹳草

老鹳草味苦辛,性温,主要有祛风湿、疏通经络、活血、健筋骨的作用。

对于风寒湿三邪侵入机体而导致的关节痹痛、肢体麻木、皮肤麻痒等,可配合当归、桂枝、赤芍、红花、羌活、独活、防风、海风藤等同用。

我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屈伸不利、血脉不通者,常加用本品,似有一定效果,仅供参考。

本品味辛而性不热,故又具有辛散透邪与活血的作用, 配银花、连翘、地丁、公英等,可用于痈肿疮毒,使其消散解毒而得平。

老鹳草单用时可以浸酒饮用,也可以熬成流膏服用。

用量一般9 15克,特殊情况可用到30克。

海风藤

海风藤味辛苦,性微温,主要作用是祛风湿,通经络。

常用于风寒湿痹所致的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四肢拘挛或麻木不仁,阴天下雨则加重等症。可配合羌活、独活、秦艽、当归、桂枝、川芎、桑枝、乳香、木香、青风藤、豨莶草同用。

容易复发的咳喘,中医认为风邪偏盛(风者善行而数变)者,也可在应证方药中加入本品,加强祛风,常可取效。

青风藤祛风兼能行痰,偏用于风湿流注、历节(以关节红肿、大小关节游走性剧烈疼痛为特点)、鹤膝(以关节肿大疼痛而股胫的肌肉消瘦为特征,形如鹤膝故名);

而海风藤祛风、通经络,偏用于寒湿所致的关节、肌肉疼痛。

用量一般6 15克,重症可用至30克。血虚阴虚及肾虚(无风寒湿邪)腰腿痛者不宜用。

络石藤

络石藤味苦,性微寒,主要有通经络、利血脉、祛风湿的作用。

适用于关节疼痛、肌肉酸楚、筋脉拘急、屈伸不利,风寒湿邪久郁不愈,郁而化热,或机体阳盛、正邪相搏。从阳化热而出现关节疼痛处发热、身有微热、患肢于夜间不欲多盖衣被等热象者。

常配合桑枝、防风、红花、赤芍、忍冬藤、当归、乳香、没药、豨莶草、伸筋草等同用。

我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兼有发热者。

对西医诊断的“痛风”病,中医辨证属热性者,我常用苏梗、黄柏,络石藤,地龙,川牛膝,茯苓,忍冬花,适当加应证药,常取得较好效果。

海风藤治风湿痹痛,偏用于风寒湿较重而无热象者,络石藤治风湿痹痛,偏用于兼有热象者。

豨莶草用于湿邪偏重而腰腿疼痛、乏力者,蒸熟兼有益肝肾作用,络石藤用于风湿化热而筋脉拘急疼痛者,善通经络,无补益作用。

用量一般6 15克,重症有时用30克。

痹即闭阻不通之意。当人体肌表经络遭受外邪侵袭后气血不能畅通,因而引起筋骨、关节、肌肉等疼痛、酸楚、重者麻木、屈伸不利等一类疾病,均称为痹证。”《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认为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在《金匮要略》中则称本证为“历节”,意思是痛历遍身百节,乃痛痹之甚者。本证又有寒痹和热痹之分。

现代医学的风湿热、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等均属痹证范畴。认为本证是一种结缔组织疾病。其发病原因与感染、过敏、内分泌失调、家庭遗传、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主要侵犯关节和腱鞘,近侧指间关节最常发病,其次为掌指(趾)、腕、肘、膝、踝、肩和髋关节等,多数病人受累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也常累及皮肤、眼、心脏、血管或其他器官。本证发生女性多于男性。

中医认为本证发生的原因,一方面是正虚,卫表不固,因而易招致外邪侵袭;另一方面是风、寒、湿邪乘虚侵入,使气血痹阻,关节不利而致本证。

劳倦过度或房室亏损,使气血精液不足,气虚、肌表不固,外邪容易侵袭;精血不足,筋脉失养,一有外邪侵入,即可发生本病。《济生方》中曰,本病的发生是“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病也。”

当气候突变,或调摄失宜,坐卧湿地,或长久居住地下室,冒雨涉水,衣里冷湿,受风寒湿邪侵袭、痹阻脉络、流注关节而发生本证;也可因环境湿热,人在其中,感受湿热侵袭,或因受风寒湿邪侵袭,郁久不解,化为湿热,湿热流注关节、浸*筋骨而导致本证的发生。

总之,痹证的主要病因病机是肌体正气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邪阻脉络,气血流行不畅,并以肌肉、关节疼痛、活动不利为其主证。但因受邪有偏重,肌体阴阳有偏盛,故此病表现并不致。如风偏胜,关节疼痛游走者,称为行痹;寒偏胜,关节冷痛者,称为痛痹;湿偏胜,关节沉重疼痛者,称为着痹;如热偏胜,关节灼痛者,称为热痹。

中医辨证论治:中医对痹症的治疗,初起多以祛邪为先,病久则加人强筋壮骨、补肾之药物。

因风寒湿邪阻滞经络、筋脉、关节,致气血流行不畅,不通则痛,又因风性善行,流窜不定,故病人表现为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痛点游走不定。多发于腕、肘、踝、膝等大关节。若外邪初感在表时,病人可有恶寒、发热、脉浮、苔薄白。治则宜祛风通络,佐以散寒利湿。可采用蠲痹汤加味治疗或随症加减治疗。

因寒邪偏胜,寒凝经脉,气血运行更为不畅,故病人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较行痹剧烈,遇寒更甚,得暖痛则减轻关节屈伸不利,畏寒,患病处有冷感。舌苔白,脉象多呈弦紧。治则宜辛温散寒,佐以祛风化湿。可用乌头汤加桂枝、乳香、没药等。若病人日久不愈、气血两亏者,可用独活寄生汤以扶正祛邪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因湿邪偏胜,湿为阴邪,重浊粘滞,湿困脾胃,故病人表现为肢体、关节酸痛,伴有重著、麻木、痛点固定不移、活动不便、饮食量减或无味,也可有恶寒,或有下肢肿胀等症状。舌苔白或白腻,脉象濡缓。治则宜健脾燥湿,佐以祛风散寒。可用薏苡仁汤加减治疗。

若痹证日久,则不仅气血两亏,而且肝肾亦虚。若出现肢体拘急、骨节变形者,可采用益气养血、补肝益肾之法;如有脊椎肥大、强直疼痛者,病在督脉,可用温补督脉之法。

以上三型属风寒湿邪混合侵袭肌体,分型只以偏胜为标准并非绝然划分,治疗虽以祛风散寒利湿为主,但也必须应用活血通络药物。病之初起可单纯祛风散寒,如病程稍久,则必须注意应用益气养血、滋养肝肾之药物,并要兼顾脾胃。

当风湿热邪侵袭肌体后,流注关节,痹阻脉络,故病人表现为关节疼痛,痛处有灼热感,或有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关节不能活动,多关节可同时发病,伴有发热、口渴、烦闷不舒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舌苔黄、脉象滑数。治则宜清热凉营,佐以疏风化湿。可采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减治疗。

(1)对风湿性关节炎,由于是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与人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密切关系,抗“O”明显升高。治疗主要用青霉素控制链球菌感染,用水杨酸制剂解热止痛消炎,改善症状。若合并有心肌炎者,可酌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2)对痛风的治疗,认为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乱所致的疾病。目前尚无彻底治疗的办法,只能对症处理控制和缓解症状。

(3)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因病因尚不明,一般认为是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故治疗也是以对症治疗为主,如用阿斯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炎痛喜康,雷公藤多苷片,必要时应用激素治疗

(4)应用针灸和按摩、理疗等缓解症状。

(1)避免坐卧湿地或冒雨涉水

(2)避免过度劳倦;

(3)坚持 体育 锻炼,或打太极拳、练气功

(4)平时服滋补中草药等,提高身体免疫能力;

(5)初发病时要积极治疗,避免外邪侵袭日久不愈,致气血亏,加重或拖延病情。

细辛根细小,有辛香气,所以叫细辛。较好的细辛应该气味辛香,味道辛辣、麻舌,根多叶少,根色灰黄。

细辛是味有小毒的中药,用途很广,用法多变,常用于各类寒证,由于血遇寒则凝,不通则痛,所以 细辛也广泛用于各类寒性的疼痛,包括头痛、关节痛、牙痛、心痛、胃痛 等。

下面展开说说细辛最重要的功效与应用。

细辛虽然是发散风寒,用于 风寒表证(包括风寒感冒)的常用药,但发汗解表力道较弱,用于风寒感冒通常不作为主药,多数为麻黄、桂枝、羌活等的辅佐。

但细辛用于风寒表证有四大特点:

1、 用于风寒感冒中有头痛、身体酸痛的情况 。细辛善于温经散寒,止痛力强,用于此类寒性痛证。如九味羌活汤中用细辛,增强羌活、防风、川芎发汗散寒力道,又与羌活、白芷等一起起到祛风止痛的功效。

2、 用于风寒感冒中有咳喘的情况。 细辛兼有止咳平喘功效。如《伤寒论》小青龙汤,与麻黄、桂枝、干姜、五味子等同用,温肺化饮止咳。

3、 用于阳虚的人外感风寒,或者外感风寒兼有里寒证。 常与附子、桂枝等热药配伍,振奋阳气,破除阴寒。如《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4、 用于风寒感冒兼有鼻塞者。 细辛可用于鼻塞不通,或者流清涕不止,如《临证治验》苍芷汤,以细辛配伍苍术、白芷、川芎等。

细辛温经止痛,常用于风寒阻滞经络所致各种疼痛。

1、头痛

细辛为头痛常用药,尤其善于“ 少阴经头痛 ”。用于风寒头痛,多与羌活、白芷、川芎等配伍,各主一经,相须为用。如《普济方》细辛散。

风湿头痛,常配伍羌活、防风、苍术等;风热头痛,常配伍菊花、薄荷、石膏等。

细辛还可以外用,放在鼻前嗅,可迅速缓解头痛 ,如《种福堂公选良方》中白芷细辛吹鼻散,以细辛配伍白芷同用。

《当代名医临床精华·头痛眩晕专辑》认为,肝肾亏虚, 肝阳上亢所致的偏头痛 ,用六味辛芷汤,即以细辛配白芷及六味地黄汤的合方,同时也用于 阴寒内盛型的高血压

现代临床报道,曾以芎芷细辛汤用于血 管神经性头痛 [医学信息,2011,(5):1940],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川芎、葛根,用于经期高血压头痛[光明中医,2010,25(8):1425]。

2、风湿关节痛

细辛可通经脉,舒达百节,所以 风寒湿关节筋骨疼痛、麻痹、屈伸不利 ,也常用细辛,常配伍祛风湿的独活、秦艽等药,如《千金要方》 独活寄生汤

临床报道,以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加附子与细辛,用于寒性关节痛[甘肃中医学院院报,2000,17(4):49]。

细辛配伍川乌、桑枝、牛膝等,还曾用于 风湿关节炎、关节肿痛 [新中医,1999,31(7):24]。

3、牙痛

中医认为,牙齿属于少阴经,细辛入少阴经而止痛,兼引经药的作用,所以常用于牙痛。

除内服之外,也可以煎汤含漱,做制成散剂局部外搽,有龋齿洞者,还可以将药放入洞中。

如《圣济总录》细辛汤,以细辛配荜茇,煎汤,热的时候含漱,到冷了吐出。

《经验方》细辛散,以细辛配白芷、胡椒、冰片,用棉花裹药放于鼻孔或者龋齿内。

4、胸闷心痛

细辛对于胸阳被阻、心脉不通所致的 胸闷心痛,有散寒、通脉、止痛的功效 。如《千金要方》细辛散,用细辛与肉桂、瓜蒌、枳实等同用, 用于胸闷心痛,甚至痛彻背部,气短的症状。

现代报道,用细辛和高良姜、香附、降香、党参等配伍,用于胸痹心痛属于寒凝气滞证。[江苏中医药,2009,41(4):15]

5、胃痛

《本草纲目》以细辛与丁香同用,用于 虚寒呕吐、恶心、腹痛。现代报道细辛可辨证用于脾胃虚寒型的胃痛,以细辛配香砂六君子汤、黄芪建中汤,增强止痛效果 。[国医论坛,2004,19(5):28]

关于细辛的其他功效与应用,以及细辛的使用注意,毒性,以及用量的讨论,我们下篇再说。

#哆咖医生超能团#

文中涉及处方、用法,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其它用途,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就诊,请到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处辨证论治。有问题欢迎留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3461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6
下一篇2023-09-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